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五脏

《医学纲目》:五脏

《医学见能》:五脏

《止园医话》:五脏


〔《灵》〕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化水谷而行津液者也。(《本藏论》)



〔《素》〕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五脏别论》)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雄雌相输应也(《金匮真言论》)。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罢,音疲)。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东垣云“四白”当作“四红”)。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六节脏象论》)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酸胜苦。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风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阴阳应象论》)



〔《灵》〕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正之府;脾合胃,胃者,五谷之府;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脏。三焦者,中渎之府,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府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本输篇》)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脉度论》)



〔《难》〕肝主色,心主臭,脾主味,肺主声,肾主液。鼻者肺之候,而反知香臭。耳者肾之候,而反闻声,其意何也?然肺者西方金也,金生于巳。巳者南方火也,火者心,心主臭,故令鼻知香臭。肾者北方水也,水生于申,申者西方金也,金者肺主声,故令耳闻声。(《四十难》)



〔《素》〕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五脏生成篇》)。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谓五主(《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同上)。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五脏生成篇》)



〔《难》〕经言八会者何也?府会太仓,脏会季胁,筋会阳陵泉,髓会绝骨,血会膈 ,骨会大杼,脉会太渊,气会三焦外一筋直两乳内也。热病在内者,取其会之气穴也。(《四十五难》)



〔《素》〕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其宗大危,戒之戒之(《灵兰秘典论》)。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宣明五气篇》)。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忧”当作“怒”,“畏”当作“思”。同上)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太阴阳明论篇》)



〔《灵》〕黄帝曰∶愿闻谷气有五味,其入五脏,分别奈何?伯高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水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谷气津液已行,荣卫大通,乃化糟粕,以次传下。(《五味篇》)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隧也,经隧者五脏六腑之大络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同上)



〔丹溪〕∶《相火论》∶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阳动而变,阴静而合,而生水、火、木、金、土,各一其性。惟火有二,曰君火,人火也;曰相火,天火也。火内阴而外阳,主乎动者也,故凡动皆属火。以名而言,形质相生,配于五行,故谓之君。以位而言,生于虚无,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天主生物,故恒于动,人有所生,亦恒于动,其所以常于动者,皆相火助之也。见于天者,出于龙雷,则木之气,出于海,则水之气也。具于人者,寄于肝肾二部,肝属木而肾属水也。胆者肝之腑,膀胱者肾之腑,心包络者肾之配,三焦以焦言,而下焦司肝肾之分,皆阴而下者也。天非此火不能生物,人非此火不能有生,天之火虽出于木水,而皆本乎地,故雷非伏,龙非蛰,海非附地,则不能鸣,不能飞,不能波也。鸣也,飞也,波也,动而为火者也。肝肾之阴,悉具相火,人而同乎天地。或曰∶相火天人之所同,何东垣以为元气之贼?又曰∶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然则如之何而可使之无胜负乎?曰∶周子言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万事出,有知之后,五者之性,为物所感不能不动,谓之动者,即《内经》五火也。相火易起,五性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君火之气,《内经》以暑与热言之;相火之气,经以火言之,盖表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周子又曰∶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朱子亦曰∶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此善处乎火也。人心听命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彼五火将寂然不作,而相火惟有裨补造化,以为生生不息之运用尔,何贼之有?或曰∶《内经》相火注言少阴少阳矣,未尝言及厥阴太阳,而吾子言之,何也?曰∶足太阳少阴,东垣尝言之矣,治以炒柏,取其味辛,能泻水中之火是也。戴人亦言∶胆与三焦寻火治,肝和包络俱无异。此历指龙雷之火也。予亦备述天人之火,皆生于动,如上文所云者,实推展二公之意。或曰∶《内经》言火不一,往往于六气中见之,言脏腑者未之见也。二公岂自有所据邪,子能为我言之乎?经曰∶百病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之动而为变者,岐伯历举病机一十九条,而属火者五,此非相火为病之出于脏腑者乎!考诸《内经》,少阳病为螈 ,太阳病时眩仆,少阴病瞀 暴喑,郁冒不知人,非诸热瞀 之属火者乎!手少阳病恶寒鼓栗,胆病振寒,少阴病洒淅恶寒振栗,厥阴病洒淅振寒,非诸振鼓栗如丧神守之属火者乎!少阳病呕逆,厥气上行,膀胱病冲头痛,太阳病厥气上冲胸,少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少阴病气上冲胸呕逆,非诸逆冲上之属火者乎!少阳病谵妄,太阳病谵妄,膀胱病狂颠疾,非诸燥狂越之属火者乎!少阳病肿善惊,少阴病瞀热吐酸, 肿不能久立,非诸病 肿疼酸惊骇之属火者乎!又《原病式》曰∶诸风掉眩,属于肝火之动也;诸气愤郁病痿,属于肺火之升也;诸湿肿满,属于脾火之胜也;诸痛痒疮疡,属于心火之用也;是皆火之为病出于脏腑者然也,注文未之发尔。以陈无择之通达,且以暖炽论君火,日用之火言相火,而又不曾深及,宜乎后人之不无聋瞽也。悲夫!



〔东垣〕胃虚则脏腑经络俱病论《针经》本输曰∶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皆属足阳明胃。小肠之穴在巨虚下廉,大肠之穴在巨虚上廉。此二穴皆在足阳明胃三里穴下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荣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溉灌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内经》曰∶耳鸣、耳聋,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此胃弱不能滋养手太阳小肠、手阳明大肠,故有此证,然亦止从胃弱而得之,故圣人混言肠、胃之所生也。或曰∶子谓混言肠、胃所生,亦有据乎?予应之曰∶经云脾不及令人九窍不通,谓脾为至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充溢皮毛,散入四脏。今脾无所禀,不能行气于脏腑,故有此症,此则脾虚九窍不通之谓也。虽曰脾虚,亦胃之不足所致耳。或曰∶经云五脏不利则九窍不通,此不言脾,不言肠,而言五脏,何也?予曰∶此说与上二说无以异也。盖谓脾不受胃之禀命,致五脏所主九窍不能上通天气,皆闭塞不利,故以五脏言之。此三者,止是胃虚所致耳。然亦何止于此,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荣运之气,而百病生焉,岂一端尽之乎。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又天气、人气、地气,乃三焦之气,分而言之则异,其实一也,不当作异名异论而观之。饮食、劳役所伤,自汗小便数,阴火乘土位,清气不生,阳道不行,乃阴血伏火。况阳明胃土右燥左热,故化燥火而津液不能停。且小便与汗,皆亡津液,津液至中宫,变化为血者也。血者,脉之腑也,血亡则七神何根据,百脉皆从此中变来也。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有汗,则风邪客之;无汗,则阳气固密,腠理闭拒,诸邪不能伤也。或曰∶经云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又脾不及则令人九窍不通,名曰重强。又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又头痛耳鸣,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请析而解之?答曰∶夫脾者,阴土也,至阴之气,主静而不动。胃者,阳土也,主动而不息。阳气在于地下,乃能生化万物,故五运在上,六气在下。其脾长一尺掩太仓,太仓者,胃之上口也。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燥、湿、暑、火,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升,始主湿热。湿热者春夏也,行阳二十五度,六阳升散之极,下而生阴,阴降则下行为秋冬,行阴道为寒凉也。胃既受病,不能滋养,故六腑之气绝,以致阳道不行,阴火上行。五脏之气,各受一腑之化,乃能滋养皮肤血脉筋骨,故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是六腑生气先绝,五脏无所禀受,而气后绝矣。肺本收下,又主五气,气绝则下流与脾土叠于下焦,故曰重强。胃气既病,则下溜。经曰∶湿从下受之。脾为至阴,本乎地也,有形之土,下填九窍之源,使不能上通于天,故五脏不和,则九窍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即地之阳气也。清阳成天,曰清阳出上窍,曰清阳实四肢,曰清阳发腠理者也。脾胃既为阴火所乘,谷气闭塞而下流,即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不足也,气少则津液不行,津液不行则血亏,故筋骨皮肉血脉皆弱,是气血俱羸弱矣。劳役动作,饮食饥饱,可不慎乎。凡有此病者,虽不变易他疾,已损其天年,更加之针灸用药差误,欲不夭枉得乎。



〔《素》〕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 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生气通天论》)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东风生于春,病在肝, 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 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 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 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 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肢。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跷,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金匮真言论》。“按跷”二字非衍文,其上下必有脱简。盖即冬不藏精者,春必温病之义也。)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宜明五气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五脏生成篇》)



〔《灵》〕黄帝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何也?少俞曰∶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上之两焦,不能出入也。不出即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膀胱,膀胱之胞薄以懦,得酸则缩绻,约而不通,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也,故酸入而走筋矣。黄帝曰∶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何也?少俞曰∶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竭,竭则咽路焦,故舌本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也,故咸入而走血矣。黄帝曰∶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何也?少俞曰∶辛入于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气而荣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之,荣卫之气不时受之,久留心下,故洞心。辛与气俱行,故辛入而与汗俱出。黄帝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何也?少俞曰∶苦入于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闭而不通,故变呕。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而走骨,故入而复出,知其走骨也。黄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心,何也?少俞曰∶甘入于胃,其气弱小,不能上至于上焦,而与谷留于胃中者,令人柔润者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 心,其气外通于肉,故甘走肉。(《五味论》)



〔《素》〕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人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脉(《阴阳应象论》)。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 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 。(《太阴阳明论》)



〔《灵》〕黄帝问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下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以上者,邪中之也;身半以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中人也无常。中于阴,则溜于府;中于阳,则溜于经。黄帝曰∶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邪之中人,或中于阴,或中于阳,上、下、左、右,无有恒常,其故何也?岐伯曰∶诸阳之会,皆在于面。中人也,方乘虚时,及新用力,若饮食汗出,腠理开而中于邪。中于面,则下阳明;中于项,则下太阳;中于颊,则下少阳。其中于膺背两胁,亦中其经。黄帝曰∶其中于阴,奈何?岐伯曰∶中于阴者,常从臂 始。夫臂与,其阴皮薄,其血淖泽,故俱受于风,独伤其阴。黄帝曰∶此故伤其脏乎?岐伯曰∶身之中于风也,不必动脏。故邪入于阴经,则脏气实,邪气入而不能容,故还之于腑,故中阳则溜于经,中阴则溜于腑。黄帝曰∶邪之中人脏,奈何?岐伯曰∶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有所堕坠,恶血留内;有所大怒,气上而不下,积于胁下,则伤肝。有所击仆,若醉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有所用力举重,若入房过度,汗出浴水,则伤肾。黄帝曰∶五脏之中风,奈何?岐伯曰∶阴阳俱感,邪乃得往。(《邪气脏腑病形篇》)黄帝曰∶有一脉生数十病者,或痛或痈,或热或寒,或痒或痹或不仁,变化无穷,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邪气之所生也。帝曰∶余闻气者,有真气,有正气,有邪气。何谓真气?岐伯曰∶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实风,又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则为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刺节真邪篇》)


心火脏。主生血,主藏神,主周身脉络,主喜,主笑,开窍于舌。


肝木脏。主行血,主藏魂,主周身筋膜,主怒,主惊,开窍于目。


脾土脏。主饮食,主藏意,主周身肌肉,主思,主噫,开窍于口。


肺金脏。主行气,主藏魄,主周身皮毛,主悲,主咳,开窍于鼻。


肾水脏。主生气,主藏志,主周身精髓,主恐,主欠,开窍于耳。


外有包络,即心外衣,为阴血布化之源。


又有命门,即肾中系,为真阳生气之根。


(一)心(心包络附)


经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谓之君火(属阳),又云,心外有赤黄裹脂是为心包络。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遮蔽浊气,使不将上熏心肺。又云其中(心)有窍,以导引天真主气。又云心主血脉,又云其液为汗。


中医说心脏主血,是对的。可是若说它是君主,是能出神明,说它是君火,又能导引天真,且是为汗的来源。这些说法,猛一看似乎太玄虚,其实呢,是与西医的说法息息相通,且觉着有些很圆通的道理。我先把这道理说一说,心脏若一停止,周身的血脉,就立时全停了,人就死了。这是何等的一个主要机关呢!若说神明,这两个字,简直的就是脑子和神经的代名词,你想一想,若是心血发生了毛病,比方热度太高了,或是血内有了毒,马上它那脑子的作用,就会出了变象,轻则觉着头晕心跳,重了就可以神昏谵语,寻衣摸床,也许疯疯颠颠,精神失常。若是心脏弱了,马上人就缺乏精神,或者成天家头晕眼黑,神识不清,惊悸善忘,嗜睡或失眠,起了种种神经衰弱的状态,这就是君主失其权能,天真神明,受其影响的一个证明。总而言之,脑子神经,全赖血来养着它,它若是不受心血的影响,绝对不会单独有作用的。至于说汗为心液,是君火,更是有着它的微妙道理。何以呢?


人全知道出汗是有汗腺的,可是汗腺何以能发汗?


1.由于外围之温度亢进。2.血液中水分增多,3.心脏及血管机能旺盛,4.服发汗药,5.血管收缩神经兴奋,汗腺神经亦得逞其作用(例如虚汗,。这样看来,若把心离开了,这汗是不能出来的。所以西药里头的退热药(例如阿斯匹林等),其副作用为发汗过多,往往骤然能叫心脏停止,害了人的性命。而中药里的发汗药(例如冧黄),也往往闹得人大汗不止(汗脱),也就是心脏受了汗的大泻漏,而无力供给的道理。所以说汗为心液,是一点也不错的。至于君火二字,本是对相火说的,简单说一句,就是人身上的热力、张力,全凭着心血来酝酿的。若离开了心血,热力和张力,也就完了,人身上也就不温暖了。所以君火这二字,并无不合,简直的就可作为“温源”二字讲,那有什么玄虚呢?


(二)肝


经云,悲怒气郁则伤肝。又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又曰肝者相火内寄,得真水以涵濡真气,以遂生生之气。滑氏曰,肝之为脏,其治在左。中医说肝主血是对的,血若不经肝脏的滤清,如何能有血的功用呢?此脏既为造血之总枢,那么人身上已经造成血之原料(乳糜),,归总全集合到门脉里,门脉即食物精华入肝之总管。


血之前身,即是乳糜。若是一经悲怒气郁,一定影响到神经,它那一切无数的毛细乳糜管,马上就要失其平衡,那一边由肝脏送入心脏的血液,也就不甚顺序。肝脏里,此时停留了好多的血,它那滤血的机能,也就疲乏了,神经受了这种影响,所谓疲极之本。所以人就觉着不舒服,容易不喜欢,越郁越厉害,就要发生疼痛(胁疼胀最多),头晕目眩,甚则全身抽搐,于是有肝风、肝气、肝火等等的病名。若再加重,积久不流通,它那停滞的血液,越聚越多,越多越浓,全身血管停滞,神经失其滋养,所谓真水不能涵濡真气,不能遂其生生之气,于是乎干燥,结果阴气吸收不住阳气,所谓龙雷之火,炎炎上升,就有暴厥(不省人事)、卒中(内风眩动,角弓反张)、中风半身不遂等等的现象(脑充血、脑出血),那就更厉害了。


中医说肝在左边,那是不对的。可是滑氏说其治在左,是一点也不错。因为肝气病,十之八九,总是左胁下先不舒服,经过多年的医生们,当然不能否认此说的。总而言之,肝脏因为是造血的总枢钮,它的构造曲折太多,不比心脏直出直入的,血流容易,所以最忌不流通。所以说肝脏易郁,不宜遏抑。中医说情志不舒则生郁,言语不投则生嗔,谋虑过度则自竭,斯疲极之木(中医以肝属木,从中变火(即血变浓),升之不熄为风阳,抑而不透为郁气。又说是木宜条达,肝主疏泄,皆得治肝之妙谛。这全是我由实验而后敢信的话,一点也不错的。


(三)脾


中医书说脾与胃同膜,动则磨胃而主运化。又谓脾主肌肉,又谓脾主消化,又谓睥为湿土,又谓谷在胃中,赖脾土之湿,蒸布津液以濡之,然后腐变,故胃者脾之腑也。又曰脾统血,又曰饮食劳倦则伤睥,又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总而言之,中医是说脾是助胃之消化的,它得了相火的热气(人身上的温热全赖此物与心之君火同参),才能蒸发消化,好比一个做饭的锅底一样,若是相火不足,或是受了湿气,睥恶湿,它就睥阳下陷(就是脾无热力扶助因而衰弱)了。无热力助消化了,所以就有完谷不化,不思饮食,泄泻衰弱,四肢浮肿等等的病象。但是中医论睥,是包括着膵脏说的。它那说法,虽然不能与西医吻合,可是它那脾胃相连的道理,确乎是说的睁液入十二指肠,来营消化的道理。比方膵液不充足,一定消化发生了障碍,那就叫作睥虚。中医说胃宜降、脾宜升的道理,大约是指膵液输入而言。至于脾脏有生白血球的机能(白血球亦在睥中崩坏,,中医书是未说过的,可是白血球过多症,它那症候之最著者,即为肿胀,其它的现象,就是脾脏肿大,就是中医所谓脾积疟母之类,其余的现象,也离不了腹水、浮肿、小便短少等等的病症。所以中医治脾虚,以李东垣补中益气的说法,最为可取(实验有效)。可见中医的论脾,是连瞬合在一起说,它那睥阳不升,胃失运化及饮食劳倦则伤脾等说,就是膵液缺乏的道理。它那脾统血,脾恶湿,肿满属脾的说法,恐怕就是白血球过多的道理。它说的睥与胃同膜,这个膜字,恐怕就是说的晔脏。而其治脾治肿胀的理论与药品,更是的确有效的。


(四)肺


华元化曰,肺者生气之原,乃五脏之华盖,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又云,肺与大肠相表里。又云,五脏惟肺居上,破碎尚能生活,其他各脏,破则人死,不能修补。又云,诸气脸郁,皆属于肺。又云,肺主皮毛。总而言之,中医说肺主人身之气,一呼一吸,吐故纳新,与西医呼出碳气,吸入氧气的说法,完全相合。并且说肺主人身之气,上下升降,无处不到,它能把清气升上来,把浊气降下去,这就是呼出碳气,吸入氧气的道理,所以人能得到太太平平的清醒。若是肺出了毛病,尽不到它的责任,那么人身上的气,就清浊不分了。此说乍一看,好象与西医说不同,其实中医说的肺主皮毛,当时已经参透了西医皮肤呼吸的道理。所以说全身的气与外间周围的气,“只是一个内外流通毫无间断,并不是肺气只由口鼻呼吸。它那周身的呼吸,完全依赖着肺之活动而营其工作。比方身子一着凉,马上全身毛孔一收缩,内外就不能透气了,这个时候,肺就受了影响,就要咳、喘,鼻子就要不通气,浑身就要觉着害冷‘恶寒,,内里的热气(体温)透不出来,越积越热,所以越觉害冷,身上的热度,是越积越高。这个热太多了,就把血管和神经蒸的不好过,所以攻的头胀、头痛、项强、身疼,这就叫作外感,这就叫表证(实证)。若是用药把毛孔治开(发散),好比就象开了好多的小门一样,一霎时,内外空气一透彻,肺得其所,如同解了束缚,以上诸症,马上就好了。可见中医这肺主皮毛之说,是微妙之至了。还有清浊升降的道理,中医是说人受谷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血生于心,卫气统于肺。又说是心者血,肺者气,血为营,气为卫,相随上下,谓之营卫,看这几句话,就知道中医说肺能将清气升上宋,将浊气降下去(所谓清肃之令),使人身上得到很顺序的生机,以养其生命。这个道理,无疑的就是以清浊二宇,吻合于碳气、氧气之说,它这种理想,完全与西医的组织呼吸(内呼吸,之说相合。不过科学的说法,较为确实罢了。


西医说,内呼吸是与外呼吸之气体交换作用正相反(外呼吸是吐故纳新),内呼吸是将毛细管血中之酸素(即氧气)搬出来,赋予各组织,因此而生燃烧“体温”,(组织就是中医说的一三焦一类的网膜),又将组织中燃烧后无用的碳酸(即碳气)复送于血中,由内呼吸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简言之,就是把血管里头的清气弄出来,接济组织的消耗,又把组织内由消耗剩下的渣滓(即浊气,送回血管中,叫它入于静脉,还流于心脏,再由肺循环排出于体外。这是什么道理呢?盖是人之一身,全体内外,无一处不抑仗着血来滋养它,而血之所以能源源接济,绝不亏乏的原因,除了食物的精华,直接化成血液外,其唯一的原料,就是仗着吸入的氧气(清气)。若是氧气吸的不充分,碳气(浊气)排泄的不干净,那么全体上下内外,马上就要发生象的。它那体温,过剩了也不好(中医所谓热),不足了也不好(中医所谓寒)。


所以中医说,肺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龠。这句话,就是说的肺之动作,关系全身的呼吸,并非玄虚空洞的揣拟,若是肺脏动作出了毛病,那么内呼吸及皮肤呼吸,全要受了影响,岂不是清浊升降,失了轨道的一个铁证吗?它那肺与大肠相表里的说法,更觉圆通微妙。若不多读书不求甚解的,一定觉着如此来讲肺的作用,未免离奇。


我在三十年前,亦曾反对此说,认为毫无道理,有一年我治了一个喘症,才恍然这个说法,是真有道理的。(此症系喘满的很厉害,经过若干医生,中医最有见地的,是断为肺实作喘,用药均是泻肺气,然无效。西医是注射的止喘药,然止住喘以后,更觉痛苦,病者已经危殆。余用的药,并未治肺,只用人工盐泻之,大便通利后,喘骤止,一剂而愈,并未棘手。此症病者系唐姓,住北锣鼓巷,由余友诸有鹤君介绍。)以后凡关肺之疾患(例如肺炎),我多注意于肠,获放良多,这盖是肺之血管循环,隐然与乳糜管、淋巴管有直接的关系(比方治流水,大河一通畅,一切距离极远的小水沟也就同时畅流了。),而肠内容物,即是血液和淋巴液的前提,所以肺里有病,尤其是实证,而在肠之生理上着想,真是釜底抽薪,根本治疗的好法子。因此我才明白经旨,所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的精义。盖中医主张脏啼互相为用,实有至理,所以一治大肠,而肺病立愈,这个道理是值得研究的。


(五)肾


经云,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又云肾有两枚,形如豇豆。又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府也。又云肾为水脏。按肾脏有排泄血液中不用物之机能,并有排泄尿素及尿酸、水等之机能。所以,此脏若是失其作用,则血之通过,不能滤净,周身必受其影响。而尿中毒症,亦由此脏有病或膀胱之失运而起,全身日见衰弱,又何技巧之有。而肾脏炎、肾盂炎、尿毒症、血尿、糖尿等疾患,即由此而起。它那现象,就是中医说的水肿、小便短赤、小便混浊、及一切尿之变象,身体衰弱、精神不安、或则发热、面目黧黑枯槁,这全是中医所谓肾经病的样子,与西医说法,大致相合,可是中医只说肾合膀胱,而未说肾之输尿有两管,未免忽略了。


以上是中医书上说的“五脏”,本编所引用的中医说法,不及十分之一,大略尚能与西医之说相合。这种合拢起来讲中西医的生理学,似乎尚非胡扯乱拉,恐怕内中真有抉出这两种学问的精义的地方,也未可知。现在我再把中医讲的“六腑”说一说。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