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脾瘅

《临证指南医案》:脾瘅

《灵素节注类编》:脾瘅

《圣济总录》:脾瘅

《医述》:脾瘅

某 无形气伤。热邪蕴结。不饥不食。岂血分腻滞可投。口甘一症。内经称为脾瘅。中焦困不转运可知。(中虚伏热)


川连 淡黄芩 人参 枳实 淡干姜 生白芍


某 口甜。是脾胃伏热未清。宜用温胆汤法。


川连 山栀 人参 枳实 花粉 丹皮 橘红 竹茹 生姜


口甘一症。内经谓之脾瘅。此甘。非甘美之甘。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譬犹造酒蒸酿者然。倘一有不和。肥甘之疾顿发。五液清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也。胸脘必痞。口舌必腻。不饥不食之由。从此至矣。内经设一兰草汤。其味辛。足以散结。其气清。足以化浊。除陈解郁。利水和营。为奇方之祖也。夹暑夹泾之候。每兼是患。以此为君。参以苦辛之胜。配合泻心等法。又如胃虚谷少之人。亦有是症。又当宗大半夏汤。及六君子法。远甘益辛可也。(邵新甫)


脾瘅症。经言因数食甘肥所致。盖甘性缓。肥性腻。使脾气遏郁。致有口甘内热中满之患。故云治之以兰。除陈气也。陈气者。即甘肥酿成陈腐之气也。夫兰草即为佩兰。俗名为省头草。妇人插于髻中。以辟发中油秽之气。其形似马兰而高硕。其气香。其味辛。其性凉。亦与马兰相类。用以醒脾气。涤甘肥也。今二案中。虽未曾用。然用人参以助正气。余用苦辛寒以开气泄热。枳实以理气滞。亦祖兰草之意。即所谓除陈气也。此症久延。即化燥热。转为消渴。故前贤有膏粱无厌发痈疽。热燥所致。淡薄不堪生肿胀。寒湿而然之论。余于甘肥生内热一症。悟出治胃寒之一法。若贫人淡薄茹素。不因外邪。亦非冷冻饮料停滞。其本质有胃寒症者。人皆用良姜丁香荜茇吴萸干姜附子等以温之。不知辛热刚燥能散气。徒使胃中阳气。逼而外泄。故初用似效。继用则无功。莫若渐以甘肥投之。或稍佐咸温。或佐酸温。凝养胃阳。使胃脂胃气日浓。此所谓药补不如食补也。又有肾阳胃阳兼虚者。曾见久服鹿角胶而愈。即此意也。未识高明者以为然否。(华岫云)


《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瘅者,湿热病也。脾为湿土,恶湿而喜香燥,主鼓运而为胃行津液者也。浓味浊阴,遏其清阳,变成湿热,津液不得输布而壅于脾,乃上溢而口甘,甘者,脾之味也。热积久,则必转为消渴之病。急治之以兰,除其陈腐之气,遂脾喜香之性也。兰者,俗名省头草,妇女用以渍油抹发者。


论曰内经曰,有病口甘者,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肥甘之过,令人内热而中满,则阳气盛矣。故单阳为瘅,其证口甘,久而弗治,转为消渴,以热气


上溢故也。


治脾瘅口甘中满,兰草汤方


兰草(一两切)


上一味,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不拘时候。


治脾瘅藏热,唇焦口气,引饮不止,赤芍药汤方


赤芍药 生干地黄(焙各一两) 大黄(锉炒) 甘草(炙各半两)


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食后温服去滓。


治脾瘅面黄口甘,烦渴不止,葛根汤方


葛根(锉二两半) 麻黄(去根节一两) 桂(去粗皮三分) 石膏(碎三两) 芍药(一两一分) 甘草(炙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脾瘅烦懊口甘,咽干烦渴,竹叶汤方


淡竹叶(切一两) 柴胡(去苗二两) 犀角(镑屑) 芍药(各一两半) 黄芩(去黑心) 大黄(锉炒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下朴硝半钱匕,温服。


治脾瘅发黄,口干烦渴,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去心生用三两) 芍药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半) 栀子仁(五枚) 石膏(碎三两) 犀角(镑屑一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朴硝半钱匕,食后温服。


治脾瘅身热口甘,咽干烦渴,知母汤方


知母(一两半) 石膏(碎三两) 升麻(锉) 甘草(炙锉各一两) 竹叶(一握)白粳米(一合) 枇杷叶(拭去毛三分)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脾瘅口甘,烦渴不止,前胡汤方


前胡(去芦头一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二两) 桂(去粗皮三分) 犀角(镑屑一两)槟榔(三枚锉)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治脾瘅口甘,咽干烦渴,茯苓汤方


赤茯苓(去黑皮) 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各四两) 甘草(炙锉) 人参 黄芩(去黑心各二两) 桂(去粗皮五两) 半夏(汤洗七遍五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


治脾瘅烦渴,三和饮子方


生姜(半两研取汁) 糯米(半合淘研) 蜜(一合)


上三味相和,分为五服,每服以新水一盏调下,不拘时候。治脾瘅口甘,内热中满,羚羊角丸方


羚羊角(镑) 枳壳(去瓤麸炒) 大黄(锉炒) 木通(锉) 大麻子仁 槟榔(锉)桑根白皮(锉各一


上九味,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不拘时温水下。


治脾瘅内热烦渴,麦门冬煎方


生麦门冬(汁) 生地黄汁(各半斤) 蜜(半升) 栝蒌根(二两) 地骨皮 黄(锉) 葳蕤 知母 淡竹叶(切) 犀角(镑屑) 升麻(各一两) 甘草(炙半两) 石膏(碎研) 凝水石(碎研各二两)


上一十四味,除前三味外,粗捣筛,以水七升,煎药取三升,滤去滓,次入前三味,再以慢火熬如稀饧,以瓷合盛,每服一匙,温汤化下,不拘时。


有病口甘者,名曰脾瘅。(《素问》)


口甘一证,《内经》谓之脾瘅。此甘非甘美之甘,瘅即热之谓也。人之饮食入胃,全赖脾真以运之,命阳以腐之,譬犹造酒蒸酿者然。一有不和,则肥甘之疾顿发,五味精华,失其本来之真味,则淫淫之甜味上泛不已也。胸脘必痞,口舌必腻,不饥不食之由,从此至矣。《内经》设一兰草汤,味辛足以散结,气清足以化浊,除陈解郁,利水和营,为奇方之祖也。暑湿之候,每兼是患,以此为君,参以苦辛之胜,配合泻心等法。胃虚谷少之人,亦有是证,当宗大半夏汤及六君法,远甘益辛可也。


○兰草即佩兰叶,俗名省头草。妇人插髻中以辟油腻之气,形似马兰而高硕,气香味辛性凉,用以醒脾气、涤肥甘也。(《临证指南》)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