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木舌

《喉科指掌》:木舌

《喉舌备要秘旨》:木舌

《金匮钩玄》:木舌

《寿世保元》:木舌

《医学纲目》:木舌

《医宗金鉴》:木舌

《幼科心法要诀》:木舌

《证治准绳·类方》:木舌

《证治准绳·幼科》:木舌

《竹林女科证治》:木舌

木舌(图缺)


此症心脾肝三脏积热而发。舌粗紫胀,食滞中宫,不能言语。因多食炙 所致。急砭出紫血,搽金不换,服大承气汤兼黄连解毒汤加∶山栀 木通 连翘 花粉(各二钱) 赤芍 草河车(各三钱)。服二帖不应,重加生大黄以泻热毒。再用六味汤漱口(不必咽下)。左右寸关之脉俱洪大者,实症,宜用前药。六脉细者,虚症,难治。大承气汤、黄连解毒汤(俱在二卷精选应用方内可查。)



舌尖肿大,塞满口中,直硬如木,不能转动者是。用萆麻子肉捣烂,以纸取油将纸搓条,点火吹灭,以烟向舌熏之即消。若舌下肿起,用银针挑破出血,以锅墨烟,以烧草者更佳,以麻油浓调敷之,脱去再敷,或用水调敷亦可。


又方,蒲黄研末,时敷舌上,其肿自消。


又方,僵蚕为末,吹入,吐痰甚效。


戴云∶木舌者,舌肿硬不和软也。又言重舌者,亦是此类。二者盖是热病。用百草霜、滑石、芒硝、为末,酒调敷。


一论木舌。乃舌肿硬不柔和。脾经实火也。


泻黄散 治木舌、弄舌。


藿香叶(七分) 山栀(一钱) 软石膏(五分) 防风(四分) 甘草(七分)


上锉一剂。水煎。不拘时服。


一治木舌。


百草霜 芒硝 滑石


上为末。酒调敷之。



〔汤〕木舌者,舌肿渐渐粗大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



〔田〕木舌治法。用《局方》中紫雪一分,竹沥半合和之,时时抹入口中,自消。



〔丹〕小儿木舌。百草霜、滑石、芒硝为末,酒调敷。


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外用川硝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灵。


[注]


木舌一证,皆因心脾积热而成,盖脾之脉络在舌下,又舌为心苗,遇火上冲,令儿舌肿满木硬,不能转动,故名木舌,外用川硝散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汤,若不急治,必致难救。


(川硝散)朴硝五分真紫雪二分盐一分以上为细末,以竹沥调敷舌上。


(泻心导赤散)方见吐舌初生门


木舌心脾积热成,肿胀木硬证多凶,外用川硝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灵。


【注】木舌一证,皆因心脾积热而成,盖脾之脉络在舌下,又舌为心苗,遇火上冲,令儿舌肿满木硬,不能转动,故名木舌。外用川硝散敷舌上,内服泻心导赤汤。若不急治,必至难救。


川硝散


朴硝(五分) 真紫雪(二分) 盐(一分)


上为细末,以竹沥调敷舌上。


泻心导赤汤(方见吐舌)


马牙硝丸


马牙硝(研,七钱半) 铅白霜 太阴玄精石 寒水石 麝香(细研) 大黄(炒。各半两) 枯白矾(一钱二分) 炙甘草(二钱半)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丸,如小弹子大。含一丸,咽津。


牛黄散 治舌肿强。


牛黄(研) 汉防己(各七钱半) 犀角屑(二钱半) 羚羊角屑 人参 桂心 牛蒡子(炒) 生地黄炙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不拘时,连滓温服。


玄参散


玄参 升麻 大黄 犀角屑(各七钱半) 甘草(半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飞矾散


白矾(飞) 百草霜(各等分)


上研细末,捻糟茄自然汁调,若口噤,挑灌之妙。


虫散


虫(五枚,炙) 盐(半两)


上研细末,以水二盏,煎十沸,去滓,热含吐去,以瘥为度。


百草霜散 治舌肿起,如猪胞方,忽然硬肿,逡巡塞闷杀人。


上用釜下墨末,以醋调,浓敷舌上下,脱去更敷,须臾即消,若先决去血汁,更敷之尤佳。一方,釜下墨和盐等分,沥清水,涂肿处令遍表里,良久即愈。一方用醋调尤妙。


一方,用井花水调釜下墨、盐成膏,敷舌上立愈。


木舌者,舌肿渐渐粗大满口,不急治,即塞杀人也。〔曾〕木舌者,舌肿硬而妨乳食,此为风热盛也,以当归散、泻黄散、玉露饮,皆可服之,次消黄散点擦舌上。盖舌者,心之管,心热则生疮破裂,肝壅则血出如涌,脾闭则白胎如雪,热则肿满,风则强木,口合不开,四肢壮热,气喘语塞,即其候也。治法,凉解上焦及心肝脾三经邪热,疏风化痰,初用百解散加五和汤,水姜灯心煎投,次以牛蒡汤同当归散,入生地黄水姜煎服。治法用《局方》中紫雪二钱半,竹沥半合和之,时时抹入口中,自消。百草霜、滑石、芒硝、为末,酒调敷。


泻黄散(脾)玉露饮(积热)


消黄散 治风热上攻,舌硬肿大不消。


风化朴硝 真蒲黄(各半两)


上,蒲黄晒干为末,同朴硝乳钵内细研匀。每用一字或半钱,点揩舌上下。


百解散(急惊) 五和汤(失血) 牛蒡汤(咽喉)


川硝散 治小儿木舌。


朴硝(一两) 真紫雪(五钱) 食盐(二钱半)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入竹沥三两点,用白汤调涂舌上。咽津无妨。


婴儿舌尖肿大塞满口中,或僵硬如木,不能转掉,名曰木舌。宜用薄荷叶、细茶叶共煎,露一宿,青绢裹箸上蘸药抹上。或用蓖麻子去壳取肉,捣烂,以纸捻,蘸蓖麻油点火。吹灭以烟熏之,即消。若舌下有如蝼蛄,或如卧蚕者,急于肿突处砭去其血,乃用釜底墨,以盐、醋调敷,或井华水调亦可,或单用蒲黄研末刷上,其肿自退。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