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白蔹

《本草纲目》:白蔹

《本草备要》:白蔹

《本草便读》:白蔹

《本草乘雅半偈》:白蔹

《本草从新》:白蔹

《本草分经》:白蔹

《本草撮要》:白蔹

《本草经集注》:白蔹

《本草蒙筌》:白蔹

《本草求真》:白蔹

《本草图经》:白蔹

《本草择要纲目》:白蔹

《本经逢原》:白蔹

《得配本草》:白蔹

《滇南本草》:白蔹

《长沙药解》:白蔹

《冯氏锦囊秘录》:白蔹

《名医别录》:白蔹

《千金翼方》:白蔹

《外科全生集》:白蔹

《医学入门》:白蔹

《新修本草》:白蔹

《药性切用》:白蔹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白蔹

《证类本草》:白蔹

「释名」白草、白根、兔核、猫儿卵、昆仑。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疔疮初起。用水调白蔹末涂搽。


2、一切痈肿。用白蔹、赤小豆、网草,共研为末,加鸡蛋白调匀涂搽。又方: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为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3、脸上粉刺。用白蔹二分、藜芦一分,共研末,酒调涂搽。一天三次。


4、冻耳成疮。用白蔹、黄蘖,等分为末,加生油调匀搽耳。


5、汤火伤。用白蔹研末敷涂。


6、风痹筋急。用白蔹二分、熟附子一分,共研为末。每服一小撮,酒送下。一天服二次。以身中暖和为度。忌食猪肉、冷水。



泻火,散结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缓,寒能除热。杀火毒,散结气,生肌止痛。


治痈疽疮肿,面上 疮,金疮扑损(箭镞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敛疮方多用之(故名,每与白芨相须),搽冻耳(同黄柏末油调)。


蔓赤,枝有五叶,根如卵而长,三五枝同窠,皮乌肉白。一种赤蔹,功用皆用(郑奠一曰∶能治温疟血痢,肠风痔 ,赤白带下)。


白蔹(图缺)


苦能泻热.辛可疏邪.散结行瘀.止为性寒能解利.消痈敛口.皆因毒火未潜消.(白蔹.苦辛而寒.散热结.疏邪滞.并无酸敛之性.即本经亦无敛疮口之句.但云主治痈肿疮疽.散热止痛等语.则后人用之敛疮者.皆因火毒滞留营分.而肌肉不敛耳.)


(本经下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痈肿疽疡,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


【核】曰∶生衡山山谷,及江淮、荆、襄、怀、孟、商、齐诸州。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节,叶小如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而稍长,三五同窠,皮黑肉白。一种赤蔹,花实功用少别,表里都赤也。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 】曰∶敛从欠,音酣,平声;与敛从 ,音廉,上声者迥别。有以敛训聚敛之敛谬矣。盖敛,欲也,遂也,金也,洁也,坚洁遂欲,以功用证名也。故与白及相 ,古方多并用之。但白及因风致动,而金至斯坚;白敛因热致结,而金遂斯解,良繇金坏为形证,此更坚形坚脏,平定阴阳内外上下,以及血气之倾移者也。


(四大地大曰金,与五行金行,少有异同。五行之金,在脏归肺,在形归皮毛;四大之金,


泻火散结.


苦能泄.辛能散.甘能缓中.寒能除热.杀火毒.散结气.生肌止痛.治痈疽疮肿.面上疮.金疮扑损.(箭镞不出者、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敛疮方多用之.(故名、每与白芨相须.)搽冻耳.(同黄柏末、油调.)赤蔹功用皆同.(郑奠一曰∶能治温疟血痢、肠风痔漏、赤白带下.)蔓赤.枝有五叶.根如卵而长.三五枚同窠.皮乌肉白.反乌头.(外台方


苦辛甘寒,除热泻火毒,散结气治疮疽,敛疮方中多之。赤蔹功用同。


味苦.入足少阳厥阴经.功专清上逆之火.泄下郁之热.以及阴肿带下.得白芷治诸物哽咽.得附子治风痹筋急.同丹皮或半夏为末酒服.治箭镞不出.同白芨为末.敛疮口.汤火烂伤.以末敷之效.反乌头.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


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杀火毒。一名菟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近道处处有之,作藤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日干。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敦煌本《新修》卷十,《大观》卷十,《政和》二五五页)



味苦、甘、气平、微寒。无毒。一云有毒。随处蔓生,深林犹盛。根如鸡鸭卵,三五同窠。采待中秋时,黑皮洗净。破片以竹穿日曝,入药与白芨并行。反乌头,使代赭。退赤眼除热,散结气止疼。理小儿温疟惊痫,疗女子阴户肿疼。杀火毒,为火煨汤泡圣药;治外科,敷背痈疔肿神丹。


(蔓草)散肝脾湿热内结


白蔹(专入肝脾)。敷肿疮疡。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久为外科所用要药。然目赤惊痫。温疟阴肿。滞下淋浊失精。金疮生血。凡因湿热湿毒而成者。何一不可以为内科之用。如金匮薯蓣丸。用此以解风气百疾蕴蓄。(张璐曰。其汤全以桂枝汤和营散邪。合理中汤兼理药误。君以薯蓣。大理脾肺。毫不及乎补益肾肝。)又书载同地肤子。则可以治淋浊失精。同白芨则可以敛金疮失血。(故曰血饮。)同甘草则可以解野狼毒之毒。岂尽痈肿解毒而已哉?但此味辛(入肺)主散。味苦主降。味甘主缓。故止可以散结解热。若胃气虚弱。痈疽已溃者。均非所宜。蔓赤茎有五叶。根如卵。长有三五枚同窠。皮黑肉白。代赭石为使。反乌头。色赤为赤蔹。功用皆同。


白蔹(图缺),生衡山山谷,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肉白。二月、八月采根,破片,曝干。今医治风金疮及面药方多用之。濠州有一种赤蔹,功用与白蔹同,花、实亦相类,但表里俱赤耳。


【根】【气味】


苦平无毒.


【主治】


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杀火毒.治发背瘰 .面上 疮.肠风痔漏.血痢.刀箭疮扑损.生肌止痛.解野狼毒毒.又生取根捣敷痈肿有效.今医治风及金疮多用之.往往与白芨相须而用.


苦甘辛微寒,小毒。反乌附。解野狼毒毒。


《本经》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带下赤白。


发明 白蔹性寒。解毒,敷肿疡疮有解散之功,以其味辛也。但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非其所宜。《本经》治目赤、惊痫、温疟,非取其解热毒之力欤。治阴肿带下,非取其去湿热之力欤。《金匮》薯蓣丸用之,专取其辛凉散结,以解风气百疾之蕴蓄也。世医仅知痈肿解毒之用,陋哉。同地肤子治淋浊失精,同白芨治金疮失血,同甘草解野狼毒之毒,其辛散之功可知。而痈疽已溃者不宜用。


代赭石为之使。反乌头。


甘、苦、微寒。杀火毒,散结气。治阴肿带下,肠风痔 ,瘰 痈肿,生肌止痛。得藜芦为末,酒调敷痈肿。配白芨,治金疮出血。


白蔹(图缺),味苦、辛,性微寒。入脾、肺二经。收肺气。止痛除热,止血,涩大肠下血,痔漏痈疮。


白蔹 水煎,点水酒服。


──务本卷三


【本经】白敛。味苦平。主痈肿疽创,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一名免核,一名白草,生山谷。


味苦,微寒,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少阳上逆之火,泻厥阴下郁之热。


《金匮》薯蓣丸方在薯蓣。用之治虚劳,风气百疾,以其泻肝胆之郁热也。


白蔹苦寒疏利,入肝胆之经,散结滞而清郁热。其诸主治,消瘰疬,平痔漏,清赤目,止血痢,除酒皻,灭粉刺,理痈肿,收带浊,解女子阴中肿痛。


得金气,故味苦辛、甘、平,微寒,无毒。苦则泄,辛则散,甘则缓,寒则除热,故主敷散痈肿疽疮火毒,散结止痛之要药也。若痈疽已溃,不宜服,以其性寒也。


白蔹反乌头散结气,止疼,治女子阴肿,乃系外科要药,敷背痈疔肿神丹。


味甘,无毒.主下赤白,杀火毒.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二月、八月采根,干.(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本经》原文∶白蔹,味苦,平、微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杀火毒。一名菟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苦平无毒,生肌止痛,解野狼毒、虫毒。


白蔹无毒苦甘平,敛诸疮口故留名,除热目赤杀火毒,女阴肿痛儿痫惊。


主痈疽发背、疔疮、瘰 、痔漏、扑损刀箭汤火等疮,散结止痛生肌。《衍义》云∶白蔹、白芨,古今服饵方少用,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而行。又除热目中赤,杀火毒,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小儿惊痫,瘟疟。


代赭为使,反乌头。又一种赤蔹,功用与白蔹同,但表里俱赤耳。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杀火毒。一名兔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代赭为之使,反乌头。近道处处有之,作藤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晒干。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


〔谨案〕


此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殊


苦辛甘寒,泻火散结,为敛疮专药。赤者同功,但走血分为异。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疟血邪,发背,瘰 ,肠风,痔 ,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白蔹_图缺)


味苦、甘,平、微寒,无毒。主痈肿疽疮,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下赤白,杀火毒。一名菟核,一名白草,一名白根,一名昆仑。生衡山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曝干。(代赭为之使,反乌头。)


陶隐居云∶近道处处有之。作藤生,根如白芷,破片以竹穿之,日干。生取根捣,敷痈肿亦效。唐本注云∶此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殊不似白芷。臣禹锡等谨按蜀本图经云∶蔓生,枝端有五叶。今所在有之。药性论云∶白蔹使,杀火毒,味苦,平,有毒,恶乌头。能主气壅肿。用赤小豆、 草为末,鸡子白调涂一切肿毒,治面上疮。子治温疟,主寒热,结壅热肿。日华子云∶止惊邪,发背,瘰 ,肠风痔 ,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


图经曰∶白蔹,生衡山山谷,今江淮州郡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叶如小桑。五月开花,七月结实。根如鸡鸭卵,三、五枚同窠,皮赤黑,肉白。二月、八月采根,破片曝干。今医治风,金疮及面药方多用之。濠州有一种赤蔹,功用与白蔹同,花实亦相类,但表里俱赤耳。


圣惠方∶治疔疮,以水调白蔹末敷疮上。外台秘要备急治汤火灼烂,用白蔹末敷之。肘后方∶治发背,白蔹末敷并良。


衍义曰∶白蔹、白芨,古今服饵方,少有用者,多见于敛疮方中。二物多相须而行。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