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脾痹

《圣济总录》:脾痹

《也是山人医案》:脾痹

《症因脉治》:脾痹

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是为脾痹。其状四肢懈惰,发咳呕汁,上为大塞。经所谓诸痹不已,亦益内者如此。


治脾痹肌肉消瘦,心腹胀满,水谷不化,食即欲呕,饮食无味,四肢怠惰,或时自利。


黄丸方。


黄 (锉) 石斛(去根) 附子(炮裂,去皮脐) 肉苁蓉(酒浸,切,焙) 益智(去皮)白术 人参(各一两) 桂(去粗皮)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一两半) 诃梨勒(煨,去核二两) 五味子 当归(切,焙) 白豆蔻(去皮) 沉香(锉) 高良姜 枳实(去瓤,麸炒各三分


上一十八味,为细末,煮枣肉,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温酒下治脾痹心腹胀满,不欲饮食,食则气滞体重,四肢无力。白术汤方。


白术 人参 荜澄茄(各一两) 诃梨勒(煨,去核二两) 丁香 草豆蔻(去皮) 黄附子(炮裂,去皮脐) 白茯苓 麦 (微炒) 沉香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 木香(各三分)


上一十五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


治脾痹肉极虚寒,体重怠惰,四肢不欲举动,关节疼痛,不嗜饮食。黄 酒方。


黄 桂(去粗皮) 巴戟天(去心) 石斛(去根) 泽泻 白茯苓(去黑皮) 柏子仁 干姜(炮) 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各三两) 防风(去叉) 独活(去芦头) 人参(各二两)天雄(炮裂,去皮脐) 芍药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乌头(炮裂,去皮脐) 茵芋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 细辛(去苗叶) 白术 黄芩(去黑心) 栝蒌根 山茱萸(各一两)


上二十三味, 咀,绢袋盛,以清酒三斗渍之,秋冬七日,春夏三日。初服三合,渐加之,以微麻木为效,日再。


治脾痹四肢怠惰,发咳。大半夏汤方。


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曝干五两) 白术 白茯苓(去黑皮) 人参 甘草(炙)附子(炮裂,去皮脐)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 桂(去粗皮三两)


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治脾痹四肢懈惰,肉极肌热。麻黄汤方。


麻黄(去根节) 枳实(去瓤,麸炒) 防风(去叉) 白术 细辛(去苗叶各三两) 石膏(碎八两) 附子(炮裂,去皮脐四两) 甘草(炙) 桂(去粗皮各二两)


上九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


治脾痹四肢懈惰,皮肤不通,外不得泄。风引汤方。


独活(去芦头四两) 当归(切,焙)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两) 干姜(炮) 甘草(炙) 人参黄 防风(去叉各二两) 桂(去粗皮)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大豆(二升熬,去皮)


上一十一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酒半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日三夜一.治脾痹发咳呕汁。温中法曲丸方。


法曲(炒) 吴茱萸(汤浸,焙,炒) 小麦 (微炒各五合) 枳实(去瓤,麸炒) 甘草(炙) 桂(去粗皮)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 当归(切,焙)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两) 细辛(去苗叶) 干姜(炮) 麦门冬(去心,焙) 人参 桔梗(炒)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一两


上一十五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食前熟水下,日三。


吴(三二)形体丰肥.素嗜甘美.近起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古称脾痹.而不饥不食.多属有诸.


鲜竹茹(二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连(六分) 枳实(一钱) 橘红(一钱) 黑山栀(一钱五分) 佩兰叶(一钱五分)



贝(三○)热邪蕴结中焦.不饥不食.口甜.此属脾痹.


佩兰叶(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竹茹(一钱五分) 橘红(一钱) 川连(四分) 块茯苓(三钱)


【脾痹之症】即肌痹也。四肢怠惰,中州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泻,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此脾痹之症也。


【脾痹之因】脾为胃行津液,权主磨化,若饮食过多,饥饱失节,则脾气受损,失其健运,而脾痹之症作矣。


【脾痹之脉】脉见弦滑,脾虚停滞。若见空大,脾胃损伤。若见虚细,脾弱多痢。


【脾痹之治】脾虚不能磨化,枳术消痞丸。脾有停滞者,保和丸。脾虚失健运之机,四君子汤。大便不实,异功散、参苓白术散。


枳术丸


白术 陈枳实


保和丸


山楂 神曲 半夏 白茯苓 莱菔子 陈皮 连翘


四君子汤 见前腹胀。


异功散 即四君子汤加陈皮。


六君子汤 即异功散加半夏。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