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荆三棱

《本草纲目》:荆三棱

《本草备要》:荆三棱

《本草乘雅半偈》:荆三棱

《本草从新》:荆三棱

《本经逢原》:荆三棱

《得配本草》:荆三棱

《药笼小品》:荆三棱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症瘕鼓胀,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显成膏,浓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荆三棱、青皮、陈皮、木香各半两,肉豆蔻、槟榔各一两,硇砂二钱,共研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汤送下。


2、痃癖(胁下坚块如石)。用荆三棱(炮)一两、川大黄一两,共研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汤送下。


3、小儿气癖。用三棱煮汁给授乳的母亲吃,也把少量给小儿吃。小儿新生百日及十岁以下,无论热痃癖等,服此药都有效。


4、反胃恶心,药食不下。用荆三棱(炮)一两、生丁香三分,共研为末。每服一钱,开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荆三棱三个,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为度。


6、浑身燎泡(状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荆三棱、蓬莪茂各五两,共研为末。分三次服,酒调下。连续服完。



泻,行气,破血,消积


苦平。色白属金(皮黑肉白),入肺金血分,破血中之气(亦通肝经聚血),兼入脾经。


散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老块坚积(乃坚者削之。从血药则治血,从气药则治气。须辅以健脾补气药良。昔有人患症瘕死,遗言开腹取之,得病块如石。文理五色,削成刀柄。


因砍三棱,柄消成水,乃知此药可疗症瘕),消肿止痛,通乳堕胎。功近香附而力峻,虚者慎用。


色黄体重,若鲫鱼而小者良。醋浸、炒,或面裹、煨。


(宋开宝)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老癖症瘕,积聚结块,产后恶血、血结,通月水,破胎,止痛、利气。


【核】曰∶旧不注所产土地,今荆襄、江淮、河陕皆有之。多在浅水旁,或荒废陂池湿地间。春时丛生,夏秋抽茎,茎端复出数叶,开花六七枝,色黄紫。作穗细碎,列子如粟。


茎叶花实,俱有三棱,并与莎草一样,但极长大。其本光滑,中有白瓤,剖之织物,柔韧如藤。本下有魁初生成块,如子附子;亦有扁形者。从旁横贯一根,复连数魁,或作苗叶,但都长扁,须皮黄褐,削去须皮,宛如鲫状,体重者,荆三棱。圆小如梅者,黑三棱。钩曲如爪者,鸡爪三棱。因状赋名,各适其用,本非两物也。


【 】曰∶固以形地举,亦以功用言。李广传云∶威棱 乎邻国,故主老癖积恶,匪此破敌,不灭不格矣。


泻、破血、行气、消积.


苦平.入肝经血分.破血中之气.(亦能通肝经聚血.)散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老块坚积.消肿止痛.通乳堕胎.功近香附而力峻.按化积必借气运.专用伐克.气愈不运.积安得去.须辅以健脾补气为要.色黄体重.若鲫鱼而小者良.醋浸炒.或面裹煨.(三棱两半、丁香三分为末、沸汤服一钱、治反胃、药食不下.)


苦平,无毒。生荆楚地故名荆三棱。真者绝少,今世所用皆草三棱也。醋炒用之。


发明 三棱肝经气分药也。能破血中之气,散血结,通肝经积血,主寒癖结块,破产后恶血、血结腹痛,通月水,堕胎,以其力峻,故难久服。有人病症瘕腹胀,用三棱、莪术,酒煨煎服,下一黑物如鱼而愈。按∶洁古云,三棱能泻真气,虚者勿用。东垣破积诸方,皆与人参赞助,如专用克削,脾胃愈虚,不能营运,其积亢逆益甚矣。


苦,平。入足厥阴经血分。破血中之气。散一切血积气结,症癖坚硬作痛,消肿,通乳,堕胎。得丁香,治反胃恶心。(血膈。)配大黄,治 癖。


赤眼、毒眼,磨汁搽。蛇虎伤,为末掺。欲其入气,火泡。欲其入血,醋炒。真气虚、素有血症者,禁用。怪症∶浑身燎泡如棠梨状,每个出水,有石一片如指甲大,其泡复生,抽尽肌肉即死。急用三棱、莪术各五两,为末,分三服,酒调连进治之,愈。


破积非猛烈之药不奏功,然必身体壮健,饮食如常,用此攻之,积自消散。若元气不足,中气不运,以成积块者,攻之无不速毙。东垣五积方,皆用人参助其元气、健其脾胃,但使症瘕渐次消磨,不专用克削之药,意深慎也。务宜斟酌用之。


苦平,入肝。


散一切血瘀气结,疮硬食停,老块坚积,消肿止痛,通乳堕胎。宜同莪术面裹煨。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