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灰白痒塌

《冯氏锦囊秘录》:灰白痒塌

痘有灰白痒塌者、乃气血亏弱而变为虚寒也。盖阳分者,气居之地也。阴分者,血居之地也。如阳气弱,则陷于阴,阴血盛,则乘于阳,气虚则血进,血虚则气凌,此自然之理也。其所以痒塌者,盖因血乘气分,血味本盐,淹螫皮肉,是以爬破血流而致也。然气愈虚,则其痒愈甚,势必气陷而倒塌矣。治此当以保元汤,倍加黄 而助表,少加芍药以制血,再或随时加减其痒自止矣。更有过食毒物,发动中气,以致津液外行,发为水泡血泡,气势虚甚无以约制,是以水遗肉分,涩滞难行,不能进退,乃作痒不止,爬穿皮肉。如汤火泡者有之,此乃不治之症也。然气虚,则为麻为痒为陷,血热则为干为燥为痛。白者必至于灰,灰者,必至于平伏痒塌,此皆气虚而不起胀,血虚而不华色,故其治法以大补气血为主。如内热者,少佐清利解毒,使血活气行,则白可变而为红,苟单补气不补血,则气愈燥热而痒塌益甚矣。故有气失其卫痘自作痒者;有血不能滋灌,痘痒难释者;有初发而为火痒者;有毒瓦斯暴烈而为恶痒者;有痂落之后,新血生而为虚痒者,但气血虚寒而作痒者,固自不少气实血热而作痒者,间亦有之。


凡疮一向起发,红活光壮肥满,忽然瘙痒者,此必秽气所触也,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茵陈熏法。如疮本干枯,又添瘙立痒者,此火甚也。如疮原带水,皮肉嫩薄又痒者,此经热也。如当起发养浆,因血气不足而肉分空虚者,其痒为虚,通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主之。然症有数端,治有异法。如因不能食淡而致发痒者,则用蝉蜕膏以主之,疮干而痒者,宜养血润燥,疮湿而痒者,宜养气去湿。实则脉有力而气壮;虚则脉无力而气馁。实痒则壮热势 ,红紫色燥;虚痒则淡白,势怯身凉。气弱治虚,养以实表、补中治实,痒以清里解毒。然有痘子成熟,忽作瘙痒抓破者,比脾胃虚弱,不能荣养肌肉也,宜用四君,内加黄 官桂。如因自利而脾胃虚,以至痒塌者,急进木香异攻散以救之。因过食毒物而作痒者,则以四君,加解毒之药。凡囊贮半浆而作痒者,犹可参疗治。若焦贴皮肤者,及空壳莲蒲者,并摆头扭项,手足动作昏闷者,并为死症也。


夫瘙痒而作于灌脓时者,凶者吉少之症也。必须视其所发,观其所因,察其情状,以施治法,以决生死可也。视其所发者,或发于手足,或发于肩背,拂之则止,禁之则听者,言若发于正面,瘙痒不止,皮脱肉干者,凶。观其所因者,或因吐泻少食,脾胃既弱,气血不荣者,虚痒也。可用温补之法,或因秽恶之气,触动邪火者,暴痒也可用熏解之法,或因痘疮已熟,邪气尽解,正气渐生,气血调和,火微欲退,乃溶溶而痒者,此美疾也,不须服药。若无所因,自生瘙痒者,原是恶痘,不得善成,察其情状者。如瘙痒之,时乍作乍止,精神清爽,不自抓搔,欲人抚摩者,生。若抓搔无时,神志昏沉,胡抓乱舞,摇头扭项者,决死勿治。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