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胎动

《产鉴》:胎动

《女科秘旨》:胎动

《盘珠集胎产症治》:胎动

《济生集》:胎动

《续名医类案》:胎动

《竹林女科证治》:胎动


妊娠胎动,或饮食起居,或冲任风寒,或跌仆击触,或怒伤肝火,或脾气虚弱,或推其因而治之。若因母病而胎动,但治其母;若因胎动而母病,惟当安其胎。轻者转动不安,重者必致伤坠。若面赤舌青,是儿死也,面青舌赤吐沫,是母死也,唇口俱青,两边沫出,是子母俱死也。察而治之。用下方∶


佛手散


治妊娠六、七个月,因事筑磕着胎,或子死腹中,恶露下,痛不已,口噤欲绝。用此探之,若不损则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损即便逐下。


当归(二钱) 川芎(四钱) 加益母草(五钱) 更妙。


上 一剂,水一钟,入酒一钟,再煎一沸,温服。如人行五、六里,再进一服。


安胎散


治妊妇偶有所伤,腹痛不安,或从高坠下,重伤所压,触动胎元,痛不可忍及下血。又治胃虚气逆呕吐,心腹诸痛,大抵妊娠不可缺此。


缩砂不拘多少,为末,每服三钱,热酒调服,艾盐汤皆可。此药非八、九个月内,不宜用多。


安胎饮


治孕成之后,觉气不安,或腹微痛,或腰间作痛,或饮食不美,或胎动下血,及五、六个月,常服数贴,甚效。


白术(二钱,土炒) 条芩(一钱半) 砂仁(炒) 当归 白芍(各一钱) 川芎 紫苏(各八分) 甘草(四分) 熟地黄(一钱,酒洗)


白术、黄芩乃安胎之圣药也。


上 一剂,水煎服。下血不止加炒蒲黄、阿胶(各一钱)。腹痛加香附(醋炒,一钱)、枳壳(一钱,麸炒。)


千金保胎丸(京师传)


凡女人受胎,经三月而坠者,虽气血不足,乃中冲脉有伤,中冲即阳明胃脉,供应胎孕。至此时,必须谨节饮食,绝嗜欲,戒恼怒,庶免小产之患也。服此可保全。


归身(酒洗) 熟地黄(姜炒) 阿胶(蛤粉炒珠) 条芩(炒) 川续断(酒洗) 香附(酒、醋、童便、盐水各浸三日) 益母草 陈皮(各二两) 艾叶(醋炒) 南芎(各一两) 砂仁(炒,五钱) 白术(土炒) 杜仲(姜炒。各四两) 红枣(煮皮去核)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空心米汤送下。


下血而腹重胎动.此胎欲堕也.治宜行气安胎.急服佛手散.加砂仁.如脉大有火.加黄芩.白术.腹痛下黄汁.加黄 .川芎(各一两) 糯米(一合) 水一升.煮至半升服.


孕妇脉弦急.憎寒壮热.唇爪俱青.面黄黑色.是胎气损也.当问胎动否.若不动反觉上攻.抢心闷绝.或下血.当作死胎治之.


胎动则腹痛,胎漏无腹痛;胎动宜行气,胎漏宜清热。若手足冷厥,唇口青黑,宜人参、甘草、当归、阿胶、莲须、葱白。


胎动作喘。宜降火,用黄芩、香附末,清汤下。


腹痛下黄汁。黄 、川芎、粘米煎服。


冲任风寒,以致胎动。当归、川芎、紫苏、生姜,煎服。


元气不足,怠倦不能承载。宜服安胎调气饮,(补二十六。)如微热腰痛,连进两服。


怒气伤肝。郁结不舒,触动血脉,而胎不能安。宜安胎饮加香附、柴胡、白芍。(补九。)有火,加栀子、丹皮。


因母病而胎动。但治母病,不必安胎,惟犯胎之药不可入。其余饮酒房劳,触忤仆伤,以致胎动,俱当安胎为主。


胎动下血。葱白煎汤,入阿胶、艾炭,再煎服。又当归、川芎、阿胶、艾、黄芩、甘草,煎服。


胎动腹痛,面青冷汗,气欲绝。此劳动伤胎,宜急治之,钩藤汤。(散八。)


胎不动不坠,腹冷如冰。血少不能荣养其胎也,宜补血汤。(补二十七。)



孕妇下血,而腰痛腹重胎动,此胎欲坠也。治宜行气安胎,急服佛手散加砂仁,如脉大有火加黄芩、白术,腹痛下黄汁加黄 一两,糯米一合先煎,以米汤即煎服二三帖。


薛立斋治鸿胪张淑人,痢疾后胎动,心神不安,肢体殊倦,用八珍散二十余剂渐愈。因劳加烦热头痛,以大剂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治之,热痛顿止。仍用前散,又五十余剂而安,其后生产甚易。


一妊妇八月,胎欲坠如产,卧久稍安,日晡益甚,此气血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随愈。更以八珍汤调理而安。


一妊妇小便作痛,其胎不安,气攻左右,或时逆上,小便不利,用小柴胡汤加青皮、山栀,清肝火而愈。后因怒,小腹胀满,小便不利,水道重坠,胎仍不安,此亦肝木炽盛所致。用龙胆泻肝汤一剂,诸症顿愈。乃以四君子加柴胡、升麻,以培脾土而安。


孙文垣治张溪亭子室,娠已七月,梦见亡过祖母挥拳在背打一下,即觉胎动不安,血已下,大小便皆急,腰与小腹胀痛者五日。诊之,两寸俱短弱,此上焦元气大虚,当骤补之。人参、阿胶、黄 、白术各二钱,当归、白芍、条芩、杜仲各一钱,砂仁、香附各五分,苎根嫩皮三钱,葱白六钱,一剂而血止,再剂诸症悉除。四剂后减去葱白、苎根,调理旬日,足月产一女。


吴孚先治孙氏妊妇,六月作泻欲小产。诊之曰∶此水胎也。四君子加炮姜、制附,十余剂而安。


陈三农治一孕妇,腰痛甚,如欲小产,用杜仲一两,姜汁拌炒续断一两,二味为丸,白汤送下遂安。


薛立斋治一妇人,胎下坠,或动,身体倦,饮食少思,此脾气虚弱。用补中益气汤,倍白术加苏梗,三十余剂而安。产后眩晕,胸满咳嗽,用四物加茯苓、半夏、桔梗而愈。


一妊妇内热晡热,或兼寒热,食饮少思,其胎或下坠,或上攻,此肝经血虚而火动耳。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次用六君子加柴胡、枳壳,各数剂而愈。


一妇人每受胎,三四月作痛欲坠,此为胎痛。用当归二钱、熟地黄三钱而愈。


张飞畴曰∶古人用条芩安胎,惟形瘦血热,荣行过疾,胎常上逼者相宜。若形盛气衰,胎常下坠,非人参举之不安;形实气盛,胎常不运者,非香、砂耗之不安;血虚火旺,腹常急痛者,非归、芍养之不安;体肥痰盛,呕逆眩运者,非二陈豁之不安。此皆治母气之偏盛也。若有外邪,仍宜表散伏邪。时气尤宜急下,惟忌芒硝,切不可犯。


雄按∶条芩但宜于血热之人。若血虚有火者,余以竹茹、桑叶、丝瓜络为君,而辅以他药极有效。盖三物皆养血清热而息内风也。物之坚强莫如竹,皮肉之紧贴亦莫如竹,实为诸血证之要药,观其塞舟不漏可知矣。桑叶蚕食之以成丝,丝瓜络筋膜联系,质韧子坚,具包罗维系之形,且皆色青入肝,肝虚而胎系不牢者,胜于四物、阿胶多矣。


妇人受妊,则碍脾运化。迟则生湿,湿则生热,热则血易动,血动则胎不安。犹风撼其木,人折其枝也。


火能消物造化自然之理,故胎之堕也,属虚属热者常多,治宜清热养血。若素惯半产者,宜金匮当归散。脾虚而血热者,宜四圣散。肝肾虚而血热者,宜凉胎饮(方见前胎热不安条中)。肝脾虚而血热者,宜固阴煎(见前胎虚不安条中)。若素禀虚弱或值天行炎热,或患热证病,愈后而胎有不安者,宜芩术汤(黄芩、白术为安胎之圣药,盖为血热胎不安者言也)。


金匮当归散


黄芩 白术(蜜炙) 当归 川芎 白芍(各一两)


为末,每服三钱,米饮调下。


四圣散


条芩 白术(蜜炙) 砂仁(炒) 阿胶(炒珠)


上各等分,研极细末,每服二钱,蕲艾煎汤调服。(一方有白芍、无阿胶)若改散为汤,则砂仁用当减半。


芩术汤


子芩(三钱) 白术(蜜炙,一钱五分)


水煎服。(急则一日服二剂,缓则五日服一剂)。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