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景景医话》:噎

《冷庐医话》:噎

《吴鞠通医案》:噎

《医学纲目》:噎

《证治准绳·类方》:噎

《证治准绳·杂病》:噎

吴江钮玉樵诱《觚剩》载:武昌小南门外献花寺僧自究病噎,百药不效,临殁,谓其 徒曰“我毒[独]罹此患,胸臆必有物为祟,逝后剖去殓我,我感之入地矣。”其徒如教, 得一骨如簪,收置经案,久相传示。阅岁,适有戎帅寓寺,从者杀鹅。未断其喉,偶见此骨,取以挑刺,鹅血喷发,而骨遂消灭。自究之徒亦病噎,因悟鹅血可治,数饮遂愈。遍以此方授人,无不验者。


燧按:苏恭谓鹅毛灰治噎,不独血也。


《名医类案》载∶绛州僧病噎不能食,语弟子死后可开胸喉,视有何物,弟子开视,得一物,似鱼而有两头,置钵中,时寺中刈蓝作靛,取置钵中,虫遂化为水。自是人以靛治噎疾多效。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以为此乃生瘕,非五噎比,后人因以蓝治噎,误矣,盖噎亦有因瘕而成者,蓝能疗之,未可以概治噎症也。按∶《续名医类案》载∶武昌僧患胃脘痛,其徒亦患之,师死,遗命必剖视吾心,果于心间得细骨一条,长七八寸,形如簪,插瓶中供师前,偶有贵客至杀鹅,取骨挑鹅喉,凡染鹅血处即化,徒饮鹅血数日,胃疾竟除。


此与绛州僧事相类,考《本草》鹅血治噎膈反胃,张石顽《医通》备述其法。僧之胃痛而生骨,殆亦噎类耶?然则鹅之功用,实胜于蓝矣。


明·蒋仪《用药镜拾遗赋》注云∶噎膈翻胃,从来医者病者群相畏惧,以为不治之证,余得此剂,十投九效,不啻如饥荒之粟,隆冬之裘也,乃作歌以志之曰∶谁人识得石打穿,绿叶深纹锯齿边,阔不盈寸长更倍,圆茎枝抱起相连,秋发黄花细瓣五,结实扁子针刺攒,宿根生本三尺许,子发春苗随弟肩,味苦辛平入肺脏,穿肠穿胃能攻坚,采掇花叶捣汁用,蔗浆白酒佐使全,噎膈饮之痰立化,津咽平复功最先。按∶石打穿,《本草》罕见,至《本草纲目拾遗》始载其功用,然世人识之者鲜,即或识之,亦未必信而肯服。余谓噎症初起,莫如《医学心悟》之启膈散。又秘传噎膈膏,程杏轩《医述》以为效如神丹。(人乳、牛乳、芦根汁、人参汁、龙眼肉汁、蔗汁、梨汁,七味等分,惟姜汁少许,隔汤炖成膏,微下炼蜜,徐徐频服。)至顾松园之治膈再造丹,谓能挽回垂绝之症,(见“今书门”。)有此数方,何事更求僻药乎?


噎膈之症,定州杨素园大令藜照所论,最为详核,见于王孟英《古今医案按选》中,备录于此。


此证昔与反胃混同立论,其实反胃乃纳而复出,与噎膈之毫不能纳者迥异。即噎与膈亦有辨,噎则原能纳谷,而喉中梗塞,膈则全不纳谷也。至为病之源,昔人分为忧、气、恚、食、寒,又有饮膈、热膈、痰膈、虫膈,其说甚纷。叶天士则以为阴液下竭,阳气上结,食管窄隘使然。说本《内经》,最为有据。徐洄溪以为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其已成者,无法可治。其义亦精。然以为阴竭而气结,何以虚劳症阴竭致死,而阳不见其结?以为阴竭而兼忧愁思虑,故阳气结而为噎,则世间患此者,大抵贪饮之流,尚气之辈,乃绝不知忧者,而忧愁抑郁之人,反不患此,此说之不可通者也。以为瘀血顽痰,逆气阻隔胃气似矣。然《本草》中行瘀化痰降气之品,不一而足,何竟无法可治?此又说之不可通者也。余乡有治此者,于赤日中缚病患于柱,以物撬其口,抑其舌,即见喉间有物如赘瘤然,正阻食管,以利刃而去之,出血甚多,病者困顿,累日始愈。以其治甚险,故多不敢尝试。又有一无赖,垂老患此,人皆幸其必死,其人恨极,以紫藤梗拘探入喉中,以求速死,呕血数升,所患径愈。


此二人虽不可为法,然食管中,的系有形之物阻扼其间,而非无故窄隘也明矣。又献县人患此临危,嘱其妻剖喉取物,以去其病,比死,其妻如所诫,于喉间得一物,非骨非肉,质甚坚韧,刀斧莫能伤,掷之园中树上,经年亦不损坏,一日其子偶至园中,见一物粘缀草间,栩栩摇动,审视,则其父喉中物也,异而伫目半日许,物竟消化,遂采其草藏之,有病噎者煎草与饮,三啜辄愈,遂以治噎擅名,如是者十余年,后其草不生始止,是世间原有专治此证之药矣。余臆度之,此症当由肝过于升,肺不能降,(王孟英云∶片言断定,卓识真不可及。)血之随气而升者,留积不去,历久遂成有形之物,此与失血之证同源异脉。其来也暴,故脱然而出为吐血,其来也缓,故流连不出为噎膈。汤液入胃,已过病所,必不能去有形之物,故不效。其专治此症之药,必其性专入咽喉,而力能化瘀解结者也。昔金溪一书贾患此,向余乞方,余茫无以应,思韭叶上露善治噤口痢,或可旁通其意,其人亦自知医,闻之甚悦,遂煎千金苇茎汤,加入韭露一半,时时小啜之,数日竟愈。(王孟英云∶方妙。)



王 左尺独大,肾液不充,肾阳不安其位,尺脉以大为虚,经所谓阴衰于下者是也。右手三部俱弦,食入则痛,经所谓阳结于上者是也。有阴衰而累及阳结者,有阳结而累及阴衰者。


此证形体长大,五官俱露,木火通明之象。凡木火太旺者,其阴必素虚,古所谓瘦人多火,又所谓瘦人之病,虑虚其阴。凡噎症治法,必究阴衰阳结,何者为先,何者为后,何者为轻,何者为重?此症既系阴虚为本,阳结为标,何得妄投大黄十剂之多?虽一时暂通阳结,其如阴虚而愈虚,何业医者岂不知数下亡阴乎?且云歧子九法,大半皆攻,喻嘉言痛论其非,医者岂未之见耶?愚谓因怒停食,名之食膈,或可一时暂用,亦不得恃行数用,今议五汁饮果实之甘寒,牛乳血肉之变化,降胃阴以和阳结治其标,大用专翕膏峻补肝肾之阴,以救阴衰治其本,再能痛戒恼怒,善保太和,犹可望愈。


真大生地(四斤) 人参(四斤) 杭白芍(四斤) 清提麦冬(四斤) 阿胶(四斤) 蔡龟胶(四斤) 山萸肉(二斤) 鳖甲(四斤) 芡实(二斤) 沙苑蒺藜(四斤) 海参(四斤) 鲍鱼(四斤)猪脊髓(一斤) 羊腰子(三十二对) 鸡子黄(六十四个) 云苓块(四斤) 乌骨鸡(一对)牡蛎(四斤) 莲子(四斤) 桂圆肉(二斤) 白蜜(四斤)


取尽汁久火煎炼成膏。



李 五十四岁 大凡噎症由于半百之年,阴衰阳结,古来纷纷议论,各疏所长,俱未定宗。大抵偏于阳结而阴衰者,宜通阳气,如旋复代赭汤,进退黄连汤之类。偏于阴衰而阳结者,重在阴衰,断不可见一毫香燥,如丹溪之论是也。又有食膈宜下,痰膈宜导,血膈宜通,络气膈宜宣。肝呕吐太过而伤胃液者,宜牛转草复其液。老僧寡妇,强制太过,精气结而成骨,横处幽门,宜鹅血以化之。厨役受秽浊之气伤肺,酒肉胜食而伤胃,宜化清气,不可胜数。


按∶此症脉沉数有力而渴,面色苍而兼红,甫过五旬,须发皆白,其为平日用心太过,重伤其阴,而又伏火无疑。用玉女煎法。


真大熟地(六钱) 石膏(八钱) 牛膝(三钱) 炙甘草(三钱) 麦冬(六钱) 白粳米(一撮) 知母(二钱) 旋复花(三钱,新绛纱包)


每早服牛乳一茶碗。



张 六十三岁 老年阳结,又因久饮怒郁,肝旺克土,气上阻咽,致成噎食。按∶阳气不虚不结,断非破气可疗,议一面通补胃阳,一面镇守肝阴法。


洋参(二钱) 茯苓块(四钱) 桂枝(六钱) 代赭石(一两二钱, ) 半夏(一两) 旋复花(五钱,包) 生姜(六钱)


七帖。


二十日 阳脉已起,恐过涸其液,议进阴药,退阳药。


洋参(四钱) 桂枝(三钱) 白芍(六钱,炒) 旋复花(六钱) 茯苓(三钱) 炙甘草(三钱) 代赭石(一两, ) 半夏(六钱) 姜汁(每杯冲三小匙)


二十五日 前日脉数,因退阳进阴,今日脉缓而痰多,仍须进阳,俾中焦得运,以复其健顺之体。


洋参(二钱) 桂枝(六钱) 焦白芍(三钱) 半夏(一两二钱) 茯苓(八钱) 代赭石(一两六钱) 旋复花(六钱,包) 生姜(五大片)


二帖。



傅 五十五岁 先因酒楼中饮酒,食烧小猪响皮,甫下咽,即有家人报知朋友凶信,随即下楼寻车,车夫不知去向,因步行四五里,寻至其友救难未遇。又步行四里,又未遇。渴急饮冰冻乌梅汤三碗,然后买车返家,心下隐隐微痛,一月后痛有加,延医调治,一年不效。次年五月饮水一口,胃中痛如刀割,干饭不下咽,已月余矣。闰五月初八,计一粒不下已十日,骨瘦如柴,面赤如赭,脉沉洪有力,胃中痛处,高起如桃大,按之更痛。余曰∶此食膈也,当下之。因用大承气汤,加牵牛,作三碗,一碗痛至少腹,三碗痛至肛门,大痛不可忍,又不得下。于是又作半剂,服一碗,外加蜜导法,始下如鸭蛋,黑而有毛,坚不可破。次日先吃烂面半碗,又次日饮粥汤,三日食粥,五日吃干饭矣。下后所用者,五汁饮也。



杨 四十六岁 先因微有痰饮咳嗽,误补于前,误下于后,津液受伤,又因肝郁性急,致成噎食,不食而大便燥,六脉弦数,治在阴衰。


炙甘草(三钱) 大生地(六钱) 生阿胶(三钱化) 丹皮(三钱) 麦冬(三钱) 麻仁(三钱) 郁金(八分)


服七帖而效,又于前方加∶


鳖甲(四钱) 杞子(三钱) 服十七八帖而大效,进食如常。惟余痰饮,后以外台茯苓饮散,减广皮、枳实,收全功。



〔丹〕一男子年六十二岁,平居不能顿食,常喜频食。一日忽觉咽膈壅塞,大便结粪如羊矢,三四日一见,走动倦乏,与补气药则作痛。医见食少,则与快肠胃消导之药。予脉之,两手俱见涩脉似真脏,喜其人形瘦而色紫黑,病见乎冬,却有生意。遂于四物汤加白术、陈皮煎取浓汤,研桃仁十二粒,再煎沸饮之。多食诸般血以助药力。三十帖而知,至五十帖而大便润,七十帖而食进,百帖而愈。


浦江男子年六十,自来好色虚甚,去秋患吐病,或有作时,或有止时,腹结微渴。


地黄(一钱) 人参(半钱) 白术(一钱) 黄芩(三分) 川芎(三分) 芍药(一钱) 当归 陈皮(各五分)枳壳(半分) 甘草(炙,二分) 木通(三分)


杨淳三哥,大便秘涩,咽塞不通,人参散主之。(方见大便秘门。)



〔洁〕浓朴丸治饮食噎塞。(方见翻胃。)



〔丹〕东阳王仲延,咽膈间常觉有物闷闷,每食物必屈曲自膈而下,且梗涩作微痛,食亦减,他无所苦。


予脉之,右甚涩而关甚沉,左却和。予曰∶污血在胃脘之口,气因而郁为痰,此必食物所致,明以告我。彼不自觉。予又曰∶汝去冬好食何物为多?曰∶我每日必单饮点剁酒三两杯逼寒气。为制一方,用生韭汁半盏,令细呷之,每服半盏,一日三次,尽韭二斤而安。


治膈噎。马剥儿,即王瓜,烧存性。每一钱,用枣肉平胃散二钱,温酒调服,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神效。(枣肉平胃散方见《局方》。)



〔世〕治噎。鸡谷袋不问多少,不可失包内物一粒,用泥固济,火 存性。用姜汁炒香附每个入半两,香附末神曲为丸,姜汤送下。


治气噎,不下饮食。


枇杷叶(去毛,炙)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上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同煎至六七分,温服,不计时候。


治膈气噎不下饮食。用陈皮去白,不拘多少,用大蒜研细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后,日三服。



〔《金匮玉函》〕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水三大盏,煮二盏,去渣温服。



〔罗〕汉防已散 治五噎。


汉防己(五钱) 官桂(一两) 细辛(七钱半) 陈皮(去白,一两) 羚羊角(末) 紫苏(各七钱半) 杏仁(汤洗,去皮尖,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三片,水煎,日二。



〔《本》〕治五种积气及五噎,胸膈不快,停痰宿饮,缠金丹。


丁香 木香 沉香 槟榔 官桂 胡椒 砂(研) 白丁香(各一钱) 白豆蔻 飞矾(各一钱,研) 马兜铃 南星 五灵脂 栝蒌根 半夏(各半两) 朱砂(三钱,留半为衣)


上为细末,入二味研药和勺,生姜汁煮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丸,生姜汤下,或干嚼萝卜汤下。


治气食忧劳思虑,五噎膈气丸。


麦门冬 甘草(各五钱) 人参(四钱) 桂心 细辛 川椒 远志(去心,炒。各三钱) 附子 干姜(各二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鸡豆大。绵裹二丸含化,食后日三、夜三服。胸中当热,七日愈。


治气食忧劳思虑,五噎膈气丸。


半夏 桔梗(各一两) 肉桂 枳壳(各两半)


上细末,姜汁面糊丸,如桐子大。姜汤下三十丸,食后临卧服。



〔无择〕《广五行记》永徽中有僧惟则,病噎不能食,谓诸弟子曰∶吾死后便可开吾胸喉,视有何物。自经而卒。弟子果开视胸中,得一物形似鱼而有两头,遍体皆肉鳞。弟子置碗中,跳跃不止,戏以诸味,皆随化尽。时夏中盛蓝作淀,适有一僧,以淀置器中,此虫遂绕器中走,须臾化为水。此乃虫瘕,非五噎比。后人因以蓝治噎,误矣。



〔子和〕沈丘王宰妻,病胸膈不利,口流涎沫,自言咽下胃中常有雷声,心间时作微痛,又复发昏。胸乳之间,灸瘢如棋。化痰利膈等药,服之三载,病亦依然。其家知戴人痰药不损,来求之。一涌而出雪白虫一条,长五六寸,有口鼻牙齿,走于涎中。病者恶而断之,中有白发一茎。此正与徐文伯所吐宫人发瘕一同,虫出立安。



运气 噎皆属燥。经云∶阳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又云∶阳明之胜,内余嗌塞,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又云∶阳明司天清复,内余噎塞者是也。


上按运气,皆以嗌塞生于燥。嗌塞者,噎病也。丹溪皆以噎病生于血槁,血槁则燥矣。得病情合经旨者,丹溪一人也。



〔禹锡〕头垢治噎,酸浆水煎膏用之,立愈。



〔《圣》〕治膈气,咽喉噎塞,饮食不下。用碓觜上细糠,蜜丸如弹子大。不时含一丸,咽津下。



〔孙〕治噎欲发时,衔鸬 鸟嘴遂下。《外台秘要》同。



〔《圣》〕治噎病。用野狼结喉骨曝干,杵末,入半钱于饭、饮内食之,妙。



〔《摘》〕五噎。吞酸多唾,呕吐不止∶天突(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三吸)。通关(在中脘旁各五分,针入八分,左捻能进饮食,右捻能和脾胃。许氏云∶此穴一针四效,凡下针后,良久觉脾磨食、觉针动为一效。次针破病根,腹中作声为二效。次觉流入膀胱为三效。又次觉气流行腰后骨空间为四效。)



〔《撮》〕治五噎∶ 中 中魁(中指大三节尖灸之,以口吹火灭。)



〔甄权〕噎塞膈气∶通谷



〔《明堂》〕五噎分治∶气噎, 中。忧噎,心 (灸。)食噎,乳根(乳左下一寸八分,灸。)劳噎,鬲 (灸)。思噎,天府(灸)。



〔《集》〕五噎∶劳宫、中魁、中脘、三里、太阴、支沟、上脘(不已,再取后穴∶) 中、太白、下脘、右关、脾、胃 。



〔仲〕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即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肠鸣。医不知,而反与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 。



〔《脉》〕寸口脉紧而芤 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


人参散(见大便秘。)


浓朴丸(见反胃。)


昆布丸(《良方》) 治五噎,咽喉妨塞,食饮不下。


昆布(洗去咸水) 麦门冬(去心,焙) 天门冬(去心,焙) 诃藜勒(去核,各一两半) 木通 川大黄(微炒) 川朴硝 郁李仁(汤浸,去皮,微炒) 桂心 百合(各一两) 羚羊角(屑) 杏仁(汤浸,去皮尖,麸炒黄) 紫苏子(微炒) 射干(各半两) 柴胡(去芦) 陈皮(汤浸,去白) 槟榔(各二钱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不拘时,热酒送下。夜饭后用绵裹弹子大一丸噙化。


代抵当丸(见蓄血。)


竹皮散(《良方》) 治噎声不出。


竹皮(一方用竹叶) 细辛 通草 人参 五味子 茯苓 麻黄 桂心 生姜 甘草(各一两)


上 咀,以水一斗,煮竹皮,下药煮取三升,分三服。


补中益气汤(见劳倦。)


吴茱萸丸(东垣) 大理脾胃,胸膈不通,调中顺气。


吴茱萸 草豆蔻仁(各一钱二分) 橘皮 益智仁 人参 黄 升麻(各八分) 白僵蚕泽泻 姜黄 柴胡(各四分) 当归身 甘草(炙,各六分) 木香(二分) 青皮(三分) 半夏(一钱)大麦 (一钱五分)


上为细末,用汤浸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十丸,细嚼,白汤送下。无时。


利膈丸(见反胃。)


黄 补中汤(见痞。)


滋肾丸(见小便不通。)


消痞丸(见痞。)


噎谓饮食入咽而阻碍不通,梗涩难下,有下者,有不得下者,有吐者,有不吐者,故别立门。血槁者,地黄、麦门冬、当归煎膏,入韭汁、乳汁、童便、芦根汁、桃仁泥,和匀,细细呷之。大便秘涩,加桃仁泥、玄明粉,或用人参散。有实积者,可暂用浓朴丸,亦可用昆布丸。食物下咽,屈曲自膈而下,梗涩作微痛,多是瘀血,用前膏子药润补之后,以代抵当丸行之。有生姜汁煎方,用生姜汁、白蜜、牛酥各五两,人参去芦末,百合末各二两,内铜锅中,慢火煎如膏,不拘时候含一匙,如半枣大,津咽;或煎人参汤,调下一茶匙亦得,此虚而燥者宜之。手巾布裹舂杵头糠,时时拭齿,治卒噎。刮舂米杵头细糠吞之,或煎汤呷,或炼蜜丸,含咽津亦得。


杵头糠、人参末、石莲绞肉、柿霜、玄明粉等分,舐吃。枇杷叶拭去毛炙,陈皮去白各一两,生姜半两,水煎分温三服。噎病,喉中如有肉块,食不下,用昆布二两,洗去咸水,小麦二合,水三大盏煎,候小麦烂熟去滓,每服不拘时,吃一小盏,仍拣取昆布,不住含三两片咽津极效。噎病声不出,竹皮饮。东垣曰∶堵塞咽喉,阳气不得出者,曰塞。阴气不得下降者,曰噎。夫噎塞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令诸经不行,则口开目瞪气欲绝,当先用辛甘气味俱阳之药,引胃气以治其本,加堵塞之药,以泻其标也。寒月阴气大助阴邪于外,于正药内加吴茱萸,大热大辛苦之味,以泻阴寒之气。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智、黄柏,散寒气泄阴火之上逆、或以消痞丸合滋肾丸。滋肾丸者,黄柏、知母、微加肉桂,三味是也。或更加黄连别作丸。二药七八十丸,空心约宿食消尽服之,待少时以美食压之,不令胃中停留也。以上诸法,悉于补中益气汤加减之。


膈咽不通,并四时换气用药法《黄帝针经》云∶胃病者,腹 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夫咽者,咽物之门户也。膈者,上焦心肺之分野。不通者,升降之气上不得下交通。又云∶清气在下,则生餐泄,泄黄如糜,米谷不化者是也。浊气在上则生 胀,腹中胀满,不得大便,或大便难,先结后溏皆是也。浊气在上,当降而不降者,乃肾肝吸入之阴气不得下,而反在上也。胃气逆上,或为呕,或为吐,或为哕者,是阴火之邪上冲,而吸入之气不得,入故食不下也。此皆气冲之火,逆胃之脉反上而作者也。清气在下则生餐泄者,胃气未病之日,当上行心肺而经营也,因饮食失节,劳役形体,心火乘于土位,胃气弱而下陷入阴中,故米谷入而不得升,反降而为餐泄也。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表里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盖胃病者,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饮食不下,取三里者是也。《针经》云∶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是为大 , 者惑也。气不交通,最为急证,不急去之,诸变生矣。圣人治此有要法,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先补其阳,后泻其阴,是先令阳气升发在阳分,而后泻阴也。春夏之月,阳气在经,当益其经脉,去其血络。秋冬阳气降伏,当先治其脏腑。若有噎有塞,塞者,五脏之所生,阴也,血也。噎者,六腑之所生,阳也,气也。二者皆由阴中伏阳而作也。今立四时用药并治法于后。冬三月,阴气在外,阳气五内,当外助阳气,不得发汗,内消阴火,勿令泄泻,此闭脏周密之大要也。盛冬乃水旺之时,水旺则金旺,子能令母实,肺者肾之母,皮毛之阳,元本虚弱,更以冬月助其令,故病者善嚏,鼻流清涕,寒甚则出浊涕,嚏不止,比常人尤大恶风寒,小便数而欠,或上饮下便,色清而多,大便不调,夜恶无寐,甚则为痰咳,为呕,为哕,为吐,为唾白沫,以至口开目瞪,气不交通欲绝者,吴茱萸丸主之。夏三月大暑,阳气在外,阴气在内,以此病而值此时,是天助正气而锉其邪气,不治而自愈矣。然亦有当愈不愈者,盖阴气极盛,正气不能伸故耳。且如膈咽不通,咽中如梗,甚者前证俱作,治法当从时,用利膈丸泻肺火,以黄 补中汤送下。如两足痿厥,行步 怯,欹侧欲倒,臂 如折,及作痛而无力,或气短气促而喘,或不足以息,以黄 、人参、甘草、白术、苍术、泽泻、猪苓、茯苓、橘皮等作汤,送下滋肾丸一百五十丸。六七月之间,湿热之令大行,气短不能言者,加五味子、麦门冬。如心下痞,膨闷食不下,以上件白术、苍术等汤,送下消痞丸五七十丸,更当审而用之。


【诊】寸口脉浮大,医反下之,此为大逆,浮即无血,大即为寒,寒气相搏,即为肠鸣,医不知而反与饮水,令汗大出,水得寒气,冷必相搏,其人即噎。寸口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