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热淋

《儿科萃精》:热淋

《圣济总录》:热淋

《医学心悟》:热淋

《医宗金鉴》:热淋

《幼科心法要诀》:热淋

小儿热淋,因膀胱蓄热而成,其候小便不通,淋漓涩痛,古法主十味导赤汤(如生地、山栀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生甘草、猪苓等共十味)。


〔真按〕小儿热淋,遽用十味,未免过剂,但用细生地二钱,小木通一钱,寸麦冬一钱,车前子一钱,淡竹叶一钱,生甘草梢三分,引用灯芯三十寸,虚者加西洋参五分。


论曰三焦者水谷之道路也,三焦壅盛,移热于膀胱,流传胞内,热气并结,故水道不利而成淋也,其状溲便赤涩,或如血汁,故谓之热淋。


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滑石散方


滑石(研二两) 栝蒌根(锉三两) 石苇(炙去毛半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小麦汤调下,不拘时候。


治热淋结涩不通,车前子散方


车前子(炒) 牛膝(锉各一两) 桑根白皮(切三两) 蒲黄(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葱汤调下,不拘时。


治热淋小便热涩,石苇散方


石苇(炙去毛) 冬葵子(炒各二两) 瞿麦(取穗一两) 车前子(炒) 滑石(碎各三两)


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木通散方


木通(锉) 白茯苓(去黑皮各二两) 葶苈子(纸上炒一两)


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以利为度。


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四汁饮方


蒲萄(自然汁) 蜜 生藕(自然汁) 生地黄(自然汁各五合)


上四味和匀,每服七分一盏,银石器内慢火煎沸,温服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朴硝散方


朴硝(二两)


上一味研细,每服一大钱匕,蜜水调下,不拘时,以利为度。


治热淋小便涩痛,葱白汤方


葱白(一握细切)


上一味,用淡浆水一升,煎取七合,去滓放温,服一盏,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笔头灰散方


故笔头(五十枚烧灰)


上一味,研为细末,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散方


滑石(四两)


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麻根汤方


麻根(锉五十茎)


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热淋,车前子汤方


车前子(半升)


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不通,白茅根汤方


白茅根(细锉五两)


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治热淋,小便赤涩疼痛,车前子汤方


车前子 葵根(各一升) 木通(三两)


上三味,锉如麻豆大,以水十二盏,煎取四盏,去滓下芒硝末半两,分温四服,如人行六七里,再进一服,微利为度。


治热淋小便涩痛,滑石汤方


滑石(研四两) 冬葵子(二两)


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食前。


治心经壅热,小便淋涩赤痛,瞿麦汤方


瞿麦穗(三分) 茅根 冬瓜子(各半两) 葵子(二合) 木通(锉一分) 黄芩(去黑心六


上八味,除滑石外,粗捣筛,分作三剂,每剂用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入滑石末一帖搅匀,分温二服食前。


淋者,小便频数,不得流通,溺已而痛是也。大抵由膀胱经湿热所致。然淋有六种,一曰石淋,下如砂石,有似汤瓶久在火中,底结白碱也,益元散加琥珀末主之。二曰膏淋,滴下浊液,如脂膏也,萆 饮主之。三曰气淋,气滞不通,水道阻塞,脐下妨闷胀痛是也,假苏散主之。四曰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割痛难忍是也,生地四物汤加红花、桃仁、花蕊石主之或兼服代抵当丸。五曰劳淋,劳力辛苦而发,此为气虚,以至气化不及州都,补中益气汤主之。六曰冷淋,寒气坚闭,水道不行,其症四肢厥冷,口鼻气冷,喜饮热汤是也,金匮肾气丸主之。更有过服金石热药,败精流注,转而为淋者。又老人阴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则精不出而内败,以致大小便牵痛如淋,愈痛则愈便,愈便则愈痛,宜用前萆 饮,去黄柏,加菟丝、远志导去其精,然后用六味地黄汤补之,方为有益,淋症多端,未可执一而论也。


益元散 (见类中。


膀胱蓄热淋证成,十味导赤有奇功,小腹胀满大使结,急服八正莫少停。


[注]


热淋者,膀胱蓄热而成也,小便不通,淋漓涩痛,以十味导赤汤主之,若少腹胀满,引脐作痛,大便秘结者,以八正散主之。


(十味导赤汤)生地山栀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生猪苓 水煎服。


(方歌)


十味导赤药最灵,生地山栀合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黄芩草猪苓。


(八正散)方见不小便。


膀胱蓄热淋证成,十味导赤有奇功,小腹胀满大便结,急服八正莫少停。


【注】热淋者,膀胱蓄热而成也。小便不通,淋漓涩痛,以十味导赤汤主之。若少腹胀满,引脐作痛,大便秘结者,以八正散主之。


十味导赤汤


生地 山栀子 木通 瞿麦 滑石 淡竹叶 茵陈蒿 黄芩 甘草(生) 猪苓


水煎服。


【方歌】十味导赤药最灵,生地山栀合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黄芩草猪苓。


八正散(方见不小便)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