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口渴

《伤寒大白》:口渴

《伤科汇纂》:口渴

《医述》:口渴

《医述》:口渴

湿热则口不渴,燥热则口渴,此以渴不渴分湿火、燥火也。热在血分则不渴,热在气分则作渴,此以渴不渴分热在血,热在气也。胃家痰食所滞,则口渴而不消水;胃家邪热所伤,则渴而消水。此以消水不消水,分痰食积热也。实火口渴,脉实数,能消水;虚火口渴,脉虚数,不能消水。此以脉之虚实,消水不消水,分虚火实火也。邪热在表则不渴,邪热在里则作渴,此以渴不渴,分热在里热在表也。太阳表热不渴,若热入膀胱之里,则烦渴脉数,小便不利,五苓散两解表里,切不可同阳明汗退场门渴,误用白虎,有碍太阳表邪。阳明表热,则无汗而渴,葛根汤汗之。若热邪入于阳明之经,汗出而渴,脉洪而数,白虎汤清之。若热结在下,小便不利而渴,猪苓汤。切不可同太阳小便不利,误用五苓散,以碍阳明里热。若热邪传入阳明之腑,舌燥口渴,大便不通,手足多汗,有下症者,承气汤。少阳里热,口苦咽干,脉弦数而渴,小柴胡汤。去半夏,加天花粉。三阳之热传入三阴。有热深厥深,手足冷而渴者,然脉必数,神气昏沉,小便必赤,此阳症似阴之渴也,仍用白虎汤,凉膈散。外有阳毒热病,目赤唇黑,大渴引饮,三黄巨胜汤、凉膈散。又有中暑烦渴,干葛石膏汤调辰砂六一散。又有秋热伤燥而发渴者,水梨汁、西瓜汁冲饮之。未应,石膏清燥汤。又有冬温春热,时疫发渴,又以欲饮水能消水为欲愈,以得水入胃,胃气和,敷布周身,作汗外泄,则热解而渴亦愈。若禁其饮水,则胃汁干枯,无从作汗,而热不解矣。大凡口渴之症,皆阳明气分胃热所致,故干葛、石膏乃渴症必用之药,干葛宣发阳明之郁热,石膏清润阳明之里热。有连用石膏、知母。渴不减,后用干葛而愈者,此阳明表热口渴也。有连服干葛,渴不减,后用石膏、知母而愈者,此阳明里热口渴。也同一阳明经病,同一阳明经药,而失分表热里热则不见效。又如口燥唇焦,不能消水,以干葛、石膏治之不效,以痰饮食滞治之亦不效,此热伏阳明血分,故唇焦不渴,易以升麻清胃汤,清阳明血分伏火而愈者, 症中常有此症也。是以杂症中口渴,有肺消肾消不足之症。今伤寒热病,一惟阳明经热。即有少阴口燥咽干而渴,厥阴消渴饮水,亦是阳明传入三阴之热病。是以仲景不设滋阴补血之方。于口燥咽干条内者,良以滋阴之药,治血虚发热之口渴,非治热邪外盛口渴症者。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症,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名水逆。五苓散主之。多服暖水,汗出即愈。


此章首揭多汗发热,不解而烦,渴欲饮水,此太阳有表有里,用不得单表清之药,宜用五苓散上下分消表里者。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烦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与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


此章分别不可用五苓散,宜用五苓之法。上段言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欲饮水,无脉浮小便不利句,但可与饮水,焉可用五苓,下段多脉浮小便不利之句,焉可不用五苓!前贤见一方在末句,皆注总治全章,误也。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发汗已,脉浮数,不烦渴者,可再发汗。今烦渴,此太阳热结在里,故以五苓散双解表里。


可见五苓散,惟太阳小便不利,脉浮烦渴,方可用。若阳明烦渴,小便不利,当猪苓汤。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主之。


此章申明伤寒汗出,风伤卫之症,须分别渴与不渴。若一见渴,则为里有结热,可用五苓散。若汗出不渴者,则非热结在里,故不可用五苓散。观仲景用五苓散,不重在小便不利治法之中,反详于口渴引饮,发热多汗,表热不减条内。可见意在双解表里,上下分消太阳耳,非利小便也。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烦躁,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误下太阳,心下痞满,用泻心汤。痞不解,反渴而烦躁,小便不利,此太阳之邪,因下内陷,下结膀胱,故用五苓散双解表里。按以上五条,皆反复告诫用五苓散,以治汗多热不解,口渴烦躁之症。良以表热不退,多用发表;口渴烦渴,多用清热。今因汗出表不解,又见烦渴消水,此太阳表里两兼之症,又当双解表里,非单列表表所能愈者。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烦渴,本白虎汤症。然恶寒无汗而渴,脉浮脉细而渴,脉伏不消水而渴,太阳汗多,表热不解,表里热结而渴,皆禁白虎汤此,以服桂枝汤。后大汗,后大烦渴,脉洪大,此阳明表解里热之渴,故用白虎汤。


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症者,白虎加人参汤。


上章申明用白虎之症,此章又恐表邪未解,故复告诫。若伤寒脉浮,发热无汗,表症不解,不可用白虎。即渴欲饮水,亦要看表症全无,方与白虎汤。


伤寒无大热口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上章关防表症不可用白虎,此章又恐口燥渴,心烦,津液有立尽之虞。故曰身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者,里热已极,即有背微恶寒表症,亦用白虎汤。


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伤寒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舌干燥而烦,直至消水数升,当用白虎汤。今以若吐若下后,故加人参,以救津液。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噪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心中懊 ,舌上白苔者,栀子豆豉汤。若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者,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此章分三条治法。详注懊 门。以栀子豆豉汤,治懊 舌上白苔;又以白虎人参汤,治渴欲饮水,清阳明上焦之热;若加小便不利者,又用猪苓汤,清阳明下焦热结。


阳明病,汗多而渴者,不可与猪苓汤。以汗多胃中燥,猪苓汤,复利其小便也。


上章立猪苓汤治法。此章防汗多者,津液外泄,渴者内水已亏,不可用猪苓汤。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能饮食,心烦喜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中风,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若胸中烦而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若渴者,加人参、栝蒌根,去半夏。


此条历叙少阳经之各症,而以小柴胡汤主治。惟以烦而呕,则用半夏;若不呕,去半夏、人参,加栝蒌实;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天花粉。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头项痛,胁下满,手足温而渴,小柴胡汤主之。


此申明上章一见少阳症,便以小柴胡汤主治。太阳篇有一些恶寒头疼,便是太阳施治。今少阳篇又云有柴胡症,但见一症便是少阳,玩两篇互发见症治症之义。


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此申明少阴下利,有寒热两途。今咳而呕渴,心烦不得卧,此少阴热利也。故用猪苓汤,从下去热。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大承气汤。


此申明少阴里热症,口燥咽干而渴,则津液立竭,故用大承气急下。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明凡用急下,必要见下症者,质清而无渣滓相杂,色青而无黄赤相间,热极假阴之候,然必得心下硬痛,口燥咽干而渴,方是里实下症的据。


五苓散 见小便不利。


干葛汤 见似疟。


白虎汤


知母 石膏 粳米 甘草


阳明表热口渴,用干葛汤。阳明表解里热,则用白虎汤。如小便不利,加滑石、木通、车前子;虚弱人,加人参。


猪苓散 见小便不利。


阳明水液不分,口渴下利,以此方分利小便。


承气汤 见大便结。


热邪传入阳明之里,则发渴消水;传入少阴,则口燥咽干而渴,故渴而大便结。有下症者,用此汤。


小柴胡汤 见寒热头眩。


风盛为消,木能盗水,故少阳风发之疟,消渴特甚,小柴胡去半夏,加天花粉,乃不易之常法。


导赤各半汤


火动于中,则多消渴。然诸火皆起于心,心与小肠为表里,凡治心火,莫如利小便。此方导赤散合泻心汤,专利小便。


三黄巨胜汤


黄芩 黄连 大黄 石膏


中有积热,身热多汗,二便赤闭,目赤唇焦,谵妄作渴饮水,则用此方。


凉膈散 见发狂。


肺胃有热,多发渴。此方虽用大黄,不用枳壳,与桔梗同用,则凉上而不下行矣。


干葛石膏汤 见寒热。


阳明里热作渴,用白虎汤;阳明表里皆热,亦用此方。


石膏清燥汤 见喘逆。


热在气分,口多渴;燥热为病,口多渴。清燥汤气分药也,清气分之燥热,则渴自止。


大黄黄连泻心汤


大黄 黄连 甘草


口渴皆系内热,泻心下之火则热退渴止。


枳实栀子豆豉汤 见懊 。


食滞中焦,每不作口渴。然蒸酿日久,亦能作渴,故不用清热治渴,而以腐谷消滞则渴自止。


茵陈蒿汤


茵陈 栀子 大黄


发黄口渴,全凭湿热上起见,故去热退渴,推此方为当。


升麻清胃汤


同一阳明症,以渴而消水,热在气分,用干葛清胃汤。渴不消水,热在血分,用升麻清胃汤。治膏粱积热,亦用升麻清胃汤。以血肉之物,善伤血分耳。若以阳明邪热之口渴,妄用腻膈之味,则邪热凝滞,食气痰饮,胶结胸前,蒸酿发热,其渴愈甚。另有三阴下利阴寒之症,亦有假作渴者,然渴不消水,小便清白为异耳。


东垣云∶发热恶寒,大渴不止,其脉大而无力者,非白虎汤症,此血虚发躁而渴也,宜用当归补血汤。


凡中风伤寒,结热在里,热伤气分,必烦渴饮水。治有二法∶表证已罢,而脉洪大,是热邪在阳明之半表里,用白虎加人参汤,清火以益气;表证未罢,而脉仍浮数,是寒邪在太阳之半表里,用五苓散,利水而发汗。


○仲景治阳明渴饮有四法∶本太阳转属者,五苓散微发汗以散水气;大烦燥渴,小便自利者,白虎汤加人参清火而生津;脉浮发热,小便不利者,猪苓汤滋阴而利水;小便不利腹满者,茵陈汤以泄满,令黄从小便出。


病情不同,治法亦异。


○凡厥阴之渴,在未汗时;太阳之渴,在发汗后。(柯韵伯)


太阳无汗而渴,忌白虎;阳明有汗而渴,忌五苓。(葛逸圣)


三阴同属脏寒,少阴、厥阴有渴证,太阴独无渴证者,以其寒在中焦,总与龙雷之火无涉。少阴中有龙火,水底寒甚则龙升,故自利而渴;厥阴中有雷火,故有消渴。(程郊倩)


即以伤寒口渴言之,邪热入于胃腑,消耗津液,故渴。恐胃汁干,急下之以存津液。其次但云∶欲饮水者,不可不与,不可多与,别无治法;纵有治者,徒知以芩、连、栀、柏、麦、味、花粉,甚则石膏、知母治之。


此皆有形之水,以沃无形之火,安能滋肾中之真阴而止渴乎?若以六味地黄汤大剂服之,其渴立愈,何至传入少阴而成燥、实、坚之证乎?(《赵氏医贯》)


赵氏论治伤寒口渴,独重地黄滋阴,但伤寒末后之渴为虚热,初起之渴为实热,若以地黄腻膈之味施于伤寒初起口渴之证,则邪热凝滞,病气不消,其渴愈甚矣。且口渴属阳明气分之病,先生不分气血所属,竟云滋阴,不知邪热未去,虽曰进滋阴,无益于病。此仲景不设滋阴之方于口燥咽干条内者,良以滋阴乃治血虚之内伤,非治热之外感也。(《证因脉治》)


湿热则不渴,燥热则渴,此以渴、不渴分热之在湿、在燥也。热在血分则不渴,热在气分则渴,此以渴、不渴分热之在血、在气也。胃家痰食则渴而不消水,胃家邪热则渴而消水,此以消水、不消水分痰食、邪热也。


实火口渴则脉实数,虚火口渴则脉虚数,此以脉之虚实分虚火、实火也。邪热在表则不渴,热邪在里则渴,此以渴不渴、分热之在表在里也。凡渴,皆属阳明气分之热,故干葛、石膏乃渴证必用之药。干葛宣发阳明之表热,石膏清解阳明之里热。有先用石膏渴不减、后用干葛而愈者,此阳明之表热也;有先用干葛渴不减、后用石膏而愈者,此阳明之里热也。同一阳明经病,同一阳明经药,而失分表里,则不见效。杂证口渴,有肺消、肾消;伤寒口渴,一惟阳明邪热。即有少阴口燥咽干而渴,厥阴消渴饮水,亦是阳明传入之热病也。另有三阴下利、寒证之假渴者,然虽渴而不消水,小便清白为异耳。(《伤寒大白》)


泻痢口渴,有真渴,有似渴。真渴者,必好茶饮,但以喜热、喜凉,即可辨其寒热;似渴者,干也,非渴也,口虽干而不欲汤饮,则非热证可知。然泻痢之证,因其水泄于下,必津涸于上,故不免于渴。渴而欲饮,正以内水不足,欲得外水以相济也。诸如此者,必当详审其有火、无火,若火有余者自当清火,水不足者自当滋阴,是固然矣。然气为水母,其有气虚不能生水者,不补其母,则水不能生而渴不止也;土为水主,其有脾虚不能约水者,不强其主,则水不能蓄而渴不止也。使能不治其渴,而治其所以渴,又何渴病之有?(张景岳)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