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吞酸

《保婴撮要》:吞酸

《扁鹊心书》:吞酸

《古今医鉴》:吞酸

《仁术便览》:吞酸

《金匮钩玄》:吞酸

《景岳全书》:吞酸

《寿世保元》:吞酸

《万病回春》:吞酸

《医述》:吞酸

《医学入门》:吞酸

《医学实在易》:吞酸

《医学摘粹》:吞酸

《医学摘粹》:吞酸

《医学正传》:吞酸

《医宗己任编》:吞酸

《杂病治例》:吞酸

《证治汇补》:吞酸

吞酸之症有二,热与寒也。经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东垣曰∶病机作热,攻之误矣,浊气不降,寒药岂能治之。二说似乎矛盾,而实一也。《素问》言热者,所以指其末也;东垣言寒者,所以指其本也。丹溪用吴茱萸之法,亦尝谓之寒矣,然亦当分其虚实而治之。若烦热作渴,好食啖物,饮食易化,是为实火内炽,而胃经热也,宜用清凉饮之类。若不渴喜食热物,饮食难化,是为虚火所致,而胃经寒也,宜用香砂六君子汤之类。故东垣云∶邪热不杀谷,苟误认为实热,概用寒凉之剂,而变为中满呕吐反胃之症者,皆末传寒中之败症也。


可不慎欤!


治验一小儿吞酸,用六君子汤而愈。后伤食复作,兼泻,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干姜,泻顿止,又以六君子煎送四味茱萸丸而愈。


一小儿吞酸嗳腐,发热口渴,先用保和丸二服,以消宿滞,又用六君、木香、干姜,以温养中气而愈。后伤冷粉,腹胀痛,余用异功散加干姜,诸症渐愈,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将愈;又伤食吞酸腹痛,用六君、木香二剂痛止,又四剂而愈。


一小儿吞酸,喘嗽腹胀,面白兼青,余谓脾肺之气虚,先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二剂,喘胀悉愈,又用六君子汤及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十三岁吞酸,每食碗许,稍多则泻或腹胀,面色黄或青白,此脾肺虚,肝木所胜,用六君、干姜、柴胡、升麻,间佐以补中益气汤而痊。毕姻后,兼勤于功课,仍吞酸唾痰,服清热药,大便不实,嗜卧少食,而似肉痿,用前药各百余剂而痊。


一女子吞酸唾痰,恪用清气化痰之药,余谓属中气虚,不信,后觉肚腹肿胀,大小便淋沥而殁。


六君子汤(加木香、砂仁,名香砂六君子汤)


异功散(二方见内钓)


补中益气汤


保和丸(二方见虚羸)


四味茱连丸(方见噫气)


凡人至中年,脾气虚弱,又伤生冷硬物,不能营运,蕴积中焦,久之变为郁火、停疾,故令噫气,久则成中满、腹胀之证。须服草神丹、全真丹、金液丹皆可。(吞酸为病虽微,致害非浅,苟不慎节饮食,戒谨房帏,久久无不变成臌胀。)



脉弦而滑,两寸或浮而弦,或浮而滑,或沉而迟,或紧而洪,或洪而数,或沉而迟,胸中寒饮。洪数者,热痰在膈间,时吐酸水,欲成翻胃之疾也。



丹溪曰∶吞酸与吐酸不同。吐酸,《素问》明以为热,东垣又言为寒,何也?吐酸,是吐出酸水如醋,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而久,温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水吐出,非热而何?


其有积之以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肌表得温暖,则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得暂解,非寒而何?《素问》言热者,主其本;东垣言寒者,言其标也。


戴氏曰∶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故作酸也。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


《原病式》曰∶吐酸者,肝木之谓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盛,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必用 米菜蔬以自养,宜节浓味。



清郁二陈汤 治吞酸刺心及吞酸嘈杂。


陈皮(一钱) 半夏(一钱) 茯苓(一钱) 苍术(八分) 川芎(八分) 香附(一钱)


神曲(炒,五分) 枳实(炒,八分) 黄连(炒,一钱) 栀子(炒,一钱) 白芍(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或为丸服,尤效。


茱莲丸 治郁积吞酸。


吴茱萸(去梗,汤泡浸半日,炒) 陈皮(去白) 黄芩(陈壁土炒,各五钱) 黄连(陈壁土炒,一两) 苍术(米泔浸炒,七钱半)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每服六七十丸,津液咽下。


苍连丸 治郁积吐酸。


苍术(米泔浸炒,一两) 陈皮(一两) 半夏(一两,姜汁炒) 黄连(一两半,夏月倍用) 白茯苓(一两) 吴茱萸(炒,一两,冬月倍用)


上为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服。


曲术丸 治中脘宿食、留饮,酸螫心痛,口吐清水。


神曲(炒、三两) 苍术(米泔浸,一两半) 陈皮(一两) 加砂仁(一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


平肝顺气保中丸(云林制)〔批〕(按此方治吞酸、吐酸、嘈杂、嗳气兼治之剂)


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积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胀闷。常服顺气和中,健脾开胃,进美饮食,化痰消滞,清火抑肝。


香附米(三两,童便浸三日,炒) 川芎(二两) 陈皮(去白,三两) 白术(四两,土炒) 浓朴(一两) 枳实(二两,炒) 黄连(姜汁炒,一两) 神曲(炒,二两) 麦芽(炒,七钱) 木香(三钱) 栀子(姜汁炒,二两) 莱菔子(炒,一两) 半夏(姜汁炒,一两半) 白茯苓(一两) 砂仁(炒,四钱) 干生姜(一两) 山楂(取肉,二两) 青皮(六钱,香油炒) 甘草(炙,四钱)


上为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绿豆大。每服百丸,食后白滚汤送下,日服二次。


吞酸与吐酸不同,吐酸是平日津液随上升之气郁积而成,郁积之久,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成酸水而出。吞酸者,湿热郁于肝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必用 食菜蔬自养。


戴云∶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其食不得传化,故作酸也。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酸也。


必用茱萸顺其性而折之,反佐∶茱萸、黄连。


经义


《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少阳之胜,呕酸善饥。


辩证(共五条)


吐酸一证,在河间言其为热,在东垣言其为寒,夫理有一定,奚容谬异若此,岂理因二子可以易乎,必二子于理有一悖耳。此余之不能无言者,乃以东垣为是,而以河间为非也。


何以见之?盖河间之说,实本《内经》,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河间《病机》悉训为火,而甚以主寒者为非。不知《内经》此论,乃以运气所属概言病应,非以呕吐注泻皆为内热病也。如果言热,则何以又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又曰∶太阳之复,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及为哕噫。此言呕吐之有寒也,岂皆热耶?又曰∶太阳之胜,寒入下焦,传为濡泄,此言泄泻之有寒也,岂亦热耶?由此观之,则其此处言热,而彼复言寒,岂非自相矛盾,能无谬乎?不知《内经》之理,圆通详悉,无不周备,故有此言其常而彼言其变者,有此言其顺而彼言其逆者,有此篇未尽而足之他论者,有总言所属而详言所病者,此《内经》之玄,所以不易穷也。故凡善观此者,务宜悟其源流,察其分合,其博也,必烛其为千为万;其约也,必贯其总归一理,夫如是,斯足称明眼人矣。


倘不能会其巅末,而但知管测一斑,又乌足以尽其妙哉。矧复有不明宗旨,悖理妄谈,谬借《经》文证己偏见者,尚难枚举,无暇辩也,兹因二子之论,故并及之,而再悉于下,观者其加政焉。


辩河间吐酸之论为非。据河间曰∶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所以妄言为寒者,但谓多伤生硬粘滑,或伤冷物而为噫酸吞酸,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岂知经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故凡内伤冷物者,或即阴胜阳而为病寒者,或寒热相击而致肠胃阳气怫郁而为热者,亦有内伤生冷而反病热,得大汗,热泄身凉而愈也。若久喜酸而不已,则不宜温之,宜以寒药下之,后以凉药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也。


凡此皆河间之说,余每见之,未尝不反复切叹。观其所言病机,则由火及金,由金及木,由木及脾,所以为酸,若发微谈理,果可转折如此,则指鹿为马,何患无辞?惟其执以为热,故不得不委曲若此。若余言其为寒,则不然也。夫酸本肝木之味,何不曰火衰不能生土,则脾气虚而肝邪侮之,故为酸也,岂不于理更为明切,而何以曲折强解有若是乎。又若《内经》所言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此言伤寒证寒邪在表,则为三阳之发热,及其传里,则为阳明之内热,岂以内伤冷物而亦云病热者耶?又岂有内伤冷物而可以汗解者耶?即以气血强盛之人,偶伤生冷,久留不去而郁为热者,此以郁久化热,或亦有之,岂果因生冷而反热耶?矧《内经》本以外感言,而河间引以证内伤,谬亦甚矣。此不惟大害轩岐之旨,而致后人执以借口,其害又将何如也。


辩东垣吐酸之论为是。据《发明》曰∶《内经》言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此上焦受外来客邪也,胃气不受外邪故呕,仲景以生姜、半夏治之。以杂病论之,呕吐酸水者,甚则酸水浸其心,其次则吐出酸水,令上下牙酸涩不能相对,以大辛热药疗之必减也。酸味者,收气也,西方肺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大咸热之剂泻其子,以辛热为之佐,而泻肺之实,《病机》作热攻之,误矣。盖杂病醋心,浊气不降,欲为中满,寒药岂能治之乎?此东垣之说也,余谓其最为得理。但其立言太讳,如所云收气及西方金旺,水为金子等义,人有未达,每多忽之。即在丹溪,亦曰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又谓寒药不可治酸,而用安胃汤、加减二陈汤,俱犯丁香,且无治热湿郁积之法,为未合经意也。因考丹溪治法,则用茱莲丸、二陈汤,且曰∶宜用炒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必用黄连为君以治之。此丹溪之意亦主于热,正与东垣相反,而欲以芩连治吐酸,则不可不辩也,故余以东垣之说请为之疏焉。


夫所谓收气者,金气也,即秋气也。《内经》曰∶秋气始于上。盖阴盛之渐,必始于秋,以阳气之将退也。寒肃之渐,必始于上,以阳气之日降也。其云金旺者,非云肺气之充实,正言寒气之有余也。其云子令母实者,以寒在上焦,则收气愈甚,故治用咸热等剂以泻其子,亦无非扶阳抑阴之道,最切当也。丹溪未达其意,而反以非之,抑又何也。即如丁香气味辛爽无毒,凡中焦寒滞,气有不顺者,最其所宜,又何至以犯字相戒,而使后人畏之如虎耶?盖丹溪但知丁香不可犯,而不知黄连、黄芩又岂吞酸证所宜轻犯者哉。然说虽如此,而说有未尽,则云寒云热,犹不无疑,谨再竟其说如下。


吐酸证,诸言为热者,岂不各有其说。在刘河间则曰∶如饮食热则易酸矣。在戴原礼则曰∶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又有相传者曰∶观之造酒者,凉作则甘,过热则酸,岂非酸由热乎?诸说如此,宛然可信,而欲人不从不可得也,凡诸似是而非者,正以此类。譬之射者,但能不离于前后左右,便云高手,不知犯此四字,尚足以言射乎?而诸家之说,亦犹是耳。


何以见之?盖察病者,当察以理,察理者,当察以真。即如饮食之酸由乎热,似近理矣,然食在釜中,使能化而不能酸者,此以火力强而速化无留也,若起置器中,必久而后酸,此停积而酸,非因热而酸也。尝见水浆冷积既久,未有不酸者,此岂热耶,因不行也。又云造酒者热作则酸,亦似近理,然必于二三日之后,郁热不开,然后成酸,未有热作及时而遂致酸者。且人之胃气,原自天热,所以三餐入胃,俱能顷刻消化,此方是真阳火候之应;若如造酒者,必待竟日而后成,则日不再餐,胃气能无惫乎?若必如冷作之不酸,方云无火,则饮食之化,亦须旬日,此其胃中阳气不已竭乎?是可见胃气本宜暖,稍凉不可也,酒瓮本宜疏,郁闷不可也。故酒瓮之化,亦安能如胃气之速,而胃气之健,又安可同酒瓮之迟乎?此其性理相悬,奚啻十倍,有不待辩也明矣。且人之饮食在胃,惟速化为贵,若胃中阳气不衰,而健运如常,何酸之有?使火力不到,则其化必迟,食化既迟,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此酸即败之渐也。故凡病吞酸者,多见饮食不快,自食有不快,必渐至中满、痞隔、泄泻等证,岂非脾气不强,胃脘阳虚之病,而犹认为火,能无误乎?余向在燕都,尝治一缙绅患此而求治者,余告以寒,彼执为热,坚持造酒之说,以相问难,莫能与辩,竟为芩连之属所毙,而终不能悟,岂非前说之误之也耶,亦可哀矣。余故曰∶人之察理,贵察其真,若见理不真,而疑似固执,以致酿成大害者,无非此类,此似是而非之谈,所以不可不辩也。


吞酸之与吐酸,证有三种∶凡喉间嗳噫,即有酸水如醋浸心,嘈杂不堪者,是名吞酸,即俗所谓作酸也,此病在上脘最高之处,不时见酸,而泛泛不宁者是也。其次则非如吞酸之近,不在上脘,而在中焦胃脘之间,时多呕恶,所吐皆酸,即名吐酸,而渥渥不行者是也。又其次者,则本无吞酸吐酸等证,惟或偶因呕吐所出,或酸或苦,及诸不堪之味,此皆肠胃中痰饮积聚所化,气味每有浊恶如此,此又在中脘之下者也;但其顺而下行,则人所不觉,逆而上出,则喉口难堪耳。凡此三者,其在上中二脘者,则无非脾胃虚寒,不能运化之病,治此者非温不可。其在下脘偶出者,则寒热俱有,但当因证以治其呕吐,呕吐止则酸苦无从见矣。虽然,此亦余之论证,故不得不曲尽其说,若以实理言之,则凡胃强者,何暇及于酸苦,其有酸苦者,必其停积不行而然。此宜随证审察,若无热证热脉可据,而执言湿中生热,无分强弱,惟用寒凉,则未有不误者矣。


论治(共七条)


一、治吞酸吐酸,当辩虚实之微甚,年力之盛衰。实者可治其标,虚者必治其本。


凡胃气未衰,年质壮盛,或寒或食,偶有所积而为酸者,宜用行滞温平之剂,以二陈汤、平胃散、和胃饮之类主之。中气微寒者,宜加减二陈汤,或橘皮汤,甚者宜温胃饮。


气微虚者,宜藿香安胃散。此皆治标之法也。


脾胃气虚,及中年渐弱,而饮食减少,时见吞酸者,惟宜温补脾胃,以理中汤、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切不可用清凉消耗等药。若虚在阴分,下焦不暖,而水邪上泛为酸者,宜用理阴煎最妙。


丹溪曰∶治酸必用吴茱萸,顺其性而折之,乃反佐之法也。不知此实正治,非顺性也,盖其性热,最能暖中下二焦,其味辛苦,最能胜酸涩之味,谓之反佐,见之过矣。


用黄连为君,以治吐酸,乃丹溪之法也。观其治案,有一人酸块自胸直上咽喉,甚恶,以黄连浓煎,冷,候酸块欲上,与数点饮之即下。盖味苦沉降,故酸得苦而即下,此亦扬汤止沸之法耳。若年壮气强,偶有所积,及酒湿不行,而酸楚上泛者,或用此法,未必即伤胃气,而亦可坠引下行,即权宜用之,亦无不可,然终非治本之道也。若气体略有虚弱,及内伤年衰之辈而患吐酸者,必不可妄用芩连再残阳气,虽暂得苦降之力,而胃气愈伤,则病必日甚,而无可为矣。


呕吐清水,古法以二术二陈汤,或六君子汤,本皆正治之法。然余尝治水泛为饮者,觉自脐下上冲而吐水不竭,以理阴煎治之,其妙如神,故此三方皆宜酌用。


凡肌表暴受风寒,则多有为吞酸者,此其由息而入,则脏气通于鼻,由经而入,则脏俞系于背,故凡寒气一入,则胃中阳和之气被抑不舒。所以滞浊随见,而即刻见酸,此明系寒邪犯胃也。今以讹相传者,皆云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而酸味刺心,何其谬也!夫因郁成热者,必以渐久而成,或一日、或二日,然后郁而为热也。今凡受寒吞酸者,无不随寒而酸,见在即刻,岂即刻便成郁热耶?惟其非热,所以却之之法,亦惟肌表宜温暖,药剂宜香燥,此自寒者热之之正治。而说者必欲执言为热,故尔强解,所谓道在迩而求诸远,凡属谬妄者,何非此类。


述古


薛立斋曰∶吐酸吞酸,大略不同,吐酸者湿中生热,吞酸者虚热内郁,皆属脾胃虚寒,中传末证。故《内经》以为火者,指其病形而言也,东垣以为胃寒者,指其病本而言也。凡患此者,先当辩其吞吐而治,以固本元为主,若服寒凉,复伤胃气则实实虚虚者矣。更审其脾气虚而饮食不能输化,浊气不能下降者,须用六君子汤补养脾胃为主,少佐越鞠丸以清中。故东垣先生云∶邪热不杀谷。若误认为实热,而妄用寒凉,必变败证。


吞酸论列方


二陈汤(和一) 平胃散(和十七) 六君子汤(补五) 温胃饮(新热五) 和胃饮(新和五)加减二陈汤(和二) 圣术煎(新热二五)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二术二陈汤(和四) 橘皮汤(和十一) 越鞠丸(和一五四) 藿香安胃散(热七一)


论外备用方


曲术丸(和百十 宿食) 沉香降气散(和四十 气滞) 半夏丁香丸(和百三十 寒滞)茱连丸(寒一五三 湿热) 安脾散(热六七 胃寒) 丁香茯苓汤(热六三 温胃行滞) 倍术丸(热百四 饮)


脉弦而滑。两手或浮或弦。或浮而滑。或沉而迟。或紧而洪。或洪而数。或沉而迟。胸中有寒饮。洪数者。痰热在胸膈。时吐酸水。欲成翻胃也。


夫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乃湿热在胃口上。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故作吞酸。如谷肉覆盖在器。湿则易于为酸也。必用吴茱萸。顺其性折之。方为得法。


一论吞酸嘈杂。酸水刺心者。乃痰火郁气也。宜


清郁二陈汤


陈皮 半夏(姜炒) 茯苓 香附 黄连(姜炒) 栀子(炒各一钱) 苍术(米泔浸) 川芎枳实(炒各八分) 神曲(炒三钱) 白芍(炒七分) 甘草(二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论郁结吐酸者。用


茱连丸


苍术(米泔浸一两) 陈皮(一两) 半夏(姜炒一两) 白茯苓(去皮一两) 黄连(一两半姜炒夏月倍用) 吴茱萸(炒一两冬月倍用)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五十丸。食后。白滚水送下。


一论噫气吞酸嘈杂。有痰有热。有气有食。胸膈不宽。饮食不化。以


香蔻和中丸


白术(去芦炒) 山楂肉 连翘(各四两) 莱菔子(炒五钱) 白茯苓(去皮) 枳实(去穣麸炒)陈皮(去白) 半夏(姜汁炒) 神曲(炒各二两) 干生姜(一两) 白豆蔻(炒五钱) 木香(五钱)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后。白滚汤送下。


一论妇人心酸。乃痰饮积在脾胃间。时时酸心或吐水。用


吴茱萸丸


大麦芽(炒五钱) 肉桂(五钱) 吴萸(一两盐水洗) 苍术(米泔浸一两) 陈皮(去白五钱) 神曲(炒五钱)


上为细末。稀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饮送下。


一论酸心。每酸气上攻如酽醋不可当者。用吴茱萸一合。水一盅。煎七分。顿服。纵浓亦须强饮。曾有人心如螫破。服此方立效。


一治口吐清水。用苍术(二钱壁土炒) 白术(一钱半去芦炒) 陈皮(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滑石(炒三钱)


水煎服。


一儒者。四时喜极热饮食。或吞酸嗳腐。或大便不实。足指缝湿痒。此脾气虚寒下陷。


用六君子汤。加姜桂治之而愈。稍为失宜。诸疾仍作。用前药更加附子钱许。数剂则不再发。


一妇人吞酸嗳腐。呕吐痰涎。面色纯白。或用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加发热作渴。肚腹胀满。予曰。此脾胃亏损。末传寒中。不信。仍作火治。肢体肿胀如蛊。余以六君加附子、木香治之。胃气渐醒。饮食渐进。虚火归原。又以补中益气加炮姜、木香、茯苓、半夏兼服。


全愈。


一治食后吐酸水。用干姜、吴茱萸各二两为末。每服方寸匙。酒调服。日二服。胃冷者服之立效。


脉∶吞酸脉形多弦而滑;或沉而迟,胸有寒饮;或数而洪,膈有痰热。


吞酸与吐酸不同,吞酸水刺心也;吐酸者,吐出酸水也。俱是饮食入胃,气虚不能运化,郁积已久,湿中生热,湿热相蒸,故作酸也。用香砂平胃散加减治之。譬如谷肉在器,湿热则易为酸也。若是吞酸吐酸、嘈杂心烦,久而不治成膈噎翻胃症也。



吞酸者,湿热在胃口,上为酸也。


清郁二陈汤 治酸水刺心及吞酸嘈杂。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各一钱) 苍术(制,八分) 川芎(八分) 香附(一钱) 神曲(炒,五钱)枳实(麸炒,八分) 黄连(炒) 栀子(炒。各一钱) 白芍(炒,七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服。


香砂平胃散 治吞酸吐酸。(方见伤食。)根据本方加炒黄连、山栀、吴茱萸、去枳壳、木香;有因心痛服热药过多,后患吞酸病,本方加炒黄连,有因热药过多,涌出酸苦黑水如烂木耳汁者,心痛既愈,乃频作酸,块痞自胸筑上咽喉甚恶,炒黄连煎浓汁,常服一二匙自安。


平肝顺气保中丸 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积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闷。常服顺气和中、开胃健脾、进食化痰消痞。


香附米(童便浸三日,炒,三两) 小川芎(二两) 陈皮(去白,三两) 白术(土炒,四两) 枳实(麸炒,二两) 黄连(姜汁炒,二两) 吴茱萸(汤泡,一两) 神曲(炒,一两) 麦芽(炒,七钱)


木香(三钱) 栀子(姜汁炒,一两) 莱菔子(炒,一两) 半夏(姜汁炒,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


砂仁(炒,四钱) 干生姜(一两) 竹茹(一两) 甘草(炙,四钱) 一方加山楂(去核,一两)、青皮(清油炒,六钱),去吴茱萸、竹茹。


上为细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白汤送下,一日进二次。



吐酸者,吐出酸水,肝木之味也。


苍连汤


苍术(米泔制) 黄连(姜汁炒) 陈皮 半夏(姜汁炒) 茯苓(去皮) 神曲(炒。各一钱) 吴茱萸(炒) 砂仁(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水煎温服。


治吐清水


苍术(壁土炒) 白术(炒) 陈皮 白茯苓(去皮) 滑石(炒)


上锉水煎服。


经义


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少阳之胜,呕酸善饥。(《素问》)


哲言


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如饮食热,则易于酸也。或言吐酸为寒者,误也。又如酒之味苦性热,饮之则令人色赤气粗,喜怒如狂,烦渴呕吐,皆热证也。其吐必酸,为热明矣。(刘河间)


吐酸之属于热者,与造酒相似,凉则甘,热则酸。(朱丹溪)


吐酸者,甚则酸水浸其心,令上下牙酸涩,不能相对,以辛热疗之必减。酸者收气也,西方金旺也。寒水乃金之子,子能令母实,故用热剂泻其子,以泻肺之实。若以病机之法,作热攻之,误矣。杂病醋心,浊气不降,欲为中满,寒药岂能治乎?(李东垣)


凡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东垣言其因,河间言其化。盖寒则阳气不舒,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怫郁之极,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热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若非木气,即寒、即热、即饱、即怫郁,亦不酸,以酸为木气也。


○又有一种,饮食入胃,即成酸味,此必伤寒久疟,胃阴未复。当以淡味滋养真阴,而后可治也。(《己任编》)


吐酸,诸言为热者,岂不各有其说。在刘河间则曰∶如饮食热则易酸。在戴元礼则曰∶如谷肉在器,热易为酸。又有相传者曰∶观之造酒,凉作则甘,热作则酸。岂非酸由热乎?诸说如此,宛然可信。但凡察病者,当察其理;察理者,当察其真。即如饮食之酸由乎热,似近理矣。然食在釜中,使能化而不能酸者,此以火力强,而速化无留也。若起置器中,必久而后酸,此停积而酸,非因热而酸也。尝见水浆冷积既久未有不酸者,此岂热耶?因不行也。又云∶造酒者热作则酸,亦似近理。然必于二三日后,郁热不开,然后成酸,未有热作及时,而遂致酸也。且人之胃气,原自大热,所以三餐入胃,俱能倾刻消化。若如造酒者,必待竟日而后成,则日不再餐,胃气能无惫乎?若必如冷作之不酸,方云无火,则饮食之化,亦须旬日,此其胃中阳气不已竭乎?


是可见胃气本宜暖,稍凉不可也。酒瓮本宜疏,郁闷不可也。故酒瓮之化,亦安能如胃气之速;而胃气之健,又安可同酒瓮之迟乎?人之饮食入胃,惟速化为贵。若胃中阳气不衰,健运如常,何酸之有?使火力不到,则其化必迟;食化既迟,则停积不行,而为酸为腐,此酸即败之渐也。故凡病吞酸者,多见饮食不快,渐至中满、痞隔、泄泻等证,岂非脾胃阳虚之病,而犹认为火,能无误乎?(张景岳)


或问∶吞酸,《素问》以为热,东垣又以为寒,何也?曰∶吐酸与吞酸不同。吐酸者,吐出酸水如醋,乃平时津液,随上升之气,郁而成积,积久生热,故从木化,遂作酸味,非热而何?其有郁积之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肌表得风寒,则内热愈郁,酸味刺心,肌表温暖,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津液得行,亦可暂解,非寒而何?《素问》言热,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言其末也。但东垣不言外得风寒,而作收气立说,欲泻肺金之实,未合《经》旨。余尝治吞酸,用连、萸各制,随时令为佐使,以苍术、茯苓为辅,汤浸蒸饼为丸吞之,教以淡食自养,则病易安。(《局方发挥》)


吐酸者,吐出酸水如醋,夹痰居多,痰郁水亦郁,自成酸矣。一遇上升之气,则痰与水并出。盖未有酸水而无痰者也。治用二陈汤,加栀子、姜炒黄连、苍白术,少加吴萸为引经。凡治酸必少用吴萸者,盖因其性而折之也。(虞天民)


肝为尽阴,胆无别窍,故胃中水谷,一有所积,辄遏肝胆之火,曲直而不得伸,癖以是成,热由此郁。木中有此郁热之火,金畏而不敢平,胜我者不能平,我胜者不得去,湿热无从宣泄,此吐酸之所由来也。法宜寒因热用,于木中泻去火邪,使金无所畏而木可平;用热性引入肝胆,使辛有所宣而郁可达。金行从左,何木令之不条耶?(程郊倩)


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热,因而作酸者,此酸之属于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此酸之属于寒也。


○吞酸虽小疾,然可暂不可久,久而不愈,为噎隔反胃之渐。若脉两关俱弦者,尤宜慎防,以木来凌土故耳。(《证治汇补》)


病转入胃,煎熬津液,变成酸汁,胃口有如醋瓮。胃中之热,有如曲 ,谷饮一入,顷刻酿成酢味矣。有时新谷方咽,旧谷即为迸出,若互换者;缘新谷芳甘未变,胃爱而受之,其酸腐之余,自不能留也。夫人身天真之气,全在胃口,今暗从火化,津液升腾屑越,已非细故。况土曰稼穑,作甘者也;木曰曲直,作酸者也。


甘反作酸,木来侮土,故驱其酸,而反其甘,惟有用刚药一法。刚药者,气味俱雄之药,能变胃而不受胃变者也。但可用刚中之柔,不可用柔中之刚,如六味加桂、附,柔中之刚也。于六味作酸药中,入二味止酸药,当乎不当乎?刚中之柔,如连理汤丸是也。刚非过刚,更有柔以济其刚,可收去酸之绩矣。(喻嘉言)


吞酸,多属脾虚木旺。证见面色萎黄,胸膈不利。世医每投清气化痰之药,多致便泻食少而危。此证当用六君子汤,加炮姜、木香、吴茱萸。若脾肾俱虚者,宜用六君子汤,加肉蔻、补骨脂。中气虚弱者,宜用理中汤,加吴茱萸。其有郁火,服连理汤不应者,宜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炮姜,送左金丸。中气虚寒者,宜用附子理中汤。(薛立斋)


脉候


吐酸之脉∶弦滑为痰滞于内,浮紧为寒束于外;沉迟为中寒,洪数为火盛。(《医鉴》)


选案


方含光,患吐酸。医以平肝降气治之,久而饮食亦吐,二便渐稀。又以噎隔将成,恣用香燥,关窍愈塞。


予谓∶始患吐酸者,肝木郁也;吐及饮食者,肝郁下克脾土也;二便渐稀者,土虚不能传化也。初缘肾水枯竭,肝木无以滋生,酿成郁闷。是时但与滋肾舒肝之剂,亦易为力,奈何用气分重药,益其煎熬耶?以回天饮煎进代茶,一日便通,两日吐止,三日全安。(程华仲)


吴维师内,患胃脘痛,体中忽热忽止,觉有气逆左胁上,呕吐酸水,饮食俱出。或疑停滞,或疑感邪,或疑寒凝,或疑痰积。诊脉弦数,重按则濡,乃火郁肝血燥耳。与以归、芍、地黄、柴胡、枣仁、山药、萸肉、丹皮、山栀、茯苓、泽泻顿安。胃口犹觉劣劣,用加味归脾汤,及滋肝补肾丸而愈。


○沈孟嘉妻,患吞酸膈痛,肌肉枯削,几于绝粒,诊脉细数,此肝木乘脾也。先投六君子汤加炮姜,觉酸减半。继用补中益气汤,加半夏、炮姜,酸去膈痛亦除。次用归脾汤,吞八味丸而愈。(《己任编》)


一人心前作辣,医用滋阴之剂反甚。又云是火,服黄连更增腹胀,食不过膈,吐出则辣稍解,小便不利,面青唇黄,语轻气乏,脉息沉细,舌苔色黑,此阴寒之极也。其病虽在上焦,其源由于肾阳下衰,不能上蒸脾土,而熟腐五谷,以致食入不化,停塞胃脘,故尔作酸,终不传化下行,故复吐出。反用黄连寒其脾土,安望其能健运乎?必须温养脾土,使春阳发舒,庶可生物,而无寒凝之患。方用桂、附、炮姜、白术、茯苓、炙甘草、木香、陈皮、人参,服药四剂,食能过膈,辣亦减半。去木香加黄 、熟地,服之而愈。(吴天士)


吞酸吐酸皆湿热,经云∶诸呕吐酸,皆属于热。又云∶少阳之胜呕酸。盖酸者,肝味,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为酸,譬之饮食热则酸。但吐酸,乃平时津液上升之气,郁为痰火,留饮不化,酿为酸水吐出;吞酸,乃湿热伏于肺胃,咯不得上,咽不得下,宿食郁遏而作,其因、治一也。惟湿多则吞而便利,热多则吐而便闭。东垣言寒者,论其标耳。


大要初起宜反折;


素有湿热,因内感风寒,则内热愈郁,酸味刺心,或即吐出,或欲吐不吐,胸中无奈,或得热汤暂解,盖风寒郁在肌表,得暖则腠理开泄,譬之伤寒表热,以麻黄热药发表而愈。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初起俱宜生姜汁半夏汤,或二陈汤加丁香、木香、肉桂、干姜、砂仁,姜、枣煎服,暂与开豁,此反佐之药,非正治也,中病即止。如中寒停水者,神曲丸;上膈寒者,三味参萸汤;上热下寒者,黄连一两,附子七钱,神曲糊丸,淡姜汤下。


久消食积降火痰,


久则郁热,宜以寒药调之下之,结散热去,则气自通和,所以中酸宜素食者,恐滞气也。宿食,通用二陈汤,或生料平胃散加香附、砂仁、神曲、山楂、麦芽、山栀仁、黄连,或枳术丸。宿食留饮,酸蜇心痛,牙齿亦酸者,曲术丸。专吐清水者,用苍术、茯苓、滑石、白术、陈皮,水煎服。兼嘈杂者,保和丸。痰火停食,一日半日,腐化酸水,吐出黄臭,或酸心不安,通用二陈汤加山楂、神曲、桔梗、南星、枇杷叶、黄连、竹茹,姜煎临熟入姜汁一匙调服,或九味萸连丸。挟瘀血者,四味萸连丸。兼嘈杂者,清痰丸。通用,大便闭者,透膈汤;大便自利者,用六一散七两,加吴萸一两,饭丸服。


阴虚暮剧须养血。


朝食甘养,至晡心腹刺酸吐出,此血虚火盛,宜四物汤加陈皮、黄连、黄芩、桃仁、红花、麻仁、甘草。便闭结者,更加大黄;气虚者,更合四君子汤。


左金丸 怒动肝火,逆于中焦,其症口苦脉弦,胁及小腹胀满,或痛发则身热气逆是也黄连(六两) 吴茱萸(一两


粥为丸,椒目大,每服三十丸,白汤下。


连理汤(即理中加黄连) 小柴胡(见疟症) 平胃散(见伤食) 人参白虎汤(即白虎加人参) 调胃承气汤 肾气丸(即桂附八味丸


吞酸者,多属于肝。缘肝盛侮脾,久之脾土虚弱,传运较迟,饮食停滞, 杂不堪,此酸味所由作也。如脾虚不运有寒者,以二陈汤加吴茱萸、生姜主之。如脾虚不运有寒有热者,以连理汤加陈皮、半夏主之。如饮食不化属实者,以平胃散主之。如饮食不化属虚者,以六君子汤主之。


二陈汤


(方见眩晕) 加吴茱萸、生姜,水煎大半杯,温服。


连理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 黄连(各一钱) 加陈皮、半夏水煎大半杯,温服。


平胃散


苍术(三钱炒) 陈皮(二钱) 浓朴(二钱炒) 甘草(一钱炙) 加生姜五片,水煎大半杯,温服。


六君子汤


(方见疟疾)


〔吞酸提纲〕 土经木克始吞酸,此病根原总属肝,饮食停留脾不运,腹中 杂最难安。


二陈加吴茱萸生姜汤


(证附 二陈汤见眩晕) 脾虚不运是何因,治法先宜用二陈,姜并吴萸加更妙,温中去湿效如神。


连理汤加陈皮半夏方


(证附) 证属脾虚不运时,有寒有热合当知,姜甘参术黄连用,加入陈皮半夏宜。


六君子证(方见疟疾)


平胃证


饮食难消积在中,法兼补下各成功,病虚当用六君子,内实还宜平胃攻。


平胃散


苍术陈皮浓朴全,再兼甘草可同煎,生姜作引须加入,消食良方世共传。



《内经》曰∶诸呕吐酸,皆属于热。惟李东垣独以为寒,诚一偏之见也。河间原病式曰∶酸者肝木之味也,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则肝木自甚,故为酸也。如饮食热,则易于酸矣,是以肝热则口酸也。或言为寒者,但谓伤生冷硬物,而喜噫醋吞酸,故俗医主于温和脾胃。岂知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盖寒伤皮毛,则腠理闭密,阳气怫郁而为热证。


故伤寒热在表,而以麻黄汤热药发散,使腠理开通,汗泄热退而愈也。凡内伤冷物者,或但阴胜阳而为病寒,或寒热相搏怫郁而为病热,亦有内伤冷物而反病热,得汗泄热退身凉而病愈也。或微而止为中酸,俗谓之醋心,法宜温药散之,亦犹伤寒解表之义。若久吞酸不已,则不宜温,宜以寒药治之,后以凉药调之,结散热去则气和矣。所以中酸不宜食粘滑油腻者,谓能令气郁不通畅,如食物在器复盖,热而自酸。宜 食菜蔬,能令气之通利也。曰寒曰热,于斯明矣,学人详之。


脉法


脉弦而滑。两寸或浮而弦,或浮而滑,或沉而迟,或紧而洪,或洪而数,或沉而迟。胸中有寒饮洪数者,痰热在膈间。时吐酸水,欲成胃反也。


方法


茱连丸


吴茱萸(去梗泡浸半日) 陈皮(去白) 黄芩(陈壁土炒,各五钱) 黄连(土炒,一钱) 苍术(米泔浸,七钱半)


上为细末,神曲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津唾咽下。一方茱萸、连二味,随时令寒热,迭为佐使(寒月倍茱萸,热月根据本方),苍术茯苓为补助,汤浸蒸饼为小丸,吞之。


治酸必用茱萸,顺其性而折之。


食郁有痰,二陈汤加南星、黄芩之类。


加味平胃散,治吞酸因食郁所致,生料平胃散加炒神曲、炒麦芽、姜、枣同煎。


酸味宜节浓味,必蔬食自养,则病易安。


吐清水,用苍术(陈壁土炒) 茯苓 滑石(炒) 白术 陈皮 煎服。


参萸丸 上可治吞酸,下可治自利。又云∶治湿而气滞者,湿热甚者用之为响导。


六一散(一料) 吴茱萸(一两,制)


上为饭丸服。



(以上丹溪方法凡七条)



藿香安胃散(东垣) 治脾胃虚弱,饮食入胃,呕吐作酸,不待腐熟。


藿香 丁香 人参(各二钱五分) 陈皮(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加生姜,水煎温服。


加减二陈汤(丹溪) 治痰饮为患,呕吐头眩心悸,或因食生冷硬物,脾胃不和,时吐酸水。


丁香(五分) 半夏 陈皮(各二钱五分) 茯苓(一钱五分) 甘草(七分半)


上细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煎服。


曲术丸(三因) 治中脘宿食留饮,酸蜇心痛,吐清水。


神曲(炒,三两) 苍术(米泔浸,一两半) 砂仁(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


上为细末,生姜汁别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姜汤送下。



(祖传方)


治吞酸方用黄连吴茱萸各一两,上以黄连细切,同茱萸以井花水浸七日,去连,将茱萸焙干,每日清晨,以米汤下四十九粒。


吞酸之病形何如.曰.凡为吞酸.尽属肝木.曲直作酸也.河间主热.东垣主寒.毕竟东垣是言其因.河间言其化也.盖寒则阳气不舒.气不舒.则郁而为热.热则酸矣.然亦有不因寒而酸者.尽是木气郁甚.熏蒸湿土而成也.或吞或吐也.又有饮食太过.胃脘填塞.脾气不运而酸者.是拂郁之极. 湿热蒸变.如酒缸太甚则酸也.然总是木气所致.若非木气.即寒即热即饱即拂郁亦不酸.以酸为木气也.


曰.胃与肝胆.其分野若何.而能令种种作酸也.曰.少阳与阳明经.相并而行.肝并于胃.故胃热.则少阳相火.与厥阴之火.皆外相引而熏蒸.至于七情之郁.轻者木气太盛.干犯土位.重者肾水枯涸.肾水奔逆.载水上浮.荆棘横施.湿土混浊.不由于寒.不由于热.而吞吐皆酸.


此又河间东垣因热因寒之说所不及也.又有一种饮食入胃.即成酸味.此必伤寒久疟.胃阴未复.水谷入胃.增其湿热而酸者.当以淡味滋养真阳.而后可治也.(东庄云.吞酸一症.东垣作寒论.河间丹溪作热论.世人因有标本之说分属之.但治酸常得芩连症.姜桂者甚少.岂东垣之法可废与.缘治初见必用温散.久之寒化为热.未有不从热治也.予特未遇初病者耳.)



有热者,必顺其性而折之,用吴茱、黄连。湿胜者,七香丸。


大意


诸呕吐酸.皆属于火.(内经)酸者木之味.由火盛制金.不能平木.肝火自甚.故为酸也.(原病式)


内因


有湿热在胃上口.饮食入胃.被湿热郁遏.食不得化.(戴氏.)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气逆于内.


故欲吐复入.是为吞酸.(方氏)


外候


素有湿热.因外感风寒.或食生冷.则内热愈郁.酸味刺心.欲吐不吐.胸中无奈.(入门)或吐出酸水.令上下齿牙酸涩.不能相对.(发明)是为吐酸.


吞吐各别


吐酸者.吐出酸水.平时津液上升之气.郁滞清道.湿中生热.故从火化.遂作酸味.如谷肉在器.得热则易酸也.吞酸者.郁滞日久.不能自涌而出.伏于肺胃之间.咯不得上.咽不得下.(指掌)


本热标寒


肌表遇风寒.则湿热愈郁.而酸味入心.肌肤得温暧.则腠理开发.或得香热汤丸.则津液流通.郁热得行.


亦可暂解.盖标寒而本热也.河间言热者.言其本也.东垣言寒者.言其标也.(指掌)


酸分寒热


大凡积滞中焦.久郁成熟.则本从火化.因而作酸者.酸之热也.若客寒犯胃.顷刻成酸.本无郁热.因寒所化者.酸之寒也.(汇补)


脉法


弦滑为痰滞于内.浮紧为寒束于外.沉迟为中气寒.洪数为火气盛.(医鉴)


治法


初因标寒.宜暂与辛温反佐以开发之.久成郁热.宜以寒凉清解.或分利之.结散热去.则气自通和.酸亦自已也.(入门)


气实宜疏


吞酸为中气不舒.痰涎郁滞.须先用开发疏畅之品.不宜食粘滑油腻.令气不宣畅.宜入清虚淡蔬.使气道通利也.(丹溪)


酸久成噎


吞酸.小疾也.然可暂不可久.久而不愈.为膈噎反胃之渐也.若脉两关俱弦者.尤宜慎防.以木来凌土故耳.(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吴萸、黄连.顺其性而抑之.佐以山栀、苍术、茯苓.以行湿热.如食不化.平胃散加香附、神曲、枳实等.如朝食甘美.至晚心腹刺酸吐出者.此血虚火盛.宜加归、芎.若劳役过度.及病后气虚.食入吞酸.


稍顷乃止.此胃弱难化.宜加参、术.


【附:吐清水】


吐清水者.其因有五.身受寒气.口食生冷而作者.胃寒也.食少而吐清水者.火虚也.食后而吐清水者.宿食也.胸膈间辘辘有声者.痰饮也.心腹间时时作痛者.虫也.宜辨而治之.(汇补.)


吞酸选方


茱连丸 治吞酸吐水.更兼胸胁病者.每服二十丸.妙.


黄连(一两) 黄芩 陈皮 吴茱萸(各五钱) 苍术(七钱) 神曲糊丸.白汤服.


二陈汤(方见痰症) 六君子汤(方见中风) 平胃散(方见暑症) 越鞠丸(方见气症)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