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本草纲目》:李

《本草求真》:李

《服食导饵》:李

《冷庐医话》:李

「气味」果实:苦、酸、微温、无毒。核仁:苦、平、无毒。根白皮(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大寒、无


「主治」


果实:肝病人宜食。


核仁:利小肠,下水气,消浮肿。


根白皮:煮汁服,止消渴,治赤白痢及赤白带;煎水含漱,治齿痛。


(五果)敛骨节间痨热不治


李(专入肝。兼入肾)。以李名多子故也。时珍曰。李木其子大者如杯如卵。小者如弹如樱。其味有甘酸苦涩数种。其色有青绿紫朱黄赤缥绮紫灰胭脂青皮之殊。其形有牛心马肝柰李杏李水李离核合核无核匾缝之异。其产有武陵房陵诸李。早则四月熟。迟则十月十一月熟。故味甘而酸。或苦而涩。而性微温。(苦涩者不可食。不沉水有毒不可食。)素问言李味属肝。故治多在于肝。正思邈所谓肝病宜食李之意也。中有痼热不调。骨节间有痨热不治。得此酸苦性入。则热得酸则敛。得苦则降。而能使热悉去也。且书既言除热。而书又言多食令人胪胀。及发虚热。盖因凡物生则难化。熟则易消。李属生硬之物。多食则物在胃不克。故又转为胪胀发热之病矣!推之书言温暑食李则能以发痰疟。合雀肉与蜜食则能以损五脏。合浆水以食则能以化霍乱。并服术人不可与食。无非李属湿物。少食则宜。多食则痰与热俱聚。单食而不杂以湿热之物。犹可多食。而更合以湿热之物。则食乌见其有可乎?故但指其勿食。正以使人自思可耳。


性味 甘,酸,平。


功能 清热泻肝生津、止渴,利水消肿,


效用 清虚热,生津液,治阴虚内热,骨蒸劳热,消渴引饮。泻肝胆湿热,利水破瘀,治腹水、小便不利诸症。临床及民间还用其治肝硬化腹水以及骨间酸劳症。


禁多食,多食可助湿生痰, 脾胃弱者尤应忌食。


现代研究发现,李含杏仁甙、脂肪油、挥发性有机酸、粗蛋白、淀粉、天冬素、皂甙、植物甾醇、维生素B1、C等。


嘉兴本 李地,所产李,即以是为名,色红肉脆,而味绝鲜。吾郡果品,以此为最,惜不可多得。皮有爪痕,相传为西施所掐,此殆饰说耳,而文人赋 李者必及之,如朱竹 赋云∶传诸故老,一事矜奇,遇入吴之西子,胭脂之汇舟移,经纤指之一掐,量心赏之在斯,何造物之工巧兮,化千亿于来兹,虽彼美之云亡兮。仿佛若或睹之。金学博介复诗云∶此邦书越绝,彼美忆西施,指点痕如捻,流传事不疑。沈明经翼诗云∶爪痕千古在,入市合输钱。皆(炳章)按∶ 李为嘉兴地名,亦为嘉兴特产嘉品,故前哲有 李谱之辑,亦志其异而且珍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