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溯源

《证治准绳·幼科》:溯源

钱氏曰∶夫胎在腹中,月至六七,则已成形,食母腹中秽液入儿五脏,食至十月,即秽液满胃,至生时,儿口中犹有不洁,产母以手拭净,则无疾病,俗以黄连、汞粉,下其脐粪之秽,此亦母之不洁余气入儿脏中,本先因微寒,又遇风寒,邪气相搏,而成痘疹也。未出欲作之时,热动五脏,则五脏之证先见,初欲病时,先呵欠顿闷惊悸,乍凉乍热,手足冷,面腮颊赤燥,咳嗽喷嚏,此五脏证俱见也。呵欠顿闷者肝也。时发惊悸者心也。乍凉乍热、手足冷者脾也。面赤、腮颊赤、咳嗽喷嚏者肺也。惟肾无候,以在府下不能食秽故也。凡疮疹乃五脏毒,若出归一证,肝水 ,肺脓庖,心为 ,脾为疹,肾虽无证,其候恶者,疮变倒靥而黑陷,则归肾也,此由不慎风冷而不能食,内虚所致也。东垣曰∶ 疹始出之证,必先见面燥腮亦,目胞亦赤,呵欠顿闷,乍热乍凉,咳嗽喷嚏,足稍冷,多睡,睡惊,并疮疹之证。或生脓泡大 ,或生小红 ,或生瘾疹,此三等不同,何故俱显上证而后乃出。盖以上诸证,太阳寒水起于右肾之下,煎熬左肾,足太阳膀胱寒水夹脊逆流,上头下额,逆手太阳丙火不得传道,逆于面上,故显是证,盖壬癸寒水克丙丁热火故也。诸 证皆从寒水逆流而出也。医者当知此理,乃敢用药。夫胞者,一名赤宫,一名丹田,一名命门,男子藏精施化,妇人击胞有孕,俱为生化之源,非五行也,非水,亦非火,此天地之异名也,象坤土之生万物也。夫人之始生也,血海始净一日二日,精胜其血,则为男子,三日四日五日血脉已旺,精不胜血,则为女子,乃二物相搏,长先身生谓之神,又谓之精。其子在母腹,十月之间,随母呼吸,呼吸者阳气也,而生动作,滋益精气神,饥渴皆随母血,儿随日长,筋骨皮肉,血脉形气俱足,十月降生,口中尚有恶血,啼声一发,随吸而下,此恶血复归命门胞中,僻于一隅,隐伏而不发,直至儿因内伤乳食、湿热之气下陷,合于肾中,二火交攻,荣气不从,逆于肉理,恶血乃发。诸 疹皆出于肾水,其疡后聚肉理,归于阳明,故三番 始显之证,皆足太阳壬膀胱克丙小肠,其始出皆见于面,终归于阳明肉理,热化为脓者也,二火炽盛,反胜寒水,遍身俱出,此皆从足太阳传变中来也。万氏曰∶痘疹之原,有论秽毒者,有论淫火者,有论时行正病者,靡有定论,将谓秽毒淫火耶,则一岁之中,大而郡县,小而村落,病者相似,而死相继,未必人人若此之甚也。将谓时行正病邪,何以自少至老,但作一度,厥后再无传染也。盖父母于子,一体而分,精血之毒,已蓄于阳施阴化之始,固不待诞生之顷,咽其血而后有胎毒也。况男子惜其气以养其精,女子耗其气以养其血,一失所养,即贻他日之患,子之受于父母者虽殊,其为毒则一也,岂有男子淫火起于气,为阳毒而易治,女子淫火起于血,为阴毒而难治之理邪。至于天行正病,亦有其时,但观夫年之所加,及有四时不正之气,即知有是正病也,然则待时而发者,胎毒也,或速而危,或徐而持,或暴而死者,气之微甚所使也,发则其毒泄矣,所以终身但作一度,后有其气,不复传染焉。痘为胎毒,昭昭矣,其间或疏而轻,或蜜而重,或重变轻,或轻变重,变化叵测,是又有说也。疏而轻者,始终如一,蜜而重者,变怪百出,或因父母相传而然,或因疫疠相染而然,或因鬼疰相着而然,杳冥恍惚,出于闻见,思虑之所不及,此与智者道之,痴人前不必说梦也,何者?盖痘疹之毒,父母原自有之,虽尝作过一番,而脏腑、经络、皮毛、肌肉、骨髓、之间,余毒犹有存者,一旦分形化气,注之于子,其毒亦随之泄矣,所以子之疮瘢,多肖亲也,加之调摄失宜,放恣无忌,其毒益甚,疮痘之候沉困危笃者,未必非父母之所致也,凡子之侏儒跛 ,必肖于亲,况疹痘之毒乎。且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地之气变,人之气亦变,或遇迁正失守,淫胜郁复之纪,德令乖常,眚 迭见,自然厉气传染,证候相似,所以轻则俱轻,重则俱重,若有主之者,是则疫疠之所为也。故人之疠疾而死者,向导不散,游魂往来,随气而行,常以其气,疰于平人而为之疾,如瘵癞之传染,然形质庞浓,福泽悠远者不能相及,苟体虚福薄之人,阴阳舛乱之岁,则膏肓之坚,台骀之祟,互相染着,反复变化,术不能禁,工不能治也,此非鬼疰之害乎。夫治此三者当奈何?曰必为之豫解其毒,平其气,迁其处,庶乎可免矣。


按∶痘疹之发,显是天行时气,厘市村落,互相传染,轻则俱轻,重则俱重,虽有异于众者,十之一二而已,岂可概谓胎毒哉。然疫疠终身不染者,比比皆是,而痘疹无一人得免,疫疠一染之后,不能保其不再染,而痘疮一发不再发,则胎毒之说,又何可尽废乎。至谓淫火秽血,古亦有之,而何独无痘疹之患,欲以破胎毒之说,则又不然。天下之无而忽有者多矣,草有名虞美人者,虞美人项王宠姬也,为项王死,世哀之,为之歌,对草倚声凄恸,而草辄摇,草无情识也,方其未有楚,则宠姬亦无,况有草耶?一切众生,自妄颠倒,而成三界,如之,又何疑乎痘疹。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