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生肌类方

《外科大成》:生肌类方

《外科心法要诀》:生肌类方

《医宗金鉴》:生肌类方

凡大毒溃烂.内毒未尽.若骤用生肌.则外实内溃.重者逼毒内攻.轻者反增溃烂.虽即收口.其于旁处复生大疽.是知毒未尽.不可骤用生肌药也.只以贝叶膏贴之频换.俟生肉珠时.方用生肌药.如元气弱者.须当大补以培其元.


生肌定痛散 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生石膏(为末用甘草汤飞五七次每两加) 硼砂(五钱)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


为末掺之.


定痛生肌散 溃烂红热肿痛无腐者.用此定痛生肌.


石膏( 一两) 乳香 血竭 轻粉(各五钱) 冰片(一钱)


有水.加白芷 龙骨(各一钱) 不收口.加鸡内金(炙一钱)


为末掺之.


冷疮不收口者 干姜为末掺之.觉热如烘.平肌易愈.


诸疮发痒 用枯矾、干姜末掺之.


细茶 食盐 煎汤洗之.



乳香 没药 血竭 儿茶 三七(各二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


热.加黄连(一钱)腐.加轻粉(一钱)有水.加龙骨( 一钱)欲速收口.加珍珠(一两)或加蟹黄(二钱法取团脐蟹蒸熟取黄晒干收用) 为末掺用.


或以前七味.加猪油半斤.黄蜡两许.稍温.用绵纸拖膏.贴痈疽破烂等疮.若杖伤.则三七倍之.


一用鲜鹿腿骨纸包.灰火内煨之.以黄脆为度.如黑焦色则无用矣.为细末掺之.生肌甚速.


月白珍珠散 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及下疳腐痛.并汤火伤痛.


珍珠(一钱) 青缸花(五分) 轻粉(二两)


为末掺用.下疳腐烂.猪脊髓调搽.


一用鸡子清倾新瓦上.晒干取清为末.掺用.



黑铅六钱溶化.入水银二两.结成砂子.枯白矾、枯皂矾、火硝各二两.食盐五钱.同炒干研细.入铅汞再研.不见星为度.入泥固罐内.封口.打火三香.不可太过不及.冷过宿.取出.罐口上灵药.其白如雪.约有二两.为火候得中.如打紫者.加硫黄五钱.黄者.加明雄黄五钱.红者.用黑铅九钱.水银一两.枯矾二两.火硝三两.辰砂四钱.雄黄三钱.升打火候如前.


凡升打灵药.硝要炒燥.矾要 枯.


一方共享烧酒煮干炒燥.方研入罐.


一法凡打出灵药.加石膏倍之.和匀.复入新罐内打一香.任用不痛.


生肌白灵药家传密诀歌.铅粉易山铅.官硼易皂矾.硝矾汞不易.火候亦如常.(固罐法封口法见四卷末)


倒打灵药法 先将硝、矾、水银共研.以不见星为度.次用泥固罐子.煨微热.入药一角.文火顿化.勿令起泡.至干.又下一角.少时.又下至完.下食盐少许.慢火煨至矾枯成陀为度.将罐倒合于平底大碗内.以罐底高碗沿二指为度.用纸条封口.次用泥固二指许.又次以沙填满.以碗口平为则.取碗坐于大水盆内.水与碗口平为则.次取红炭砌罐底四围及底上. 一香.去火.冷定.取出罐四旁及碗底灵药.约有一钱五六分听用.此法始终全在慢火.性燥有误.


红粉 治一切顽疮.及杨梅粉毒.喉疳下疳痘子等.立验.


水银 白矾 火硝(各一两一钱) 朱砂(三钱三分)


以锅煨热取起.入白矾一沸.见清.入硝.一沸.见清.入朱砂.一沸.见定.取出研末.入锅内.下水银.盖碗.封打如法.


一方用∶水银(一两) 焰硝(一两炒干为末用四钱五分) 白矾(一两 枯四钱五分)朱砂(一钱为末)


次用筛过净香炉灰二三斤.盐卤水四五斤听用.取中样新铁锅一口.以砖架起.安朱砂末于锅中.如莲子大为度.次取硝、矾末研匀.盖朱砂上.用等盘轻轻按硝矾如银底样.周遭如茶钟口大.次将茶钟盖之.如口外有硝矾.即吹去之.将钟揭起.用筷子在硝矾中间轻轻点一小窝.用茶匙挑水银入窝内.仍将先覆茶钟盖之.次取前香灰.用盐卤水调.干稀得所.先将手按茶钟勿令动.随将湿灰周遭涂过.只留钟底在外.用石压之.次锅下发火.烧三香.二文一武.不时视香灰.如稍有白色.即用棕蘸卤水.于灰上刷之.为浇水三香完.离火过宿.用斧从旁轻轻凿开.取茶钟.用黄纸包收.临时刮用.


粉霜必以朱砂色为度.如红黄为嫩.上疮必疼.须再封打一香.


一、先用朱砂末、急性子各一钱五分.于锅内炒烟尽.去药拭净入硝、汞.升打如法.为之净锅.


一、用 石膏、赤石脂各二两为末.盐水调之封口.次以香炉灰盖之.更佳.


一、初打出红粉.用绵纸包好.入小南青布袋内.用绿豆水或槐花八两、甘草一两煎汤.悬胎煮一二百沸.取袋埋黄土内一日夜.去火毒及硝矾之气.


下疳.嚼细茶罨三次.次掺之即愈.杨梅痘子.点之即愈.杨梅喉疳.用新笔蘸粉点之即愈.杨梅粉毒.用麻油四两、黄蜡一两溶化成膏.离火候温.入红粉一钱搅匀.绵纸摊贴.一日一换.立验.


凡大毒溃烂,内毒未尽,若骤用生肌,则外实内溃,重者逼毒内攻,轻者反增溃烂。虽即收口,其于旁处,复生大疽,是知毒未尽,不可骤用生肌药也。只以贝叶膏贴之,频换,俟生肉珠时,方用生肌药。如元气弱者,须当大补,以培元气。


生肌定痛散 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生石膏(为末,用甘草汤飞五、七次,一两) 辰砂(三钱) 冰片(二分) 硼砂(五钱)


上四味共为末,撒患处。


【方歌】生肌定痛治溃烂,肿疼红热实相宜,石膏飞过辰砂用,共入冰硼细撒之。


轻乳生肌散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腐脱者,用此定痛生肌。


石膏( ,一两) 血竭(五钱) 乳香(五钱) 轻粉(五钱) 冰片(一钱)


有水加龙骨、白芷各一钱,不收口加鸡内金(炙)一钱。


上为末撒之。


【方歌】轻乳生肌治腐脱,石膏血竭乳轻冰,若然有水加龙芷,收口须添鸡内金。


姜矾散 此散治一切诸疮发痒者,用此撒之甚效。


枯矾 干姜上等分为末,先用细茶、食盐煎汤洗之,后用此散撒之。


冷疮不收口者,用干姜一味为末,撒患处,觉热如烘,生肌甚效。


【方歌】姜矾最治诸疮痒,先用盐茶煎洗之,若是冷疮不收口,干姜一味撒生肌。


腐尽生肌散 此散治一切痈疽等毒。诸疮破烂不敛者,撒上即愈。


儿茶 乳香 没药(各三钱) 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 血竭(三钱) 旱三七(三钱)


上为末撒之。


有水加龙骨( )一钱。欲速收口加珍珠一两,蟹黄(法取团脐蟹,蒸熟取黄,晒干取用)二钱。或用猪脂油(去渣)半斤,加黄蜡一两,溶化倾碗内。稍温加前七味调成膏,摊贴痈疽破烂等证。若杖伤则旱三七倍之。一用鲜鹿腿骨,纸包灰内煨之,以黄脆为度。如黑焦色则无用矣。为细末撒之,生肌甚速。


【方歌】腐尽生肌疮不敛,儿茶乳没冰麝香,血竭三七水加骨,收口珍珠共蟹黄。或用猪油溶黄蜡,调前七味贴之良,一用火煨鹿腿骨,为散生肌效甚长。


月白珍珠散 此散治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及汤火伤痛,并下疳腐痛等证。


青缸花(五分) 轻粉(一两) 珍珠(一钱)


上为末撒之。下疳腐烂,用猪脊髓调搽。一用鸡子清倾瓦上,晒干取清,为末撒之。


【方歌】月白珍珠皮不长,并医汤火下疳疮。青缸轻粉珍珠共,猪髓调搽真妙方,一用鸡清倾瓦上,晒干为末撒之良。


五色灵药 此五色灵药,治痈疽诸疮已溃,余腐不尽,新肉不生,撒之最效。


食盐(五钱) 黑铅(六钱) 枯白矾 枯皂矾 水银 火硝(各二两)


先将盐、铅熔化,入水银结成砂子,再入二矾、火硝同炒干,研细入铅、汞再研,以不见星为度。入罐内泥固济,封口打三柱香,不可太过不及。一宿取出视之,其白如雪,约有二两,为火候得中之灵药。


如要色紫者,加硫黄五钱。要黄色者,加明雄黄五钱。要色红者,用黑铅九钱,水银一两,枯白矾二两,火硝三两,辰砂四钱,明雄黄三钱。升炼火候,俱如前法。


凡升打灵药,硝要炒燥,矾要 枯。


一方用烧酒煮干,炒燥,方研入罐。一法凡打出灵药,倍加石膏和匀,复入新罐内打一枝香,用之不痛。


【方歌】五色灵药白用盐,黑铅硝汞皂桔矾,欲成紫色硫黄入,黄者雄黄加五钱,红去皂盐铅重用,朱砂飞尽必须添。


生肌玉红膏 此膏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用在已溃流脓时。先用甘草汤,甚者用猪蹄汤淋洗患上,软绢挹净,用抿 挑膏于掌中捺化,遍搽新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大疮洗换二次,内兼服大补气血之药,新肉即生,疮口自敛,此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也。


当归(二两) 白芷(五钱) 白蜡(二两) 轻粉(四钱) 甘草(一两二钱) 紫草(二钱) 瓜儿血竭(四钱) 麻油(一斤)


上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内浸三日,大杓内慢火熬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杓内煎滚,入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亦化,用茶盅四个,预放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盅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轻粉各投一钱,搅匀,候至一日夜用之极效。


【方歌】生肌玉红膏最善,溃烂诸疮搽即收,归芷蜡轻甘紫草,瓜儿血竭共麻油。


莹珠膏 此膏治溃疡,去腐、定痛、生肌,并杨梅疮、杖、 疮、下疳等证。


白蜡(三两) 猪脂油(十两) 轻粉(末,一两五钱) 樟冰(末,一两五钱)


先将白蜡脂油溶化,离火候温,入轻粉樟冰搅匀候稍凝;再入冰片末一钱,搅匀成膏,罐收听用。凡用先将甘草、苦参各三钱,水煎,洗净患处,贴膏。


杖疮用荆川纸摊极薄贴之,热则易之,其疔瘀即散,疼痛立止。杨梅疮加红粉二钱。顽疮、乳岩,加银朱一两。 疮,加水龙骨三钱,或龙骨四钱。


【方歌】莹珠膏用治溃疮,定痛生肌功效强,白蜡猪脂樟冰粉,杨顽乳杖并 疮。


吕祖一枝梅 此药治男、妇、大人、小儿新久诸病。生死难定之间,用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枝,香尽去药。以后一时许,视贴药处有红斑晕色,肿起飞散,谓之红霞捧日,病虽危笃,其人不死;如贴药处,一时后,不肿不红,皮肉照旧不变,谓之白云漫野,病虽轻浅,终归冥路。小儿急、慢惊风,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贴之。凡病用之,皆可预知生死也。


雄黄(五钱) 巴豆仁(不去油,五钱) 朱砂(三分)五灵脂(三钱) 银朱(一钱五分) 蓖麻仁(五分) 麝香(三分)


上各研细,于端午日净室中,午时共研,加油燕脂为膏,瓷盒收藏,勿经妇人之手。临用豆大一丸捏饼贴印堂中,其功立见,用过饼送入河中。


【方歌】吕祖一枝梅验病,定人生死印堂中,红斑肿起斯为吉,无肿无红命必终。药用五灵蓖麻子,砂银巴豆麝香雄。


凡大毒溃烂,内毒未尽,若骤用生肌,则外实内溃。重者逼毒内攻,轻者反增溃烂。虽即收口,其于旁处,复生大疽,是知毒未尽,不可骤用生肌药也。只以贝叶膏


贴之,频换,俟生肉珠时,方用生肌药。如元气弱者,须当大补,以培元气。


方剂:生肌定痛散


主治: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有腐者;用此化腐、定痛;、生肌。


组成:生石膏(为末,用甘草汤飞五、七次,一两)


辰砂(三钱)冰片(二分)


硼砂(五钱)


上四味,共为末,撒患处。


【方歌】生肌定痛治溃烂,肿疼红热实相宜,石膏飞过辰砂用,共入冰硼细撒之。


又方:轻乳生肌散


主治:此散治溃烂红热,肿痛腐脱者,用此定痛生肌。


组成:石膏(〔火段〕,一两)血竭(五钱)


乳香(五钱)轻粉(五钱)


冰片(一钱)


上为末撒之,有水加龙骨、白芷各一钱,不收口加鸡内金(炙)一钱。


【方歌】轻乳生肌治腐脱,石膏血竭乳轻冰,若然有水加龙芷,收口须添鸡内金。


又方:姜矾散


主治:此散治一切诸疮发痒者,用此撒之甚效。


组成:枯矾干姜上等分为末,先用细茶、食盐,煎汤洗之,后用此散撒之。冷疮不收口者,用干姜一味为末,撒患处,觉热如烘,生肌甚效。


【方歌】姜矾最治诸疮痒,先用盐茶煎洗之,若是冷疮不收口,干姜一味撒生肌。


又方:腐尽生肌散


主治:此散治一切痈疽等毒,诸疮破烂不敛者,撒上即愈。


组成:儿茶乳香没药(各三钱)冰片(一钱)


麝香(二分)血竭(三钱)


旱三七(三钱)


上为末撒之。


有水加龙骨(〔火段〕)一钱。欲速收口加珍珠一两、蟹黄(法取团脐蟹,蒸熟取黄,晒干取用)二钱。


或用猪脂油(去渣)半斤,加黄蜡一两,溶化倾碗内。稍温加前七味调成膏,摊贴痈疽破烂等证。若杖伤则旱三七倍之。


一用鲜鹿腿骨,纸包灰内煨之,以黄脆为度。如黑焦色则无用矣。为细末撒之,生肌甚速。


【方歌】腐尽生肌疮不敛,儿茶乳没冰麝香,血竭三七水加骨,收口珍珠共蟹黄。或用猪油溶黄蜡,调前七味贴之良,一用火煨鹿腿骨,为散生肌效甚长。


又方:月白珍珠散


主治:此散治诸疮新肉已满,不能生皮,及汤火伤痛,并下疳腐痛等证。


组成:青罐花(五分)轻粉(一两)


珍珠(一钱)


上为末撒之,下疳腐烂,用猪脊髓调搽。


一用鸡子清倾瓦上,晒干取清,为末撒之。


【方歌】月白珍珠皮不长,并医汤火下疳疮。青缸轻粉珍珠共,猪髓调搽真妙方,一用鸡清倾瓦上,晒干为末撒之良。


又方:五色灵药主治:此五色灵药,治痈疽诸疮已溃,余腐不尽,新肉不生,撒之最效。


组成:食盐(五钱)黑铅(六钱)


枯白矾枯皂矾水银火硝(各二两)


先将盐、铅溶化,入水银结成砂子,再入二矾、火硝同炒干,研细入铅、汞再研,以不见星为度。入罐内泥固济,封口打三炷香,不可太过不及。一宿取出视之,其白如雪,约有二两,为火候得中之灵药。


如要色紫者,加硫黄五钱。要色黄者,加明雄黄五钱。要红色者,用黑铅九钱、水银一两、枯白矾二两、火硝三两、辰砂四钱,明雄黄三钱。升炼火候,俱如前法。


凡升打灵药,硝要炒燥,矾要〔火段〕枯。


一方用烧酒煮干,炒燥,方研入罐。一法凡打出灵药,倍加石膏和匀,复入新罐内打一枝香,用之不痛。


【方歌】五色灵药白用盐,黑铅硝汞皂枯矾,欲成紫色硫黄入,黄者雄黄加五钱,红去皂盐铅重用,朱砂飞尽必须添。


又方:生肌玉红膏


主治:此膏治痈疽发背,诸般溃烂,棒毒等疮,用在已溃流脓时。先用甘草汤,甚者用猪蹄汤淋洗患上,轻绢挹净,用抿〔木霸〕挑膏于掌中捺化,遍搽新肉上,外以太乙膏盖之,大疮洗换二次。内兼服大补气血之药,新肉即生,疮口自敛,此外科收敛药中之神药也。


组成:当归(二两)白芷(五钱)


白蜡(二两)轻粉(四钱)


甘草(一两二钱)紫草(二钱)


瓜儿血竭(四钱)麻油(一斤)


上将当归、白芷、紫草、甘草四味,入油内浸三日,大杓内慢火熬微枯色,细绢滤清;将油复入杓内煎滚,入血竭化尽;次下白蜡,微火亦化。用茶钟四个,预放水中,将膏分作四处,倾入钟内,候片时方下研极细轻粉各投一钱,搅匀,候至一日、夜用之极效。


【方歌】生肌玉红膏最善,溃烂诸疮搽即收,归芷蜡轻甘紫草,瓜儿血竭共麻油。


又方:莹珠膏


主治:此膏治溃疡,去腐、定痛、生肌,并杨梅疮、杖、〔月廉〕疮、下疳等证。


组成:白蜡(三两)猪脂油(十两)


轻粉(末,一两五钱)樟冰(末,一两五钱)


先将白蜡脂油溶化,离火候温,入轻粉樟冰搅匀候稍凝;再入冰片末一钱,搅匀成膏,罐收听用。凡用先将甘草、苦参各三钱,水煎,洗净患处,贴膏。


杖疮用荆川纸摊极薄贴之,热则易之,其疔瘀即散


,疼痛立止。杨梅疮加红粉二钱。顽疮、乳岩,加银朱一两。〔月廉〕疮加水龙骨三钱,或龙骨四钱。


【方歌】莹珠膏用治溃疮,定痛生肌力效强,白蜡猪脂樟冰粉,杨顽乳杖并〔月廉〕疮。


又方:吕祖一枝梅主治:此药治男、妇、大人、小儿新久诸病。生死难定之间,用芡实大一饼,贴印堂之中,点官香一枝,香尽去药。


已后一时许,视贴药处有红斑晕色,肿起飞散,谓之红霞捧日,病虽危笃,其人不死;如贴药处,一时后,不肿不红,皮肉照旧不变,谓之白云漫野,病虽轻浅,终归冥路。小儿急、慢惊风,一切老幼痢疾,俱可贴之。


凡病用之,皆可预知生死也。


组成:雄黄(五钱)巴豆仁(不去油,五钱)


朱砂(三分)五灵脂(三钱)


银朱(一钱五分)蓖麻仁(五分)


麝香(三分)


上各研细,于端午日净室中,午时共研,加油燕脂为膏,磁盒收藏,勿经妇人之手。临用豆大一圆捏饼贴印堂中,其功立见,用过饼送入河中。


【方歌】吕祖一枝梅验病,定人生死印堂中,红斑肿起斯为吉,无肿无红命必终。药用五灵蓖麻子,砂银巴豆麝香雄。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