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顾松园医镜》:痹

《古今医案按》:痹

《临证指南医案》:痹

《时方妙用》:痹

《吴鞠通医案》:痹

《校注医醇剩义》:痹

《药症忌宜》:痹

《也是山人医案》:痹

《叶天士医案精华》:痹

《医经原旨》:痹

《医碥》:痹

《医碥》:痹

《友渔斋医话》:痹

《友渔斋医话》:痹

《杂病治例》:痹

《张氏医通》:痹

《证治准绳·类方》:痹

《证治准绳·杂病》:痹

痹症无不由风、寒、湿三气杂感而成。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盖痹者,闭也,三气杂至,则经络闭塞,血气不流,而痹斯作矣。三气之中,但分邪有轻重。经言风胜、寒胜、湿胜者,指病之因;行痹、痛痹、着痹者,言病之状。其论肺痹、心痹、脾痹、肝痹、肾痹者,病之所属,皮痹、脉痹、肌痹、筋痹、骨痹者,病之所在。故昔人云∶风寒湿气所为行痹、痛痹、着痹,又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而命其名,非行、痛、着之外,别有皮、脉五痹也。近惟王损庵论痹,为最有见。先以痹字提纲,后复条分,直断之曰∶行痹者,行而不定,世称走注疼痛之类,俗名流火是也,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痛风,白虎历节是也,着痹者,重着不移,世称麻木不仁之类是也。至于治痹之要,如李士材云∶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为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此其推本内经,立说甚善。但痹而果因三气者,治之宜然,若邪。郁病久,风变为火,寒变为热,湿变为痛,又当易辙寻之,宜通经活血,疏散邪滞剂中,而参以降火清热豁痰之品,勿徒泥士材治法,此义丹溪得之。在《内经》原有热痹之症,非凿说也。大抵痹而知痛知痒者易治,不痛不仁者难医。又宜图之于早,迟则必至如经所谓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而为肺痹,烦满喘呕。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而为心痹,烦心上气,嗌干善噫。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而为脾痹,四肢懈惰,呕汗痞塞。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而为肝痹,夜卧则惊,多饮数溲。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而为肾痹,足挛不能伸,而尻以代踵,身偻不能直,而脊以代头。五脏痹显,而难治矣。故经曰∶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治痹者,所宜审焉。


行痹主方 治风气胜者为行痹,不拘肢体,上下左右,骨节走痛。或痛三、五日,又移换一处,〔风性属阳,善行数变。〕日轻夜重。〔昼交阳分,卫气行表,故痛缓;夜交阴分,气运营分,营气稽留,卫气归阴,其脉闭塞,故痛重也。〕或红或肿,按之极热,〔风化为热。〕甚而恶寒喜温。〔温则痹气散而痛缓,寒则痹气凝滞而痛甚,非真内有寒也。〕秦艽〔祛除风湿。〕续断〔通宣血脉。〕当归〔活血止痛。〕没药〔破血止痛。〕威灵仙〔其性好走,亦可横行,痛风上下皆良。各二钱。〕松节〔搜骨内之风,祛血中之湿。〕晚蚕砂〔性燥能胜湿祛风。〕虎骨〔入骨而祛风定痛。各四钱。〕羌活 防风〔治周身骨节疼痛,乃治风祛湿之要药。各一钱。〕桑枝〔通利关节。三、四两。炒。〕煎汤煎药。头目痛,加甘菊、川芎,肩背痛,加桔梗,倍羌活,手臂痛,加片姜黄,腰膝脚痛,加牛膝、杜仲、川萆,筋脉挛急,加羚羊角、〔锉屑。〕羊胫骨〔 末。〕红肿疼痛,加生地黄、黄芩。〔酒炒。〕


痛痹主方 治寒气胜者为痛痹。不拘肢体,上下左右,只在一处,疼痛异常。


前方加桂枝,倍当归,宜酒煎服。〔久则不宜。〕外用蚕砂,〔炒热,绢包熨之。〕或用牛皮胶同姜汁化贴之。


着痹主方 治湿气胜者,为着痹,肢体重着,不能移动,疼痛麻木。


前方加苍术〔燥湿。〕茯苓 泽泻〔渗湿。〕天麻〔主治湿痹麻木。〕甚者加白藓皮,〔清湿热,疗死肌。〕脚膝肿痛,〔湿郁为热也。〕加黄柏、防己。〔专祛下焦湿热。〕此症总以通经活血,疏散邪滞之品为主,随所感三气,邪之轻重,及见症之寒热虚实,而加以对症之的药。其痛痹症,若初感寒即痛者,可用桂枝及酒煎熨贴,久则寒化为热,戒用。虽云痛无补法,然病久痛伤元气,非补气血不可。参、 、白术、地黄之属,随宜用之。凡治病用药,审明何症,即投何药,须活泼泼地,不必拘定本门方药也。


《金匮》栝蒌薤白汤 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胸中气闭,则前后俱痛。〕栝蒌实〔开胸中之燥痹。半枚。〕薤白〔辛温宣通阳气,一两。〕半夏〔胸中如天,阳气用事,痹则阳气虚而不运,津液凝而为痰,故以半夏同栝蒌降痰。钱许。〕白酒煎服。〔取其宣通荣卫。〕此仲景治胸痹之神剂。按嘉言云∶胸中如太空,其阳气所过,如离照当空,旷然无外,设地气一上,则窒塞有加,故治胸痹者,阳不主事,阴气在上之候也,故以薤白、白酒,通阳消阴为治,不取补也。


【举例】



一 一妇患痹症,右手连臂肩肿痛,不能移动。余用行痹主方,加减治之不愈。改用草乌搜风胜湿祛寒,苍术、白术燥湿,当归养荣,乳香、没药活血散血,止痛消肿,各一两为末,每服五分,陈酒调下,一日二服,〔如觉麻,饮米汤即止,不麻渐加至一钱止。〕尽剂而愈。


二 一人胸中不舒者经年,不能自名其状。嘉言投以栝蒌薤白汤,一剂而愈。


东垣治一人.冬时忽有风气暴至.六脉弦甚.按之洪大有力.其证手挛急.大便秘涩.面赤热.此风寒始至于身也.四肢者.脾也.以风寒之邪伤之.则搐如挛痹.乃风淫未疾而寒在外也.内经曰.寒则筋挛.正谓此也.素饮酒.内有实热乘于肠胃之间.故大便秘涩而面赤热.内则手足阳明受邪.外则足太阴脾经受风寒之邪.用桂枝二钱.甘草一钱.以却其寒邪而缓其急缩.黄柏二钱苦寒.滑以泻实润燥.急救肾水.升麻、葛根各一钱.以升阳气行手阳明之经.不令遏绝.桂枝辛热.入手阳明之经为引用润燥.复以甘草专补脾气.使不受风寒之邪.而退贼邪.专益肺经也.佐以人参补气.当归和血润燥.作一帖.水煎服.令暖房中摩搓其手.遂安.


震按此案寒热补散并用.恰与标本俱合.但东垣立方.分量甚轻.此却重用者.盖以风寒大病.逐邪宜急.不比他证.调理脾胃.只取轻清以升发元气也.


丹溪治一少年.患血痢.用涩药取效.致痛风叫号.此恶血入经络也.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久则必成枯细.与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煎入生姜汁研潜行散.入少酒饮之.数十帖.又刺委中.出黑血三合而安.


震按此是痢后痛风.其法至今传用.但因涩药留滞湿热以成瘀血.故用此方.倘又有别因者.不得以此概论.


一人贫劳.秋深浑身发热.手足皆疼如 .昼轻夜重.服风药愈痛.气药不效.脉涩而数.右甚于左.饮食如常.形瘦如削.盖大痛而瘦.非病致也.用苍术、酒黄柏各一钱五分生附一片.生甘草三分.麻黄五分.研桃仁九个.煎入姜汁令辣.热服四帖.去附.加牛膝一钱.八帖后气喘促不得眠.痛略减.意其血虚.因多服麻黄.阳虚被发动而上奔.当补血镇坠.以酸收之.遂以四物汤减川芎.倍芍药.加人参二钱.五味子十二粒.与二帖定.三日后.数脉减大半.涩如旧.仍痛.以四物加牛膝、参、术、桃仁、陈皮、甘草、槟榔.生姜三片.五十帖而安.后因负重复痛.再与前药加黄氏三分.又二十帖愈.


震按身发热.疼如 .脉涩而数.右甚于左.应属血虚有热.所谓热痹证也.宜用生地龟板、天冬、黄柏、丹皮、黑栀、秦艽、防己、牛膝、红花、银花、木通等药可愈.或仲景栀子柏皮汤大剂与之亦佳.若二妙之苍术.已不相宜.附子一片何用.麻黄五分太过.至因多服麻黄.虚阳上升而喘.议与酸收是矣.遽用人参二钱.窃恐痹痛转增.然云喘定数脉大减.异哉.或者脉数无力耶.则前之麻黄已误.后之桃仁、槟榔.义又何居.予素服膺丹溪.此则不敢阿其所好也.再阅下案.讲究病因.传变道理.真不可及矣.


一人患背胛缝一线痛.起上胯骨至胸前侧胁而止.昼夜不住.脉弦而数.重取左豁大于右.意其背胛.小肠经.胸胁.胆经也.必思虑伤心.心脏未病.而小肠府先病.故痛从背胛起.及虑不能决.乃归之胆.故痛至胸胁.及小肠火乘胆木.子来乘母.是为实邪.询之果因谋事不遂而病.用人参四分.木通二分.煎汤使吞龙胆丸.数服而愈.


一壮年浓味多怒.秋间于髀枢左右发痛一点.延及膝 .痛处恶寒.昼静夜剧.口或渴膈或痞.医用补血及风药.至次年春痛甚.食减形瘦.膝肿如碗.脉弦大颇实.寸涩甚.大率皆数.小便数而短.作饮食痰积在太阴阳明治之.以酒炒黄柏一两.生甘草梢、犀角屑盐炒苍术各三钱.川芎二钱.陈皮、牛膝、木通、芍药各五钱.遇暄热.加黄芩二钱为末每三钱.与姜汁同研细.煎令带热.食前服之.日夜四次.半月后.脉减病轻.去犀角.加牛膝、龟板、归身尾各五钱.如前服.又半月.肿减食增.不恶寒.惟脚痿软.去苍术、黄芩.夏.加炒柏一两五钱.余根据本方.内加牛膝.因中年.加生地黄五钱.冬.加桂枝、茱萸.病遂愈.仍绝酒肉湿面胡椒.


震按此案现证甚杂.而作饮食痰积在太阴阳明治.诚为扼要之论.然方中无消食消痰药想以醇酒浓味.酿成湿热耳.故湿热与风寒.乃痹证两大纲.


一人项强.动则微痛.脉弦而数实.右为甚.作痰热客太阳经治之.以二陈汤加酒洗黄芩、羌活、红花而愈.


一村夫背伛偻.足挛.成废疾.脉沉弦而涩.以煨肾散与之.上吐下泻.过一月.又行一次.凡三四帖而愈.


一人湿气.脚挛拳.伸不直.用当归拈痛汤加杜仲、黄柏、川芎、白术、甘草、枳壳.愈.


震按此三条.亦皆从湿热治.但因所兼之证而变换其药.仍是殊途同归也.


薛立斋治一妇人.自汗盗汗.发热晡热.体倦少食.月经不调.吐痰甚多.已二年矣.遍身作痛.天阴风雨益甚.用小续命汤而痛止.用补中益气、加味归脾汤.三十余剂.诸证悉愈.此皆郁结伤脾.不能输养诸脏所致.故用前二汤专主脾胃.若用寒凉降火.理气化痰复伤生气.多致不起.


一妇人因怒.月经去多.发热作渴.左目紧小.头项动掉.四肢抽搐.遍身疼痛.此怒动肝火.肝血虚而内生风.用加味逍遥加钩藤.数剂.诸证渐愈.又八珍汤调理而安.


一妇人历节作痛.发热作渴.饮食少思.月经过期.诸药不应.脉洪大.按之微细.用附子八物四剂而痛止.用加味逍遥而元气复.六味丸而月经调.


一妇体胖.素内热.月经失调.患痛风.下体微肿.痛甚.小便频数.身重脉缓.证属风湿.而血虚有热.先用羌活胜湿汤四剂.肿渐愈.用清燥汤数剂.小便渐清.用加味逍遥十余剂.内热渐愈.为饮食停滞.发热仍痛.面目浮肿.用六君子加柴胡、升麻而愈.又因怒气.小腹痞闷.寒热呕吐.此木侮脾土.用前药加山栀、木香而安.惟小腹下坠.似欲去后.此脾气下陷.用补中益气而愈.后因劳役怒气.作呕吐痰.遍身肿痛.月经忽来.寒热用六君子加柴胡、山栀以扶元气.清肝火.肿痛呕吐悉退.用补中益气以升阳气.健营气月经寒热渐瘥.


震按此四案.即于暗中摸索.亦知为薛派治法.然而散风寒.补元气.胜湿清燥.滋肝益肾.平补温补诸法毕具.诚为对证发药之良工也.


汪石山治一妇.年逾五十.左脚膝挛痛.不能履地.夜甚于昼.小腹亦或作痛.诊其脉浮细缓弱.按之无力.尺脉尤甚.病属血衰.遂以四物汤加牛膝、红花、黄柏、乌药.连进十余帖而安.


震按石山亦长于补.如此案之脉.人尽知其宜补矣.投以此方.恐病深药浅.岂能十余剂而安乎.


韩飞霞治一都司.因哭弟成疾.饮食全绝.筋骨百节皮肤无处不痛.而腰为甚.一云肾虚宜补.或云风寒宜散.韩曰.此亦危证.其脉涩.正东垣所谓非十二经中正疾.乃经络奇邪也.必多忧愁转抑而成.若痰上.殆矣.补则气滞.散则气耗.乃主以清燥汤.连进三瓯遂因睡至五鼓.无痰.觉少解.脉之.减十之三.遂专用清燥汤加减与之.十剂而愈.


震按此证甚危.此论甚佳.乃以清燥汤一方收功者.盖五志过极.皆为火郁.此方连、柏以清火.苍、曲以散郁.郁热能蒸湿.二苓、泽泻以渗湿.湿热甚则脾土衰.二术、人参以助脾补元.湿热胜则肺金困.参、 、麦冬、五味助金以制木.使不生火.又火亢者水必亏.故兼归、地养血.再合升、柴之升清.苓、泻之降浊.恰与经络奇邪吻合.所谓奇邪者乃奇经之邪.故云非十二经中正疾也.


吴茭山治一男子.瘦弱.因卧卑湿之地.遂头目眩晕.畏见日光.寒热时作.四肢历节疼痛.或作风治.或作虚治.将及半年.俱不效.吴诊脉曰.寸口脉沉而滑.两尺弦.此溢饮湿痰也.当汗吐之.虽虚羸.不当用补药.乃以控涎丹一服.却用曝干棉子一斗燃之.以被围之.勿令气泄.使患人坐.熏良久.倏然吐出黑痰升许.大汗如雨.痛止身轻.病遂愈


震按此系痹痛之由于痰饮者.叶氏医案亦曾用之.


李士材治盐贾叶作舟.遍体疼痛.尻髀皆肿.足膝挛急.曰.此寒伤荣血.筋脉为之引急.内经所谓痛痹也.用乌药顺气散.七剂而减.更加白术、桂枝.一月而愈.


震按此案用温燥发散药.乃风寒湿三气成痹正治法.


孙东宿治行人孙质庵患痛风.手足节骱.肿痛更甚.痛处热.饮食少.诊之脉皆弦细而数.面青肌瘦.大小腿肉皆削.曰.此病得之禀气弱.下虚多内以伤其阴也.在燕地又多寒经云.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今阴血虚.则筋失养.故营不荣于中.气为寒束.百骸拘挛故卫不卫于外.荣卫不行.故肢节肿痛而热.病名周痹是也.治当养血舒筋.流湿润燥.俟痛止后.继以大补阴血之剂.实其下元可也.乃以五加皮、苍术、黄柏、苍耳子、当归、红花、苡仁、羌活、防风、秦艽、紫荆皮.二十剂而筋渐舒.肿渐消.痛减大半.更以生地龟板、牛膝、当归、苍术、黄柏、晚蚕砂、苍耳子、秦艽、苡仁、海桐皮.三十剂而肿痛全减.行人大喜.孙曰.公下元虚惫.非岁月不能充实.须痛戒酒色.则培补乃效.丸方以仙茅为君.人参、鹿角胶、虎胫骨、枸杞、牛膝为臣.熟地、茯苓、黄柏、苍耳子、晚蚕砂为佐.桂心、秦艽、泽泻为使.蜜丸.服百日.腿肉长完.精神复旧.


震按此案论治处方.俱极精当.叶案有蓝本于此者.


文学闵唇楼令室.躯肥性躁.患痛风.痛处略肿.呻吟喊叫.手足不能举动.医用归、芍、地黄、人参、牛膝之类.其痛愈加.已逾七月.东宿曰.此乃湿痰凝滞经络作痛.须以燥湿流动之剂疏决一番.但初服不效.须十帖见功耳.因用二陈加乌药叶、苍术、僵蚕、海桐皮、南星.至六七帖.痛如故.乃以芫花醋炒过三分.海金砂一分.为末.白汤送下.至晚.泻一次.下稠痰半盆.足痛减大半.稍能动止.更后.腹中大痛而厥.冷汗淋漓.面青息断.举家以为死矣.执而诊之.手冷如冰.但六脉俱在.惟沉伏耳.知其为痛极使然.用生姜汤灌之而苏.语侍女曰.适来腹中痛甚.耳后火光溅出.肛门如焚.大响一声.不知泻下何物.群看之.乃血鳅一条.长六寸.阔半寸余.鳞目俱在.盆中尚能游动.众皆悚骇.


此证本由痰作.治者特为行痰.初不知其有虫如是.第药中有芫花.乃杀虫物.故偶中耳.次日手足皆能动.仍以二陈汤加苡仁、红花、五加皮.四帖脱然.


震按此案末药方甚佳.所谓若药不暝眩.厥疾不瘳也.然其痛并不由于虫.虫下之时.必痰血俱下.故得愈耳.且云血鳅则为湿热蒸其瘀血所成.复何疑耶.


祝茹穹治闽闱典试.半月前忽腿疼.两脚筋缩.脚跟缩粘至腿.寸步不能行.将一月.屡药无效.咸以此为痿痹证.祝曰.非也.察其脉.左寸忽洪忽涩.迟数无定栖.因此人好饮冷酒.酒新则性热燥.冷冻饮料又犯寒湿.寒热相搏.遂有此病.乃以川乌二钱去皮脐.麻黄二钱.二股梢.一股根.苍术一钱.以甘草汁拌炒.白蒺藜一钱.去刺.酒蒸熟.焙干同为末.每服一钱二分.用老酒热冲服.盖被出汗.一服即能行动.三服愈.


震按此病甚重.所用川乌.麻黄.虽属狠药.然以治痛风.亦甚平常.恐未必速效至此〔附〕叶天士先生治嘉善周姓.体浓色苍.患痛风.膝热而足冷.痛处皆肿.夜间痛甚发之甚时.巅顶如芒刺.根根发孔觉火炎出.遍身躁热不安.小便赤涩.口不干渴.脉沉细带数.用生黄 五钱.生于术三钱.熟附子七分.独活五分.北细辛三分.汉防己一钱五分.四剂而诸证皆痊.惟肿痛久不愈.阳痿不举.接用知、柏、虎膝、龟板、苁蓉、牛膝.不应.改用乌头、全蝎各一两.穿山甲、川柏各五钱.汉防己一两五钱.麝香三钱.马料豆生用二两.茵陈汤泛丸.每服一钱.开水下而全愈.


震按此与指南所载治鲍姓周痹.用蜣螂、全蝎、地龙、穿山甲、蜂房、川乌、麝香、乳香.以无灰酒煮黑大豆汁法丸者.各有妙义.非浅见寡闻者所能窥测.后张路玉案用安肾丸亦有巧思.又与叶案之蠲痛丹、木防己汤诸方.可谓同工异曲.


张路玉治包山劳俊卿.年高挛废.山中诸医.用木瓜、独活、防己、 、威灵仙之类将半年余.乃致跬步不能动移.或令服八味丸.亦不应.诊其脉尺中微浮而细.时当九夏自膝至足.皆寒冷如从水中出.知为肾虚.风雨所犯而成是疾.遂授安肾丸.终剂而能步履.连服二料.绝无痿弱之状矣.


吴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以堕水。外寒里热。痛极发厥。此属周痹。(周痹)


桂枝木 片姜黄 羚羊角 海桐皮 花粉 白蒺藜


又 照前方去姜黄白蒺加大豆、黄卷、木防己


鲍(四四) 风湿客邪。留于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行触犯。不拘一处。古称周痹。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


蜣螂虫 全蝎 地龙 穿山甲 蜂房 川乌 麝香 乳香上药制末。以无灰酒煮黑大豆汁泛丸。


杜(三三) 温暖开泄。骤冷外加。风寒湿三气交伤为痹。游走上下为楚。邪入经隧。虽汗不解。贵乎宣通。


桂枝 杏仁 滑石 石膏 川萆 汉防己 苡仁 通草


又 经脉通而痛痹减。络中虚则痿弱无力。周身汗出。阳泄已多。岂可再用苦辛以伤阳泄气乎。内经以筋缓为阳明脉虚。当宗此旨。


黄 防风 白术 茯苓 炙草 桂枝 当归 白芍 苡仁


又 大凡邪中于经为痹。邪中于络为痿。今痹痛全止。行走痿弱无力。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法当温养通补。经旨春夏养阳。重在扶培生气耳。


黄 (四两) 茯苓(三两) 生白术(三两) 炙草 淡苁蓉(二两) 当归(三两)牛膝(二两) 仙灵脾(二两) 虎骨胶 金毛狗脊(十二两无灰酒浸半日蒸熬膏) 胶膏为丸。


刘(三一) 濒海飓风潮湿。着于经脉之中。此为周痹。痹则气血不通。阳明之阳不主司事。食腥腻遂不化为溏泻。病有六七年。正虚邪实。不可急攻。宜缓。


生白术 生黄 海桐皮 川桂枝木 羌活 防风


周 痛势流走而肿。后感外邪。参药不可与也。从行痹治。(行痹)


羌活 木防己 石膏 生甘草 海桐皮 杏仁


吴 寒入阴分。筋骨痛 。此为痹症。遗泄内虚。忌用表散劫真。


当归 沙苑 北细辛 桂枝木 生白术 茯苓


又 虎骨 当归 北细辛 生白术 茯苓


又 行痹入左足。


生虎骨 防己 萆 苡仁 半夏 茯苓


某(氏) 风湿发热。萃于经脉。肿痛游走。病名行痹。世俗呼为历节风是也。


桂枝 羌活 石膏 甘草 杏仁 防风


又 行痹。腹中痛便难。不知饥。


栝蒌皮 紫菀 杏仁 郁金 半夏 山栀 桑枝


俞 肩胛连及臂指。走痛而肿。一年。乃肢痹也。络虚留邪。和正祛邪。(肢痹)


黄 防风 海桐皮 生白术 归身 川羌活 片姜黄 白蒺藜


李(三四) 脉小弱。当长夏四肢痹痛。一止之后筋骨不甚舒展。此卫阳单薄。三气易袭。先用阳明流畅气血方。


黄 生白术 汉防己 川独活 苡仁 茯苓


朱(三二) 肢痹痛频发。


羚羊角 木防己 川桂枝尖 晚蚕砂 川萆 白通草 生苡仁 茯苓


汪 冬月温暖。真气未得潜藏。邪乘内虚而伏。因惊蛰节。春阳内动。伏气乃发。初受风寒。已从热化。兼以夜坐不眠。身中阳气。亦为泄越。医者但执风寒湿三邪合成为痹。不晓病随时变之理。羌防葛根。再泄其阳。必致增剧矣。焉望痛缓。议用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片姜黄 杏仁 桑枝


又 气中伏邪得宣。右肢痹痛已缓。血分留热壅着。左肢痛势未衰。足微肿。体质阴虚。仍以宣通轻剂。


羚羊角 桂枝木 片姜黄 花粉 木防己 杏仁 桑皮


顾 湿热流着。四肢痹痛。


川桂枝 木防己 蚕砂 石膏 杏仁 威灵仙


某 左脉如刃。右脉缓涩。阴亏本质。暑热为疟。水谷湿气下坠。肢末遂成挛痹。今已便泻减食畏冷。阳明气衰极矣。当缓调。勿使成疾。(寒湿)


生白术 狗脊 独活 茯苓 木防己 仙灵脾 防风 威灵仙


又 湿痹。脉络不通。用苦温渗湿小效。但汗出形寒泄泻。阳气大伤。难以湿甚生热例治。通阳宣行以通脉络。生气周流。亦却病之义也。


生于术 附子 狗脊 苡仁 茯苓 萆


徐(十九) 长夏湿胜气阻。不饥不食。四肢痹痛。痛甚于午后子前。乃阳气被阴湿之遏。色痿黄。脉小涩。以微通其阳。忌投劫汗。


茯苓 萆 木防己 晚蚕砂 泽泻 金毛狗脊


黎 肢腠麻痹。足膝为甚。


当归 杞子 生虎骨 油松节(各二两) 川芎 狗脊 萆 淮牛膝 仙灵脾 檀香泥白茄根 沙苑(各一两)


火酒醇酒各半。浸七日。


某(三七) 寒湿滞于经络。身半以下筋骨不舒。二便不爽。若非迅疾飞走。不能效。蠲痛丹。


某 劳力感湿。腰痹酸痛。四肢乏力。


生杜仲 生苡仁 沙苑子 茯苓 粗桂枝木 金毛狗脊 晚蚕砂 木防己


某 十五年中。痹痛三发。述痛久流及肢节骨骱。屈曲之所皆肿赤。此寒湿变热为欲解。病在躯壳筋骨。无害命之理。但病深沉下甚。已属阴邪。小腹胀。小溲全无。


川独活(八分) 汉防己(八分) 川熟附(八分) 粗桂枝木(一钱) 茯苓(五钱) 川萆 (一钱)木猪苓(一钱)


又 生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川熟附(一钱) 川独活(五分) 北细辛(一分) 汉防己(五分)猪苓(一钱半) 泽泻(一钱)


又 阳虚湿痹。痹愈。下焦无力。用斡旋其阳。


茯苓(四两) 生白术(二两) 泡淡生干姜(一两) 肉桂(五钱)


以上四味。生研末。滚水泛丸。每早服三钱。开水下。


何(三六) 脉沉。目黄舌肿。周身四肢疹发。胃痛。肢末皆肿强。遇冷冻饮料凉即病。此久伏湿邪。阳气伤损。议温气分以通周行之脉。


川乌头 生白术 桂枝木 茯苓 半夏 姜汁


唐(妪) 右后胁痛连腰胯。发必恶寒逆冷。暖护良久乃温。此脉络中气血不行。遂至凝塞为痛。乃脉络之痹症。从阳维阴维论病。


鹿角霜 小茴香 当归 川桂枝 沙苑 茯苓


王 努力。经气受伤。客邪乘卫阳之疏而入。风湿阻遏经隧。为肿为痛。大汗连出。痛仍不止。而大便反滑。其湿邪无有不伤阳气者。固卫阳以却邪。古人正治。以湿家忌汗耳。(风湿)


生于术(三钱) 防风根(五分) 生黄 (三钱) 片姜黄(一钱) 桂枝木(五分) 海桐皮(一钱)羌活(五分) 独活(五分)


又 人参(一钱) 生于术(二钱) 黄 (三钱) 炒当归(一钱半) 川桂枝(一钱) 炙甘草(五分)煨姜(七分) 南枣(二枚)


又 风湿肿痹。举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剧。不明先因劳倦内伤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参术益气。佐以风药。气壮托出其邪。痛斯止矣。病患自云。手足如堕如无。讵非阳微不及行乎四末乎。此皆误治。致参药过费耳。


人参(一钱) 生于术(二钱) 黄 (二钱) 归身(一钱半) 肉桂(三分) 炙甘草(三分)煨姜(一钱) 南枣(一枚)


又 遗泄阴伤。兼以敛摄。


人参(一钱) 生于术(二钱) 黄 (三钱) 归身(一钱) 炙草(五分) 熟地(三钱)茯神(三钱) 五味(五分) 白芍(一钱)(丸方)人参(二两) 黄 (四两) 茯神(二两) 杞子(二两) 鹿角霜(二两) 鹿茸(二两)归身(三两) 炙草(一两) 菊花炭(二两) 炼蜜丸。


王 风湿痹痛。


防己 生于术 川独活 茯苓 炒黄柏 生苡仁


又 痹在四肢。


羚羊角 白蒺藜 海桐皮 滑石 大豆黄卷 苡仁


又 照前方去蒺藜苡仁加连翘青菊叶花粉。


又 羚羊角 犀角 连翘 海桐皮 大豆黄卷 花粉 姜黄 金银花


金 风湿热走痛。二便不通。此痹症也。


杏仁 木防己 寒水石 郁金 生石膏 木通


李 风湿肌肿而痛。畏热。


炒黄柏 茅术 制蒺藜 木防己 秦艽 钩藤


又 黄柏 防己 茯苓 苡仁 萆 虎骨


杨 四肢流走痹痛。风胜移走。湿凝为肿。下焦为甚。邪入阴分。蠲痛丹。


蒋(氏) 便溏食少。腰腹以下骨骱肢节沉痛。


人参 生于术 制白松香 茯苓 汉防己 北细辛 川独活 苡仁


王 身半以上属阳。风湿雨露从上而受。流入经络。与气血交混。遂为痹痛。经月来。外邪已变火化。攻散诸法。不能取效。急宜宣通清解。毋使布及流注。


防己 姜黄 蚕砂 杏仁 石膏 滑石


毛(氏) 风湿相搏。一身肿痛。周行之气血为邪阻蔽。仿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杏仁 川桂枝 威灵仙 羌活


洪(四三) 湿盛生热生痰。渐有痿痹之状。乃阳明经隧为壅。不可拘执左属血右属气也。金匮云。经热则痹。络热则痿。今有痛处。治在气分。(湿热)


生于术(三钱) 生黄 (三钱) 片姜黄(一钱) 川羌活(一钱) 半夏(一钱) 防风(五分)加桑枝(五钱)


又 术固卫升阳。左肩胛痛未已。当治营中。以辛甘化风法。


黄 当归 炙草 防风 桂枝 肉桂


张 骨骱走注行痛。身体重着。不能转舒。此为湿痹。但阳虚之质。忌辛散苦寒药。


桂枝木 木防己 苡仁 羚羊角 大豆黄卷 杏仁 橘红


方 左脉弦大。面赤痰多。大便不爽。此劳怒动肝。令阳气不交于阴。阳维阳跷二脉无血营养。


内风烁筋。跗HT 痹痛。暮夜为甚者。厥阴旺时也。病在脉络。


金斛 晚蚕砂 汉防己 黄柏 半夏 萆大槟榔汁


又 痛右缓。左痛。湿热未尽。液虚风动也。


生地 阿胶 龟版 豆皮 茯苓 通草


某(十九) 舌白目彩油光。腰痹痛。湿邪内蕴。尚未外达。必分利湿邪为主。


杏仁 苏梗 木防己 浓朴 茯苓皮 花粉 晚蚕砂 茵陈


吴(氏) 风湿化热。蒸于经络。周身痹痛。舌干咽燥。津液不得升降。营卫不肯宣通。怕延中痿。


生石膏 杏仁 川桂枝 苡仁 木防己


又 石膏 杏仁 木防己 炒半夏 橘红 黑山栀 姜汁 竹沥


石 脉数右大。温渐化热。灼及经络。气血交阻。而为痹痛。阳邪主动。自为游走。阳动化风。肉腠浮肿。俗谚称为白虎历节之谓。


川桂枝 木防己 杏仁 生石膏 花粉 郁金


又 照前方去郁金加寒水石晚蚕砂通草。


又 脉大已减。右数象未平。痛缓什七。肌肤甲错。发痒。腹微满。大便不通。阳明之气未化。热未尽去。阴已先虚。不可过剂。


麻仁 鲜生地 川斛 丹皮 寒水石 钩藤


某 久痹酿成历节。舌黄痰多。由湿邪阻着经脉。


汉防己 嫩滑石 晚蚕砂 寒水石 杏仁 苡仁 茯苓


宋 病者长夏霉天奔走。内踝重坠发斑。下焦痛起。继而筋掣。及于腰窝左臂。


经云。伤于湿者。


下先受之。夫下焦奇脉不流行。内踝重着。阴维受邪。久必化热烁血。风动内舍乎肝胆。所谓少阳行身之侧也。诊得右脉缓。左脉实。湿热混处血络之中。搜逐甚难。此由湿痹之症失治。延为痿废沉 矣。三年病根。非仓猝迅攻。姑进先通营络。参之奇经为治。考古圣治痿痹。


独取阳明。惟通则留邪可拔耳。(湿热入血络)


鹿角霜 生白术 桂枝 茯苓 抚芎 归须 白蒺藜 黄菊花


某 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脓疡日多未已。渐而筋骨疼痛。金匮云。经热则痹。络热则痿。数年宿病。勿事速攻。夜服蒺藜丸。(午服)犀角 元参 连翘心 野赤豆皮 细生地 丹参 姜黄 桑枝


张(二九) 四肢经隧之中。遇天令阴晦。疼痛拘挛。痈疽疡溃脓。其病不发。疡愈病复至。抑且时常衄鼽。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倘失其治。年多气衰。延至废弃沉 。(痰血壅塞经络)


当归须(四两) 干地龙(二两) 穿山甲(二两) 白芥子(一两) 小抚芎(一两) 生白蒺(二两)


酒水各半法丸。


沈 从来痹症。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乎暑 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故辛解汗出。热痛不减。余以急清阳明而致小愈。病中复反者。口鼻复吸暑热也。是病后宜薄味。使阳明气爽。斯清阳流行不息。肢节脉络舒通。而痹痿之根尽拔。至若温补而图速效。又非壮盛所宜。(暑伤气湿热入络)


人参 茯苓 半夏 广皮 生于术 枳实 川连 泽泻 竹沥姜汁法丸。


暮服白蒺藜丸。


某 冬月温舒。阳气疏豁。风邪由风池风府。流及四末。古为痹症。忽上忽下。以风为阳。阳主动也。诊视鼻明。阳明中虚可见。却邪之剂。在乎宣通经脉。(卫阳疏风邪入络)


桂枝 羚羊角 杏仁 花粉 防己 桑枝 海桐皮 片姜黄


又 症已渐安。脉络有流通意。仲景云。经热则痹。络热则痿。知风淫于内。治以甘寒。寒可去热。甘味不伤胃也。


甜杏仁 连翘 元参 花粉 绿豆皮 梨汁


又 余热尚留。下午足寒。晨餐颈汗。胃未调和。食不甘美。因大便微溏。不必过润。


北沙参 麦冬 川贝 川斛 陈皮 谷芽


沈(三七) 用养肝血熄风方。右指仍麻。行走则屈伸不舒。戌亥必心热烦蒸。想前法不效。杞归辛温。


阳动风亦动矣。议去辛用咸。若疑虑途次疟邪未尽。致脉络留滞。兼以通逐缓攻亦妙。(肝阴虚疟邪入血络)


熟地 龟胶 阿胶 秋石 天冬 麦冬 五味 茯神 蜜丸晨服。


桃仁 穿山甲 干地龙 抚芎 归须 丹皮 红花 沙苑 香附汁丸。夜服。


某 仲景以经热则痹。络热则痿。今痹痛多日。脉中筋急。热入阴分血中。致下焦为甚。所谓上焦属气。下焦属血耳。(热入下焦血分)


柏子仁 当归 丹皮 钩藤 川斛 沙苑


又 痹痛。右膝甚。


生虎骨 柏子仁 牛膝 萆 苡仁 茯苓


某(四八) 脉弦劲右足踝 肿痛。得暖得摩稍适。此风寒湿三气。混入经隧而为痹也。当用辛温。宣通经气为要。(风寒湿入下焦经隧)


活络丹一丸。陈酒下。


某 痹痛在外踝筋骨。妨于行走。邪留经络。须以搜剔动药。


川乌 全蝎 地龙 山甲 大黑豆皮


某 病后过食肥腻。气滞热郁。口腻粘涎。指节常有痹痛。当从气分宣通方法。(气滞热郁)


苏梗 杏仁 蒌皮 郁金 半夏曲 橘红


陈(五四) 劳动太过。阳气烦蒸。中年液衰风旋。周身痹痛。此非客邪。法宜两调阳明厥阴。(肝胃虚滞)


黄 生白术 制首乌 当归 白蒺藜 黑 豆皮


张(五三) 烦劳郁勃之阳。变现热气内风。内经以热淫风消。必用甘寒。前议谓酒客不喜甘味。且痰多食少。亦忌甘腻滋滞。用清少阳胆热者。酒气先入肝胆也。酒汁湿着。肠胃受之。理明以通胃。胃肠气机流行。食加。滑泄颇减。今者气热。当午上冒。经络痹痛亦减于平日。主以和阳甘寒。宣通经脉佐之。(肝胆风热)


童桑 羚羊角 天门冬 枸杞子 白蒺藜 丹皮 茯苓 霍山石斛 共熬膏。


某(氏) 血虚风痹。骨骱肿痛。


羚羊角 细生地 元参 当归 桂枝 桑枝 白蒺藜


金(三二) 痹痛在下。重着不移。论理必系寒湿。但左脉搏数。经月遗泄三四。痛处无形。岂是六淫邪聚。然隧道深远。药饵未易奏功。佐以艾灸。冀得效灵。(精血虚)


枸杞子 肉苁蓉 虎骨胶 麋角胶 杜仲 桑椹子 天冬 沙苑 茯苓 溶胶丸。


孙 脉右大。阳明空。气短闪烁欲痛。(气虚)


人参 生黄 熟白术 炙草 广皮 当归 白芍 半夏 防风根 羌活


又 益气颇安。知身半以上痹痛。乃阳不足也。


人参 黄 熟于术 炙草 桂枝 归身 白芍 川羌


沈 痹痛在右。气弱有痰。


生于术 川桂枝 川独活 片姜黄 白茯苓 陈防己


王 辛香走窜。宣通经隧壅结气分之湿。有却病之能。无补虚之益。大凡药饵。先由中宫以布诸经。中焦为营气之本。营气失养。转旋目钝。然攻病必藉药气之偏。朝夕更改。岂是去疾务尽之道。另于暮夜进养营一贴。(营虚)


人参 茯苓 桂枝木 炙草 当归 炒白芍 南枣


吴(三六) 筋纵痛甚。邪留正痹。当此天暖。间用针刺以宣脉络。初补气血之中。必佐宣行通络之治。(筋痹)


生黄 防风 桂枝 炒黑常山 归身 青菊叶汁


某 痹痛偏左。入夜尤甚。血中之气不行。(血中气滞)


归须 桑枝 苡仁 白疾黎 姜黄 木防己


刘(三八) 周礼采毒药以供医事。盖因顽钝沉痼。着于躯壳。非脏腑虚损。故必以有毒攻拔。使邪不留存。凝着气血。乃效。既效矣。


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当此只宜爱护身体。勿劳情志。便是全功道理。愚人必曰以药除根。不知天地之气。有胜有复。人身亦然。谷食养生。可御一生。


药饵偏胜岂可久服。不观方士炼服金石丹药。疽发而死者比比。(血虚络涩)


何首乌 黑芝麻 桑枝桂枝汤泛丸。


某 脉沉小数。营中留热。骱骨尚有微疼。宜通经络。佐清营热。(营中热)


钩藤 细生地 当归须 白蒺藜 丹皮 片姜黄


此症与风病相似。但风则阳受之。痹则阴受之。故多重着沉痛。其在内经。不越乎风寒湿三气。然四时之令。皆能为邪。五脏之气。各能受病。其实痹者。闭而不通之谓也。正气为邪所阻。脏腑经络。不能畅达。皆由气血亏损。腠理疏豁。风寒湿三气。得以乘虚外袭。留滞于内。致湿痰浊血。流注凝涩而得之。故经云。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云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以及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之义。可知痹病之症。非偏受一气足以致之也。然而病症多端。治法亦异。余亦不能尽述。兹以先生治痹之法。为申明一二。有卫阳疏。风邪入络而成痹者。以宣通经脉。甘寒去热为主。有经脉受伤。阳气不为护持而为痹者。以温养通补。扶持生气为主。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用舒通脉络之剂。使清阳流行为主。有风湿肿痛而为痹者。用参术益气。佐以风药壮气为主。有湿热伤气。及温热入血络而成痹者。用固卫阳以却邪。及宣通营络。兼治奇经为主。有肝阴虚。疟邪入络而为痹者。以咸苦滋阴。兼以通逐缓攻为主。有寒湿入络而成痹者。以微通其阳。兼以通补为主。有气滞热郁而成痹者。从气分宣通为主。有肝胃虚滞而成痹者。以两补厥阴阳明为治。有风寒湿入下焦经隧而为痹者。用辛温以宣通经气为主。有肝胆风热而成痹者。用甘寒和阳。宣通脉络为主。有血虚络涩。及营虚而成痹者。以养营养血为主。又有周痹行痹肢痹筋痹。及风寒湿三气杂合之痹。亦不外乎流畅气血。祛邪养正。宣通脉络诸法。故张景岳云。治痹之法。只宜峻补真阴。宣通脉络。使气血得以流行。不得过用风燥等药。以再伤阴气。亦见道之言也。(邹滋九)


徐评 案多重复。可删。既知风寒湿为痹。则尽属外邪可知。而用人参及温补之药者。十居二三.恐有留邪之患。凡属形体之疾。当外治。不明外治之法。服药虽中病。仅得医术之半耳。


痹者.闭也.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与痛风相似.但风则阳受之.痹则阴受之.虽内经痹论.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之分.而深究其源.自当以寒与湿为主.盖以风为阳邪.寒与湿为阴邪.阴主闭.闭则郁滞而为痛.是痹不外寒与湿.而寒与湿亦必假风以为之帅.寒曰风寒.湿曰风湿.此三气杂合之说也.内经寿天刚柔篇曰.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以此分别.则两症自不混治矣.若胸痹及脏腑诸痹.又当别论.医门法律.分别甚详.宜参阅之.


一痹症之实者.宜五积散.(四十二)


一金匮治血痹.脉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痹状.用黄五物汤.黄 芍药桂枝各二钱.生姜六钱.大枣四枚.水煎服.一日三服.愚谓为痹症属虚者之总方.


昆氏 二十六岁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既以误汗伤表,又以误下伤里,渴思凉饮,面赤舌绛,得饮反停,胁胀胸痛,皆不知病因而妄治之累瘁也。议木防己汤,两开表里之痹。


桂枝(六钱) 防己(四钱) 生石膏(一两) 炙甘草(三钱) 杏仁(四钱) 苍术(五钱)生香附(三钱)


四次服。


十二日 胁胀止而胸痛未愈,于前方加薤白广皮,以通补胸上之清阳。


薤白(三钱) 广皮(三钱)


十四日 痹症愈后,胃不和,土恶湿也。


半夏(一两) 茯苓(五钱) 广皮(三钱) 秫米(二合) 生姜(三钱)


水五碗,煮两碗,渣再煮一碗,三次服。


十六日 痹后清阳不伸,右胁瘕痛。


半夏(六钱) 广皮(二钱) 青皮(钱半) 乌药(二钱) 薤白(三钱) 桂枝(二钱) 吴萸(一钱) 郁金(二钱)


煮两杯,渣再煮一杯,三次服。



吴 十一岁 行痹。


防己(二钱) 桂枝(三钱) 炙甘草(一钱) 杏泥(三钱) 茯苓皮(二钱) 生石膏(五钱)片姜黄(钱半) 海桐皮(钱半) 牛膝(钱半) 生苡仁(三钱)



张 二十五岁 十一月十五日 风湿。


羌活(三钱) 桂枝(二钱) 杏仁(三钱) 炙甘草(一钱) 苦桔梗(三钱) 生姜(三片)陈皮(二钱) 半夏(二钱) 苏叶(三钱)


十六日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汗之不解,用麻黄加术法。


麻黄(去节) 杏仁(五钱) 苍术(五钱) 桂枝(三钱) 羌活(钱半) 炙甘草(三钱) 生姜(三片)


又 于前方内加∶


熟附子(三钱)


半帖而愈。



胡 十八岁 四月十九日 跗肿,右脉洪数,痰多咳嗽,口渴,茎中痛,与凉利小便法。


生石膏(八钱) 甘草梢(钱半) 半夏(三钱) 滑石(六钱) 生仁(五钱) 云苓皮(五钱)海金沙(五钱)


四帖。


五月初六日 脉之洪数者减,去石膏二钱,加∶


广皮(三钱) 杏仁(三钱)


十一日 湿热伤气,气伤则小便短,汗多必渴,湿聚则跗踵。与猪苓汤去阿胶,加银花以化湿热,湿热化则诸证皆愈。


猪苓(四钱) 云苓皮(五钱) 银花(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六钱)


二十日 湿热不攘,下注腿肿,小便不利,茎中痛。


萆 (五钱) 猪苓(三钱) 甘草梢(钱半) 云苓皮(五钱) 泽泻(三钱) 飞滑石(六钱)苡仁(三钱) 木通(二钱) 晚蚕砂(三钱)


服至小便畅为度。


二十四日 脉洪数,小便反黄,加黄柏、滑石,茎痛止,去甘草。


七月初四日 小便已长,肿未全消,脉弦滑,咳嗽多痰。


半夏(六钱) 生苡仁(五钱) 广皮(四钱) 云苓皮(五钱) 猪苓(三钱) 萆 (五钱)泽泻(三钱)



张 二十岁 七月十九日 身热头痛,腰痛,肢痛,无汗,六脉弦细,两目不明,食少,寒湿痹也。


熟附子(三钱) 川乌头(二钱) 羌活(二钱) 桂枝(五钱) 泽泻(三钱) 苡仁(五钱)广皮(三钱) 防己(三钱) 云苓皮(五钱) 杏仁(五钱)


二帖。


五月初三日 服前方二帖,头痛止。旋即误服他人补阴之品,便溏腹胀。今日复诊,因头痛愈,用原方去羌活,治药逆,加∶


浓朴(三钱)


已服三帖。


初八日 痹症已愈,颇能健步,便溏泄泻皆止,目已复明,胃口较前加餐。因服一帖,脉稍数,寒湿有化热之象,当与平药,逐其化热之余邪而已。


云苓皮(五钱) 防己(二钱) 滑石(六钱) 桑枝(五钱) 泽泻(三钱) 晚蚕砂(三钱)苡仁(五钱) 杏仁(二钱)


六月十八日 又感受暑湿,泄泻,脉弦,腹胀,与五苓法。


桂枝(五钱) 泽泻(三钱) 云苓皮(五钱) 苍术(三钱炒) 大腹皮(三钱) 广木香(二钱) 猪苓(四钱) 广皮(三钱) 苡仁(五钱)


煮三杯,三次服。



赵氏 四十七岁 六月二十日 太阳寒痹,脉弦,背心板着而痛。


桂枝(五钱) 云苓皮(五钱) 防己(三钱) 川椒炭(三钱) 川乌头(三钱) 白通草(一钱) 生苡仁(五钱)


二十五日 服前药已效,而背痛难除,加∶


附子(二钱)


七月初二日 脉已回阳,痛未止,每日服半帖,六日三帖。加∶


木通(三钱) 晚蚕砂(四钱)


初九日 脉仍小,阳未回,背仍痛,再服三帖,分六帖。



赵 三十六岁 五月初六日 痹症夹伏湿胀痛,且有肥气,湿已化热,故六脉洪滑,本寒标热,先治其标,本当缓治。


生石膏(四两) 防己(四钱) 半夏(五钱) 杏仁(六钱) 桂枝(六钱) 川朴(五钱) 广皮(四钱)


初十日 尺脉洪数更甚,加∶


黄柏(三钱) 木通(三钱) 云苓皮(六钱)


十二日 尺脉仍洪,腹痛欲便,便后肛门热痛,原方再服二帖。


十六日 水停心下,漉漉有声,暂与逐水,无暇治痹。


广皮(五钱) 半夏(六钱) 枳实(六钱) 生姜(五钱)


甘澜水八茶杯,煮成三水杯,三次服。


十九日 水响退,腹胀甚,仍服前方去黄柏,加大腹皮。


二十三日 痹少减,胃不开,其人本有肥气,肥气成于肝郁,暂与两和肝胃。


半夏(六钱) 降香末(三钱) 广皮(三钱) 益智仁(二钱) 青皮(二钱) 川朴(三钱)香附(三钱) 云苓块(五钱)


六月初三日 右脉大而数,加黄芩二钱,去川朴。


初五日 诸症向安,脉亦调适,胃口亦开,以调理脾胃立法。


云苓块(五钱) 白蔻仁(钱半) 苡仁(五钱) 黄芩炭(二钱) 广皮(二钱) 半夏(五钱)


二十日 误服西瓜寒冷,未有不发停饮者。


公丁香(八分) 半夏(五钱) 益智仁(钱半) 干姜(三钱) 白蔻仁(一钱) 广皮(三钱)云苓(五钱) 小枳实(三钱)



钱 三十四岁 五月二十九日 寒痹,脉弦短涩而紧,由腿上连少腹,痛不可忍,甚至欲厥,兼有痰饮胃痛。


桂枝(六钱) 广皮(三钱) 防己(四钱) 川乌头(三钱) 川椒炭(三钱) 小茴香(三钱,炒) 云苓皮(五钱) 片姜黄(三钱) 生苡仁(五钱) 海桐皮(三钱)


六月初一日 左脉稍长,仍然紧甚,再服二帖。


丸方 寒湿为病。


萆 (四两) 小茴香(四两,炒) 川椒炭(三两) 苡仁(八两) 苍术(六两,炒) 云苓皮(八两) 川楝子(三两) 熟附子(二两) 木通(四两)


共为细末,神曲糊丸,小梧子大,每服三钱,姜汤下。



杨氏 二十六岁 乙酉正月初七日 前曾崩带 后得痿痹,病者自疑虚损。询病情寒时轻热时重,正所谓经热则痹,络热则痰者也。再行经有紫有黑,经来时不惟腰腿大痛,少腹亦痛,经亦不调,或多或寡,日数亦然。此不但湿热,且有瘀血。治湿热用汤药,治瘀血用丸药,(左脉浮取弦,沉取宽泛。右脉浮取弦,沉取洪。)汤药用诸痹汤取太阴法,丸药用化 回生丹。


生石膏(二两) 桂枝(四钱) 通草(一钱) 杏泥(五钱) 云苓皮(五钱) 片姜黄(三钱)防己(四钱) 晚蚕砂(三钱) 海桐皮(三钱) 苡仁(五钱)


煮三杯,三次服。



岳 四十六岁 暑湿痹症,误以熟地等柔药滑脾,致令泄泻,卧床不起,两足蜷曲不伸,饮食少进,兼之疝痛。先以五苓散,加川椒、广皮、木香止其泄;继以半夏、广皮、良姜、益智、白蔻开其胃;复以丁香、川椒、吴萸、云苓、苡仁、姜黄平其疝;又以防己、杏仁、桂枝、乌头、苓皮、川椒等伸其痹末。惟引痛风在筋也,重用地龙、桂枝,引痛亦止,后补脾胃而愈。



王 四十六岁 寒湿为痹,背痛不能转侧,昼夜不寐,二十余日。两腿拘挛,手不能握,口眼歪斜,烦躁不宁,畏风自汗,脉弦,舌苔白滑,面色昏暗且黄,睛黄,大便闭。先以桂枝、杏仁、苡仁、羌活、广皮、半夏、茯苓、防己、川椒、滑石令得寐;继以前方去川椒、羌活,加白通草、蚕砂、萆 ,得大便。一连七八日均如黑蛋子,服至二十余剂,身半以上稍轻,背足痛甚,于前方去半夏,加附子、片姜黄、地龙、海桐皮。又服十数帖,痛渐止;又去附子、地龙,又服十数帖,足渐伸。后用二妙丸,加云苓、苡仁、萆 、白术等药收功。



何 二十六岁 手足拘挛,误服桂、附、人参、熟地等补阳,以致面赤,脉洪数,小便闭,身重不能转侧,手不能上至鬓,足蜷曲,丝毫不能移动。细询病情,因大饮酒食肉而然。所谓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者也。与极苦通小肠,淡渗利膀胱法。


龙胆草(四钱) 芦荟(三钱) 胡黄连(三钱) 生石膏(八两) 地龙(三钱) 白通草(二钱)茯苓皮(六钱) 飞滑石(一两) 穿山甲(三钱) 桑枝(五钱) 杏仁(三钱) 晚蚕砂(四钱)防己(五钱)


前方服至七日后,小便红黑而浊,臭不可当。半月后手渐动、足渐伸,一月后下床扶桌椅能行,四十日后走至檐前,不能下阶,又半月始下阶,三月后能行四十里。后因痰饮,用理脾收功。此症始于三月二十三日,至八月二十二日停药。



周 四十二岁 两腿紫绛而肿,上起细疮如痱,已三年矣。两腿足酸痛不能立,六脉弦细而紧,窦氏《扁鹊新书》,谓之苏木腿,盖寒湿着痹也。


附子(八钱) 乌头(六钱) 苡仁(一两) 桂枝(一两) 云苓皮(一两)


煮四杯,分四次服,服三十余帖则始策杖能行,后去乌附,用通经活络渗湿而愈。



成 五十四岁 腰间酸软,两腿无力,不能跪拜,间有腰痛,六脉洪大而滑。前医无非补阴,故日重一日。此湿热痿也,与诸痿独取阳明法。


生石膏(四钱) 海桐皮(二钱) 晚蚕砂(三钱) 白通草(二钱) 生苡仁(八钱) 云苓皮(五钱) 防己(四钱) 杏仁(四钱) 桑枝(五钱) 萆 (五钱) 飞滑石(一两)


前后共服九十余帖。病重时自加石膏一倍,后用二妙丸收功。



赵 四十五岁 乙酉正月十五日 肝郁挟痰饮,肾水上凌心,心悸短气,腹胀胸痹,六脉反沉洪,水极而似火也,与蠲痰饮伐邪,兼降肝逆法。


姜夏(八钱) 降香末(三钱) 小枳实(五钱) 桂枝(五钱) 茯苓块(一两) 苏子霜(三钱) 广皮(四钱) 川椒炭(三钱) 生姜汁(每杯三匙) 旋复花(三钱)


甘澜水煮四杯,分早中晚夜四次服,戒生冷猪肉咸菜。


四帖。


二十日 痰饮夹痹,肾水上凌,心惊悸短气,腰脊痹痛,皆太阳所过之地,小便短而腹胀,肚脐突出,是内而脏腑,外而经络,无不痹者。且开太阳之痹,脉洪大,与大青龙合木防己汤法。


桂枝(五钱) 半夏(五钱) 云苓皮(六钱) 生石膏(四两) 苡仁(五钱) 川朴(三钱)防己(四钱) 广皮(三钱) 枳实(五钱) 杏仁(四钱) 滑石(六钱) 白通草(钱半)


煮四杯,三次服。


二十一日 于前方内加∶


晚蚕砂(三钱) 飞滑石(四钱)


二十三日 外而经络之痹,内而脏腑之痹,行痰开痹,俱不甚应,现下脉洪数,少腹胀,小便短浊而臭。先与开支河,使湿热有出路,再商后法。


川萆 (三钱) 飞滑石(钱半) 海金砂(五钱) 云苓皮(五钱) 猪苓(四钱) 小茴香(三钱) 白通草(钱半) 泽泻(三钱)


二帖。


二十五日 加去陈 法。


两头尖(三钱) 半夏(五钱)


二帖。


二十九日 痹症夹痰饮,六脉洪大,湿已化热,屡利小便不应,非重用石膏宣肺热不可。诸痹独取太阴也。


生石膏(四两) 云苓皮(五钱) 白通草(一钱) 杏仁(五钱) 桂枝(五钱) 滑石(二两)羌活(一钱) 黄柏(四钱) 防己(五钱) 苡仁(五钱) 晚蚕砂(三钱)


四帖。


二月初四日 痹症十年,误补三年,以致层层固结,开之非易,石膏用至二斤有余,脉象方小其半,现下少腹胀甚,而小便不畅,腰痛胸痛,邪无出路,必得小便畅行,方有转机。


老川朴(五钱) 木通(六钱) 防己(五钱) 杏仁(六钱) 枳实(五钱) 生石膏(四两)桂枝(六钱) 云苓皮(一两) 滑石(四钱) 小茴香(三钱)


以后脉大而小便不利,用此小便利,去滑石。


初五日 大用石膏,六脉已小,经谓脉小则病退。盖脉为病之帅,脉退不患病不退,经又谓


脉病患不病者死。人病脉不病者生,现下病归下焦血分,其人本有肝郁,暂退下焦血分。


桂枝(六钱) 云苓皮(一两) 黄柏(三钱,炒) 防己(六钱) 木通(四钱) 广皮(三钱)全归(三钱) 小茴香(六钱) 小枳实(五钱) 海桐皮(三钱) 川椒炭(三钱)


初六日 脉复洪大,加∶


石膏(三两) 滑石(一两)


初七日 加∶


浓朴(三钱) 姜夏(五钱)


丸方∶痹症夹痰饮疝瘕,六脉洪大,用诸痹独取太阴法,脉洪大者小,《难经》所谓人病脉不病者生。但脉虽平而瘕胀痹痛未除,议以乌药散退瘕痹之所难退者,以久病在络故也。再以丸药缓通脉络法,脉若复大,仍服前方数帖,见小即止。


蜣螂虫(一两) 归须(四两) 两头尖(二两) 穿山甲(三两) 降香末(三钱) 小茴香(三两,炒) 海桐皮(三两) 乳香(一两) 片姜黄(三两) 麝香(三钱) 地龙(一两,去泥) 川楝子(三两,炒)


共细末,酒水各半为丸,每服二钱,日二三次,从此服蜣螂丸起两月而止。


三月二十四日 痹症夹痰饮,脉本洪数,前用辛凉脉减,兼用通络散、瘕丸散亦效,现在六脉中部仍洪,但不数耳。议暂用辛凉宣肺。


生石膏(四两) 小枳实(四钱) 桂枝(八钱) 杏仁(八钱) 防己(六钱) 广皮(二钱)云苓块(一两) 全归(三钱) 半夏(八钱) 飞滑石(二两) 海桐皮(三钱)


二十六日 诊右脉更大,小便反短,用苦辛淡法,于前方内加∶


炒黄柏(三钱)


四月十六日 痹痛夹痰饮。


生石膏(八钱) 苡仁(五钱) 防己(四钱) 云苓皮(五钱) 杏仁(五钱) 蚕砂(三钱)桂枝(五钱) 白通草(钱半) 半夏(五钱) 广皮(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七日 内而胁痛,外而腰痹痛,是气血兼痹也。


桂枝尖(五钱) 归须(二钱) 白蔻仁(钱半) 杏仁(五钱) 云苓皮(三钱) 片姜黄(二钱)旋复花(三钱,包) 防己(三钱) 生苡仁(三钱) 小枳实(四钱) 半夏(四钱) 郁金(二钱)广皮(三钱)


二十五日 痰饮踞于中焦,痹痛结于太阳,气上冲胸,二便不利。


桂枝(八钱) 姜半夏(五钱) 通草(钱半) 云苓皮(二两二钱) 防己(六钱) 杏仁(八钱) 枳实(六钱) 广皮(三钱) 滑石(六钱)


煮四杯,四次服。


五月初三日 大凡腹胀之疾,不责之太阴,即责之厥阴。此症自正月以来,开太阳之药,未有不泄太阴者,他症虽减其半,则尚未除。其故有三∶一者病起肝郁;二者肝主疏泄,误补致壅;三者自正月以来,以右脉洪大之故,痹症甚重。治在肺经,经有诸痹独取太阴之明训。兹右脉平而左脉大,不得着于前议,暂与泄厥阴之络,久病在络故也。


旋复花(五钱,包) 黄芩(三钱) 归须(三钱) 老川朴(五钱) 杉皮(三钱) 半夏(五钱)


小枳实(五钱) 晚蚕砂(三钱) 广皮(三钱) 郁金(三钱) 苏子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二十三日 左胁痛胀,卧不着席胸亦闷胀,气短,肝脉络胸之故。


新绛纱(三钱) 香附(四钱) 半夏(五钱) 旋复花(三钱,包) 归须(三钱) 小枳实(四钱)


苏子霜(三钱) 降香末(三钱) 郁金(三钱) 广皮(三钱) 川椒炭(四钱) 青皮(三钱)


煮三大杯,三次服。七帖。


六月初一日 痰饮肝郁,脉弦细,气上冲胸。


旋复花(四钱) 枳实(三钱) 公丁香(二钱) 苏子霜(三钱) 半夏(六钱) 片姜黄(三钱) 降香末(三钱) 郁金(三钱) 青皮(三钱) 广皮(五钱) 桂枝尖(三钱)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三日 痰饮上泛,咳嗽稀痰,兼发痹症。


桂枝(六钱) 防己(六钱) 杏仁(五钱) 川乌头(三钱) 云苓皮(五钱) 枳实(四钱)广皮(五钱) 桂心(二钱) 苡仁(三钱) 白通草(二钱) 滑石(四钱) 炒黄柏(三钱炒)


煮三杯,分三次服。


初六日 小便不畅,下焦湿聚,于原方加滋肾丸法。


十一日 痹症未尽除,痰饮未全消,当盛暑流行之际,逐饮开痹,即所以防暑。


云苓块(六钱) 小枳实(二钱) 半夏(六钱) 防己(三钱) 生苡仁(六钱) 杏仁(三钱)广皮(二钱) 桂枝(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十三日 暑泄,腹胀,舌黄,其人本有痰饮痹症,议五苓加减。


桂枝(三钱) 猪苓(四钱) 泽泻(四钱) 云苓皮(五钱) 滑石(六钱) 川朴(三钱) 杉皮(三钱) 木香(钱半) 半夏(三钱) 藿梗(三钱) 白蔻仁(三钱) 川椒炭(二钱) 真山连(一钱)


十五日 脉缓,服前方。


十六日 脉缓甚,服前方。


二十一日 久病在络,其本病统俟丸药立方,但逐痰饮,宣气化湿,捍时令之暑湿而已。


半夏(六钱) 云苓块(五钱) 生香附(三钱) 川朴(二钱) 广皮(三钱) 杉皮(三钱)大腹皮(三钱) 小枳实(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六月二十六日 服化 回生丹起,每日一丸。


二十七日 脉浮,筋骨酸痛,气短,五心烦热,新感暑湿之气,加以辛凉,与三焦。


连翘(三钱) 苡仁(五钱) 银花(三钱) 白蔻仁(二钱) 藿香叶(三钱) 杏仁(三钱)广皮(三钱) 小枳实(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


七月初二日 背痛甚,先与通太阳之痹。


桂枝(六钱) 枳实(五钱,打) 防己(五钱) 云苓皮(八钱) 半夏(五钱) 杏仁(三钱)川椒炭(二钱)


煮三杯,三次服,亥初令完。


初九日 近日阴雨连绵,背痛腹胀不减,二便不爽,非嗳则哕,脉小于前,与宣痹开郁,兼去陈 。


桂枝(八钱) 茯苓(八钱,带皮) 白通草(钱半) 川朴(五钱) 公丁香(三钱) 防己(六钱) 杏仁(六钱) 晚蚕砂(三钱) 小茴香(三钱) 枳实(五钱) 白蔻仁(三钱)


煮四杯,四次服。


二十一日 寒湿发痹,脉缓甚,中有痰饮。


桂枝(六钱) 茯苓(六钱) 白通草(钱半) 防己(五钱) 苡仁(四钱) 薤白(三钱) 枳实(三钱) 杏仁(四钱) 熟附子(二钱) 川乌头(二钱) 广皮(五钱) 萆 (五钱) 片姜黄(三钱)


煮三杯,三次服,已服五帖。


二十八日 脉弦紧,痰饮痹症 瘕,因燥气而发,脏腑经络俱痹,故肢冷而畏寒也,峻与通阳。


桂枝(一两) 广皮(六钱) 归须(二钱) 防己(五钱) 小枳实(四钱) 杏仁(五钱) 半夏(三钱) 穿山甲(一钱) 泽泻(三钱) 公丁香(三钱) 川椒炭(五钱,炒) 片姜黄(三钱)


煮四杯,四次服。


自六月二十六日起,每日空心服化 回生丹一丸,七月二十九以后,每日服天台乌药散三分五分一钱二钱不等。至十月十二日,每两乌药散中,加巴霜一分,每晚服三分五分不等,间有服至一钱者,十一月初一日以后,每晚间服奇经丸。


十二月初十日 痹痛,饮咳,脉弦细。


桂枝(八钱) 苡仁(五钱) 滑石(四钱) 川乌头(三钱) 云苓皮(六钱) 枳实(三钱)川萆 (五钱) 杏仁(四钱) 防己(五钱) 川椒炭(三钱)


十二日 冲气上动畏寒,脉沉细,与桂枝加桂汤法,直伐冲气。


桂枝尖(一两二钱) 紫石英(六钱,研) 云苓块(三两) 桂心(八钱) 小茴香(五钱)


煮四杯,分四次服。


十三日 大寒节冲气未止,脉反弦紧。于原方内加∶


当归(五钱) 川芎(三钱)


服二帖,脉中阳气生动,冲气平,畏寒止,仍然早服化 回生丹一丸,晚服奇经丸三钱。


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夫六淫之邪,暑燥火为阳,风寒湿为阴,阴气迭乘,营卫不通,经脉阻滞,筋骨肉三部俱病,而三痹之症作矣。其风气胜者为行痹。风为阴中之阳,中人最速其性善走,窜入经络,故历节作痛而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寒为阴中之阴,乘于肌肉筋骨之间,营卫闭塞,筋骨拘挛,不通则痛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着者重着难移。湿从土化,病在肌肉不在筋骨,所谓腰间如带五千钱者是也。古有三痹汤,今复自制三方,以附于后。


风痹者,血不营筋,风入节络,当以养血为第一,通络次之,去风又次之。若不补血而先事搜风,营愈燥而筋益拘挛,殊非治法。先用大剂补血去风,后即加入参、苓白术以补气分,营卫平调,方无偏胜之患。温经养营汤主之。


温经养营汤(自制)


生地(三钱切片红花炒) 熟地(三钱切片砂仁炒) 白芍(一钱五分酒炒) 当归(二钱)枸杞(三钱) 鹿筋(五钱切片) 木瓜(一钱酒炒) 川断(二钱) 独活(一钱酒炒)桂枝(五分) 秦艽(一钱) 甜瓜子(三钱炒研) 木香(五分) 红枣(十枚) 姜(三片) 桑枝(一尺)


风气胜者为行痹,去风必先养血。本方以鹿筋、枸杞为主药,以归、芍、二地大养阴血,以桂枝、姜、枣调和营卫,以川断、独活、秦艽、桑枝、木瓜、甜瓜子搜风通络,再加一味木香以调气。立方已极周匝,而先生尚有风去血活之后,减轻风药,再加补气药之叮咛,可见良医之用心无微不至矣。祖怡注。


痛痹者,营卫受寒,不通而痛,宜调养气血,温通经络,龙火汤主之。


龙火汤(自制)


苁蓉(三钱) 肉桂(五分) 党参(四钱) 茯苓(二钱) 白术(一钱)当归(二钱酒炒) 白芍(一钱酒炒) 木香(五分) 川断(二钱) 独活(一钱酒炒)角霜(四钱) 蚕砂(三钱) 红枣(十枚) 姜(三片)


寒气胜者为痛痹,止痛必先去寒。角霜、苁蓉、肉桂,是本方之主药。参、术、苓以补气,归、芍以养血,川断、独活、蚕砂以去风寒湿,姜、枣、木香调营卫之气。着重在龙火,而寒无立足之地矣。祖怡注。


着痹者,病在肌肉当补土燥湿,立极汤主之。


立极汤(自制)


党参(四钱) 附子(六分) 当归(二钱) 茯苓(三钱) 白术(一钱)茅术(一钱) 破故纸(一钱五分) 杜仲(二钱) 川断(二钱) 独活(一钱) 牛膝(二钱) 红枣(五枚) 姜(三片) 苡仁(一两煎汤代水)


湿气胜者为着痹,去湿必先崇土。湿胜必先阳微,附子、茅术、故纸是本方之主药。以参、苓、白术助主药以回阳而扶土。病虽在肌肉,亦不能置筋骨而不问,仲、断、独活、苡仁健筋骨,而未尝无益于肌肉。以当归、牛膝、姜、枣利血脉而和营卫,着重在扶阳气以胜湿。 三痹多起于营卫不通,故俱用姜、枣,而当归、川断、独活,亦为必不可少之要药。祖怡注。


三痹之外,又有脏腑之痹,症治详后。


肺痹者,烦满喘而呕。此一条明是肺胃同病。肺居至高,脉循胃口,肺气受邪,从胃而上,清肃之令不能下行,故烦满而喘。其作呕,则胃亦受邪,水谷之气不安也。桑朴汤主之。


桑朴汤(自制)


桑皮(二钱) 浓朴(一钱) 橘红(一钱) 半夏(一钱) 茯苓(二钱) 沉香(五分) 苏子(一钱五分) 杏仁(三钱) 蒌皮(二钱) 贝母(二钱) 郁金(二钱)佛手(五分) 姜(三片)


桑朴汤,命名以桑皮泻肺、浓朴平胃为主药。用《金匮》半夏浓朴汤全方,以苏子易苏叶。彼治咽中如有炙脔,此治烦满喘而呕,皆所以利气。橘红、蒌皮、杏仁宣肺化痰,沉香、郁金、佛手和胃利气,贝母通治痰郁。其中浓朴、杏仁治喘,浓朴治满,半夏治呕,皆长沙古法。肺胃同治,先生始终不肯放松一呕字。祖怡注。


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此一条乃心经主病而兼肾病也。心为生血之脏,百脉皆朝于心。心脉支者挟咽,直者上肺。心营不足,故脉不通。心气不舒,故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则支脉与直脉俱病也。厥气乃肾之邪,水来克火,神衰而恐。恐属于肾,肾病应于心,故为兼病也。宜养心营,通心气,火能生土,则可以制水矣。通阳抑阴煎主之。


通阳抑阴煎(自制)


当归(二钱) 琥珀(一钱) 辰砂(五分) 丹参(三钱) 远志(五分甘草水炒)沉香(五分) 破故纸(一钱五分) 益智仁(一钱) 茯神(二钱) 白术(一钱) 枣(二枚) 姜(三片)


本方以辰砂、琥珀为主药,而以茯神、远志安心气,以丹参、当归养心血,白术、姜、枣扶脾而和营卫,故纸益智、沉香温命门而通肾气。心脾之血相通,心肾之气相合。上方沉香同郁金则治肺,此方沉香同琥珀则治心气痹,泻之即所以安之也。祖怡注。


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此一条乃肝经主病,而波及脾胃者也。肝为多血之脏,而主藏魂。肝受邪则魂不安,而夜卧惊悸。木郁生火,积而成热,故多饮而小便数也。


上为引者,渴而引饮也。如怀者,腹大如怀物也。此由肝火上升犯胃,故胃热而渴;肝气下行克脾,故脾弱而胀也。宜养血疏肝,兼调脾胃,三灵汤主之。


三灵汤(自制)


当归(二钱) 白芍(一钱) 羚羊角(一钱五分) 龙齿(二钱) 石决(六钱)半夏曲(三钱) 柴胡(一钱) 葛根(二钱) 茯神(二钱) 白术(一钱) 青皮(一钱) 冬瓜子(三钱煎汤代水)


本方以羚羊、龙齿、石决为主药,故名为三灵。当归、白芍是肝家之血药,柴胡、青皮是肝家之气药,茯神、白术以顾心脾。肝非心不灵,肝病先实脾。葛根、半夏曲、冬瓜子所以和胃,胃和而肝不能犯,肝病除而脾胃安矣。祖怡注。


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旧解谓肾为脾胃之关,肾痹则邪及脾胃,故腹善胀。尻以代踵者,足挛不能伸。脊以代头者,身偻不能直。此说近似而未畅。盖善胀者,乃肾中真阳不运,重阴凝结所致。尻以代踵者,缘少阴之脉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肾痹则两足废而不能行也。脊以代头者,乃精气耗散,天柱不振也。当发肾中之阳,使重阴解散,精气来复,庶几首与足渐有起色。消阴来复汤主之。


消阴来复汤(自制)


鹿茸(一钱) 附子(八分) 枸杞(三钱) 菟丝(四钱) 当归(二钱)破故纸(一钱五分) 益智仁(一钱) 小茴香(一钱) 牛膝(二钱) 木香(五分)独活(一钱酒炒) 金毛脊(二钱去毛切片) 枣(二枚) 姜(三片)


肾中之阳,命门也,督脉也。鹿茸血肉有情,善能补督脉,天柱骨督脉所主也。附子补肾阳要药,枸、菟能补八脉,故纸温肾命,益智温脾肾,当归、姜、枣和营卫,毛脊健脊足,二香温胃肠,独活、牛膝健两足。痹为阴病,阴盛必伤阳,救阳不得不用温补温通,此原则也,亦定法也。祖怡注。


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此一条乃脾病而兼肺胃病也。脾主四肢,脾病故四肢懈惰。土败则金衰,故发咳。脾病则胃亦病,故呕汁。地气不升,天气不降,干金之令不行,故上为大塞也。安贞汤主之。


安贞汤(自制)


党参(四钱) 炮姜(六分) 当归(二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三钱)白术(一钱) 浓朴(一钱) 砂仁(一钱) 桑皮(二钱) 杏仁(三钱) 苏子(一钱五分) 陈香橼皮(六分)


本方以理中、四君去甘草,加当归以活血补血,桑皮苏子、杏仁以泻肺,浓朴、砂仁、香橼以利气。寒去肺开,气顺而大塞通矣。祖怡注。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小肠上通胃口,下接大肠。病在小肠,郁而成热,故渴而数饮。下焦之气闭塞不通,故小溲不得出。气化不及膀胱,水不下行,逆而犯肺,故中气喘争。小水不入州都,而并入大肠,故时发飧泄也。加味木通汤主之。


加味木通汤(自制)


木通(二钱) 橘红(一钱) 半夏(一钱五分) 赤苓(二钱) 贝母(二钱)桑皮(二钱) 杏仁(三钱) 瞿麦(二钱) 牛膝(二钱) 车前(二钱)灯芯(三尺)


本方以木通为主药,即认定肠为小肠也。心与小肠为表里,而赤苓、车前、瞿麦、灯芯、牛膝莫非利湿之品,使郁热从水道而去,即所以治数饮而出不得也,水谷分而飧泄止矣。气喘不免有痰阻,半、贝、橘、杏化痰。即所以通气而平喘也。祖怡注。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膀胱气闭,水液满而不出,故按之内痛。气有余则生火,内有热,故如汤之沃也。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膀胱气闭,故小便下涩,清涕上流也。利济汤主之。


利济汤(自制)


泽泻(一钱五分) 沉香(五分) 枳壳(一钱) 青皮(一钱) 赤苓(二钱)当归(二钱) 赤芍(一钱) 广皮(一钱) 牛膝(二钱) 车前(二钱) 小蓟根(五钱)


膀胱,太阳寒水之腑也。按之内痛。涩于小便,不但水停不肯去,亦且有蓄血为之阻。泽泻、赤苓、车前所以去停水;当归、赤芍、牛膝、小蓟所以行蓄血;沉香、枳壳、青陈皮所以利气,气利则停水蓄血亦必随之而去矣。祖怡注。


痹证一门,立方虽不多,而选药则极有尺度。盖痹之为害,气血不通也。十方之中,八方皆用当归,气味俱浓,能行能补,血中气药,无出当归之右,先生重用之,即所以重视之也。惟桑朴汤、木通汤二方不用者,以其病不在血也。用沉香者有桑朴汤、抑阴煎、利济汤三方,以气痹已极,非枳、朴、香、砂、郁金、小茴、青、陈、橼、苏、杏所能胜任,惟有沉香之大力,能摧枯拉朽,无坚不破也。虚证之所大忌,即实证之大将也。初学于此等处,必须深入研究。祖怡又注。


拘挛而痛也。因风寒湿三者合而成,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忌下,收敛,酸寒,苦寒,咸寒,诸药录后。


宜辛散,行气,燥湿,甘寒,淡渗。


漆叶 续断 黄 萆 甘菊花 车前子 甘草 防己 白术 防风 桑寄生 蔓荆实 羌活 独活 牛膝 秦艽 白藓皮 原蚕沙 木瓜 天麻 泽泻 茯苓 威灵仙 海风藤 菖蒲 狗脊 杜仲 石斛 细辛 松节 松叶


褚(四八)痹痛.汗泄甚多.湿邪较风寒二气更胜.拟护阳法.从汗多亡阳例.仍佐驱邪.


生黄 (三钱) 海桐皮(一钱) 粗桂枝(八分) 当归(一钱五分) 片姜黄(一钱) 生于术(二钱) 防风根(六分) 川独活(五分)



沈(三七)风湿相搏.历节痛.四肢麻木.此属周痹.


粗桂枝(八分) 木防己(一钱五分) 海桐皮(一钱) 羚羊角(一钱) 晚蚕砂(一钱) 片姜黄(一钱) 川萆(二钱) 酒炒桑枝(一两)


又 风湿麻痹.服苦温方.痛势已缓.所有入暮口干.当兼佐以甘润.


羚羊角(一钱) 甜杏仁(三钱) 苡仁(二钱) 晚蚕砂(二钱) 南花粉(二钱) 木防己(一钱五分) 桂枝(五分)


病者长夏霉天奔走.内踝重坠发斑.下焦痛起.继而筋掣.及于腰窝左臂.经云.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夫下焦奇脉不流行.内踝重着.阴维受邪.久必化热烁血.风动内舍乎肝胆.所谓少阳行身之侧也.诊得右脉缓.左脉实.湿热混处血络之中.搜逐甚难.此由湿痹之症.失治.延为痿废沉 矣.三年病根.非仓猝迅攻.姑进先通营络.参之奇经为治.考古圣治痿痹独取阳明.惟通则溜邪可拔耳.


鹿角霜 生白术 桂枝 茯苓 抚芎 归须 白蒺藜 黄菊花



四肢经隧之中.遇天冷阴晦.疼痛拘挛.痈疽疡溃脓.其病不发.疡愈.病复至.抑且时常衄鼽.经以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然经年累月.外邪留着.气血皆伤.其化为败瘀凝痰.混处经络.盖有诸矣.倘失其治.年多气衰.延至废弃沉 .


当归须 干地龙 穿山甲 白芥子 小抚芎 生白蒺藜 酒水各半泛丸



从来痹症.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主治.召恙之不同.由乎暑 外加之湿热.水谷内蕴之湿热.外来之邪.着于经络.内受之邪.着于腑络.故辛解汗出.热痛不减.余以急清阳明.而致小愈.病中复反者.口鼻复吸暑热也.是病后宜薄味.使阳明气爽.斯清阳流行不息.肢节脉络舒通.而痿痹之根尽拔.至若温补而图速效.又非壮盛所宜.


人参 茯苓 半夏 广皮 生于术 枳实 川连 泽泻 竹沥姜汁泛丸



风湿肿痹.举世皆以客邪宜散.愈治愈剧.不明先因劳倦内伤也.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术益气.佐以风药.气壮托出其邪.痛斯止矣.病患自云.手足如堕如无.讵非阳微不及行乎四末乎.此皆误治.致参药过费耳.


人参 生于术 黄 归身 肉桂 炙草 煨姜 南枣



风湿客邪留于经络.上下四肢.流走而痛.邪行触犯.不拘一处.古称周痹.且数十年之久.岂区区汤散可效.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


蜣螂虫 全蝎 地龙 穿山甲 蜂房 川乌 麝香 乳香 以无灰酒煮黑大豆泛丸



左脉弦大.面赤痰多.大便不爽.此劳怒动肝.令阳气不交于阴.阳维阳二脉无血营养.内风烁筋.跗HT 痹痛.暮夜为甚者.厥阴旺时也.病在脉络.


金斛 晚蚕沙 汉防己 黄柏 半夏 萆 大槟榔汁



冬月温暖.真气未得潜藏.邪乘内虚而伏.因惊蛰节.春阳内动.伏气乃发.初受风寒.已从热化.兼以夜坐不眠.身中阳气.亦为泄越.医者但执风寒湿三邪合成为痹.不晓病随时变之理.羌防葛根.再泄其阳.必致增剧矣.焉望痛缓.议用仲景木防己汤法.


木防己 石膏 桂枝 片姜黄 杏仁 桑皮



烦劳郁勃之阳.变现热气内风.内经以热淫风消.必用甘寒.前议谓酒客不喜甘味.且痰多食少.亦忌甘腻滋滞.用清少阳胆热者.酒气先入肝胆也.酒汁湿着.肠胃受之.理肠以通胃.胃肠气机流行.食加.滑泄颇腻.今者气热.当午上冒.经络痹痛.亦减于平日主以和阳甘寒.宣通经脉佐之.


童桑 羚羊角 天门冬 枸杞子 白蒺藜 丹皮 茯苓 霍山斛 共熬膏



辛香走窜.宣通经隧壅结气分之湿.有却病之能.无补虚之益.大凡药饵.先由中宫以布诸经.中焦为营气之本.营气失养.转旋自钝.然攻病必藉药气之偏.朝夕更改.岂是去疾务尽之道.另于暮夜进营养一帖.


人参 茯苓 桂枝木 炙草 当归 炒白芍 南枣



周礼采毒药.以供医事.盖因顽钝沉痼着于驱壳.非脏腑虚损.故必以有毒攻拔.使邪不留存.凝着气血.乃效.既效矣.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当此只宜爱护身体.勿劳情志.便是全功道理.愚人必曰.以药除根.不知天地之气有胜有复.人身亦然.谷饮养生.可御一生.药饵偏胜.岂可久服.不观方士炼服金石丹药.疽发而死者比比.


何首乌 黑芝麻 桑枝 桂枝汤泛丸



用养肝血熄风方.右指仍麻.行走则屈伸不舒.戌亥必心热烦蒸.想前法不效.杞归辛温.阳动风亦动矣.议去辛用咸.若疑虑途次疟邪未尽.致脉络留滞.兼以通逐.缓攻亦妙.


熟地 龟胶 阿胶 秋石 天冬 麦冬 五味 茯神 密丸晨服


桃仁 穿山甲 干地龙抚芎 归须 丹皮 红花 沙苑 香附汁丸夜服



背痛得按摩愈痛.吐涎沫.短气腹满.小腹坚.小便不通.大便自利.下体麻木.不得移动.不食不寐.烦则汗出.病机多端.无缕治成法.思冷浊窃踞.阳微不行.为痞塞之象.二气既乖.岂可忽略.引仲景少阴例.急进通阳为要.议用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去须葱白 淡干姜 生炮附子 人尿猪胆汁调下



脉弦右大.弦则为饮.大则胃阳已虚.缘操持萦思.积劳阳虚.致不饥不食.勉纳食物不运. 怒兼以夜卧不安.多寤少寐恍惚中心 懊.忽而腹鸣气震.四肢筋骱.痿弱无力.起病时晨必寒痉.足跗微冷.按是脉症有年.阳虚为本.而痰饮气逆.因虚而聚.夫虚则生寒.实则生热寝食不安.将及半载.已交四之气中.长夏湿土乘侮脾胃.虑及肌肿腹胀.故周身束筋利机.阳明胃脉是赖.阅医药.气血淆混.寒热互投.不以阴阳偏着.调理宜乎不应.议通补理胃阳为主.疏肝为辅.气宣阳苏.何虑痰浊之蒙昧.以茯苓饮法减术.合薛氏星附六君子意.


人参 茯苓 香附 苏梗 白附 半夏 姜汁 陈皮



周身掣痛.头不可转.手不能握.足不能运.两脉浮虚.浮虽风象.而内虚者.脉亦浮而无力.以脉参症.当是劳倦伤中.阳明不治之候.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束筋骨而利机关.阳明不治.则气血不荣.十二经络无所禀受而不用矣.卫中空虚.营行不利.相搏而痛.有由然也.法当大补阳明气血.不与风寒湿所致成痹者同治.


人参 黄 归身 甘草 桂枝木 秦艽 白术



长夏湿痹.经脉流行气钝.兼以下元脉络已虚.痿弱不能走趋.脊膂常似酸楚.大便或结或溏.都属肝肾奇经为病.盖必佐宣通脉络为正治法.倘徒呆补.夏季后必滋湿扰.须为预理.


肉苁蓉 小茴香 巴戟天 归身 远志 鹿角霜 桑椹子 生茅术 茯苓 熟地 金毛狗脊 煎膏和丸



脉微而涩.微为阳气虚.涩为阴血伤.去冬已下肢独冷.步趋无力.高年内乏藏纳之司.入夏身动加喘.肉腠麻痹若虫行.此真阳失蛰.胃阳失护.生生意少.岂攻病药石所宜.喻嘉言先生所谓大封大固.莫令真阳泄尽而暴脱.皆为此也.录严氏三因方.


人参 白术 附子



据述缘季秋外邪变疟.延及百日始愈.凡秋疟.是夏月暑湿热内伏.新凉外触.引动伏邪而发.俗医但知柴葛解肌.暑湿伤在气分.因药动血.血伤挛痹.筋热则弛.筋寒则急.遂至酿成痿痹难效症.


当归身 桑寄生 生虎骨 枸杞子 川抚芎 沙苑蒺藜



血伤骤加惊恐.气郁热升风旋.清神受蒙为厥.凡厥皆隶厥阴.今左股麻痹.忽爽忽迷.皆肝胆中相火内风.未得宁静.病延数日.左脉小濡.热胜.津液暗伤.不宜纯与攻涤苦寒.经旨以肝为刚脏.与胃腑对待.柔缓濡润.阳和液复.可免痫症.


鲜生地 石菖蒲 柏子仁 阿胶 天冬 茯神



偏枯症.风论云.邪中五脏六腑之俞穴.各入门户为病.则四肢不举.然阳主左而阴主右也.又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此外感之邪.或营卫皆虚.邪乘虚入.或虚风内动.皆有之.医者治之.当补正以逐邪.未可逐邪而罔顾本元.然治之之法.以阳明为主.


生 白芍 当归 防风 续断 萆 蚕砂 橘红 虎骨 秦艽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者,闭也,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食痹而吐,是皆闭塞之义也。故风寒湿三气杂至,则壅闭经络,血气不行而病为痹,即痛风不仁之属。痹,音秘。)其风气胜者为行痹,(风者善行数变,故为行痹。凡走注历节疼痛之类皆是也。)寒气胜者为痛痹,(阴寒之气客于肌肉筋骨之间,则凝结不散,阳气不行,故痛不可当,即痛风也。)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或为疼痛,或为顽木不仁。湿从土化,病多发于肌肉。)其有五者∶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遇此者,指上文之三气也。)内舍五脏六腑,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皮、肉、筋、骨、脉皆有五脏之合,病在外而久不去,则各因其合而内连于脏矣。)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舍者,邪入而居之也。时,谓气王之时,五脏各有所应也。病久不去,而复感于邪,气必更深,故内舍其合而入于脏。)凡痹之客五脏者,肺痹者烦满喘而呕;(肺在上焦,其脉循胃口。故为烦满喘而呕也。)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心合脉而痹气居之,故脉不通。心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上挟咽,其直者却上肺,故病此诸症。厥气,阴气也。心火衰则邪乘之,故神怯而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肝藏魂,肝气痹则魂不安,故主夜卧惊骇。肝脉下者过阴器,抵少腹,上者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故为病如此。)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肾者,胃之关。肾气痹则阴邪乘胃,故腹善胀。尻以代踵者,足挛不能伸也。脊以代头者,身偻不能直也。以肾脉入跟中,上内,出 内廉,贯脊属肾,故为是病。)脾痹者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脾主四肢,故令解堕,其脉属脾络胃,上膈挟咽,今其气痹不行。故发咳呕汁,甚则上焦痞隔,为大塞不通也。)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肠痹者,兼大、小肠而言。肠间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虽数饮而水不得出,水不出则本末俱病,故与中气喘争,盖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胞,膀胱之脬也。膀胱气闭,故按之则内痛;水闭不行,则蓄而为热,故若沃以汤,且涩于小便也。膀胱之脉,从巅入络脑,故上为清涕。)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阴气者,脏气也。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志、意者也。人能安静,则邪不能干,故精神完固,而五内若躁扰妄动,则精气耗散,神志消亡,故外邪得以乘之,五脏之痹,因而生矣。)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化物者也。若过用不节。致伤脾胃,则六腑之痹因而生矣。)淫气喘息,痹聚在肺;淫气忧思,痹聚在心;淫气遗溺,痹聚在肾;淫气乏竭,痹聚在肝;淫气肌绝,痹聚在脾。(淫气,邪乱之气也。五脏之痹,上文虽已详言,然犹有其辨者如此,又可因之以知其聚在何脏也。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在表者不去,必日内而益深矣。)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风为阳邪,可以散之,故易已;然则寒、湿二痹,愈之较难,以阴邪留滞不易行也。)痹,其时有死者,或疼久者,或易已者。 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留皮肤间者易已。(入脏者死,伤真阴也,留连筋骨者疼久,邪之深也;留皮肤者易已,邪之浅也。)其客于六腑者,亦其食饮居处为其病本也。(水谷之寒热,感则害及六腑;居处之邪气,感则伤在六阳,故食饮居处,为六腑致病之本。)六腑亦各有俞,风、寒、湿气中其俞,而食饮应之,循俞而入,各舍其腑也。(俞,言周身之穴。凡邪可入,皆谓之俞;非荣俞、背俞之谓,食伤于内。邪中于外,表里相应,故得乘虚而入舍于腑。)荣卫之气,不令人痹。盖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 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肓者,凡控腹肉理之间,上下空隙之处也。膜,筋膜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营卫之气,但不可逆,故逆之则病,从之则愈。然非若皮肉、筋骨、血脉,脏腑之有形者也,无迹可着,故不与三气为合,盖无形亦无痹也。)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多则血脉凝滞,故必为痛。)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痛。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凡病寒者,不必尽由于外寒,但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从中生,与病相益,故为寒症。)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遭阴,故为痹热。(遭,逢也。阳盛遭阴,则阴气不能胜之,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盛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上文兼燥而言,此则全提寒、湿两气也。其文法如此,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亦此义也。)夫痹而不痛者,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具此五者,则不痛也。(具此五者,则筋、骨、皮、肉、血脉间,气无不痹,故不得为痛也。)


凡痹之类,逢寒则急,逢热则纵。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徙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不容空,此痛在血脉之中,邪将在分肉之间乎?何以其痛之移也?间不及下针,其 痛之时,不及定治,而痛已止。( 痛,动而痛也。间不及下针,不及定治,言移动之速也, ,音触。)此名众痹,非周痹也。各在其处,更发更止,更居更起,以右应左,以左应右,非能周也,更发更休也。(各在其处,谓随聚而发也。不能周遍上下,但或左或右,更发更休,患无定所,故曰众痹。)必刺其处,勿令复起。(治从其本,故可勿令复起。)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能上能下,但随血脉而周遍于身,故曰周痹,非若众痹之左右移易也。)痛从上下者,先刺其下以过之,后刺其上以脱之。痛从下上者,先刺其上以过之,后刺其下以脱之。(过者,去之之谓。脱者,拔绝之谓,先刺以过之,去其标也;后刺以脱之,拔其本也。)此痛安生而有名?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邪气客于肌表,渐入分肉之间,则迫切津液而为汁沫;沫得寒则聚而不散,故排裂肉理为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痛则心注其处,故神归之。神归即气归也,气归则热,热则寒散而痛暂解,然其逆气仍在,故痛虽解而厥未除,则别有所聚,故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他痹发矣,是名周痹,发仍如此。)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真气不能周,即气闭不行也,故曰痹者闭也。)


足太阳之筋病,小趾支跟踵痛 挛,(其筋起于足小趾,结于踵,上循跟,结于 也。)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其别者,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结于肩,入腋下,上出缺盆,故为此病。)治在燔针,名曰仲春痹也。(仲春痹者,足太阳之经应二月之气也,此以手、足六经,分主十二月,盖以辨阴阳盛衰之义也。)足少阳之筋病,小趾次趾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 筋急。(足少阳之经,起于小趾次趾,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也。)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 ,季胁痛,(其筋之支者,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乘 及季胁也。)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其直者,系于膺乳,结于缺盆,上循耳后也。维者,牵系之谓。)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从左之右,则右目不开,是右病由左也。然则左目不开者,病由于右可知矣。角,额角也,并跷脉而行者,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 ,故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伤左角之筋,而右足不用,则其从右之左者亦然。盖筋之维络相交如此也。)治在燔针,名曰孟春痹也。(足少阳以生阳之经,故应正月之气也。)足阳明之筋病,足中趾支胫转筋,脚跳坚,(本经之筋,起于中趾,结于跗上,邪外上行,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其直者,上循 ,结于膝也。跳者,跳动。坚者,坚强也。)伏兔转筋,髀前肿, 疝,腹筋急,(其直者,上循伏兔,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也。)引缺盆乃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僻,歪斜也。其经自缺盆上颈颊,挟口,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故凡目之不合不开,口之急纵歪僻者,皆足阳明之筋病,寒则急而热则缓也。)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桑之性平,能和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故以桑钩钩之者,钩正其口也。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浅适中,便于坐而得其暖也。然后以前膏熨其急颊,且饮之美酒,啖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虽不善饮,亦自强之。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处,则病自已矣。啖,音淡。拊,音府。)治在燔针,名曰季春痹也。(足阳明正盛之经,三月应之气也。)足太阴之筋病,足大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足太阴之筋,起大趾之端,上结于内踝也。)膝内辅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纽痛,下引两脐胁痛,引膺中脊内痛。(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上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脐腹胸胁;其内者,着于脊也。)治在燔针,命曰仲秋痹也。(盖足太阴之经,应八月之气也。)足少阴之筋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足少阴之经,起于小趾之下,故病足下转筋,所过而结者,以其并足太阴之筋,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又与太阳之经,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又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皆能为痛及转筋也。)病在此者,主痫螈及痉。(痫,癫痫也。螈,牵急也。痉,坚强反张,尤甚于螈者也。足少阴为天一之经,真阴受伤,故为此病。螈,音炽。)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在外者,与太阳之筋合,故不能俯;在内者,循脊内挟膂,上至项,故不能仰。阳病者,即在外者也;阴病者,即在内者也。)治在燔针,在内者熨引饮药,此筋折纽,纽发数甚者,死不治,(熨引所以舒筋,饮药所以养血。折纽者,即转筋之甚。发日数,病日甚者,阴亏之极也,故当死不治。)名曰孟秋痹也。(盖足少阴为生阴之经,应七月之气也。)足厥阴之筋病,足大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足厥阴之筋,起于大趾之上,结于内踝之前,又结于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也。)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阴器者,前阴之具也,厥阴之筋结于此,阴器病者,有此三者之异。)治在行水,清阴气。(清,理也。此言当以药治之,在通行水脏而调阴气,盖水则肝之母也。)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转筋者,治当在经也。)命曰季秋痹也。(足厥阴者,阴尽之经也,故应九月之气也。)手太阳之筋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脾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上结于腕,结于肘内锐骨之后,上结于腋下,上肩循颈,结于耳后,结于颔上,属目外 ,故其痛引耳颔则瞑目,良久方可开视也。)颈筋急,则为筋 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筋 颈肿,即鼠瘰之属。)其为肿者,复而锐之。(刺而肿不退者复刺之,当用锐针,即 针也。)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上颔结于角,其痛当所过者支转筋。(本支者,即其直支也。角,耳上角也。凡当其所过之处,皆当转筋而痛。)治在燔针名曰仲夏痹也。(手太阳之筋应五月之气也。)手少阳之筋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手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 外廉,上肩走颈;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故当所过者为转筋而痛。)治在燔针,名曰季夏痹也。(手少阳之经,应六月之气也。)手阳明之筋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结于肘外,上 结于 ;其支者,达肩胛挟脊;其直者,从肩 上颈;又支者,上颊结于;又直者,上左角,络头,下右颔,故当所过之处,为支痛转筋如此。)治在燔针,名曰孟夏痹也。(手阳明为两阳合明之经,故应四月之气。)手太阴之筋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甚,成息贲、胁急、吐血。(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循指上行,结于鱼后,上循臂,入肘中,上 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故其所过之处,当转筋痛甚而病如此。)治在燔针,名曰仲冬痹也。(手太阴之经应十一月之气也。)手心主之筋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贲。(手厥阴之筋,起于中指,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故当所过者为病如此。)治在燔针,名曰孟冬痹也。(手厥阴以两阴交尽之经,故应十月之气。)手少阴之筋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网,其病所过者支转筋,筋痛。(承,承于下也。伏梁。坚伏之积也。网,如网罗之牵急也。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挟乳里,结于胸中,下系于脐,故在内侧为急,为伏梁,在外则为肘网,及当其所过之处为转筋、筋痛等病。)治在燔针,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脐上脐下,皆为伏梁。若伏梁已成而唾见血脓者,病剧脏伤,故死不治。)名曰季冬痹也。(手少阴之筋,应十二月之气也。)治在燔针者,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燔针,烧针也。劫刺,因火气而劫散寒邪也。燔针, 针。义以知为数,知其气至为度也。以痛为输,即其痛处是穴也。)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阴 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此以下皆结上文经筋为病而总言之也。阳急、阴急,指足太阳、少阴为言,皆为背病;阳急在外则反张而折,阴急在内则俯不能伸也。) 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筋痹之病,属寒者多,故以上皆言治在燔针劫刺;然有因于热者,治当远热,无用燔针,验在筋之急与纵耳。)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 , 急不能卒视,治皆如右方也。(此申言口眼歪僻之证,必系足阳明、手太阳之筋病也。)


(麻木)


《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闭滞也。身中血气为三者之邪所闭滞。)风气胜者为行痹,(风善行动,嘘其寒湿走注不定,故痹痛亦走而不定。)寒气胜者为痛痹,(血气痹滞无不痛者,而寒之痛为甚。以寒则凝,其滞而不通,比风湿尤甚,故痛若虎咬,世呼为白虎风是也。)湿气胜者为着痹,(不如风胜者之流走,但着而不移;亦不如寒胜者之痛甚,但略痛,或但麻木不仁。


盖湿如水而寒如冰,腠理之松滑与紧涩有异,则气血之行,其为阻滞冲击者,固有微甚之分也。)是名三痹。


《经》又分,以冬得之为骨痹,(骨重不举而酸疼。)春得之为筋痹,(筋挛不伸。)夏得之为脉痹,(血脉不流而色变。)长夏得之为肌痹,(肌肉不仁,不知痛痒。)秋得之为皮痹,(皮逢寒则急,逢热则纵,虽麻木,尚知痛痒。)是名五痹。


又谓∶五痹久不愈,重感于邪,则各传其脏。如见胸满烦喘咳嗽,是皮传肺,为肺痹也。呕吐痰涎,心下痞硬,四肢懈惰,是肌传脾、为脾痹。心烦心悸,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如肾寒冲心则恐悸之类。)是脉传心,为心痹。多惊善怒,胁胀,多饮,小便数,是筋传肝,为肝痹。善胀,尻以代踵,(足挛不伸也。)脊以代头,(伛偻不直也。)是骨传肾,为肾痹。痹入五脏则死矣。又谓传腑。数饮而小便不通,中气喘急,时作飧泄,(不泻则胀,不胀则泻。)为肠痹。(大小肠也,举肠该胃。)小腹膀胱按之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为胞痹。(胞即膀胱,详淋证门。)不言胆者,缺文也。又有众痹、周痹之名。谓各在其处,歇而复起,左右相移,更发更休,名众痹。


若在血脉之中,止随脉以上下,而不左右相移,名周痹。(周痹似中风之偏废,然有痛而无口眼斜为异矣。)按以上诸痹,总皆风寒湿三气为患,特以其受病之所在,区别言之耳,要其病本则一也。


再按风,即寒也,(说见疟论。)虽曰风寒湿,实寒湿二者足以尽之。气为寒湿所闭,气盛而寒湿微者,则走注而不甚痛;若气盛而寒湿亦盛者,则不甚流走而痛剧;气弱而寒湿甚者,则着而不行,亦不甚痛,或但麻木也。《经》所谓风胜为行痹者,风有外风内风。以外风言,即寒之浅者,止伤于卫,(风胜犹云邪偏胜于卫。)不甚闭遏,故能流走而不甚痛。若以内风言,则即人身之气矣。是《经》言风即兼言气可知矣。至寒之痛,必由于气盛冲击;湿之着,必由于气弱不运,固可推而得之耳。麻者非痛非痒,如千万小虫乱行,如麻之乱也,观于脚麻可知。木者不痒不痛,并不麻,顽然一物,自己肌肉如他人肌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觉,如木之无知也。河间论麻,谓是气涩,东垣谓是气虚。盖气盛能行,不麻;全无气不行,亦不麻;惟气衰不能营运流利,停滞此处,嘘其津液痰涎,纷乱沸动所致也。(若血液燥涸者,气行不得滑利,纷然而窜走其空隙,亦麻。)或言风者误也。观人之久坐而起则脚麻,及绳缚久,释之,则亦麻,岂非气久不行,得起得释而微通,嘘其久滞之血液而然哉?李正臣夫人病麻,昼减而夜甚,又闭目则甚,开目则否。盖昼与开目,则阳行于外,气得流通,故减也。再按外感之寒湿能痹,岂内生之寒湿独不痹乎?寒能滞气涩血,湿能停痰聚液,观之瘀血痰饮之为痹,而初无外感者,可见矣,不特此也。内生之风亦为痹,内风者,热气之 疾者也,热盛亦生湿、生痰矣。热甚则血枯,死血阻塞经隧,则亦不通而痹矣。又忍尿亦成痹。(尿不行则气亦不行而乍痹,必膝冷。)支饮臂麻木,一隅三反,是在明者。


羌活 川芎 防风 苍术 秦艽 红花 肉桂 细辛 续断 在上加片姜黄桂枝 威灵仙 在下加牛膝 防己 萆 木通 筋痹加木瓜 柴胡 脉痹加菖蒲茯神 当归 肉痹加白茯 陈皮 木香 砂仁 皮痹加紫菀 杏仁 麻黄骨痹加独活 泽泻



麻黄 桂枝 红花 白芷 葛根 附子 虎骨 羚羊角 黄 甘草 防风 防己 羌活 水煎服。



人参 茯苓 当归(酒洗) 白芍(煨) 川芎(各一钱,肝、心、肾痹倍之) 五味子(十五粒) 白术(一钱,脾痹倍之) 细辛(七分) 甘草(五分) 水二钟,姜一片,煎八分,食远服。肝痹加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神、麦冬、犀角,脾痹加浓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 、萆 。



肉桂 甘草 芍药 黄 当归 川芎 人参 茯苓 熟地黄 牛膝 秦艽续断 杜仲 细辛 独活 防风



(即上方加桑寄生,去黄 、续断。)



(即补中益气汤加红花、黄柏。秋加五味,夏加黄芩,冬加桂枝。补中益气汤见气。)



黄 (八钱) 人参 生甘草(各五钱) 炙甘草 升麻(各二钱) 五味子(一百二十粒) 柴胡(二钱)


芍药(三钱) 上 咀,每服半两,水二钟,煎一钟,空心服。服后少卧,于麻痹处按摩,屈伸少时。午饭前又一服,日二服。



当归(酒洗) 赤芍药(煨) 黄 姜黄 羌活(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上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不拘时服。


又方


(冷痹者用此)


附子 当归 黄 炙甘草 官桂 羌活 防风



当归(去芦) 陈皮(去白) 麻黄(去节) 甘草(炙) 川芎 御米谷(去蒂、筋膜) 丁香(各等分) 上用慢火炒令黄色,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虎胫骨(酷炙) 败龟(醋炙,各二两) 麒鳞竭(另研) 没药(另研) 自然铜(醋淬) 赤芍药 当归(去芦) 苍耳子(炒) 骨碎补(去毛) 防风(去芦,各七钱半) 牛膝(酒浸) 天麻 槟榔 五加皮羌活(去芦,各一两) 白附子(炮) 桂心 白芷(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不拘时。



桂心 漏芦 威灵仙 芎 白芷 当归(去芦) 木香 白僵蚕(炒) 地龙(去土,炒,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无时。



仙灵脾 威灵仙 芎 苍耳子(炒) 桂心(各一两) 为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无时。



没药(二两,另研) 虎骨(四两,醋炙) 为末,每服五钱,温酒调下,无时,日进二服。



乌犀角屑 干蝎(炒) 白僵蚕(炒) 地龙(去土) 朱砂(水飞) 天麻 羌活 芎 防风甘菊花 蔓荆子(各一两) 干姜(炮) 麝香(另研) 牛黄(各半两,研) 虎胫骨(醋炙) 败龟(醋炙) 白花蛇(酒浸) 天南星(姜制) 肉桂(去粗皮) 附子(炮,去皮脐) 海桐皮 木香 人参 当归(各七钱半) 上为细末,入研令匀,以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用温酒或薄荷汤嚼下。



没药(另研) 五加皮 山药 桂心 防风(去芦) 羌活 白附子 白芷 骨碎补 苍耳(炒) 自然铜(醋淬,各五钱) 血竭(另研,二钱半) 虎胫骨(醋炙) 龟板(醋炙,各一两) 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温酒下,日二服。



虎骨(四两,醋炙) 五灵脂(炒) 白僵蚕(炒) 地龙(去土,炒) 白胶香(另研) 威灵仙(各一两) 川乌头(二两,炮,去皮脐) 胡桃肉(二两半,去内皮,捣研如泥) 为细末,同研令匀,以酒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妇人当归酒下,打朴损伤豆淋酒下。



天麻 防风(去芦) 羌活 独活(去芦) 川乌 草乌头(去芦) 何首乌 当归(去芦) 川芎海桐皮(各等分,并生用)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一钱,每服一丸,细嚼,冷茶送下。病在上食后服,病在下空心服。忌食热物一日。



骨碎补(一两半) 威灵仙 草乌头(各一两,炒) 天南星(姜制) 木鳖子(去壳) 枫香脂(另研) 自然铜( ,醋淬) 地龙(各一两,去土,炒) 没药(另研) 乳香(另研,各半两) 上为细末,同研令匀,醋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丸,用温酒下,不拘时,日进二服。



威灵仙 木鳖子(去壳) 川乌(炮,去皮脐) 防风(去芦) 香白芷 五灵脂 地龙(各半两,去土,炒) 水蛭(糯米炒熟) 朱砂(各三钱,水飞) 上捣研为末,酒煮面糊丸,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十丸,空心,温酒送,妇人红花酒下。



地龙(去土,炒) 五灵脂(炒) 威灵仙 防风(去芦) 木鳖子(去壳) 草乌头(各一两,炒) 白胶香(另研) 乳香(另研,各三钱) 为末,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温酒下,不拘时。



草乌头(锉,炒) 五灵脂(各一两) 地龙(去土,炒) 木鳖子(去壳,各半两) 白胶香(一两,另研)


细墨( ) 乳香(各半两,另研) 没药(另研) 当归(各一两,去芦) 麝香(一钱,另研) 为细末,以糯米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三丸,温酒下,服药罢,身微汗为效。



乳香(半两,另研) 五灵脂 赤石脂(各一两,研) 草乌头(一两半,炒) 没药(五钱,另研)


上为细末,醋煮糊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温酒送下,日进二服。



麻黄(去根节) 陈皮 乌药(各二钱) 白僵蚕(去丝、嘴,炒) 干姜(炮,各五分) 川芎 枳壳桔梗 白芷 甘草(炒,各一钱) 水二钟,姜三片,枣一枚,煎八分,食远服。



羌活 独活(各二钱) 蒿本 麻黄 柴胡 升麻 草豆蔻 生地黄 当归身 黄芩黄柏(各三分) 炙甘草(各三分) 生甘草根 熟地黄(各一分) 苍术(五分) 苏木(一分) 上粗末,水二盏,煎一盏,去 ,食远热服。



当归(五钱) 生地(三钱) 茯苓(三钱) 木通(三钱) 故纸(盐炒,二钱) 枸杞(四钱) 鹿茸(炙,五钱) 为末,作四服,酒调下。



甘草 白术(各二钱) 桂枝(五钱) 炮附(二钱) 秦艽(二钱) 水煎服。



犀角(二两) 羚羊角(一两) 前胡 黄芩 栀子仁 射干 大黄 升麻(各四两) 豉(一升)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服。



茵芋 朱砂 薏苡仁(各一两) 牵牛(一两半) 郁李仁(半两) 为末,炼蜜杵丸,桐子大,轻粉滚为衣,每服十丸至十五丸,五更温水下。到晚未利,可二三服,快利为度,白粥将息。



羌活 升麻(各一钱) 独活(七分) 苍术 防风(去芦) 甘草 威灵仙(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泽泻(各半钱) 锉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温服,食前一服,食后一服,忌酒、面、生、冷、硬物。



黄 独活 防风 细辛(去苗) 牛膝 川芎 附子(炮,去皮脐) 甘草(炙) 蜀椒(去目并合口者,炒出汗,以上各三两) 川乌(炮,去皮脐) 山茱萸(去核) 秦艽(去苗、土) 葛根(各一两)


官桂(去皮) 当归(切,焙,各二两半) 大黄(生,锉,一两) 白术 干姜(炮,各一两半) 上锉如麻豆大,用夹绢囊盛贮,以清酒一斗浸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初服一合,日二夜一,渐增之,以知为度。虚弱者加苁蓉二两,下利者加女萎三两,多忘加石斛、菖蒲、紫石英各二两,心下多水加茯苓、人参各二两,山药三两。酒尽可更以酒二斗,重渍服之。不尔,可曝滓捣下筛,酒服方寸匕,不知,稍增之。


服一剂得力,令人耐寒冷,补虚治诸风冷神妙。少壮人服勿熬炼,老弱人微熬之。


沈氏(二七) 青年丧偶,情怀郁结,以致周痹,时常腹痛,行步维艰,纳谷甚减,治当疏补兼施。


党参(二钱) 蒸于术(二钱) 苍术(一钱) 柴胡(五分) 香附(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 益智仁(七分) 橘皮(八分)


出入加减,四十剂痊愈矣。


痹者,疲也。有周痹,周身及四肢麻木或痛。盖因气血不充,兼受风湿而成,治宜补气血,佐散风利湿之药,须带温而行之,方有效也。有行痹,麻木与痛无定所也,其治法与周痹相同。其胸痹乃胸中阳气窒滞,治用薤白、白酒、栝蒌皮之类,通其阳气即愈矣。



风、寒、湿。


发散 风寒湿三气,合为行痹,上下左右无定,宣明防风汤。


温经 寒胜为痛痹,四肢疼而浮肿,宣明茯苓汤。湿胜为着痹,四肢麻、筋挛、肿,茯苓川芎汤。


润肤滋肾 在血脉之中,随上下不通。


摩擦 姜汁、葱泥,周身擦之。



疏风养血 通圣散去硝、黄,加白芷、羌活,为末服之。


导痰饮 有因支饮手足麻痹、多唾、眩冒。守田、赤茯苓、陈皮、枳实、桔梗、甘草,名茯苓汤。


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行痹者。病处行而不定。走注历节疼痛之类。当散风为主。御寒利气。仍不可废。更须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痛痹者。寒气凝结。阳气不行。故痛有定处。俗名痛风是也。治当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更须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着痹者。肢体重着不移。疼痛麻木是也。盖气虚则麻。血虚则木。治当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缺。更须参以理脾补气之剂。盖土强自能胜湿。而气旺自无顽麻也。骨痹者。即寒痹痛痹也。其证痛苦攻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筋痹者。即风痹行痹也。其证游行不定。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或赤或肿。脉痹者。即热痹也。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其证肌肉热极。皮肤如鼠走。唇口反裂。皮肤色变。肌痹者。即着痹湿痹也。留而不移。汗出四肢痿弱。皮肤麻木不仁。精神昏塞。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以上诸证。又以所遇之时而命名。


非行痹痛痹着痹外。又有皮脉筋肌骨之痹也。


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


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肺痹者。烦满喘而呕。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肝痹者。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


肺痹则肺气不清。胃热上逆。故烦喘而呕。心痹则脉道不通。心火内衰。湿气凌心。故恐。


肝痹则血液阻滞。水饮客之。故上为引急。如有所怀也。肾痹则胃之关门不利。故善胀。浊阴湿邪伤其阳气。所以脚挛不能伸。身偻不能直也。脾痹则阳气不运。故四肢懈惰。上焦痞塞也。


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


肠者。兼大小肠而言。肠间病痹。则下焦之气不化。故虽数饮。而小便不得出。则本末受病。


故与中气喘争。盖其清浊不分。故时发飧泄也。


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胞者膀胱之脬也。膀胱气闭。则水道不行。故按之内痛。若以热汤沃之。小便得外热之助。


方得稍通。而犹滞涩不利。则治宜温助气化。可知膀胱之脉。从巅入络脑。故上为清涕。以太阳经气不固而精气上脱。又须温补无疑。盖缘精泄之后。寒气乘虚入于膀胱之内。而致小便淋沥不通。茎中痛引谷道。甚则脐腹胀痛此。属津液枯竭之故。


误与利水药。必致喘逆胀急而死。老人阴虚泉竭。多有此证。曾见膀胱胀破。淋沥无度。时虽暂宽。不久即毙。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风气胜者。其人易已也。其入脏者死。其留连筋骨间者疼久。其留皮肤间者易已。凡痹之类。逢寒则虫。逢热则纵。


寒从中生者。是人多痹气也。阳气少。阴气多。故身寒如从水中出。


人有身寒。汤火不能热。浓衣不能温。然不能冻栗。是人素肾气胜。以水为事。太阳气衰。


肾脂枯不长。一水不能胜两火。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冻栗者。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火。故不能冻栗。病名骨痹。是人当挛节也。


素肾气胜。言禀气本充也。以水为事。言嗜欲无节。伤其真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故肾脂枯不长。无阴则阳无以化。故寒甚至骨也。


病在阳者。命曰风。病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阳受风气。故在阳者命曰风。阴受湿气。故入阴则命曰痹。


风痹淫泺。病不可已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时呕时 。(闷同。)眩已汗出。久则目眩。悲以喜恐。短气不乐。不出三年死也。


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肤不仁。剌布衣者。以火淬之。刺大人者。以药熨之。以醇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布四丈。并纳酒中。置酒马矢 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内。纳同。谓温其经。使热气内入。血脉流通也。布衣血气涩浊。故当以火淬之。即近世针挑艾熨之类。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风寒湿气客于分肉之间。迫切而为沫。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而分裂也。分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金匮云。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今脉和。紧去则愈。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 桂枝五物汤主之。


血痹者。寒湿之邪。痹着于血分也。辛苦劳 之人。皮腠致密。筋骨坚强。虽有风寒湿邪。


莫之能客。惟尊荣奉养之人。肌肉丰满。筋骨柔脆。素常不胜疲劳。行卧动摇。或遇微风。则能痹着为患。不必风寒湿之气杂至而为病也。上条言脉自微涩。而关寸小紧。为湿痹血分。所以阳气不能外行。故宜针引阳气以和阴血。下条言阴阳俱微。而尺中小紧。为营卫俱虚。所以身体不仁。故宜药通营卫。行散其痹。则紧去人安而愈矣。夫血痹者。即内经所谓在脉则血凝不流。仲景直发其所以不流之故。言血既痹。脉自微涩。然或寸或关或尺。其脉见小急之处。即风入之处也。故其针药所施。皆引风外出之法也。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此证乃湿邪中肾之外廓。与肾脏无预也。虽腰中冷如坐水中。实非肾脏之真气冷也。今邪着下焦。饮食如故。不渴。小便自利。且与肠胃之府无预。况肾脏乎。此不过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但用甘草、干姜、茯苓、白术。甘温淡渗行湿足矣。又何取暖肾壮阳哉。


诸肢节疼痛。身体 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此即总治三焦痹之法。头眩短气。上焦痹也。温温欲吐。中焦痹也。脚肿如脱。下焦痹也。


肢节疼痛。身体 羸。筋骨痹也。由是观之。当是风寒湿痹其营卫筋骨三焦之病。然湿多则肿。寒多则痛。风多则动。用桂枝治风。麻黄治寒。白术治湿。防风佐桂枝。附子佐麻黄、白术。其芍药、生姜、甘草。亦如桂枝汤之和其营卫也。知母治脚肿。引诸药下行。附子以行药势。开痹之大剂也。


戴人云。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其脉沉涩。奈何治此者。不问经络。


不分脏腑。不分表里。便作寒湿香港脚。乌之附之。乳之没之。种种燥热攻之。中脘灸之。脐下烧之。三里火之。蒸之熨之。汤之炕之。以致便溺涩滞。前后俱闭。虚躁转甚。肌肤日削。饮食不下。虽遇扁华。亦难措手。若此者何哉。胸膈间有寒痰故也。痹病本不死。死于医之误也。


景岳全书云。观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而寿夭刚柔论又曰。在阳者命曰风。


在阴者命曰痹。何也。盖三气之合。乃专言痹证之所因也。曰在阳为风。在阴为痹。又分言表里之有殊也。如风之与痹。本皆由感邪所致。但外有表证之见。而见发热头疼等证。或得汗即解者。是皆有形之谓。此以阳邪在阳分。是即伤寒中风之属也。故病在阳者命曰风。若既受寒邪。而初无发热头疼。又无变证。或有汗。或无汗。而筋骨之痛如故。及延绵久不能愈。而外无表证之见者。是皆无形之谓。此以阴邪直走阴分。即诸痹之属也。故病在阴者命曰痹。其或既有表证。而疼痛又不能愈。此即半表半里。阴阳俱病之证。故阴阳俱病者命曰风痹。此所以风病在阳而痹病在阴也。然则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经曰。邪入于阴则痹。正谓此也。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则寒邪随去。若过用风湿痰滞等药。而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


行痹者。走注无定。风之用也。经言病在阳者。命曰风。在阴者。命曰痹。阴阳俱病。命曰风痹。越婢加术附汤。轻则羌、防、归、艽、葛、桂、赤茯、甘草、威灵仙、苍术、黄柏。若病久大虚。非大补气血不可。如日从事乎散风清火。则脾肺必败。终致不起。痛痹者。痛有定处。乃湿气伤肾。肾不生肝。肝风挟湿。流走四肢。肩 疼痛。拘急浮肿。金匮乌头汤加羌活、官桂。服后啜热稀粥助其作汗乃解。身体痛如欲折。肉如锥刺刀割。千金附子汤。着痹者。痹着不仁。经曰。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灵枢云。卫气不行。则为麻木。东垣治麻痹。必补卫气而行之。浑身麻木不仁。或左或右。半身麻木。或面或头。或手臂或脚腿。麻木不仁。并宜神效黄 汤。皮肤间麻木。此肺气不行也。本方去蔓荆倍黄 加防风。如肌肉麻。营气不行也。去蔓荆加桂枝、羌防。手足麻痹。臂痛不能举。多眠昏冒者。支饮也。气口脉滑。指迷茯苓丸。脉浮者。二陈汤加桂枝、枳、桔。若手麻乃是气虚。十指麻乃是湿痰死血。手指麻木是气不行。有顽痰死血也。导痰汤加乌药、苍术。风吹手足酸疼而肿。是寒湿。桂枝附子汤。因于风者。百节走痛。乌药顺气散加羌活、南星、苍术。因于湿者。天阴即发。身体沉重酸疼。除湿蠲痛汤。在上痛者。加桂枝、桔梗。在下痛者。加防己、木通。多汗。加黄 、防风。自汗身重。防己黄 汤。寒湿不可屈伸者。乌头汤、活络丹选用。并外用摩风膏。因火者。五苓散加酒芩、黄柏、竹沥、姜汁。因湿热者。肢节疼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下注足胫痛肿。当归拈痛汤。热毒流入肢节疼痛。患处必热。千金犀角散。血瘀者。芎、归、桃仁、红花、威灵仙。煎成入麝少许。血痹者。邪入于阴也。经云。人卧则血归于肝。汗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是也。黄 桂枝五物汤。昼轻夜重。加当归。痹而身寒如从水中出者。属寒湿。附子丸。血气凝滞。手足拘挛疼重。风寒湿三气杂至者。改定三痹汤。周痹者。真气不能周于身。故周身痹痛。用蠲痹汤。行痹上半身甚。用乌药顺气散。下半身甚。用虎骨散。痛痹。用乌头汤。着痹。用除湿蠲痛汤。不应。用补中益气加熟附子、羌活、苍术、黄柏。有痹遍身走痛无定。二陈汤加羌活、风化硝。姜汁糊丸服。痹在骨。安肾丸。痹在筋。羚羊角散。痹在脉。人参丸。痹在肌肉。神效黄汤。痹在皮。越婢汤加羌活、细辛、白蒺藜。痹在肠。吴茱萸散。痹在胞。肾沥汤。虚寒。


茯苓丸。虚寒甚者。巴戟丸。热痹。千金犀角散。冷痹。巴戟天汤。寒痹。宜以蜀椒、干姜、桂心各四两。醇酒五斤。絮四两。布五尺。马矢火煨一伏时。将絮布曝干收尽。炙热熨之。着痹不移。 肉破。身热脉涩者。不治。


凡治痹证。不明其理。以风门诸通套药施之者。医之过也。夫痹证非不有风。然风入在阴分与寒湿互结。扰乱其血脉。致身中之阳不通于阴。故致痹也。古方多有用麻黄、白芷者。以麻黄能通阳气。白芷能行营卫。然已入在四物、四君子等药之内。非颛发表明矣。至于攻里之法。则从无有用之者。以攻里之药皆属苦寒。用之则阳愈不通。其痹转入诸府而成死证多矣。可无明辨而深戒欤。


〔诊〕 脉大而涩为痹。脉急亦为痹。肺脉微为肺痹。心脉微为心痹。右寸沉而迟涩为皮痹。左寸结而不流利为血痹。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涩为肉痹。左关弦紧而浮沉有力为筋痹。


防风汤(见行痹。) 五积散(见中寒。)


茯苓川芎汤


赤茯苓(一钱半) 桑白皮 防风 苍术(米泔浸一宿,炒) 麻黄 芍药(煨) 当归(酒洗。各一钱) 官桂(五分) 川芎(一钱二分) 甘草(四分)


水二盅,枣二枚,煎八分,食前温服。


升麻汤(河间)


升麻(三钱) 茯神(去皮木) 人参 防风 犀角(镑) 羚羊角(镑) 羌活(各一钱) 官桂(三分)


水二盅,煎八分,入竹沥半酒盏,不拘时服。


五苓散(见伤寒。)


吴茱萸散


吴茱萸 肉豆蔻(面裹煨) 干姜(炮) 甘草(炙) 砂仁 神曲(炒。各一钱) 白术 浓朴(姜汁制) 陈皮(各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肾着汤(见腰痛。)


肾沥汤


麦门冬(去心) 五加皮 犀角(各一钱半) 杜仲(姜汁炒去丝) 桔梗 赤芍药(煨) 木通(各一钱) 桑螵蛸(一个)


水二盅,入羊肾少许,煎八分,食前服。


当归汤


当归(二钱,酒洗) 赤芍药(煨,一钱半) 独活 防风 赤茯苓 黄芩 秦艽(各一钱) 杏仁(八分,去皮尖) 甘草(六分) 桂心(三分)


水二盅,姜三片,煎八分,不拘时温服。


蠲痹汤 治周痹及手足冷痹,脚腿沉重,或身体烦疼,背项拘急。


当归(酒洗) 赤芍药(煨) 黄 姜黄 羌活(各一钱半) 甘草(五分)


水二盅,姜三片,枣二枚,不拘时服。


茯苓汤


半夏(汤泡七次) 赤茯苓 橘红(各二钱) 枳壳(麸炒) 桔梗(去芦) 甘草(炙。各一钱)


水二盅,姜五片,煎八分,不拘时服。


加味五痹汤 治五脏痹症。


人参 茯苓 当归(酒洗) 白芍药(煨) 川芎(各一钱,肝、心、肾痹倍之) 五味子(十五粒) 白术(一钱,脾痹倍之) 细辛(七分) 甘草(五分)


水二盅,姜一片,煎八分,食远服。


肝痹,加酸枣仁、柴胡。


心痹,加远志、茯神、麦门冬、犀角。


脾痹,加浓朴、枳实、砂仁、神曲。


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


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 、萆 。


石楠散(《奇效》,下同) 治热痹,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唇口反坏,皮肤色变,兼治诸风。


石楠叶(醋炙) 山芋 葳蕤(锉) 天雄(炮,去皮脐) 升麻(各一两) 黄 (锉) 桃花(生用) 菊花(未开者,炒) 甘草(各五钱) 石膏(另研,一两) 珍珠(另研,二钱半) 山茱萸(去核,一两半) 丹砂(二钱半,别研,仍与珍珠、石膏末一处同研极细)


上为细末,入别研药,更研令匀。每服一钱,渐加至二钱,空心用温酒调服。


人参散 治肝痹气逆,胸胁引痛,眠卧多惊,筋脉挛急,此药镇肝去邪。


人参(二两) 杜仲(去粗皮,炒) 黄 (蜜炙) 酸枣仁(微炒) 茯神(去木。各一两) 五味子 细辛(去苗) 熟地黄 秦艽(去苗土) 羌活(去芦) 丹砂(细研) 芎 (各半两)


上为细末,入丹砂再研令匀。每服一钱,不拘时,温酒调下,日三服。


防风丸 治热痹。


防风(去叉) 羌活(去芦) 茯神(去木) 五加皮 枳壳(麸炒) 牛膝(酒浸) 桂心(去粗皮) 麦门冬(去心) 人参 玄参 薏苡仁 生地黄(焙) 芍药 丹参(各一两) 槟榔(二两) 磁石(火 醋淬,四两) 大黄(锉,炒) 松子仁 木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渐加至四十丸,空心温酒下。


巴戟天汤 治冷痹,脚膝疼痛,行履艰难。


巴戟天(去心,三两) 附子(炮,去皮脐) 五加皮(各二两) 牛膝(酒浸,焙) 石斛(去根) 甘草(炙)萆(各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 防风(去叉。各一两七钱半)


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一方,无生姜。


补肝汤 治肝痹,两胁下满,筋急不得太息,疝瘕四逆,抢心腹痛,目不明。


乌头(四枚,炮,去皮脐) 附子(二枚,炮,去皮脐) 山茱萸(去核。各七钱半) 官桂(去粗皮,七钱半) 薏苡仁 甘草(炙) 独活(各半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二钱) 柏子仁(另研) 防风(去叉)细辛(各二两)


上锉如麻豆大,入研药拌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大枣二枚去核,同煎至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萆 丸 治肝痹,缓筋脉,去邪毒,调荣卫。


萆 羌活(去芦) 天麻(酒浸一宿,切,焙。各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半两) 乳香(别研) 没药(别研。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入乳香、没药同研匀,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空心温酒化下,日再服。


犀角散 治心痹,精神恍惚,恐畏闷乱,不得睡卧,志气不定,语言错误。


犀角(屑) 牛黄(别研) 麝香(另研) 羚羊角(屑) 白鲜皮 茯神(去木) 沙参(去芦) 天竺黄(别研) 防风 天麻 独活 人参 升麻 龙齿 远志(去心) 甘草(炙。各二钱五分) 麦门冬(去心) 丹砂(别研。各半两) 龙脑(别研,一钱二分)


为细末,入别研药,再研令极细。每服二钱,不拘时用麦门冬汤调下。


茯神汤 治心痹,神思昏塞,四肢不利,胸中烦闷,时复恐悸。


茯神(去木) 羌活(去芦) 麻黄(去根节) 麦门冬(去心,焙) 龙齿(各一两) 远志(去心) 犀角屑薏苡仁 人参(去芦) 蔓荆子 防风(各七钱五分) 赤芍药 甘草(炙。各半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盅,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枳实散 治心痹,胸中气坚急,心微痛,气短促,咳唾亦痛,不能饮食。


枳实(麸炒) 桂心 细辛 桔梗(各七钱五分) 青皮(去白,一两)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姜一钱半,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黄 丸 治脾痹,肌肉消瘦,心腹胀满,水谷不化,食即欲呕,饮食无味,四肢怠惰,或时自利。


黄 (锉) 石斛(去根) 附子(炮,去皮脐) 肉苁蓉(酒浸,切,焙) 益智(去皮) 白术 人参(各一两) 浓朴(去皮,姜汁炙) 桂心(各一两半) 五味子 当归 白豆蔻(去壳) 枳实(麸炒) 沉香(锉)良姜(各七钱五分) 诃藜勒(煨,去核,二两) 吴茱萸(汤泡) 丁香(各半两)


为细末,煮枣肉和捣五百杵,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用温酒送下。


温中法曲丸 治脾痹,发咳呕汁。


法曲(炒) 枳实(麸炒) 白茯苓 吴茱萸(汤浸,焙,炒) 桂心 浓朴(去皮,姜汁炙) 当归(切,焙) 甘草(炙。各三两) 麦 (微炒,五合) 细辛(去苗) 干姜(炮) 麦门冬(去心,焙) 附子(炮,去皮脐)桔梗(炒) 人参(以上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食前熟水下,日三服。


当归汤 治肺痹,上气闭塞,胸中胁下支满,乍作乍止,不得饮食,唇干口燥,手足冷痛。


当归(切,焙) 防风(去杈) 黄 (以上各二两) 杏仁(去皮尖,炒,五十粒) 黄芩(去腐) 细辛(去苗) 麻黄(去根节,水煮二三沸,掠去沫,控干) 人参(以上各一两) 桂心(三两) 柴胡(去苗,八两) 半夏(汤泡去滑,五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七片,枣二枚,煎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日三夜二。


五味子汤 治肺痹,上气发咳。


五味子(三两) 麻黄(去根节) 细辛(去苗) 紫菀(去苗土) 黄芩(去腐) 甘草(炙。各二两) 当归(焙) 人参 桂心(各一两) 紫苏子(炒,八两) 半夏(汤洗七次,三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生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温服。上气病,亦单煮紫苏子及生紫苏叶,冬月煮干枝茎叶服。


紫苏子汤 治肺痹,胸心满塞,上气不下。


紫苏子(炒,八两) 半夏(汤洗,五两) 陈皮(去白) 桂心(各三两) 人参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入生姜五片,枣二枚,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舒筋丸 治筋骨不能屈伸。


海桐皮 没药 血竭 木香(各二钱) 肉桂 牛膝 虎骨 防风 木瓜 天麻(各二钱半) 乳香(三钱) 甜瓜仁(半两) 沉香 楮实子(各一钱半) 自然铜 当归(各一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用温酒送下。忌热物。未服药,先饮酒半盏,后服药。


《内经》谓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胜者为行痹。(行痹者,行而不定也,称为走注疼痛及历节之类是也。)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痹者,疼痛苦楚,世称为痛风及白虎、飞尸之类是也。)


湿气胜者为着痹。(着痹者,着而不移,世称为麻木不仁之类是也。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正气为邪气所闭,则痹而不仁。《灵枢》云∶病患一臂不遂,时复移在一臂者,痹也,非风也。《要略》曰∶风病当半身不遂,若但臂不遂者,痹也。)以冬遇此为骨痹,以春遇此为筋痹,以夏遇此为脉痹,以至阴遇此为肌痹,以秋遇此为皮痹。(凡风寒湿所为行痹、痛痹、着痹之病,又以所遇之时,所客之处而命其名,非此行痹、痛痹、着痹之外,又别有骨痹、筋痹、脉痹、肌痹、皮痹也。)陈无择云∶三气袭人经络,入于骨则重而不举,入于脉则血凝不流,入于筋则屈而不伸,入于肉则不仁,入于皮则寒。久不已则入五脏,烦满喘呕者,肺也。上气嗌干,厥胀者,心也。多饮数溲,夜卧则惊者,肝也。


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者,肾也。四肢懈惰,发咳呕沫者,脾也。大抵显脏证则难治矣。又有肠痹、胞痹,及六腑各有俞,风寒湿所中,治之随其腑俞以施针灸之法,仍服发散等剂,则病自除。又有血痹、周痹、支饮作痹,皆以类相从也。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宜防风汤。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宜五积散。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宜茯苓川芎汤。热痹者,脏腑移热,复遇外邪客搏经络,留而不行,阳遭其阴,故痹, 然而闷,肌肉热极,体上如鼠走之状,唇口反裂,皮肤色变,宜升麻汤。三气合而为痹,则皮肤顽浓,或肌肉酸痛,此为邪中周身,搏于血脉,积年不已,则成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头发脱落,宜疏风凉血之剂。肠痹者,数饮而小便不通,中气喘争,时作餐泄,宜五苓散加桑皮、木通、麦门冬,或吴茱萸散。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宜肾着汤、肾沥汤。血痹者,邪入于阴血之分,其状,体常如被风所吹,骨弱劳瘦,汗出,卧则不时摇动,宜当归汤。周痹者,在血脉之中,上下游行,周身俱痛也。宜蠲痹汤。支饮者,手足麻痹,臂痛不举,多睡眩冒,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宜茯苓汤。五脏痹,宜五痹汤。肝痹,加酸枣仁、柴胡。心痹,加远志、茯苓、麦门冬、犀角。脾痹,加浓朴、枳实、砂仁、神曲。肺痹,加半夏、紫菀、杏仁、麻黄。肾痹,加独活、官桂、杜仲、牛膝、黄 、萆 。痹在五脏之合者可治,其入藏者死。


【诊】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关中薄泽为风,冲浊为痹。浮络多青则痛,黑则痹。络脉暴黑者,留久痹也。脉大而涩,为痹。脉来急,亦为痹。肺脉微大为肺痹,引胸背起,恶日光。心脉微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右寸沉而迟涩,为皮痹。


左寸结不流利,为血痹。右关脉举按皆无力而涩,为肉痹。左关弦紧而数,浮沉有力,为筋痹。迟为寒。数为热。濡为湿。滑为痰。豁大、弦小为虚。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