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金匮钩玄》:寒

《临证指南医案》:寒

《盘珠集胎产症治》:寒

《也是山人医案》:寒

《食鉴本草》:寒

《杂病治例》:寒

《周慎斋遗书》:寒

《周慎斋遗书》:寒

《银海指南》:寒

(主乎温散。)


有卒中天地之寒气,有口伤生冷之物。


戴云∶此伤寒,谓身受肃杀之气,口食冰水瓜果冷物之类。病者,必脉沉细、手足冷、息微、身倦,虽身热亦不渴,倦言语。或遇热病,误用此法,轻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脉数者、或饮水者、或烦躁动摇者、皆是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误即杀人。学人慎之。


某(二二) 客邪外侵。头胀。当用辛散。(寒邪客肺)


苏梗 杏仁 桔梗 桑皮 橘红 连翘


某 寒热。头痛脘闷。


淡豆豉 嫩苏梗 杏仁 桔梗 浓朴 枳壳


某(五二) 复受寒邪。背寒。头痛。鼻塞。(风寒伤卫) 桂枝汤加杏仁。


某(十九) 时邪外袭。卫痹发热。头痛。先散表邪。(寒邪兼湿)


淡豆豉 苏梗 杏仁 浓朴 木防己 茯苓皮


杨(四二) 太阳脉行。由背抵腰。外来风寒。先伤阳经。云雾自下及上。经气逆而病发。致呕痰涎头痛。


小溲数行病解。膀胱气通。斯逆者转顺矣。当通太阳之里。用五苓散。倘外感病发再议。(寒客太阳膀胱经气逆)


某(二八) 劳伤阳气。形寒身热。头疼脘闷。身痛。(劳倦阳虚感寒)


杏仁(三钱) 川桂枝(八分) 生姜(一钱) 浓朴(一钱) 广皮(一钱) 茯苓皮(三钱)


伤寒症。仲景立法于前。诸贤注释于后。先生虽天资颖敏。若拟其治法。恐亦不能出仲景范围。其所以异于庸医者。在乎能辨症耳。不以冬温春温风温温热湿温伏暑内伤劳倦瘟疫等症。误认为伤寒。其治温热暑湿诸症。专辨邪之在卫在营。或伤气分。或伤血分。更专究三焦。故能述前人温邪忌汗。湿家忌汗。当用手经之方。不必用足经之药等明训。垂示后人。此乃先生独擅见长之处也。若夫伤寒之书。自成无己注解以后。凡注疏者不啻数百家。其尤着者。如嘉言三书。景岳书。伤寒三注四注等篇。近有柯韵伯来苏集。伤寒论翼方翼。王晋三古方选注中所解一百十三方。诸家析疑辨义处。虽稍有异同。然皆或登仲景之堂。或造仲景之室者。业医者。当日置案头。潜心参究。庶乎临症可无误矣。(华岫云)


伤寒一症。内


经云。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又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其症有六经相传。并病合病。两感直中。难经又言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再加以六淫之邪。有随时互相兼感而发之病。且其一切现症。则又皆有头痛发热。或有汗无汗。或恶风恶寒。不食倦卧烦渴等。则又大略相同。故其症愈多。其理愈晦。毋怪乎医者临症时。不能灼然分辨。即其所读之书。前人亦并无至当不易之论。将灵素难经之言。及一切外感之症。逐一分晰辨明。使人有所遵循。故千百年来。欲求一鉴垣之士。察六淫之邪。毫不紊乱者。竟未见其人。幸赖有仲景之书。以六经分症。治以汗吐下和寒温诸法。故古人云仲景之法。不但治伤寒。苟能悉明其理。即治一切六气之病与诸杂症。皆可融会贯通。无所不宜。此诚属高论。固深知仲景者也。然余谓六淫之邪。头绪甚繁。其理甚奥。即汇集河间东垣丹溪。及前贤辈诸法而治之。犹虑未能兼括尽善。若沾沾焉。必欲但拘仲景之法而施治。此乃见闻不广。胶柱鼓瑟。不知变通者矣。今观叶氏之书。伤寒之法。固属无多。然其辨明冬温春温风温温热湿温之治。实超越前人。以此羽翼仲景。差可嘉惠后学。观者幸毋忽诸。(华玉堂)


徐评 此即俗名著寒之症。偶尔受寒之小疾。不入经络之病也。何必牵引伤寒大症。发诸议论。及细阅此编。竟无治伤寒一门。即此数方为伤寒之法。不禁失笑。夫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故仲景之书只有二种。伤寒论治伤寒之法也。金匮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中来。则伤寒乃病中之第一症。而学医者之第一功夫也。今此编独阙此一门。则平日所习何书。所治何病耶。此老数十年医道大行。岂无数千百大症经手。乃竟只录此数方以了局。此非此老之过。乃编书之人胸中茫无定见耳。


竹茹麦冬汤(一)


竹茹(三两) 麦冬(去心,一两) 前胡(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芦根(三两)


煎服,如身热,加地骨皮一两


滋阴清燥汤(二)


生地 生白芍 麦冬(去心) 知母(炒) 茯苓 条芩 葛根 橘红(盐汤泡) 炙甘草 竹茹 灯草


犀角散(三)


犀角 条芩 麦冬(去心) 地骨皮 茯苓 竹沥(冲) 甘草


竹叶汤(四)


茯苓 麦冬(去心) 黄芩 竹叶 防风


麦冬汤(五)


麦冬(去心) 人参 茯神 生地 黄芩 犀角炙甘草 莲子


知母丸(六)


知母(炒)


为末,枣肉丸。虚者,人参汤送下。


知母饮(七)


知母 麦冬(去心) 赤茯苓 黄芩 黄 (炙) 甘草(炙) 桑皮 竹沥


调中和气散(八)


苏梗 砂仁壳 石膏(不可多) 知母(炒) 川柏(炒) 前胡 百草霜


加味羚羊角散(九)


羚羊 茯神 当归 杏仁 甘草 麦冬(去心) 五加皮 米仁 枣仁 防风 川芎(少许)


有痰,加竹沥、姜汁。


天冬饮子(十)


天门冬 知母(炒) 茯苓 白芍 熟地 荆芥 人参 当归 防风 北五味 川芎(不宜多) 羌活 生姜 茺蔚子(不宜多)


龙胆泻肝汤(十一)


人参 天冬 龙胆草(酒炒) 麦冬(去心) 川连(炒) 生甘草 山栀 知母(炒) 黄芩 柴胡 北五味


天冬汤(十二)


天冬 紫菀 知母(炒) 桑皮(蜜炙) 桔梗 北五味


如嗽血加黄芩、阿胶。


宁肺饮(十三)


天冬 知母(炒) 紫苏 桔梗 炙甘草


寒加杏仁、桑皮;多痰加姜汁、竹沥、陈皮;热加黄芩;心不舒畅加百合、川贝;虚加人参、紫菀。


左金丸(十四)


川连 吴茱萸(泡)


凉胎饮(十五)


生地 当归 白芍 甘草 茯苓 钗斛 香附(制)


侧柏丸(十六)


侧柏叶 黄芩蜜丸,清汤下。赤带漏下如猪肝汁,此方可治。


滋肾丸(十七)


知母 川柏 肉桂(少许)


清金利水汤(十八)


生地 当归 麦冬(去心) 花粉 扁豆 知母 泽泻 广皮


淡竹茹汤(十九)


淡竹茹(三四两)


煎汁,服一二碗。


三黄解毒汤(二十)


黄芩(炒) 黄连(炒) 黄柏(炒) 栀子


凉膈滋阴丸(二十一)


生地 蒌仁 枳实(炒) 大力子


加味竹叶汤(二十二)


生地 白芍 地骨皮 竹叶 茯苓 人参 浮小麦


芦根清胃饮(二十三)


葛根 芦根 人参 麦冬(去心) 知母 竹茹 栀子 葱白


黄芩汤(二十四)


黄芩 白芍 甘草(炙) 大枣


犀角地黄汤(二十五)


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加味清胃散(二十六)


生地 当归 川连 连翘 青皮(炒炭) 甘草 炒术


清肺饮(二十七)


栀子 黄芩 知母 麦冬(去心) 桑皮 乌梅


黄连汤(二十八)


川连 侧柏 当归 香附(炒) 阿胶(为末)


米饮下。


衄血汤(二十九)


侧柏叶 蒲黄(炒) 白芍 黄 (炙)


为末,米糊丸,清汤下。


益元散(三十)


滑石( ) 生甘草 辰砂


清魂膏(三十一)


藕汁 生地汁 童便


酒冲服。


茅根汤(三十二)


白茅根 瞿麦 车前子 通草 滑石( ) 甘草 鲤鱼 石首鱼石(研末)


三黄熟艾汤(三十三)


黄芩 黄连 黄柏 艾(醋炒)


庄(廿八)寒邪袭于肺卫.寒热.头痛.脘闷.辛以散之.


苏梗(一钱) 杏仁(二钱) 枳壳(一钱) 淡豆豉(一钱五分) 桔梗(一钱) 连翘(一钱八分) 浓朴(二钱)



徐(九岁)头痛身热.呕吐面赤.寒邪内侵.阳气拂郁之象.拟阳旦法.


桂枝(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淡黄芩(一钱) 杏仁(三钱) 生姜(六分) 浓朴(一钱)



卫(五六)阳虚感邪.形寒身热.头痛脘闷.背痛无汗.拟辛温疏达.


川桂枝(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生姜(一钱) 白杏仁(二钱) 广皮(一钱) 茯苓皮(二钱) 浓朴(一钱)



【五合茶】


但凡觉受风寒.头疼鼻塞.身体困痛.即用生姜大块捣烂,连须葱白.红糖胡桃捣碎.霍山茶滚水冲一大碗.热服.微汗即愈.


【干姜粥】


治一切寒冷气郁心痛.胸腹胀满.用粳米四合.入干姜良姜各一两.煮熟食之.


【吴萸粥】


治冷气心痛不止.腹胁胀满.坐卧不安.用吴茱萸二分,和米煮粥食之.


【川椒茶】


治病同上.用细茶川椒各少许同煎.


【丁香熟水】


治病亦同上.用丁香一二粒捶碎.入壶.倾上滚水.其香芬芳.最能快脾利气.定痛辟寒.


【肉桂酒】


治感寒身疼痛.用竦桂末二钱.温酒调服.腹痛泄泻.俗以生姜捣酒饮俱好.如打扑伤坠.瘀血疼痛.用桂枝.



表恶寒者温之,内中者劫之。表证见伤寒例。


正治 主乎温散,桂枝、四逆辈。甚者,三建霹雳散。有卒中天地之寒,口伤生冷之物。


从治 热药加凉剂引之,或热药冷冻饮料。经曰从而逆之。


反攻 蜜煎乌头之类。


灸 阴寒及下陷脉绝者,宜灸之。


熨 寒郁作痛,灰包熨之。


补 气虚中寒,脉沉迟弱,于补中益气加桂,甚者加附子。


下 寒积怫郁作痛,桂枝大黄汤,逆而从之。


劫 寒气结搏,附子类。温热而不回者,用金液丹、二气丹,壮益阳气。


各经主治药


肝(气,吴茱萸;血,当归) 心(气,桂心;血,同上) 脾(气,吴茱萸;血,同上)肺(气,麻黄;血,干姜) 肾(气,细辛;血,附子) 胆(气,生姜,血,川芎) 大肠(气,白芷;血,秦艽) 小肠(气,茴香;血,玄胡) 三焦(气,黑附;血,川芎) 膀胱(气,麻黄;血,桂枝) 心包络(气,附子;血,川芎)


恶寒战栗非寒证,阳亢精微积热深,莫使毫厘谬千里,总须着意个中寻。恶寒之证,有阳亢而见阴证者,此假寒真实热也。若真寒之证,其脉为迟,为微为弱,气虚欲脱,足冷厥逆,自汗自利,此急宜温补之,真寒证也。若热极而恶寒者,脉必有力,宜用承气汤下之,


治伤寒,其要只在扶阳。病之所在,皆阳之所不至也,不知扶阳之义,无论汗、吐、下不能外,引而内之;春阳初发,引而发之;秋阳欲入,引而入之。阳之所至,阴寒自息。如物受阴寒之气而伤萎,一遇太阳则复其原矣,此为治伤寒之要法,不惟寒证为然,而风淫、暑热亦多类此,不过阴盛扶阳,阳盛扶阴。扶阳者,扶原阳也;扶阴者,扶真阴也。真阴所以配真阳,真阳亦人之原阳也。后之论阴阳者,以火为阳,而不知真阳非火;以水为阴,而不知真阴非水。盖一言水火,即系后天有形,必有过不及之弊,乃是先天一阳真气耳。纯得之则为仙,纯失之则为鬼,一有不到即为病。故治病必求其本。本者,元阳也。经云∶苍天之气清静,苍者无他杂色也,纯乎阳者也;其余则为青、黄、赤、白、黑,分属五行而为后天矣。至于苍天之气,则为纯阳之本,扶之可以有生无死,此伤寒所以必顾真阳也。


伤寒过二、三、七日不愈者,因气不足也。扶原为主,从脾胃调理,庶不枉人性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北方生寒,寒生水。至真要大论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天元纪大论曰∶太阳之上,寒气主之。盖运气自霜降以后,春分以前,正属太阳寒水用事,设触冒严寒,即伤膀胱寒水之经。头疼腰强,发热恶寒,因循不治,传变多端。上乘空窍发为目病,冷泪翳障,视物昏花。若复兼湿,则邪滞太阴, 肉壅肿,兼火则刑克肝阴,遂生白障。兼风则迎风流泪,云翳满遮。兼痰则睥生樱核,目睛赤涩。兼郁则眼倦慵开,气滞光暗,辨症分治,庶无遗误。即有一二寒盛热生,外多火象,亦宜养阴清热。若过用寒凉,遏抑阳气,不免星障凝滞矣。然此属外寒所致。若内寒则人身脏腑自有之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胜则身寒,人生真阳之气,寄于右肾,寒则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寒则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矣。脾胃寒则不能蒸腐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寒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寒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包寒则神明衰,而万事不能应矣。目为五脏之精华,禀天阳之真气,若为阴寒所制,必至失光昏 ,内障遮睛,宜温补气血以助真阳。至真要大论曰∶治寒以热。又曰∶热因寒用。又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王海藏曰∶热之不热,责其无火,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参 桂附,即夏月何妨选用。不待水冰地坼,然后为真寒症也。此外又有中寒伏寒挟寒诸症,种种不同,大抵治法务在调和营卫,祛寒散邪而已。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