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番痧

《张氏医通》:番痧

尝考方书。从无痧证之名。惟触犯臭秽。而腹痛呕逆。世俗以瓷器蘸油刮其脊上。随发红斑者。谓之曰痧。甚则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干呕绞痛者。曰绞肠痧。近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痧。卒然昏倒腹痛。面色黑胀。不呼不叫。如不急治。两三时即毙。有微发寒热。腹痛麻瞀。呕恶神昏者。或 汗出。或隐隐发斑。此毒邪 发于表也。亦有发即泻利厥逆。腹胀无脉者。此毒邪内伏。不能外发也。所患最暴。多有不及见斑而殂者。经谓大气入于脏腑。虽不病而卒死是也。初觉先将纸捻点淬头额。即以荞麦焙燥。去壳。取末三钱。温汤调服。重者。少顷再服即安。盖荞麦能炼肠胃滓秽。降气宽胸而治浊滞。为痧毒之专药。但服过荞麦者。后患别病。药中有绿矾者。切勿犯之。其毒甚面黑者。急于两膝后委中穴。砭出黑血。以泄毒邪。盖骤发之病。勿虑其虚。非此急夺。束手待毙。以此病起于漠北。流入中原。故以番痧目之。原夫此病与瘴疠相似。瘴则触冒山岚瘴气。此则触冒恶毒异气。与时行疫疠不殊。但时行则沿门阖境传染。此则一人骤感。死于一日半日之间。不似时行之可以迁延数日也。又此病与伤寒之伏气相似。伏气发温。热毒自里达表。此则一身骤感异气。无分表里脏腑。亦不似中寒 暑。本虚不胜寒暑之暴也。又此病与挥霍撩乱相似。霍乱是客邪与水谷之气相并。此则正气暴逆。不能与邪相亢也。又此病与关格相似。关格是上下不通。病纯属里。此则兼有斑痧表证也。大略与臭毒相类。然臭毒所触秽气。此则触冒恶毒。较之疠疫尤剧。初起昏愦不省。脉多沉匿不显。或浑浑不清。勿以腹痛足冷而与温药。倘荞麦一时难得。或服之不应。即宜理气为先。如香苏散加薄荷、荆芥。辛凉透表。次则辟邪为要。栀子破汤加牛蒡、生甘草。解毒安中。表热势甚。清热为急。黄芩汤加连翘、木通。分利阴阳。如见烦扰腹胀。脉来数疾。急投凉膈散。如局方以竹叶易生姜。则毒从下夺。热剧神昏。虽合三黄。多不可救。烦渴引饮遗尿。速清阳明。白虎汤加葱、豉。使毒从表化。以上诸法。在未经误药。庶可挽回一二。若病家疑信未真。慎毋轻治。脱或变生反掌。取咎未便。曾见一商。初到吴会。畅饮酣歌。席间霎时不安。索生姜汤一啜而逝。又有朔客到枫。觅混澡浴。忽然眩晕呕逆。到舟即毙。继有医者。饭后寒热腹痛。手足逆冷。不终夕而告殂。更有文学。乡居到郡作吊。归即腹痛。坐立不宁。语言不次。然见客犹能勉力作揖。诊之。六脉模糊。是夜即便捐馆。迩来卒患腹痛死者。比比皆然。虽无斑现。靡不谓之番痧。近有年少新婚。陡然腹痛麻瞀。或令饮火酒半瓯。而腹痛转剧。旋增颅胀。身发红点。与芦根汁得吐乃解。复有鼻衄口燥。胸腹略见红斑。啜童子小便稍宁。医与葱白、香豉浓煎。仍入童便。续续与之。得大吐汗出而痊。若斑点深赤。毒在血分者。浓煎茺蔚。少投生蜜。放温恣服。取效最捷。以其专下恶血也。或加生莱菔汁半杯。总取散血之功。且有误认伤寒而与发散。周身 紫如云而死者。亦有误认麻疹而与柽柳、樱桃核汤。咽痛失音而死者。况有停食感冒。误认番痧。而与寒凉解毒。反减去衣被。不慎风寒。烦热躁扰而死者。以其卒犯恶毒异气。无以脉诊。故辨治尤难。是以近世多用火淬砭刺之法。须知因感恶毒异气而致者。此属外因。火淬为当。


因触臭毒秽气而致者。属不内外因。非砭刺不足以夺其势。然刺之无血。不可救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