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胃脘痈

《灵素节注类编》:胃脘痈

《马培之医案》:胃脘痈

《圣济总录》:胃脘痈

《续名医类案》:胃脘痈

《医学读书记》:胃脘痈

《张氏医通》:胃脘痈

《证治准绳·疡医》:胃脘痈

《素问·病能论》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此言胃脉沉细者,右关之脉也。两手之脉名寸口而主阴,以其气出于脏也;人迎者,结喉两旁胃经之动脉也,主阳,以其气出于腑也。右关沉细者,胃中阴血瘀结,遏其脏气也,阴血瘀结,与阳相格,而阳气逆甚,故人迎脉盛而热聚胃口,血结成痈。成痈必有胀痛之证,热聚必有燥渴之证,而右关之脉反沉细似虚,故必诊人迎,方知其阳逆热聚而成痈也。



胃脘痈硬于右,呼吸转侧不能已,半月余,势将外溃,宜理气化痰。


炙甲片 制半夏 延胡 赤芍 生首乌 白茯苓 陈皮 青皮


论曰∶内经谓人病胃脘痈者,当候胃脉,其脉沉细者气逆,气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夫阴阳升降,则营卫流以咳治热聚胃脘,留结为痈。连翘升麻汤方


连翘 升麻 射干(去毛) 独活(去芦头) 桑寄生 木通(锉各二两半) 大黄(锉微炒二两以上捣为粗末) 木香 沉香(镑) 熏陆香 丁香 麝香(各等分以上捣研为细末)


上十二味,每抄前药五钱匕,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入后五香末二钱匕,再煎至一盏,温服日三服,以快利为度。


治胃腑实热,留结为痈,阳气不得下,胃脉沉细者。犀角汤方


犀角(镑) 栀子仁 赤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 黄芩(去黑心) 射干(去毛) 大黄(锉炒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蜜一匙搅匀,再煎一两沸,食后温服。


治营卫不流,热聚胃口,血肉腐坏,胃脘成痈。射干汤方


射干(去毛) 栀子仁 赤茯苓(去黑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 白术(各一两半)


上六味, 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三沸,温服不拘时候,日二服。


治热气留聚胃脘,内结成痈。麦门冬汤方


麦门冬(去心焙) 犀角(镑) 葳蕤 荠 赤芍药 石膏(各一两半) 甘草(炙锉) 红雪(各一两)


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入竹沥一合,再煎三两沸,温服。


治胃脘蓄热,结聚成痈。芍药汤方


赤芍药 犀角(镑) 木通(锉) 石膏(碎) 升麻(各二两) 甘草(生锉) 朴硝玄参麦门冬(去心焙各一两)


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张隐庵曰∶顺治辛卯岁,予年四十有二,八月中生一胃脘痈,在鸠尾斜下右寸许,微肿不红,按之不痛,隐隐然如一鸡卵在内。姚继元视之曰∶此胃脘痈也,一名捧心痈。速宜解散,否则有性命之忧。与一大膏药,上加末药二三钱,中间烘贴,至暮手足苏软,渐至身不能转侧,仰卧于书斋,心烦意乱,屏去家人。至初更时,痈上起一毒瓦斯,从左乳下至肋,下胁入于左肾。入时如烧锥刺入眼中,一阵火光,大如车轮,神气昏晕,痛楚难言,火光渐摇漾而散,神昏始苏。过半时许,其气复起,其行如旧,痛楚如前,如此者三四次。予思此戊与癸合也,腑邪入脏,自分必死。妄想此毒瓦斯不从胁下入肾,得从中而入于肠胃则生矣。如此静而行之,初次不从,二次即随想而仍从左乳下,入于肠中,腹中大鸣,无复前痛楚矣。随起随想,因悟修养之道,气随想而运用者也。至天明大泄数次,胸膈宽舒。继元先生视之曰∶毒已散解,无妨事矣。予问曰∶膏药乃毒药耶?曰∶上撒之末药,名端午药,纯用砒霜、巴豆,于端午日配制。无此毒药,焉能透入皮肉之内?予曰∶何不早言?昨晚以为必死于毒。今早始悟膏药中必有毒药,而得生于毒矣。毒药攻疾,有如此之妙也。至次年中秋复发,仍用膏药末药,毫无前番之状,肿亦不消。予因想运气之妙,经行坐卧,以手按摩,意想此毒仍归肠胃而出,如此十余日而散。至次年中秋又发,予谓继元先生曰∶去岁膏药不应,今须另法治之。姚曰∶部院刘公之夫人生此疾,曾另置末药,比前更毒,贴之要起大泡,此药用之,无有不验。贴之数日,并不起泡,肿亦不消。予想此症已顽,不受毒药之制,即揭去膏药,用大艾圆迎头灸九壮,其毒随火四散,嗣后永不发矣。予想阳明之毒,准在中秋金旺之时而发,初从毒攻而解,次随气运而散,后因胜制而消。因悟气运制化之道,有如此之妙用,五行合化之理,人与天地相参,即以此理推治百病,奇妙异常。王绍隆先生曰∶业医人须病病经过,始得之矣。


王洪绪曰∶井泉疽生于心口,又名幔心锐毒。初起若心口内有块,渐大,心口发高,毒陷即死。


此医家缩手之症,诸书亦无治法。惟余家秘集,载以本人两手十指,以线量以长短,共积其线,在喉管正中处,双环至背脊之中,看两线头尽处为中穴。又以本人之中指中一节,用柴心量准,作一寸,中穴之左右各远一寸,各以墨记,分立三穴如品字状。每穴用艾灸三大壮,一齐火灸,灸则全愈。


人病胃脘痈者,诊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甚,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按人迎在头,趺阳在足,皆胃脉也。云当候胃脉者,谓趺阳也。趺阳脉不必沉且细,而今沉且细者,气逆于上,而下乃虚,下虚则沉细也。人迎甚盛者,气逆于上则上盛,上盛故人迎甚盛。夫气聚于上而热不行,胃脘壅遏,得不蓄积为痈耶?


内经病能论云。人病胃脘痈。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


马仲化云。胃为水谷之海。其经多气多血。脉见右关。本宜洪盛。今反沉细。则是胃气已逆。


人迎者。胃经穴名。在结喉两傍。动脉应手。其脉见于左手。今右关脉沉细。人迎甚盛。则是热聚胃口而不行耳。灵枢经脉篇谓。人迎大三倍于寸口。则胃经为实。即此验之。而知胃脘痈之脉也。


仲景云。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此不言痈之所在。而言呕脓者。以其但呕而不咳。知非肺痈。而为胃脘痈明矣。内经曰。热聚于胃口而不行。胃脘为痈。胃脘属阳明。阳明气逆。故脓不自咳出。而从呕出。脓亦不似肺痈之如米粥者。此出自胃脘。从湿化而聚结成脓。有结痰如蚬肉也。谓不可治呕。言不得用辛香温胃止呕之剂。以脓之瘀浊。熏蒸谷气。故呕。若脓出则呕自愈。夫痈之在胃脘之上者则然。若过乎中。在膈之下。则脓从大便而出。轻则金匮排脓汤。重则大黄牡丹汤、凉膈散选用。若脓自上而吐。轻则金匮排脓散。重则射干汤。或犀角地黄汤加忍冬、连翘。皆因势利导之法也。脓稀呕止。后用太乙膏作丸服。虚人。宜八珍加黄 、忍冬、连翘之类调补之。凡舌苔经久不退。色黑垢腻。口中作甜。其气秽浊。即是胃脘发痈之候。明眼辨之。毋俟痈成而致莫救也。


石顽治谈仲安。体肥善饮。初夏患壮热呕逆。胸膈左畔隐痛。手不可拊。便溺涩数。舌上苔滑。食后痛呕稠痰。渐见血水。脉来涩涩不调。与凉膈散加石斛、连翘。下稠腻颇多。先是疡医作肺痈治不效。予曰。肺痈必咳嗽吐腥秽痰。此但呕不嗽。洵为胃病无疑。下后四五日复呕如前。再以小剂调之。三下而势甫平。后以保元、苓、橘平调二十日而痊。先时有李姓者患此。专以清热豁痰解毒为务。直至膈畔溃腐。脓水淋漓。缠绵匝月而毙。良因见机不早。直至败坏。悔无及矣。


《素问》帝曰∶人病胃脘痈者,诊当何如?岐伯曰∶诊此者当候胃脉,其脉当沉细,沉细者气逆(《甲乙经》沉细作沉涩。)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则热。人迎者胃脉也,逆而盛则热聚于胃中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病能篇)


〔薛〕 《圣济总录》云∶胃脘痈由寒气隔阳,热聚胃口,寒热不调,故血肉腐坏。以气逆于胃,故胃脉沉细。以阳气不得上升,故人迎热盛,令人寒热如虐,身皮甲错,或咳嗽,或呕脓唾血。若脉洪数脓成也,急排之;


脉迟紧瘀血也,急下之。否则其毒内攻,腐烂肠胃矣。丹溪先生云∶内疽者,因饮食之毒,七情之火,相郁而发,用射干汤主之。愚常以薏苡仁汤、牡丹皮散、太乙膏选用之,亦效。若吐脓血,饮食少思,助胃壮气为主,而佐以前法,不可专治其疮。一男子寒热作渴,不时咳吐,口内血腥,又五日吐脓,身皮甲错,用射干汤四剂,脓血已止,但气壅痰多,以甘桔汤而愈。一男子用射干汤之类将愈,但气喘体倦,发热作渴,小便频数,此肺气不足,用补中益气、山药、山茱、麦门、五味。时仲夏,更以生脉散代茶饮而愈。一妇人,素食浓味,吐脓已愈,但小便淋沥,此肺肾气虚,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及加减八味丸而愈。若膏粱之人,初起宜用清胃散。


射干汤 治胃脘痈,人迎脉逆而盛,嗽脓血,荣卫不流,热聚胃口成痈。


射干(去毛) 栀仁 赤茯苓(去皮) 升麻(各一两) 赤芍药(一两半) 白术(半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入地黄汁一合,蜜半合,再煎温服,不计时候。


复元通气散(《精要》) 治诸气涩,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止痛消肿。


青皮 陈皮(各四两) 甘草(三寸,生熟各半)


穿山甲(炮) 栝蒌根(各二两) 金银花 连翘(各一两)


上为细末,热酒调下。


芍药汤 治胃脘积热,结聚为痈。


赤芍药 石膏 犀角(镑) 麦门冬 荠 木通(各二两) 朴硝 升麻 玄参 甘草(生,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