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暑疟

《儿科萃精》:暑疟

《灵素节注类编》:暑疟

《时病论》:暑疟

《医述》:暑疟

小儿暑疟,因伤暑而得此证。阴气独微,阳气独发,但热不寒,非风疟寒疟可比,古法主柴胡白虎汤(如人参、柴胡、黄芩、半夏、熟石膏、知母、炙甘草、晚粳米,引用生姜、大枣)。


〔真按〕暑虽亦称阳邪,然暑为热中之寒邪,故证见独热无寒,烦渴少睡,呕恶时作,肌肉消烁,谓之暑疟,宜解暑毒为主,柴胡石膏二味,究不宜用。方以冬桑叶二钱,炙鳖甲捣碎二钱,肥知母钱半,淡黄芩一钱,浙贝母二钱,西瓜翠衣三钱,川石斛钱半,生甘草五分,引用藕汁一两冲服。


《素问·疟论》帝曰∶夫 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 鼓颐,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冻饮料。帝曰∶何气使然?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 鼓颐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内外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薄,是以日作。


起于毫毛伸欠者,毛竖、伸尸、呵欠,疟发之状也。人身表阳内阴,上阳下阴,气血周流,阴阳交通,则安和无病。疟邪由伤暑热水气,又遇风寒,并客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营气所舍之地,故邪与气血混合,以致阴阳互相格拒,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寒则寒极,热则热极。盖水火者,阴阳之征兆,寒热者,水火之体性,人身阴阳不和,即水火相争,故有寒热之变现也。邪与卫气并居,卫气昼出阳分,夜入阴分,一日出入一次,故邪随之内外逼迫,而病日发一次。其邪入深,而间一、二日发者,下衣冠文物之。


帝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


邪在卫分,则随卫气出入而病发。其深舍于阴分者,欲与阳争,而阳行迅利,阴邪迟钝,故不得即出,其病间日而发也。盖阳如日而行速,阴如月而行迟,造化自然之理也。


帝曰∶其作日晏与其日早者,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


邪之客于身也,本无定处。上明邪客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与卫气并居,则日发一次,邪入阴分,则间日一发,俱无早晏。此节言邪气先客于脊背者,因卫气每日必有大会风府之时,卫气至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脊背之邪气乘虚而入风府,与卫气相遇则病发也。然卫气会于风府而有定时,以其循度而行也,若邪入风府,风府督脉穴也,因从脊骨而下行,每日下行一节,故与卫气相遇日迟,而病发日晏也。至二十五日,邪气下至尾骨,二十六日,入注于脊内伏膂之脉,从上而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因邪气日高,则与卫气相遇日早,故病发日早也。此以邪气流行而病发有早晏,与前之邪与卫气并居者不同。由是可知疟邪伏于血气之中,如遇卫阳冲动而后病发,其邪深入阴分而发日迟者,为难愈也。即此推之,经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者,良以冬为极阴之令,寒为至阴之邪,以阴加阴,故隐伏而不觉,至春阳气升发,则人身之气相应而动其邪,则温病发,是寒邪随天地之气而变温也。吴又可不明此理,反以经语为非,可谓愚而好自用者。盍思疟邪隐伏时,而亦全然不觉乎!阴阳变化,微妙无穷,苟不悟其至理,安可凭臆妄断哉!


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


此又申明间日一发之理也。夫阳动阴静,自然之性,故邪在阳分,则动而易发,邪在阴分,则伏而不觉,必待阳气冲动,与卫气皆出,则病发。其道远行迟,不能日与卫气皆出,故间日始发也。其有间两日而发者,邪伏更深矣。然邪必外发而随阳疏泄,始能渐衰,故其深伏阴分者,淹缠难愈也。


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岐伯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


帝谓卫气日会于风府,而亦由节下行,如邪与卫气未遇于风府,其病亦日作者奈何。岐伯言人有虚实不同,故邪必乘虚而入,各异其处,则不得皆当其风府之穴也。上文言其发病日晏、日早者,因邪先客于脊背,乘卫气至风府穴,而腠开邪入则病发。如其邪客头项,或中于背,或中腰脊,或中手足,皆无定所,必以卫气周行所至,与邪遇合则病作。故风邪无常客之府,其卫气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因入,与卫气所合之处,则为其府,不必定在风府之穴也。由此可知,人身营卫气血周行,自有常度而不改变,其邪之中人,既无定所,而又流传各处,故其病变多端,经文可谓详尽义理矣。


帝曰∶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疟得有时而休者,何也?岐伯曰∶风气留其处,故常在;疟气随经络,沉以内薄,故卫气应乃作。


此更明同由外邪而发病不同之理也。凡感风邪,则身热头痛,而邪常留其处,必服药汗出乃已,既已即不复发,以其邪去也;疟病发后休歇,歇后又发者,以其邪随经络流行,混于血气之中,沉以内薄,故不之觉,遇卫阳之气冲动乃发,而卫气周行表里,与邪相离,则邪仍伏而病休歇也。


暑疟者多因长夏纳凉,感受阴暑,暑汗不出,则邪遂伏于内,直待秋来,加冒凉气而发。先贤云∶暑气内伏者,阴气也;秋凉外束者,阴邪也;新邪与卫气并居,则内合伏暑,故阴阳相搏而疟作矣。其证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弦象,或洪或软,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凛,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治宜清营捍疟法治之,如渴甚者,麦冬、花粉佐之。凡疟连日而发者则病浅,间日而发者则病深,间二日而发者则愈深矣。渐早为轻,因正气胜而外出;渐晚为重,因邪气胜而内入。初起多实,宜以祛邪为先;患久多虚,宜以养正为主。医者须分浅深轻重虚实新久而治之,则庶几投剂有效耳。


张景岳曰∶伤暑为疟,何谓阴邪?盖阳暑伤气,其证多汗,感而即发,邪不能留。其留藏不去者,惟阴暑耳,以其无汗也。故凡患疟者,必因于盛暑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浴以凉水,或澡于河流,或过食生冷,壮者邪不能居,未必致病,怯者蓄于营卫,则所不免。但外感于寒者多为疟,内伤于寒者多为痢,使能慎此二者,则疟痢何由来也。


暑疟者,其证汗烦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热多寒少,治宜清暑解表。(《证治汇补》)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