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膏药

《古今医鉴》:膏药

《寿世保元》:膏药

《万病回春》:膏药

《证治准绳·疡医》:膏药

《证治准绳·疡医》:膏药


金不换神仙膏(杜进士传) 专治男妇小儿,不分远年近日,五劳七伤,咳嗽痰喘气急,左瘫右痪,手足麻木,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偏正头风,心气疼痛,小肠疝气偏坠,跌打伤损,寒湿香港脚,虚痢香港脚痞块,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血崩,兼治无名肿毒,瘰 疮,杨梅顽疮,误服轻粉,致伤筋骨疼痛,变为恶毒,肿烂成疮,大如盘,或流黄水,或流脓血,遍身臭烂不能动履者,贴此膏药除根,永不再发。


川芎 白芷 生 熟 当归 白术 苍术 陈皮 香附 枳壳 乌药 半夏 青皮 白芷 细辛知母 贝母 杏仁 桑白皮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 大黄 柴胡 薄荷 赤芍 木通桃仁 玄参 猪苓 泽泻 桔梗 前胡 升麻 麻黄 牛膝 杜仲 山药 远志 续断 良姜 何首乌 甘草连翘 本 茵陈 地榆 防风 荆芥 羌活 独活 金银花 白蒺藜 苦参 僵蚕 天麻 南星 川乌草乌 威灵仙 白藓皮 五加皮 青枫藤 益母草 两头尖 五倍子 大枫子 巴豆 穿山甲 芫花 蜈蚣(二十条) 苍耳头(七个) 桃柳榆槐桑楝楮枝(各三十)


上药共七十二味,每味用五钱,各要切为粗片,用真芝麻油十二斤,浸药在内。夏浸三日,冬浸半月方可。煎药黑枯色为度。用麻布一片,滤去渣,将油再称,如有十数斤,加飞过黄丹五斤;如油有八斤,加黄丹四斤,根据数下丹,决无差矣。将油再下锅熬,黄丹徐徐的投下,手中用槐柳棍不住的搅,火先文后武熬成,滴在水中成珠不散,春夏硬,秋冬软,此是口诀。瓷器内贮之,临用时加细药。


乳香 没药 血蝎 轻粉 朝脑(即樟脑) 片脑 麝香 龙骨 海螵蛸 赤石脂


上细药十味,研为细末,瓷器内收贮。临摊膏药掺上些须,生肌止痛,调血气,去风湿甚妙。


图\(图缺)


五劳七伤,遍身筋骨疼痛,腰脚软弱,贴两膏肓穴、两肾俞穴、两三里穴;痰喘气急,咳嗽;贴肺俞穴、花盖穴、膻中穴。


左瘫右痪,手足麻木,贴两肩井穴、两曲池穴。


男子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血山崩漏,贴两阴交穴、关元穴。


赤白痢疾,贴丹田穴。


小肠气,疝气,贴膀胱穴。


疟疾,男子贴左臂,女子贴右臂,即止。


偏正头风贴风门穴。


腰痛,贴命门穴。


心气疼痛,贴中脘穴。


走气贴两章门穴。


寒湿香港脚,贴两三里穴。


一切无名肿毒, 疮 疮,杨梅顽疮,跌打伤损,痞块,不必寻穴,皆本病患处,即愈。


追风透骨膏(秘传)


川乌 草乌 淮乌(各一两) 巴豆(三两,去壳) 木鳖子(三两,去壳) 归尾(一两) 白蒺藜(一两) 松香(三两) 白芨(二两) 血余(一团) 槐、柳枝(各一握)


上各锉,以桐油二斤,浸药一二日,熬至众药黑色,取出滤去渣,再煎,用密陀僧半斤,研末,渐渐入内,柳条搅不住手,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倾入水中,出火毒,用绵纸摊贴患处。


神妙五枝膏(壬中嵩传)


川乌 草乌 防风 白芷 当归 熟地黄 木鳖子(去壳) 穿山甲 大黄 甘草(各六钱)槐、桃、柳、椿、楮(各用枝一寸) 血余(一握)


上药俱锉,用香油一斤,入药于文武火,煎至焦枯,滤去渣,将油再煎,随入黄丹,炒见火星为度。


半斤,柳条搅不住手,滴水成珠为度,去火略待少时,入乳香一两,没药六钱,朱砂二钱,轻粉二钱,亦徐徐搅入内,倾碗中,坐水出火毒。腰痛贴痛处。咳嗽贴肺俞二穴。痞块贴块上。诸般疮毒,随大小贴之,神效。


万灵膏(龚竹林传)


香油二斤,血余一握,同煎。柳条搅不住手,化尽将锅下地,入黄丹一斤,于油内滚起,略扇几下,紧搅不住手,滴水成珠为度。如不成珠,再于火上略煎,候成珠则止。又不可制过了,再入乳香、没药为末,各三钱,入内搅匀,孩儿茶、血蝎加入尤妙。筋骨痛,加麝香少许∶治久年顽疮、诸般恶毒、杖疮,纸摊贴之,无不神效。


一治一切风寒湿气。手足拘挛。骨节酸疼。男子痞积。妇人血瘕。及腰胁诸般疼痛。结核瘰顽癣顽疮。积年不愈。肿毒初发。杨梅肿块未破者。俱贴患处。肚疼腹痛。泻痢疟疾。俱贴脐上。痢白而寒尤效。咳嗽哮喘。受寒恶心。胸膈胀闷。面色痿黄。心疼气痛。俱贴前心。


负重伤力。浑身痛者。贴后心。腰眼痛小肠气等症。贴脐下。治无不效。


神异膏 傅参将方。


木香 川芎 牛膝 生地黄 细辛 白芷 秦艽 归尾 枳壳 独活 防风 大枫子羌活黄芩 南星 蓖麻子 半夏 苍术 贝母 赤芍 杏仁 白蔹 茅根 两头尖 艾叶 连翘甘草节 川乌 肉桂 良姜 续断 威灵仙 荆芥 本 丁香 金银花 丁皮 藿香红花 青风藤 乌药 苏木 玄参 白藓皮 僵蚕 草乌 桃仁 五加皮 山栀子 牙皂苦参 穿山甲 五倍子 降真香 骨碎补 苍耳头 蝉蜕 蜂房 鳖甲 全蝎 麻黄 白芨(各一两) 大黄 蜈蚣(二十一条) 蛇蜕(三条)


上用桃、槐、榆、柳、楮、桑、楝七色树枝。各三七二十一。共俱切粗片。用真麻油十七斤浸药。夏三宿。春五秋七冬十宿后。煎药枯油黑为度。用麻布滤去渣。贮瓷器内。另以松香不拘多少。先下净锅熔化后取起。每香二斤用药油四两。搅匀。软硬得法。仍滤入水缸中令人扯抽。色如黄金。即成膏矣。


一治风寒湿气所侵。跌扑闪挫损伤。一切疼痛。皆贴患处。心腹痛俱贴痛处。哮吼咳嗽贴背心。泻痢贴脐上。头痛眼痛可贴太阳穴。及治一切无名肿毒。疔疽发背。疮疖湿毒。肿疮疮。始觉时便贴患处即消。已成亦能排脓长肉止痛。甚效。不能尽述。


神秘万金膏


草乌 川芎 大黄(各六钱) 当归 赤芍 白芷 连翘 白芨 白蔹 乌药 官桂 木鳖子(各八钱) 杨柳桃桑枣(各四钱)


一方。加苦参、皂角各五钱。


上锉散。用真麻油二斤。浸药一宿。用火煎至药焦色。以生丝绢滤去渣不用。将油再入锅内。


以文武火熬至滴水成珠不散。方下飞过黄丹十二两。要炒过。陆续下匀。滴水成珠不散为度后入乳香、没药末各四钱。搅匀听用。


一方。加苏合香三钱。名万应紫金膏。


一治杖扑汤火损伤疮毒。不问已溃未溃。肉虽伤而未坏者。用之自愈。肉已死用之而自溃。


新肉易生。搽至肉色渐白。其毒始尽。生肌最速。如棍杖者。外皮不破。内肉糜烂。其外皮因内 干缩。坚硬不破。爬连好肉作痛。故俗云疔痂皮。致脓瘀无从而泄。内愈胀痛。难以溃敛。怯弱之人。多成破伤风症。每致不救。若杖疮内有瘀血者。即用有锋芒瓷片。于患处砭去。涂以此药。则疔痂死肉自溃。脓秽自出。所溃亦浅。生肌之际。亦不结痂。又免皱揭之痛。殊有功效。


当归膏


当归(一两) 地黄(生炒一两) 黄蜡(一两) 麻油(六两)


上先将当归、地黄。入油煎黑入蜡熔化。候冻搅匀。即成膏矣。盖当归、地黄、麻油、黄蜡。主生肌止痛。补血续筋。


与新肉相宜。白蜡尤妙。


一治诸疮肿毒。及诸病等症神效。


神效万灵膏


五台山无穷禅师秘藏方。


当归 川芎 赤芍 生地黄 熟地黄 防风 羌活 独活 连翘 山栀 黄连 大黄玄参苦参 白芷 两头尖 皂角 桔梗 白芨 白蔹 红牙大戟 五倍子 山茨菇 天花粉官桂(各六钱) 蓖麻子(六十个) 木鳖子(四十个) 杏仁(四十个) 巴豆肉(四十个) 穿山甲(十片)


上锉散。用真麻油二斤四两。发余四两。入药浸。春秋三日。夏二日。冬五日。油药放铁锅内。文武火熬。用槐柳枝长寸许。各三十根。同熬焦色。用麻布滤去渣。再放油锅内熬。滴水成珠不散。倾出瓶内。秤准油二斤。下山东黄丹一斤。松香二两。姜汁煮过黄蜡二两。


桐油三两。熬至不老不嫩。冷了。下乳香、没药、血竭、孩儿茶、阿魏、百草霜各三钱。麝香五分或一钱。轻粉三钱。马齿苋膏三钱。俱为细末。药油将好投下。早了恐泄药气。再熬。


不粘手为度。将膏药埋土内三四日。出火毒。瓷瓶内收贮。随意摊贴。倘膏嫩。加杭粉。不拘多少。不粘手为度。


彰德府、赵王府秘传。


万病无忧膏 治风寒湿气所致,跌扑闪挫伤损,一切疼痛,皆贴患处。心腹痛,俱贴患处,哮吼喘嗽,贴背心;泻痢,贴脐上;头痛、眼痛,贴太阳穴。及治一切无名肿毒、痈疽发背、疔疮疖毒、流注湿毒、 疮,初觉痛痒便贴患处即消;已成,亦能止痛箍脓、长肉生肌。百发百中,其功不能尽述。


川乌 草乌 大黄(各六钱) 当归 赤芍 白芷 连翘 白蔹 白芨 乌药 官桂 木鳖子(各八钱) 槐 桃 柳 桑 枣枝(各四钱) 加苦参、皂角(各五钱)


上锉剂,用真香油二斤浸药一宿,用火熬至药焦色,以生绢滤去渣不用,将油再熬一滚,入飞过黄丹十二两炒过,陆续下,槐柳棍搅不住手,滴水成珠为度。离火,吹入乳香、没药末各四钱,搅匀收贮,退火毒听用。一方加苏合香二钱尤妙。


万应紫金膏 治跌扑伤损、手足肩背并寒湿香港脚风毒,痛不可忍。


沥青(二斤半) 威灵仙(二两) 蓖麻子(一百粒,去壳研) 木鳖子(二十八个,去壳研烂)乳香(一两,笋箬炙为末) 没药(一两,为末) 黄蜡(二两) 生姜(一斤,捣汁一碗) 麻油(夏二两,春秋三两,冬四两,先同灵仙熬,去渣,滴水不散为度。)


上将沥青研末,同二汁下锅熬化,看二汁尽时,却起火,桃柳条不住手搅匀,却入前灵仙油同熬,再下木鳖子、蓖麻子捣匀入内搅,又下乳没、黄蜡再搅,即成膏矣。每用好浓绢纸摊贴,先将姜擦患处,后粘贴,即用烘热鞋底熨之。泻痢贴丹田;咳嗽、吐血贴背心;心疼贴心上;风损贴患处。


海仙膏 治风损诸疮、痈疽肿毒并效。


赤葛 苦参(各等分)


上二味锉片,用香油浸过,煎至焦枯滤去滓,秤香油一斤净,再煎沸,徐徐入密陀僧、水粉各四两。


千捶膏


用松香(明净者,不拘多少为末) 蓖麻子仁,同入石臼内捣烂成膏。如稀,则加松香;如稠,则加麻仁。须要稀稠得所,取出入水中,扯拔数次,再入乳香、没药、血竭、孩儿茶,各为末少许。


顽疮加轻粉、龙骨,再扯令匀,瓷器收贮。每用时,重汤化开,绵帛摊上贴患处神效。


神效当归膏 治痈疽疮毒,及汤火、杖疮溃烂,最能止痛,推陈致新。


当归(二两) 麻油(四两) 白蜡(五钱,如用黄蜡一两,尤效)


先用当归入油煎至焦黑色,去渣,入蜡溶化即成膏矣。此方用蜡为君,前人每云蜡为外科之要药,生肌定痛,续筋补虚,其功不可尽述。常见善讼者。杖后随食蜡两许,饮酒一两碗,一睡之后,血散痛止,轻者即消,重者虽腐溃,亦易愈,可见蜡之功为大,用者不可忽之。


神异膏 (《精要》) 治诸般恶毒疮疖,发背痈疽,其妙如神。


露蜂房(要用蜂儿多者为妙,细剪净,一两) 全蛇蜕(盐水洗净,焙干) 玄参(去芦,各半两) 绵黄(七钱半) 黄丹(五两,研细,后入) 杏仁(去皮尖,切小片,一两) 男子乱发(洗净焙干,如鸡子大) 真麻油(一斤)


上件药,先将麻油入银铫中,同乱发于风炉上慢慢文武火熬,候发焦熔尽,以杏仁投入,候杏仁色变黑,好绵滤去渣。再将所熬清油入银铫内,然后入黄 、玄参二味,慢火熬一二时,取出铫子,安一冷风炉上,候半时久,火力稍息。旋入露蜂房、蛇蜕二味,将柳枝急搅,移铫于火上,不住手搅,慢火熬至黄紫色。用绵滤过后,复入清油在铫内,乘冷投黄丹急搅片时,又移挑于火上,文武火慢慢熬,不住手用柳枝搅千余转,候药油变黑色,滴于水中凝结成珠子,则是膏成就矣。若珠子稀,再熬少时,必候得所,然后用瓷器内,封收待用。或恐偶然熬火太过,稍硬难用,却入少蜡熬,添麻油在内,瓷器盛封盖,于甑上蒸,乘热搅匀,收而用之。膏药熬成了,须用所盛瓷器置净水盆中,出火毒一昼夜,歇三日,方可用。熬此膏药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即药中火发,千万谨成,(膏药方甚多,效无出于此。)


〔垣〕 热疮寒膏药当归(水洗,焙干,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一百个) 黄丹(研细,六两) 肥嫩柳枝(三两半,切如寸许,水洗干) 肥嫩桃枝(一两,切如寸,洗净干) 麻油(一斤)


上件先熬麻油热,下桃柳枝熬令半焦,以绵裹当归、杏仁,同煎至柳枝黑焦为度,去药渣,滤油澄净,抹去铫中渣滓令净。再上令沸,旋旋入黄丹,熬成滴水中不散为度。


寒疮热膏药


与寒膏药同。只将当归身改作当归梢,桃柳枝分两倒过,便是。


神仙太乙膏 治八发痈疽,及一切恶疮、软疖,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并宜治之。


蛇虎伤,蜈蚣螫,犬咬伤,汤火、刀斧所伤,皆可内服、外贴。如发背先以温水洗疮,净软帛拭干,却用绊帛摊膏药贴疮,即用冷水下。血气不通,温酒送下,赤白带下,当归酒下。咳嗽及喉闭、缠喉风,并用新绵裹膏药,置口中含化。一切风赤眼,用膏捏作小饼,贴太阳穴后服,以山栀子汤送下。打扑伤损,外贴内服,橘皮汤下。腰膝痛者,患处贴之,内服盐汤送下。唾血者,桑白皮汤下。诸漏先以盐汤洗净诸疮,并量大小以纸摊贴,每服一丸,如樱桃大,蛤粉为衣。其膏可收十年不坏,愈久愈烈。一方,久远瘰同上, 疮盐汤洗贴,酒下一丸。妇人血脉不通,甘草汤下,一切疮疖并肿痛。疮及疥癞,别炼油少许,和膏涂之。


玄参 白芷 当归 赤芍药 肉桂(去粗皮) 大黄 生地黄(各一两)


上锉碎。用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火熬黑色,滤去渣,入黄丹一斤,青柳枝不住手搅,候滴水中成珠,不粘手为度,倾入瓷器中,以砖盖口,掘窖子埋阴树下,以土覆三日,出火毒。欲服丸如鸡头子大。


金丝万应膏 治 扑伤损,手足肩背,并寒湿香港脚疼痛不可忍。小儿脾疳、泻痢、咳嗽,不肯服药者。


沥青(二斤半) 威灵仙 黄蜡(各二两) 木鳖子(二十八个,去壳,切片子研)


蓖麻子(一百个,去壳,研) 没药 乳香(各一两,别研) 麻油(夏二两,春秋三两,冬四两)


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熬化,以槐柳枝搅,候焦黑色,重绵滤过,以沥青入水盆,候冷成块。取出秤二斤净,再下锅熔开,下麻油、黄蜡、蓖麻、木鳖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搅匀,须慢火,滴入水中不粘手,扯拔如金丝状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许,如软加沥青,试得如法,却下乳、没,未起锅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条搅数百次,又以粗布滤膏在水盆内,扯拔如金丝,频换水,浸一日,却用小铫盛炖。如落马、坠车,于被伤疼痛处,火上炙热,贴透骨肉为验,连换热水数次浴之,则热血聚处自消。小儿脾疳贴患处,泻痢贴肚上,咳嗽贴背心上。


善应膏(《得效》) 治诸般恶疮、肿毒、发背、脑疽、 子、牙肿、打扑、接骨、闪肭,刀斧伤、杖疮。蛇虫毒、狗马咬、汤火、漆疮、疥癣,贴之即愈。又治妇人吹乳,以药丸如梧子大,新汲水下二十丸。肺痈,肠痈,亦可为丸吞服,温酒,米饮,或北梗甘草煎汤皆可。不可犯荤手及火焙。


上等黄丹(八两,研极细) 白胶香 明没药 滴乳香(并别研) 大当归 川白芷 杏仁(去皮尖) 大黄 草乌头 川乌头 赤芍药 槟榔 生干地黄 土芎 乱发(净洗) 滴青(别研、各一两)


上除乳香、没药外,将瓷石铫子盛香油一斤,浸药一宿,慢火煎熬,诸药黑色。再入葱白、乱发煎少时,用生绢帛滤去滓,留下一两药油。复将所滤油于慢火上熬,却将黄丹入油内,用长柳条、槐条不住手搅,候有微烟起,提起药铫,将柳条点药滴在水面上,凝结成珠不散方成膏。如不成珠,上火再熬,直待成膏,提起药铫,搅无烟出,却入乳香、没药、白胶香末,搅匀,倾出。瓷器内将元留下浸药、铫油一并收拾器内,用新汲水将药器坐放水内,一日一换,过三日,出火毒,方可用之。如膏药硬,约量加黄蜡,清油,入膏内搅匀得所。(熬膏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则药中火发,不但失药性,又燎伤制药人面目,慎之。)


玄武膏 治痈疽、发背、疔肿,内外 疮,阴疰下,诸恶疮及头顶痈肿,不问已溃未溃皆可用,大能排脓散毒,止疼生肌,累有神验。若疔肿,先用银篦或鹿角针,于疔疮中间及四畔针破,令恶血出,以追毒饼如小麦大,擦入孔中,却用此膏贴之。如疮坏烂至甚难以药贴,则将皂角二三片,煎油调匀此膏如稠糊,薄敷之,脓水或转多,不数次敷之干,愈妙。


大巴豆(去壳膜) 木鳖子(去壳,各二两净) 黄丹(四两,研细) 真清油(十两) 槐柳嫩枝(各七寸长,七条,锉细)


上根据前法,煎熬成膏贴用。


金丝膏 治伤筋动骨,损痛闪肭,风毒恶疮,风湿筋寒诸病。


当归尾 川白芷 杏仁(去皮尖) 玄参 猪牙皂角(去皮 ) 草乌(生锉用,各三钱) 白胶香(明者,八两) 连须叶葱(肥者,十根) 滴青(明者,半斤) 乳香 没药(别研为末,各半两)


黄蜡(明者,一两) 男子乱发(洗净挪,如鸡子大)


上用清油半斤,将八味根据前法熬滤,却入胶香、滴青搅匀,下黄蜡,又搅,无烟,方下乳香、没药。


贴膏法 如疮有脓血不净,痂瘢闭碍,须用药水洗净,拭干,候水气干,却用膏贴,贴后有黄水脓血出流,用纸揩从侧畔出,一日一换,黄水脓血止,两日三日一换,贴至愈。


长肌膏 治年久诸般烂疮,贴之即愈。


白烛油(四钱) 黄蜡(八钱) 香油(八钱) 大枫子(去壳,切细,五钱) 黄连(三钱) 番木鳖肉(切细,二钱) 黄柏(三钱)


上同煎,滤去渣。入后枯矾(三钱) 轻粉(三钱) 密陀僧(五分,各研细)


上将前七味煎滤,入后三味拌匀俟凝。看疮口大小做薄饼,簪穿小孔十数,贴疮上,或日易之,盐茶汤洗疮洗饼,再贴,以好为度。


神效当归膏 治痈疽疮毒,及汤火、杖疮溃烂,最能止痛,推陈致新。


当归(二两) 麻油(四两) 白蜡(五钱,如用黄蜡一两,尤效)


先用当归入油煎至焦黑色,去渣,入蜡溶化即成膏矣。此方用蜡为君,前人每云蜡为外科之要药,生肌定痛,续筋补虚,其功不可尽述。常见善讼者。杖后随食蜡两许,饮酒一两碗,一睡之后,血散痛止,轻者即消,重者虽腐溃,亦易愈,可见蜡之功为大,用者不可忽之。


神异膏 (《精要》) 治诸般恶毒疮疖,发背痈疽,其妙如神。


露蜂房(要用蜂儿多者为妙,细剪净,一两) 全蛇蜕(盐水洗净,焙干) 玄参(去芦,各半两) 绵黄(七钱半) 黄丹(五两,研细,后入) 杏仁(去皮尖,切小片,一两) 男子乱发(洗净焙干,如鸡子大) 真麻油(一斤)


上件药,先将麻油入银铫中,同乱发于风炉上慢慢文武火熬,候发焦熔尽,以杏仁投入,候杏仁色变黑,好绵滤去渣。再将所熬清油入银铫内,然后入黄 、玄参二味,慢火熬一二时,取出铫子,安一冷风炉上,候半时久,火力稍息。旋入露蜂房、蛇蜕二味,将柳枝急搅,移铫于火上,不住手搅,慢火熬至黄紫色。用绵滤过后,复入清油在铫内,乘冷投黄丹急搅片时,又移挑于火上,文武火慢慢熬,不住手用柳枝搅千余转,候药油变黑色,滴于水中凝结成珠子,则是膏成就矣。若珠子稀,再熬少时,必候得所,然后用瓷器内,封收待用。或恐偶然熬火太过,稍硬难用,却入少蜡熬,添麻油在内,瓷器盛封盖,于甑上蒸,乘热搅匀,收而用之。膏药熬成了,须用所盛瓷器置净水盆中,出火毒一昼夜,歇三日,方可用。熬此膏药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即药中火发,千万谨成,(膏药方甚多,效无出于此。)


〔垣〕 热疮寒膏药当归(水洗,焙干,一两) 杏仁(汤浸,去皮尖,一百个) 黄丹(研细,六两) 肥嫩柳枝(三两半,切如寸许,水洗干) 肥嫩桃枝(一两,切如寸,洗净干) 麻油(一斤)


上件先熬麻油热,下桃柳枝熬令半焦,以绵裹当归、杏仁,同煎至柳枝黑焦为度,去药渣,滤油澄净,抹去铫中渣滓令净。再上令沸,旋旋入黄丹,熬成滴水中不散为度。


寒疮热膏药


与寒膏药同。只将当归身改作当归梢,桃柳枝分两倒过,便是。


神仙太乙膏 治八发痈疽,及一切恶疮、软疖,不问年月深浅,已未成脓,并宜治之。


蛇虎伤,蜈蚣螫,犬咬伤,汤火、刀斧所伤,皆可内服、外贴。如发背先以温水洗疮,净软帛拭干,却用绊帛摊膏药贴疮,即用冷水下。血气不通,温酒送下,赤白带下,当归酒下。咳嗽及喉闭、缠喉风,并用新绵裹膏药,置口中含化。一切风赤眼,用膏捏作小饼,贴太阳穴后服,以山栀子汤送下。打扑伤损,外贴内服,橘皮汤下。腰膝痛者,患处贴之,内服盐汤送下。唾血者,桑白皮汤下。诸漏先以盐汤洗净诸疮,并量大小以纸摊贴,每服一丸,如樱桃大,蛤粉为衣。其膏可收十年不坏,愈久愈烈。一方,久远瘰同上, 疮盐汤洗贴,酒下一丸。妇人血脉不通,甘草汤下,一切疮疖并肿痛。疮及疥癞,别炼油少许,和膏涂之。


玄参 白芷 当归 赤芍药 肉桂(去粗皮) 大黄 生地黄(各一两)


上锉碎。用麻油二斤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火熬黑色,滤去渣,入黄丹一斤,青柳枝不住手搅,候滴水中成珠,不粘手为度,倾入瓷器中,以砖盖口,掘窖子埋阴树下,以土覆三日,出火毒。欲服丸如鸡头子大。


金丝万应膏 治 扑伤损,手足肩背,并寒湿香港脚疼痛不可忍。小儿脾疳、泻痢、咳嗽,不肯服药者。


沥青(二斤半) 威灵仙 黄蜡(各二两) 木鳖子(二十八个,去壳,切片子研)


蓖麻子(一百个,去壳,研) 没药 乳香(各一两,别研) 麻油(夏二两,春秋三两,冬四两)


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熬化,以槐柳枝搅,候焦黑色,重绵滤过,以沥青入水盆,候冷成块。取出秤二斤净,再下锅熔开,下麻油、黄蜡、蓖麻、木鳖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搅匀,须慢火,滴入水中不粘手,扯拔如金丝状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许,如软加沥青,试得如法,却下乳、没,未起锅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条搅数百次,又以粗布滤膏在水盆内,扯拔如金丝,频换水,浸一日,却用小铫盛炖。如落马、坠车,于被伤疼痛处,火上炙热,贴透骨肉为验,连换热水数次浴之,则热血聚处自消。小儿脾疳贴患处,泻痢贴肚上,咳嗽贴背心上。


善应膏(《得效》) 治诸般恶疮、肿毒、发背、脑疽、 子、牙肿、打扑、接骨、闪肭,刀斧伤、杖疮。蛇虫毒、狗马咬、汤火、漆疮、疥癣,贴之即愈。又治妇人吹乳,以药丸如梧子大,新汲水下二十丸。肺痈,肠痈,亦可为丸吞服,温酒,米饮,或北梗甘草煎汤皆可。不可犯荤手及火焙。


上等黄丹(八两,研极细) 白胶香 明没药 滴乳香(并别研) 大当归 川白芷 杏仁(去皮尖) 大黄 草乌头 川乌头 赤芍药 槟榔 生干地黄 土芎 乱发(净洗) 滴青(别研、各一两)


上除乳香、没药外,将瓷石铫子盛香油一斤,浸药一宿,慢火煎熬,诸药黑色。再入葱白、乱发煎少时,用生绢帛滤去滓,留下一两药油。复将所滤油于慢火上熬,却将黄丹入油内,用长柳条、槐条不住手搅,候有微烟起,提起药铫,将柳条点药滴在水面上,凝结成珠不散方成膏。如不成珠,上火再熬,直待成膏,提起药铫,搅无烟出,却入乳香、没药、白胶香末,搅匀,倾出。瓷器内将元留下浸药、铫油一并收拾器内,用新汲水将药器坐放水内,一日一换,过三日,出火毒,方可用之。如膏药硬,约量加黄蜡,清油,入膏内搅匀得所。(熬膏极难,于火候须耐烦,看火紧慢,火猛则药中火发,不但失药性,又燎伤制药人面目,慎之。)


玄武膏 治痈疽、发背、疔肿,内外 疮,阴疰下,诸恶疮及头顶痈肿,不问已溃未溃皆可用,大能排脓散毒,止疼生肌,累有神验。若疔肿,先用银篦或鹿角针,于疔疮中间及四畔针破,令恶血出,以追毒饼如小麦大,擦入孔中,却用此膏贴之。如疮坏烂至甚难以药贴,则将皂角二三片,煎油调匀此膏如稠糊,薄敷之,脓水或转多,不数次敷之干,愈妙。


大巴豆(去壳膜) 木鳖子(去壳,各二两净) 黄丹(四两,研细) 真清油(十两) 槐柳嫩枝(各七寸长,七条,锉细)


上根据前法,煎熬成膏贴用。


金丝膏 治伤筋动骨,损痛闪肭,风毒恶疮,风湿筋寒诸病。


当归尾 川白芷 杏仁(去皮尖) 玄参 猪牙皂角(去皮 ) 草乌(生锉用,各三钱) 白胶香(明者,八两) 连须叶葱(肥者,十根) 滴青(明者,半斤) 乳香 没药(别研为末,各半两)


黄蜡(明者,一两) 男子乱发(洗净挪,如鸡子大)


上用清油半斤,将八味根据前法熬滤,却入胶香、滴青搅匀,下黄蜡,又搅,无烟,方下乳香、没药。


贴膏法 如疮有脓血不净,痂瘢闭碍,须用药水洗净,拭干,候水气干,却用膏贴,贴后有黄水脓血出流,用纸揩从侧畔出,一日一换,黄水脓血止,两日三日一换,贴至愈。


长肌膏 治年久诸般烂疮,贴之即愈。


白烛油(四钱) 黄蜡(八钱) 香油(八钱) 大枫子(去壳,切细,五钱) 黄连(三钱) 番木鳖肉(切细,二钱) 黄柏(三钱)


上同煎,滤去渣。入后枯矾(三钱) 轻粉(三钱) 密陀僧(五分,各研细)


上将前七味煎滤,入后三味拌匀俟凝。看疮口大小做薄饼,簪穿小孔十数,贴疮上,或日易之,盐茶汤洗疮洗饼,再贴,以好为度。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