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结核

《古今医鉴》:结核

《金匮钩玄》:结核

《寿世保元》:结核

《外科大成》:结核

《外科心法要诀》:结核

《万病回春》:结核

《续名医类案》:结核

《续名医类案》:结核

《医学纲目》:结核

《医宗金鉴》:结核

《证治准绳·疡医》:结核


结核者,火因痰注而不散,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或在颈胁,或在手足,或在头额,或在臂,或在腋。如肿毒不红不痛,不作脓,不必溃发,但令热气散则核自消。



大法宜二陈汤加竹沥,多服为妙。



开气消痰汤 治胸中胃脘至咽门窄狭如线疼痛,及手足俱有核如胡桃者。


陈皮(一钱) 半夏(七分,泡) 枯芩(一钱) 前胡(八分) 桔梗(一钱二分) 枳壳(一钱) 枳实(七分) 香附(一钱二,童便炒) 木香(五分) 僵蚕(一钱二分) 羌活(七分) 荆芥(七分) 槟榔(八分) 射干(七分) 威灵仙(七分) 甘草(六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治颈项下生痰核。


二陈汤加酒炒大黄、黄连、连翘、桔梗、柴胡、生姜,煎服。


治臂核作痛。


二陈汤加连翘、川芎、防风、黄芩、酒炒苍术、皂角刺。


治耳后项各一块。


牛胆南星 白僵蚕 大黄(酒炒) 青黛上为末,炼蜜丸,噙化。


治一身俱是块。


二陈汤加白芥子炒、黄连姜汁炒。


治颈项结核或肿痛(李小陉传)


夏枯草不拘多少,水煎频频服之,即愈。


〔批〕(按此方治结核内消之剂) 一妇人遍身痰核,不红肿,不疼痛。


陈皮 半夏 茯苓 当归 川芎 白芍药 枳实 黄连 香附桔梗 连翘 防风 羌活 柴胡 龙胆草 甘草(各等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治痰核用南星、淮乌各等分,共为细末,姜汁调如膏,敷核上,立消。


〔批〕(按此方治结核,外敷之剂) 治项后侧少阳经中,瘩瘩不变肉色,不问大小及年深月久,或亦赤硬肿痛。


生山药(去皮,一块) 蓖麻子(三个,去壳,共研匀HT 帛上贴之即消)


或在颈、在项、在身、在臂;如肿毒者,多痰注作核不散。治耳后顶门各一块。


僵蚕(炒) 青黛 胆星 酒大黄


上为末,蜜丸,噙化之。


颈颊下生痰核,二陈汤加炒大黄、连翘、桔梗、柴胡。


治臂核作痛∶


连翘 防风 川芎 酒芩 苍术 皂角刺


治环跳穴痛,防生附骨痈方∶


以苍术佐黄柏之辛,行以青皮,冬月加桂枝,夏月加条子黄芩。体虚者加土牛膝,以生甘草为使,大料煎,入生姜汁带辣食前饮之。病甚者,加黄柏、桂枝。十数帖发不动,少加大黄一两帖,又不动者,恐痈将成矣;急撅地成坑,以火红,沃以小便,赤体坐其上,以被席围抱下体,伏热气熏蒸,腠理开、血气畅而愈。


结核者。火因痰注而不散。郁结坚硬如果中核。或在颈胁。或在手足。或在颈项。或在臂在腋。如肿毒。不红不痛。不作脓。不必溃发。但令热气散。核自消。大法。宜二陈汤加竹沥多服为效。


梅核气者。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者是也。始因喜怒太过积热蕴隆而成。疠痰郁结。致有斯疾耳。治宜导痰开郁。清热顺气。加陈皮、半夏、川芎、香附、山栀、黄芩、枳壳、苏子之类是也。如老痰凝结不开。以咸能软坚之药。海石是也。


一论咽喉结核成块。如核桃者。肿硬疼痛。两腋下俱有。及颈项肿硬。头不能转。


消解散


南星(三钱) 半夏(二钱姜炒) 陈皮(二钱) 枳实(一钱) 桔梗(八分) 前胡(二钱)柴胡(八分) 黄连(六分) 白附子(八分) 连翘(三钱) 赤芍(二钱) 防风(一钱五分) 独活(二钱) 莪术(一钱) 木通(二钱) 苏子(三钱) 白芥子(二钱) 蔓荆子(二钱)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灯草煎服。


一论不问男妇。遍身疙瘩成块如核。不红不痛。皆痰流注而成结核也。


醉翁仙方 海上异人传。


白头翁一斤。去叶用根。分作四服。每一服四两。用酒煎。一日三服。二日服尽而已。


一秘方 治症同前。效不可言。


蓖麻子一斤。去壳用肉。放入公猪肚内。酒煮肚烂为度。取去蓖麻子。晒干为末。用前烂猪肚。捣千余下。为丸。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一论妇人遍身痰核。不痛不红不肿。内消之剂。


陈皮(二钱) 半夏(二钱) 白茯苓(三钱) 当归(三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芍(二钱)枳实(一钱) 黄连(六分) 香附(二钱) 桔梗(八分) 龙胆草(三钱) 连翘(三钱) 防己(二钱) 羌活(二钱) 柴胡(八分)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论结核。浑身手足俱有。如胡桃者。并治胸中胃脘至咽门窄狭如线。疼痛者。此风痰气热所致也。


开结导痰汤


陈皮(一钱) 半夏(七分) 枳壳(一钱) 枳实(七分) 桔梗(五分) 前胡(五分) 黄芩(一钱) 香附(童便浸三分) 威灵仙(七分) 荆芥(七分) 羌活(七分) 木香(七分) 槟榔(八分) 僵蚕(二分) 射干(七分) 甘草(七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一论痰核气核。 腮疙瘩。及吹乳等症。


内消散 朱宾湖得效。


南薄荷(三钱) 斑蝥(去翅足三分炒)


上为细末。每服三分。烧酒调下。立效。服之后。小便频数。服益元散。以乌鸡子清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茶下。加至五丸。却每日减少一丸。减至一丸后。每日服五丸。治瘰 。名内消丸。


一论痰核方 庠生石介伯传。


归尾(一两) 赤芍梢(一两五钱) 连翘(一两) 本(七钱五分) 细辛(八分) 羌活(一两))桂枝(一两) 甘草节(六钱) 赤芍(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食后。酒调服。


一论痰核。在喉咙上下左右。或生在两腋下。并治瘰 。庠生敏所兄传。


防风(一两五钱) 山茨茹(一两) 穿山甲(七钱) 射干(二两) 红内消(二两) 白芷梢(一薄荷(各一两) 金银花 桔梗(各一两五钱) 独活(一两) 僵蚕(一两) 半夏(一两)枯草(二两) 皂角刺(二两) 小川芎(一两) 当归尾(一两) 甘草(五钱)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有潮热。加黄芩、柴胡各五钱。


一男子素善怒。忽项微肿。渐大如升。用清痰理气。而大热作渴。小便频浊。余谓肾水亏损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而愈。亦有项胁等处。大如升斗。或破如菌榴。不问大小。俱治以前法。必多服。以愈为度。


结核生于皮里膜外.如果中之核.坚而不痛.由火气热郁者.但令热散.其肿自消.如连翘丸.由湿痰流注者.宜行气化痰.如五香流气饮、千金指迷丸.服之而反甚者.肝火血燥也.溃而不愈者虚也.俱宜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化源.间用芦荟丸.以清肝火.


妇人多由郁怒亏损肝脾.或胎产失调所致.如结于项侧.耳之前后.胸胁部位.寒热肿痛者.属胆经风热.柴胡清肝汤.加钩藤.倍用栀子.结于肉里.皮色不变.日晡发热者.属血虚肝火.加味逍遥散加胆草.结于肢节.或累如贯珠者.亦属肝火.由血燥筋挛所致.八珍汤加柴胡、栀子、钩藤.再以六味地黄丸佐之.时发而时消者.气滞而痰结也.宜归脾汤、六君子汤.兼以海藻丸佐之.经云.形伤痛.气伤肿.是以忌用行气破血等药.以伤元气.


小儿项侧结核如 .坚而不溃者.三焦病也.忌用苦药以通大便.宜柴胡通经汤.如面黄肌瘦食少者.无辜疳也.用金蝉丸.数服不消.按之转动.软而不痛者.内有虫如粉.急针出之.否则虫随气化.内蚀脏腑为不治.



海藻连翘汤 治诸般结核.痰核瘰 .马刀瘿瘤.


陈皮(去白) 半夏 茯苓 胆星 连翘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柴胡 升麻 僵蚕(炒)牛蒡子(炒) 三棱(酒炒) 莪术(酒炒) 昆布 海藻 羌活 防风 川芎 桔梗 夏枯草


用生姜、薄荷水煎.食后服.或加酒煮大黄、皂刺.


五香流气饮 结核痰核.及阴毒流注.


金银花(二两) 僵蚕 连翘 羌活 独活 栝蒌仁 小茴(各一两五钱) 藿香(五钱) 丁香(一钱)木香 沉香 甘草(各一钱)


上分为十剂.水煎.随上下服.如为丸.绿豆大.雄黄五分为衣.滚水下.


消核汤 治痰核.


金银花 天花粉 山药(各一钱五分) 蒲公英 夏枯草 海石粉 南苍术 前胡(各一钱)


用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


结核在于乳者.用南星、贝母、连翘、甘草等分.栝蒌倍之.青皮、升麻减半.水煎加酒服.


结核在于小腹下.痛不可忍者.由阳明湿热传入太阳也.必恶寒发热.宜栀子、桃仁、山楂、枳壳等分.水煎.入姜汁服.


柴胡通经汤 小儿项侧结核.


柴胡 黄芩 牛蒡子 连翘 三棱 归尾 甘草(各三分) 红花 黄连(各少许)


水煎热服.


二白散 敷痰核消肿.


南星 贝母(等分)


为末.鸡子清和米醋.调敷.



补中益气汤 六味地黄丸 八珍汤 六君子汤(俱见首卷) 柴胡清肝汤 加味逍遥散 归脾汤(俱见瘰 门) 芦荟丸(见疳疮门)


结核即同果核形,皮里膜外结凝成,或由风火气郁致,或因怒火湿痰生。


【注】此证生于皮里膜外,结如果核,坚而不痛,由风火气郁,结聚而生,初发令人寒热往来,有表证者,荆防败毒散解之;表既解,即服连翘消毒饮,若湿痰气郁凝结者,宜行气化痰,以五香流气饮、《千金》指迷丸辛凉之药治之,其核自消;若误投苦寒之剂,必至溃破,或服之而反甚者,其势将溃,不可强消,以耗其气,宜用透脓散。溃而不愈者,属气虚,宜用补中益气汤平补之。外治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结核图(图缺)


《千金》指迷丸


半夏(制,四两) 白茯苓 枳壳(麸炒,各三两) 风化硝(三钱)


共研为末,河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白滚水送下。


【方歌】《千金》指迷丸半夏,茯苓枳壳硝同砑,河水煮糊作成丸,消坚去核结痰化。


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连翘消毒饮(见背部酒毒发)


五香流气饮(见胫部黄鳅痈)


透脓散(见肿疡门)


补中益气汤(见溃疡门)


结核,或生项侧,在颈、在臂、在身,如肿痛者,多在皮里膜外,多是痰注不散。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散核。又云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核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矣。



结核者,风痰郁结也。又云火因痰注而不散也。


消风化痰汤


南星 半夏 赤芍 连翘 天麻 青藤 僵蚕(洗去丝) 苍耳子 金银花 天门冬 桔梗(各七分)


白芷 防风 羌活 皂角(各五分) 全蝎(去毒) 陈皮(各四分) 白附子 淮木通(各一钱)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五片,水煎食后服。忌煎炒热物。


消毒散 治咽喉结核,肿块如桃、坚硬疼痛、颈项不回转,四腋下或有块硬如石。


南星(姜制) 半夏(姜制) 陈皮 枳实 桔梗 柴胡 前胡 黄连 连翘 赤芍 防风 独活 白附子苏子 莪术 蔓荆子 木通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二片、灯草一团,水煎服。


化凤膏 治咽喉、颈项结核成形及瘰 。用蓖麻子七枚,去壳捻烂,用薄纸卷于中,插入鸡子内,纸封固,水浸湿,火煨熟,去壳,去内纸条,只食鸡子,以酒一杯送下。每早晨服一枚,十日奏效。


内消散 治梅核、痰核、马刀瘰 。


归尾 连翘 羌活 独活 薄荷 桂枝 赤芍 白芷梢(各一两) 防风(一两半) 荆芥 细辛(各八钱)本(七钱半) 小川芎 甘草节(各六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酒调下。


内托白蔹散 治腋下痰核,因酒、怒气发肿痛,溃脓久不合口。


当归(一钱) 赤芍(一钱) 川芎(七分) 白芷(八分) 连翘(一钱) 白蒺藜(四分) 白蔹(八分) 片芩(酒炒、八分) 防风 桔梗(各五分) 天花粉(七分) 栝蒌仁(八分,另研) 柴胡(五分) 乳香(七分,另研) 生甘草节(四分)


上锉一剂,水煎,晚间热服。忌一切发物并怒气、房劳。


消核丸 治颈项、耳后结核,三五成簇,不红、不肿、不痛、不成脓者。


橘红(盐水洗略去白,一两) 赤茯苓(一两,去皮) 生甘草节(去皮,四钱) 半夏曲(姜汁拌焙,七钱) 片芩(酒拌炒,八钱) 僵蚕(水洗炒黄,六钱) 玄参(酒拌焙,七钱) 牡蛎粉(火煨、童便淬、另研,七钱) 山栀仁(连壳炒焦,八钱) 天花粉(七钱) 栝蒌仁(七钱,另研) 大黄(煨,一两)桔梗(去芦,七钱) 连翘(去枝梗,一两)


上为末,汤泡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晒干。每服八九十丸,白汤送下。


一妇人项结核,寒热头痛,胁乳胀痛,内热口苦,小便频数,证属肝火血虚。用四物加柴胡、山栀、胆草而愈。又用加味逍遥散而安。


万密斋治朱震三之子,结喉上生一核如李。《源病式》云∶结核者,热也。又考本草消结核之药,立一方∶芩、连、栀、贝、昆布、海藻、桔梗、麦芽、薄荷各一钱五分,紫背天葵、元参、连翘、瞿麦各二钱,为末,温汤调服即效。后病者服之,无不应验,名之曰神应丹。


帅碧泉公子,项下生一结核。或作 治,用药破烂,转加肿大。此任脉所过之路,元气受伤,致成疳症,遂不救。


王思泉女四岁,耳后侧有结核。曰∶非 疮,乃痰核也,不必治,亦不为害。他医作 治之,用斑蝥内消之药过多,脾胃受伤,致成疳劳而死。


朱氏子五岁,病结喉下起一核大如李,两旁有小核相连者二三,方用东垣凉膈散去甘草,加龙胆草、元参、贝母、海藻、麦芽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研细温酒调服,七日而安。后用此方,全活小儿甚众。


薛立斋治一小儿,七岁,颈结二核,时发寒热,日久不愈,以连翘丸治之而消。若患在两臂等处,尤当用此药。若溃而不敛,宜服托里之剂。


王洪绪治一妇,项上痰核三处,年久生管,以拔管药插入,日易,半月愈其二,唯一管渐浅。不意其夫远归,两日管深如前。后其母接女归,治之即愈。


一壮年臂上有二管,王问其有暗疾否?曰∶素患梦遗。乃以六味去泽泻,增龟胶、龙骨、芡实、莲须为丸,鹿含草煎汤,早晚送下三钱,服半料愈。愈后即用拔管药,仍服前丸,二管皆愈。


一人耳下患恶核,被医穿生管,以阳和汤、小金丹轮服,未溃者全消,复求消管。王曰∶消管甚易,管消即敛。倘将敛时,一经走泄,管即复生矣。喜其谨疾遂愈。消管方∶皂角刺尖五钱,柘树膜五钱,红腹金钱鳖三钱,榆树皮一钱,真蟾酥一钱,研极细。每遇漏管,先以猪鬃探通,料其浅深,然后以绵纸卷药为条塞入,日易日塞,至愈乃止。


薛立斋治一妇人,经事不调,肢体结核,如榛如豆,不计其数,隐于肉里,其色不变,三年余矣,大按则痛。或投以降火消毒,乃不按自痛,发热作渴,日晡益甚,经水过期,左关脉数,此肝火血燥也。用清肝益荣汤,六十余剂,诸症已愈。惟项核未消,又以当归龙荟丸散服,及八珍汤加柴胡、山栀,三十余剂而痊。


一妇人久郁怒,胸胁内股外 各结核,寒热往来,经候不调,胸膈不利,饮食少思,大便不调,左关弦洪,右寸弦数,右关弦紧。曰∶左关弦洪,肝经热也;左寸弦数,木生火也;右关弦紧,肝克脾也;右寸弦浮,木侮金也。法当生肝血,遂用加味四物汤而诸症退。用加味逍遥散而经候调,用加味归脾而全愈。


一妇人因怒,肢体结核,睡中发搐,左关弦洪,此肝火血燥筋挛。当清肝火养元气,遂用加味小柴胡汤、加味逍遥散,渐愈。又用八珍汤加丹皮、柴胡、山栀、钩藤而愈。


一妇人肢体结核,胸腹痞闷,气泄稍宽,此肝脾郁滞。不信,服降火行气化痰,病愈甚,而气愈虚。用加味逍遥、加味归脾,二药间服,半载而痊。


一妇人项间结核,不时寒热,左目紧小,头项振掉,四肢抽搐,此肝火血虚风热也。用加味逍遥加钩藤,数剂,诸症渐愈。又用八珍汤,调理而痊。


一妇人耳内、耳后、项侧结核作痛,寒热口苦,月经不调,此肝胆经火而伤脾胃也。用四君、柴胡、丹皮及六味丸而愈。


一妇人因怒结核,经行不止,发热,昼安静而夜谵语。此血分有热,用小柴胡加生地顿安。其核尚在,经来先期,肝脉弦数,此肝火血涸而筋挛也。用加味逍遥加生地,月经如期而核消。


一妇人项臂结核,头疼寒热,乳内时疼,两胁 痛,此肝脾郁火而血燥。先以加味逍遥散,再用加味归脾汤而愈。


一妇人素郁怒,患结核,内热晡热,久而不愈。若面色萎黄,则月经过期而少;若面色赤,则月经先期而多。曰∶面黄过期,脾经虚弱也;面赤先期,脾虚火动也。朝用补中益气,升举脾土以益气血,夕用加味逍遥,滋养肝血以息阴火,复以归脾汤解郁结,半载元气复而痊。又有患前症,因脾虚下陷而发热,乃专治其疮,变瘵而殁。


一女子耳下结核, 痛寒热。此属肝经风热,用栀子清肝饮一剂,诸症悉愈。后因怒,耳后并额两角作痛,寒热。此兼少阳经症,仍以前药加羌活,二剂而瘥。


一妇人项患五核,时常寒热,肝肺弦长,而出寸口,此血盛无耦之症也。用小柴胡汤加生地、乌梅,治之而愈。(雄按∶阴虚者,每见此脉,治宜壮水,小柴加梅、地,不过用法之一格耳。)


施二守项右患一核,用凉药贴颈皆肿。又敷之,肿连胸胁,冷应腹内。不悟凉药所致,尚以为毒盛,形体困惫,自分不起。见其敷药处热气如雾,急令去药,良久疮色变赤,刺出脓血,用托里药而愈。


举人江节夫两耳下,两臂,两肋结核,恪服祛痰降火软坚之剂,益甚。薛曰∶此胆经血虚火燥也。盖胆经行人身之侧,前药必致亏损。至明年七月,复请视,各核皆溃,脉浮大而涩,时金旺于秋,木受金克,必不治。果卒。


周上舍两耳下项间筋牵,壅肿坚硬,咳嗽气喘,内热盗汗,所服皆化痰散坚行气之剂,势益甚。诊之,左关弦涩,左尺洪数,此怒气伤肝,房劳损肾。须滋肾水,生肝血,慎调摄,至水旺之际,庶可愈矣。彼欲速效,乃外敷商陆、锻石等药,内服海藻、蓬术之类。至秋金旺之际,元气愈虚,肿甚而殁。


一上舍素豪善怒,耳下结一核,后溃而疮口翻张如菌, 连头痛,或胸胁作胀,或内作寒热。或用清热消毒之药,年余未瘥。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寻愈。(疮口翻出,亦名翻花疮。)


邵黄门子手合骨处患一核,半年后溃一小孔如粟,又年余不合,日出清脓数滴,或止三四滴,面上赤,脉数口干,夜则发热,昼则恶寒,行履如故,此气血俱虚也。辞不治。月余后,他处相会,彼云小儿有不药之功矣。薛曰∶过火令,方为善也。已而果毙。


缪仲淳治一女子,颏下发一硬块而不痛,有似石瘿。用贝母、首乌各三钱,连翘、白芨、花粉各二钱,牛蒡、苍耳、青木香各一钱半,银花、鲜菊、地丁各五钱。先用夏枯草五两,河水五碗,煎三碗去渣,纳前药煎至一碗,服十剂全消。(外敷方∶南星三两,海藻、昆布、槟榔、姜黄、白蔹、牙皂各一两,末,醋调。)


薛立斋治一男子,神劳多怒,颈肿一块,久而不消,诸药不应。以八珍汤加柴胡、香附,每日更隔蒜灸数壮,及日饮远志酒二三盏而渐消。


独形而小核者,为结核。



〔河〕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



〔丹〕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如肿毒者,多在皮里膜外,多是痰注作核不散,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散核。结核在颈项方。


僵蚕(炒) 大黄(酒浸) 青黛 胆星(各等分)


上为末,蜜丸噙。


结核在下颏。二陈汤加酒炒大黄、连翘、桔梗、柴胡。结核在臂。二陈汤加连翘、防风、川芎、酒芩、苍术、皂角刺、僵蚕、麝香,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



〔《济》〕治颏下结核不消,《经效》用大肚蜘蛛,不拘几个,以好酒浸之,研烂,同浸酌酒,去渣,温热,临卧服之。


【方歌】结核即同果核形,皮里膜外结凝成,或由风火气郁致,或因怒火湿痰生。


【注】此证生于皮里膜外,结如果核,坚而不痛,由风火气郁,结聚而生。初发令人寒热往来,有表证者,荆防败毒散解之;表既解,即服连翘消毒饮。若湿痰气郁凝结者,宜行气化痰,以五香流气饮、千金指迷丸,辛凉之药治之,其核自消;若误投苦寒之剂,必至溃破。或服之而反甚者,其势将溃,不可强消,以耗其气,宜用透脓散。溃而不愈者,属气虚,宜用补中益气汤平补之。外治按痈疽肿疡、溃疡门。


方剂:千金指迷丸


组成:半夏(制,四两)白茯苓枳壳(麸炒,各三两)风化硝(三钱)


共研为末,河水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白滚水送下。


【方歌】千金指迷丸半夏,茯苓枳壳硝同砑,河水煮糊作成丸,消坚去核结痰化。


又方:荆防败毒散(见项部脑疽)


连翘消毒饮(见背部酒毒发)


五香流气饮(见胫部黄鳅痈)


透脓散(见肿疡门)


补中益气汤(见溃疡门)


(独形而小核者,为结核。)


河间云∶结核,火气热甚则郁结坚硬,如果中核也,不须溃发。但热气散则自消。


丹溪云∶结核,或在项、在颈、在臂、在身皮里膜外,不红不痛,不硬不作痛,多是痰注作核不散。问其平日好食何物?吐下后,用药散核。 结核在颈项方∶僵蚕(炒)、大黄(酒浸),青黛、胆星各等分,为末蜜丸,噙化。 结核在下颏,二陈汤加酒炒大黄、连翘、桔梗、柴胡。 结核在臂,二陈汤加连翘、防风、川芎、酒芩、苍术,皂角刺、僵蚕、麝香,行太阴、厥阴之积痰,使结核自消,甚捷。风核,以去风消核散,常服消之。 风热结核,以大连翘饮加僵蚕,牛蒡子。 凡一切风核疼痛,宜以大荞麦根,及金线钓葫芦根。


磨半泔、半醋,暖涂之。


儒者杨泽之,缺盆间结一核。予谓∶此肝火血燥而筋挛,法当滋肾水,生肝血。彼反用行气化痰,外敷南星,商陆,益大如碗。予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肾水;间用芦荟丸以清肝火,年余,元气复而消。一男子,颈间结核大溃;一妇人,左眉及发际结核;并用栀子清肝散、海藻散坚丸,以清肝火,养肝血,益元气而愈。此症亦有大如升斗者,亦治以前药,可愈。 一妇年二十,耳下结核,经每过期,午后头痛,服头痛药愈甚。治以八珍汤加柴胡、地骨皮,二十余帖愈。 一妇因怒结核肿痛,察其气血俱实,先以神效散下之,更以益气养荣汤,三十余剂而消。 常治此症,虚者先用益气养荣汤,待其气血完充,乃取神效散去其毒,仍进前药,无不效者。 一儿七岁,项结二核,时发寒热,日久不愈,治以连翘丸而消,若患在面、臂等处,尤宜此丸。若溃而不敛,兼以托里之药。 一儿项结一核,坚硬如 ,面色痿黄,饮食不甘,服托里药不应,此无辜疳毒也。以蟾蜍丸治之而愈。 若数服不消,按之转动软而不痛者,内有虫如粉,急针出之。若不速去,则虫随气走,内蚀脏腑不治。(蟾蜍,夏月沟渠中,腹大不跳不鸣者。先取粪蛆一杓,置桶中以尿浸之,桶近上令干,使蛆不得出,将蟾蜍扑死,投蛆中任蛆食昼夜,次以新布袋包紧,置水急处,浸一宿取出,瓦上焙为末,入麝香一字,软饮丸如麻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米饮送下。) 一妇因怒不思食,发热倦怠,骨肉酸疼,体瘦面黄,经渐不通,颈间结核,以逍遥散、八珍汤治之少可。彼自误服水蛭等药,血气愈虚,遂致不救。


海藻连翘汤 治诸般结核,瘰 马刀,瘿瘤痰核。


白茯苓 陈皮(去白) 连翘 半夏(姜制) 黄芩(酒拌,炒) 黄连(酒炒) 南星(姜制) 牛蒡子(炒)


柴胡 三棱(酒炒) 莪术(酒炒) 僵蚕(炒去丝) 昆布 海藻 羌活 防风 桔梗 夏枯草 川芎 升麻上生姜、薄荷煎,食后服。


连翘丸


连翘 防风(去芦) 黄柏 肉桂(去粗皮) 桑白皮 香豉 独活 秦艽 牡丹皮(各半两)


海藻(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五香散 治肉中忽有恶核生,肿硬不消。恶肉恶脉,瘰 风毒肿气。


木香 鸡舌香 沉香(各一两) 麝香(细研,二钱半) 射干 薰陆香 干葛(锉) 川升麻独活 桑寄生 连翘 甘草(生,各二两) 川大黄(三两,锉碎,微炒)


上锉碎,入麝香研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入竹沥半盏,更煎一二沸。温服日三。


连翘散 治项上恶核 肿。


连翘 射干 独活 川升麻 木香 沉香 木通(锉,各一两) 桑寄生 丁香(各半两)


川大黄(二两,锉碎,微炒)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清粥饮调下,日三服。


独活散 治恶核,风结肿毒,四肢烦热拘急。


独活 木香 射干 桑寄生 连翘 升麻 沉香 川大黄(生用) 甘草(生,各一两)


上锉碎。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入竹沥半合,更煎一二沸。放温服,日三,得快利为度。


清肝益荣汤 治肝、胆、小肠经,风热血燥,筋挛结核,或耳、项、胸乳、胁肋作痛,或作瘊子,并一切肝火之症。


山栀 当归 木瓜(不犯铁器) 茯苓(各一钱) 柴胡 川芎 芍药(炒,各七分) 熟地黄(一钱半) 白术(二钱) 龙胆草(八分) 炙甘草(五分)


上姜水煎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