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血虚

《伤科汇纂》:血虚

《续名医类案》:血虚

《可法良规》云∶凡伤损筋糜肉烂,脓血大泻,阳亦随阴而走,元气丧败,理势必然,气血不虚者鲜矣。智者审之!


又云∶凡伤损之症,遍身作痒,或搔破如疮疥,此血不营于肌腠,当作血虚治之;不应补其气。亦有愈后身起白屑,落而又起,或有如布帛一层,隔于肌肤,乃气血俱虚,不能营于腠理,宜大补气血为主;若作风邪治之,误矣。


又云∶凡伤损之症,肢体麻木,若口眼如常,腰背如故,而肢体麻木者,气虚也。盖血气虚,故血虚之人,肢体多麻木,此是阴虚火动而变症,实非风也,当用升阳滋阴之剂;若作风治,凶在反掌。


又云∶凡伤损之症,贵乎大补气血,则腐肉易于溃烂,疮口易于生肌。每见治者,不知亏损,往往多用十宣散,又以方内参、 、芎、归为补益之剂,嫌其中满,多用不过钱许;以浓朴、防己为清毒之药,因其行散,动辄倍加。此何益于气血,而欲责其速溃、速敛、速生肌乎。无怪其烦躁作渴,饮食益少,因之不起者众矣。


又云∶凡伤损之症,不可轻服乌附等味,盖其性味辛热,恐助火以益其患。其平素有失血虚之人,虽在冬令,决不宜用,缘滞血得火而益伤,阴血得火而益耗,运血得火而妄行,患肉得火而益坏。若人平素虚寒,或因病而阳气脱陷者,则用之不在此例。


杨乘六治许氏妇,产后动怒,寒热往来,胁痛口苦,(肝火病,其状如疟。盖胆为肝腑,肝病则胆亦病矣。)渐次发热晡热。医云风证,混加表散,腹左忽增一块,匾大如掌,日夜作痛。或疑寒凝,或疑食滞,或疑瘀蓄,或疑痞积,杂治之,病益甚,食减肌瘦。脉之,右关弦洪,左关弦数,面色黑瘦,舌色淡黄而干,症乃怒气伤肝经,血少而燥痛也。盖肝居胃左,本藏血者也,血足则其叶软而下垂,血亏则其叶硬而横举,内与胃相磨,外与肌相逼,能不隐而痛乎?凡性躁多怒者,往往患此,而妇女尤多。庸妄不知,误用香燥削克之剂,枉杀者不知凡几,良可叹也!以滋水清肝饮,四剂块消痛止。继用归脾汤去木香,加白芍、丹皮、山栀,间服十余剂而痊。(必用归脾收场,吾知其守而未化也。)


许氏妇,产后发热,或时作寒,头痛体倦,医与疏邪降火,烦渴不食。杨诊之,其脉浮取似数,重按则芤,左手尤甚,唇舌皆白,面无血色,用十全大补汤加炮姜。或曰∶如此大热而用姜、桂,何也?曰∶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两相根据附者也。今产后阴血大亏,虚阳无附,浮散于外而为热,非引浮散之阳,归于柔阴,其热不退,(却不尽然。)故用温补血气之剂,欲其补以收之也。又曰∶姜、桂味辛而散,何云补以收之耶?曰∶桂逢阳药,固能汗散,若逢血药,即为温行。姜之为用,生则开肌发汗,熟则温中散寒,至炮黑则入血,且能引气药以入血分而生新血,故以大补为主,以之为佐使,阴得阳生,则热自除耳。四剂,果热退身凉。十余剂,诸症悉愈。


凡产后症,多属阴虚血少,第以二地、二冬、杞子,一切养荣之剂,无不立愈。若气血兼补,杂以姜、附刚剂,非担延时日,即贻病者后患,临症者宜审之。(雄按∶魏氏独擅此长,至论产后,却是最为贴切。)


柴屿青治钱屿沙官侍御时,其夫人产后三日,恶露甚少,面色唇燥,口干身热,(与前案唇舌皆白,面无血色同。)拟用参。屿沙以产后不宜用补为疑。柴曰∶果有外感,自别有治法,今症属不足,舍此必致贻患,不可用参之说,此不知医者及女流之说也。遂投人参当归散,加好桂一钱,次日口润生津,调理半月而痊。


陆祖愚治聂巡司子妇,产后百余日,大肠燥结,虚火上冲,便血肠鸣,腹满短气,内外皆热,半月不能进饮食,或与养血清火,愈甚。诊得两脉浮洪而数,按之无神,脾肾两脉更觉空虚,乃产后元气耗散,真阴不足,而非实热也。用八味丸,清晨淡盐汤送下三钱,用四君加归、芍、麦冬、知母、莲肉,作煎剂,数服,诸症少缓。后以补中益气加白芍、麦冬,一月瘳。


马元仪治陆氏妇,产未一月,因起居微触,便血三日,遂彻夜不寐,此新产去血过多,虚而益虚也。凡有所触,必伤其肝,肝伤而血溢,则气亦不守矣。气虚血弱,心神无养,故目为之不瞑。又与归脾大剂,用参至一两,加鹿茸三钱,两月而愈。(论是,而方未尽协。)


魏玉横曰∶许竹溪室人,产后数日,发热自汗,面赤头痛,恶食不眠,恶露虽极少而淡,腹时胀痛,脉则洪大而数。曰∶此血虚也,腹胀面赤,其势欲崩,宜峻补。或问故,曰∶面赤者,阳上越也;腹胀者,阴下陷也。阳上飞则阴下走,势所必然。以熟地一两,杞子、枣仁各五钱,一剂。次日,小腹之右,忽有一块,如且硬,按之痛甚,于是疑为瘀而误补,欲更张。幸病患素服予药,姑再延诊。曰∶其块骤起,即大如 ,虽瘀滞亦无如是之甚也,此正肝脾失血,燥而怒张,得补犹然,否则厥而崩矣。今脉大渐敛,面赤渐退,非药之误,乃药之轻也。令前方加倍,再入炒白芍五钱,炙甘草一钱,一服,块渐平,再服,块如失。前方减半,数剂,诸症全安。此症若作瘀治,断无幸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