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砒石

《本草纲目》:砒石

《本草备要》:砒石

《本草便读》:砒石

《本草从新》:砒石

《本草分经》:砒石

《本草撮要》:砒石

《本草求真》:砒石

《本经逢原》:砒石

《得配本草》:砒石

《外科全生集》:砒石

《药性切用》:砒石

「释名」亦名信石、人言。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


「气味」苦、酸、暖、有毒。李时珍认为:辛、酸、大热、有大毒。


「主治」


1、中风痰壅(四肢不收,昏愦若醉)。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研细。先以清水送服少许,再饮热水,大吐即愈。如不吐,可再服。


2、休息下痢(病一、二年不愈,人衰瘦不堪)。用砒霜、铅丹各半两,共投入已熔化的黄蜡中,柳条搅拌,条焦则换,六、七条之后,取出做成丸子,如梧子大(小儿服者只作成黍米大)。冷水送下。


3、疟疾。用砒石一钱、绿豆粉一两,共研为末,加水调成丸子,如绿豆大。铅丹为衣,阴干。发病日,五更起来,以冷水送服五至七丸。又方:砒石(醋煮过)、硫磺、绿豆,等分为末,包成若干个小包,每包分量约一粒豆子大。每服一包,空心服,新汲水上。这是一个很有效的治疟方。


4、走马牙疳。用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患处。极有效。


5、项上瘰疬。用砒黄研细,加浓墨做成丸子,如梧子大,炒干,收存备用。用时,以针挑破瘰疬,将药半丸贴上。



大燥,劫痰


辛苦而咸。大热大毒,砒霜尤烈。专能燥痰,可作吐药。疗风痰在胸膈,截疟除哮。外用蚀败肉,杀虫枯痔。出信州,故名信石,衡州次之。锡之苗也(故锡壶亦云有毒)。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畏绿豆、冷水、羊血。


砒石(图缺)


热毒且刚.能燥痰而作吐.辛酸兼苦.可截疟以除哮.枯痔杀虫.腐疮蚀肉.(砒石出信州.乃锡之苗.一云近铜山处亦有之.夫地之生石也.禀赋有良毒之不齐.出产有寒温之各异.昆虫草木皆然.不独石也.砒石大热大毒.经火 为霜.则其性更烈.虽有内外诸方.皆劫疾之功用.取速效.然总不可乱投.致生祸患.)


大燥、劫痰.


辛苦而酸.大热大毒.砒霜尤烈.(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颛能燥痰.可作吐药.


疗痰在胸膈.除哮截疟.(今方伎家、每用几厘、常见捷效、而害人者亦不少.)外用蚀败肉.杀虫枯痔.出信州.(故又名信石、而又隐信字为人言.)衡州次之.锡之苗也.(故锡亦有毒.)畏羊血、冷水、绿豆.


辛苦酸,大热大毒,燥胸膈之痰,可作吐药,杀虫,出信州锡之苗也,炼者名砒霜尤烈。


味辛苦酸.大热大毒.砒霜尤烈.入手足太阴明阳经.功专燥痰.作吐药疗痰在胸膈.除哮截疟.外用蚀败肉.杀虫枯痔.信州者良.衡州次之.生名砒黄.炼石砒霜.锡之苗也.故锡亦有毒.以大枣一个去核.将砒霜放入少许.用线扎紧.瓦上焙焦.研细末.瓷瓶收贮.专涂牙根痒烂神效.名砒枣散.畏羊血冷水绿豆.


(石)热毒杀人兼治哮疟顽痰


砒石(专入肠胃)。出于信州。故名信石。即锡之苗。故锡亦云有毒。色白。有黄晕者。名金脚砒。炼过者曰砒霜。色红最劣。性味辛苦而咸。大热大毒。炼砒霜时。人立上风十余丈。其下风所近草木皆死。毒鼠鼠死。猫犬食亦死。人服至一钱者立毙。(烟火家用少许。则爆声更大。急烈之性可知矣。)若酒服及烧酒服。则肠胃腐烂。顷刻杀人。虽绿豆冷水。亦无解矣!奈何以必死之药。治不死之病。惟膈痰牢固。为哮为疟。果因寒结。不得已借此酸苦涌泄吐之。(时珍曰。凡痰疟及 喘。用此真有劫病立起之效。但须冷水吞之。不可以饮食同投。静卧一日。或一夜。亦不作吐。少物引发。即作吐也。一妇病心痛。数年不愈。一医用人言半分。茶叶一分。白汤调下。吐瘀血一块而愈。)及。(恶疮。砒石铜绿等分为末。摊纸上贴之。其效如神。)枯痔外敷。畏醋绿豆冷水羊血。


出信州,故又名信石


苦辛大热,大毒。色白有黄晕者名金脚砒;炼过者曰砒霜。


色红者最劣,不堪入药。畏绿豆芽、茶、冷水,入药醋煮用,或与芽茶同用,或与浸湿生绿豆仁同研,以杀其毒。中其毒者,以生羊血解之,冷水多灌亦解,若犯火酒,必不可救。


发明 砒霜疟家常用,入口则吐利兼作。吐后大渴,则与绿豆汤饮之。砒性大毒,误食必死。奈何以必死之药,治必不死之病,岂不殆哉。然狂痴之病,又所必需,胜金丹用之,无不应者。枯痔散与天灵盖同用,七日痔枯自落,取热毒之性,以枯歹肉,天灵盖以透骨髓,散宿垢,长肌肉也。


一名信石,一名人言。


生者名砒黄,炼者名砒霜,尤烈。畏冷水、绿豆、醋、青盐、蒜、硝石、水蓼、常山、益母、独帚、菖蒲、水律、菠 、莴苣、鹤顶草、三角酸、鹅不食草。


辛、苦、咸、大热。大毒。治痰癖,除寒哮。外用蚀败肉,杀诸虫。中其毒者,绿豆可解。


,醋淬七次,研,水飞晒干用。


大热之性,虽可除寒消癖,必须 过,配绿豆末和诸药服之,每日约服一二厘而止。豆末亦每日约服二钱,以制其毒。不然,久服之肌肉燥裂,毒瓦斯交并,卒致后祸而不可解。


经制无毒,不伤人畜,同铅入器内,砒放铅底,火熔烟尽为度。铅上刮下者,名金顶砒。取香油一两,生砒一钱,研,入油煎,沫尽烟绝,擦鹅掌风,取红枣去核,以砒代核,发扎,入炭火 至烟尽,取研细粉,名赤霜。治走马牙疳,久溃不敛者,撒上数次收功。生者可疗冷哮,不伤人者。


味辛苦酸,大热大毒,内服劫痰截疟,外敷去腐杀虫。锡之苗也。炼者名砒霜,其性亦烈。中其毒者,生羊血、绿豆汁可以解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