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噤口痢

《儿科萃精》:噤口痢

《奇效简便良方》:噤口痢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噤口痢

《时病论》:噤口痢

《医宗金鉴》:噤口痢

《幼科心法要诀》:噤口痢

《证治准绳·幼科》:噤口痢

小儿痢疾,至于噤口,其证脉大身热,不能饮食,舌赤唇红,惟喜欢冷,此系火毒攻胃,而成此证,古法主参连开噤散(如人参、姜炒川连、莲子肉各等分,共为细末,米饮调下)。


〔真按〕噤口痢乃胃虚逆气,上冲而吐,饮食不能下咽,多属虚损,不得专指火毒攻胃,而罔顾其虚损,方用西洋参钱半,姜汁炒黄连八分,石菖蒲七分,石莲子一钱,京丹参二钱,白茯苓二钱,冬瓜仁去壳钱半,引用老仓米一撮、鲜荷蒂一个。


附例:


小儿休息痢,皆因冷积失于急下,其积日久渐次下坠,竟至大肠下口,直肠上口交界之处,有小曲折隐匿,至此为肠脏最深之处,药力难到,其证乍轻乍重,或愈或发,便则乍红乍白,或硬或溏,总无一定,古方有用巴豆为丸下之者,久病神虚,不宜轻用,但以鸦蛋子(形似益智子而小,外壳苍褐色,用小锤轻敲其壳,肉出,白色有油,其大如米,敲碎者不用,专取全仁用之)二十四粒,以龙眼肉紧包,每包三粒,空腹用米汤吞下,再以饭食压之,以八包继续吞毕为度。


小儿先下痢,后变为泄泻者,肾传脾也,此为微邪易治,血病传入气中,以调气为主,略加养血之药,不可一意收涩,恐毒气留而不去,复转为痢也,方用西党参一钱,生野术钱半,白茯苓二钱,当归身七分,杭白芍一钱,炙甘草五分,引用生姜一片,干荷蒂一个。


小儿先患泄泻,后变为痢者,脾传肾也,此为贼邪难治,气病传入血中,宜养血为主,再加调气之药,不可误下,以伤胃气,方用白归身一钱,杭白芍一钱,怀生地钱半,白云苓钱半,正雅连一钱,南木香八分,尖槟榔五分,炒地榆八分,引用六一散二钱。


小儿风冷客于肠胃,泄下鲜血,及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方用川黄连八分,东阿胶钱半,白云苓钱半,当归身八分,广木香六分,引用旧仓米一撮。


小儿胃气下陷,后重不除,因弩挣太过,肠头脱出,法宜养血调气,加升提之品,则痢自止而肛亦自收,方用绿升麻五分,炒党参钱半,白茯苓二钱,荆芥穗五分,白归身八分,炒白芍八分,真广皮一钱,炙甘草五分,引用肥乌梅一粒。


外用五倍子三钱,白芒硝六分,荆芥穗一钱,煎汤熏洗,再用五倍子研末敷之,以软帛托入,则肛自收矣。


五谷虫七个,焙末,米汤灌下(将死可救)。或石膏炒黄,蜜、姜汁各一匙,开水下


下痢噤口不食,虽曰脾虚,盖亦热气闭隔心胸所致也。俗用木香则失之温,用山药则失之闭,惟真料参苓白术散加石菖蒲末,以地道粳米饮乘热调下,或用人参、茯苓、石莲子肉入


噤口者,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也。痢而能食,知胃未病,今不食者,缘于脾家湿热,壅塞胃口而然;又有误服利药,犯其胃气者;止涩太早,留邪于中者;脾胃虚寒,湿邪干犯者;气机闭塞,热邪阻隔者;秽积在下,恶气熏蒸者;肝木所胜,乘其脾胃者;又有宿食不消者,水饮停蓄者,皆能使人噤口也。拟用调中开噤法,随证加减,缓缓服之,冀其有效。然噤口之因,非审其脉不能明晰,如右部浮濡沉细,或缓怠无力,胃虚也;洪大急滑,火热也;浑浑浮大或浮弦,浊气上壅也;沉而滑,或右涩滞,宿食停积也;迟细者,胃寒也;弦急者,木胜也。细别其脉而治之,更为确当。倘或绝不思食,下痢无度,不可治也,惟有独参汤合陈廪米浓煎频服,幸冀万一耳。


孔以立曰∶予尝治噤口痢,以藕汁煮熟稍和砂糖频服,兼进多年陈米稀糜,调其胃气必效,即石莲子之意也。古治噤口痢多有用黄连者,苦而且降,不能升提,非胃虚所宜。大抵初痢噤口,为热瘀在胃口,故宜苦燥。若久痢口噤不食,此胃气告匮,非比初痢噤口,尚有浊气可破,积滞可驱,惟大剂参术,佐以茯苓、甘草、藿香、木香、煨葛之属,大补胃气,兼行津液乃可耳。但得胃气一复,饮食稍进,便宜独参汤,略加陈皮,或制香附,缓缓调补,兼行气滞,方为合剂。如茯苓之淡渗,木香之耗气,干葛之行津,皆当屏除也。


江诚曰∶斯论超出乎众,谓初痢之噤口,宜以苦燥;久则胃虚,必以大剂参术为君,苦燥之黄连,又在禁用,此洵为治噤口不易之良法也。


火毒冲胃成噤口,脉大身热不能食,舌赤唇红惟饮冷,参连开噤散奇功。


[注]


噤口痢一证,乃火毒冲胃而成,其证脉大身热,不能饮食,舌赤唇红,惟喜饮冷,急宜参连开噤散救之。


(参连开噤散)人参川连姜炒莲子肉各等分共为细末,米饮调下。


火毒冲胃成噤口,脉大身热不能食,舌赤唇红惟饮冷,参连开噤散功奇。


【注】噤口痢一证,乃火毒冲胃而成。其证脉大身热,不能饮食,舌赤唇红,惟喜饮冷,急宜参连开噤散救之。


参连开噤散


人参 川连(姜炒) 莲子肉(各等分)


为细末,米饮调下。


石莲散 治小儿噤口痢,哕逆不食,止而复作。


莲肉(去心,炒)


上,为末。每一钱,米饮调服。一方,用山药为末,米饮调下,亦可。


香脯散 治小儿刮肠下痢,噤口不食,闭眼合口,至重者。


精猪肉(一两、薄批一片) 腻粉上,将肉于炭火上慢炙,旋铺腻粉,炙令成脯,每以少许与吃,如未知吃,且放鼻间,自然要吃。此方,治胃口有毒,至奇至妙。


〔丹〕小儿噤口痢酿乳法浓朴 枳壳(各五分) 白术 芍药(各半两) 滑石(一两) 木通 陈皮 甘草(各五分)


上,分四帖,细研。桃仁七枚,水二盏半,煎取一盏,与母服,服时去宿乳令尽,为妙。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