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小儿初生诸症

《幼科折衷》:小儿初生诸症

【总括】


胎热 三朝旬外月余儿,目闭胞浮症可推;常作呻吟烦躁起,此为胎热定无疑。


胎寒 孩儿百日胎寒候,足曲难伸两手拳;口冷腹膨身战栗,昼啼不已夜滋煎。


胎黄 小儿生下胎黄症,母感热毒传而成;急服地黄犀角散,黄退身冷命可生。


胎惊 胎惊亦是胎中得,产妇乖常调理失;面泽目光可生也,眉间黑色真太急。


脐风 脐风早受入脐中,七日之间验吉凶;若见腹疼脐突起,恶声口撮是为风。


脐突 婴儿生下旬余日,脐突光浮非大疾;秽水停中明所因,徐徐用药令消释。


脏寒 手兼足冷面微青,腹痛肠鸣泄泻频;盖为生时感寒湿,夜多啼切日常轻。


黄帝曰∶若我不能察其幼小者。夫生知之圣犹曰难之,何哉?盖芽儿初生,骨肉未坚,五脏未充,正如水上之泡、草头之露耳。初生七日之内,天地八风之邪,岂能速害?良由在胎之时,母失爱护,或劳动气血,饥饱失时,冷热相制,忧愁惊怖,以致损伤胎气,故降生之后,便有胎热、胎寒、胎惊者,诸病生焉,外因浴洗、拭口、断脐、炙囟之不得法,或抱持惊恐,乳哺寒温之失宜,致令噤口、脐风、锁肚、不乳等症,病患致此,亦难疗矣,故黄帝犹曰难之,谓别是一家调理耳!吾辈当明生死形候,察药性之寒温,探病患之深浅,小心治之,慎勿谓七日之内所患不治,而轻弃之也。


胎热者,小儿降生之后,痰涎气急,眼闭目赤,眼胞浮肿,神困呵欠,呃呃作声,遍体作热,小便赤,大便不通,时复惊烦。此因胎中受热,误服温剂,致令热蓄于内,薰蒸胎气,故有此症。宜先以木通散与母服,小儿服地黄膏,不可用凉药攻之,以致他病,乳母并忌辛辣酒面。


胎寒者,初生百日内,觉口冷腹痛,身起寒栗,时发栗战,曲足握拳,昼夜啼哭,或口噤不开,名曰胎寒。或产母喜啖生冷、瓜果,或胎前外感风寒暑湿,过服凉药,内伤胎气,致儿生后昏昏多睡,间或吮乳泻白,宜当归散定其痛,白术散养其胃,芍药汤去寒湿,乳母宜忌口。


胎黄者,生下遍体面目皆黄,状如金色,大便不通,小便如血,此胎黄也。亦因其母受热而传于胎,一有此症,母子皆宜服地黄汤。有生下百日及半周,不因病而身黄者,此胃热也。若自生而身黄者,胎疸也。《经》云∶诸疸皆热,色深黄是也,犀角散主之。若淡黄兼白者,此胃怯也,白术散主之。


胎惊者,因胎妇调摄乖常,母有所触,胎必感之。其候日内温肚翻眼,握拳噤口切牙,身腰强直,涎沫呕吐,搐掣惊啼,或颊赤、面青、眼合。凡胎风眼合不可误作慢脾,妄用温药。眉间黑黯者不治。以猪乳细研,牛黄、麝香各少许调抹入口即愈矣。


锁肛者,由胎中受热,热毒壅盛,结于肛门,闭而不通,无复滋润,所以如此。若第三日不通,急令妇人漱口,吸咂儿前后心,并脐下、手足心共七处,凡四五次。仍以轻粉五分,蜜少许温水化开,时服少许,以通为度。如又不通,即是肛门内合,当以金簪或玉簪刺入肛门二寸许,以苏合丸少许纳入孔中,粪出为快也。若腹膨胀不能乳食,作呻吟声一至七日,可保生也。


脐风者,因断脐之后,被风寒水湿之气入于脐,流于脾,遂令肚腹胀满,脐肿身体重着,四肢柔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则发为风搐。脐边青黑,撮口不开,关为内搐,爪甲黑者即死,宜千金龙胆汤主之。


脐突一症,非脐风也,盖因洗浴系脐不紧,秽水侵入于内,生后旬日外,脐忽光得如吹,捻动微响,或夜卧惊啼,急用大黄牡蛎各半两,焙为末,再以朴硝匀均,用田螺浸水调,或一钱或二钱,涂肿处即消。(批∶小儿初生遍身无皮,是红肉,用米炒为细粉,干扑,候生皮止。又有身如鱼泡如水晶,碎则成水流渗,用蜜陀僧研细,罗底拍取细者,干扑。)


脏寒一症,颇类胎寒,但手足稍冷,唇面微青,额汗,不乳,至夜多啼,腹泻青水,只无口冷战栗之异,用药与胎寒同。


撮口者,由胎气挟热,风邪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弱唇青,聚口撮面,饮食不进。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不可救药,其或肚胀青筋,吊肠卵疝,内气引痛,皆肠胃郁结不通致之,治法贵乎疏利。撮口最为急候,七日之内见之尤甚,以辰砂膏利之或用撮风散。


撮风者,眼禁口开,啼声渐少,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通,自盈月至一百二十日见此,名曰犯风噤。根据法将护,防于未然。但有此症,急看儿上 有点子,先以指甲刮破,次用辰砂全蝎散之类。如口噤不开,服诸药不效,有用生南星去皮脐,研为极细末,龙脑少许合和,用指蘸生姜汁,于大牙根上擦之,立开。凡脐风、撮口、噤风三者,虽异而受病之源则一也,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宜服淡豉汁与吃,取下胎毒。《千金方》云∶小儿初生,其病高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与下则成大疾,难为疗矣,以紫霜丸量而与之。


【附方】


木通散 见囊肿症内(去 蓄)。


地黄膏 山栀仁(一两五钱) 绿豆粉(一两五钱) 粉草(六钱) 生地(一两五钱) 加蜜(一两半),二味同放瓷器内,煎成膏,入前药为丸,麦冬汤下。


当归散 当归 薄桂 川芎 姜 甘草 木通 香附 乳汁调下。


白术散 见热症(加山药)


白芍汤 见腹痛症(加钩藤)


地黄汤 天花粉 生地 茵陈 赤芍 赤茯苓 甘草 猪苓 泽泻 当归


犀角散 犀角 茵陈 升麻 生地 胆草 寒水石 天花粉 甘草


千金龙胆汤 胆草 钩藤 柴胡 黄芩 蜣螂(去翅足) 甘草 芍药 茯苓 桔梗 黄连


辰砂膏 马牙硝 辰砂 硼砂 全蝎 玄明粉 麝香 真珠 共为末,用黑枣肉成膏,每服一豆许,惊用金银、薄荷,潮热用甘草汤,月内儿以乳汁调敷乳上吮下。


撮风散 赤脚蜈蚣一条(去口,炙黄色) 朱砂 僵蚕 蝎尾(各一钱) 麝香少许 为末,竹沥调下一匙,凡脐风、撮口、噤口俱治。


紫霜丸 代赭石 赤石脂 巴霜 杏仁


消乳丸 砂仁 陈皮 三棱 莪术 神曲 麦芽 香附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