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解围元薮》:癞

《金匮钩玄》:癞

《杂病治例》:癞

此症乃土癞之毒潜注脾脏,流于四肢,则垂重难举,手足肘膝腐烂,脓血臭秽,或指趾毁落,肿大如车轴,瘫痹注烂,直见筋骨,痛惫而死,或发于胸臆肋背,先肿如痞,后又穿烂,日久叫号刺痛而死。


曰金曰面曰白,肺之癞也。


大风病,是受得天地间杀物之气,古人谓之疠风者,以其酷烈暴悍可畏耳。人得之者,须分在上、在下。


夫在上者,以醉仙散取涎血于齿缝中出;在下者,以通天散取恶物陈虫于谷道中出。取出虽有道路之异,然皆不外乎阳明一经。治此证者,须知此意。看其疙瘩与疮,上先见者、上体多者,在上也;下先见者、下体多者,在下也。上下同得者,在上复在下也。阳明胃经与大肠无物不受,此风之入人也。气受之,则在上多;血受之,则在下多;血气俱受之者,上下俱多也。自非医者神手,病者铁心,罕有免此。夫从上从下以渐而来者,皆可治。人见其病势之缓,多忽之。虽按法施治,病已痊可,若不能忌口、绝色,皆不免再发,发则终于不能救也。余曾治五人中间,唯一妇人不再发,以其贫甚而且寡,无物可吃也。余四人,三、四年后皆再发。


孙真人云∶吾尝治四五十人,终无一人免于死。非真人不能治,盖无一人能守禁忌耳。此妇人本病药外,又服百余帖加减四物汤,半年之上,方得经行,十分安愈。


治法∶在上者醉仙散,在下者通天再造散。后用通神散,及三棱针于委中出血。但不能忌口、绝房者,不治之也。


醉仙散∶


胡麻仁 牛蒡子 蔓荆子 枸杞子(各半两为粗末,同炒紫色) 白蒺藜 苦参 栝蒌根 防风(各半两)


上八味为细末,每一两半入轻粉三钱,拌匀。大人一钱,空心,日午、临睡各一服,淡茶调下。五七日间,必于齿缝中出臭涎水,浑身觉痛,昏闷如醉,利下恶臭屎为度。量大小虚实加减与之。证候重而急者,须以再造散下之,候补养得还,复与此药吃。须断盐酱醋诸般鱼肉椒料果子烧炙等物,止可淡粥及淡煮熟时菜食之。茄尚不可食,惟有乌稍蛇、菜花蛇可以淡酒煮熟食之,以助药力。


再造散∶郁金(半两,生用) 大黄(一两,炮) 皂角刺(一两,黑者大者) 白牵牛(头末六钱半,炒半生用之。)


上为末,五钱临夜冷酒调下。以净桶伺候泄出虫。如虫口黑色,乃是多年虫;口如赤色,是近者。三数日又进一服,直候无虫,即绝根也。



此是感天地杀厉之气。声哑者,难治。


下虫 病在下,通天再造散。取虫及秽物方∶郁金(一钱) 大黄(一两) 白牵牛(六钱,半生半熟) 皂角刺(一两,陈者) 共为末,酒下五钱。


取涎 病在上,用醉仙散于牙缝中追毒取涎,方见后。


发散 痛者,养血药中加如圣散。


疏风清热 防风通圣散加生地、羌活、独活、大力子、白芷、蔓荆子。


宣 气实痰壅者,宜吐、汗之。


换肌 换肌丹方∶当归 苦参(各二两) 川芎 抚芎 防风 荆芥穗 川羌活 独活 金蝎 蝉蜕(各一两半,共为末) 大枫子(三斤,取净肉一斤)


上枫肉捣如泥,和陈米饭为丸,每服四十丸,空心至晚各进一服。


针 出恶血,取委中二穴,针之去恶血二三合。又黑紫疙瘩处,亦去恶血。


凉血泻火 四物加生地、荆芥穗、黄 、黄连、地骨、甘草、黄芩之类。


润肤 大枫子、枯矾、轻粉、苦参、白芷,为膏润之。痒者,加白芨、硝、雄黄。


追涎 鼻塞者,用猪牙皂角十条,微泡去皮,玄胡索大者三枚,青黛半钱,共为末,滴水丸如鸡头大,晒干。


每一丸以水浸开,口含水,以药搐鼻中,其涎自出,后以水漱口自止。


醉仙散方∶服五七日后,牙缝中出涎。


胡麻 鼠粘子 枸杞子 蔓荆子(各一两,同炒) 白蒺藜 苦参 防风 栝蒌根(各半两)


上为末,每十五钱入轻粉一钱,茶汤调下。


洗浴 雄黄(研,生用,) 临时下黄柏、槐花、麻黄、苦、干姜(各一两),只为粗末,用水一桶许,浸五日,令药水浓却,煎数沸,去渣,入缸或大桶内,令满,坐于内没身,汗出为度,其虫取下,远去其水,于僻处理藏,换新衣着,大忌色欲、口味。


双解 乌蛇丸方∶皂角去皮弦子二十定,酥炙;白花蛇、乌蛇各一条,并酒浸,去骨,焙干;苦参四两;大枫子三斤,内取净肉一斤。共为细末,以皂角十三定捶碎,以水五升浸一宿,滤去渣,熬成膏,和前药为丸,桐子大。每三十丸,欲利,温酒下,以利为度;欲汗,通圣散汁送下,三日服一遍,汗出为度。


敛疮药 风痒多用,寻常少用。


紫荆皮(四两) 白芨 赤小豆 斑蝥(去足翅) 明矾 全蝎(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水调涂敷其疮,直到了不换,痊后其痂自落。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