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目疣

《审视瑶函》:目疣

此症或眼皮上下.生出一小核是也.乃脾胃痰气所致.上睑属脾经.下睑属胃经.若结成小核.红而自破.不药而愈.若坚白不破.久则如杯如拳.而成瘤矣.若初起小核时.即先用细艾如粟米壮放患上.令患目者卧榻紧闭目.以隔蒜片灸三四壮.外将膏药贴之.又用紫背天葵子连叶二两煮酒 一壶半.皂角子二三粒泡热研细.饮酒时搽疣上自消.



凡是睥生痰核.痰火结滞所成.皮外觉肿如豆.睥内坚实有形.或有不治自愈.或有壅结为瘿.甚则流脓出血.治之各不同名.此火土之燥.毋向外求情.若能知劫治.顷刻便清平.


此症乃睥外皮内.生颗如豆.坚而不疼.火重于痰者.其色红紫.乃痰因火滞而结.此生于上睥者多.屡有不治自愈.有恣辛辣热毒酒色斫丧之人.久而变为瘿漏重疾者.治亦不同.若初起知劫治之法.则顷刻而平复矣.宜服∶


防风散结汤


玄参(一钱) 前胡 赤芍药 黄芩 桔梗 防风 土贝母 苍术 白芷 陈皮 天花粉(各八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热服.


清胃汤(治眼胞红硬.此阳明经积热.平昔饮酒过多.而好食辛辣炙爆之味所致也.)


山栀仁(炒黑) 枳壳 苏子(各六分) 石膏( ) 川黄连(炒) 陈皮 连翘 归尾 荆芥穗 黄芩 防风(各八分) 甘草(生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一钟.去滓.热服.



木疳十有九风轮.碧绿青蓝似豆形.如是昏沉应不痛.若然泪涩目多疼.莫教变症侵眸子.不散瞳神便破睛.


此症生于风轮者多.其色蓝绿青碧.有虚实二症.虚者大而昏花.实者小而痛涩.非比蟹睛.因破而出.乃自然生出者.大小不一.亦有渐变成尖长也.宜服∶


羚羊角饮子


羚羊角(锉细末) 细辛 大黄 知母 五味子 芒硝(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锉剂.以上六味.各一钱.防风二钱.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为末.每服五钱.调服亦可.


平肝清火汤(治黑睛胀大.虚者服.)


车前子 连翘(各一钱) 枸杞子 柴胡 夏枯草 白芍 生地黄 当归(各钱半)


上为一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



火疳生如红豆形.热毒应知患不轻.两 目家犹可缓.气轮犯克急难停.重则破 成血漏.轻时亦有十分疼.清凉调治无疑惑.免致终身目不明.


此症生于睥 气轮也.在气轮.为害尤急.盖火之实邪.今在金部.火克金.鬼贼相侵.故害最急.初起如粟疮榴子一颗.小而圆.或带横长而圆.状如豆.次后渐大.痛者多.不痛者少.不可误认为轮上一颗如赤豆症.因瘀积在外.易消之.此则从内而生也.宜服∶


洗心散


大黄 赤芍药 桔梗 玄参 黄连 荆芥穗 知母 防风 黄芩 当归尾(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食后茶清调下.



土疳之病.俗号偷针.脾家燥热.瘀滞难行.微则自然消散.甚则出血流脓.若风热乘虚而入.则脑胀痛而眸子俱红.有为漏之患.有吊败之凶.


此症谓睥上生毒也.俗号为偷针.有一目生而传两目者.有止生一目者.有微邪不出脓血而愈者.有犯触辛热燥腻.风沙烟火.为漏为吊败者.有窍未实.因风乘虚而入.头脑俱肿.目亦赤痛者.所病不一.因其病而治之.宜服敷∶


清脾散


薄荷叶 升麻 甘草(减半) 山栀仁(炒) 赤芍药 枳壳 黄芩 广陈皮 藿香叶 石膏 防风(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五分.白水煎服.


敷药方


生南星(三钱研末) 生地黄(五钱)


上共捣烂为膏.贴太阳穴.其肿即消矣.



金疳起如玉粒.睥生必碍睛疼.沙擦涩紧翳障生.若在气轮目病.珠痛泪流不爽.阳分最苦气升.时交阴降略清宁.目小涩而坚硬.


此症初起与玉粒相似.至大方变出祸患.生于睥内.必碍珠涩痛以生障翳.生于气轮者.则有珠痛泪流之苦.子后午前.阳分气升之时.病尤甚.午后时入阴分.则病略清宁.久而失治.违戒反触.有变漏之患矣.宜服∶


泻肺汤


桑白皮 黄芩 地骨皮 知母 麦门冬(去心) 桔梗(各等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后服.



水疳眼忽一珠生.或在胞中或在睛.或者痛如针样刺.连眶带脑赤烘疼.或然不疼形多大.不散睛瞳便漏睛.


此症生于睥 气轮之间者多.若在风轮.目必破损.有虚实大小二症.实者小而痛甚.虚者大而痛缓.状如黑豆.亦有横长而圆者.与木疳相似.但部分稍异.色亦不同.黑者属水.青绿碧蓝者属木.久而失治.变为漏头风.人每有此患.风属木.肝部何以病反属水.盖风行水动.理之自然.头风病目每伤瞳神.瞳神之精膏.被风气攻.郁久则火胜.其精液为火击散.故随其所伤之络.滞结为疳也.疳因火滞.火兼水化.水因邪胜.不为之清润.而反为之湿热相搏.变为漏矣.故水疳属肾与胆也.宜服∶


蠲毒饮


防风(一钱) 赤芍药 川芎 连翘 甘草 牛蒡子(炒研各八分)


上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此乃治实症小而痛甚者服.若治虚症大而痛缓者.减去防风、连翘、牛蒡子.以四物治之.加熟地黄、当归身各八分.煎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