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吐泻

《保幼新编》:吐泻

《笔花医镜》:吐泻

《扁鹊心书》:吐泻

《陈氏幼科秘诀》:吐泻

《冯氏锦囊秘录》:吐泻

《古今医案按》:吐泻

《古今医鉴》:吐泻

《活幼心书》:吐泻

《活幼心书》:吐泻

《临证指南医案》:吐泻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吐泻

《寿世保元》:吐泻

《万病回春》:吐泻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吐泻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泻

《续名医类案》:吐泻

《也是山人医案》:吐泻

《医述》:吐泻

《医述》:吐泻

《医学纲目》:吐泻

《医学入门》:吐泻

《医学正传》:吐泻

《医宗己任编》:吐泻

《友渔斋医话》:吐泻

《幼科发挥》:吐泻

《幼科折衷》:吐泻

《幼幼集成》:吐泻

《张氏医通》:吐泻

《证治准绳·幼科》:吐泻

《周慎斋遗书》:吐泻

(吐泻泄黄,伤热乳也,玉露散主之)


玉露散(兼治暑月吐泻,身热烦渴)


石膏 寒水石(并 ,各五钱) 生甘草(一钱)


为末,米饮调下。


此方与辰砂益元散相似,随材所有用之可也。暑月则生脉散和此方服之为妙。


如吐泻泄青,伤冷乳也,益元散主之。(方见上保元汤下注)


如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也,钱氏白术散主之。


如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也,辰砂益元散主之。


辰砂益元散


滑石(六钱) 辰砂 甘草(炙,各一钱) 砂仁(炒,一钱)


煎汤和服,此方尤妙。


如吐骤或泻完谷者,伤风甚也(风木侵脾土故也)。益元散加柴胡、防风各七分,青皮三分服之。(方见上保元汤下注)


烧针丸(治吐泻不止,危甚。兼治或吐或泻)


黄丹 朱砂 枯矾


等分为末,枣肉作丸,芡实大。每一丸串针头烧灯焰存性作末,米饮调下。此方清镇,专主吐泻,极妙。


如经年吐乳,眼慢,粪秽有筋膜者,乃父母交感时吃乳所致,名曰交情吐奶,益黄散主之。(方见保元汤条)


余孙儿生七岁,多吃紫桃数升许,腹饱如鼓,未几大吐,即吃白粥半器。又尽吐之数升,食顷之间,大吐五、六次,面色青黑,手足搐搦,状如将发慢惊者然。急煎人参一钱和牛黄一分饮之,入口即吐,吐即又饮之,合服人参一两二钱,牛黄一钱,然后仅仅止吐,遂连饮参茶,渐得回苏,因以完复。今既长成,若非参、黄之力何能保其生耶?养幼之家,不可不预备参、黄,以济非命之夭也。


如早为直坐,胃弱气陷,泄痢频数,保元汤加黄连(酒炒)、砂仁(炒)各七分,升麻三分服之。


如便色青白黄沫,变易无常者,乃疳痢也。至圣丸主之,或作汤温服亦可。


至圣丸


使君子(面煨) 陈皮 木香 浓朴(姜炒) 肉豆蔻(泡煨去油) 丁香皮(各一钱)


神曲糊丸。


如赤痢脓血,腹痛,黄芩、白芍药(酒炒)各一钱半,甘草一钱。


如虚滑,固肠丸主之,樗根白皮(焙干为末),粥丸梧子大。


一方∶久远泄痢,陈曲末和清,早朝空心服。(血痢尤效)


如白痢,益元散主之。虚弱之儿,人参茶调服。


如赤白痢交杂,或下脓血如烂肉汁,黄连阿胶丸主之。


黄连(酒炒)、阿胶珠、山栀子(姜炒)、黄柏(酒炒)各一钱,桂心五分。


如诸泄痢,滑石、硫黄为末,蜜水调服,立效。


如兼吐,加砂仁(碎炒)、藿香(酒洗)各三、四分。


如头热呕吐而足冷,或头热泄泻而足冷者,脾风之候也,补脾益真汤主之。


大抵吐泻,总作虚热治之,必以参、 为主材可也。暑痢、暑泄,粘米半生半熟,黄土水入地龙十余个,烂烹去滓饮之尤妙。和清亦可。


小儿泄泻大甚,阅月不止,肉脱难救,脱壳田螺炙而服之,则泻止。生服治泻肉脱,儿之神方。


小儿及壮老赤白泄痢,海衣细末和清服之。


泄痢忍冬藤(炒去皮),长二寸许二握及枣七枚,浓煎和清服之。


久泄不止,木通汤使乳母服之。木通(去节)三钱,白茯苓二钱半,山栀子(研、炒黑)二钱,泽泻、车前子(炒研)各一钱,肉桂五分,甘梢三分。病儿则木通一钱,白茯苓七分,山栀子、泽泻各五分,车前子三分服之,渗利小便则泻自止矣。


赤白痢,狗头髓及生梨汁,生清和服为妙。


小儿吐泻之症最多.或专吐.或专泻.或吐泻交作.其因伤食而吐泻者.腹必硬.所吐所泻.必有酸臭气.保和丸消之.因伏暑而吐泻者.小水必不利.必兼烦渴.吐则香薷饮.泻则四苓散加益元散.或导赤散加川连清之.因受寒而吐泻者.唇舌面色必痿白.口不渴.四肢或冷.此症易成慢脾.始则平胃散、二陈汤加煨姜.以温其中.继则六君子汤.以补其脾.若虚寒甚.则附子理中汤.不可稍缓.其因伏火而吐泻者.身必热.唇舌必赤.清中饮导之.火退后.仍宜四君子汤.以养其脾.盖火吐则乳饮不得入.一入即出.寒吐则乳饮受而后出.此其辨也.然吐泻久则脾胃必虚.肝木必侮.无论因何而起.凡大吐大泻之后.即有火亦清.有食亦出.速宜培补脾阳.勿使气脱.


小儿吐泻因伤食者,用珍珠散;因胃寒者,用姜附汤,吐泻脉沉细,手足冷者,灸脐下一百五十壮;慢惊吐泻灸中脘五十壮。(人家肯用姜附,小儿亦已幸矣,若灼艾至一百五十壮,以此法劝之,断乎不允,只索托之空言耳。)


脾胃俱虚,吐泻并作,伤食为多,四时俱有。或有春因于风,佐以防风、天麻;夏因于暑,佐以香薷、扁豆;秋因于凉,本方皆温剂,不必药佐。昏睡露睛,胃家虚热,睡不露睛,胃家实热,无论虚热实热,先用小黑丸微利之。亦有身大热而吐泻,皆伤风症,宜治风。不因吐泻而感之,伤食吐泻,乳食不化,或吐与泻皆酸臭,宜消食平胃汤。


消食平胃汤


藿香 浓朴 苍术 半夏 香附 陈皮 山楂 神曲 茯苓


泻色黄赤属热,加姜炒黄连,青白属冷,只用本方,甚则加木香、丁香、肉桂、干姜、肉蔻等。腹痛加砂仁,身热加柴胡。伤食重,枳实、青皮、槟榔可渐加。身凉吐沫,泻青白,呵欠,烦闷不渴,哕气,常见露睛,此病久荏苒,因成吐泻,急宜补脾。量加人参、白术、干姜、肉桂、附子、木香、丁香等。


身热或不热,眼眶陷,舌上有刺,唇燥饮水,泻焦黄臭,清胃止渴汤。


清胃止渴汤


人参 莲肉 柴胡 黄连 杏仁 陈皮 甘草 石膏 山栀 贝母 茯苓


若眼眶勿陷,且勿用人参,只用白术;眼眶已陷,断要用参。腹痛加砂仁,久渴而虚亦须加山药、白术。不止加肉蔻、诃子。冷泻色青白,面 白凄惨,去黄连加附子、木香、苍术,甚则丁香、肉桂亦可用。此症手足厥冷为逆,急与人参、附子温其胃,不变慢惊。伤食泻粪色白,水谷不化,酸臭,去黄连加苍术、香附。泻而浮肿,小便涩少不行,是小肠渗入脾胃,宜利水汤。


利水汤


苍术(白术也可) 滑石 猪苓 泽泻 浓朴 陈皮 甘草 山楂 茯苓皮 赤芍药 车前子


用升麻、柴胡提其气,木香、天麻醒其脾,防风燥其湿。上吐清汁,下泻完谷,面白腹痛,手麻脚转筋,大叫哭,食乳即返,此因湿痰流注四肢,宜除湿化痰汤。若唇口干燥,司空黄色,勿用此方,亦用利水汤加天麻。


小儿吐乳或痰泻黄沫,唇深红,额汗自时出,若阴囊吊缩,牙龈黑色,女儿阴肿,勿必用医药。


凡身发壮热,毛直皮燥,睡卧不宁,腮红睛赤,气粗烦渴,腹胀便秘而喘急者,皆实症也。如兼呕吐之症,虽似乎虚,然此热盛毒重拥遏在内,不得伸越,故上逆攻冲而吐。《经》云∶诸逆攻冲皆属于火者,是也。亦有或为寒冷所搏,或为乳食不节,或为风冷所乘,致使内热不得发越,冷热相拒而吐。然毒不得升越者,则从升阳发散在外。


若相拒而吐者,则宜引之在下。又有泄泻之症兼见者,夫泄泻似虚也。然此热毒拥盛熏炙脾胃,不得外达,则毒从下陷,寻窍而出。所谓热毒下注者,是也。古曰∶未出而泻者,生,既出而泻者,死。治宜升提发散,引毒达表,不得误加枳壳之剂,盖毒得外解,则内泻自止。若伤食而泻者,轻则加消化之,下重则从之。又有不思饮食者,书曰∶不思饮食,皆属内虚者是矣。然不知郁热之症,因毒瓦斯在内,不得伸越,达于肌表,是以二便秘结,腠理阻塞,热毒拥盛,腹胀满急,不思饮食者,必然之势也,治法亦宜升提发散,引毒达表,则热气有所伸越,而脏腑和平,饮食自进矣。若误用丁桂热药,于泄泻呕吐之症,是以热攻热而转增烦剧。若投参术补剂于腹胀不思饮食之症,则邪得补而愈盛也。


初热吐泻者,勿即止之,盖毒从上下出也。专托痘为主,痘出而吐泻自己。然久而不止,则中气亦虚,其毒不能运出,内攻之祸立至矣。治法须分寒热。如身热口渴,烦燥面赤,见吐如射,大便泄泻,小便赤涩,睛黄咽燥,居处喜冷者,热也,宜泽泻、木通、猪苓、赤茯、升麻之类。如身体则凉,口气则冷,神气安静者,宜砂仁、肉果、参苓之类。如吐而不止者,是里气上逆而不下,宜导下之。若泻而不已者,是里气下走而不上,宜升提之,然经大吐大泻之后,则上下俱脱,即当大补,虽有他症,悉为虚论,大抵吐则因火因痰因食者为多,泻则因火因寒因食因湿因气虚者为多,初则所因不一,久则总归一虚。若至吐泻大作不止,蛔其出者,不治。


立斋治一小儿.每饮食失节.或外惊所忤.即吐泻发搐.服镇惊化痰等药而愈.后发搐益甚.饮食不进.虽参、术之剂.到口即呕.乃用白术和土炒黄.以米泔煎数沸.不时灌半匙.仍呕.次日灌之.微呕.渐加至二三匙.递加至半杯.不呕.乃浓煎服而愈.


景岳治其季子.甫半岁.受寒.吐泻大作.用温胃和脾之药不效.用理中汤.三日后加人参三钱.及姜、桂、吴茱萸、肉果.亦不效.至四五日.则随乳随吐.吐其半而泻其半.腹中毫无所留.乃用人参六钱.制附子、姜、桂等各一二钱.下咽即吐.一滴不存.而所下之乳.则白洁无气.仍犹乳也.斯证形气之危.万无生理矣.因思寒气犯胃而吐泻不止.若舍参、姜、桂、附之属.尚何术焉.再四思之.谓胃虚已极.而药之气味.略有不投.必拒而不纳.矧附子味咸.亦能致呕.惟得甘辣可口之药.庶乎胃气可安.尚有生意.乃用胡椒三钱捣碎.加煨姜一两.水煎.又令煎人参二两.以参汤之十.入椒姜汤之一.茶匙挑与.竟咽而不吐.徐徐服之.乳药皆安矣.四鼓服起.至次日未时服完.忽然躁扰呻吟.烦剧之甚.家人疑热药太过.烧断肚肠.相与抱泣.景岳云.若药果有难堪.何自四鼓至午前皆相安.而此时遽变若此.其必数日不食.胃气新复.而仓廪空虚.饥甚则然也.取粥以示之.则张皇欲得.因与食之.竟至半碗.而寂然安卧矣.次日复加制附.始泻止全愈.此因饥发躁.设用清凉一解.则全功尽弃.而初时用参数钱.毫无所效.倘不知药未及病.改用苦寒亦必即死.旁观者.仍归罪于用参也.



烧针丸 治小儿吐泻。


黄丹(水飞过) 朱砂 白矾(火 ,各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三、四丸,戳针尖上,于灯焰上烧存性,研烂,凉米泔水调服。


泻者食前,吐者无时。外用绿豆粉,以鸡子清和作膏,涂两脚心,如泻涂囟门,止则去之。


白术散 治吐泻,或病后津液不足,口干作渴,和胃生津,止泻痢,将欲成慢惊风者。


人参 白术 藿香 白茯苓(去皮) 干葛 木香 甘草(炙,各等分)


水煎服。若小儿频频泻痢,将成慢惊,加山药、扁豆、肉豆蔻,煨,各一钱,用姜一片煎。若慢惊已作,加细辛、天麻各一钱,全蝎三个,白附子八分,裹煨。若冬月,小儿吐蛔,多是胃寒、胃虚所致,加丁香二粒。如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渗之药,乃胃中元气少故也,与此汤补之,加天花粉。如能食而渴者,白虎汤加人参。如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食,服之即效。


参苓膏 治大人、小儿脾胃虚冷,呕吐泄泻,及痘疹泄泻,并治。


人参(一两) 白术(一两) 茯苓(一两) 白豆蔻(七钱) 山药(一两) 木香(五钱)砂仁(五钱) 肉豆蔻(七钱) 甘草(炙,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不拘时,清米汤,研化服。


治小儿脾虚泄泻。(李椹涧传)


山药半生半炒,为细末,每服一、二钱,空心黑砂糖水调服。


脾虚胃弱病根源,水谷如何运化行,清浊相干成吐泻,久传虚渴便风生。


吐泻者,乃挥霍扰乱之证。霍者吐,乱者泻。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泻者,莫不由中焦而作。上焦主纳。而不出,中焦主腐化水谷而生荣卫,灌溉百骸,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纳。此三才成式,日用常行,故脾居中州,胃为水谷之海,浮哺入胃,脾能克化,然后水谷分在脐上一寸,名分水穴,分其清浊,传受得宜,则无吐泻之患。凡婴孩上吐不止下泻不停,皆因六气(六气者,筋骨血肉积气是也)未完,六淫(六淫者,风火暑湿燥寒是也)易侵,兼以调护失常,乳食不节,遂使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有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先吐而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气促唇红,吐来面赤,脉洪而数,渴饮水浆,此为热也。冷热之分,要须详审。有数岁者,亦患此证。始自夏秋,昼近极热之地,解衣乘凉,夜卧当风之所,失盖感冷,阴阳相搏,气射中焦,名为霍乱。《活人书》用香薷散调治,以其能分别水谷,升降阴阳。又曰∶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寒多不饮水者,理中丸。详究治法,得非欲平中焦乎。又有脾经积滞未除,再为饮食所伤,不吐则泻,不泻则吐,宜以三棱散化积,守胃散和中,必自安矣。钱仲阳议曰∶吐乳泻黄,是伤热乳;吐乳泻青,是伤冷乳。皆当下之。详夫此理,乃迎夺之法也,不若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自然平复。有小儿盛夏初秋,遇夜乘风,渴而饮水,过餐生冷果物,攻激肠胃,遂乃暴吐暴泻,传作手足俱痹,筋挛而痛,痛则神志不宁,以惊证治之误矣。所谓筋遇寒则引缩,又以阳明养宗筋,属胃与大肠,因内伤生冷冻饮料食,外感风邪,吐泻交作,胃气固虚,不能养其宗筋,亦致挛急。此证口气温,面色惨,脉沉缓,再以手按两膝腕下,见筋缩而引于皮间,是其候也。治以理中汤,加附子半生半炮,水、姜熟煎,空心温服,更详虚实冷热为治可也。


吴 身热。吐乳自利。温邪内扰脾胃。稚年防惊。(温邪)


藿香叶 飞滑石


王 未到周岁。热犯脾胃。呕逆下利。壮热不已。最多慢惊之变。


人参 川连 黄芩 藿香梗 广皮 生白芍 乌梅


某 暑邪犯肺。交土王用事。脾胃素弱不运。暑湿。腹鸣。泄泻。恶心。露睛。怕成慢惊。(暑湿)


人参 藿香 炒浓朴 木瓜 川连 茯苓 炒扁豆 泽泻


章 伤食一症。考古用五积散之义。取暖胃使其腐熟也。既上涌频吐。大便溏泻。胃气益伤。阳气坐困日甚。清不升。浊不降。痰潮干呕。腹鸣便遗。睡则露睛。龈黑唇紫。小溲竟无。阳不流行。津液自耗。有慢惊昏厥之危。议通胃阳。读钱氏薛氏之书。能知此意。(胃阳伤)


人参 郁金 炒半夏 炒白附子 茯苓 菖蒲 炒广皮 炒粳米


又 阳明胃阳受伤。腑病以通为补。若与守中。必致壅逆。咋日用方。通胜于补获安。幼稚非真虚寒之病。


人参 茯苓 益智 广皮 炒荷叶 炒粳米


又 鼻明汗出。龈血。阳明虚。胃气未和。不宜凉降。六神汤加炒广皮。


虞 面色痿黄。脉形弦迟。汤水食物。入咽吐出。神气恹恹。欲如昏寐。此胃阳大乏。风木来乘。渐延厥逆。俗称慢脾险症。幼稚弱质。病延半月有余。岂可再以疲药玩忽。宗仲景食谷欲呕者。吴茱萸汤主之。


人参 吴萸 茯苓 半夏 姜汁


又 昨用泄木救胃土法。安受不见呕吐。然中焦阳气大虚。浊气上僭。则为昏厥。津液不升。唇舌干燥。岂可苦寒再伐生气。今如寐神倦。阳陷于阴何疑。仲景通阳理虚。后贤钱氏薛氏。皆宗其义。


人参 炒半夏 茯苓 广皮 煨姜 南枣


苏 周岁幼小。强食腥面。身不大热。神气呆钝。上吐下泻。最防变出慢惊。此乃食伤脾胃。为有余。因吐泻多。扰动正气致伤耳。(食伤脾胃)


广皮 浓朴 茯苓 广藿香 生益智 木瓜


陈 凉风外受。内郁热伏。身发瘾疹。便解血腻。烦渴。得汗。仅解外风。在里热滞未和。啾唧似痛。大便仍有积滞。清里极是。但半岁未啖谷食。胃弱易变惊症。少少与药。(郁热内伏)


藿香梗 川连 黄芩 生白芍 淡竹叶 广皮 滑石 炒楂肉


余 形神衰弱。瘕泄纯白。而痈疡疳蚀未罢。气喘痰升。总是损极。今胃虚纳减。倘内风掀动。惊厥立至。孰不知因虚变病也。(胃阳虚)


人参 炒粳米 茯神 炒广皮 炒荷叶蒂


吕(十二) 痰中带血。食已呕吐。因惊仆气逆。令胃不和。与黄连温胆汤。因年弱质怯。以金石斛代之。(胃不和)


温胆汤去甘草加金石斛姜汁。


某(九岁) 久呕少食。(胃虚气逆)


人参 半夏 茯苓 广皮 姜汁


某 蛔厥。少腹痛。欲呕。安胃丸


王(九岁) 久泻。兼发疮痍。是湿胜热郁。苦寒必佐风药。合乎东垣脾宜升。胃宜降之旨。(湿热)


人参 川连 黄柏 炙草 广皮 白术 神曲 麦芽 柴胡 升麻 羌活 防风


何(十一) 夏病入冬。仍腹痛下积。稚年不慎食物。肠胃屡滞。利久阴伤。身热发呛。先与理阴。疏腑滞浊。(久痢伤阴积滞未清)


熟地炭 当归炭 山楂 炮姜 炙草 茯苓 麦芽


世俗所称慢惊风者。不知起于何代。创是名者。其遗祸于婴孩。已不啻万亿矣。盖就其所指之病而论。如吐泻兼作。气怯神倦。虚烦搐搦。痰喘不食。脉虚无神。睡则露睛等症。乃与病名毫不相关。其所指之症。是或由外感未清。或诸病误治。或饮食失调。或由病后而成。以致吐则伤胃。泻则伤脾。土衰则不生金。中虚木必乘克。是皆肝脾肺胃之病。治宜急顾本原。扶土生金。安胃和肝。温养肾阳。犹虑弗及。若就其名而治之。医家胸中。先执慢惊风三字之名。概用重坠之药。镇惊定怯。或散风清火。豁痰破气。其遗祸可胜言哉。盖是症。因中土已虚。风木已动。延久必现出似惊之状耳。实则并非因惊而起也。奈何竟以慢惊风名之。岂非指鹿为马乎。要之慢字。若以急慢而论。则凡病之缓者。皆可称为慢。惟惊乃属急症。不可以慢字加之。若以傲慢。肆慢而讲。于病名上。又甚荒唐。惟愿观幼科书者。当知其背谬不通。勿为其所惑。则幸甚。今观先生案中。并未尝用及惊药风药。是明征也。此症更当兼参东垣立斋景岳诸法而治之。则无遗蕴矣。(华岫云)



吐泻者,上吐下泻,亦名霍乱也。一切吐泻霍乱,通宜五苓散(二十四)、益元散(五十二)、白术散(四十二)。吐泻霍乱烦渴,并中外诸邪所伤而吐泻腹满痛闷者,并皆桂苓甘露饮(三十四)、澹渗汤(二十五)。


夫小儿吐泻。因六气未完。故六淫易侵。兼以调护失常。乳食不节。遂使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大概有冷有热有食积三者之不同也。盖冷者脾胃虚寒。水谷不化。小便白而大便青。或如糟粕。手足厥冷。或吐或泻。宜助胃膏主之。如上之症。或兼有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身热。乍凉乍热。作吐泻者。宜藿香正气散主之。热者脾胃有湿。大便黄而小便赤口干烦渴。四肢温暖。或吐或泻。宜甘露散主之。如上之候。有兼中暑受热作吐泻者。宜茹苓汤主之。或益元散亦可。食积者。因伤食过多。积滞脾胃。则腹胀发热。若吐如酸 气或泻如败卵臭。宜万亿丸微利即愈。利后不愈。乃脾胃虚弱。仍助胃膏主之。凡吐泻初起者。即服烧针丸镇固之即效。大抵吐泻之症。多因乳食以伤脾胃。乳食伤胃。则为呕吐。乳食伤脾。则为泄泻。吐泻不止。渐到日深。致其脾气之虚。慢惊之候。自此而得。可不慎乎


上吐下泻者,脾胃俱伤也。


白术散 治吐泻,或病后津液不足,口干作渴,和胃生津,止泻痢,将欲成慢惊风者。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藿香 木香 干葛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剂,水煎服。若小儿频频泻痢,将成慢惊,加山药、扁豆、肉豆蔻(煨。各一钱) 姜一片,水煎服;


若慢惊已作,加细辛、天麻(各一钱)、全蝎(三个)、白附子(八分、煨);若冬月,小儿吐蛔,多是胃寒、胃虚所致,加丁香三粒;如胃虚不能食而大渴不止者,不可用淡渗之药,乃胃中元气少故也,以此汤补之,加天花粉;若能食而渴者,白虎汤加人参;如中气虚热,口舌生疮,不喜饮冷,服之即效。


烧针丸 治小儿吐泻。


黄丹 朱砂 白矾(枯过)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黄豆大。每服三四丸。戳针尖上灯焰上烧过,凉,米泔研烂调服。泻者食前,吐者无拘时。外用绿豆粉,以鸡子清作膏。如吐,涂两脚心;如泻,涂囟门上。止则去之。


又方 治吐泻。四君子汤加藿香、陈皮,一剂而愈。


助胃膏 治元气、脾胃虚弱,吐泻不止,不思饮食及久泻虚寒。


人参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甘草(炙。各一钱半) 白豆蔻(去壳) 木香 山药(炒,五钱)


肉豆蔻(面包煨,捶去油,二个) 砂仁(炒,二十个) 丁香 官桂 藿香(各三钱) 陈皮(五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米汤化下。


秘方 治小儿水泻。白矾、黄丹各五钱,用葱白捣烂,涂脐上即止。


治小儿吐泻 小丁香,陈皮(各等分)。水煎温服。



一小儿数岁间,每停食,辄服峻利之药,后肚腹膨胀、呕吐泄泻。先用六君子汤,诸症渐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小儿腹胀,饮食后即泻,手足逆冷,此脾气虚寒也。先用人参理中丸,后用六君子汤而愈。


一小儿吐泻乳食,色白不化,露睛气喘,此脾肺不足、形病俱虚也。先用异功散加桔梗、柴胡顿愈;再用补中益气汤而安。


一小儿因惊吐泻腹胀,先用六君、木香、柴胡治之稍可;又以五味异功散而愈。后因惊搐痰甚,或用镇惊化痰之药,倦怠不食而泄益甚。先用异功加木香、钩藤,四剂而愈。(方俱见补益。)


一小儿面黄肌瘦、泄泻无度、腹胀如鼓、不思饮食,百药不效。余教用好生白术,酒磨浓汁,以温酒调,空心服,二三日即愈。


吐泻(11)之病面皮黄,有寒有热有食伤。面红热渴难谓理,手足寒时急补阳。


吐泻常治法,胃苓一粒丹。脾积去食积,理中补虚寒。吐泻多伤食,益黄散最宜。看他病咯退,胃苓再补脾。泄泻常如是,消积功十全。


泄泻作渴白术散,人参白术秩娄甘,木香千葛霍香叶,常与服之真格言。


泻甚乌梅加入,热甚知母门冬,虚须甘草炙用,随症用药不同。


(11)泻:山东泰安州李雨沾方悦父发梓版为"泄"。


吐泻多病于春夏秋三时.惟冬时绝少者.盖吐泻皆因脾胃虚冷热所致.以冬时阳气在内.多食温暖.少饮水浆故也.设有患者.必因伤于乳食也.若春时病吐泻者.多因于风.夏时病者多因于热.秋时病者多因于冷.凡治吐泻者.必当参其时候.观其形证.察其温凉寒热.如此则无误矣.


万密斋治一小儿,周岁,吐泻并作。时天大寒,医用理中、胃苓丸,服之不效。万曰∶此表里有寒邪,未得发散也。取益黄散与之,其夜得大汗而止。


一女岁半,亦吐泻并作,此伤食也。前有外感风邪,故用益黄散温散其表里之寒。此只伤食,用胃苓丸,一粒丹,陈壁土汤下,调其脾胃,消其食积,而吐泻俱止。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乳不化,用理中丸服之效。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黄水,中有乳片,用二陈汤加黄连姜汁炒,煎服效。或问二病同,而治之异者,何也?曰∶所出之乳不化者,胃有寒也,故以理中丸急温之。所出乳片不化者,胃有邪热,邪热不杀谷,宜半夏、黄连以解之,此病同异治法也。


张景岳季子,生于燕地,及白露时甫半周,偶感寒,吐泻大作,即用温胃和脾之药不效,随用理中等剂亦不效。三日后,加人参三钱及姜、桂、吴茱萸、肉豆蔻之类,亦不效。至四五日,则随乳随吐其半,而泻其半,腹中已无所留矣。不得已,用人参五六钱,制附、姜、桂各一二钱,下咽即吐,一滴不存,而所下之乳,洁白无气,犹是乳也。其形气之危,已万无生理。度其寒气犯胃,舍参、姜、桂、附之属,何以为治?既乃悟其胃虚已极,药之气味略有不投,则随拒而出,且附子味咸,亦能作呕,必其故也。必得甘辣可口之药,庶胃气可安,乃用胡椒三钱捣碎,煨姜一两,水二钟,煎八分,另用人参二两,水二钟,煎一钟,以茶匙挑合二汤以配其味。凡用参汤之十,加椒姜汤之一,其味甘而辣,正得可口之宜,遂温至热汤中,徐徐挑与之,经一时许,皆咽下。自后乳药皆安,但泻仍未止,计半日已尽二两之参矣。参尽后,忽躁扰呻吟,烦剧之甚,家人皆谓热药内烧所致。因思药果不对,何以初甚相安?此必数日不食,胃气新复,仓廪空虚,饥甚则然也。取粥示之,果张皇欲得,其状甚急,乃与一小盏,一呷而尽。又欲之,遂与半碗,犹不足,又与半碗,始寂然安卧。次日,复加制附,得泻止全愈。原其受病之深,用药虽当,气味不投,犹弗获效。至其因饥发躁,使非解悟,妄用清凉,一剂则全功尽弃,而仍归罪于用参、姜者矣。(叶天士曰∶半岁之婴儿,如此大剂姜、桂等热药,加之胡椒三钱,人参二两,虽属寒侵,不必如此大剂也。幸而得生,乃粥之功。经云∶五虚者死,粥浆则生。若竟讲用热药补剂,肠胃何堪消受?景岳将自己三子,以证用热药大补之效,使后人信彼之说。立斋虽喜用温补,未有若此之甚也。业幼科者,不可执此法以误人。)


薛立斋治一小儿数岁,每停食辄服峻利之剂,后患肚腹膨胀,或呕吐泄泻。先用六君子汤,诸症渐愈。又用补中益气汤,胃气渐复。


韶州医者刘从周,论小儿吐泻发搐,觉有痰者,但服五苓散入生姜、半夏煎服。吐了痰,泻亦止,惊自退。(《百乙方》。)


夏(五岁)暑热内踞.上吐下泻.稚年脾胃气弱.不振使然.


藿香叶(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南山楂(一钱五分) 飞滑石(三钱) 木瓜(一钱) 茯苓块(三钱)浓朴(一钱)



诸(二岁)热犯脾胃.呕乳自利.最多变惊.


鲜藿香叶(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六一散(二钱) 小川连(三分) 黄芩(一钱) 淡竹叶(一钱) 生白芍(一钱)



吴(二岁)两关脉数.吐乳洞泄.烦躁.睡喜覆卧.是腹痛按之痛止之象.据述跌仆之后.初泻而呕吐.乳食格拒.惊则气乱明矣.此属蛔厥之征.稚年脾胃.气馁不振.四肢厥冷.经旨谓蛔厥多从惊恐得之.是邪非邪.拟方候裁.


吴萸炒川连(三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炒白粳米(一钱五分) 生白芍(一钱五分) 草郁金(一钱) 炒黑川椒(三厘) 姜汁(临服,冲入二匙) 茯苓(一钱五分) 加石菖蒲根


又 胃衰厥冷.吐泻不止.


参须条(五分) 煨姜(五分)


小儿吐泻,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但察其脉证无火,面色青白,气息平缓,肢体清凉,或神气疲倦,则悉是虚寒,不得妄用凉药。古云∶脾虚则呕,胃虚则吐。盖饮食入胃,不能运化而吐者,此脾气虚弱,所以不运也。寒凉入胃,恶心而吐者,此中焦阳气受伤,所以不化也。若邪在中焦,则止呕吐;连及下焦,则并为泻矣。故在中、上二焦者,宜治脾胃;连及下焦者,宜调脾肾。若非实热火邪,而妄用寒凉消伐者,无有不死。


○小儿吐泻并作者,本属内伤,然有因寒气外入,内犯脏气而然者;有因生冷不慎,致伤胃气而然者;有因中气本弱,饮食失宜而然者。邪伤阳分则为吐;邪伤阴分则为泻;若吐泻并作,则阴阳俱伤。察其有滞、无滞,辨其虚、实而治之。(张景岳)


长夏暑湿当令,脾土受病,暴感时行之气,多有发热吐泻者。吐泻,里证也;发热,表证也;口渴心烦,表里俱病。黄连香薷饮为对证之药,一服可平,再服可愈。庸俗不明此理,例用疏散消食通套之方,药病不合,徒伤正气。吐泻不止,精神已困,额热指冷,目陷神脱,虽名暑风,实与慢惊同类。更医有见其额热口渴,暑证犹在,而用黄连者;有见其发热指冷,表证犹在,而用香薷者。不知吐泻大作,胃气暴伤,治法与初病不同。


初病正气未伤,可服黄连香薷饮,故一服而效。及待胃气既伤而始用,是用于不可用之时也。长夏秋初,小儿患此者,岁岁皆然。予前有参连饮之论,又有黄土稻花汤之论,皆属后起之功,点破机关,莫若黄连香薷饮,劈头一服之为愈也。(《怡堂散记》)


选案


余仲儿,生于五月,本年初秋,感寒发热,脉微紧。素知其脏气属阴,不敢清解,与苏、羌、芷、辛、生姜之属,冀散其寒。一剂下咽,不惟发热不退,反加大泻,愈泻愈喘。斯时谓其寒气盛耶,何以用温药而反泻?谓其火刑金耶,岂以清泻连日而尚堪寒凉?谓其表邪未除耶,何以不利于疏散?束手无策,且见其表里俱剧,大喘垂危,又岂轻剂所能挽回?乃用人参二钱,生姜五片,煎汁半盏,未敢骤进,挑与二、三匙。怀之,旋走室中,察其呼吸进退,喘虽未减,而亦不增。又与三、四匙,少顷,鼻息少舒。遂与半钟,更觉有应。复以人参二钱,如前煎汤,服完气息遂平, 大睡,泻止,热亦退矣。所以然者,观其因泻反喘,岂非中虚?设有实邪,自当喘随泻减。纪此,以见温中散寒之功,妙有如此。


○余季子,生甫半周,余见新凉日至,虞 褥之薄,恐为寒侵,切嘱眷属保护。不以为意,数日后,吐泻大作。用温胃、和脾、理中等剂,不效。加人参三钱及姜、桂、吴萸、肉蔻,亦不效。至四、五日,则随乳随吐,乃用人参五、六钱,附子、姜、桂等各一、二钱,下咽即吐。所下之乳,白洁无气,斯时形气危矣。默测其故,且度其寒气犯胃,而吐泻不止,若舍参、姜、桂附,尚有何术?思其胃虚已极,药之气味,略有不投,则胃不受,附子味咸,亦能致呕,必其故也,须得甘辣可口,庶胃气可安。乃用胡椒三钱,煨姜一两,人参二两,分煎听用。凡用参汤之十,椒、姜汤之一,味微甘辣,正得可口。徐与经时,皆咽不吐,乳药皆安,但泻仍未止。参尽后,忽躁扰呻吟,家人皆怨,谓婴儿娇嫩脏腑,何堪此等热药?是必烧断肚肠也。余虽疑之,而不为乱,思此药若果难堪,何午前相安而遽变若此?其必数日不食,胃气新复,仓廪空虚,饥甚则然也。旁有预备之粥,与一小盏,辄鲸吞虎噬,又望其余,复与半碗犹然不足,又与半碗,遂寂然安卧。次日,复加制附,泻止全愈。


○钱旭阳长郎,年两周。季夏间,生冷伤脾,先泻后痢。旭阳善医,知其伤于生冷,与参、术、姜、桂等药,泻痢不愈,渐至唇口生疮。谋之余曰∶此儿明为生冷所伤,今不利温药,奈何?余曰∶此因泻伤阴,兼之辛辣遽入,而虚火上炎耳!非易附子,不能使火归原。因用二剂,口疮咽肿倍甚,见于头面。又谋之余曰∶用药不投,岂真因湿生热耶?余诊之,曰∶上之脉息,下之所出,皆非真热,温之不效,虽属可疑,然究其所归,寒之则死,意者药犹未及耳!旭阳曰∶尚有一证,似属真寒,今其所饮,必欲极热。余等不能入口,彼则安然吞之,即其喉口肿痛,所罔顾也。余曰∶是矣。复增附子及姜、桂、肉果、人参、熟地之属,其泻渐止,喉口等证,不日全收。疑似之间,难辨如此,非有确见,万无一生。(张景岳)


痘初吐泻,不可骤止,吐乃出热,泻乃出毒。盖热毒壅于胃口,火气炎上,但宜表痘,痘出而吐自止,不可用辛燥之药。盖暴病非寒,况痘本热毒耶?至若痘后干呕者,是冲任虚火上冲,犯于清道,脏败毒攻之恶候也。宜分阴阳,利小便。盖治干呕证,当以利小便为主。(《冯氏锦囊》)


痘初吐泻无妨,出后忌之,起胀尤忌。吐泻喘渴、蛔虫自出、直视、便下肠垢者死。(《医学入门》)


初热吐利者,黄芩加半夏汤。起胀灌脓时,吐利并作,宜急治之。寒者益黄散、理中汤;热者黄芩半夏汤。


后吐泻,亦分冷热∶冷者亦宜益黄、理中辈;热者四苓散、竹叶石膏汤、竹茹汤。更审吐利所出之物,如吐酸水,利下色黄,或青绿,其气臭者,热也。若吐清水,利下清白,不臭者,寒也,未可作热治。(万密斋)



〔钱〕小儿初生三日内吐泻,壮热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寒,当下之并和胃。下用白饼子,和胃用益黄散主之。


儿生三日以上至十日,吐泻,身温凉,不思乳食,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此上实下虚也,更有五脏兼见证∶肺,睡露睛,喘气;心,惊悸,饮水;脾,困倦,饶睡;肝,呵欠,烦闷;肾,不语,畏明。当先视儿兼脏症,先泻其所实者,而补其虚。如脾虚益黄散主之。此二症,多病于秋夏也。


五月夏至后吐泻,身壮热者,此热也,盖小儿脏腑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


玉露散 一名甘露散。


寒水石(半两,软而微青黑中有细纹者) 生甘草(一钱) 石膏(半两,坚白而有墙壁,手不可折者。如无,以方解石代之,坚白似石膏,敲之段段皆方者是)


上同为细末,每服一字,或五分、一钱,食后温汤调下。(海藏云∶非肾热相火大盛者,不宜服此。)


六月大暑后吐泻,身大温而似热,脏腑中六分热四分冷也。吐呕,乳食不消,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乳,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广亲宫五太尉病吐泻不止,米谷不化。众医用温药,一日而加喘,吐不定。钱氏曰∶当以凉药治之。所以然者,谓伤热在内也。用石膏汤三服,并服之。众医皆言吐泻多而米谷又不化,当补脾,何以用凉药?王信众医,皆用补脾,丁香散三服。钱医后至,曰∶不可服此。三日后必腹满身热,饮水吐逆。三日外果如所言。所以然者,谓六月热甚,伏入腹中,而令引饮,热伤脾胃,即大吐泻也。医又行温药,使上焦亦热,故喘而引饮,三日当甚。众师不能治,复召钱至。见其热证,以白虎汤三服,更以白饼子下之。一日减药二分。二日三日又与白虎汤各二服。四日用石膏汤一服,及旋合麦门冬、黄芩、脑子、牛黄、天竺黄、茯苓,以朱砂为衣,服五丸,竹叶汤化下,热退而安。


七月立秋后吐泻,身温,脏腑中三分热,七分冷也。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广亲宫七太尉七岁,病吐泻,是时七月,其症全不食而昏睡,睡觉而闷乱,哽气干呕,大便或有或无,不渴。众医作惊治之,疑睡故也。钱曰∶先补脾,后退热。与使君子丸补脾,石膏汤退热。次日又以水银硫黄末研和,以生姜水调下一字。钱曰∶凡吐泻五月内九分下而一分补,八月内九分补而一分下。此者是脾虚泻,医妄治之至于虚损,下之即死。即当补脾,若以使君子丸恐缓,已,又留温胃益脾药治之。医者李生曰∶何食而哕?钱曰∶脾虚津少即呕逆。曰∶何泻青褐水?曰∶肠胃至虚冷极故也。钱治而愈。八月秋分后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呕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田〕凡小儿盛暑吐泻,邪热在下焦则泻,在上焦则吐,亡津必渴,用玉露散。虽吐时时与啜之,过三日必愈。如身热脉大,小便黄,用五苓、益元各半,热汤调,温服之。如身凉脉细,小便青,早晨益黄散,午后玉露散。如过四五日困弱,宜异功散、和中丸、开胃丸。



〔洁〕如有风而泻,用防风、羌活。(谓吐泻兼肝病,风搐拘急也。)有热而泻,用黄连、黄芩、大黄。(谓吐泻兼心病身热也。)有寒而泻,用附子。(谓吐泻兼肾病,身冷或足胫寒而逆也。)有湿而泻,用白术、茯苓。(谓吐泻兼本脏脾病,多睡体重昏倦也。)有肺病而泻,用芍药、桂心;定喘,麦冬、人参,甚者多槟榔;大便不通,加大黄。(谓吐泻兼肺病喘嗽也。)更详看病新旧。新则止之,久则有肠风之患,宜推陈致新。法当宣风散,导过后用入脏君臣药调之,宜益黄散。



〔钱〕伤寒吐泻,身温,乍凉乍热,睡多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时咳嗽,更有五脏兼见症,当煎入脏君臣药,先服大青膏,后服益黄散。如先曾下,或无下证,慎不可下。此乃脾肺受寒,不能入脾也。(洁古云∶身温吐泻咳嗽是风木入于脾,母虚其子亦弱,法当煎槟榔豆蔻汤,下大青膏,后服益黄散。)


伤风吐泻,身热多睡,能食乳,饮水不止,吐痰,大便黄水,此为胃虚热渴吐泻也。当生胃中津液,以止其渴。止后用发散药。止渴,多服白术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洁古云∶吐泻身热而渴,小便少者,五苓散主之。身热而呕者,当服白术散,后煎槟榔木香汤下大青膏。)


伤风吐泻,身凉吐沫,泻青白色,闷乱不渴,哽气长出气,睡露睛,此伤风荏苒轻怯,因成吐泻,当补脾后发散。补脾,益黄散;发散,大青膏主之。此二证,多病于春冬也。(洁古云∶身凉吐泻不渴者,则知为寒,煎附子桂枝汤,下大青膏。)


小儿伤于风冷,病吐泻。医谓脾虚,以温补之,不已,复以凉药治之,又不能散。谓之本伤风,医者乱攻之,因脾气积虚,内不能散,外不能解。至十余日,其证多睡露睛,身温,风在脾胃,故大便不聚而为泻,当去脾间风,风退则痢止,宣风散主之。后用使君子丸补其胃。亦有诸吐痢久不瘥者,则脾虚生风而成慢惊矣。



〔海〕吐泻过多,脾胃虚乏,欲生风候者,四君子加白附子减半,生姜煎服。



〔钱〕玉露散(方见上。)


和中散 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治腹痛。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干葛 黄 (炙) 白扁豆(炒) 藿香(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二枚去核,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温服。(海藏云∶和中散,四君子汤加减法。)



〔丹〕小儿周岁吐乳腹泻。


滑石( ,二钱) 白术(炒,三钱) 干葛(一钱) 陈皮(炙,三分)


上为粗末,煎饮之。


吐泻身热,泻黄多渴,钱氏作热病治。在夏秋用玉露散,兼益黄散,相间服;在春冬用白术散、大青膏,亦相间服。



〔丹〕万安膏(方见吐门。)



〔海〕吐利,四肢胀满,脑门低陷。四君子加藿香、丁香、芍药等分,煎服。


钱氏益黄散。(方见小儿大法条。)



〔世〕和胃丸 治吐泻不止,欲生慢惊。


丁香 白术(各一两) 半夏(五钱) 藿香 蝎尾(各一钱)


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如小豆大。三岁儿三十丸,姜汤下。



〔阎〕理中丸治吐利不歇,米谷不化,手足厥冷。(方见伤寒。)


金液丹 治吐利日久,脾胃虚损,手足厥冷,精神昏塞,多睡露睛,口鼻气凉,欲成慢惊风。又治大人阳虚阴盛,身冷脉微,自汗吐利,小便不禁。


舶上硫黄(十两,先飞,拣去砂石,杵研为末。用砂盒子盛令八分满,水和赤石脂盐泥固封,晒干。露地先埋一水罐盛水满,坐盒子在上,又以泥固济讫。常以三斤火养三日三夜足,加顶火一斤, 成冷取药)


上以柳木槌乳钵,研为末,每服二钱,生姜米饮调下,多服取效。大人药末一两,蒸饼一两,水浸,去水,饼和丸桐子大,晒干,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米饮空心下。


阎氏云∶吐泻虚极,当速生胃气,宜与理中丸。并研金液丹末,煎生姜米饮调灌之,惟多服乃效。俟胃气已生,手足渐热,然犹螈 ,即减金液丹一二分,增青州白丸子一二分,同研,如上服。兼用异功散、羌活膏、温白丸、钩藤饮子之类,仍频与粥,虽至危者,往往死中得生,十救八九。沈存中论金液丹,见小儿吐利剧,气已绝,服之得活者数人,须多服方验。



〔钱〕豆蔻散 治吐泻烦渴,腹胀,小便少。


舶上硫黄(一钱) 滑石(五分) 丁香 豆蔻(各半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米饮调下无时。


豆蔻散治虚寒而渴。(方见本条) 白术散治虚热而渴。(方见下吐条。)


吐泻身温,泻黄白,似渴,钱氏作寒热杂合病治。在夏秋用玉露散、益黄散相间服,在冬春用益黄散、大青膏相间服之。



〔钱〕异功散 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凡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其气。(一方加木香。)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陈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海藏云∶此方四君子汤、补脾汤加减法也。)


温中丸 治小儿泻白,胃寒故也,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饮食,霍乱吐泻。


人参 白术 甘草(各等分)


上为末,姜汁面糊丸如绿豆大。米饮下二三十丸,无时。


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


胃虚热治法,钱氏白术散、和中散是也。胃实热治法,钱氏玉露散、河间益元散是也。


半粟散 治小儿脾胃虚寒吐泻等疾,及治寒痰。


半夏(汤浸,切,焙,一两) 陈粟米(陈粳米亦得,用三分)


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半,生姜十片,同煎至八分,食前温服。



〔世〕白附丸(方见上脾主湿条。) 钱氏吐泻乳不化,伤食也,宜下之。


冯承务子五岁,吐泻,壮热不思食饮,钱氏见儿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 白,曰∶此子必多病。面色 白者,神怯也。黑睛少者,肾虚也。黑睛属水,本怯而虚,故多病也。纵长成,必肌肤不壮,不耐寒暑,易虚易实,脾胃亦怯,更不可纵恣酒欲,若不保养,不过壮年也。面上常无精神光泽者,如妇人之失血也。今吐利不食,壮热者,伤食也。又虚怯不可下,下之虚,入肺则嗽,入心则惊,入脾则泻,入肾则益虚。但宜以消积丸磨化之,为微有食也。如伤甚,则可下。不下,则成癖也。若实食在内,亦可下也。下毕补脾,必愈。随其虚实,无不效者。



〔丹〕小儿吐泻黄胆。


三棱 蓬术 陈皮 青皮 神曲 麦芽 黄连 甘草 白术 茯苓


上为细末,生姜灯心汤调服。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吐泻初生怎可当,


脾虚则泻,胃虚则吐,脾胃俱虚,吐泻不止,久则变成慢惊与疳。初生恶物未下,但呕黄汁者,木瓜丸∶木瓜、腻粉、木香、槟榔、麝香各等分,为末,面糊丸小豆大。每一二丸,甘草煎汤下。初生吐泻不止者,朱砂丸∶朱砂、南星、巴霜各等分,为末,糊丸黍米大。每二丸,薄荷煎汤灌服下之。后以朱沉煎调之∶朱砂二钱,藿香三钱,滑石五钱,丁香十四粒,为末,用新汲水一盏,麻油滴成花,抄药五分在上,须臾坠下,澄去水,别用温水下。初生吐泻,壮热不思乳食,大便色白,或不通者,停乳也,先宜紫霜丸下之,后用香橘饼∶木香、橘皮、青皮各二钱半,浓朴、神曲、麦芽、砂仁各五钱,为末,蜜丸芡实大。每一丸,紫苏煎汤,米汤任化下;或加肉豆蔻、诃子。一切冷积、泄泻俱效。


治者先分身热凉;寒吐腥臊泻青白,热吐酸臭泻色黄。


初生及稍长婴儿吐泻,以身凉面黄泻青白,吐腥臊者,为内伤寒乳,或外感风寒;以身热面赤泻黄赤,吐酸臭者,为内伤热食,或外感暑热。古方∶吐泻身凉者,观音散。吐泻身热作渴者,钱氏白术散,吐泻身温,或乍寒乍热,不思乳食,或食乳难化,大便青白,此上实下虚也,先宜益黄散,后宜四君子汤,随五脏见证加减。如吐泻肢厥囟陷,加藿香、丁香;脾虚生风多困,加半夏曲、没石子及冬瓜子少许;惊啼螈 ,睡卧不安,加全蝎,钩藤、白附子;赤白痢,加归、芍、粟米;白痢,加干姜、粟;泄泻,加陈皮、浓朴;伤风,加川芎、防风、羌活、细辛;发渴,加干葛、枇杷叶及木瓜少许。


挟风必定憎寒热,


伤风多作吐泻,风木好侵脾土故也。外证必憎寒壮热,时有头疼,咳嗽气促。大概热者,宜先服大青膏,或钩藤散发散,后服益黄散补脾;冷者,先服益黄散补脾,后服大青膏,或钩藤散发散。如吐骤或泻完谷者,乃伤风甚也,大半夏汤。


被湿腹胀溺不长;


湿多身重腹胀,小水不利,平胃散主之;虚者,异功散。吐泻作渴,溺涩者,五苓散。壮热体重,吐酸泻浊者,湿兼热也,羌活、黄芩、苍术、甘草等分,水煎温服。


寒多腹痛暑必渴,


寒月吐泻白色不渴者,益黄散;腹痛者,理中丸,肢冷加附子。久不止者,没石子丸∶没石子一个,白豆蔻五个,诃子二个,木香、黄连各一钱,为末,饭丸麻子大。每十五丸,米饮下。兼治疳痢酿泻。暑月吐泻色黄引饮者,异功丸,或玉露丸∶石膏、寒水石各一两,甘草五钱,为末,糊丸黄豆大。每一丸,冷水下;吐不止,姜汤下。久不止者,古连柏丸∶黄连、黄柏各一两,为末,入猪胆汁内煮丸,绿豆大。每二十丸,米饮下。抑论二证多见于夏秋,如立夏前后,湿热时行,暴吐泻者,苏葛汤;夏至后,吐泻身热,或伤乳食,泻深黄者,益元散合四苓散,加苍术为末,温水调服;大暑后,吐泻身温,或伤乳食,泻黄白者,食前服益黄散,食后服益元散;立秋后,吐泻身凉不食,多睡多哕不渴者,频服益黄散,少服益元散;秋分后,吐泻身冷不食,泻青褐水者,益黄散。


泻臭?乳食必伤。


内伤乳食不化,面黄腹胀,泻如抱坏鸡卵臭者,消乳食丹∶丁香、木香、青皮、肉豆蔻、三棱、莪术各等分,为末,糊丸麻子大。每五丸,米饮下。小便不清者,胃苓汤加肉豆蔻为丸,米饮下。腹痛吐乳者,平胃散合苏合香丸,蜜调米饮下。挟痰者,二陈汤加山楂、麦芽、白术、乌梅,热加黄连,寒加干姜。危甚者,烧针丸∶黄丹一两,或加枯矾等分,为末,枣肉丸芡实大。每服一丸,用针挑于灯焰上烧存性,乳汁或米泔冷水任化下。此药清镇,专主吐逆及泻,大人亦宜。


内虚失音为肾怯,


吐泻五内俱虚,有失音者,乃肾怯也,肾气丸主之。凡大病后失音者同。


食少气陷损胃阳∶


吐泻久不止者,乃清气下陷,胃口阳虚。饮食少进,四肢无力,升阳益胃汤主之,或异功散;虚渴者,钱氏白术散。


但食即吐先除积,


内伤乳食,面色青白,发热,四肢逆冷,腹胀,当先用消乳食丹取积消导,宽利胸膈。如呕甚者,只用白豆蔻、砂仁等分,甘草减半,为末,干糁芽儿口中。凡吃乳、吃物、饮水不下者宜,或烧针丸亦妙。冷气入胃,呕吐不已者,四君子加白豆蔻、砂仁、肉豆蔻、山药,为末或蜜丸,每一钱,木瓜,紫苏煎汤下。脾胃虚弱逆痰,含哭饮乳,食物停滞不散,腹满呕吐 乳者,四君子汤加南星、砂仁、丁香、藿香、冬瓜子,姜煎服;或启脾丸。呕而不止,痰涎在喉有声,将作惊者,二陈汤加丁香,藿香;或抱龙丸主之。因惊气逆而吐者,大温惊丸。吐而汤水不纳者,五苓散。吐涎痰热者,白玉饼下之;冷者温之。有吐沫,或白绿水者,胃冷也,理中丸,或半夏、陈粟米等分,姜煎服。吐稠涎及血者,肺热也;久则肺虚,阿胶散加减。吐沫水者,后必虫痛,安虫丸∶干漆二分,雄黄、巴霜各一钱,为末,糊丸黍米大。每五七丸或二十丸,发时取东行石榴根煎汤;痛甚,苦楝根或芜荑煎汤下,量儿大小服之。经年吐乳,眼慢粪秽有筋膜者,乃父母交感时吃乳所致,宜益黄散、五疳保童丸。凡 乳因惊、因积、因气滞、因外感,与治吐同。


泻滑青者慢惊防。


滑者,或出不知,或直射溅流,或谷食不化,或下之如桶 溃,四君子汤加诃子、木香、陈皮、肉豆蔻,姜煎服,兼进固肠丸,或真人养脏汤,或没石子丸加乳香、肉豆蔻选用。泻青色者,乃夹惊,木克土也,益黄散、大温惊丸主之。有初起黄变青,或泻药物直过者,尤为寒泻,三五次即困,急用附子理中汤;或肢冷,口鼻气亦冷,欲作慢惊、慢脾者,观音散加全蝎、天麻、防风、羌活;甚者,用金液丹为末,煎生姜,米饮调灌,多服乃效。候胃气已生,手足渐暖,螈 犹在者,却用金液丹,合青州白丸子等分服之,兼用异功散、理中丸、钩藤散、转惊丸调理,虽至危者,往往死中得生。金液丹,真小儿吐之妙剂也。盖小儿吐泻,皆当温补,若已虚损,尤当速生胃气。惟寻常时行泻证,不可遽投热药,吐泻止,痢作无疑。若患疮泻青,乃毒去无害,不必服药。



《内经》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又曰∶湿胜则濡泄。夫小儿之吐泻,皆由乳食过度,传化失常。盖食郁则成热,热郁则有酸,酸而成吐成泻,此必然之理也。又曰∶食滞于胃口者为吐,食滞于大小肠者为泻。有生下而遂吐不休者,胞胎中移恶流于肠胃而为吐也。丹溪曰∶钱氏五补五泻之法,俱可选用。谨遵而根据法具录如下∶


脉法


(并见前总章。)


方法


钱氏曰∶小儿初生下吐,盖拭掠儿口中移恶不尽,咽入喉中故吐,木瓜丸主之(凡生子于未发声之先,急宜取口中恶血,以绵拭令净尽,以黄连、甘草二味,等分煎汁,灌一、二匙,则无以上等病,出痘疹亦稀少。若啼声一发,则咽下矣,亦当用黄连、甘草汁饮之,不可忽也)。


木瓜丸


木瓜末 木香末 麝香(末) 腻粉(即轻粉) 槟榔末(各一字)


上再研匀,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二丸,甘草汤送下。


初生三日内,吐泻壮热,不思乳食,大便乳食不消,或白色,知是伤食,当下之而后和胃,下用白饼子,和胃用益黄散。(上二方俱见前。)


初生三日以上至十日,吐泻身不热,或乍热乍凉,不思乳食,大便青白色,乳食不消,此上实下虚也。更有五脏兼见证宜详∶肺病则睡闷露睛喘气,心则惊悸饮水,脾则困倦饶睡,肝则呵欠烦闷,肾则不语畏明。当先见貌兼脏,补脾益黄散主之。盖此二证,多病于夏秋也。(当先见貌兼脏,其义未详,恐有脱简,以俟知者正之。)


五月二十五日以后(夏至后十日也),吐泻身壮热,此热乃脏腑中,十分中九分热也。或因伤热乳食,吐乳不消,泻深黄色,玉露散主之。


玉露散(一名甘露散)


石膏 寒水石(各五钱) 生甘草(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或半钱,温水调下。


六月十五日以后(大暑节后),吐泻,身温似热,脏腑六分热四分冷也,呕吐乳食不消,泻黄白色,似渴,或食乳或不食,食前少服益黄散,食后多服玉露散。


按∶丹溪用去桂五苓散,倍白术,加苍术,甚者二术炒用,或入益元散和匀,米汤调下,甚效。


七月七日以后(立秋后七日也),吐泻身温凉,三分热也,七分冷,不能食乳,多似睡闷乱,哽气长出气,睡露睛,唇白多哕,欲大便不渴,食前多服益黄散,食后少服玉露散。


八月十五日以后(秋分后也),吐泻身冷,无阳也,不能食乳,干哕,泻青褐水,当补脾,益黄散主之,不可下也。


吐泻泄黄,伤热乳也,吐泻泄青,伤冷乳也,皆当下,白饼子主也。伤热乳者甘露散,伤冷乳者益黄散、温中丸,并于下后服之。亦有不须下,但服此药愈者。


温中丸


人参 甘草(炙) 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汁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一、二十丸,粳米饮下。


虚弱,脾胃不和,不能食乳,致肌肉消瘦,亦有因大病后或吐泻后,脾胃尚弱,不能传化谷气也。有冷者,时时下利,唇口青白。有热者,身温壮热,肌肉微黄。此冷热虚羸也。冷者木香丸(夏月不可服,如有证,亦须少服之),热者胡黄连丸(冬月不宜服,有证,须少服)。木香丸、胡黄连丸二方并见前。


吐泻调脾,平胃散入熟蜜,和苏合香丸,名万安膏,米饮调服。


一方 治吐泻黄胆。


三棱 莪术 青皮 陈皮 神曲(炒) 麦 面(炒) 黄连 甘草(炙) 白术 茯苓(各等分)


上为细末,温水调服。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夏月吐泻,用益元散极效,当表而出之。


附证


愚按∶小方脉科,惟急慢惊风与夫痘疹等证最为酷疾,以其吉凶反掌、生死须臾故也。次则五疳吐泻,为证不一,亦不可以易而治也。以上四证,各立篇目,辨论详明外,其余一切小疾,繁琐多端,一一不能详尽,故各附于吐泻之后,以备检阅参用云尔。


一腹胀,二腹痛,三夜啼,四痰热,五解颅,六吃泥,七脱囊,八脱肛,九赤瘤,十脐汁出,十一头疮,十二尾骨痛,十三弄舌,十四龟胸龟背,十五重舌木舌,十六鹅口口疮,十七走马牙疳,十八脐风撮口。


腹胀论∶


夫腹胀,由脾胃虚气攻作也。亦有实者,必闷乱喘满,可下之,宜用紫霜丸、白饼子。不喘满者,虚也,不可下。


若误下,致脾虚气上附肺而行,肺与脾子母皆虚。肺主目胞腮之类,脾主四肢。母气虚甚,则目胞腮肿也。色黄者,属脾也。治用 气丸渐消之,未愈,渐加丸数。不可以丁香、木香、桂皮、豆蔻、大温散药治之。盖脾虚气未出,腹胀而不喘者,可以温散药治,使上下分消其气,则愈也。若虚气已出,附肺而行,则脾胃内弱,每生虚气,入于四肢面目矣。


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证,服温则生热证,当识此,不可忽也。胃久虚热多生疸病,或引饮不止,脾虚不能胜湿,随肺之气上行于四肢,若水状,湿气浸浮于肺,则大喘也,此当服 气丸而愈。


气丸 治小儿虚胀。如腹大者,加萝卜子,名褐丸子。


胡椒(一两) 蝎尾(去毒,五钱,一方,二味各四十九个)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粟米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陈米汤下。一方有木香一钱。


治小儿腹虚胀,先服 气丸。不愈,腹中有食积结粪,小便黄,微喘,脉伏而实,时欲饮水,能食者,可下之,宜消积丸、紫霜丸。盖脾初虚而后结,有积所治,宜先补脾而后下之,后又补脾则愈也。不可补肺,恐生虚气。


一方 腹胀。


萝卜子 紫苏梗 干葛 陈皮(各等分) 甘草(少许)


上细切,水煎服。食少者,加白术。


腹痛多是饮食所伤。


白术(一钱五分) 陈皮(去白) 青皮(去穣,各七分) 山楂(去核) 神曲(炒) 麦芽(炒) 砂仁(各一钱) 甘草(炙,五分)


有热加黄芩,有寒加藿香、吴茱萸。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七分,清米饮或白汤调下。


腹痛,口中气温,面黄色,目无精彩,或白睛多,及多睡畏食,或大便酸臭者,当磨积,宜消积丸。甚者,用白饼子下之,后和胃,用白术散。


白饼子(方见发搐条下。)


白术散(方见惊风门。)


消积丸


丁香(九粒) 砂仁(十二个) 巴豆(二个,去皮心膜及油)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三岁以上三、五丸,以下一、二丸,温水下。


心腹痛,面 白,口中沃沫及清水出,发痛有时,当作蛔虫治。又曰∶凡积痛、食痛、虫痛、寒痛大同小异,惟虫痛者,当口淡而沫自出,小儿本怯,故胃寒冷则虫动、而心头痛,与痫略相似,但目不斜而手不搐耳,安虫散主之。


安虫散 《宝鉴》用米糊为丸,名安虫丸。


胡粉(炒黄色) 槟榔 川楝子(去核) 鹤虱(各二两) 白矾(二钱五分,火枯)


上为细末,每服一字,大者五分或一钱,温米饮下,临痛时服。


集效丸 治虫痛。


木香 鹤虱(炒) 槟榔 诃子(煨去核) 芜荑 附子(去皮脐,炮) 干姜(各二两) 大黄(半两) 乌梅(去核,二钱五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陈皮汤下,或醋汤下。一方加黄芩、黄连。


一方 治虫。


用鸡子炒白蜡尘,酒糊丸服。一云治寸白虫。


一方 治蛔虫作痛。


用二陈汤加苦楝根,煎服。或只以苦楝根向东南生不出土者,刮去粗皮,取白皮细切,浓煎汁一盏,徐徐饮之,不可饮多。先以糖蜜或炒肉食之,引虫头向上,然后服之。看儿大小,斟酌与之。


小儿吃粽腹痛,用白芍药加黄连末合研,汤调服之,即愈。


一方 治小儿腹痛。


甘草(炙) 干姜(各二钱) 伏龙胆(一两) 人参 茯苓 百草霜 白术(各五钱)


上为细末,粥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陈皮汤下。


小儿夜啼,作心经有热有虚治。


人参 黄连(姜汁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五分) 竹叶(二十片)


上为细切,分作二帖,每帖加生姜一片,水煎服。一本无人参。


钱氏曰∶小儿夜啼者,脾脏冷而痛也,当以温中之药,宜益黄散,……花火膏之类。


愚按∶上二说不同,一曰心热,一主脾寒,当审外证而区别之。如面青白,手腹俱冷,不思乳食者,寒也。盖夜属阴,阴盛则脾脏之寒愈盛,脾为至阴,喜温而恶寒,寒则腹中作痛,曲腰而啼。如面赤,手腹俱暖,口中气热者,热也。


盖火属心,见灯则烦热内生,两阳相搏,故仰身而啼。外有面色白,黑睛少,肾气不足,至夜阴虚而啼也。


花火膏


灯花(三颗)


以乳汁调抹儿口,或抹母乳上,令儿吮之。


治惊啼,邪热乘心也,安神丸主之。(方见前。)


小儿风痰壅盛,用∶南星(五钱,切片以白矾汤泡晒干) 白附子(二两)


上二件,共为末,面糊为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姜、蜜、薄荷汤化下。


小儿痰热骨蒸,用∶二陈汤(五钱) 加∶升麻(二钱) 葛根 白芍药(各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五味子(三十粒)


上细切,分三帖,加姜、枣,水煎服。


又方 治前证,用∶胡黄连 槟榔(各一钱) 陈皮 雷丸(各一钱五分) 神曲 半夏曲 使君子 白花蓼(各二钱)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十丸,白汤下。


小儿解颅(头缝不合也),因母气虚与热多也。钱氏曰∶生下而颅不合,肾气未成也,虽长必少笑。更有目白睛多,面白色,瘦者,多愁少喜也。丹溪用四君子汤合四物汤,有热加黄连酒炒煎服。更以帛紧束,及以白蔹末敷之。


小儿吃泥,胃气热也,用软石膏、黄芩、陈皮、茯苓、白术煎服。


小儿脱囊(阴囊肿大坠下而不收也,亦有囊皮脱烂者),木通、甘草、黄连、当归、黄芩、煎服。囊烂者,以野紫苏叶(面青背红者是)为末,香油调敷。皮脱两丸露者,外以青荷叶包之,敷药后自生皮。


脱肛(肛门大肠头脱下也),用东壁土泡汤,先熏后洗。


又方 治前证。


用五倍子为细末敷而频托入之。


又方 治前证。


用鳖头烧存性,香油调敷。(一方以此物烧烟熏之,良久自收。)


小儿赤瘤(俗名赤游风也),此盖热毒瓦斯客于腠理,搏于血气,发于皮外,赤如丹也。用生地黄 木通 荆芥(一本有芍药、桃仁)


苦寒带表之药,外以芒硝泡汤洗之,又以芭蕉油涂之,钱氏用白五散敷之,皆效。


白玉散


白垩(音恶,白色土也,五钱) 寒水石(一两)


上为细末,米醋或新汲水调。


小儿脐中汁出并痛,用白矾,火 枯,干敷。或用黄柏末敷之。


癞头,用通圣散酒拌,除大黄另用酒炒,共为末,再以酒拌,焙干,每服一钱,水煎服。外以白炭烧红,淬入水中,乘热洗之。更以胡荽子、伏龙肝、悬龙尾、黄连、白矾为末,油调敷之。


又方 治癞头。


以松树浓皮(烧存性,二两) 黄丹(火飞,一两) 白矾(火枯) 黄连大黄(各五钱) 白胶香(火飞,倾石上,一两) 轻粉(四录) 共为末,熟香油调敷。


丹溪治一小儿,二岁,满头生疮,一日疮忽自平,遂患痰喘,知其为胎毒也。询其母,孕时多食辛热物。遂以人参、连翘、黄连、甘草、陈皮、川芎、芍药、木通浓煎,入竹沥与之,数日而安。


尾骨痛,属阴虚、有痰。


阴虚,用四物汤加炒黄柏、酒知母,少用桂为引,或以前胡、木香为引。如痛不止,加乳香、没药。痰用二陈汤加知母、黄柏、泽泻,必用前胡、木香为引,盖阴虚故痰盛也。如痛不止,亦加乳香、没药。二法必先以玉烛散或通经散痰小胃丹大下后用之,或神 丸、十枣汤皆可,与治带同。


小儿弄舌,因脾脏有微热,令舌络微紧,时时虚舌舐之,勿用冷药及下之,少与泻黄散徐徐服之。有欲饮水者,非热也,脾胃中津液少也,不可下。若大病后弄舌者,凶。


泻黄散


藿香叶(七分) 栀子(一钱) 石膏(五分) 甘草(七分半) 防风(去芦,四分)


上细切,作一服,用蜜、酒炒香熟,以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渣,时时与之。


龟胸乃肺热胀满,攻于胸膈,即成龟胸,又乳母多食五辛热物,亦成此证,宜泻白散加黄芩。


泻白散


桑白皮(蜜水拌,炒黄色,一钱) 地骨皮(一钱) 甘草(炙,五分) 加黄芩(一钱)


上作一服,水煎。


龟背、儿生下,客风入脊,逐于骨髓,即成龟背,治之以龟尿点骨节,即平。取龟尿法∶用莲叶,置龟于上,尿自出。


重舌木舌,乃小儿舌下生舌也。


用三棱针,于舌下紫脉刺之,出恶血即愈。


又方 用竹沥调蒲黄末,敷舌上,神效。


又方 治小儿木舌塞口欲满者。


用紫雪二钱,竹沥半合,细研和匀,频敷口,即愈。


治小儿口疮,用盐白梅(烧存性) 红枣(连核烧存性) 铅丹(火飞) 人中白(火飞) 龙脑(少许)


共为细末,敷之神效。


治小儿鹅口疮,因白屑满舌及两吻,故名鹅口。


用发缠指头,蘸井花水拭口令净。又用浓煮粟米汁,以绵缠箸头拭之,更以 过黄丹掺之,即愈。


又方 治鹅口疮,不能食乳。


用地鸡擂水,涂疮即愈。(地鸡,即匾虫也,人家砖石下多有之。)


治小儿口疮,泻心汤用黄连,为细末,蜜水调服。


治小儿口疮,用黄柏、细辛各等分,为细末,敷之。


治小儿颏上生疮,痛痒难忍,用白杨木枝,烧于刀上出沥敷之,及治鹅口疮神效。


治小儿走马牙疳,用白矾置于五倍子内, 过为末敷之。


治小儿脐风撮口,因脐断伤风,或尿在胞中,遂成脐风,发热面赤,啼声不出,名曰撮口风。


瞿麦(五分) 蝎稍(四个) 僵蚕(七个) 赤脚金头蜈蚣(一条)


上为细末,鹅毛管吹些少入鼻中,如喷嚏叫声可治,后用薄荷汁调与服之。


吐泻除是明知停食受寒.方可消导如枳术二陈平胃之类.其余吐泻.乃肝木乘土而来.急以七味白术散安之.万不失一.暑月尤宜补正.吐加半夏七分.(姜汁制)泻加白芍一钱.(酒洗炒)


七味白术散


白术 人参 茯苓 藿香 木香 干葛 甘草


煨姜引.


张(七九)阴阳错乱,吐泻并作,勺水不下,小水不通,口渴舌干,两脉虚不应手。证属险候,姑拟厘清法,以观消息。


茯苓 猪苓 橘皮 浓朴 扁豆 广藿香 白芍(炒) 于术 半夏 钩藤


两服吐泻止,进稀粥,脉起应手,舌润筋舒,宜芳香醒胃,稼穑益脾。


党参 于术 茯苓 广皮 浓朴 扁豆 半夏 砂壳 炙草


吐出上焦.泻出下焦.乃肠胃之病也.脾在中焦.管摄乎上下之间.吐泻互作者.乃脾之病也.


夫人身之中.足阳明胃脉之气.自上而下.足太阴脾脉之气.自下而上.上下循环.阴接.谓之顺而无病也.故胃气逆而为上.则为呕吐.脾气逆而为下.则为泄泻.吐泻之病.脾胃为之总司也.


发挥云.胃在上焦主内而不出.呕吐则不纳矣.肠在下焦.主出而不入.有积泄泻.出积矣.观李知先活人书括云.胃家有热难留食.胃冷无缘纳水浆.则吐泻之出于上焦也明矣.又张长沙伤寒论云.下利服理中不止.理中者.理中焦也.治泄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五苓散主之.不止者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则泄泻出于下焦也明矣.


赤石脂(一斤) 禹余粮(一斤)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三服.


又按治泄利者.有四法焉.有用理中汤.以治其中气者.有用五苓散.以利其小便者.


真武汤.以温其肾者.有用赤石脂禹余粮.以固涩其大肠者.不可不知其要也.盖肾开窍于二阴.主蛰藏者也.如门户然.泄泻不止.门户不固也.故用姜附以温之.闭其门户也.肠胃者.容受水谷之气.犹仓廪然.脾司出纳.乃仓廪之官也.吐泻不止.乃仓廪之不藏.官之失其职也.故用参术以补之.封其仓廪也.下焦者.水谷注下之路.如沟渎然.小便不利者.沟渎之不能别也.故用猪苓泽泻以利之.疏通其水渎也.大故用赤石脂禹余粮以涩之.塞其决也.


真武汤


茯苓 芍药 生姜(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破八片) 白术(二两) 上用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


祖训治吐泻者.只用胃苓丸.吐以煨生姜汤.泄以一粒丹和之.炒米汤下.


一粒丹(亦名白玉丹) 此家传十三方也.


寒水石( 二两) 白矾(枯一两) 上为末.水糊丸.小豆大.每一丸米汤下.


钱氏曰.脾主困.谓疲惫也.非嗜卧也.吐泻久则生风.饮食伤则成疳.易至疲惫也.此与肾主虚同.


论肾者.元气之主.肾虚则为禀赋不足之病.脾者谷气之主.脾虚则为津液不足之病.故小儿五脏之病.脾肾最多.肝心次之.肺又次之.


小儿吐泻.多因伤乳食得之.


如吐泻时不啼哭.不喜饮食.此伤乳食也.初得之不可遽止.宿食未尽去也.宜换乳食.勿令重伤.吐泻益甚.非医之咎也.益黄散主之.


有热者胃苓丸.用东向陈壁土.和生姜少许炒焦.入水煎汤.澄清吞下.泻不止.以胃苓丸一粒丹合而服之.煎汤下效.


如吐泻时不恶风寒.喜人怀抱.此伤风吐泻也.宜发散.惺惺散.


如吐泻时啼哭.其身俯仰不安者.必腹中有痛.此藿乱也.内伤乳食.外感风寒得之.先治其里.宜理中汤加藿香.后治其表.桂枝汤.表里通治.藿香正气散.


一儿周岁.吐泻并作.时天大寒.医用理中胃苓丸.服之不效.予曰.此表里有寒邪.未得发散也.取益黄散与之.其夜得大汗而止.


一女岁半.与前儿同症.吐泻.此伤食也.前有外感风邪.故用益黄散.温其表里之寒.此只是伤食.用胃苓丸一粒丹陈壁土汤下.调其脾胃.消其食积.而吐泻俱止.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乳不化.用理中丸服之效.


一儿暴吐泻.上下所出皆黄水.中有乳片不化者.用二陈汤.加黄连姜汁炒煎服效.或问.二病同.而治之异者.何也.曰.所出之乳不化者.胃有寒也.故以理中丸急温之.所出乳片不化者.胃有热邪.热不杀谷.宜半夏黄连以解之.此同病异治法也.


【总括】小儿吐泻有多般,不可将来一例看;若见神昏目慢候,慢脾惊搐要提防。


【脉法】洪者为热,弦者为痛。微弱渐迟者死,渐大者生。若有宿食留饮,气口脉必弦滑。


《内经》曰∶脾虚则泻,胃虚则吐。又曰∶食滞于胃口者为吐,食滞于大小肠者为泻。又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钱仲阳曰∶吐乳泻黄,伤热乳也∶吐乳泻青,伤冷乳也,皆当下之。则知虚实寒热皆能成吐泻之症。又有伤风吐泻,身温、乍凉乍热、多睡气粗,大便黄白色,呕吐乳食不消,更兼咳嗽。先服大青膏发散,后用益黄散和胃。若吐泻身热多睡,能乳吐痰,饮水不止,大便黄水,此胃虚之症,先用白术散生津止渴,后用大青膏发散风邪。


钱仲阳曰∶小儿初生三日内吐泻,身热不思乳食,大便青白,乳食不消或白色,是伤乳,当下之,然后和胃。夏至后吐泻身热,或伤热,或伤乳,吐乳不消,泻深黄色,宜香薷散之类。小儿伤食及湿热作吐泻者,须以胃苓汤进,反觉平安。


凡遇小儿吐泻,惟恐脾虚生风之患。《心鉴》云∶儿分长幼,察病虚实。有吐泻三五日发风者,有一日半日而发者,大抵女孩以吐为急,男子以泻为迫。若气虚暴泻暴吐,才作便得之。惟有疳泻不成,风候久则终于虚乏不治矣。但泻宜实脾为主,吐以生胃为本,截风之药略加用之。凡惊药及寒凉之药初不可用。大热药慎勿妄投。


钱氏不分寒热吐泻,而曰皆当下,恐未妥当,不若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自然平复。


【附方】


胃苓汤 苍术 白术 猪苓 泽泻 浓朴 陈皮 茯苓 甘草 加桂少许


大青膏 见惊风症内。


益黄散 见疳积症内。


五苓散 去肉桂,用甘草。


理中汤 俱见惊风症内。


经曰∶少阳所至为涌呕。又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其证先伤乳食,后感风邪,乃致脾胃受伤,吐泻不止,渐至遍身四肢口鼻俱冷,手足微掣,昏睡露睛。盖小儿全赖乳食以为命,吐多则乳食不入,泻多则乳食不藏,吐则伤气,泻则伤血,乳食既绝,气血复伤,速救真元,以免竭脱。


【入方】


六君子汤 治小儿吐泻之后,脾胃大伤;或大病之后,不思乳食;一切久病中气虚寒,并皆治之。


官拣参(一钱) 漂白术(二钱) 白云苓(一钱五分) 法半夏(五分) 真广皮(五分) 炙甘草(一钱)


四肢厥冷,加炮姜,甚者,加附子五分;手足搐掣,加青化桂七分,钩藤一钱。


上作一剂,煨姜三片,红枣三枚,早米一撮,水煎,温服。


理中汤 方见卷二乳子伤寒证治。


凡痘疹发热。有呕吐者。有泄泻者。有吐利兼作者。有干呕而哕者。有不食者。皆毒火所致。不可骤止。吐利中有疏通之义。治宜平和疏透。引毒达表。则吐泻自止。如不止。兼调脾胃。如干呕而哕。为胃虚火逆最危之兆。宜橘皮茱连散。以安胃气清火毒。有不嗜食者。此脾受热毒。当升提发散。俾毒得外出。饮食自进。若误认呕吐泄泻不食为里寒而用丁、桂、姜、附。转增烦剧也。误认呕吐泄泻不食为里虚而用参、 、苓、术。反增壅遏也。


此专为痘疹初出未透者而言。若浆正行时而吐利不食者。乃脾胃虚弱。多有内虚倒 喘胀之患。凡长发起顶灌浆时。泄泻俱为险候。急用白术、茯苓以渗泄健脾。人参、黄 以助元托里。诃子肉果以止泻。佐以升提之药。使无壅遏之患。若不升发。难免倒 之虞。如见心烦干呕而哕。此脏败毒攻。最为凶候。二陈加黄连、木通、灯心、竹叶。夏月。四苓散以利小便。利而不通者危。至如泄泻而手足热面赤者。热也。弱者。白术散加竹叶、陈皮。强者。泻黄散。若下午泻甚。上午泻稀。此伤食。平胃散加山楂、麦芽。厥冷。加干姜。或益黄散补之。泻利而呕逆厥冷。理中汤加木香。上午泻甚。下午不泻者。脾虚也。朝用白术散。夕用豆蔻丸。泻出腥臭秽滞者。肠胃热也。葛根黄芩黄连汤。泻而失气者。气下泄也。白术散加升麻、防风提之。若受寒邪。或食冷物。而泄泻清冷。痘色灰白顶陷。或手足厥而寒颤切牙者。陈氏木香散、异功散。疮虽正而吐泻。或下血。俱为逆候。若但吐不泻。无痰。益黄散。有痰。二陈汤。吐而身热烦渴。腹满气促。大小便涩而赤者。当利小便。若先吐而后出痘。足蜷不伸。声哑热蒸者。虽有清浆不治。陈文宿云。痘疮泻水谷。或白色。或淡黄者。陈氏木香散送豆蔻丸。不愈。异功散救之。


〔曾〕小儿吐泻并作,即名霍乱,有心痛而先吐者,有腹痛而先泻者,莫不由中焦而作。上焦主纳而不出,中焦主腐化水谷而生荣卫,灌溉百骸,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纳,脾居中州,胃为水谷之海,乳哺入胃,脾能克化,然后水谷分(脐上一寸有分水穴)传变得宜,岂有吐泻之患。凡小儿吐泻,皆因六气未完,六淫易侵,兼以调护失宜,乳食不节,遂使脾胃虚弱,清浊相干蕴作而然。有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


先吐而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气促唇红,吐来面赤,脉洪而数,渴饮水浆,此为热也。冷热之分,要须详审。〔娄〕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钱氏白术散、和中散、主之。吐泻昏睡不露睛者,胃实热,钱氏玉露散、河间益元散、主之。〔薛〕手足指冷者,脾气虚寒也,用异功散加木香。伤风吐泻者,风木克脾土也,亦用前药。若饮热乳而泻黄者,湿热壅滞也,用四苓散。如不愈或反甚者,元气复伤也,用白术散。泻而腹中重坠者,脾气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汤。若服克滞之剂,而腹中窄狭者,脾气虚痞也,用六君子汤。若面黄泻青,脾虚而肝乘之也,用六君柴胡、升麻、木香。若多噫泻黄,心脾气虚也,用六君炮姜、升麻。生下半月旬日内吐者,止宜调治其母,恐婴儿脏腑脆弱,不胜药饵故也。


吐乳,用紫苏、甘草、滑石等分,水煎服。


夏月泄泻,甘草、滑石、白术,水煎服,入砂糖一匙。


吐泻脾土虚弱者,参苓白术散。有积,加使君子;腹不和,加木香。看病表里,加引服之。


小儿作泻,日久必致发惊。盖久泻脾土虚,不能生金,金衰则木旺,肝气逆而不下,惊久泻用豆蔻一枚,切开,入麝香五厘在内,合定,面裹煨熟,为末服。又方∶白芷、炮末,蜜丸纳脐中,油纸盖,热鞋底熨即止。又用柿饼熟吃立止。又方∶五倍子为末,醋调纳脐。又方∶生姜四两,香油四两,炼丹二两,熬膏,贴脐。皆效。


小儿过食水果面食,腹胀身瘦,善食,遍身水肿,泄泻脓血,用锅焦二分,马豆一分,为末,久服痊愈。


小儿作泻,服利药太过,致浑身热甚,喜卧冷地。盖因利肾虚而肝火起,胃中燥也。用松花炒黑一钱以安肾,肾水足而火不起;红曲炒一钱,安胃消食,则生发之气旺而病愈矣。


小儿疟疾半月不止,用四君子加柴胡、青皮。


疟、痢久则脾虚不禁,用酒煮白术,焙干为末,神曲丸元眼大,朱砂为衣,米饮化下。


无汗用臭草根捣擦,取微汗而愈;有一月不愈者,乃血热也,用何首乌五钱,青皮二钱,空痢久不止,炮姜、红曲二味,煎服即止。红曲微炒温中,炮姜炒黑凉肾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