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风头痛

《金匮翼》:风头痛

《圣济总录》:风头痛

风头痛者,风气客于诸阳,诸阳之脉,皆上于头,风气随经上入,或偏或正,或入脑中,稽而不行,与真气相击则痛。经云∶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是也。其挟寒挟热,则随症审而治之。


经验治头痛、风热痛不可忍者方(《元珠》名茶调散)


小川芎(一两) 香白芷(五钱) 细芽茶(三钱) 片黄芩(二两,酒拌炒,再拌再炒,如是三次,不可令焦) 荆芥穗(四钱) 薄荷叶(三钱)


上细末,每服二三钱,茶清调下。一方有菊花、防风、僵蚕。


石膏散


石膏(二两,炭火烧,研细末) 川芎(一两) 炙甘草(半两)


上为末,每服一钱,葱白、好茶同煎汤调下,食后日二服。


一方∶决明子作枕,去头风、明目佳。


《本事》白附散 治风寒客于头中,疼痛牵引两目,遂至失明。


白附子(一两) 麻黄 川乌 南星(各半两) 全蝎(五个) 干姜 朱砂 麝香(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酒调一匙服,略睡少时效。


三五七散 治风寒入脑,头痛恶寒目眩。


防风(二两) 茱萸 炮姜 茯苓(各一两五钱) 细辛 炮附子(各七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局方》。)


芎辛汤 治风寒湿在脑,头痛眩晕呕吐。


川芎(三钱) 细辛 白术(各一钱半) 甘草(一钱)


上锉作一帖,入生姜五片,芽茶少许,水煎服。(《济生》)


东垣云∶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故味之薄者,自地升天者也。所以头痛皆用风药治之。


然患痛人,血必不活,而风药最能燥血,故有愈治而愈甚者。此其要尤在养血,不可不审也。


论曰风头痛之病。由风邪客于阳经。循风府而上至于头脑。令人头重疼痛。心隔烦热。


上焦壅滞。头面虚汗。诊其脉左手寸口浮紧者是也。


治头风头旋。四肢拘急。偏正头痛。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 菊花(择)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 防风(去叉) 石膏(碎)前胡(去芦头)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 枳壳(去瓤麸炒) 白茯苓(去黑皮) 蔓荆实 芎 (


上一十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薄荷三叶。同煎至一盏。


去滓热服不拘时。


治风壅头痛。眉骨疼。石膏散方


石膏(研) 芎 旋复花(各一两) 白附子(炮)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各一分)


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匕。腊茶调下。不拘时候。


治风头痛。石膏汤方


石膏(碎) 枳壳(去瓤麸炒) 荠 防风(去叉) 菊花 旋复花 芎 (各半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薄荷五叶。同煎取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治风头痛。旋复花汤方


旋复花 菊花 芎 甘草(炙各半两) 皂荚(酥炙去皮子一两)


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荆芥穗三茎。茶末一钱。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


治头目昏眩。肢体烦倦。芎 散方


芎 菊花 荆芥穗 石膏(研细) 甘草(等分)


上五味。各生用。捣研为细散。每服一钱匕。热汤调下。


治头痛。石膏汤方


石膏(碎) 莎草根(炒去毛) 天麻 藿香叶(各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腊茶半钱匕。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治头痛。神朱石膏丸方


石膏(烧二两) 芎 (一两) 龙脑(少许研)


上三味。捣为细末。用面糊和丸。樱桃大。丹砂为衣。细嚼一丸。茶酒任下。食后服。


治风头痛。清头目。化风痰。槐实散方


槐实(炒八两) 荆芥穗(四两) 甘草(炙一两) 防风(去叉三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茶酒任调下。食后服。


治头痛。清气香芎汤方


芎 (五两) 细辛(去苗叶二两半) 人参(一两半) 半夏曲(一分用生姜和半夏末作曲


上五味。 咀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薄荷五叶同煎七分。温服不拘时。


治风头疼。菊花汤方


菊花 石膏(各一两碎) 芎 (半两) 甘草(炙一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


治风头痛。芎 散方


芎 莎草根(炒去毛各一两) 藿香叶 荆芥穗(各一两) 石膏(碎一两半)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荆芥汤调下。食后服。


治风头痛面赤烦闷咽干。八风丸方


半夏(汤煮透切生姜汁浸一宿焙二两) 白僵蚕(炒半两) 滑石(碎一两) 白附子(炮半


上八味。除研外。捣罗为末。和匀炼蜜。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食后茶清或荆芥汤嚼下。


治风痰头痛。咽膈壅闷。甘菊荆芥汤方


甘菊(择) 防风(去叉) 旋复花 芎 (各半两) 皂荚(酥炙去皮子) 石膏(碎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后热服。


治风头痛。化痰涎。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牛胆内者) 白附子(炮各一两) 石膏(三两碎研) 犀角屑(一分) 甘草(炙半


上七味。除研外。捣罗为末。次入研者和匀。以生鸡苏茎叶捣取汁。和蜜炼熟。丸和鸡头大。每服一丸。茶清嚼下。食后临卧服。


治风头痛。芦荟散方


芦荟 防风(去叉各半两) 白附子(炮) 白术 天麻 白芷(各一两) 丹砂(研)龙脑(研各半分)


上八味。捣为细散。每服半钱匕。葱白薄荷茶调下。食后服。


治风盛痰壅。头痛不止。石膏丸方


石膏( 通赤净地出火毒以器覆之一两) 白附子(炮一分半) 铅霜(研) 丹砂(研)龙


上五味。捣研如粉。薄荷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丹砂为衣。每服二丸。好茶嚼下治风头痛。皂荚散方


皂荚(猪牙者七挺烧灰) 乌头(一枚炮裂去皮脐) 莎草根(七枚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腊茶调下。并三两服治诸风头痛不可忍者。丹砂丸方


丹砂(别研水飞) 石膏(烧通赤地上出火毒研) 白附子(炮为末各一两) 龙脑(少许研)


上四味。同研令匀。粟米饭丸。如绿豆大。更以丹砂为衣。每服五丸。食后细嚼。薄荷茶下。


治风热头痛。痰涎壅闷。旋晕昏倦。龙脑芎辛丸方


芎 (二两) 细辛(去苗叶) 甘草(炙各半两) 龙脑(研一分) 天南星(炮) 秦艽(去


上七味。捣研为末。炼蜜和丸。如樱桃大。每服一丸。食后嚼以茶清或荆芥汤下。


治风壅头痛目眩。生犀鸡苏丸方


犀角屑(半两) 鸡苏叶 荆芥穗 天麻(各一两) 细辛(去苗叶半两) 独活(去芦头一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食后茶清嚼下。


治风头痛。地龙散方


地龙(去土炒) 半夏(生姜汁捣作饼焙令干再捣为末) 赤茯苓(去黑皮各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一字。至半钱匕。生姜荆芥汤调下。兼治产后头痛。


治风头痛。偏正头痛不可忍者。通顶散方


龙脑(研) 地龙(去土炒) 瓜蒂 赤小豆(炒) 马牙硝(研)


上五味。等分。捣研为散。每用一小豆许。食后含水 入两鼻内。


治头痛眼睛痛。六神散方


鸡苏 芎 马牙硝(研各二钱) 石膏(研) 乳香(研各一钱) 龙脑(研一字)


上六味。捣研为细散。每用一字。含水 于鼻中。


治一切风痰。及头痛。不可忍方


藜芦(一两) 雄黄(一分研)


上二味。捣研为散研匀。每服半钱至一钱匕。温水调服。取吐。一方只单捣藜芦取细末。每 少许作嚏药。亦妙。


治风邪客阳经。头目重痛。及头面虚汗。连脑疼痛。荆芥散方


荆芥穗(半两) 乌头尖(一分) 雄黄(研一钱) 白僵蚕(直者炒一分)


上四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荆芥茶调下。每服药讫。卧少时。


治风客阳经。头重疼痛。及偏凑一边。绕额角痛。藿香散方


藿香(半两) 草乌头(半两炮去皮脐) 乌头(一两炮裂去皮脐) 乳香(三皂子许研)


上四味。捣研极细。每服一字。至半钱。好茶调下。发时服。


治风毒上攻头痛。石膏丸方


石膏(研) 菊花 防风(去叉) 葛根(锉各二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食后临卧熟水下治风头痛。痰逆烦满。筋脉拘急。手足麻痹。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浆水煮切焙) 半夏(浆水煮焙) 天麻(酒浸切焙) 石膏(各半两) 白附子(生


上六味。捣研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荆芥汤下。


治风头痛。心膈烦热。上焦壅滞。头面虚汗。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 半夏(各一两二味为末水八升浸两复时逐日换水日足阴干) 附子(生末六钱)乌头(生末七钱)


上四味。同研匀。大人半钱。小儿一字。生葱薄荷茶调下。


治伤风头目昏痛。吐逆不下食。羌活散方


羌活(去芦头一两) 防风(去叉) 茯神(去木) 本(各一两半) 甘菊花(择去梗) 桂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风头痛。防风汤方


防风(去叉) 柴胡(去苗) 黄连(去须) 当归(炙) 枳壳(去瓤麸炒) 大黄(锉熬) 天(各一两半) 石膏


上一十五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入生姜半分切。煎取八分。去滓温服。


治头痛头旋眼花。及喉痹缠喉风等。龙脑丸方


龙脑(研) 丹砂(研) 马牙硝(研各一分) 麝香(研半钱)


上四味。再同研令匀细。于盘内盛。用羊胆滴汁入药中。旋和成丸。如黑豆大。以净合盛。每用一粒。以芦管吹入鼻中。以手小指送近上。两鼻皆如此。去枕仰卧少时。候药溶入脑。涎唾从喉内出。其病立瘥。


治头痛不可忍。马牙硝方


马牙硝(研半两) 芦荟(研少许) 瓜蒂(三枚为末) 大羊胆(一枚腊月收)


上三味。入胆内线缚。暗处阴干。细研、瓷合盛。左痛吹右鼻。右痛吹左鼻。三两度愈治头痛不可忍方


羊胆入玄精石末阴干


上一味。水调一字匕。吹鼻中立止。


治诸风头旋。额角偏痛。肢体拘蜷。痰盛气壅。鼻塞声重。咽膈不利。清爽神志。解利四时邪气。太白丸方(旧名太白丹)天麻(一两半) 细辛(去苗叶二两) 芎 (一两半) 白附子(五两) 天南星(二十两) 半夏(煮软焙干一十五两) 蝎梢(一两炒) 寒水石(烧熟五十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 白僵蚕(三两炒) 阿胶(三分炙令燥) 人参(半两)


上一十二味。同捣罗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汤下。不拘时候。


治头痛口干。烦闷寒热。知母汤方


知母(焙) 升麻 子芩 葛根(锉) 麦门冬(去心焙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 石膏(研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食后。


治头痛不可忍。吹鼻麝香散方


藜芦(和州者一茎)


上一味。曝干。捣罗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吹鼻中。


治头痛鼻塞脑闷。通顶散方


藜芦(研半两) 黄连(去须三分)


上二味。捣研为散。每用少许。 入鼻中。


治风头痛。上焦壅滞。心膈烦热。及治偏头痛。二圣散方


细辛(去苗叶华阴者) 硝石(各一分)


上二味。捣研为细散。每用半字。发时 入不痛边鼻内。如未已。方 痛边鼻内。或用纸拈子蘸药。纳鼻中。


治鼻塞及头痛风痰。通顶散方


马牙硝(研细半两) 地黄汁(一合)


上二味。相和。于铜器中。用慢火煎令干硬。取出研细。每挑少许入鼻 上。吐痰即瘥治风头痛。及偏头痛。吹鼻方


莱菔子(半两) 生姜汁(半合)


上二味。相和研极细。绞取汁。入麝香少许。滴鼻中。 入立定。偏痛随左右用之。


治头痛目晕。及喉痹缠喉风等。龙珠丸方


长蚯蚓(不拘多少)


上五月五日取。以龙脑麝香相和研匀。丸如麻子大。每用以生姜汁涂鼻中。逐边各内一丸、立愈。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