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瘟疫

《丹台玉案》:瘟疫

《古今医案按》:瘟疫

《景岳全书》:瘟疫

《寿世保元》:瘟疫

《万病回春》:瘟疫

《卫生易简方》:瘟疫

《医学集成》:瘟疫

《医学实在易》:瘟疫

《医学摘粹》:瘟疫

《医学正传》:瘟疫

《医碥》:瘟疫

《医宗金鉴》:瘟疫

《幼科心法要诀》:瘟疫

有瘟疫.寒疫.此天地不正之气.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从口鼻而入.当随时令参运气而施治.不可大汗大下.当从乎中.而用阳明少阳二经药.初看未见端的.先以其败毒散加薄荷治之.看归何经.再随经施治.见阳明经者.用升麻葛根汤.见少阳症者.用小柴胡加防风羌活.少阳阳明兼见者柴葛二汤合服.寒热往来而大便泄者.小柴胡合五苓.寒多去芩.留桂.大便秘.小柴胡加大黄.小便秘.小柴胡.合四苓.发黄.再加茵陈.作渴.小柴加石膏.知母.发狂不识人.大柴胡.加当归.如大便泄者.三黄石膏汤.若入太阴经无热症见者.用理中汤.此症必腹痛而泻.痛止仍用小柴胡.若入少阴厥阴经.用阴症伤寒.传经治之.如春夏染者参看温热病二条.秋时染者多身热咳嗽.金沸草散.若渴白虎汤加苍术.若热蓄发疸.茵陈五苓散.若痢疾.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炒.倘燥太过.用润燥散.冬时染者.多身热头疼咽干.人参败毒散.或甘桔汤.加玄参.发斑者.阳毒升麻汤通用.加减调中汤.预防四时疫气.用藿香正气散.四时外感发热恶寒.用香苏散.四时感冒风寒.鼻塞头疼.痰涎呕逆.用参苏饮.又有大头伤寒.天行时.病初觉寒热身痛.次则头面红肿疙瘩.


甚则咽喉堵塞害人最速.多发于冬温之后.脉浮在表.用普济消毒散.或荆防败毒散.脉沉在里.羌活.黄连.黄芩.俱酒炒.大黄酒蒸.鼠粘为主.连两目鼻面肿者.阳明也.加干葛.升麻.石膏.赤芍药.发耳前并头角.少阳也.加柴胡.栝蒌仁.发脑后颈下肿起.太阳也.加防风.荆芥.水煎时时呷.邪气甚者.通大便.加芒硝.遇凶荒劳役.宜普济消毒散.(即普济散)


普济消毒散 专治大头伤寒.


黄芩 黄连(各一钱) 鼠相子 蓝板根 连翘 马屁勃(各一钱) 陈皮 生甘草 桔梗 玄参 柴胡(各一钱) 升麻 僵蚕(各五分) 人参(三钱)


为末.白汤调服.时时呷之.留一半蜜丸噙化.或加防风薄荷.当归川芎.水煎服.大便硬.加大黄.若非便秘.忌用降下之剂.肿不消者.砭去血.可用通关散.倍羊踯躅.及藜芦少许搐鼻以泄其毒久不愈.欲作脓者.内服托里消毒散.


疏风清热饮 治虾蟆瘟遍身如虾蟆之皮皆属于风热.


羌活 防风 荆芥 黄芩 甘草(各二三钱) 煎服.


又方 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泥敷之.


又方 丁香尖.南星醋磨敷之.


三黄石膏汤


黄芩 黄连 黄柏 山栀(各二钱) 麻黄(钱半自汗者去之) 石膏(五钱) 香豉(三钱)


水煎加辰砂服.


又方 治时疫寒热.将黑豆二合炒香.甘草二寸炙黄.切碎.用水煎时时呷之.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


大便涩者.用散.利者用丸.寒甚腹痛.四肢冷.加附子脐下动气.欲作奔豚.去术.加肉桂.吐多.去术.加半夏.姜汁制.下多.还用术.悸.加茯苓.渴.倍白术.腹痛里虚.倍人参.寒.倍干姜.


吐不止.去甘草.加姜汁.吐蛔.去甘草.加乌梅.饥逆.加丁香柿蒂.哕逆.加木香.霍乱转筋.加石膏.寒湿发黄.加茵陈.脾弱泻不止.溺不利.


倍参术.合五苓散.内虚腹痛.合小建中汤.陶氏加肉桂.陈皮茯苓姜枣临服入陈壁土炒一匙.自利肚腹痛.加木香磨.姜汁.腹痛甚.去白术.或阴结症.本方加大黄利


金沸草散


金沸草 荆芥 麻黄 甘草 赤芍 半夏 前胡 姜枣


润燥汤


生地 山栀 升麻 柴胡 石膏 生姜


自汗加桂枝.无汗.加苏叶.干葛.虚烦.加麦门冬.渴.加天花粉.咳嗽.加杏仁


阳毒升麻汤


升麻 犀角 射干 黄芩 人参 甘草


加减调中汤


芍药 茯苓 白术 麦门冬 生地 陈皮 桔梗 乌梅


痰.加贝母.热甚.加黄芩.


藿香正气散


此方治内伤脾胃.外感风寒.若病在太阳.头疼发热.骨节痛.不可用.


藿香 紫苏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浓朴 白术 陈皮 桔梗 半夏曲 甘草 姜枣一方去白术加香附米.


香苏散


香附 紫苏 陈皮 甘草 葱姜 头目痛.加川芎白芷.热甚.加柴胡.


参苏饮


人参 半夏 茯苓 陈皮 枳壳 桔梗 前胡 干葛 甘草 紫苏


后人去人参.以川芎代人参.柴胡代前胡.芎苏饮.


若寒天气促.咳嗽.加麻黄杏仁.金沸草.若温天咳嗽.加桑白皮.杏仁.如有热痰.


加黄芩.栝蒌仁.周身骨节疼.加羌活.妇人胎前产后.加川芎.当归.芍药.


又秘方 人中黄五钱.苍术.羌活.各三钱.煎服立愈.


小陷胸汤 胸膈迷闷.乃邪热结于上焦.而生痰也.


半夏(六钱) 黄连(三钱) 栝蒌(一个)


连皮肉取四分之一作一服水二钟.先煮栝蒌至一钟半.下余药煎至一钟温服.如未效再服.口出黄涎即愈.


大陷胸汤 胸前胀闷烦满.不进饮食.及渴多饮水.有停饮在上.行早之故.名曰结胸大黄(五钱) 芒硝(一两八钱五分) 甘遂(二钱五分)


为末.作二服.水二钟.煎大黄至一钟去渣.入硝煎一沸.入甘遂末温服.得快利止.


李东垣曰.脾胃受劳役之疾.饮食又复失节.耽病日久.及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向者壬辰改元.京师戒严.迨三月下旬.受敌者凡半月.解围之后.都人之不受病者万无一二.既病而死者.继踵而不绝.都门十有二所.每日各门所送.多者二千.少者不下一千.似此者几三月.此百万人岂俱感风寒外伤者耶.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由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两三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或发表.或攻下.致变结胸发黄.又以陷胸茵陈等汤下之.无不死者.盖初非伤寒.以误治而变似真伤寒之证.皆药之罪也.因以生平已试之效.着内外伤辨论一篇.


震按此即大兵之后继以大疫之谓也.观此论而始晓然于劳役饥饱之病原.诚哉其为内伤矣.如是之疫.宜补不宜泻.若达原饮白虎承气.正犯东垣所呵责也.考其时是金天兴元年因蒙古兵退而改元耳.寻以疫后医师僧道园户鬻棺者擅浓利.命有司倍征之以助国用.民生其时.岂不苦极.若今太平之世.民皆安乐饱暖.纵有劳役.及饮食失节者.不过经营辛苦之辈.设不兼外感.亦不遽病.故大疫绝无.而恰合东垣内伤论者亦甚少.惟是饱暖思淫欲.真阴却早内伤.则外感病中之虚症.反不少耳.


卫生宝鉴曰.总帅相公.年近七旬.南征过扬州.俘虏万余口.内选美色室女近笄者四置于左右.予曰.新虏之人.其惊忧之气蓄于内.加以饮食失节.多致疾病.近之则邪气传染.为害最大.况年高气弱.尤宜慎也.总帅不听.至腊月班师.大雪.新虏人冻馁.皆病头疼咳嗽.自利腹痛.多致死亡.正月至汴.相公因赴贺宴.痛饮数次.遂病.脉沉细而弦.三四动一止.现证与新虏人病无异.三日而卒.内经云.乘年之虚.遇月之空.失时之和.因而感邪.其气至骨.可不畏哉.


震按喻嘉言疫病论.引仲景平脉篇中寸口脉阴阳俱紧者一节.阐发奥理.谓清邪中上.从鼻而入于阳.浊邪中下.从口而入于阴.在阳则发热头痛项强颈挛.在阴则足膝逆冷.便溺妄出.大凡伤寒之邪.由外廓而入.故递传六经.瘟疫之邪.由口鼻而入.故直达三焦.三焦相溷.内外不通.致有口烂舌断.声 咽塞.痈脓下血.脐筑湫痛等变.治法.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使邪不能入.若邪既入.则以逐秽为第一义.此与吴又可之论暗合.较之罗二家所述劳役忧惊冻馁致病者迥别.惟云因病致死.病气尸气.混合不正之气.种种恶秽交结互蒸.人在其中.无隙可避.斯无人不病.是诚诸疫所同.然向来辟疫方法.或以雄黄塞鼻.或吃蒜头烧酒.或于发中簪霹雳木.然有验有不验.相传崇正十六年.自八月至十月.京城大疫.猝然而死.医祷不及.后有外省人员到京.能识此病.看膝湾后有筋肿起.紫色无救.红色速刺出血.可无患.人争就看.死者已二十余万.


汪石山治一少年.房劳后.忽洒洒恶寒.自汗发热.头背胃脘皆痛.唇赤舌强.呕吐.眼胞青色.医投补中益气.午后谵语恶热.小便长.初日脉皆细弱而数.次日脉浮弦而数.医以手按脐下痛.议欲下之.汪曰.此疫也.疫兼两感.内伤重.外感轻耳.脐下痛者.肾水亏也.若用利药.是杀之也.兹宜合补降二法以治.用清暑益气汤.去苍术、泽泻、五味加生地、黄芩、石膏.服十余帖而安.


震按房劳后患疫.喻氏所谓太阳少阴两感也.汪公则以内伤外感为两感.义殊不同.补中益气清暑益气药颇相同.而一则变剧.一则取效者.妙在加减诸味也.


壶仙翁治张文学.病时疫.他医诊其脉.两手俱伏.曰.阳证见阴不治.欲用阳毒升汤升提之.壶曰.此风热之极.火盛则伏.非阴脉也.升之则死矣.卒用连翘凉膈之剂.


震按此条是温疫病以证为则.勿专以脉为凭之一据.


虞恒德治一妇.三月间.患瘟疫证三日.经水适来.发热愈甚.至七八日.病剧.胸中气筑作痛.不能卧.众医技穷.入夜迎翁.病者令婢磨胸不已.六脉俱微数.极无伦次.又若虾游状.翁问曰.恐下早成结胸耳.主人曰.未也.翁曰.三日而经水行.则里虚与下同乃用四物汤、黄龙汤、小陷胸汤共为一剂.加姜、枣.主人曰.此药何名.翁曰.三合汤也.一服而诸证悉减.


震按此以大黄、黄连、生地、人参同用.亦近日治热病之常法.


吴又可曰.朱海畴者.年四十五岁.患疫.得下症.四肢不举.身卧如塑.目闭口张.舌上胎刺.问其所苦不能答.因问其子.两三日所服何药.云进承气汤三剂.每剂投大黄两许不效.更无他策.求决死期.余诊得脉尚有神.下症悉具.药浅病深也.先投大黄一两五钱.目有时而少动.再投.舌刺无芒.口渐开.能言.三剂.舌胎少去.神思少爽.四日.服柴服清燥汤.五日.复生芒刺.烦热又加.再下之.七日又投承气养荣汤.热少退.八日仍用大承气.肢体自能少动.计半月.共服大黄十二两而愈.又数日.始进糜粥.调理两月半平复凡治千人.所遇此等.不过三四人而已


震按此条结句云.千人中不过三四人.自言其不可以为法也.案中不载神昏谵语.可见昏谵之至者多不能救.此人原非绝证也.惜不载脉象虚实若何.然云脉尚有神.想即陶氏所谓有力为有神也.


辍耕录载元伯颜平宋后.搜取大黄数十车.满载而去.班师过淮.俘掠之民.及降卒与北来大兵咸病疫.以大黄疗之.全活甚众.宋元通鉴载作耶律楚材灭夏之事.则大黄洵治疫之妙品也.吴又可瘟疫论赞大黄为起死神丹.原非杜撰.然与东垣所论则迥别矣.要之两家各有至理.惟明乎运气.熟于脉证者.两家之说俱可救人也.


孙东宿有仆孙安.远行途次食面三碗.劳倦感疫.又加面伤.表里皆热.昏闷谵语.头痛身痛腹痛.医以遇仙丹下之.大便泻三四十行.邪因陷下而为挟热下利之候.舌沉香色.额疼口干.燥渴烦闷.昏昏愦愦.脉左弦数.右洪数.但不充指.知为误下坏证.以柴胡.石膏各三钱.白芍、黄芩、竹茹、葛根各一钱.花粉、甘草各五分.山栀、枳实各七分.葱白五茎.煎服后.斗夜吐蛔一条.稍得睡.次早.大便犹泻二次.呕吐酸水.腹仍痛.改用小柴胡加滑石、竹茹.夜热甚.与丝瓜汁一碗.饮既.神顿清爽.少顷.药力过时.烦热如前.再以丝瓜汁一大碗进之.即大发战.东宿谓此非寒战.乃作汗下之征耳.不移时.汗果出而热依然.因忆活人书云.再三汗下热不退.以人参白虎汤加苍术一钱如神.迹此再加元参、升麻、柴胡、白芍、黄连.饮后.身上发斑.先发者紫.后发者红.中夜后.乃得睡而热散.斑寻退去.腹中微疼.肠鸣口渴.右脉尚滑.左脉已和.再与竹叶石膏汤加白芍、苍术.服后睡安.腹仍微痛.用柴胡、白芍各一钱.人参、酒芩、陈皮、半夏各六分.甘草三分.乌梅一个.腹痛渐减而愈.惟两胯痛不能转动.此大病后汗多而筋失养之故.用参、 、白芍枸杞、苡仁、木瓜、熟地、归身、川柏、牛膝、桑寄生.调养全安.


震按战汗后热不退.势亦危矣.引用活人书治法佳极.再看其石膏、人参之去取.并不执着两胯疼痛之调养方更周到.的是高手.


程家内眷.其夫殁于疫疠.新寡七日.疫即及之.大热.头疼口渴.胸胁迸痛.医与小柴胡汤.夜忽梦夫交.泄而觉.冷汗淫淫.四肢如解.略不能动.神昏谵语.面如土色.舌黑干硬.迓孙东宿诊之.六脉沉弦而数.大小便俱秘.乃曰.此亦阴阳易类也.疫后有是.危已极矣.以生脉散加柴、芩、桂枝、甘草.水煎.将根据夫昔肢始能运动.徐进粥汤而愈.


震按梦中之阴阳易大奇.故夫之烧 散更巧.


张路玉曰.瘟有虾蟆瘟、鸬 瘟、疙瘩瘟、瓜瓤瘟.形证各别.庞安常又有玳瑁瘟之说.余疼痛.不时奔响.屡欲圊而不可得.口鼻上唇忽起黑色成片.光亮如漆.与玳瑁无异.见者大骇.余诊之.喘汗脉促.神气昏愦.虽脉证俱危.喜其四围有红晕鲜泽.若痘疮之根脚.紧附如线.他处肉色不变.许以可治.先与葛根黄芩黄连汤.加犀角、连翘、荆、防、紫荆皮、人中黄.解其肌表毒邪.俟其黑色发透.乃以凉膈散加人中黄、紫荆、犀角、微下二次.又与犀角地黄汤加人中黄之类.调理半月而安.


震按戈存橘补天石有黄耳、赤膈二证.赤膈亦头疼身痛发热.但胸膈赤肿.或起 .用荆防败毒散去参加犀角、芩、连、紫荆皮.表证退后便燥者.用凉膈散.张公之案.蓝本于此.但所叙诸瘟近不概见.故屠苏饮久不同.而老君神明散、务成子萤火丸、太仓公辟瘟丹、李子建杀鬼丸等.皆无人道及.惟五瘟丹、消毒丸、黑奴丸、人中黄丸、香苏散、清凉救苦散等方尚有用者.以其药平稳而方简易也.


外纪载哥阿岛患疫.有名医卜加得.令城内外遍举大火烧一昼夜.火息而病愈.盖疫为邪气所侵.火气猛烈.能焚烬诸邪.邪尽则病愈.有至理焉.


经义


《阴阳应象大论》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金匮真言论》曰∶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


《热论篇》帝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也。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循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五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日已矣。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矣。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热论篇》曰∶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阳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六日死。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脉之长也,其血气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热论篇》曰∶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热论篇》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也。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搏,两热相合,故有所遗也。帝曰∶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从,可使必已也。帝曰∶病热当何禁之?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刺热篇》曰∶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少阳。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肾热病者,先腰痛 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其逆则项痛员员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此一节即言伤寒之两感也,详注备载《类经·疾病类》四十四)《热病篇》曰∶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出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热病七日、八日,脉口动喘而弦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大指间。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出,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刺肤,喘甚者死。热病七日、八日,脉不躁,躁不散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汗者,勿腠刺之。热病不知所痛,耳聋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可治。热病而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渊、大都、太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内踝上横脉以止之。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热病者,脉尚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呕下血者,死。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螈 、齿噤 也。凡此九者,不可刺也。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死期不过三日。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与少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本篇刺法未及详录,具载《类经·针刺类》第四十)《评热病论》帝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也。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且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


《刺志论》曰∶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论疾诊尺篇》曰∶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刺法论》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瓦斯,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干邪。气出于脑,即室先想心如日。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左行于东,化作林木。次想白气自肺而出,右行于西,化作戈甲。次想赤气自心而出,南行于上,化作焰明。次想黑气自肾而出,北行于下,化作水。次想黄气自脾而出,存于中央,化作土。五气护身之毕,以想头上如北斗之煌煌,然后可入于疫室。


《水热穴论》帝曰∶夫子言治热病五十九俞,愿闻其处,因闻其意。岐伯曰∶头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肢之热也。五脏俞傍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


帝曰∶人伤于寒而传为热,何也?曰∶夫寒盛则生热也。


论证(共二条)


经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温病即伤寒也。然伤寒有四时之不同,如冬感寒邪而即病者,为真伤寒。其有寒毒内侵而未至即病者,必待春温气动,真阴外越,再触寒邪,其病则发,故至春犯寒,则发为温病;至夏犯寒,则发为热病,亦犹伤气者,遇气则作。伤食者,遇食则发。其义一也。然而伤寒瘟疫,多起于冬不藏精及辛苦饥饿之人。盖冬不藏精,则邪气乘虚易入,而饥饿劳倦之流,则受伤尤甚。故大荒之后,必有大疫,正为此也。但此辈疫气既盛,势必传染。又必于体质虚浊者,先受其气。以渐遍传,则又有不待冬寒而病者矣。然此以冬寒主气之为病也。至于客气变迁,岁时不同,故有冬行春令,则应冷反温,夏行冬令,则应热反冷,春秋皆然,是则非其时而有其气。壮者无恙;怯者受伤。是又不止冬寒,而运气不正之害,所当察而慎避者有如此。


瘟疫本即伤寒,无非外邪之病,但染时气而病无少长率相似者,是即瘟疫之谓。古人有云∶瘟证因春时温气而发,乃因郁热自内而发于外,初非寒伤于表也,故宜用辛平之剂。治与正伤寒用麻黄者,不同也。此说固若近理,而实有未必然者。盖瘟疫若非表证,则何以必汗而后解?故余于前论中,谓其先受寒邪,再触则发,诚理势之确然也。但其时有寒热,证有阴阳,治阳证热证者,即冬时亦可清解;治阴证寒证者,即春夏亦可温散。谓宜因证因时者则可,谓非寒伤于表也则不可。


瘟疫脉候


凡病伤寒瘟疫,脉洪大滑数,而数中兼缓者,可治。脉洪大而紧数甚者,危。脉虽浮大而按之无力者,宜补兼表。身虽热而脉弱者,当以纯补为主,或兼温散。身大热而脉见沉涩细小,足冷者,难治。瘟病四五日,身热,腹满而吐,脉来细而弦强者,十二日死。瘟病二三日,头痛腹满,脉直而疾者,八日死。瘟病八九日,头身不痛,色不变,而利不止,心下坚,脉不鼓,时或大者,十七日死。瘟病汗不出,或出不至下部者,死。瘟病下痢,腹中痛甚者死。以上死证,言其略耳,诸所未尽,当于伤寒门参阅。


治法六要


自古伤寒治法,苦于浩渺。余自考索以来,留心既久,每临编得其法,未必见其病,临病见其证,未必合其方,可见病多变态,执滞难行,惟贵圆通而知其要耳。故余注《类经》,所列伤寒治要有六∶曰汗、补、温、清、吐、下。然亦但言其概,而未及其详,今悉诸法于此,用补伤寒之未备者。倘欲求仲景心法,乃当阅伤寒本门,使能彼此参证,则纲举目张,自有包罗贯串之妙。既约且尽,而活人之要,当无出此。


汗有六要五忌


治伤寒之法,余已析其六要。而六要之外,又有五忌者,何也?盖六法之中,惟汗为主,正以伤寒之愈,未有不从汗解者,故法虽有六,汗实统之。而汗外五法,亦无非取汗之法也。然取汗以辛散,此固其常也,而何以五法皆能取汗?六要则已,又何以有五忌之辩也?盖汗由液化,其出自阳,其源自阴。若肌肤闭密,营卫不行,非用辛散,则玄府不开而汗不出,此其一也。又若火邪内燔,血干液涸,非用清凉,则阴气不滋而汗不出,此其二也。又若阴邪固闭,阳气不达,非用辛温,则凝结不开而汗不出,此其三也。又若营卫不足,根本内亏,非用峻补,则血气不充而汗不出,此其四也。又若邪在上焦,隔遮阳道,不施吐涌,则清气不升而汗不出,此其五也。又若邪入阳明,胃气壅滞,不以通下,则浊气不解而汗不出,此其六也。凡此者皆取汗之道,是即所谓六要也。


何谓五忌?盖一曰热在表者,内非实火,大忌寒凉,寒则阴邪凝滞不散,邪必日深,阳必日败,而汗不得出者死。二曰元气本弱,正不胜邪者,大忌消耗,尤忌畏补,消耗则正气日消,不补则邪气日强,消者日清,甚者日甚,而必不能汗者死。三曰实邪内结,伏火内炎者,大忌温补,温则愈燥,补则愈坚,而汗不得出者死。四曰中虚气弱,并忌汗诸条者,大忌发散,散则气脱,气脱而汗不能出,气脱而汗不能收者死。五曰病非阳明实邪,并忌下诸条者,大忌通泻,泻则亡阴,阴虚则阳邪深陷,而汗不得出者,死。是即所谓五忌也。能知六要而避五忌,伤寒治法尽于是矣。第假热者多,真实者少,能察秋毫于疑似,非有过人之见者不能也。余之谆谆,其亦 望于潜心者耳。


汗散法(共五条)


凡伤寒瘟疫,表证初感,速宜取汗,不可迟也。故仲景曰∶凡发汗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半日中尽三服。如服一剂,病证犹在,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者,服三剂乃解。若汗不能出者,死病也。此所谓汗不宜迟也。然取汗之法,又当察其元气、病气之虚实,若忽尔暴病,表证已具,而元气未亏者,但以辛平之剂,直散之可也。若兼杂证,则当察其寒热温凉,酌宜而治,不得但知发散也。又若身虽大热,表证全具,而脉见虚弱者,必不易汗,此即当详察补虚法,酌而治之。若不知标本,而概行强散,营竭则死。


伤寒之宜平散者,以其但有外证,内无寒热,而且元气无亏也,宜以正柴胡饮为主治。此外如十神汤、参苏饮,皆可酌用。若病在阳明者,宜升麻葛根汤。若感四时瘟疫,而身痛发热,及烟瘴之气者,宜败毒散,或荆防败毒散。若病在三阳,而头痛鼻塞,项强身痛,咳嗽者,宜神术散。若伤风兼寒,而发热咳嗽者,宜柴陈煎,或金沸草散。甚者,小青龙汤。


伤寒之宜温散者,以其寒邪外盛,而内无热证,及元气无亏而气清受寒者,皆可从温直散之,宜二柴胡饮为最当。若寒甚表实者,惟麻桂饮为最妙,毋疑畏也。此外如五积散、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葛根汤、圣散子之类,皆可酌用。


伤寒之宜凉散者,以其外热里亦热,必脉证俱阳,而烦渴喜冷,及元气强实者,乃可兼凉兼散,宜一柴胡饮为先。或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甚者,六神通解散,皆可酌用。若内外俱热,而或为热泻者,宜柴芩煎。若表里俱热而兼斑疹者,宜柴葛煎。


伤寒之宜兼补兼散者,以营卫不足,血气不充也。用药如用兵,兵进而粮饷不继则兵覆,攻病而元气不继则病覆。故治虚邪之宜散者,必当先本后末,此其最要者也。若寒邪在营,肝脾血少,而邪热不退者,宜三柴胡饮,或归柴饮。若寒邪在卫,脾肺气虚,而表邪不解者,宜四柴胡饮。若脾胃气血不足,而邪热不解者,宜五柴胡饮。若邪在半表半里,往来寒热,而微见气虚者,宜小柴胡汤。若温暑大热大渴,津枯液涸,阴虚不能作汗者,宜归葛饮。若寒邪深入,而阴中阳气不足,或背恶寒者,必难散解,非理阴煎不可。若中气大虚大寒,身热恶寒,或大便溏泄,而表邪不能解者,非大温中饮不可。


补虚法(共三条)


伤寒、瘟疫,俱外侮之证,惟内实者能拒之,即有所感而邪不胜正,虽病无害。最畏者,惟内虚之人,正不胜邪,邪必乘虚深入,害莫大矣。故曰伤寒偏打下虚人。且今人虚弱者多,强实者少,设遇挟虚伤寒,而不知速救根本,则百无一生。故伤寒书曰∶阳证得阴脉者,死。正以阴脉即虚证也。此欲辩之,惟脉为主,而参以形证,自无失矣。盖凡遇伤寒外热等证,而脉见微弱浮空,举按无力者,即是虚证,最不易解,最不宜攻。虽欲发汗,汗亦难出,即有微汗,亦不过强逼肤腠之汗,而必非营卫通达之所化。若罔顾虚实而逼之太甚,则中气竭而危亡立至矣。


然治虚之法,须察虚实之微甚。若半虚者,必用补为主,而兼散其邪。若太虚者,则全然不可治邪。而单顾其本,顾本则专以保命,命得不死,则元气必渐复,或于七日之后,或十四日。甚者二十日之后,元气一胜,邪将不攻自溃,大汗至而解矣。欲知其兆,亦察其脉,但得弱者渐强。小者,渐大。弦者,渐滑。紧者,渐缓。则大汗将通,吉期近矣。


凡用补之法,但察其胸膈何如。若胸腹多滞者,未可补。年壮气实者未可补。若气本不实,而胸腹无滞,则放胆用之。又若内无热邪,而素宜用温,其或气有难行者,则必兼暖胃而后可。盖补得暖而愈行,邪得暖而速散,切不可杂用消耗寒凉,以分温补之力。其或初感寒邪,但见脉证真虚,邪不易散等证,则人参、熟地之类,开手盒饭速用,愈早愈妙,若或迟疑,则纵寇深入,反成难制。此治虚邪最善之法也。余用此法,活人多矣。


常闻昧者有伤寒忌补之说,不知补者所以补中,是即托里之意。亦以寒邪如盗,其来在外,元气如民,其守在中,足民正所以强中,强中正所以御外,保命玄机,惟此一着。何为补住邪气?庸妄误人,莫此为甚。余因再悉于此,用补伤寒治法之未备,渐用渐熟,方知其妙。自今而后,知必有不惑余言,而受余之生者,将无穷矣。


伤寒精血素弱,或阴中阳气不足,脉细弱而恶寒者,必须大助真阴,则阳从阴出,而表邪自可速解。惟理阴煎加柴胡、麻黄之类,或随证加减用之为最妙。若伤寒于七日八日之后,脉数无力,神昏气倦,或躁扰不宁,散之不可,清之不可,而邪不能解者,只宜理阴煎大剂与之,真回生神剂也。若气血俱虚而邪不能解,只宜平补者,以五福饮为主,而随证加减用之,或大补元煎,或六物煎,或十全大补汤,皆可用。若脾胃中气虚弱,而邪不能解者,宜四君子汤加减用之。若中气虚弱脾寒,或兼呕恶而邪不解者,宜五君子煎、温胃饮。


若劳倦伤脾,寒邪内陷,身热不退,当升散者,宜补中益气汤。若寒邪陷入阴分,血虚不能外达,而当升散者,宜补阴益气煎。若阴虚发热,面赤口渴,烦躁,脉浮洪无力者,宜六味地黄汤大剂与之,一服可愈。凡中气虚寒,表邪不解,或日久畏药,或诸药不效者,只宜独参汤,或浓或淡,或冷或热,随其所好,时时代茶与之,连日勿间,使其营气渐复,则邪气渐退,大有回生之妙,毋勿之也。


伤寒用补之法,与用攻用散者不同。盖攻散所以去实邪,其力峻,其效速。故凡用柴胡、麻黄之类,取效在一二三剂之间,用大黄、芒硝之类,取效在一剂之间,此而不效。


必其用之不善,不可多也。至若用补者,所以补虚,其力柔,其功缓,虽于一二剂见效者,亦多有之。若积劳积损,气血虚甚者,欲其复元,诚不易也。但察其服补无碍,或于脉证间略见相投,便是得补之力。故轻者二三剂,重者十余剂,方得见功,而汗出邪退以愈也。若不知此理,而但于一二剂间,未见速效,则必致庸谗起,惑乱生,而全功尽弃矣。此不可不深察也。


温补法(共二条)


凡治伤寒、温疫宜温补者,为其寒邪凝滞,阳不胜阴,非温不能行,非温不能复也。如寒气在经者,以邪在表也,宜用温散,法具如前;寒气在脏者,以阳气虚也,或宜温补,或止温中。然用温之法,但察其外虽热而内无热者,便是假热,宜温不宜凉也;病虽热而元气虚者,亦是假热,宜温不宜凉也。真热者,谁不得而知之。惟假热为难辩耳。病假热者,非用甘温,热必不退,矧真寒者,又在不言可知。大都实证多真热,虚证多假热,故治实者多宜用凉。治虚者多宜用温。真假不识,误人不浅矣。又真寒假热之辩,则实亦有寒,实亦有热。虚亦有寒,虚亦有热,若谓实者皆热,虚者皆寒,则凿而谬矣。但实而寒者,只宜温散,不必滋补。虚而热者,只宜调补,最畏寒凉。盖寒凉无生意,而善败元气。若以寒凉治虚证,则热未必退,且暂用则或可。久则无不败脾而危者。既已病热,又不宜寒,则总云假热,本非过也。


伤寒发热,而命门阳虚,或恶寒,或身痛,或呕,或痢,脉弱气虚,而表不能解者,必用大温中饮。或理阴煎。若伤寒身热,心肺有寒,或呕哕而咳,或腹满而喘,止有寒邪而无虚者,宜小青龙汤。若阴证伤寒,自利脉沉,身痛发热,腹痛厥逆,但有寒邪而元气无虚者,当用温药,宜四逆汤。若寒在太阴,腹痛吐痢,或胀满厥逆,脾胃虚寒,而邪有不解者,宜温胃饮,或理中汤。若伤寒一二日,邪在太阳,或在少阴,背恶寒而表不解者,宜附子理阴煎。在仲景则用附子汤。若风寒在表,阴寒在里,外为身热,而内则泻痢不能止,或见呕恶,或腹因痢痛者,此其中气下泄,则外邪益陷,必不能解,宜速用胃关煎,或大温中饮。凡患伤寒,有阴阳大虚,元气将败,而邪不能解者,非六味回阳饮不可。然但有大虚大寒之意,即当用此。若待其败,恐无及矣。凡阴盛隔阳,内真寒而外假热者,其证必头红面赤,或干渴舌焦,或口疮喉痛,或烦喘狂躁,或身热如火,或见虚斑而蚊迹遍身,或发阴黄而溺如金汁。虽其外有此证,而脉则微弱不鼓,且或为呕恶,或为泄泻,或背腹畏寒,或气短似喘,或昏睡无知,或惊惶惧怯,或虽热不渴,或言虽谵妄而气促声微,或身虽躁狂而举动无力,禁之则止,是皆内虚外实,真寒假热之证。须用理阴煎,或六味回阳饮、大温中饮、八味地黄汤之类,大剂与之,庶可保全。若虚火上浮,喉痛热躁,不能热饮者,用井水浸药冷与饮之,此用假寒之味,以解上焦之假热,真热之性,以救下焦之真寒,回阳起死,真神妙之法也。其有血气本虚,用补相便。然温补既多,而病日昏愦,且见烦热难愈者。此其阳邪独亢,阴气不至,而虚中有热也。但改滋阴,以犀角地黄汤加黄芩、麦冬,或一柴胡饮加知母之类。此十补一清之法。一剂即效,其妙如神。医中圆活,最宜知此。


清利法(共三条)


凡治伤寒、瘟疫,宜清利者,非止一端。盖火实者,宜清火。气实者,宜行气。食滞者,宜消食。痰盛者,宜化痰。皆所谓清利也。凡此数者,滞去则气行,而表邪自解。然此宜用于邪实等证,而本非虚证之所宜。其有虚中挟实者,不妨少为兼用,此中权度,自有其宜。若病在危急,则毫不容谬,设不当清而妄用之,亦与扑残灯者,无异也。


伤寒火盛者,治宜清解。若热入阳明,烦渴躁热,脉洪便实,而邪有不解者,宜柴胡白虎煎,或单用白虎汤、太清饮,或玉泉散。若汗后仍热者,亦宜用之。若伤寒口渴,烦热赤斑,脉洪大而无力者,宜人参白虎汤。若伤寒邪在太阳,发热头痛,脉洪大,表邪未解,而内热又甚者,宜一柴胡饮,或三黄石膏汤,或六神通解散。若六经通热,火邪不解,或狂斑烦躁,或头红面赤,口干舌黑,脉洪邪实者,宜抽薪饮,或黄连解毒汤,或加柴胡。若伤寒热入血室,吐衄斑黄,及血热血燥,不能作汗而邪不解者,宜《局方》犀角地黄汤。热甚者,宜《良方》犀角地黄汤。若热邪闭结血分,大便不通,而邪不能解者,宜《拔萃》犀角地黄汤。若少阴水亏,阳明火盛,热渴失血,牙痛便结,脉空作喘,而邪不能解者,宜玉女煎。若伤寒阳邪亢盛,血脉不通而四肢厥逆者,谓之热厥,宜四逆散。若暑月时行瘟疫,表里俱热,宜清宜解者,羌活升麻汤。若伤寒热结膀胱,而小水不利,火邪不退,或挟热泄泻者,宜大厘清饮,或柴芩煎,或益元散。若伤寒实热内蓄,小水不利,而口渴烦热发黄者,宜茵陈饮,或大厘清饮。凡瘟疫热甚,而烦渴不宁者,宜悉尼浆时时与之,解渴退火最妙,大胜于益元散。冷水禀天一之性,甘而不苦,故大能清热解烦,滋阴壮水。凡火盛水涸,大渴便结,营卫热闭不能作汗者,最宜用之。虽虚证不可用,然亦有当用者。但察其喉口热极,唇舌干焦,大便秘结不通,而大渴喜冷者,此阴虚水亏证也,不妨与人参、熟地、桂、附、干姜之属,相间并用,借以滋阴,其功不小。惟大便不结,及微热微渴,劳倦阳虚等证,最不宜用,若妄用之,则多致寒颤而败。


伤寒兼杂证者,治宜调和、清利。凡伤寒兼风,发热,咳嗽多痰者,宜柴陈煎。若食滞气实,邪结胃脘,而表不解者,宜大和中饮加柴胡。若感四时寒湿之气,以致脾胃不和,或呕或吐,或泄泻胀满者,宜平胃散。或寒盛多吐者,宜和胃饮。若外感风寒,内停饮食,头痛寒热,或为吐泻胀满者,宜藿香正气散。若感四时寒湿,发热发黄,身痛脉紧,中寒泄泻,小水不利者,宜柴芩饮。若中无寒而多火者,宜柴苓汤。若外伤暑热,霍乱泄泻,小水不利,腹痛胀满,内阴外阳者,宜五苓散。若外伤寒湿,一身尽痛者,羌活胜湿汤。


吐法(共二条)


凡伤寒宜吐者,必其上焦有滞,或食或痰,结聚胸膈,而邪不得散者,当吐也;或寒邪浊气内陷膈间,而为痞为痛者,当吐也,盖吐中自有发散之意。若中气虚寒,脉弱无力,及气短虚烦不宁者,皆不可吐。凡用吐药,中病即止,不必尽剂。


古方吐法多用独圣散及茶调散,凡上焦邪滞皆可用之。然不若新吐法为更捷也。又凡诸药皆可吐,只随证用药,煎汤服,少顷,探而吐之,则轻重可酌,标本可兼,尤其善也。


下法(共二条)


凡伤寒、瘟疫宜下者,必阳明邪实于腑而秘结腹满者,乃可下之。或元气素强,胃气素实者,亦可下之。若大便虽数日不行,而腹无胀满,及大便无壅滞不通之状,或连日不食,而脐腹坦然,软而无碍者,此其阳明胃腑本无实邪,切不可妄下、妄导,以泄中气。又如伤寒门忌下诸条,必当加意详察,不可误用。盖诸误之害,下为尤甚,不可忽也。今见时医有妄下而亦不致死者,必其元气之素强,能胜攻下者也。若概引为证,必致杀人。


伤寒邪入阳明,便秘谵语,腹满烦热,脉证俱实者,宜大承气汤,或调胃承气汤。


若伤寒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表里俱实者,宜大柴胡汤。若三焦六经邪火壅结,大便不通,而表邪不解者,宜《局方》凉膈散。若伤寒热邪传里,当下而气血俱虚者,宜陶氏黄龙汤。


若伤寒热邪传里,而血虚秘结,腹胀作痛,邪不能解者,宜玉烛散。若时气瘟疫遍行,火邪内蓄,三焦实热,大便秘结而邪不能退者,宜五瘟丹。若时行瘟疫发热,火浮于上,胸膈结热者,宜大清丸。凡诸有宜通宜下者,但随证作引,送百顺丸一二三钱,最捷最妙。


瘟疫热毒辩治(共三条)


瘟疫本即伤寒,然亦有稍异。以其多发于春夏,且因时气遍行,大小相似,必待日数足,然后得汗而解者,是为瘟疫之证。虽古法云∶瘟病在三阳者多,三阴者少,然亦不可拘泥。若见阴证阴脉,是即三阴病也,大宜辩而治之。


瘟疫之在三阳者,当辩其经。如脉浮头疼,发热身痛者,太阳证也,宜九味羌活汤加减治之。若脉长,鼻干,不眠而躁者,阳明病也,宜葛根解肌汤,或十味参苏饮加减治之。若脉弦而数,胸胁痛而耳聋,少阳证也,宜小柴胡汤加减治之。按此三阳之治,乃古方治瘟之大略。然此证寒热虚实,无所不有,仍当察治如前,不可拘也。


瘟疫初起,而头疼身痛,憎寒发热,脉紧数洪滑,而别无他证,先宜正柴胡饮,或败毒散,或十神汤。若温疫初起,多阴少阳,脉证无虚者,宜神术散。若瘟疫胸膈满闷,小柴胡加枳实、橘红。热在内者,仍加黄连。若暑月时行瘟疫,表里俱热甚,宜清火解毒者,羌活升麻汤。若瘟疫火盛,脉洪大而热躁甚者,三黄石膏汤。若瘟疫热毒上浮,头面俱肿,目不能开,口干舌燥,咽喉不利者,普济消毒饮。若瘟疫脉洪大,烦躁热渴者,白虎汤。或兼呕吐者,仲景竹叶石膏汤。若瘟疫发狂谵语,脉洪大滑实,而大便秘结不通者,大承气汤,或鸡子清饮。若瘟疫内外俱有实邪,大便不通,当表里双解者,防风通圣散。若瘟疫病八九日不退,而发斑发黄。但脉不虚不浮紧,而腹见痞满者,率可以承气、五苓合服而下之。


若瘟疫头身红赤,肢体热甚,烦躁不能当者。宜用解瘟疫热毒法,及内饮悉尼浆,或用井花水调玉泉散,俱妙。按以上诸法,乃因时因证,皆阳证实邪之所宜。若瘟疫脉弱无力,或外虽实而内则虚,或口不喜冷,大便不结之类,即非阳证,不得以身热脉数,俱认为火,虽在暑月,如理中汤、理阴煎、大温中饮、大补元煎,及前温补诸法,皆当随证必用,此舍时从证之妙法也。矧夏月尤多伏阴,故凡临此证者,必先察阴阳,次辩虚实,则其要也。宜切识之。


徐东皋曰∶瘟疫六七日不解,以致热入血室,发黄身如烟熏,目如金色,口燥而热结。


以砭针刺曲池出恶血,仍以通圣散兼散兼下。得汗如黄水,粪如黑膏而即愈。按此即此方之所谓打寒也。其法用手捋上膊,使血聚于臂,以帛缚定,乃用筋夹瓷锋,击刺肘中曲泽傍之大络,使邪毒随恶血而出,亦最捷之法,穷人用之极效,然非曲池穴也。


大头瘟证治(共三条)


大头瘟者,以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所以憎寒发热,头目颈项或咽喉俱肿,甚至腮面红赤,肩背斑肿,状如虾蟆,故又名为虾蟆瘟。大都此证多属风热,然亦有表里虚实之辩。


又外科有时毒证,亦即此也。方治具见本门,当参阅用之。


大头虾蟆瘟治法∶凡病在头目,内火未盛者,先当解散,宜正柴胡饮,或败毒散。


若时毒咽喉肿痛,内火不甚,而便利调和者,葛根牛蒡汤。时毒表里俱热,头目俱肿,宜清宜散者,柴葛煎。若毒在阳明,表里俱热,多头痛鼻干,宜散者,柴葛解肌汤。若时毒三阳,热极狂躁,咽喉肿痛,宜清兼散者,栀子仁汤。若时毒遍行,邪热上浮,头面俱肿,咽喉不利者,普济消毒饮。若时毒风热上聚头面,宜升散者,犀角升麻汤。若时气盛行,宜清火解毒者,羌活升麻汤。若时毒血热烦躁,兼赤斑者,犀角散、人参白虎汤。若时毒内外俱实,当双解者,防风通圣散。若时毒 肿作痛,脉实便秘,宜下者,五利大黄汤,或漏芦升麻汤,或连翘消毒散。若时毒虽盛,而外实内虚,脉弱神困,凡诸虚证有据者,必当救里内托,宜参 托里散,或托里消毒散。其有阳虚假热,而兼呕恶泄泻者,如六味回阳饮之类,皆所必用,不可疑也。若头项肿甚,疼痛难忍者,宜用清凉救苦散敷之。或取侧柏叶自然汁,调蚯蚓泥敷之。


徐东皋曰∶大头虾蟆之候,因风热湿邪在于高颠之上,宜先用败毒散加羌活、黄芩、酒浸大黄,随病加减,不可峻用降药,虽有硝黄之剂,亦必细细呷之。盖凡治大头瘟者,不宜速攻,若攻之太峻,则邪气之在上者自如,而无过之中气反受其害而伤人也。且头乃空虚之地,既着空虚,则无所不致,所以治法当先缓而后急,则邪伏也。缓治以清热消毒,虚者兼益元气,胃虚食少者,兼助胃气;内实热甚,大便秘结者,以酒浸大黄下之,乃宣热而泄其毒也,此为先缓后急之法。若先从鼻肿,次肿于目,又次肿于耳,渐至头上,络脑后结块则止,不散,必出脓而后愈。又曰∶大头瘟太阳病,发于头上,并脑后下项,及目后赤肿者是也,治宜荆防败毒散,羌活、 本行经。阳明病,发于鼻 ,并目不能开,及面部者是也。或内热气喘,口干舌燥,咽喉肿痛不利,脉数大者,普济消毒饮。若内实而热者,防风通圣散间服之。少阳病,发于耳之上下前后,并头角红肿者是也。若发热,或日晡潮热,或寒热往来,口苦咽干,目痛,胸胁满闷者,小柴胡加消毒之药。


伤寒初感治法


凡伤寒初感之治,本与传变者不同。盖凡病伤寒、瘟疫者,无不发热,然初感之时,其邪在表,未经传里,未至郁热,虽身表有热,不过肤腠之寒邪,而内未有火,岂即阳证。斯时也,但用温散,或兼托散,药对其证,无不即愈。奈何时俗之医,一见发热,便认为火,而芩、连、知、柏,开手便用,不知内无实热,何以当此?以寒邪得寒药,而表里俱寒,勾连不解,则日以内传,寒凉妄用,则元阳日败。凡受斯害,死者多矣。此理不明,则既不知表里,又不知先后,终身不省,每致误人,而且敢侈口谈医,其心果亦安乎?


伤寒饮食宜忌(共二条)


凡伤寒饮食有宜忌者,有不宜忌者。若病伤寒而食不断者,以邪犹在表,未深入也。及其稍深,而在半表半里之间,则食渐减矣,再入胸膈、胃口,则全不食矣。邪既在胃,则胃口不饥,所以伤寒不食者,或十日,或二十日,皆无足虑者,亦以胃气不馁,则不败也。第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助邪;或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纵食则食复,此皆大忌也。至有不宜忌者,则如劳倦内伤之人,偶感寒邪,亦必发热,此多以劳伤中气,本非真正伤寒外邪内陷之病,所以外虽发热,而内则饥馁,每多思食。奈何庸昧之辈,但见发热,则曰饿不死伤寒,不论虚实,一概禁之。常见欲食者,索之不得,而且加以克伐寒凉之药,嗟嗟!饥肠受剥,虚者益虚,内外夹攻,苦无所诉,及胃气既脱,反不欲食矣。即欲救之,已无可及。余常治此证,每借食为药,所活多人,而见禁食受毙者,亦已不少,故详言之。若病患时时觉饥而索食者,此其邪不在脏,胃中空虚而然,必不可禁,但不宜纵耳。


且因此可察虚实,关系非小,不可忽也。


巢氏曰∶凡瘟疫病新瘥,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作劳妄动伤力,并食猪羊、鸡犬、鱼脍、灸爆、肥腻、生果、面食、硬涩难消之物,停积肠胃,膈闷腹胀,便秘,或大吐大下。重复发热,病作不可救矣。


避疫法(共二条)


瘟疫乃天地之邪气,若人身正气内固,则邪不可干,自不相染。故避之之法,惟在节欲节劳,或于房室劳倦之后,尤不可近,仍勿忍饥以受其气,皆要法也。至于却邪之法,则如《刺法论》所云∶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干邪。盖天牝者,鼻也。鼻受天之气,故曰天牝。气自空虚而来,亦欲其自空虚而去,即天牝从来,复得其往也。正以气通于鼻,鼻通于脑,毒入脑中,则流布诸经,令人相染矣。气出于脑,谓嚏之,或张鼻以泄之,或受气于室,则泄气于外,而大吸精气以易之,则邪从鼻出,而毒瓦斯自散,此却邪于外之法也,又如想心如日等法,盖胆属少阳,为中正之官,少阳气壮,则脏气赖以俱壮,而邪不能入,此强中御邪之法也。凡探亲诊疾,事有不容已者,但知此诸法,则虽入最秽之地,自可保其无虑。一方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用降真香烧焚,大解邪秽。小儿带之,能解诸邪,最验。一法以福建香茶饼,不时噙口中,大辟伤寒瘴气秽恶。


《医统》曰∶男子病,邪气出于口;女人病,邪气出于前阴,其相对坐立之间,必须识其向背。或以雄黄末涂鼻孔中,行动从容,察位而入。凡入病家,此亦医人之不可不知也。


瘟疫论列方


麻桂饮(新散七) 理阴煎(新热三)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麻黄汤(散一) 桂枝汤(散九) 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参苏饮(散三四) 十神汤(散四十) 九味羌活汤(散四四)五积散(散三九) 败毒散(散三六) 荆防败毒散(痘三一) 柴葛煎(新散十四) 葛根汤(散二九) 柴葛解肌汤(散三一) 归葛饮(新散十三) 神术散(散六五) 升麻葛根汤(散三十)归柴饮(新散十七) 柴陈煎(新散九) 柴芩煎(新散十) 羌活升麻汤(寒十二) 柴苓汤(和一九二) 柴苓饮(新散十一)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圣散子(散四三) 五瘟丹(攻百一)六神通解散(寒十五) 四逆汤(热十四) 平胃散(和十七) 六味回阳饮(新热二) 四逆散(散二八) 和胃饮(新和五) 防风通圣散(攻十六) 五福饮(新补六) 五苓散(和一八二)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六物煎(新因二十) 一柴胡饮(新散一) 普济消毒饮(寒十三) 独参汤(补三五) 二柴胡饮(新散二) 人参白虎汤(寒三) 温胃饮(新热五) 三柴胡饮(新散三)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胃关煎(新热九) 四柴胡饮(新散四) 竹叶石膏汤(寒五) 理中汤(热一) 五柴胡饮(新散五) 三黄石膏汤(寒十一) 附子汤(热二二) 正柴胡饮(新散六)黄连解毒汤(寒一) 白虎汤(寒二) 小柴胡汤(散十九) 《局方》凉膈散(攻十九) 太清饮(新寒十三) 大柴胡汤(攻七) 解瘟热毒法(寒二四) 玉泉散(新寒十五) 大补元煎(新补一) 羌活胜湿汤(和一七八) 益元散(寒百十二) 四君子汤(补一) 葛根牛蒡汤(外四五)抽薪饮(新寒三) 五君子煎(新热六) 陶氏黄龙汤(攻二一) 茵陈饮(新寒八) 大温中饮(新散八) 调胃承气汤(攻三) 玉女煎(新寒十二) 大和中饮(新和七) 五利大黄汤(外八九) 犀角散(寒一三一) 大厘清饮(新寒五) 漏芦升麻汤(外九七) 悉尼浆(新寒十六)小青龙汤(散八) 连翘消毒散(外六一) 大青丸(攻百二) 金沸草散(散八一) 参 托里散(外五) 玉烛散(攻二四) 大承气汤(攻一) 托里消毒散(外二) 百顺丸(新攻六) 独圣散(攻百六) 栀子仁汤(寒十九) 清凉救苦散(外一三五) 茶调散(攻百七) 鸡子清饮(寒十七) 犀角升麻汤(外四七) 吐法(新攻一) 犀角地黄汤(三方 寒七九、八十、八一)


论外备用方


夺命散(补三六 虚极) 芩连消毒散(寒十四) 陈氏正气散(和二二 风寒生冷)


脉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湿气。变为瘟疫。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自出。脉坚强急者生。虚软者死。


一论天行瘟疫传染。


凡患瘟疫之家。将出病患衣服于甑上蒸过。则一家不染。若亲戚乡里有患瘟疫。欲去看问。先将清油抹鼻孔。任进候。出外又将纸捻于鼻内。探取喷嚏三五个。则不染。


一论瘟疫之气。令人不相传染。瘟病及伤寒。用


屠苏酒 (屠苏是羽帐名。丰贵之家。正月眷属会羽帐之中。饮此酒以辟瘟疫邪气。)


大黄(十五铢) 白术(十铢) 桔梗(十五铢) 川椒(十五铢炒出汗六钱二分) 防风(六铢) 乌头(六铢) 桂枝(十五铢) 菝契(六铢即古之二钱半二十四铢为一两)


上 咀。绛囊盛。以十二月晦日早。悬沉井中至泥。正旦平晓。出药置酒中。屠苏之东向户中饮之。屠苏之饮。先从小起。多少自在。饮药酒三朝。还置井中。当家内外。并皆着药。辟瘟疫也。忌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物。


一宣圣辟瘟方。


用腊月二十四日井花水。在平旦第一汲水。盛净器中。量人口多少。浸乳香。至岁旦五更暖令温。从小至大。每人用茶杯盛一小块。饮水一二呷咽下。则一年不患疫。


一论瘟疫之病。皆是大热之症。不可妄用热药。


一治瘟疫不相传染。方用小赤豆。以新布袋盛。入井中。浸二日。与家人各服二十一粒


辟秽丹


乳香 苍术 细辛 甘松 川芎 真降香


上为末。烈火焚之。疫邪远辟。


一九味羌活汤。治瘟疫初感。一二日间服之。取汗而愈。其效如神。


一论众人病一般者。天行时疫也。其症头面肿大。咽喉不利。舌干口燥。憎寒壮热。时气流传。不问四时瘟疫。通用此方。


加减败毒散


防风(一钱五分) 荆芥(二钱) 羌活(二钱) 独活(二钱) 前胡(二钱) 升麻(五分)干葛(一钱) 赤芍(二钱) 桔梗(八分)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二钱) 薄荷(八分) 牛蒡子(三钱) 甘草(八分) 柴胡(八分)


上锉。姜、葱煎。热服出汗。


一论时毒。头面红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若素有脏腑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恶毒。红肿而痛。宜此方。


漏芦汤


漏芦(二钱) 升麻(一钱五分) 玄参(一钱) 牛蒡子(一钱) 连翘(一钱) 桔梗(一钱)黄芩(酒洗一钱五分) 大黄(酒浸) 甘草(各一钱) 蓝叶(二钱半如无以青黛五分代之)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大便实。加芒硝一钱。


一治大头瘟病。额大项肿。


八圣散 大尹许即洲传。


黄芩 黄连 黄柏 蒲黄(各五钱) 雄黄 蛇蜕(炒) 鸡内金 白丁香(各二钱)


上为末。每服一钱。用蓝靛根煎汤送下。


脉∶瘟脉无名,随见诸经,未汗宜强,虚缓伤生。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


辟邪丹 虎头骨(二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芜荑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于背上。或常病者,户内烧之,一切邪鬼不敢进。


兼治妇人与鬼魅交通。


五瘟丹 治四时瘟疫流行、伤寒发热并诸疟热病。


黄连(属火,戊癸之年为君) 黄柏(属水,丙辛之年为君) 黄芩(属金,乙庚之年为君) 甘草(属土,甲己之年为君) 紫苏,香附(以上各一两,以直年药为君者倍一两)


上七味皆生用,于冬至日制为末,用锦纹大黄三两浓煎汤,去滓熬成膏,和前药为丸,如弹子大,朱砂、雄黄末为衣,再贴金箔。每服一丸,冷水磨服,神效。


普济消毒散 治大头瘟病。


黄连(二两) 黄芩(酒炒,二两) 陈皮 玄参 生甘草 川芎 鼠粘子 白僵蚕 升麻 柴胡 葛根薄荷 当归 大黄 人参(三钱) 连翘(各五钱) 大兰根(如无加靛花亦可)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二钱,每服一丸,细嚼,白熟水送下,发汗。如不及丸,用末药一钱二分,照前服。如未愈,再进一服,以汗为度,不可透风。若透风复肿,再服药,只是去皮一层方愈。忌酸冷羊鸡鱼之物并房事。



冬应寒而反暖者,春发瘟疫也,人参败毒散主之。


二圣救苦丸 治伤寒瘟疫,不论传经过经可服。


锦纹大黄(四两,酒拌,蒸,晒干) 牙皂(二两,如猪牙者)


上二味俱为末,水打稀糊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冷绿豆汤送下,以汗为度。


人参败毒散 治四时瘟疫通用。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去穣) 桔梗(去芦) 茯苓 人参(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锉剂,每服一两,生姜三片、水盏半煎八分温服。或为末,沸汤点服亦可。此药治伤寒瘟疫、风温风眩、四肢疼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不问老人小儿,皆可服。


或岭南烟瘴之地,或瘟疫时行,或人多风痰,或处卑湿之地、香港脚痿弱,此药不可缺也。连进三五服,以止为度。一方加薄荷少许。



春应温而反清凉者,夏发燥郁也,大柴胡汤。(方见伤寒。)


夏应热而反寒者,秋发寒郁也,五积散主之。(方见中寒。)


秋应凉而反淫雨者,冬发湿郁也,五苓散主之。(方见中暑。)



大头病者,湿热在高巅之上也。


牛蒡芩连汤 治积热在上,头顶肿起,或面肿,或从耳根上起,俗曰大头瘟,并治烟瘴。


黄芩(酒炒,二钱半) 黄连(酒炒,一钱半) 桔梗(一钱半) 连翘 牛蒡子(另研) 玄参(各一钱)


大黄 荆芥 防风 羌活(各三分) 石膏(一钱半) 甘草(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水煎,食后细细呷温服。每一盏做二十次服,常令药在上,勿令饮食在后也。


内府仙方 治肿项大头病、虾蟆瘟病。


僵蚕(二两) 姜黄(二钱半) 蝉蜕(二钱半) 大黄(四两)


上共为细末,姜汁打糊为丸,重一钱一枚,大人服一丸,小儿半丸,蜜水调服,立愈。


又方 治大头瘟病,肿脸颈项者。


用福建靛花三钱、烧酒一钟、鸡子清一个,入内打匀吃。不时而愈,肿即消,神方也。



虾蟆瘟者,属风热也,防风通圣散。(方见中风。)


凡入病家,须避其邪气,不受染着,亦医者之惠不可不知。以雄黄末涂鼻孔中,或香油涂鼻孔亦妙,然后入病家行动从容。在位而入,男子病秽气出于口,女子秽气出于阴户,其相对坐立之间,必须识其向背,既出自以纸条探鼻深入,喷嚏为佳。


太仓公辟瘟丹 凡宫舍久无人到,积湿容易侵人,预制此烧之,可远此害。极宜于暑月烧之,以却瘟疫,并散邪气。


茅术(一斤) 台乌 黄连 白术(各半斤) 羌活(半斤) 川芎 草乌 细辛 紫草 防风 独活本 白芷 香附 当归 荆芥 天麻 官桂 甘松 三柰 干姜 麻黄 牙皂 芍药 甘草(各四两) 麝香(三分)


上为末,枣肉为丸,如弹子大,每丸烧之。


万历丙戌春,余寓大梁属瘟疫大作,士民多毙其症,闾巷相染,甚至灭门。其症头疼身痛、憎寒壮热、头面颈项赤肿、咽喉肿痛、昏愦等症,此乃冬应寒而反热,人受不正之气,至春发为瘟疫,至夏发为热病,名曰大头瘟,大热之症也。余发一秘方,名二圣救苦丸,用牙皂以开关窍而发其表,大黄以泻诸火而通其里。一服即汗,一汗即愈,真仙方也。日夜塞户填门,应酬不暇,全活者不能胜数矣。但人禀之稍壮者,百发百中;其虚弱者,余先以人参败毒散,轻者即愈,如未愈,用牛蒡芩连汤可收全效。


【补遗方】


清凉救苦散 治头面耳目鼻肿痛。


芙蓉叶 桑叶 白芨 白蔹 车前 大黄 黄连 黄柏 白芷 雄黄 赤小豆 芒硝上各等分,为细末,用蜜水调敷于肿痛处,频频扫之。


治瘟疫 用正月上寅日捣女青末,以三角绛囊盛,系前帐中大吉。又法,佩带此末一两在身


又方 用朱砂一两细研,以白蜜丸如麻子大,常以太岁日平旦,一家大小勿食诸物,面向东


治时气瘴疫 用杜仲西南、柏树东南枝,为末,水调一钱,日三四服。


治天行时气,宅舍怪异 用降真香烧之悉验。亦能召鹤,小儿带之能辟恶邪之气。


治天行瘟病 用松叶切如米,酒服方寸匕,日三,辟五年瘟。


治天行疫疠 用东行桃枝锉细,水煮浴身,佳。


治时疫 立春后有庚子日煮芜菁,合家大小咸服,不限多少,可理时疾。


治温病 用松菜切如粟米,酒服方寸匕。


又方 用大豆三升,以新布盛,内井中一宿取出,每人服七粒。


又方 用赤小豆以新布囊盛之,置井中三日取出,举家男十枚,女二十枚服。


治瘟气脾肿 用赤小豆和桑白皮煮食之。


治瘟疫邪气百病 用枣一枚,咒曰∶“华表柱”。念七遍,望天罡,取气一口吹于枣上,令


治百邪鬼魅 用头垢丸作一小豆大,水吞服。


治邪祟疰气,腹中刺痛拘急 用真麝香半钱许,酒研服立止。


治远行所在有邪魅 但至宿所望空、书九龙符,则压诸邪魅、精怪不敢动。


治百鬼法 常以鸡鸣时心念“四海神名”三七遍,可避百邪恶鬼,令人不病瘟疫。如入病人


清臣曰:瘟疫与伤寒,判别天渊。伤寒宜辛温发散,瘟疫宜清凉攻下。伤寒邪从皮毛而入,中于肌肤;瘟疫邪从口鼻而入,伏于膜原。瘟疫世不常有,要街衢市镇,里巷乡村,沿门传染方为瘟疫。今人指伤寒热病,春日温病为瘟疫,误人不少。千古治法,惟吴又可、戴麟郊深知其义,学者宜详察焉。


瘟疫初起,先寒后热,热后不寒,舌胎纯白,邪在膜原也,达原饮:槟榔、厚朴、知母、黄芩、白芍、草果、甘草、竹心、车前。腰背项痛,邪溢太阳也,加羌活;眉棱骨痛,邪溢阳明也,加葛根;寒热口苦,邪溢少阳也,加柴胡。


汗出不彻,而热不退,白虎汤。虚渴,加人参。


斑出不透,而热不退,举斑汤:当归、炒芍、白芷、柴胡、升麻、甲珠、生姜。汗斑并行,而热不除,白虎合举斑汤。


胸膈痞满,呕渴频烦,舌胎黄色,邪传里之上部也,莱菔子、淡豆豉、生栀仁,频服取吐。


燥结便闭,舌胎纯黑或生芒刺,邪传里之中下部也,大承气汤。痞满便不结,小承气汤。不痞满,只便结,调胃承气汤。


表里证悉去,热仍不退,膜原之邪未尽也,三消饮,即达原饮,加羌、葛、柴、大黄。经络之气,为热所郁,必致发黄,茵陈蒿汤:茵陈、栀子、大黄、生姜。


热邪干于血分,必致蓄血,桃仁承气汤。


当下失下,呃逆不止,大承气汤加桃仁、归尾、赤芍。


当下失下,循衣摸床,捉空理线,元气将脱也,黄龙汤,人参、熟地、当归、枳实、厚朴、芒硝、大黄。


下后邪气复聚,承气养荣汤:生地、当归、白芍、知母、枳实、厚朴、大黄。


下后无汗发热,人参白虎汤。


下后自汗盗汗发热,柴胡汤:柴胡、黄芩、葛根、陈皮、甘草、姜、枣。


下后热不除,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花粉、知母、陈皮、甘草、姜、枣。


下后神虚谵语,清燥养荣汤:生地、当归、白芍、知母、花粉、陈皮、甘草、硃砂冲、灯心。


下后夺气不语,人参养荣汤:人参、当归、熟地、白芍、知母、陈皮、麦冬、五味、甘草。


下后虚痞,参附养荣汤:生地、当归、白芍、人参、附子、生姜。


病愈复发,脉虚证虚,安神养血汤:熟地、当归、炒芍、茯神、陈皮、枣仁、远志、桔梗、甘草、桂元。


加味香苏饮(见上感冒


人参败毒散 治瘟疫及四时感冒,并治噤口恶痢。


人参 柴胡 前胡 羌活 独活 川芎 茯苓 桔梗 枳壳(各一钱五分) 甘草(八分


加生姜三片,水煎服。若体壮者,只用加味香苏饮,去蔓荆子,加玉竹三、五钱。


藿香正气散 治外受邪气,内停饮食,头痛发热,或霍乱吐泻,或时行疟疾。


藿香 白芷 大腹皮 紫苏 茯苓(各一钱五分) 半夏 浓朴 桔梗 甘草(各一钱


加姜枣,水煎服。


白虎汤 治大热大渴,自汗之症。


石膏(生研,八钱) 知母(三钱) 甘草(一钱) 粳米(四钱


水煎服。加人参一钱五分,名人参白虎汤,日夜作三服。


三一承气汤 治一切里实之证。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各二钱) 甘草(一钱


水煎后,入芒硝,不如三承气择用为当。


防风通圣散(见中风


六味汤(见厥症


四物汤(见妇人


疫病者,感受天地之疠气也。其证头痛发热,或有汗,或无汗,胸满或渴,乡里传染,人人相同。盖人与天地相通,天地之六气不正,而人气感之则病生焉。然六气均能致病,惟寒温之气居多。温疫之证,发热出汗,得之于风。寒疫之证,寒热无汗,得之于寒。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风伤卫而病在营,寒伤营而病在卫,阳盛必传阳明而为热,阴盛必传太阴而为寒。温疫多病于春夏,寒疫多病于秋冬,其气使之然也。如温疫在太阳经,发热头痛项强者,以防风汤主之。如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以白虎加元麦汤主之。气虚烦渴者,以人参白虎加元麦汤主之。如入阳明经,目痛鼻干,呕吐泄利者,以葛根汤,葛根芍药汤,葛根半夏汤主之。如入阳明腑,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以三承气汤加味主之。如入少阳经,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呕吐内实者,以大小柴胡汤加味主之。如入太阴经,腹满嗌干者,以防风地黄汤主之。如入少阴经,口燥舌干者,以防风天冬汤主之。如入厥阴经,烦满发斑者,以防风当归汤主之。如温疫烦渴,饮冷而水积胃腑不消,以致腹胁胀满,小便不利者,以猪苓汤主之。如温疫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耳聋,俗名大头瘟者,以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芩、连主之。如寒疫在太阳经,头痛发热恶寒者,以紫苏汤主之。如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以紫苏地黄汤主之。如外寒未解,而水气内停者,以苏桂姜辛汤主之。如太阳经罢,烦躁发渴者,以白虎加元麦汤主之。气虚烦渴者,以人参白虎加元麦汤主之。如入阳明经,呕吐泄利者,以苏叶、葛根、升麻汤,苏叶葛根半夏汤主之。如入阳明腑,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以三承气汤加味主之。如入少阳经,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者,以小柴胡汤主之。如胸胁痞满泄利者,以黄芩汤主之。胸胁痞满呕吐者,以黄芩半夏生姜汤主之。如少阳经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内实宜下者,以大柴胡汤主之。如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如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以柴胡桂姜半夏汤主之。如传入太阴腹满者,以苓参浓朴汤主之。


腹痛者,以苓参椒附汤主之。呕吐者,以参苓半夏汤主之。泄利者,以茯苓四逆加石脂汤主之。如传入少阴,厥逆吐泄者,以茯苓四逆加半夏汤主之。如传入厥阴,厥逆泄利者,以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主之。发热消渴者,以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主之。


防风汤


防风(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桑叶(三钱) 杏仁(三钱) 桔梗(二钱) 连翘(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温疫太阳经,发热头痛者。


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一杯) 元参(三钱) 麦冬(三钱)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烦热燥渴者。


人参白虎加元麦汤


石膏(五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三钱) 元参(三钱)麦冬(三钱) 粳米(一杯) 流水煎至米熟,取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阳经罢,气虚烦渴者。


葛根汤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目痛鼻干,烦热不卧者。


葛根芍药汤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葛根半夏汤


葛根(三钱) 石膏(三钱) 元参(三钱) 甘草(二钱) 芍药(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调胃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三钱生) 甘草(二钱) 芒硝(三钱) 芍药(三钱) 生地(五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


小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五钱生) 浓朴(三钱生) 枳实(三钱炒) 芍药(三钱) 生地(五钱) 流水煎一杯,温服。不便,再服。


大承气加芍药地黄汤


大黄(八钱生) 芒硝(三钱) 浓朴(四钱) 枳实(四钱) 芍药(三钱)生地(八钱) 流水煎一杯,去渣,入芒硝,火化温服,不下再服。以上三方,治温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痛便秘者。


小柴胡去人参加芍药栝蒌根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生)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芍药(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饮热粥,取微汗。


治温疫少阳经,目眩耳聋,口苦咽干,胸痛胁痞者。


大柴胡加元参地黄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芍药(三钱) 枳实(三钱)大黄(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元参(三钱) 地黄(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阳经,传阳明腑,呕吐内实可下者。


防风地黄汤


防风(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太阴经,腹满嗌干者。


防风天冬汤


防风(三钱) 天冬(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元参(三钱) 生姜(三钱) 栝蒌根 甘草(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温疫少阴经,口燥舌干者。


防风当归汤


防风(三钱) 当归(三钱) 生地(三钱) 丹皮(三钱) 芍药(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温疫厥阴经,烦满发斑者。


猪苓汤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研) 阿胶(三钱炒研) 流水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治温疫烦渴饮冷,而水积胃腑不消,以致腹胁胀满,小便不利者。


普济消毒饮去升麻柴胡芩连方


连翘(一两) 薄荷(三钱) 马勃(四钱) 牛蒡子(六钱) 芥穗(三钱) 僵蚕(五钱) 元参(一两) 银花(一两) 板蓝根(五钱) 桔梗(一两) 甘草(五钱)


上共为粗末,每服六钱,重者八钱,鲜芦根汤煎,去渣服。约二时许一服,重者一时许一服。治温疫咽痛喉肿,耳前后肿,颊肿面赤耳聋,俗名大头瘟者。


紫苏汤


苏叶(三钱) 防风(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白芍(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太阳寒疫,头痛发热恶寒者。


紫苏地黄汤


苏叶(二钱) 防风(三钱) 杏仁(三钱) 甘草(二钱) 生地(三钱) 白芍(三钱) 丹皮(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取汗。治寒疫在太阳经,血升鼻衄未作以前,脉浮发热,口干鼻燥者。


苏桂姜辛汤


苏叶(二钱) 桂枝(三钱) 甘草(二钱) 半夏(三钱) 白芍(三钱) 细辛(一钱) 干姜(二钱) 五味子(一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若下利,加赤石脂一钱。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蒌根三钱。若小便不利,加茯苓三钱。若喘者,加杏仁三钱。若噫者,加附子三钱。治寒疫在太阳经,外寒未解,而水气内停者。


紫苏葛根升麻汤


苏叶(二钱) 葛根(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升麻(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阳明经证泄利者。


苏叶葛根半夏汤


苏叶(二钱) 葛根(三钱) 白芍(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甘草(二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阳明经证,呕吐者。


调胃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甘草(二钱) 麦冬(三钱) 元参(三钱)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小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四钱) 浓朴(三钱) 枳实(三钱炒) 麦冬(三钱) 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


大承气加麦冬元参汤


大黄(三钱) 芒硝(三钱) 枳实(三钱) 浓朴(三钱) 麦冬(五钱)元参(三钱) 白蜜(一杯) 流水煎大半杯,入白蜜热服。以上三方,治寒疫阳明腑证,潮热汗出,谵语腹满便秘者。


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人参(二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治寒疫少阳经证,口苦咽干,目眩耳聋、胸痛胁痞,寒热往来者。


黄芩汤


黄芩(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胸胁痞满泄利者。


黄芩半夏生姜汤


黄芩(三钱) 白芍(三钱) 甘草(二钱) 大枣(三枚)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胸胁痞满呕吐者。


大柴胡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芍药(三钱) 枳实(三钱) 大黄(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证,传阳明腑,胸胁痞满呕吐内实可下者。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牡蛎(二钱) 栝蒌(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泄利者。


柴胡桂姜半夏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二钱) 甘草(二钱) 牡蛎(二钱) 栝蒌(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少阳经,传太阴脏,胸胁痞满呕吐者。寒疫之少阳,与伤寒之少阳病同,而法亦不殊。凡见少阳诸证,非内传于腑,即内传于脏,内连脏腑,而后少阳经证,日久不罢,方宜小柴胡汤加减治之。若不连脏腑,而但经络外病,则是三日少阳之证,总以太阳为主,第宜紫苏汤发表,无事大、小柴胡汤也。


苓参浓朴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生姜(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浓朴(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满者。


苓参椒附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蜀椒(三钱去目) 附子(三钱炮) 芍药(三钱) 粳米半杯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腹痛者。


苓参半夏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生姜(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呕吐者。


茯苓四逆加石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茯苓(三钱) 附子(三钱)石脂(三钱生研)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太阴泄利者。


茯苓四逆加半夏汤


人参(三钱) 茯苓(五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半夏(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少阴厥逆吐泄者。如呕吐与泄利并见,加石脂。但见泄利,用茯苓四逆,加石脂汤。如四肢厥冷,蜷卧恶寒而不吐泄,但用茯苓四逆汤主之。


茯苓参甘姜附归脂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当归(三钱) 石脂(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温服。治寒疫厥阴,厥逆泄利者。


参甘归芍麦冬栝蒌汤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生) 当归(三钱) 芍药(三钱) 麦冬(三钱) 栝蒌根(三钱) 流水煎大半杯,热服。治寒疫厥阴,发热消渴者。


(附∶大头天行病 虾蟆瘟)



《内经》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又曰∶冬不藏精者,春必病瘟。是以多感于房劳辛苦之人,安乐者未之有也。俗名瘟病,医书曰疫疠,曰黄病,岭南闽广等处曰瘴气,盖指山岚雾露烟瘴湿热恶气而名之也,一皆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为病焉。《伤寒论》曰∶春应温而反清,夏应热而反寒,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庞安常曰∶疫气之发,大则流行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悉由气运郁发、有胜有伏、迁正退位之所致也。视斯疾者,其可不推运气而治之乎。陶氏曰∶夫疫气之中人,轻重不一,仲景无治法,后人用败毒散治,甚得理,然亦有愈不愈者,盖疫气有浅深,资禀有壮怯。怯而受疠气之深者,虽智者尚不能治,况庸劣之士乎。


若资禀壮实,所感又浅,则庶几可愈。切不可作伤寒正治而大汗大下也,但当从乎中治而用少阳、阳明二经药(少阳,小柴胡汤;阳明,升麻葛根汤也),看所中阴阳经络脉证,而以二方加减和治之,殊为切当。学人宜详察之,毋忽。


脉法


脉阳濡弱,阴弦紧,更遇温气,变为瘟疫。


温病二、三日,体热腹满头痛,食饮如故,脉直而疾,八日死。


温病四、五日,头痛腹满而吐,脉来细而弦,十二日死。


温病八、九日,头身不疼,目不赤,色不变,而反利,脉来涩涩,按之不鼓手,时大,心下坚,十七日死。


温病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厥逆汗自出,脉坚强急者生,虚软者死。


温病下利,腹中痛甚者死。


方法


丹溪曰∶众人病一般者,此天行时疫也,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用大黄、黄芩、黄连、人参、桔梗、苍术、防风、滑石、香附、人中黄为末,神曲糊为丸,每服五、七十丸。气虚,以四君子汤下。血虚,以四物汤下。痰多,以二陈汤下。热甚者,加童便(谓人中黄者,人粪也。今人多有以粪缸中清汁,顿饮一、二碗,病随愈。然但恐畏其臭秽,不能下咽耳。故丹溪所取人中黄法,于冬月以竹截筒,削去青,两头留节,一头打通一窍,以大甘草纳入筒内,以竹钉塞其窍,投粪缸中,二、三个月取出,晒干用)。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条)



陶尚文治瘟疫法∶若病只在少阳经者,小柴胡加防风、羌活微发之而愈。若病兼阳明经者,柴、葛二方合服之(小柴胡对升麻葛根汤也)。


若见太阳证,大便泄者,以本方(小柴胡也)去黄芩对五苓散,尤当看脉寒热,若无寒去桂留芩。


若小便不利,是膀胱本病,本方加去桂五苓散。


若入太阴经,无热证见者,用理中汤,此证必须腹痛而泻。明日泻止痛止,仍用小柴胡和之。


若入少阴经及厥阴经,用阴证伤寒传经法治之。


若初看未端的,且先以败毒散治之,看归在何经,再随经施治,无不效者。


若发黄,小柴胡合去桂五苓散。未退,茯苓渗湿汤。


瘟疫作渴,本方加石膏、知母。湿温渴,苍术白虎汤。


瘟疫发狂不识人,大柴胡汤加当归。如大便泄者,三黄石膏汤、柴苓汤。


瘟疫胸膈满闷,本方中加枳壳、橘红、黄连。若大便不通,大柴胡汤微利之。


三黄石膏汤


石膏(三钱) 黄芩 黄连 黄柏(各一钱五分) 豆豉(半合) 麻黄(一钱) 栀子(五枚)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三分,连进三、五剂愈。


败毒散 治瘟疫。(四时通用。)


羌活 独活 前胡 柴胡 川芎 枳壳 桔梗 白茯苓 人参(各等分) 甘草(减半)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水一盏半,煎至一盏,温服,或沸汤点服亦可。此药治伤寒瘟疫,风湿风眩,四肢痛,憎寒壮热,项强睛疼,不问老人、小儿皆可服。或岭南烟瘴之地,或瘟疫时行,或人多风痰,或处卑湿之地,香港脚痿弱,此药不可缺也。日三、五服,以知为度。一方加薄荷少许,每服五钱,加姜,水煎服。


九味羌活汤(方见伤寒门。) 治瘟疫初感,一、二日间服之,取汗而愈,其效如神。


黑奴丸 治瘟毒发斑,烦躁大渴,及时行热病,六、七日未得汗,脉洪大而数,面赤目眩,身痛大热,狂言欲走,渴甚。又云∶五、六日以上不解,热在胸中,口噤不能言,为坏伤寒,医所不治,弃为死人,精魄已竭,心下尚温,斡开其口灌药,下咽则活。


黄芩 釜底煤 芒硝 麻黄 梁上尘 小麦奴 灶突墨(各一两) 大黄(一两三钱)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新汲水化服,饮水尽足当发寒,寒已汗出,乃瘥。若时顷不汗,再服一丸,须见微利。若不渴,不可与此药。


神术散(太无) 治四时瘟疫,头痛项强,憎寒壮热,身痛,专主山岚瘴气之妙剂也。


陈皮(二钱) 苍术 浓朴(各一钱) 甘草 藿香 石菖蒲(各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加姜三片,大枣一枚,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温服。一方无菖蒲,有香附一钱,名神术散气散。


附∶大头天行病丹溪曰∶大头病,乃湿热在高巅之上,用羌活及酒炒黄芩、酒蒸大黄,随病加减,切不可用降药。


东垣曰∶阳明邪热太甚,实资少阳相火而为之也。湿热为肿,火盛为痛,此邪见于头,多在两耳前后先出,皆主其病也。治法大不宜速药,速则过其病所,谓上热未除,中寒复生,必伤人命。宜用缓药缓服,徐徐少与,当视其肿势在何部分,随经处治之。阳明为邪首大肿,少阳为邪出于耳项前后也。


二黄汤(东垣) 治大头天行疫病。


黄芩(酒制炒) 黄连(酒制炒) 生甘草(各等分)


上细切,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徐徐呷之。如未退,用鼠粘子不拘多少,水煎,入芒硝等分,亦时时少与,毋令饮食在后。如未已,只服前药,取大便利、邪气已则止。


前方宜各少加引经药,阳明渴,加石膏,少阳渴,加栝蒌根,阳明行经,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行经,甘草、荆芥、防风,并与上药相合用之。或云∶头痛酒芩,口渴干葛,身痛羌活、桂枝、防风、芍药,俱宜加之。


普济消毒饮子(东垣) 泰和二年四月,民多疫疠,初觉憎寒壮热体重,次传头面肿盛,目不能开,上喘咽喉不利,舌干口燥,俗云大头伤寒,诸药杂治,终莫能愈,渐至危笃。东垣曰∶身半以上,天之气也。邪热客于心肺之间,上攻头面而为肿耳。须用下项药共为细末,半用汤调时时服之,半用蜜丸噙化,服尽良愈,活者甚众。时人皆曰天方,谓天仙所制也。遂刻诸石,以传永久。


黄芩(五钱,酒制炒) 黄连(五钱,酒制炒) 人参(三钱) 陈皮(去白,二钱) 甘草(二钱) 连翘(一钱) 玄参(二钱) 白僵蚕(七分,炒) 升麻(七分) 柴胡(五分) 桔梗(三分) 板蓝根(一钱) 马勃(一钱) 鼠粘子(一钱)


上为末,服如上法。或加防风、川芎、薄荷、当归身,细切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食后时稍热服之。如大便硬,加酒蒸大黄一钱或二钱以利之。肿势甚者,以砭针刺之。


附∶虾蟆瘟丹溪曰∶虾蟆瘟,属风热,防风通圣散加减用之。或用小柴胡加防风、羌活、荆芥、薄荷、桔梗煎服,外以侧柏叶捣汁,谓火 蚯蚓粪敷之。或用丁香尖、附子尖、南星,醋调敷之。或五叶藤、车前草皆可捣敷之,有效。


甘桔汤 治冬瘟,咽喉肿痛。


甘草 桔梗(各等分。)


上细切,水煎,时时频呷之。


萎蕤散 治冬瘟,头面肿。


萎蕤(二钱五分) 石膏(一钱五分) 麻黄 白薇 羌活 杏仁 甘草青木香 川芎(各五分) 干菊花(一钱五分)


上细切,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日三服。



(祖传方)


人黄散 治四时疫疠,大头天行等病。


甘草(三钱) 辰砂 雄黄(各一钱五分) 粪缸岸(置风露中年远者佳,水飞细研,一两重)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煎薄荷桔梗汤送下,日三、五服。煎药∶甘草、桔梗、茯苓、 本、白术各五分,水煎服。


疫疠,夏感寒,伏于少阴,咽痛,次必下利,名曰肾伤寒,宜用半夏、桔梗、甘草各一钱,加姜五片,煎服。大头天行病,从 颔肿热者,又名颅HT 瘟,东垣有方用羌活、酒炒黄芩、酒蒸大黄加减,水煎服。十五、六日,服小柴胡汤不愈者,仍用陈皮、紫苏发散而愈。又法∶洒炒黄芩、黄连为君,炙甘草为佐,水煎,细细呷之。再加鼠粘子、酒蒸大黄煎,入芒硝,亦细细频与服之,微利为度。肿减后,去后三味,只服前药。如渴,属阳明,加石膏;属少阳,加栝蒌根。


若阳明行经,加升麻、芍药、葛根、甘草;太阳行经,加羌活、荆芥、防风。如头痛,加黄芩;渴,加葛根;身痛,加羌活、防风、荆芥、桂枝、芍药,随宜用之,入上药相合煎服。或时疫肿毒疙瘩,或脏腑积热,发于头项,咽嗌堵塞,水浆不下,或面赤,脉浮洪,热甚,漏芦汤治之。升麻、黄芩、大黄各一两,蓝叶(即大青叶)、玄参各二两,煎服。



(丹溪活套)云∶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盖冬月闭藏之时,反行春令,温胜于寒,而发泄真阴,土胜水亏矣。


所胜者妄行,土有余也。所生者受病,所胜者侮之,火土相合,湿热相聚。故春来木长之时,无水滋生化源,故人病瘟。


治有三法,见前。春感清气,无汗恶寒,为疫疠,通用升麻葛根汤。春感清气,发热而渴,不恶寒,宜解肌汤,葛根、黄芩、芍药各一钱,麻黄一钱半,甘草、桂枝各七分半,大枣一枚,水煎服。春温,发热咳嗽,身疼口燥渴,脉浮洪热甚,宜小柴胡汤加桂枝治之。咳嗽,加五味子。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人参。脉实渴,宜大柴胡汤下之。渴,加知母、石膏。凡温病,脉尺寸俱浮,素伤于风,因而伤热,风热相搏。其证四肢不收,身热自汗,头痛喘息,发渴昏睡,或体重不仁。慎勿发汗,汗之则谵语烦躁,目昧无睛光。病在少阴厥、阴二经,宜萎蕤汤、人参败毒散、葛根龙胆汤、小柴胡汤。甚者,栝蒌葛根汤。脉浮身肿汗出,汉防己汤。误汗者,防己黄 汤。四时伤寒疫疠,或伤风有汗,或风湿,身肿体痛,恶风口干,日晡潮热,脉实,并用人参败毒散。夏应热而反寒,夏及秋初而为暴寒,折于盛暑,热结四肢,则壮热头痛,或寒伤于胃,下利脓血或水泻,脉实者宜下之安。调中汤加∶大黄三钱,葛根、黄芩等药各二钱。



(医案)


东阳李文会内子陈氏,年二十九,三月间得瘟疫证,病三日经水适来,发热愈甚,至七、八日病剧,胸中气筑作痛,莫能卧。众医技穷辞去,黑夜来迎予延医。病者以绵花袋盛托背而坐于床,令婢磨胸不息,手六脉俱微,数极而无伦次,又若虾游状。予问曰∶恐下早成结胸耳?主人曰∶未曾下。予再思之,三日而经水适来,致中气虚,与下同。用黄龙汤、四物汤、小陷胸汤共合一剂,加姜、枣煎服。主人曰∶此药何名?予曰∶三合汤也。一服而诸病悉减,遂能卧。再服,热退而病全安。愈后,又因食粥太多而病复热,又作内伤处治,而用补中益气汤出入加减调理而愈。


大黄(四两) 皂角(二两) 为末,水为丸,每服三钱,无根水下。弱者、老者、幼者量减服之。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各五钱) 薄荷(一钱) 连翘(一钱) 柴胡(二钱) 升麻(七分) 桔梗(二钱) 僵蚕(七分) 甘草(二钱) 陈皮(二钱) 马勃(一钱) 牛蒡子(一钱) 板蓝根(一两) 玄参(二钱)为末,汤调服。


天行厉气瘟疫病,为病挨门合境同,皆由邪自口鼻入,故此传染迅如风,当分表裹阴阳毒,因时取治审重轻,古法皆以攻为急,荆防普济救苦攻。


[注]


瘟疫一证,乃天地之厉气流行,沿门阖户,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盖邪气自口鼻而入,故传染之速迅如风火,但毒有在表在里在阴在阳之分,其或发或攻或清,当因春风夏热秋凉冬寒之四时各异,随人虚实,量乎轻重以施治也,古法皆以攻毒为急者,以邪自口鼻而入,在里之病多故也,发以荆防败毒散,清以普济消毒饮,攻以二圣救苦丹,则酌量合直审度医治,庶几临证时有得心应手之妙矣。


(荆防败毒散)方见风瘟(普济消毒饮)


黄芩酒炒黄连酒炒陈皮桔梗板蓝根升麻柴胡薄荷连翘去心 牛蒡子炒研僵蚕炒马勃甘草生元参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


普济消毒清时瘟,芩连陈桔板蓝根,升柴薄荷翘牛蒡,僵蚕马勃草元参。


(二圣救苦丹)


大黄四两皂角二两以上为末,水丸,每服一钱量儿大小与之,用无根水下。


天行厉气瘟疫病,为病挨门合境同,皆由邪自口鼻入,故此传染迅如风。当分表里阴阳毒,因时取治审重轻,古法皆以攻为急,荆防普济救苦攻。


【注】瘟疫一证,乃天地之厉气流行,沿门阖户,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盖邪气自口鼻而入,故传染之速迅如风火。但毒有在表、在里、在阴,在阳之分,其或发、或攻、或清,当因春风、夏热、秋凉、冬寒之四时各异,随人虚实,量乎轻重以施治也。古法皆以攻毒为急者,以邪自口鼻而入,在里之病多故也。发以荆防败毒散,清以普济消毒饮,攻以二圣救苦丹,则酌量合宜,审度医治,庶几临证时有得心应手之妙矣!


荆防败毒散(方见风温)


普济消毒饮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陈皮 桔梗 板蓝根 升麻 柴胡 薄荷 连翘(去心) 牛蒡子(炒研) 僵蚕(炒) 马勃 甘草(生) 元参


引用灯心,水煎服。


【方歌】普济消毒清时瘟,芩连陈桔板蓝根,升柴薄荷翘牛蒡,僵蚕马勃草元参。


二圣救苦丹


大黄(四两) 皂角(二两)


上为末,水丸,每服一钱,量儿大小与之,用无根水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