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破伤风

《保婴撮要》:破伤风

《扁鹊心书》:破伤风

《慈幼便览》:破伤风

《儿科萃精》:破伤风

《傅青主男科》:破伤风

《古今医鉴》:破伤风

《急救广生集》:破伤风

《经验丹方汇编》:破伤风

《奇效简便良方》:破伤风

《圣济总录》:破伤风

《寿世保元》:破伤风

《外科大成》:破伤风

《外科十法》:破伤风

《外科心法要诀》:破伤风

《万病回春》:破伤风

《卫生易简方》:破伤风

《续名医类案》:破伤风

《医学纲目》:破伤风

《医学心悟》:破伤风

《医学正传》:破伤风

《医碥》:破伤风

《医宗金鉴》:破伤风

《医宗金鉴》:破伤风

《杂病心法要诀》:破伤风

《张氏医通》:破伤风

《证治汇补》:破伤风

《证治准绳·类方》:破伤风

《证治准绳·疡医》:破伤风

《证治准绳·杂病》:破伤风

《周慎斋遗书》:破伤风

洁古云∶风症者善行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反掌之间耳。急宜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在表者,宜羌活防风汤。半表半里者,头有汗而身无汗,宜羌活汤。传入者,甚则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涌盛,胸腹满闷,或便溺赤闭,时或汗出,其脉洪数而弦者,宜大芎黄汤。然其汗初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故表热稍解,腠理疏而汗出也,宜除热散结。若热已退,脏腑已和,而汗仍出者,表虚也,以白术防风汤实其表。牙关紧急者,须撅开口灌之,更不时灌以粥饭。然小儿患之,多因夹惊肝火内热生风所致。夫肝主五色属木生风,察其面色,入肝为青,入心为赤,入脾为黄,入肺为白,入肾为黑。肝经者,用柴胡清肝散。心经者,用栀子清肝散加黄连。肾经者,用地黄丸加柴胡。脾经者,用六君加山栀、柴胡为主,而佐以大补脾胃之药为善。


一小儿十四岁患瘰 ,因劳心功课,头痛发热,自以为伤风,用姜葱发汗,忽腰背反张,口噤不语,脉浮大,按之如无,此气血虚极而变痉,非破伤风也,灌十全大补汤一剂,良久方苏,又数剂而愈。后又伤复厥冷,汗出如注,良久不省,用前汤加附子五分,一剂而苏,乃去附子,服至三十余剂而愈。


一小儿患流注,面色痿黄,忽舌强口噤,脉洪大而虚,按之如无,此脾肺气虚而变症也,先用补中益气汤四剂,稍缓,又用十全大补汤数剂而痊。


一小儿臀痈,久不收敛,因惊发搐口噤,用托里散内参、术各用三钱、柴胡五分、钩藤钩一钱五分,四剂而安。后停食惊骇,目直发搐,口噤流涎,手指逆冷,用五味异功散,此肝木旺脾土受侮,饮食内作而然,用五味异功散加钩藤钩、木香、干姜而苏。


一小儿溃疡变痉如前,面色青赤,此心肝二经血虚而有热也,先用八珍汤加柴胡、牡丹皮,又用加味逍遥散加五味子渐愈;又用八珍汤而安。


一小儿溃疡,忽汗出不止,手足并冷,先用补中益气汤加肉桂、五味子数剂,诸症渐愈。又因饮食过多,口噤作呕,用异功散加升麻四剂而安。


一小儿十六岁, 疮久不敛,因过劳口噤目直,脉洪数,左关脉弦而无力,余谓肝经气血虚而火内动也,用地黄丸料四剂而安;却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地黄丸以补肾肝为主,佐以九味芦荟丸以治肝疳而 疮愈。


一小儿十六岁,流注久不愈,因劳兼怒,忽仆地昏愦,殊类破伤风,面色皎白,无气以动。用补中益气汤,内用人参五钱,加肉桂一钱,不应,加干姜一钱,又不应,此阳气虚甚,药力不能胜之也,急加附子一钱,稍定,乃去附子服十余剂,而元气渐复,却佐以八珍汤、豆豉饼,半载而痊。毕姻后因入试场,劳伤元气,前症复发,亦类破伤风,脉浮大,按之如无,用参附汤四剂而苏,八珍汤地黄丸料各百余剂而痊。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初病邪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


羌活 防风 甘草(炙)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热服。


防风汤 治破伤风表症未传入里,急服此。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调蜈蚣散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鳔(三钱)


上为末,用防风汤调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半表半里者,急宜服此。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煨)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 蔓荆子(各一两)


薄荷 白芷(各五分)


上每服五钱,生姜水煎,日二三服。


地榆防风散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表里兼治。


地榆 防风 地丁草 马齿苋(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服。


大芎黄汤 治破伤风在内,急宜服此汤疏导之。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一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温服,以脏腑通和为度。


白术防风汤 治表药过多,有自汗者。


白术 黄 (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每服五七钱,水煎温服无时,脏腑和而自汗者,可服此药。若脏腑秘,小便赤,自汗者,宜速下之,用大芎黄汤。


白术汤 治破伤风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 葛根(各二两) 升麻 黄芩 芍药 甘草(二钱五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服无时。


玉真散 治破伤风。(方见风犬伤)


白丸子 治一切风疾壅盛,手足顽麻,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半夏(七两,生用) 川乌(去皮脐生用,五钱) 南星(二两)


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丸,空心姜汤下。余承乏留都,各局用此丸及阿胶俱自制,但要药味真正白丸子。如急备用不及,浸内乌头以火略炮,用之亦效。


凡疮口或金刃破处,宜先贴膏药以御风,不然致风气入内,则成破伤风。此证最急,须早治,迟则不救。


若初得此时,风客太阳经,令人牙关紧急,四肢反张,项背强直,急服金华散,连进二三服,汗出即愈。若救迟则危笃,额上自汗,速灸关元三百壮可保,若真气脱,虽灸无用矣。(此证所患甚微,为害甚大,虽一毛孔之伤,有关性命之急,一人因拔髭一茎,忽然肿起不食,有友人询余,余曰∶此破伤风也,速灸为妙。疡医认作髭疔,治以寒凉,不数日发痉而死。)


小儿或因跌扑,或刀斧破伤,风邪暗袭,伤处发肿,谓之破伤风。速宜治之,不然则发痉矣。内服疏风活血散,外以紫金锭一块磨水涂之。


疏风活血散 治小儿出血破伤风,已痉未痉者。


全当归 怀生地 赤芍药 北防风(以上各一钱二分) 鲜红花 正川芎 广苏木 炙甘草(以上各六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一枚) 水煎热服。


紫金锭


山慈菇(三两) 五倍子(三两) 红芽大戟(去芦,一两五钱) 明雄黄 镜辰砂(各五钱) 真麝香(三钱)


共为细末,糕米饮和药捣干,锤为锭,磨水涂之。


小儿初因击破皮肉,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袭,为破伤风,变证多端。古之按症治法列下。


(一)口噤身强直者,古法主定风散(如防风、天南星等分),以姜汁和温酒调服。再以滓敷破口上。


(二)发热红肿,风邪欲传经络而未深入者,古法主水调膏(如杏仁研为泥,和白面等分),新汲水调服。


再以膏涂伤肿处。


(三)风痰痉阴痉者,古法主参归养荣汤(如人参、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白术、茯苓、陈皮各一钱,甘草五分,姜枣为引,水煎服)。


(四)痰火痉者,古法主栝蒌枳实汤(如栝蒌仁、枳实、桔梗、贝母、片芩、栀子、陈皮、茯苓、麦冬、人参、当归、苏子各八分,甘草三分),和竹沥姜汁服。


(五)口 噤、肢体反张者,古法主全蝎散(如蝎梢七个,为末)热酒调服。


(六)抽搦反张者,古法主大蜈蚣散(如蜈蚣一条,江鳔三钱,为末),每服一钱,防风羌活煎汤调下。


(七)角弓反张、牙关紧急者,古法主二乌丸(如生川乌、白芷、天麻各二钱,生草乌、雄黄各一钱,为末,酒糊和丸)。每服温酒下十丸。


(八)风痰盛者,古法主乌蛇散(如乌蛇六钱,麻黄一两,草乌炮干姜、炮附子、川芎、白附子、天麻各五钱,蝎梢二钱半,为末),热酒调服。


(九)手足战掉不已者,古法主朱砂指甲散〔如水飞朱砂、姜制天南星、独活(各二钱,)入手足爪甲烧存性六钱,为末〕,热酒调下。


(十)血凝昏闷者,古法主乌鸦散(如乌鸦翎一钱,烧灰酒调服)。


〔真按〕小儿因跌扑或铁器打破伤风,先用敷药为要。轻者但用真象皮粉敷之,如无真象皮粉,即用明天麻、羌活、防风、生南星(姜汁炒)、白芷,各一分,白附子一钱二分,共研极细末,敷之。裹紧勿见风,内以白糖调开水服之,一二日收口落疤即愈。


重者风邪暗袭伤处发肿,宜速治之,不然则成痉矣。但用苏木三分,当归、生地、赤芍、防风各五分,炙甘草三分,水煎服。可以疏风活血。外用紫金锭磨敷即愈。


附例:


小儿伤风咳嗽,极易变为气逆喘急。但用桑叶钱半,枇杷叶、苦杏仁各二钱,川贝、广陈皮各一钱,炙甘草五分,一剂不必再服。


小儿伤风自利,腹痛而手足冷者,脾怯也。但用炙桑叶一钱,化橘红、茯苓、猪苓、泽泻各二钱,炙甘草五分,生姜一片为引。一剂而止。


小儿伤风呕吐,乳食不消,大便黄白而嫩者,脾肺受寒,不能受纳而吐也。但用炙桑叶一钱,川朴花一朵,藿香梗八分,款冬花钱半,炙甘草五分,干姜一片为引。


小儿伤风胁痛,目肿多泪而咳者,兼肝证也。照伤风咳嗽方,加甘菊花、白芍各一钱为剂。


小儿伤风面赤汗流,舌苔而咳者,兼心证也。照伤风咳嗽方,加石菖蒲一分,以通心气。


小儿伤风面黄唇肿,少食恶心者,兼脾证也。照伤风自利方去藿香梗、款冬花,加焦建曲钱半,茵陈蒿八分为剂。


小儿伤风面白眶肿,上气喘急者,为肺本病也。照伤风咳嗽方,加甜葶苈一分为剂。


方用


蝉退去净,头足为末伍钱,用好酒壹碗,煎滚入末,调匀服之,立生。



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河间曰∶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解。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若夫破伤风证,因事击破皮肉,往往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客袭之。渐而变为恶候。又诸疮久不合口,风邪亦能内袭,或用汤淋洗,或着艾焚灸,其汤火之毒瓦斯,亦与破伤风邪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烧烁真气,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诚可哀悯。



法当同伤寒处治,因其有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三者之不同,故不离乎汗、下、和三法也。是故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半表半里之间者宜和解之,又不可过其法也。



如圣散


川乌 草乌(各三钱) 苍术 细辛 川芎 白芷 防风(各一钱)


上为末,每服五七分,酒调服,忌油腻晕腥面。如癫狗咬,加两头尖、红娘子各一钱。中风身体麻木,或走痛,酒调下。风旋头晕,酒调下。头风,茶调下。偏头风,口噙水,搐鼻。伤风,热茶调下,出汗。风牙虫痛,频擦患处,流涎。金疮血不止,干掺之。恶疮久不愈,口噙水洗,绵拭干掺之。犬咬蛇伤,蝎螫口噙,盐水洗之,仍敷上。痈疽、 瘤、鱼睛、红丝、发背、脑疽等疮发时,新汲水调涂纸封,再用酒调服。汤火伤皮,新汲水调,鸡翎刷上。杖疮有血,干敷之。瘰口噙水洗,掺之。干湿疥疮,香油调搽。


定风散 治破伤风,及金刃伤,打扑伤损,并癫狗咬伤,能定痛生肌。


天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之不麻) 防风(各等分)


上为细末,破伤风以药敷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一钱服,如牙关紧急,角弓发张,用药二钱,童便调下。


打伤欲死,但心头微温,以童便灌下二钱,并进二服。癫狗咬破,先噙将水洗净,用绢试干,贴药,更不再发,无脓,大有功效。


一字散 治破伤风搐搦,角弓反张。


蜈蚣(去毒,炒一条) 全蝎(一对,炒,去毒并头足)


上为细末,如发时,用一字擦牙缝内,或吹鼻中。


脱凡散 治破伤风,五七日未愈,已至角弓反张,牙关紧急。


蝉蜕(去头足,土净,五钱)


上为末,用好酒一碗,煎滚,服之立苏。


退风散 治破伤风不省人事,角弓反张。


防风(一钱) 荆芥(五分) 薄荷(七分) 僵蚕(炒,五分) 天麻(酒洗,一钱)白芷(一钱) 麻黄(一钱) 茯苓(一钱) 当归身(一钱) 甘草(炙,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七片,煎服。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初传在表。


当归 川芎 白芍 防风 羌活 本 细辛 地榆 甘草(炙,各一钱)


上锉一剂,水煎热服。若大便闭,加大黄。热,加黄芩。


水调膏 治初破伤风,热红肿,风斜欲将传播经络而未入深者,用此。


杏仁(去皮,细研) 白面(各等分)


上和匀,用新汲水调如膏,敷患处,肿消热退。


灸法 治破伤风及犬伤,神效。


用核桃壳半个,填稠人粪满,仍用槐白皮,衬扣伤处,用艾灸之。若遍身汗出,其人大困则愈。远年者,将伤处前灸之,亦己。


破伤风 用病患耳中膜,并爪甲上刮末,唾调敷上。(《简易良方》)


破伤风肿 新杀猪肉,乘热割片,贴患处,连换三片,其肿立消。(《单方摘要》)


破伤风浮肿 蝉脱为末,葱涎调,敷破处,实时去恶水,立效。(《同寿 》)


破伤血出 何首乌末,敷之即止,神效。(《笔峰杂兴》)


破伤风病 用白面、烧盐(各一撮),新汲水调涂之。(《普济方》)


一方,用杏仁杵膏,浓涂,上燃烛,遥炙之。(《千金翼》)


神妙散(止血生肌,令无瘢痕) 盐藏杨梅,和核捣如泥,做成锭子,以竹筒收之。凡遇破伤,研末敷之,其效如神。(《保生余 》)


皮肉损破,复被外风袭入经络,渐传入里,其患寒热交作、口噤切牙、角弓反张、口吐涎沫。入阴则身凉自汗,伤处反平陷如故者,其毒即内收。当用万灵丹发汗,令风邪外出,次以玉真散患上贴之,得脓为效。如汗后前症不退、伤处不高、渐醒渐昏、时发时止、口噤不开、语多不出者终为死候。


万灵丹


茅术八两 全蝎 石斛 明天麻 当归 甘草(炙) 川芎 荆芥 北细辛 防风 麻黄 川乌(汤泡去皮) 草乌(同上) 何首乌各一两 雄黄六钱


为末,蜜丸。或一两作四丸,或一两作六丸,或一两作九丸,三等做下以备老壮缓急取用。外以朱砂为衣,罐器收贮。每用葱白九枚煎汤化一丸,通口服,盖被出汗愈。如服后汗迟,再用葱汤催之,汗必如淋。少顷渐去盖被,其汗自敛。一切肿毒风气宜发散者,皆可服。


如(见医书)


玉真散


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


等分研末,敷患处。如打伤欲死、心头微温者,热酒、童便灌下二钱,连进二服,立可回生。破伤风牙关紧闭、腰背反张,甚则切牙缩舌,以童便调服三钱,立愈。(《秘方集验》)


一用蛴螬(即地蚕虫也) 将驼脊皆握住,待口吐水就取抹疮上,觉身麻汗出,无不活者。 昔一儿额上跌破成风,根据此治之,实时愈。(《婴童百问》)


鸽粪尖者二钱(炒),白面一两(炒),麻(不拘两数,烧存性),共为细末,黄酒调服出汗。


又方 用手足十指甲,香油炒为末,黄酒服出汗。


又槐子一合(炒黄),好酒一碗煎八分,热服出汗。


论曰破伤风因卒暴伤损。风邪袭之。传播经络。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强。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则不可治。诸疮久不瘥。荣卫虚弱。肌肉不生。疮眼不合者。风邪亦能外入。


为破伤风之候。


治破伤风身如铁石。或如角弓反张。口噤不开。宜斡齿灌药。羌活汤方


羌活(去芦头) 防己 羚羊角(镑) 升麻 黄芩(去黑心) 蔓荆实(去皮各一两半) 犀三分) 麻黄(去根


上一十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地黄汁半合。薤白白二寸。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日午临卧温服。如病急不拘时服。盖复汗出即愈。


治破伤风身体强直。口 战掉。雄黄丸方


雄黄(研) 羌活(去芦头) 独活(去芦头各一分) 腻粉(研一钱) 人参 芦荟(研) 乌子(炮) 天南星(炮) 干


上一十五味。将十味捣罗为末。入五味研者和匀。以酒煮和根葱二茎。熟后去葱。别入槐胶末一两。煎如稠膏。和药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空心午时临卧温酒下。渐加至四五丸治破伤中风附子丸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 乌头(炮裂去皮脐) 天麻 天南星(炮各一两)以上四味。粗捣筛。入绢袋子。以好酒三升浸之。冬二七日。夏一七日。不得透气。日满将袋子绞干。去滓取汁。于瓷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诸药雄黄(研) 丹砂(研) 铅霜(研) 白僵蚕(炒捣各一分) 蝎梢(炒捣) 鹿角霜(研) 鹿以上八味。将四味同捣。四味同研。令极细。


龙脑(研) 麝香(研) 生金(锉为末各一钱) 水银(一分入坩埚内同金末结沙子)


上三项。共一十六味。各捣研同和令匀。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空心午时夜卧温酒下。渐加至三五丸。


治破伤中风。牙关紧急。口面 斜。身体或硬或软。小儿惊风。并治之。走马散方


天麻 天南星(炮) 半夏(汤洗七遍与生姜半两同捣焙干) 白附子(炮)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半两) 丹砂(研) 雄黄(研) 牛黄(研) 麝香(研) 犀角(镑各一分)腻粉(研三分)


上一十一味。将六味捣罗为末。入五味研者和匀。每服半钱匕。豆淋酒调下。汗出取瘥。未汗再服一字。良久用热生姜稀粥投。若小儿患每服一字。荆芥汤或熟水调下。要丸即用新炊治破伤中风。牛黄散方


牛黄(研) 干蝎(酒炒) 麝香(研) 雄黄(研各三分) 白附子(炮三两半) 天南星(炮一两) 白僵蚕(炒) 天麻 半夏(汤洗七遍与生姜一两同捣焙干各一两半) 丁香丹砂(研) 犀角(镑) 羌活(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干) 附子(炮裂去皮荆实(去皮) 防风(去叉) 当归(切焙各一两)


上二十一味。将十七味。捣罗为散。与研者四味和匀。每服半钱匕。温酒调下。角弓反张。牙关紧急。以豆淋热酒调下一钱匕。衣盖良久。汗出即瘥。


治打击破疮。或洗头、挑齿、灸疮、狗咬等中风。羚羊角散方


羚羊角(镑) 石斛(去根) 芎 知母(焙) 山茱萸 薏苡仁 白芷 曲棘针(生用)浸切焙) 枳壳(去瓤双仁炒) 麻黄(去根节煎掠去干蔓菁花(炒) 赤茯苓(去黑皮) 葛根 羌活(去芦头) 苍耳心(炒) 车前子 桑白皮(锉) 菊花(未开者) 酸枣仁(炒) 当归(切焙) 本(去苗土) 秦艽(去苗土) 细辛(去苗叶) 丹参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各


上四十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半至二钱匕。空心午时夜卧。温酒调下。要丸即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豆淋酒下。


治破伤中风。莽草散方


莽草(浸洗过二两半) 石斛(去根二两) 萆 柏子仁(生用) 石龙芮 泽泻 牛膝(酒浸叶) 芎 (各三粗皮炙) 羌活(去芦头) 乌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各二两)


上二十三味。将二十一味。捣为细末。与牛黄菟丝末拌匀。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日二夜即瘥治破伤中风。大乌犀散方


犀角(镑) 羚羊角(镑) 龙脑(研) 麝香(研) 雄黄(研) 熊胆(研) 牛黄(研) 乳香蝎(酒炒) 猪牙皂荚(酥子(炮) 干姜(炮各一分) 天麻 升麻 独活(去芦头) 狗脊(去土) 细辛(去苗叶) 秦艽(去苗土) 芎 杜仲(去粗皮切炙) 黄 (锉炙) 本(去土) 莨菪子(淘去浮者炒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白藓皮(锉) 防风(去叉) 天


上三十五味。将二十六味。捣罗为散。与九味研者拌匀。再罗一遍。每服一钱半匕。加至二钱匕。豆淋酒调下。生姜酒投。甚者用米醋与水同煎服之。


治破伤中风。牙关紧急。四肢强硬。不下饮食。金乌散方


乌鸦(一只去嘴足并毛翅) 狐肝(一具同乌鸦入罐子内用蚯蚓泥固济烧烟尽用三两捣为末入后药) 天麻 白附子 天南星(炮) 白僵蚕(炒)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藿香叶 桑


上九味。同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昼夜五服。


治破伤中风。乳香散方


乳香(炒软候冷研)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干蝎(酒炒) 天麻 赤茯苓(去黑皮)蛇黄生姜半两同捣焙干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生姜温酒调下。日二夜一。小儿只一字。用薄荷汤调下。


治破伤中风。熊胆丸方


熊胆(研) 天麻 紫菀(去土) 防风(去叉) 丹砂(研) 牛黄(研) 麝香(研)龙骨(


上八味。将四味捣罗为末。与别研四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桑槐根汤下。不拘时。


治破伤中风。白僵蚕丸方


白僵蚕(炒) 麝香(研)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牛黄(研) 干蝎(酒炒) 木香龙骨(各半两)


上一十二味。将八味捣罗为末。与别研四味和匀。炼蜜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丸。温酒下。甚涎水治破伤风。白丸子方


安息香 胡桃仁(与安息香同研各一两) 白胶香(研) 牛黄(研) 麝香 丹砂(研)芎(各一分) 当归(切炒半两) 干蝎(七枚全者酒炒) 巴豆(三粒去皮心膜研如膏压去油)


上一十味。将三味捣为细末。与别研七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丸。


温酒下。量力饮之。但令醺醺。勿至大醉。兼理中风手脚挛缩。及半身不遂。日二夜一。不可过多。


治破伤风。麝香丸方


麝香(研) 牛黄(研各一分) 防风(去叉)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干姜(炮切)桂(去


上一十味。将七味捣罗为末。与别研三味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温酒下。日二夜一。甚者豆淋酒下并二服。良久用热生姜稀粥投。汗出仍避外风。


治一切破伤风。乌蛇丸方


乌蛇(酒浸去皮骨炙) 山栀子(去皮各半两) 防风(去叉) 独活(去芦头) 枳壳(去瓤分)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温酒下加至二十丸。


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 斜。肢体弛缓。天南星丸方


天南星(一枚及三分者炮) 地龙(五条醋炙) 土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


上三味。捣罗为末。醋煮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生姜酒下。稀葱粥投。汗出即瘥。


治破伤风。干蝎丸方


干蝎(酒炒) 天麻(各半两) 蟾酥(二钱汤浸化如稀糊)


上三味。将二味捣罗为末。用蟾酥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至二丸。豆淋酒下。甚者加三丸至五丸。


治破伤风。麝香散方


麝香(研) 干蝎(各一分)


上二味。捣罗为末。有疮者传之。令追风速愈。


治破伤风。夺命散方


天南星 防风(各一两)


上二味。捣罗为末。先用童子小便洗疮口。后以此药末酒调贴之。


治破伤风。项颈紧硬。身体强直。定命散方


蜈蚣(一条全者) 乌蛇(项后取) 白花蛇(项后取各二寸先酒浸去骨并酒炙)


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二钱至三钱匕。煎酒小沸调服。


治破伤风。独圣散方


苏枋木(不拘多少)


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酒调服之。立效。


治破伤风。身项强硬。不知人事。必效散方


鳔胶(白色者不拘多少炙令焦黄)


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三钱匕。热酒调下。如不醒灌之。


治破伤风。腰背反折。项强直。牙关紧急。急风散方


草乌头(不拘多少用酽醋煮十余沸漉出曝干如此十遍为度)


上一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一字。温酒调下。


治破伤风身体强直。牙关紧急。目直视。赤箭散方


赤箭 天南星(炮) 当归(切焙) 白僵蚕(炒) 芎 白附子(炮) 麻黄(去根节) 乌蝎(去土炒各半两)钱)


上一十六味。将十三味捣罗为末。与别研三味和匀。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不拘时。


治破伤风牙关紧急。失音不语。口吐涎沫。喉中作声。六味追风散方


附子(生用) 白附子(去尖) 乌头(去尖) 天南星 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姜制用各半两) 干蝎(全者炒一分)


上六味。捣罗为散。入腻粉一分研匀。每服一字。至半钱匕。豆淋酒调下。不拘时。疮口用药末干掺封裹。


治破伤风。身如角弓反张。守宫丸方


守宫(炙干去足七枚) 天南星(一两酒浸三日曝干以上二味捣为末) 腻粉(半分)


上三味。同研匀细。薄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斡口开。以酒灌下七丸。有顷汗出得解。更与一服。再汗即瘥。


治破伤风身肿。牙关不开。白僵蚕散方


白僵蚕(直者不拘多少)


上一味。生研为末。每用生姜自然汁调。以鸡翎于疮口扫之。勿令干。斯须肿塌皮皱为效。仍用生姜汁调半钱匕服。


治破伤风发热头痛。恶心烦闷。乌头散方


草乌头(去芦头生用) 白矾(生用) 蜀椒(去目并闭口生用各一分)


上三味。捣研为细末。疮口未合。以津唾调涂。觉清水出是效。仍服后三味追风散。


乌头(生去皮脐一枚) 雄黄(研一分) 麝香(研一字)右三味。捣研为细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


治破伤风身体强直。口噤不开。黑神丸方


硫黄(研) 丹砂(研) 雄黄(研各一两) 水银(二两以上四味同结砂子) 铅丹(研) 硝麻黄(去根节)香(研各一两)


上一十八味。将前四味先结砂子研末。次入铅丹硝石定粉三味。同炒黑色住火。次十味并用每服治破伤风寒热烦闷。状似伤寒。追风白丸子方


蜈蚣(赤足者姜汁浸一宿) 白花蛇项肉(酒浸一宿炙) 乳香(研) 麝香(研) 附子尖(


上五味。捣研为末。炼蜜丸如萝卜子大。量人大小。用薄荷熟水研下一丸。至五丸或十丸。要汗出。以桃柳汤浴后。热米饮投。汗出瘥。


治破伤风打扑内损。银花散方


天南星(大者半生半炮) 白附子(半生半炮) 防风(去叉等分)


上三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重者童子小便调下。稍轻热酒调下。如外伤用此药贴疮口。


以急


夫破伤风者。有因卒暴伤损。风袭其间。传播经络。致使寒热更作。身体反张。口噤不开甚者邪气入脏。有因诸疮不瘥。荣卫虚弱。肌肉不生。疮眼不合。风邪亦能外入于疮。为破伤风之候。有诸疮不瘥。举世皆言蕲艾为上。是谓热疮。而不知火热客毒。逐经诸变。不可胜数。微则发热。甚则生风搐。或角弓反张。口噤目斜。亦有破伤风不灸而病者。因疮着白痂。疮口闭塞。气壅于阳。故热易为郁结。热则生风也。古方药论甚少。以此疾与中风同论。故不另立条目。惟河间论病同伤寒症治。通于表里。分别阴阳。有在表。有在里。有在半表半里者。在表宜汗。在里宜下。在表里之间。宜和解。不可过其治也。故表脉浮而无力者太阳也。脉长而有力者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若明此三法。而施治不中者鲜矣。但中风之人。尚可淹延岁月。而破伤风。始虽在表。随即转里。多致不救。大抵内气虚弱。而有郁热者得之。若内气壮实。而无郁热者。虽伤而无害也。


一论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稍迟则邪入于里。与此药不相合矣。


羌活防风汤


羌活 防风 本 川芎 白芍 当归 地榆 细辛 甘草(各一钱)


上剂。水煎。热服。


一论破伤风。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汤。稍缓邪入于里。不可用矣。


和解汤


羌活 防风 川芎 菊花 麻黄 石膏 前胡 黄芩 细辛 枳壳 白茯苓 蔓荆子甘草(各五分) 薄荷 白芷(各二钱半)


上剂。水煎。热服。


一论破伤风。邪传入里。见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塞。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汗出。脉洪数而弦也。宜导之。


通里汤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二钱)


上锉。水煎温服。脏腑通和为贵。


一论风伤肾而腰痛者。或左右痛无常处。牵引两足。宜用五积散。加防风全蝎三个。(方见中寒)


一论破伤风。及金刃伤。打扑伤损。并癫狗咬伤。定能定痛生肌。


五真散


天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之不麻) 防风


上各等分。为细末。破伤风以药敷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紧急。角弓反张。


用药二钱。童便调下。打伤欲死。但心头微温。以童便灌下二钱。并进二服。癫狗咬破。先口噙药水洗净。用棉拭干贴药。更不再发。无脓。大效。


一治。破伤风。初觉有风。急取热粪堆内蛴螬虫二三个。用手捏住。待虫口中吐出水。


就抹破处。身穿稍浓衣裳。待少时疮口觉麻。两胁微汗出。立效。如风紧急。速取此虫三五个剪去尾。肚内黄水自出。涂疮口。再滴些少热酒饮之。汗出立效。烂草房上。亦有此虫。


一治破伤风五七日未愈。已至角弓反张。牙关紧急。服之神效。


蝉蜕(去头及足净五钱)


上为末。用好酒一碗煎滚。服之立苏。


一治破伤风。


夺命丹


川乌(火煨去黑皮一两) 雄黄(一钱)


上为末。葱汁为丸。如莲子大。每服一丸。用葱叶一片。将药裹内。火微烧。嚼烂。黄酒下。衣盖汗出立愈。


灸法 治破伤风。及疯犬咬伤。(方见灸法)


一治破伤风牙关紧急。


立效散


雄黄 香白芷


上各等分。好酒煎服。如牙关紧者。灌之即活。


破伤风者.因皮肉破.被风寒外袭.渐传入里.则寒湿交作.口噤切牙.角弓反张.口吐涎沫.入阴则身凉自汗.伤处反为平陷.其毒内攻矣.宜绀珠丹、玉贞散汗之.外仍贴玉真散.得脓为效.如汗后前症不退.伤处不高.渐醒渐昏.时发时止.口噤不语者.不治.


玉真散 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甚则咬缩牙舌.


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白附子 羌活(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一钟调服.更敷伤处.牙紧反张者.每服三钱.热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者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三服.亦可保全.


风犬咬伤.用漱口水洗净搽之.效.


镇风散 破伤风诸药罔效危急者.及一切猪羊等风.


鱼鳔(焙) 杭粉(焙黄) 皂矾(炒红各一两) 朱砂(三钱另研)


上为末.每服二钱.无灰酒调服.外灸伤处.知痛为吉.


猪羊等风发时.昏倒不省人事者.每服三钱.服二次.不再发.


臭灵丹 治破伤风.及金疮跌打.


大蒜(一升捣) 黄酒(四升)


煮一升.服之须臾.汗出立愈.


杏仁膏 治破伤风发热红肿者.


杏仁(去皮研) 飞罗面(等分)


新汲水调敷.


绀珠丹(见首卷) 艾熏法(见金疮门) 截血膏(见跌伤门)



破伤风,因跌打伤头脑,而客邪乘之,以致手足搐搦,人事昏愦。天麻散主之。


天麻散


天麻 生南星(泡去稀) 防风(各一两) 荆芥(三两)


上为细末,每用五钱。连须葱白煎汤调下。


皮肉损破外伤风,初觉牙关噤不松,甚则角弓反张状,吐涎抽搐不时宁。四因动静惊溃审,陷缩神昏不语凶。在表宜汗里宜下,半表半里以和平。


【注】此证由破伤皮肉,风邪袭入经络。初起先发寒热,牙关噤急,甚则身如角弓反张之状,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无有宁时,不省人事,伤口锈涩。然伤风有四∶因动受、静受、惊受、疮溃后受,皆可伤风。动而受者,怒则气上,其人跳跃,皮肉触破,虽被风伤,风入在表,因气血鼓旺,不致深入,属轻。静受者,起作和平之时,气不充鼓,偶被破伤,风邪易于入里,属重。惊受者,惊则气陷,偶被伤破,风邪随气直陷入里,多致不救属逆。


若风邪传入阴经者,则身凉自汗,伤处反觉平塌陷缩,其则神昏不语,嘬口舌短,其证贵乎早治,当分风邪在表、在里,或半表半里,以施汗、下、和三法。如邪在表者,寒热拘急,口噤切牙,宜服千里奔散,或雄鼠散汗之;次以蜈蚣星风散频服,追尽臭汗。如邪在里者,则惊而抽搐,脏腑秘涩,宜江鳔丸下之。如邪在半表半里无汗者,宜羌麻汤主之。若头汗多出,而身无汗者,不可发汗,宜榆丁散和之;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宜大芎黄汤主之。又有发表太过,脏腑虽和,自汗不止者,宜防风当归散服之。发表之后,表热不止者,宜小芎黄汤服之。攻里之后,里热不止,宜栝石汤服之。若伤时血出过多,不可再汗,宜当归地黄汤主之。至于生疮溃后受风者,因生疮,溃而未合,失于调护,风邪乘虚侵入疮口,先从疮围起粟作痒,重则牙紧,项软,下视,不宜发汗,误汗令人成痉,当以参归养荣汤加僵蚕主之,先固根本,风邪自定。若手足战掉不已者,宜朱砂指甲散主之;若痰盛抽搐身凉者,宜黑花蛇散主之。外治之法,遇初破之时,一二日间,当用灸法,令汗出其风邪方解。若日数已多,即禁用灸法,宜羊尾油煮微熟,绢包乘热熨破处,数换,拔尽风邪,未尽者,次日再熨,兼用漱口水洗之,日敷玉真散,至破口不锈生脓时,换贴生肌玉红膏,缓缓收敛。


【按】刘完素只论三阳汗、下、和三法,而不论三阴者,盖风邪传入阴经,其证已危,如腹满自利,口燥咽干,舌卷囊缩等类,皆无可生之证,故置而不论也。


千里奔散


用行远路骡蹄心,阴阳瓦 存性,研细。每服三钱,热黄酒冲服。


【方歌】千里奔散破伤风,口噤拘急寒热攻,骡蹄火 存性研,每服三钱黄酒冲。


雄鼠散


活雄鼠一枚,用铁线缚绕,阴阳瓦 存性,研为细末。作一服,热黄酒调下。


【方歌】雄鼠破伤风居表,活鼠一枚铁线绕,阴阳瓦 存性研,酒调尽服风邪了。


蜈蚣星风散


蜈蚣(二条) 江鳔(三钱) 南星 防风(各二钱五分)


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一日二服。


【方歌】蜈蚣星风邪未散,搜风发汗去风源,南星江鳔防风末,酒服经络自通宣。


江鳔丸


天麻 雄黄(各一钱) 蜈蚣(二条) 江鳔 僵蚕(炒) 野鸽粪(炒,各五分)


共研细末,作两分,一分饭丸如梧桐子,朱砂为衣;一分加巴豆霜二分五厘,饭丸如梧桐子大。每用朱砂药二十丸,加巴豆药一丸,二服加二丸,白滚水送下,至便利为度;再服朱砂药,病愈即止。


【方歌】江鳔破伤风入里,惊兼抽搐下之宜,天麻蜈蚣僵鸽粪,雄黄巴霜丸朱衣。


羌麻汤


羌活 麻黄 川芎 防风 枳壳(麸炒) 白茯苓 石膏( ) 黄芩 细辛 甘菊花 蔓荆子 前胡 甘草(生,各七分) 白芷 薄荷(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二盅,煎八分服。


【方歌】羌麻汤芎风枳壳,苓芷石膏芩薄荷,细辛菊蔓前甘草,发汗破伤风即瘥。


榆丁散


防风 地榆 紫花 地丁 马齿苋(各五钱)


共研细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下。


【方歌】榆丁破伤风为患,头汗身无不宜散,此药米汤服解和,防榆地丁马齿苋。


大芎黄汤


黄芩 羌活 大黄(各二钱) 川芎(一钱)


水煎服,以微利为度。


【方歌】大芎黄治破伤风,汗多便秘小水红,水煎黄芩与羌活,大黄切片共川芎。


防风当归散


防风 当归 川芎 生地(各二钱五分)


水煎服。


【方歌】防风当归表太过,脏腑虽调汗出多,只将四味水煎服,川芎生地共相和。


小芎黄汤


川芎(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生,五分)


水煎温服。


【方歌】小芎黄汤发散后,表热犹存用此医,芎芩甘草煎温服,退热除根神效奇。


栝石汤


栝萎仁(九钱) 滑石(一钱五分) 苍术(米泔水浸,炒) 南星 赤芍 陈皮(各一钱) 白芷 黄柏 黄芩 黄连(各五分) 甘草(生,二分)


生姜三片,水三盅,煎一盅服之。


【方歌】栝石芍芷柏芩连,苍术南星陈草煎,医治破伤风下后,热犹不解服之痊。


当归地黄汤


当归 熟地 川芎 本 白芍(酒炒) 防风 白芷(各一钱) 细辛(五分)


水煎服。


【方歌】当归地黄芎 本,白芍防风芷细辛,破伤之时血出甚,服此滋荣风不侵。


参归养荣汤


人参 当归 川芎 白芍(酒炒) 熟地 白术(土炒) 白茯苓 陈皮(各一钱)甘草(炙,五分)


生姜三片,红枣肉二枚,水煎服。


【方歌】参归养荣荣卫虚,溃疮失护风邪居,生姜三片二枚枣,八珍汤内入陈皮。


朱砂指甲散


人手足指甲(烧存性用,六钱) 朱砂 南星 独活(各二钱)


共研细末,每用四钱,热黄酒调下。


【方歌】朱砂指甲散神效,破伤风侵手足摇,每用四钱热酒服.南星独活指甲烧。


黑花蛇散


麻黄(炙,一两) 黑花蛇(即乌蛇,酒浸,六钱) 天麻 白附子 干姜 川芎附子(制) 草乌(泡,去皮,各五钱) 蝎梢(二钱五分)


共研细末,每服一钱,热黄酒调下,日二服。


【方歌】黑花蛇散蝎麻黄,天麻白附子干姜,川芎附子草乌泡,善却风痰医破伤。


玉真散


白芷 南星 白附子 天麻 羌活 防风(各一两)


共研细末,唾津调浓,敷伤处。如破伤风初起,角弓反张,牙关紧急,每用三钱,热童便调服亦妙。


【方歌】玉真散芷共南星,白附天麻羌活风,破伤风袭传经络,热酒调服立奏功。


生肌玉红膏(见溃疡门)


破伤风症,河间云∶风者,善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间,宜急分表里虚实而用之。



破伤风,邪在表者,则筋脉拘急、时或寒热、筋惕搐搦、脉浮弦也,宜散之。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稍迟,则邪入于里,与药不相合矣。


羌活 防风 甘草 川芎 本 当归 白芍(各一钱) 地榆 细辛(各五分。)


上锉一剂,水煎食服。



破伤风,邪在半表半里者,则头微汗、身无汗也,宜和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汤。稍缓,邪入于里,不宜用。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 荆芥子(各五分) 薄荷 白芷(各二分半)


上锉一剂,水煎服。



破伤风,邪传入里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盛、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出血、脉洪数而弦也,(宜导之)。


大芎黄汤 治破伤风在里,宜疏导,急服此药。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三钱)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脏腑通和为度。


一人斗殴,眉棱被打破伤风,头面肿大发热。以九味羌活汤热服取汗,外用杏仁捣烂,入白面少许,新汲水调敷疮上,肿消热退而已。


金刀如圣散 治破伤风。


苍术(八钱) 白芷 川芎 细辛 麻黄(各五钱) 川乌(炮) 草乌(炮各四钱) 薄荷(一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热黄酒调服,盖覆,遍身汗出有验。如治痛风,加滴乳香一钱。


玉真膏 治破伤风及金刃伤、打扑伤损、并癫狗咬伤,能定痛生肌。


天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之不麻人)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破伤风以药敷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一钱。如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用药一钱,童便调下。



一、打伤欲死,但心头微温,以童便灌下二钱,并进二服。


一、癫狗咬破,先口噙浆水洗净,用绵拭干贴药,更不再发,无脓大有功。


一方 治破伤风。


槐子一合炒,好黄酒一碗煎八分,热服,汗出为愈。


一方 治破伤风。


用野苏子半生半炒为末,炼蜜丸如指头大。每服一丸,热黄酒下。


破伤风外治之法治跌打破头面及刀伤破手足大口血流不止∶沥青(即松香)不拘多少,碾为细末,将伤破疮口用手捏凑一处,以用药末浓敷上,将净布扎住。不怕风、不惧水,旬日即痊。


治破伤风 甘草,甘遂各等分,研成末,将蜂蜜并隔年老葱头共捣一块,将疮甲揭起,微将麝香先撒于上,然后搭药在上,点香至四寸,浑身汗出即愈。


灸法 治破伤风及癫狗咬伤,此方最易而神效。


用核桃壳半边,内填稠人粪满,仍用槐白皮亲扣伤处,用艾灸桃核上。灸之,若遍身汗出,其人大困即愈。若远年,只在疮上灸之亦愈。


治破伤被风浮肿 用杏仁研烂浓敷上,却燃烛遥灸之。


治破伤风强直 用防风、天南星等分,为末,以醋调作靥粘贴;及用二、三匙,童便煎服极


又方 用蝉蜕二钱烧灰,为末,酒调服。


又方 用鱼胶烧灰存性,为末,酒调服,仍封疮口。


又方 用桑条尺许长十数根,火上炙取汁,热酒调服。


又方 用人耳中垢,不拘多少,纸上焙干为末,入熟艾中和匀,做成小艾炷七个或十个,灸患处即愈。


又方 用晚蚕蛾研为末,揭起疮痂上药,却盖之,用醋调面糊封之。须臾风出后更揭余半,


又方 用胶如疮大一片浸湿,火炙熔,贴之大妙。


又方用竹沥饮二、三盏,口噤者斡开灌之。忌冷冻饮料食及酒。


又方 用雄黄、草乌、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三钱,温酒调下。忌热物。一方加白芷。


又方 用斑蝥头、蝎稍尾、草乌尖、附子蒂、细研为末。量伤加减、热酒调服。


治破伤风及金刀伤打扑损 用黄蜡一块投热酒中化开服,立效,与前方防风、南星连用。


又方 用威灵仙末半两,独蒜一枚,香油一钱同捣,热酒调服,汗出即效。


(雄按∶史 臣云∶冒风者曰破伤风,染湿者曰破伤湿。今但列伤风,而不及伤湿,犹有缺漏也。)


官使明光祖,向任统制官,被重伤,患破伤风,牙关紧急,口噤不开,口面 斜,肢体弛缓。用土虺蛇一条,去头、尾、肠、皮、骨,醋炙;地龙五条,去泥醋炙;天南星八钱重一枚,炮。上为末,醋炙,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三丸、五七丸,生姜酒下,仍食稀葱白粥取汗,即瘥。(《普济方》、《本草纲目》)


万密斋治一妇人,年四十余,形黑而瘠,性躁急,先患左腿发内痈,溃后起坐。万曰∶疮口未合当禁风。其妇自恃强健,不听。忽一日眩仆,目贬口 ,身反张,手足挛曲,亟求治。曰∶此破伤风,病也。用桂枝汤加熟附子、黄 、防风,一剂而病减。再服十全大补汤,三剂而安。


胡念庵曰∶一人因拔髭一茎,忽然肿起不食。有友人询余,余曰∶此破伤风也,速灸为妙。医乃认作髭疔,治以寒凉,不数日发痉而死。(《医林指月》)


有男子年六十一,脚肿生疮,忽食猪肉不安。医以药利之,稍愈。时出外,中风汗出,头面暴肿起紫黑色,多唾,耳叶上有浮泡小疮,黄汁出,乃与小续命汤加羌、活一倍,服之遂愈。(《医说续篇》)


薛立斋云∶一男子背疮未敛,以膏药剪孔贴之,患破伤风症而殁。此先失于内补,外邪集其虚耳。余见此症,贴膏药剪孔,欲其通气,而反患破伤风;搽敛药生肌,欲其收口而助其余毒,以致殁者多矣。可不慎哉?


一男子风袭疮口,牙关紧急,腰背反张,以玉真散,一服而愈。仍以托里药而敛。


薛立斋治一妇人,臀痈将愈,患破伤风,发热搐搦,脉浮数,以当归地黄汤治之。不信,乃服发散败毒药,果甚。始信,服数剂而痊。是症须分表里,别虚实,不可概治。《原病式》云∶破伤风,因疮热甚,郁结荣卫,不得宣通,怫热遍身,故多白痂。是时疮口闭塞,气难通泄,热甚则生风也。


不已,则表传于里,但有风热微甚兼化,故殊异矣。大法,风热躁甚,怫屈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时或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者,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卫结滞,是与怫屈而以麻黄汤辛热发者同也。凡用辛热,宜以寒药佐之,免至药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枝,加黄芩、石膏、知母之类是也。或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之妙。若表不已,渐入里,里又未甚,而脉在肌内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亦得,犹风寒半表半里,以小柴胡和解之意也。若里热已甚,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惕搐搦,涎唾稠粘,胸腹满塞,或便溺闭结,或时汗出,脉洪数而弦,此由风热屈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屈滞之寒药调之。热除结散,则风自愈矣。凡治此,宜按摩导引,及以药斡开牙关,勿令口噤,使粥药不得下也。


治破伤风及金刃伤,打扑伤损,方名玉真散,《本事》、《必用》两方皆有,但人不知。张叔潜知府云∶此方极奇,居官不可阙,是斋宰清流日,以授直厅医,救欲死者数人,奇甚。用天南星、防风,二味等分为末。破伤风以药敷贴疮口,然后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下。或因斗殴相打,内有伤损,以药二钱,温酒下。打伤至死,但心头微温,以童小便灌下二钱,并进三服。天南星为防风所制,服下不麻。(《是斋方》)


(按∶《卫生宝鉴》以此方兼治狂犬所伤,并诸犬咬,神效。)


破伤风者,因疮热甚郁结而荣卫不得宣通,怫热因之遍体,故多白痂。是时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也。先辨疮口平无汁者,中风也;边自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 ,急治之。又痛不在疮处者,伤经络,亦死症也。初觉疮肿起白痂,身寒热,急用玉真散贴之。伤在头面,急嚼杏仁和雄黄、白面敷疮上,肿渐消为度。若腰脊反张,四肢强直,牙关口噤,通身冷不知人,急用蜈蚣研细末擦牙,吐出涎沫立苏,亦宜按摩导引。



〔河〕破伤风,风热躁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也。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而愈。犹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辛热发散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枝加黄芩、石膏、知母之类是也。若止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传入里,里又未太甚,而脉弦小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亦得。犹伤寒在半表半里,而以小柴胡和解之也。若里势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惕搐搦,涎吐稠粘,胸腹满塞,便溺秘结,或时汗出,脉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则热退结散,而风自愈矣。


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两傍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加滑石。



〔河〕玉真散


南星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生姜汁、酒调服,伤处以此贴之。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初邪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 甘草 地榆 细辛(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热服。热则加黄芩一两,大便秘加大黄一两。


防风汤。(见前风条。)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鱼鳔(五钱,炒) 左蟠龙(半两,炒烟尽)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服。


白术防风汤 若服前药已过,脏腑和,有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 防风 黄 (各一两)


上 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大芎黄汤 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宜速下之。


川芎(一两) 黄芩(六钱) 甘草(半两) 大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利为度。


江鳔丸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


江鳔(半两,炒) 野鸽粪(半两,炒) 雄黄(一钱) 蜈蚣(一对) 天麻(一两) 白僵蚕(半两)


上为细末,分作三分,先用二分,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又用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饭为丸,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朱砂为衣丸药二十丸,入巴豆霜丸药一丸,次服二丸,渐加至利为度。再服朱砂为衣丸药,病愈止。


羌活汤 利后宜服,搐 不已亦宜服。


羌活 独活 地榆(各一两)


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痰加半夏。


地榆防风散 治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


地榆 防风 地丁香 马齿苋(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养血当归地黄散 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四物汤加防风、 本、白芷、细辛各等分,为细末,每用五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破伤风,因跌打伤头脑,而客邪乘之,以致手足搐搦,人事昏愦,天麻散主之。



天麻 生南星(泡去脐) 防风(各一两) 荆芥(三两


上为细末。每用五钱,连须葱白,煎汤调下。



《内经》曰∶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而弗能为害也。若夫破伤风证,因事击破皮肉,往往视为寻常,殊不知风邪乘虚而客袭之,渐至变为恶候。又诸疮久不合口,风邪亦能内袭,或用汤淋洗,或着艾焚灸,其汤火之毒瓦斯,亦与破伤风邪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烧烁真气,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诚可哀悯!治之之法,当同伤寒处治,因其有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三者之不同,故不离乎汗、下、和三法也。是故在表汗之,在里者下之,在表里之间者宜和解之,又不可过其法也。闾阎野人,多不识此证杀人之易,早不求医治疗,而袖手待毙,哀哉!


脉法


表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


河间曰∶太阳宜汗,阳明宜下,少阳宜和解,若能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


愚按∶河间先生论破伤风脉证,详明甚矣,何其但云三阳,而不及于三阴?盖风邪在于三阳之经,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待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或腹满自利,口燥咽干,舌卷卵缩,皆无可生之证,故置而弗论也。


方法


丹溪曰∶破伤风同伤寒坏证治,看在何经而用本经药驱逐之,误则杀人。刘河间有法有方,宜选而用之。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羌活防风汤(河间) 治破伤风邪,初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一钱) 甘草 地榆 细辛(各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不拘时候。量紧慢加减用之,热则加大黄一钱,大便秘只加大黄五分,缓缓令通。


白术防风汤(河间) 若服前药太过,令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一钱) 防风(二钱) 黄 (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脏腑和而有自汗,可用此药。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止者,因服热药汗出不休者,故知无寒也,宜速下之,先用小芎黄汤,二三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小芎黄汤(河间)


川芎(二钱) 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候,三服即止,再用后药。


大芎黄汤(河间)


川芎(一钱)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温服,宜和为度。


发表雄黄散(河间)


雄黄(一钱) 防风(二钱) 草乌(一钱,泡裂)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未和,不可服。


大蜈蚣散(河间)


蜈蚣(黄赤足各一条) 江鳔(五钱,即鱼胶,炒) 左蟠龙(五钱,炒烟尽为度,即野鸽粪)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清酒调下。治法根据前用,里和,至愈可服;但有里证,不可服。次当下之,用蜈蚣散四钱,巴豆霜五分,饭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丸,渐加至六七丸,清酒调蜈蚣散少许送下,宣利为度。内外风去,可服羌活汤缓缓而治,不拘时候服之。羌活汤者,治半在表半在里之药也。


大羌活汤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另研)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 蔓荆子(各四分)


薄荷 白芷(各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入生姜五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稍热服,不拘时,日进二服。


防风汤(河间) 治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宜服此药。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一钱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


小蜈蚣散


蜈蚣(黄赤足各一条) 江鳔(三钱)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如前药解表不已,觉传入里,当服左龙丸,渐渐看大便软硬,加巴豆霜服之。


左龙丸(河间)


左蟠龙(五钱,炒) 白僵蚕(五钱,炒) 江鳔(五钱,炒) 雄黄(一钱)


上同为细末,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下。如里证不已,当于左龙丸末一半内,入巴豆霜半钱,饭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渐加至以利为度。若利后,更服后药。若搐痉不已,亦宜服后药羌活汤也。


小羌活汤(河间) 治搐痉不止。


羌活 独活 防风 地榆(各一钱二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痰,加半夏。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全在养血为度。


养血当归地黄汤(河间)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钱) 细辛(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服。


雄黄散(河间) 治表药。


南星(三钱,泡) 半夏(五钱,泡七次,去脐) 天麻(五钱) 雄黄(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温酒调下。如有涎,于此药中加大黄,为下药。


地榆防风散(河间) 治破伤风、中风,半在表,半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宜以表里治之。


地榆 防风 地丁草 马齿苋(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白术汤 治破伤风,大汗不止,筋挛,手足搐搦。


白术 葛根(各二钱) 升麻 黄芩(酒炒,各一钱) 芍药(四钱) 甘草(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江鳔丸(河间)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宜以此药下之。


江鳔(锉炒,五钱) 野鸽粪(炒,五钱) 雄黄(一钱) 白僵蚕(五钱,炒) 蜈蚣(黄赤足,一对) 天麻(五钱)


上为细末,分作三分,用二分以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用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不用朱砂为衣。每服以前朱砂衣丸子二十丸,巴豆霜丸一丸,第二服二丸,加至利为度,再单服朱砂衣丸子,病愈止药。



(祖传方)


治初破伤风,发热红肿,风邪将欲传播经络而未入深者,屡验。


杏仁(去皮,研细) 罗白面(各等分)


上以二味和匀,用新汲水调和如膏,敷伤处,肿消热退。


一方 治破伤风发热。


用蝉蜕略炒研细,酒调一钱七服效。



(医案)


安文陈珍四兄,因劝斗殴,眉棱骨被打破,得破伤风,头面大肿发热。予适在彼家,以九味羌活汤服取汗,外用杏仁捣烂,入白面少许,新汲水调敷疮上,肿消热退而愈。后以此法治若干人,皆验。


附∶翻花疮(一名绵花疮,一名广东疮。)


川芎 天花粉(各五钱) 轻粉(二钱五分) 雄黄(一钱一分半) 辰砂(一钱一分半) 麝香(五分)


上为细末,蒸饼丸如绿豆大,每服八分,温酒下,日三服。一方无川芎、天花粉二味,亦效。


或破损,或疮溃,风从破处入,郁遏正气为热,理同伤寒。而或甚者,以曾经去血挟虚也,故多搐痉等症。先须辨疮口,平而无水者,止于郁热而已。若肿而出水,则热郁而蒸成湿矣。脉浮在表,宜汗,羌活防风汤、九味羌活汤。表解后,以白术防风汤补之。脉弦者,半表半里,宜和解,小柴胡汤、(见寒热。)羌活汤、地榆防风散。脉沉实不大便,在里,宜下,大芎黄汤、江鳔丸,后服羌活汤。发表药宜辛凉,不宜辛热。服风药过多,汗不止者,白术黄 汤。搐痉不已,蠲痉汤。凡痉搐,须养血润燥加引经药。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面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两旁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加滑石。(右属脾湿也。)手足颤掉不已,朱砂指甲散。头目青黑,额上汗珠不流,眼小目瞪,痛不在疮处者,伤经络也,并不治。亦有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不宣通,郁热生风者,此为内风,但须清热解郁。外治法∶初于人家粪堆内,或烂草房上,取蛴螬虫一枚,捏住其背,待虫口吐水,就抹在疮口上,觉麻即汗出立愈。或玉真散敷之,或杏仁去皮细嚼,和雄黄、白面敷,肿消为度。牙关不开,蜈蚣一条,焙干研末擦牙、吐涎立苏。


4。破伤亡血筋失养,微伤风入火之端,燥起白痂疮不肿,湿流污水紧牙关。


【注】破伤去血过多,筋失所养,经络空虚,风邪乘之为病,即经曰风邪乘虚而入也。为风虚邪,宜桂枝汤合当归补血汤治之。夫伤重出血过多而病风者常也,然时有微伤浅损,去血甚少,风邪乘之而病者,以其人素热,因风而然,即刘完素曰:热甚风搏并于经络也,为风火邪,宜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凡此证不论虚实,风毒内蕴不发于外,疮口周围燥起白痂,疮不甚肿,湿流污黑之水,牙关微紧,不似寻常活动,皆破伤风之先兆也。


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方 全蝎散 斑蝥大黄方


5。火盛通圣加蝎尾,风盛全蝎左龙丸,外因烧酒火罐法,犬风斑大酒同煎。


【注】破伤火盛者,多阳明证,用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风盛者,多太阳证,用全蝎散,即生蝎尾七枚研末,热酒服之。服后不解,渐深入里,用左龙丸,即野鸽粪,江鳔,僵蚕,雄黄,蜈蚣,天麻,朱砂,巴豆霜为丸也,方详在『丹溪心法』诸破伤风门内。皆宜外用砂烧酒壶两个,盛多半壶烧酒,先以一壶上火令滚无声,倾酒即按在破伤疮口,拔出污黑血水,满则自落。再以次壶仍按疮口,轮流提拔,以尽为度,其风立愈。以咬风毒入腹成痉风者,用斑蝥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黄,去米为末,生大黄末一钱合匀,黄酒一盏,煎至半盏,空心温服,取下毒物,弱者减半服之可也。


【方歌】皮肉损破外伤风,初觉牙关噤不松,甚则角弓反张状,吐涎抽搐不时宁。四因动静惊溃审,陷缩神昏不语凶,在表宜汗里宜下,半表半里以和平。


【注】此证由破伤皮肉,风邪袭入经络,初起先发寒热,牙关噤急,甚则身如角弓反张之状,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无有宁时,不省人事,伤口锈涩,然伤风有四,因动受、静受、惊受、疮溃后受,皆可伤风,动而受者,怒则气上,其人跳跃,皮肉触破,虽被风伤,风入在表,因气血鼓旺,不致深入属轻,静受者,起作和平之时,气不充鼓,偶被破伤,风邪易于入里属重,惊受者,惊则气陷,偶被伤破,风邪随气直陷入阴,多致不救属逆,若风邪传入阴经者,则身凉自汗,伤处反觉平塌陷缩,甚则神昏不语,嘬口舌知,其证贵乎早治,当分风邪在表在里,或半表半里,以施汗下和三法,如邪在表者,寒热拘急,口噤咬牙,宜服千里奔散,或雄鼠散汗之,次以蜈蜙星风散频服,追尽臭汗,如邪在里者,则惊而抽搐,脏腑秘涩,宜江镖丸下之,如邪在半表半里,无汗者宜羌麻汤主之,若头汗多出,而身无汗者,不可发汗,宜榆丁散和之,若自汗不止,二便秘赤者,宜大芎黄汤主之,又有发表太过,脏腑虽和,自汗不止者,宜防风当归散服之,发表之后,表热不止者,宜小芎黄汤


服之,攻里之后,里热不止,宜栝石汤服之,若伤时血出过多,不可再汗,宜当归地黄汤主之。


至于生疮溃后受风者,因生疮溃而未合,失于调护,风邪乘虚侵入疮口,先从疮围起粟作痒,重则牙紧项软下视,不宜发汗,误汗令人成痉,当以参归养荣汤,加僵蚕主之,先固根本,风邪自定,若手足战掉不已者,宜朱砂指甲散主之,若痰盛抽搐身凉者,宜黑花蛇散主之,外治之法,遇初破之时,一二日间,当用灸法,命汗出其风邪方解,若日数已多,即禁用灸法,宜羊尾油煮微熟,绢包乘热熨破处,数换拔尽风邪,未尽者次日再熨兼用漱口水洗之,日敷玉真散,至破口不锈生脓时,换贴生肌玉红膏,缓缓收敛。


按语:刘完素只论三阳汗下和三法,而不论三阴者,盖风邪传入阴经,其证已危,如腹满自利,口燥咽干,舌卷囊缩等类,皆无可生之证,故置而不论也。


方剂:千里奔散


组成:用行远路骡蹄心,阴阳瓦〔火段〕存性,研细,每服三钱,热黄酒冲服。


【方歌】千里奔散破伤风,口噤拘急寒热攻,骡蹄火〔火段〕存性研,每服三钱黄酒冲。


又方:雄鼠散


组成:活雄鼠一枚,用铁线缚绕,阴阳瓦〔火段〕存性,研为细末,作一服热黄酒调下。


【方歌】雄鼠破伤风居表,活鼠一枚铁线绕,阴阳瓦〔火段〕存性研,酒调尽服风邪了。


又方:蜈蚣星风散


组成:蜈蚣(二条)江鳔(三钱)


南星防风(各二钱五分)


共研细末,每用二钱,黄酒调服,一日二服。


【方歌】蜈蚣星风邪未散,搜风发汗去风源,南星江白防风末,酒服经络自通宣。


又方:江鳔丸


组成:天麻雄黄(各一钱)


蜈蚣(二条)江鳔僵蚕(炒)野鸽粪(炒,各五分)


共研细末,作两分,一分饭丸如梧桐子,朱砂为衣,一分加巴豆霜二分五厘,饭丸加梧桐子大,每用朱砂药二十丸,加巴豆药一丸,二服加二丸,白滚水送下,至便利为度,再服朱砂药,病愈即止。


【方歌】江鳔破伤风入里,惊兼抽搐下之宜,天麻蜈蚣僵鸽粪,雄黄巴霜丸朱衣。


又方:羌麻汤


组成:羌活麻黄川芎防风枳壳(麸炒)白茯苓石膏(〔火段〕)黄芩细辛甘菊花蔓荆子前胡甘草(生,各七分)白芷薄荷(各五分)


生姜三片,水二钟,煎八分服


【方歌】羌麻汤芎风枳壳,苓芷石膏芩薄荷,细辛菊蔓前甘草,发汗破伤风即瘥。


又方:榆丁散


组成:防风地榆紫花地丁马齿苋(各五钱)


共研细末,每服三钱,温米汤调下。


【方歌】榆丁破伤风为患,头汗身无不宜散,此药米汤服解和,防榆地丁马齿苋。


又方:大芎黄汤


组成:黄芩羌活大黄(各二钱)川芎(一钱)


水煎服,以微利为度。


【方歌】大芎黄治破伤风,汗多便秘小水红,水煎黄芩与羌活,大黄切片共川芎。


又方:防风当归散


组成:防风当归川芎生地(各二钱五分)


水煎服。


【方歌】防风当归表太过,脏腑虽调汗出多,只将四味水煎服,川芎生地共相和。


又方:小芎黄汤


组成:川芎(三钱)黄芩(二钱)


甘草(生,五分)


水煎温服。


【方歌】小芎黄汤发散后,表热犹存用此医,芎芩甘草煎温服,退热除根神效奇。


又方:栝石汤


组成:栝蒌仁(九钱)滑石(一钱五分)


苍术(米泔水浸,炒)南星赤芍陈皮(各一钱)


白芷黄柏黄芩黄连(各五分)


甘草(生,二分)


生姜三片,水三钟,煎一钟服之。


【方歌】栝石芍芷柏芩连,苍术南星陈草煎,医治破伤风下后,热犹不解服之痊。


又方:当归地黄汤


组成:当归熟地川芎〔高〕本白芍(酒炒)防风白芷(各一钱)细辛(五分)


水煎服。


【方歌】当归地黄芎蒿本,白芍防风芷细辛,破伤之时血出甚,服此滋荣风不侵。


又方:参归养荣汤


组成:人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


熟地白术(土炒)


白茯苓陈皮(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生姜三片,红枣肉二枚,水煎服。


【方歌】参归养荣荣卫虚,溃疮失护风邪居,生姜三片二枚枣,八珍汤内入陈皮。


又方:朱砂指甲散


组成:人手足指甲(烧存性,用六钱)


朱砂南星独活(各二钱)


共研细末,每用四钱,热黄酒调下。


【方歌】朱砂指甲散神效,破伤风侵手足摇,每用四钱热酒服,南星独活指甲烧。


又方:黑花蛇散


组成:麻黄(炙,一两)


黑花蛇(即乌蛇,酒浸,六钱)


天麻白附子干姜川芎附子(制)


草乌(泡,去皮,各五钱)蝎稍(二钱五分)


共研细末,每服一钱,热黄酒调下,日二服。


【方歌】黑花蛇散蝎麻黄,天麻白附子干姜,川芎附子草乌泡,善却风痰医破伤。


又方:玉真散


组成:白芷南星白附子天麻羌活防风(各一两)


共研细末,唾津调浓,敷伤处。如破伤风初起,角弓反张,牙关紧急,每用三钱,热童便调服亦妙。


【方歌】玉真散芷共南星,白附天麻羌活风,破伤风袭传经络,热酒调服立奏功。


又方:生肌玉红膏(见溃疡门)


破伤亡血筋失养,微伤风入火之端,燥起白痂疮不肿,湿流污水紧牙关。


〖注〗破伤去血过多,筋失所养,经络空虚,风邪乘之为病,即经曰“风邪乘虚而入”也,为风虚邪,宜桂枝汤合当归补血汤治之。夫伤重出血过多而病风者常也,然时有微伤浅损,去血甚少,风邪乘之而病者,以其人素热,因风而然。即刘完素曰∶热甚风搏并于经络也,为风火邪,宜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凡此证不论虚实,风毒内蕴不发于外,疮口周遭燥起白痂,疮不甚肿,湿流污黑之水,牙关微紧,不似寻常活动,皆破伤风之先兆也。


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方 全蝎散 左龙丸 斑蝥大黄方


火盛通圣加蝎尾,风盛全蝎左龙丸,外因烧酒火罐法,犬风斑大酒同煎。


〖注〗破伤火盛者,多阳明证,用防风通圣散加蝎尾治之。风盛者,多太阳证,用全蝎散,即生蝎尾七枚研末,热酒服之。服后不解,渐深入里,用左龙丸,即野鸽粪、江鳔、僵蚕、雄黄、蜈蚣、天麻、朱砂、巴豆霜为丸也,方详在《丹溪心法》诸破伤风门内。皆宜外用砂烧酒壶两个,盛多半壶烧酒,先以一壶上火令滚无声,倾酒即按在破伤疮口,拔出污黑血水,满则自落。再以次壶仍按疮口,轮流提拔,以尽为度,其风立愈。犬咬风毒入腹成痉风者,用斑蝥七枚,以糯米拌炒米黄,去米为末,生大黄末一钱合均,黄酒一盏,煎至半盏,空心温服,取下毒物,弱者减半服之可也。


破伤风证。因击破皮肉。风邪袭入。而发热肿胀。治法与感冒不异。又诸疮溃后。风邪乘虚内袭。其候最急。往往视为寻常。致变种种。多有不可救疗者。亦有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宣通。而热甚生风者。或有用汤淋洗。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者。或有用艾灸火烘。火气逼入而烦躁发热者。但须辨疮口平无汁者。破伤风也。疮口边出黄水者。破伤湿也。疮口 肿赤色。破伤火也。其汤火之毒。亦与破伤风无异。其为证也。皆能传播经络。燔烁真气。是以寒热间作。甚则口噤目斜。身体强直。如角弓反张之状。死在旦夕。当同伤寒处治。有在表在里。半表半里之不同。河间曰。太阳在表者汗之。阳明在里者下之。少阳在表里之半者和解之。但患处复加肿赤。神昏少食。不分经络者。穿山甲一钱匙。蜈蚣末半钱匙。麝香一字。浓煎葱白香豉汤服之。患上用葱涕调炒飞面涂之。其但言三阳而不及三阴者。意谓风邪在三阳之经。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待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惟天灵盖 一钱匙。穿山甲半钱匙。麝香一字为散。浓煎葱白香豉汤服之。或腹满自利。或口燥咽干。舌卷囊缩。额上汗珠不流。身上汗出如油。


眼小目瞪。肢体痛剧而不在伤处者。皆死证也。破伤风邪在表者。九味羌活汤。半表半里者。小柴胡汤。大汗不止。筋挛搐搦。升麻汤加黄 。若服蜈蚣等风药过多。有自汗者。白术、黄 、防风、生甘草作汤温服。大便秘结。小便赤涩。或用热药自汗不休。宜速下之。先用芎黄汤二三服。后以大芎黄汤下之。若不愈。反作痉状。用羌独活、防风、杏仁、地榆水煎频服。名蠲痉汤。大便闭者。用胆导蜜导法。病久衰弱。当养血。以四物加 本、防风、细辛、白芷。疮疡破伤风邪。身体疼痛。风邪攻注挛急。皮肤搔痒。麻木不仁。头昏牙紧。以防风、 本、羌活、地骨皮、荆芥穗为末。酒调服。疮痂壅塞。内热生风者。九味羌活汤。伤湿而疮口常有稀脓者。先服除湿汤二三剂。后用一味白术膏。或浸酒亦可。伤火 肿赤色。时头病发热。甚则烦躁者。芎黄汤加薄荷、荆、防。不应。加酒黄连四五分。黑山栀二钱。兼小便不利。合导赤散。牙关紧急不开。用蜈蚣一条。焙干研细末。擦牙。吐涎立苏。或服左龙丸亦得。破伤 肿不能透脓。用朱砂、南星、独活、穿山甲、人指甲。炒研为末。酒调服二三次。外用南星、防风为末。姜汁调敷患处。石顽曰。破伤一证。金疮跌扑。与溃疡迥殊。金疮跌扑受伤。则寒热头痛。面目浮肿。胸膈痞闷。六脉浮弦。或模糊不清。其传经与伤寒不异。其势较伤寒更剧。故可用疏表之法。然亦不可峻用风药。以其经中之血。先以受伤。所谓夺血者无汗是也。若溃疡破伤。则患处忽复肿胀。按之不知疼痛。周身肌肉不仁。缓急引痛。胸膈痞满。神思不清。六脉弦细。或虚大模糊。虽风引毒瓦斯攻注周身。切不可用攻表药。汗之必肉 筋惕。甚则发痉。所谓疮家不可发汗。发汗必致痉也。轻者。葱白香豉汤加鲮鲤甲、白芷、蜈蚣之属。重则葱白香豉汤加黄 、肉桂、远志、防风、鲮鲤甲、犀角之类。甚则万灵丹。葱豉煎汤调服。呕逆不食者。此风引邪毒攻心也。急与护心散。外用葱熨法分解其邪。如大便不通者。切不可用芎黄汤。惟宜蜜煎导之。其势稍退。盒饭用保元。仍加远志、肉桂、犀角、鲮鲤甲等解散余毒。兼使参、 无壅滞之患。其间泻补。各随其人所禀之偏以为权衡。贵在临证之活法耳。


〔诊〕 脉浮而无力太阳也。脉长有力阳明也。浮而弦者少阳也。洪数者伤火也。沉细者伤湿也。虚细脉涩皆不治。虞恒德治一人。因劝斗殴。眉棱骨被打破。得破伤风。头面大肿发热。以九味羌活汤取汗。外用杏仁研烂。入白面少许。新汲水调敷疮上。肿消热退而愈。后屡试屡验。


大意


破伤风由伤处着邪.传播经络.荣卫不得宣通.怫郁之气.遍行身体.热盛生风而成风象.(医统)


内因


破碎小恙.视为寻常.卒遇风邪.渐变恶候.有因疮口未合.失于调理.而为风邪所乘者.有因白基易长.疮口遽合.不得宣泄.热极生风者.或因淋洗过多.或因艾火灼灸.热毒妄行.乘虚内攻者.(汇补)


外候


凡金疮伤处.胀闷无汗者.中风也.边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 .其在表也.振寒善欠.摇头斜视.角弓反张.筋脉挛急.为中寒也.寒热更作.涎唾稠粘者.为入里也.舌强惊惕.口噤切牙.胸臆满塞.便浊秘涩.为入阴也.身凉自汗.伤处反陷者.毒瓦斯内走也.(汇补)


破伤重症


初虽在表.旋即入里.非若伤寒郁热不解而传里也.但伤寒气血未耗.邪入少缓.此症气血外亡.内已空虚.邪入甚速.比伤寒更重.(汇补)


死症


若头面青黑.须臾数发.汗雨如珠.脉散无根.为入脏者死.又痛不在伤处.而在经络者死.又服发汗药后.


前症不退.伤处不高.渐醒渐昏.时发时止.口噤不开.声音不出者.终为死候.(汇补)


脉法


浮而无力者.太阳也.长而有力者.阳明也.弦小而急者.少阳也.(医统)


治法


治分汗下和解三法.初见表症.宜辛热治风.冲开结滞.邪在半表里.宜和解兼以祛风邪.传里症.宜寒凉下其郁热.若伤处出血过多者.又不可专执汗下.以致荣血愈亏.宜滋阴养血.仍用按摩引导.勿令口噤.(汇补)


用药


表症无汗.羌活防风汤.表虚自汗.白术防风汤.半表半里症.寒热不止者.小柴胡加蝉蜕、荆芥.里症便秘者.大芎黄汤.里症搐搦者.江漂丸.表里盛者.防风通圣散.荣血虚者.当归地黄汤.入阴分者.其毒内走.用万灵丹发汗.令风邪外出.次以玉真散贴患上.得脓为效.如伤处不起发.外症不退者.危.


破伤风选方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表症无汗.脉浮数紧者.


羌活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本(各八分)


甘草(八分) 细辛 地榆(各四分)


热盛.加芩、连四分.便闭.加大黄一钱二分.自汗多.加白术一钱.


九味羌活汤 治表里见症.


羌活 防风 苍术(各八分) 细辛(五分) 川芎 白芷 生地 黄芩 甘草(各六分)


白术防风汤 治服药已过.脏腑已和.自汗多者.


白术 黄 (各一钱) 防风(二钱)


水煎.


小柴胡汤(方见疟症) 防风通圣散(方见火症)


大芎黄汤 治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自汗不休.知无寒也.用此下之.


川芎(一钱) 黄芩(二钱半) 羌活(一钱半) 大黄(三钱)


水煎.


江漂丸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热在里者.


江漂(炒) 左盘龙 僵蚕(野鸭粪炒各五钱) 雄黄(水飞一钱) 蜈蚣(一对)


加巴霜五钱.烧饭为丸.朱砂为衣.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未下再进.以利为度.


当归地黄汤即四物汤加秦艽、钩藤、天麻、防风.


玉真丹 治破伤风牙关紧急.角弓反张.甚则切牙缩舌.


南星 防风 白芷 天麻 羌活 白附子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热酒调服.更敷伤处.甚者三钱.童便调服.虽内有瘀血昏死.心腹尚温者亦效.若为风犬所咬.便用漱口水洗净.搭伤处亦效.


万灵丹 治疮毒初起.脉沉实.及服汗药后.毒瓦斯在里不尽者.


朱砂 盐花(各一钱五分) 雄黄 明矾(生用) 枫香(各二钱) 赤石脂黄丹 琥珀 轻粉(各一钱五分) 麝香 片脑(各一钱) 巴豆(去壳水煮十沸) 蓖麻子(另研各四十九个)


上为末.用巴豆、蓖麻子膏.和药为丸.如和不就.加炼蜜就成膏.收瓷器内.如用时.旋丸芡实大.每服一丸.井花水下.或汤亦得.忌热物半日.


羌活防风汤(《保命》) 治破伤风,脉浮弦,初传在表。


羌活 防风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 甘草(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八分,热服。量紧慢加减用之。热盛加黄芩、黄连各二两,大便秘加大黄一两,自汗加防风、白术各半两。


防风汤 治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急宜服此。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等分)


上 咀,水煎服。后宜调蜈蚣散,大效。


九味羌活汤


羌活 防风 苍术(各一两半) 细辛(五钱) 川芎 白芷 生地黄 黄芩甘草(各一两)


以上九味, 咀,每服一两,水煎。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鱼鳔(五钱,炒) 左盘龙(半两,炒烟尽)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服。如前药解表不已,觉直转入里,当服左龙丸,服之渐渐看大便软硬,加巴豆霜。


白术防风汤 若服前药已过,脏腑和,有自汗者,宜服此药。


白术 黄 (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 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一盏,去滓温服。


破伤风,脏腑秘,小便赤,用热药自汗不休,故知无寒也,宜速下之。先用芎黄汤三二服,后用大芎黄汤下之。


芎黄汤


川芎(一两) 黄芩(六钱) 甘草(炙,二钱)


上为 咀,每服五七钱,水一盏半,同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大芎黄汤


川芎(五钱) 大黄(生) 黄芩 羌活(去芦,各一两。)


上为 咀,根据前煎服,以利为度。


江鳔丸 治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知病在里。


江鳔(半两,炒) 野鸽粪(半两,炒) 雄黄(一钱,水飞) 蜈蚣(一对) 天麻(一两) 白僵蚕(半两,炒)


上为细末,分作三分,先用二分,烧饭为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又用一分,入巴豆霜一钱同和,亦以烧饭为丸,不用朱砂为衣。每服朱砂为衣丸药二十丸,入巴豆霜丸药一丸,次服二丸,渐加至利为度,再服朱砂为衣丸药,病愈止。


左龙丸


左盘龙 白僵蚕 鳔(并锉炒。各半两) 雄黄(一钱,水飞研)


上为细末,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如里证不已,当于左龙丸药末一半内,加巴豆霜半钱,烧饭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丸,同左龙丸一处合服,名左龙丹。每服药中加一丸,如此渐加服至十丸,以利为度。若利后更服后药,若搐痉不已,亦宜服后药羌活汤。


羌活汤 治破伤风,搐闭不通。


羌活(去芦) 独活(去芦) 防风(去芦) 地榆(各一两)


上为 咀,每服一两,水二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如有热加黄芩,有涎加半夏。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为度。


地榆防风散 治半表半里,头微汗,身无汗。


地榆 防风 地丁香 马齿苋(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温米饮调下。


养血地黄当归散 治破伤风,日久渐虚,邪气入内。


当归(去芦)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去芦) 防风(去芦) 白芷(各一两) 细辛(去苗,五钱)


上为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一盏,温服。


白术黄 汤


白术(二钱) 黄 (三钱) 防风(一钱半)


上水煎,食前服。


白术升麻汤


白术 黄 (各二钱) 干葛(五分) 升麻 黄芩(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煎,食远服。


蠲痉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地榆(各一钱) 杏仁(七枚,去皮捣碎,蒸令熟,研成膏)


上前四味,以水一盏,煎七分,入杏仁和匀服之。兼以搽疮上,瘥。


朱砂指甲散


人手足指甲(炒烟起,六钱) 独活 朱砂(另研) 天南星(姜制。各二钱)


上制度为细末,分作三服,酒调下。


玉真散


南星 防风(各等分)


上为末,生姜汁调服,伤处以此贴之。


河间云∶风证善行数变,入脏甚速,死生在反掌之间,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邪在表者,则筋脉拘急,时或寒热,筋惕搐搦,脉浮弦,用羌活防风汤散之。在半表半里者,则头微汗,身无汗,用羌活汤和之。传入里者,舌强口噤,项背反张,筋惕搐搦,痰涎壅盛,胸腹满闷,便溺闭赤,时或汗出,脉洪数而弦,以大芎黄汤导之。既下而汗仍出,表虚也,以白术防风汤补之。不时灌以粥饮为善。前云乃气虚未损之法也。若脓血太泄,阳随阴散,气血俱虚而类前证者,悉宜大补脾胃,切忌祛风之药。详见杂病第五。 有一患者,仲夏误伤手,腰背反张,牙关紧急,脉浮而散,此表证也,遂用羌活防风汤一剂即解。此证若在秋冬腠理致密之时,须用麻黄之类以发汗,此乃暴伤气血不损之治法也。


有一患者,杖处略破而患此,脉洪大而实,此里证也,用大芎黄汤一剂,大便微行一次悉退,若投表药必死。宜急分表里虚实而治之,庶无误矣。 有一患者,寒热口干,用四物、参、 、白术、软柴、炒芩、麦门、五味,四剂少退。薛欲砭去瘀血,不从。后怔忡不寐,饮食少思,牙关牵紧,头目疼痛,恶寒发热,此脓内 也,遂砭去之即安,以八珍、枣仁、麦门、五味二十剂,前证渐愈;又用前药及独参汤,瘀肉渐溃。后因劳,又少寐盗汗,以归脾汤、麦门、五味、远志而痊。后牙关胀闷,面目 赤。又似破伤风,仍以为虚,用八珍等药亦安。 有一患者,腹痛喘促,作渴寒热,臀腿糜烂,与死血相和,如皮囊盛糊,用童便煎四物、桃仁、红花、柴胡、黄芩、麦门、花粉服之顿退;彼用黑羊皮贴之益甚。后砭去脓血甚多,气息奄奄,唇口微动,牙关紧急,患处色黯,或欲用破伤风药。薛曰∶此气血虚而变证也,用参、 、芎、归、白术,并独参汤,人乳汁,元气复而诸证愈,乃用十全大补汤调理而安。此证若脓瘀内 者,宜针之。若溃后口噤遗尿,而类破伤风等证者,乃气血虚极也,急用大补之剂。若素多痰患风证者,宜清痰降火。若因怒而见风证者,宜清肝降火。若人不慎房劳,而忽患前证,此由肾水不足,心火炽甚,宜滋阴补气血为主。若误作风证治之即死。


羌活防风汤 治破伤风,邪初在表者,急服此药以解之,稍迟则邪入于里,与药不相合矣。


羌活 防风 甘草 川芎 本 当归 芍药(各四两) 地榆 细辛(各二两)


上每服五钱,水煎。


防风汤 治破伤风,表证未传入里,急宜服之。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各等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调蜈蚣散服,大效。


蜈蚣散


蜈蚣(一对) 鳔(三钱)


上为细末,用防风汤调下。


羌活汤 治破伤风,在半表半里,急服此汤,稍缓邪入于里,不宜用。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石膏 防风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白茯苓蔓荆子(各一两) 薄荷 白芷(各五钱)


上每服五钱,水煎。


地榆防风散 治风在半表里,头微汗,身无汗,不可发汗,兼治表里。


地榆 防风 地丁草 马齿苋(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米汤调服。


大芎黄汤 治风在里,宜疏导,急服此汤。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各一两)


上五七钱。水煎,温服,脏腑通和为度。


白术防风汤 治服表药过多,自汗者。


白术 黄 (各一两) 防风(二两)


上每服五七钱。水煎服,脏腑和而自汗者可服。若脏腑秘,小便赤者,宜用大芎黄汤下之。


白术汤 治破伤风,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 葛根 升麻 黄芩 芍药(各二两) 甘草(二钱五分)


上每服五钱。水煎,无时服。


谦甫朱砂丸 治破伤风,目瞪口噤不语,手足搐搦,项筋强直,不能转侧,目不识人。


朱砂(研) 半夏(洗) 川乌(各一两) 雄黄(五钱) 凤凰台(三钱) 麝香(一字)


上为末,枣肉丸桐子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冷水下,以吐为度。如不吐,加一丸。或吐不住,煎葱白汤止之,汗出为效。


左龙丸 治直视在里者。


左盘龙(野鸽粪也) 白僵蚕 鳔(各炒,五钱) 雄黄(一钱)


上为末,烧饭丸桐子大。每服五丸,温酒下。如里证不已,当用前药末一半,加巴豆霜半钱,烧饭丸桐子大。每服加入一丸,如此渐加以利为度。利后服和解药。


江鳔丸 治破伤风,传入里证,惊而发搐,脏腑秘涩。


江鳔(锉,炒) 野鸽粪(炒) 白僵蚕(各半两) 雄黄(一钱) 蜈蚣(一对) 天麻(一两)


上为末,作三分二分,烧饭丸桐子大,朱砂为衣;一分入巴豆霜一钱,亦用烧饭丸。每服朱砂者二十丸;入巴豆者一丸,渐加至利为度。后止服前丸。


养血当归地黄散


当归 地黄 芍药 川芎 本 防风 白芷(各一两) 细辛(五钱)


上根据前,煎服。


广利方 治破伤风,发热。


栝蒌子(九钱) 滑石(三钱半) 南星 苍术 赤芍药 陈皮 炒柏 黄连 黄芩 白芷甘草(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上二方,用竹沥、栝蒌实辈,治破伤风,热痰脉洪者。前方用南星、半夏、草乌、川乌辈,则治破伤风,寒痰脉无力者。


白丸子 治一切风痰壅盛,手足顽麻,或牙关紧急,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半夏(七两) 南星(二两) 川乌(去皮脐,五钱,各生用)


上为末,用生姜汁调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姜汤下。


本事玉真散 治破伤风,及打仆伤损,项强口噤欲死。(南星有防风制,其毒不麻人。)


天南星(汤泡,七次) 防风(等分)


上为末。先以热童子小便,洗净疮口,拭干掺之,良久浑身作痒,疮口出赤水是效,又以温酒,调下一钱。如牙关紧急,腰背反张,用药二钱,童子小便调服。至死心头微温者,急灌之,亦可救。累效累效。


治打仆伤损,肿痛伤风者。


天南星 半夏 地龙(各等分)


上为末。用生姜、薄荷汁,调搽患处。


急风散 治新旧诸疮,破伤中风,项强背直,腰反折,口噤不语,手足抽掣,眼目上视,喉中锯声,并皆治之。


麝香(另研,五分) 朱砂(一两) 生黑豆(二钱半) 草乌(三两半,烧存性)


上为细末,研匀。破伤风以酒调一钱,不拘时服。如出箭头,先用酒调一钱,就将此药粘贴箭疮上。


如圣散 治破伤风,止血定痛。


苍术(六两) 川乌(炮去皮) 两头尖(炮,各四两) 草乌(炮去皮) 防风 细辛(各二两半)


白术 川芎 白芷(各一两半) 蝎梢(微炒) 雄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不拘时酒调下。如损骨折,乳香五钱。


一字散 治破伤风。


金头蜈蚣(一条,去头足,炙) 草乌 天麻(各半两) 全蝎(一钱) 香白芷(三钱)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如发热茶清调下;发寒温酒调下,不拘时服。


夫风者,百病之始也,清净则腠理闭拒,虽有大风苛毒,莫之能害。诸疮不瘥,荣卫虚肌肉不生,疮眼不合而风邪入之,为破伤风之候。亦有因疮热郁结,多着白痂,疮口闭塞,气难宣通,故热甚而生风者。先辨疮口,平无汁者,中风也;边自出黄水者,中水也,并欲作痉。急治之。东垣云∶破伤风者,通于表里,分别阴阳,同伤寒证治。人知有发表,不知有攻里、和解。夫脉浮而无力太阳也,在表宜汗。脉长而有力阳明也,在里宜下。脉浮而弦小者少阳也,半在表半在里,宜和解。明此三法,而治不中病者,未之有也。(此但云三阳,不及三阴者,盖风邪在三阳经,便宜按法早治而愈。若得传入三阴,其证已危,或腹满自利,口燥嗌干,舌卷卵缩,皆无生理,故置而勿论也。)河间云∶破伤风,风热燥甚,怫郁在表,而里气尚平者,善伸数欠,筋脉拘急,或时恶寒,或筋惕而搐,脉浮数而弦也。宜以辛热治风之药,开冲结滞而愈。犹伤寒表热怫郁,而以麻黄汤辛热发散也。凡用辛热开冲风热结滞,宜以寒药佐之则良,免致药中病而风热转甚也。如治伤寒发热,用麻黄、桂枝,加黄芩、知母、石膏之类是也。若止以甘草、滑石、葱、豉寒药发散甚妙。若表不已,渐传入里,里又未太甚,而脉弦小者,宜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或微加治风辛热药亦得,犹伤寒在半表半里而以小柴胡和解之也。若里势已甚,而舌强口噤,项背反张,惊惕搐搦,涎唾稠粘,胸腹满塞,便溺秘结,或时汗出,脉沉洪数而弦也。然汗出者,由风热郁甚于里,而表热稍罢,则腠理疏泄而心火热甚,故汗出也。法宜除风散结寒药下之,后以退风热、开结滞之寒药调之,则热退结散而风自愈矣。解表,羌活防风汤、防风汤、九味羌活汤、蜈蚣散。解后实之白术防风汤。攻里,大芎黄汤、江鳔丸、左龙丸。后服小羌活汤。和解,羌活汤、地榆防风散、小柴胡汤。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宜养血四物汤,加防风、 本、白芷各等分,细辛减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煎。服风药过多自汗出者,白术黄 汤。大汗不止,筋挛搐搦,白术升麻汤。搐痉不已,蠲痉汤。背后搐者,羌活、独活、防风、甘草。向前搐者,升麻、白芷、独活、防风、甘草。两旁搐者,柴胡、防风、甘草。右搐加滑石。手足颤掉不已,朱砂指甲散。四般恶证不可治。第一头目青黑色,第二额上汗珠不流,第三眼小目瞪,第四身上汗出如油。又痛不在疮处者,伤经络亦死证也。


【外治】初觉疮肿起白痂,身寒热,急用玉真散敷之,或用杏仁去皮细嚼,和雄黄飞罗白面敷之。(一方只用杏仁白面等分和匀,新汲水调和如膏敷。)肿渐消为度。若腰脊反张,四肢强直,牙关口噤,用鼠一头和尾烧作灰细研,以腊月猪脂和敷。牙关紧不能开,用蜈蚣一条,焙干研细末,擦牙吐涎立苏。狗咬破伤风,人参不拘多少,桑柴火上烧令烟绝,用盏子合研为末掺疮上,仍以鱼胶煮烊封固。《婴童百问》云∶县尹张公尝言吾有一妙方,治破伤风如神,用人家粪堆内蛴螬虫一枚,烂草房上亦有之,捏住其脊,待其虫口中吐水,就抹在疮口上,觉麻即汗出,立愈。后试之,果然。其虫仍埋故处,勿伤其命。


破伤风,跌打损伤而伤风也。宜养血疏风,四物汤加羌活、防风效。


验案


周娘娘,十二月杵碎二指,已三月矣,收口平复,半月后手复痛甚,发热身肿,便燥,不能近枕。此破伤风也,作伤寒治必死。用羌活、防风、乌药、归身、生地、白芷、茯苓、甘草、半夏、香附、枳壳,五帖而愈。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