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张氏医通》:心痛胃脘痛(心疝、心瘥)

灵枢云。邪在心则心痛。喜悲时眩仆。(此言胞络受邪。在腑不在脏也。)手少阴之脉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此言别络受邪。在络不在经也。)厥心痛。与背相控。善 。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腹胀胸满。心痛尤甚。胃心痛也。如以锥针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肺心痛也。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五脏之滞。皆为心病肾心痛者。多由阴火上冲之故。胃心痛者。多由停滞。脾心痛者。多由寒逆中焦。肝心痛者。多由木火之郁。病在血分。肺心痛者。多由上焦不清。病在气分。若知其在气则顺之。在血则行之。郁则开之。滞则通之。火多实。则或散或清之。寒多虚。则或温或补之。必真心痛者。乃不可治。否则但得其本。则必随手而应也。


金匮云。九痛丸治九种心痛。兼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


并冷冲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忌口如常法。


仲景于胸痹后附此方。治九种心痛。以其久着之邪不同暴病。故药则加峻。而汤改为丸。取缓攻不取急荡也。九种心痛。乃久客之剧证。即肾水乘心。香港脚攻心等别名也。痛久血瘀。阴邪团结。故用参、附温气散邪。药中加生野狼芽、巴豆、吴茱萸驱之使从阴窍而出。以其邪据胃中。结成坚垒。非直捣其巢。终不去也。后人心痛分为九种。曰饮。曰食。曰气。曰血。曰冷。曰热。曰悸。曰虫。曰疰。虽祖此义。而实未详内经金匮之旨也。


论曰。诸心痛者。皆手少阴厥气上冲也。有热厥心痛者。身热足寒。痛甚则烦躁而吐。额上自汗。其脉洪大。知为热也。先宜越婢汤汗之。次用金铃子散清之。有火实心痛者。因受时气。卒然发痛。大便或秘。久而注闷。心腹高起。按之愈痛。不能饮食。急以凉膈散利之。不应。为食积痰饮留结也。煮黄丸、水煮金花丸选用。有寒厥心痛者。手足逆而通身冷汗出。或大便利而不渴。气力微弱。其脉沉细。急以术附汤温之。寒厥暴病非久病也。朝发夕死。当急救之。久痛非寒。暴痛非热。不可不察。凡言心痛。都属胃脘。丹溪云。外受寒者。当温散。内受寒者。当温利。病久属郁。郁则热。用山栀为热药之向导。必佐以生姜汁。多用台芎开之。或二陈加川芎、苍术。倍加姜汁炒山栀。如痛甚者。加炮姜。为从治之法也。外吸凉风。内伤冷物。寒客于胃。则卒然而痛。二陈加草豆菀、干姜、吴茱萸。日久发热。加姜汁炒川连、山栀。心腹绞痛如刺。两胁胀满。千金高良姜汤。脉实坚。按之心下满痛者为实。大柴胡汤。脉弦数者。是木克土也。治之以小建中汤。取芍药味酸。于土中泻木。如脉沉细。是水来侮土。治以理中汤。取干姜味辛。于土中泻水。大寒客于心胸作痛。则呕逆不能食。腹中寒气上冲。痛不可按者。金匮三物大建中汤。上散浊饮寒气。下安太阴。寒气作痛。绵绵不绝。无增无减。术附汤加草豆蔻、浓朴。风冷邪气。入乘心络。或腑脏暴感寒气。上乘于心。卒然心痛。或引背膂。经久不瘥。崔氏乌头丸。凡心痛脉沉而迟者易治。坚大而实。浮大而长滑数者难治。因冷积痰气而痛者。理中汤去人参。加苓、半、丁香、木香、白豆蔻。或四七汤加木香、肉桂。痛而气上急者。苏子降气汤去前胡加木香。痰涎壅盛而痛。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间进半硫丸。郁痰作痛。或因恚怒劳力酒食而发。发则自下逆冲而上。后必作寒热。以郁必从少阳而发出于外。其脉必数。其热与痛忽重忽轻。其证多渴而大便秘。治宜清中蠲痛汤。痰积作痛。脉滑而实。恶心烦满。时吐酸水。此因气滞。碍其道路。不得营运而作痛。清中汤加香附、苍术、南星、滑石、木香、海石之类。如痰甚者。导痰汤加白螺蛳壳 过一钱。停饮恶心烦闷。时吐黄水。腹中辘辘有声而痛。胃苓汤。胸痛短气者。水气在脏腑也。轻者五苓散。重者用子和法取之。有痰。二陈汤加姜汁。气郁脉沉伏。或结或弦。胸中气壅。攻刺胀痛。沉香降气散。中气虚。按之则痛定。二陈加炮姜。不应。理中汤。病久服耗气药太过。脉大或数无力。亦为中气虚。六君子加炮姜。心膈大痛。发厥呕逆。诸药不纳者。趁势以鹅翎探吐。痰尽而痛愈。凡按之痛减者为虚。宜酸收。不宜辛散。心痛属火。不时举发者。山栀姜汁炒黑。少加炮姜、甘草。一服立止。平日好饮热酒。致死血留于胃口作痛。脉必涩或芤。饮下作呃。口中作血腥气。手拈散加桔梗开提其气。胃气虚人。不能行其药力者。加人参二三钱。用相反之味。激其性以搜血也。壮盛者代。抵当丸加干漆灰。虚弱人。四物汤加桃仁、穿山甲、桂心、蓬术、赤降香煎服。卒中恶心痛。用苦参一两。酢煮顿服。老弱者。分二三服。若脉微欲绝。手足逆冷。肉桂一两。水煮分三服效。虫痛。鹤虱一味为末。蜜丸。蜜汤下四五十丸。慎酒肉。取有形滓以入虫口也。胃脘痛吐虫。曾服打积药不愈。是中气伤。当调中气为主。虫痛面有白斑。唇红能食。或口中沫出。当以祛虫法治之。因蛔作痛。痛有休止。令人吐蛔。蛔动故也。用川椒、乌梅、黄连、槟榔煎服。膈上隐隐作痛。坐不得卧。而吐臭秽痰涎。当作肺痈治之。膈间肿痛。不能进食。但喜饮水。或咽肿。人迎盛而气口紧者。当作胃痈治之。


心疝 肾气逆上攻痛。必从脐下上升。小便难。此名心疝。生韭汁和五苓散。以茴香煎汤下。或有疝气冲心而痛者。当于疝门求治。亦有香港脚攻心而痛者。则于香港脚门求治可也。


心瘥 因胃口热。食易消。故瘥。素问谓之食瘥。为痰火鼓动所致。亦类中消。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胃中火蕴而瘥。二陈加川连。或五苓散加辰砂。亦有病瘥。呷姜汤数口。或进干姜温剂而愈。此膈上停寒。中有伏饮。见辛热则消也。


〔诊〕 心脉微急为痛。短而数心痛。涩则心痛。脉浮大弦长者死。沉细者生。胃脉微滑为痰饮。滑实为宿食。沉紧为冷积。沉涩为气滞。数为火。浮为风。弦为血。忽大忽小者。为虫也。


东垣治一妊妇。冬至因恸哭。口吸风寒。忽病心痛不可忍。浑身冷气欲绝。曰。此乃客寒犯胃。故胃脘当心而痛。急与草豆蔻、半夏、生姜、炙甘草、益智仁之类。或曰。半夏有毒。重妊服之可乎。曰。乃有故而用也。岐伯曰。有故无陨也。服之遂愈。


滑伯仁治一妇。盛暑洞泄。厥逆恶寒。胃脘当心而痛。引腹引胁。转为滞下。呕哕不食。医以中暑霍乱治之益剧。脉三部俱微短沉弱。不应呼吸。曰。此阴寒极矣。不亟温之。则无生理。内经虽曰用热远热。又曰有假其气。则无禁也。于是以姜、附温剂三四进。间与来复丹。脉稍有力。厥逆渐退。更与姜、附七日。诸证悉去。遂以丸药除其滞下而安。江应宿治一人。心脾痛。积十年矣。时发则连日呻吟减食。遍试诸方罔效。诊之。六脉弦数。曰。此火郁耳。投姜汁炒川连、山栀泻火为君。川芎、香附、橘皮、枳壳开郁理气为臣。反佐炮姜从治为使。一服而愈。再与平胃散加姜汁炒川连、山栀。神曲糊丸。以刈其根。不复举矣。


李士材治张侗初。善怒善郁。且酬应繁剧。胸中痛甚。夜不成寐。医用菖蒲、枳、朴、木香、豆蔻。殊不知此证属虚。虚则浊阴不降。神气失守。故痛且寤也。遂以归脾汤。倍用人参、当归。不十剂而胸次快然安寝。


又治宋敬夫心腹大痛。伛偻不能仰。日服行气和血药罔效。其脉左滑而急。其气不能以息。


偶一咳攒眉欲绝。为心疝无疑。以生姜饮粥。取小 香、川楝子、青木香、广木香、吴茱萸、木通、延胡索、归身、青皮。一服而痛减。五日而安。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