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胎孕

《医经原旨》:胎孕

何以知怀子之且生也?身有病而无邪脉也。(身有病,谓经断、恶阻之类也。身病者脉亦当病,或断续不调,或弦涩细数,是皆邪脉,则真病也。若六脉和滑而身有不安者,其为胎气无疑矣。)人有重身,九月而喑。(妇人怀孕,则身中有身,故曰“重身”。喑,声哑不能出也。)胞之络脉绝也。(胎怀九月,儿体已长,故能阻绝胞中之络脉。)何以言之?胞络者,系于肾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故不能言。无治也,当十月复。(胞中之络,冲任之脉也,胞络者,系于肾而上会于咽喉,故胞中之络脉绝则不能言,十月子生而胞络复通,则能言矣,故不必治。)无损不足、益有余以成其疹。(疹,疾也。不当治而治之,反以成疾。)无损不足者,身羸瘦无用 石也;(妊娠九月,则身重疲劳,养胎力困,正虚羸不足之时,必不可用针石以复伤其气。)无益其有余者,腹中有形而泄之,泄之则精出,而病独擅中,故曰疹成也。(胎元在胞而刺之,则精气必泄。精泄则胎气伤而病独专于中,是益其有余,故疹成也,胎孕之道,《颅囟经》云∶一月为胞胎,精血疑也;二月为胎形,始成胚也;三月阳神,为三魂;四月阴灵,为七魄;五月五行,分五脏也;六月六律,定六腑也;七月精开窍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灵也;九月宫室罗布,以定生人也;十月受气足,万象成也。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五十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髋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扶伏;三百日髌骨成,能行也。若不能根据期者,必有不平之处,巢元方曰∶妊娠一月名胎胚,足厥阴脉养之;二月名始膏,足少阳脉养之;三月名始胎,手心主脉养之,当此之时,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仪,因感而变,欲于端正庄严,常口谈正言,身行正事,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是谓外象而内感者也;四月始成其血脉,手少阳脉养之;五月始成其气,足太阴脉养之;六月始成其筋,足阳明脉养之;七月始成其骨,手太阴脉养之;八月始成肤革,手阳明脉养之;九月始成毛发,足少阴脉养之;十月五脏六腑、关节人神皆备,此其大略也。当推其理,若足厥阴者,肝脉也,足少阳者,胆脉也,此一脏一腑之经也,余皆如此,凡四时之令必始春木,故十二经之养始于肝胆,所以养胎在一月、二月;手心主包络也,手少阳三焦也,属火而王夏,所以养胎在三月、四月;足太阴脾也,足阳明胃也,属土而王长夏,所以养胎在五月、六月,手太阴肺也,手阳明大肠也,属金而王秋,所以养胎在七月、八月;足少阴肾也,属水而王冬,所以养胎在九月;至十月,儿于母腹之中受足诸脏之气,然后待时而生也,然十二经中,惟手少阴心脉、手太阳小肠脉及足太阳膀胱脉,皆不言养胎者,盖九月之养在肾,则膀胱亦在其中矣,惟心与小肠为表里,心为五脏六腑之主,虽其尊而无为,然脏气所及则神无不至,小肠切近胞胎,丙火所化,则气无不至,所以皆不主月而实无月不在也,胎孕之道。无出此矣。第胎有男女,则成有迟速,体有阴阳,则怀分向背。故男动在三月,阳性早也,女动在五月,阴性迟也。女胎背母而怀,故母之腹软,男胎面母而怀,故母之腹硬。此又男胎、女胎之有不同者也,至若既生之后,儿之寿夭,其因有二∶盖一则由于禀赋,一则由于抚养,夫禀赋为胎元之本,精气之受于父母者是也。抚养为寿夭之本,居处寒温、饮食得失者是也。凡少年之子,多有羸弱,欲勤而精薄也。老年之子,反多强壮者,欲少而精全也。多饮者子多不育,盖以酒乱精,则精半非真,而湿热胜也。多欲者子多不育,以孕后不节,则盗泄母阴,夺养胎之气也。此外如饥饱劳逸,五情六气,无不各有所关,是皆所谓禀赋也。至于抚养之法,俗传有云“若要小儿安,须带三分饥与寒。”此言殊为未当,恐饮食之过,伤脾而积聚生,故当防其放肆无度。叠进而骤,脾不及化,必使饮食匀调,节其生冷,何病之有?若云带饥,则不可也。至若“寒”之一字,关系非浅,圣人避风如避箭,则风寒之为害也不小。彼婴儿以未成之血气,嫩薄之肌肤,较之大人相去百倍,顾可令其带寒耶?新产之儿,多生惊风抽搐等病,盖其素处腹中,裹护最密,及胞胎初脱,极易感邪,而收生者迟慢不慎,则风寒袭之,多致不救,及其稍长,每多发热,轻则为鼻塞咳嗽,重则为小儿伤寒,幼科不识,一概呼为变蒸,误药致毙者此也。或寒气伤脏,则为吐为泻,或因寒生热,则为惊为疳。种种变生,多由外感,虽禀体强盛,不畏风寒者亦所常有,但强者三之一,弱者三之二,伤热者十之三,伤寒者十之七,矧膏粱贫贱,气质本自不同,医家不能察本,但知见热攻热,婴儿不能言,病家不能辨,徒付之命,诚可叹也。又有谓“小儿为纯阳之体,多宜清凉之治”者,此说尤为误人。女子二七,男子二八,而后天癸至。夫天癸者,阴气也,小儿之阴气未至,故曰纯阳,原非阳气有余之谓,特稚阳耳。稚阳之阳,其阳几何?使阳本非实,而误认为火,则必用寒凉妄攻其热,阴既不足,又伐其阳,多致阴阳俱败,脾肾俱伤,又将何所藉赖而望其生乎?又曰“小儿无补肾法”,此何说耶?夫小儿之阴气未成,即肾虚也,或父母多欲而所禀水亏,亦肾虚也。阴既不足。而不知补之,阴绝则孤阳亦灭矣,何谓无可补耶?此义惟薛立斋独得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