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金刃伤

《急救广生集》:金刃伤

《伤科汇纂》:金刃伤

刀伤 切不可见水,用图书石、滑石末掺之。或用刀刮青石末掺之。或大黄炒黑,筛末掺之。或韭菜汁拌陈石灰,阴干掺之。或用坚实细炭,并老松香各等分研,筛细末,以韭菜汁拌,阴干再筛,研细末掺之。如急用,不用韭菜汁亦可。(《单方总 》)


刀伤流血不止 石榴花(四两) 同锻石半升,研为细末,敷上便瘥,神效。(《海上方》)


一方,用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一方,用紫藤香(即降香佳者)瓷瓦锋刮下,石碾碾细,敷之血即止,又无瘢痕。(《延生一术》)


刀伤痛久不止 用好鸡骨炭掷地,铿然有声者,同松香明透者(各等分)研极细,再多用老韭菜,捣汁拌入,阴干,复研复拌三四遍,为细末,收贮于上。巳端午七夕,等日调制之敷患处,痛立止,完好如常,切不可饮冷水。(《奇方类编》)


刀劈斧伤 用降香一两(研极细末)、白蜡三钱(研细末)和匀,敷满患处,用绢帕扎缚得紧。不可下水经风,三周时全愈。(《广善篇医方》)


刀割斧砍枪箭夹剪伤 生半夏研细,带血敷上,立止痛,能收口生肌。(《钱青抡方》)


一方,用独壳大栗研敷,或仓猝嚼敷亦可。(《集效方》)


刀斧伤 绿豆粉,新铁锅内炒紫色,用新汲水调匀,敷患处,贴以纸,将杉木片缚定,立效。(《同寿 》)


一方,同茶叶烧灰,或干叶为末,皆可敷,取效。(同上)


刀箭伤 定粉 风化锻石(各一两) 枯白矾(二钱) 乳香 没药各五分(以上五味,俱各另研)各研末和匀,再研,干搽之,止血住痛。(《敬修斋方》)


重伤血不止 口嚼灯心,掩之即止。(同上)


金刃致命伤 用坚实条炭二三寸,烧至红透,入铁皿内。或石臼中,加红糖二三两,捣至千杵如酱。凡遇致命重伤,尚存一息者,急将此药敷于患处,再用或绸、或布包裹,七日即愈。如金刃透膜,及断指折足,血流不住等伤,先敷此药,外取葫芦肉白衣一层粘贴,其血即住。唯忌食生冷,不忌一切发物。至伤之大小,不拘定炭之二三寸,糖之二三两也。(《陶朴存方》)


金伤内烂生蛆 皂矾飞过为末,干掺,其蛆即死。(《衍庆塞验方》)


金疮伤重被惊者 以女人中衣旧者,炙裆熨之。(《李筌太白经注》)


金疮出血 葱白连根叶煨熟,捣烂敷之,冷即易,而愈。(《本草发明》)


金疮肠出 糯米三升,于端午前四十九日,以冷水浸之,一日两换水,轻淘转,勿令搅碎。至端午日取出,阴干,绢袋盛,挂通风处,每用旋取炒黑,为末,冷水调如膏药,随疮大小,裹定疮口,以布包定,勿动,直候疮瘥。(《灵苑方》)


一方,用小麦五升、水九升,煮四升,绵沥净汁,待极冷,令病患卧席上,一人含汁, 其背,则肠渐入。 时,勿令病患知之,及多人在旁言语。如未入,抬席四角轻摇,则自入。既入者,须用麻油润线缝紧,仍以帛扎束,慎勿惊动,使疮口复迸。(《刘涓子鬼遗方》)


胡季堂云∶线缝,当以细线缝皮,勿令粗针大线,缝伤好肉,则肉自内生,其线缝处,日久自然长脱。否则,好肉伤,坏益增剧矣。(《胡司寇急救方》)


金疮筋断脉绝血尽人亡 天花粉(三两) 赤芍(二两) 姜黄 白芷(各一两) 共为末。先用绳索、或绢带扎住血路,然后以茶清调敷,用软绢缚之,其血立止,其肿频消。若金疮着水、番花者,薤汁调敷疮口两旁,以火微炙之,或用稻秆烟熏之,疮口水出即愈。(《秘方随 》)


龙骨散 龙骨( ) 白芨(各等分) 金疮口小,干敷。口大,凉水调敷。(《经验广集》)


血余散 黑头发数斤(在剃头棚择少壮者) 洗净油腻,滤干。将鲜大竹数段,打空一节,将发装入,筑极紧,用木塞口,黄泥封固,放微火灰内 一夜,存性,打开,发成灰矣,取贮瓷器。遇刀伤,敷之即愈,其效如神。(同上)


刀斧斩并跌打损破一切水火伤 飞过五六次黄丹(四两)、潮脑末(二两)共研细,入瓷罐内收贮。遇有诸症,蜜调二茶匙,敷患处,顷刻痛止,过夜结痂。(《和济局方》)


箭镞伤 血出不止者,用真降香末罨之,即血止痛定,明日结痂,无瘢,其效如神,军中常带之。(《和育斋方》)


一方,用栗炭烧红透,即研为细末,乘热罨之,亦可止血定痛。此系急治,便而且易之法。(《毛枫山方》)


箭镞木器伤 用艾绵摊成饼子,将火硝细末铺上,再用大蜣螂捣成末,铺火硝上,包在伤处,一日一夜即出。《叶天士方》)


耀山曰∶凡金刃伤,失血之症也,有轻重浅深之分。如出血太多,脉宜安静,最忌躁促经云∶金疮出血,沉小者生,浮大者死。伤口平置,不辨可明;若伤深而重者,症必大脉已伤,血飞筋断也。宜服八珍、十全等汤补之,甚者独参汤。素有热者,兼以凉血;因有怒者,兼以清肝;烦渴昏愦者,定心补脾;筋骨拘挛者,滋肾补血。其伤处必将自己小便淋洗,如伤久欲换敷药,亦以小便洗之,功能止痛不溃,即见水亦无碍。如轻浅之伤,血止即痊,后虽溃烂,亦无大害。所集止血药方,备述以便选用。


《集证》云∶凡杀伤不透膜者,以乳香、没药各一皂子大研烂,以小便半盏,好酒半盏煎半温服,然后用花蕊石散或乌贼鱼骨为末,敷疮口上即止。昔推官宋 ,定验两处杀伤,气偶未绝,亟命保甲取葱白,热锅炒热,遍敷伤处,继而呻吟,再易葱白,伤者无痛矣。


《陈氏选粹》云∶凡临阵致伤,轻重不同。诸集载方皆治其外者,已试之法以涂抹固无;但交锋之人,呼吸生死,兼之被伤,神思不免昏迷。若出血过多因至愦乱者,则大剂参、、归、术、芎、地之药,必须多服,安得专治其外而忘其内者。若至变症,又当于恶候各条参酌焉。


《延寿方》∶治金疮出血不止,用冷水浸之即止。或用热汤,以故布蘸汤罨之,亦止。


《梅师方》∶治血出不止,取葱炙热,挪汁涂之即止。如肿痛者,用生牛膝捣敷立止,又用桑柴灰筛细敷之。若出血甚多而冷者则杀人,宜炒盐三钱,酒调服之。


《异苑方》∶用活鹿草,即土牛膝叶,治金疮折伤敷之效,一名地菘。


《广利方》∶用白芍药一两,熬黄为末,用酒或米饮服二钱,渐加之,仍以末敷疮口即良验。或用麒麟竭末敷之立止。如刀斧损伤者,用新桑皮烧灰,和马粪涂之疮上,数易,亦可煮汁服之。


《集简方》∶治刀斧伤,用独壳大栗研敷,或仓卒嚼烂亦可,或荷叶烧研搽之,或用韭汁和风化锻石,日干为末敷之效,或用香炉灰罨之,止血生肌。


《事林广记》∶治金疮出血,用云母粉敷之,妙绝。


《积德堂方》∶用寒水石、沥青等分为末,干掺之,勿犯水。寄园云∶沥青同半夏末之,且不痛而无瘢。


《医学集成》∶治金疮,以石炭研末浓敷之。疮深不宜速合者,加滑石掺之。石炭,即今之煤石也。


《救急方》∶用白矾、黄丹等分为末,敷之最妙。


《永类钤方》∶治血出不止,以嫩紫苏、桑叶同捣贴之。


孟诜《食疗》∶治出血不止,用小蓟苗捣烂涂之。


《袖珍方》∶治金疮痛不可忍者,用篱上婆婆针袋儿,擂水服,仍以渣罨疮口立效。


《笔峰杂兴》∶治金疮,用何首乌末敷之即止,神效。


《儒门事亲》∶治金疮血出,用白薇为末贴之。


蔺氏《经效方》∶治金疮血出不止,用生面干敷之,五、七日即愈。


《百一方》∶治金疮出血,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痛立可止,更无瘢痕也。


崔元亮方∶用石榴花半斤,锻石一升,捣和阴干,敷之立止。


唐瑶《经验方》∶用沥青少加生铜屑,掺之立愈。


《急救方》∶治刀伤血出不止,用紫藤香,即降香佳者,瓷瓦刮下,石碾碾细,敷之血,又无瘢痕。若刀刃伤痛不可止,用好鸡骨炭,掷地上铿然有声者,与松香透明者,等分捶成一块,再多用老韭菜汁拌入阴干,如此拌捶三、四遍后,为细末收贮,上巳、端午、七夕等日制之,敷患处痛立止,完好如常。若血流不止,用千年锻石掺之,或生半夏末研敷,或用干面和白糖撒伤处皆效。


《食物本草》∶治刀杖金疮,用天鹅绒毛贴之,立愈。


《扶寿方》∶用生姜嚼敷,次日即生肉,甚妙。


《济急方》∶用白芨、 石膏等分为末掺之,亦可收口。


《胜金方》∶用灯心嚼烂敷之,立止。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