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噎膈

《古今医案按》:噎膈

《景岳全书》:噎膈

《凌临灵方》:噎膈

《灸法秘传》:噎膈

《脉症治方》:噎膈

《古今名医汇粹》:噎膈

《药症忌宜》:噎膈

《叶天士医案精华》:噎膈

《医学集成》:噎膈

《医学心悟》:噎膈

《医学摘粹》:噎膈

《医学摘粹》:噎膈

《医学正传》:噎膈

《友渔斋医话》:噎膈

《张氏医通》:噎膈

《张聿青医案》:噎膈

《证治汇补》:噎膈

丹溪治一少年.食后必吐出数口.却不尽出.隔上时作声.面色如平人.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间.其得病之由.乃因大怒未止.辄食面.故有此证.想其怒甚.则死血菀于上.积在膈间.碍气升降.津液因聚.为痰为饮.与血相搏而动.故作声也.用二陈加韭汁、萝卜子.二日以瓜蒂散吐之.再一日又吐之.痰中见血一盏.次日复吐之.见血一钟而愈.


又一人不能顿食.喜频食.一日忽咽膈壅塞.大便燥结.脉涩.似真脏脉.喜其形瘦而色紫黑.病见乎冬.却有生意.以四物加白术、陈皮浓煎.入桃仁十二粒研.再沸饮之.更多食诸般血以助药力.四十余帖而便润.七十帖而食进.百帖而安.


震按丹溪治噎膈反胃数条.皆以瘀血治而效.如一人因跌仆后.中脘即痛而起.一人食入必屈曲下膈.梗涩微痛.由腊月常饮点剁酒而起.其脉皆涩.皆以韭汁冷冻饮料得愈.然系噎膈之渐.未成真病也.又如一人.勤劳而有艾妻.且喜酒.病反胃半年.脉涩不匀.重取大而无力.用新温牛乳细饮之.日夜八九盏.以滋精血.佐甘蔗汁以解酒毒.而安.一人多服金石房中药.病噎膈.得吐则快.脉涩.重取弦大.用竹沥御米煮为粥.频频少与之.遂不吐继以米粥入竹沥.又继以四物加陈皮.月余而安.此皆病重药轻.不知何以奏捷如此.及考汪石山治噎膈案.一曰面青性急.肝木盛也.脉缓而弱.脾土虚也.用异功加神曲.少佐黄连.一曰脉皆浮洪弦虚.得之酒与劳.年逾六十.大虚证也.用人参三钱.白术、归身、麦冬各一钱.陈皮七分.香附六分.黄芩五分.白芍八分.干姜四分.黄连三分.煎服五帖而脉敛膈宽.饮食能进.方为堂堂之阵.正正之旗.后当仰则于此.


汪石山见一人.形瘦而苍.年逾五十.诊其脉皆弦涩而缓.尺脉浮而无根.曰.尺脉当沉反浮.病主肾水亏乏.其余脉皆弦涩而缓者.弦脉属木.涩为血少.缓.脾脉也.以脉论之.乃肝木凌脾而血液枯槁.当成噎膈证也.问之.胸膈微有碍.曰.不久膈病成矣.病成非药可济.后果病膈而卒.


震按石山论脉.最为精细.若今人诊得弦涩而缓.必谓缓为有胃气.则生也.至如尺脉之浮而无根.或匆匆不及致群矣.


虞天民治一人.年五十余.夏秋间得噎证.胃脘痛.食不下.或食下良久复出.大便燥结.人黑瘦甚.右手关前弦滑而洪.关后略沉小.左三部俱沉弦.尺带芤.此中气不足.木来侮土.上焦湿热.郁结成痰.下焦血少.故大便结燥.阴火上冲吸门.故食不下.用四物以生血.四君以补气.二陈以祛痰.三合成剂.加姜炒黄连、枳实、栝蒌仁.少加砂仁.又间服润肠丸.或服丹溪坠痰丸.半年服煎药百余帖而全愈.


震按此与石山用人参三钱之案.大同小异.


王中阳治一村夫.因食新笋羹.咽纳间.忽一噎.延及一年.百药不效.王以荜茇、麦芽、青皮、人参、苦梗、柴胡、白蔻、木香、良姜、半夏曲为末.每一钱.水煎热服.次日病家来报曰.病患近日.自己津唾亦咽不下.昨药幸纳之.胸中沸然作声.觉有生意.王遂令其以米作粉.煮粥入药.再煎匀啜之.一吸而尽.连服数日.得回生.因名其方曰还魂散


震按风劳鼓膈四大恶病.而噎膈尤恶.十有九死.此云村夫食笋成噎.想不过阻其气道耳.亦必无一年之久.若一年则胃气垂绝矣.些微之人参.岂敌青皮、麦芽、木香、桔梗、柴胡、姜、茇等之辛燥攻散耶.至如华元化以蒜酢吐蟠胸之蛇.绛州僧以蓝靛化破喉之鱼.南唐烈祖食饴而噎.吴廷绍之用楮实.外台王焘幼年反胃.卫士之用驴溺.凡属医书.无不详载.然求其验者殊少.要知返魂散及此种单方.非以治七情酒色之噎膈也.若忧郁愤懑.或纵酒肆欲而成者.惟人参为主.合对证之药投之.十中犹救一二.余皆宛转就死.无法可施也.孙兆用附子一个.刳中.纳丁香四十九粒.浸以生姜自然汁.煮干末服.想治阴寒之膈.嵩崖用黄连浓煎.递入金银田螺萝菔韭梨柏叶四汁.再加竹沥、童便、人、羊、牛三乳熬膏.想治热燥之膈.方可并驱.效难操券也.张鸡峰谓须内观静养.丹溪王案.详载坐功运气二说.有至理存焉.犹恐迫不及待耳.


李士材治邑宰张孟端夫人.忧怒之余.得食辄噎.膈中隐隐痛.李曰.脉紧且滑.痰在上脘.用二陈加姜汁、竹沥.曰半夏燥乎.李曰.湿痰满中.非此不治.遂用四剂.病尚不减.改大半夏汤.服四帖.胸痛乃止.又四帖而噎亦减.服二十剂而安.


又治江右太学方春和.年近五旬.多欲善怒.患噎三月.日进粉饮一钟.腐浆半钟.且吐其半.六脉细软.此虚寒之候也.用理中汤加人乳、姜汁、白蜜、半夏.一剂便减.十剂而日进糜粥.更以十全大补加竹沥、姜汁四十帖.诸证皆愈.


嘉定钱远之.二十五岁.以鼓盆之戚.悲哀过度.不能食饮.又十余日.粥亦不能食.随食随吐.二便闭涩.自谓必死.求诊于李.李曰.脉按有力.非死证也.以酒蒸大黄加桃仁、当归、砂仁、陈皮.蜜丸与服.凡五服而下燥屎干血甚多.病若失矣.数日之间.能食倍常


震按此非噎膈.不过忧忿而气闭血瘀.临时关格耳.其所以易愈者.病暴起而脉有力也若前二案.未必见效.


易思兰治一人.胸膈胃脘饱闷.腹仍饥而不能食.腰腿酸疼.坐立战摇.日夜卧榻.大便燥结.每日虽进清粥一二钟.食下即呕吐酸水.醋心.众作膈治.不效.易诊左右寸关俱沉大有力.两尺浮中沉三候俱紧.按之无力.乃曰.此气膈病也.两寸居上.其脉当浮.今却沉大.左寸沉者.神之郁也.右寸沉者.气之郁也.大者火也.气有余即是火.火郁在上故胸膈饱闷.凡汤水入咽.逆而不下.停于胃口.为火熏蒸.而成酸水矣.两尺俱紧者.此又寒邪从虚而入.主腰腿酸疼.坐立战摇而不能起矣.法当开导其上.滋补其下.乃以越鞠丸加苏梗、桔梗、木香、沙参、贝母作汤服.以畅卫舒中.火郁发之之义也.另用八味丸以补下焦.又塞因塞用之法也.服数日.上则嗳气.下转失气.可以纳谷而自立矣.


周慎斋治一人.年五十五.胸前微痛.无休息时.六脉俱无胃气.惟胃脉略缓.盖胸中受气于丹田.时时心下微痛.乃丹田阳气不到胸中.膈气无疑.脾脉微缓.调理脾胃.犹可迁延.保元汤加山药、沉香.


又治一女.喉间常起噎哽.饮食难消.舌上干燥.胸前痛如有所伤.两腿无力.面上肉紧.六年矣.方用六味汤加白芷、细辛各八分.


一人饮食能进.遇子时则作吐作泻.慎斋谓其人必苦忧思.思则脾气郁结.不能散精于肺.下输膀胱.故津液直入大肠而泻也.吐者.脾不健运.不能传化幽门.宿食积于胃中.子时阳生.冲动陈垢.故吐也.宜扶脾为主.用人参、白茯苓、山药各一钱.炙草五分.附子、制乌药三分.姜一片.煎服愈.


震按慎斋三案.非真膈证.然治法新奇.可与喻西昌分道扬镳.西昌载膈证三案.亦非真膈证.如李思萱室以参汤调赤石脂末.是胎前呕哕洞泻也.黄咫旭室以六君加旋复煎汤调石脂末.是胎前大呕痰沫.二便不通也.倪庆云先服理中六剂.次用旋复煎汤调赭石末.是呕吐黑臭水及噫气不绝也.此皆暴病形似关格.与由噎而膈.以渐加重者悬殊.故不录.


张路玉治朱彦真酒膈.不食.惟日饮热酒一二觥.少顷即作酸呕出.膈间大痛.治久不效.良由平昔好饮热酒.死血留胃口之候.授以人参散.参一两煎成.加麝香五厘.冰片三厘.三剂便能进食.盖麝片善散胃口之痰与瘀血耳.十剂后.改服柏子仁汤而愈.


沈锡蕃平昔大便燥结.近患噎膈月余.虽素禀丰腴.日来面色皎白.大非昔比.时方谷雨.正此证危殆之际.始求治于石顽.诊得六脉沉涩.按久则衰.幸举指即应.为疏六君子汤下一味狗宝作散调服.甫十剂而呕止食进.再二十剂而谷肉渐安.起居如故.惟大便尚觉艰难.乃以六味丸去泽泻.加归、芍、首乌作汤.服至月余.便溺自如.秋深更服八味丸.三月而康.大抵噎膈之人.体肥痰逆者可治.枯 津衰者多不可治.同时有同道王公峻患此禀气病气.与沈相类.误信方士.专力委之.而致不起.顾人月亦患此证.自谓胀急.不当用参.日服仙人对坐草而毙.郭孝闻八月间噎食艰进.六脉弦劲搏指.延至来春三月.告殂.然瘦人间有可疗者.昔秦伯源噎膈.形神枯槁.神志郁抑.且不能胜汤药之费.予门人邹恒友.令其用啄木鸟入麝熬膏.时嗅其气以通其结.内服逍遥散加香、砂以散其郁.不数剂.所患顿除.厥后海货行陈君用噎膈.亦用此法而愈.两君至今.色力尚强.又一农人噎膈不食.时呕清涎如赤豆沙水.此属血瘀于内可知矣.庸师不审.误用消克破气药.而致绝粒不食.其邻叟怜之.述伊芳病苦.求救于予.遥拟一方.用桂苓饮加当归、桃仁、丹皮、牛膝.以熬枯黑糖和 虫浆调服.下溏黑如污泥者甚多.当知农人戮力受伤.血郁于内而致呕逆.但当攻其积血.呕逆自已.孰谓治病不求其本.而可轻议其药哉.


震按石顽治病.喜用古方.而杂以新药.能生后学之智能.如此数条.虽皆前贤成法.无甚精义.然录之亦可以充广识见.至如临证指南有生姜泻心汤.附子泻心汤进退.黄连汤外台茯苓饮加黄连干姜.理中汤加丁香吴茱.及妙香丸与鲜地、麦冬、柏仁、杏仁、苏子松子、芝麻诸汁.亦是前贤成法.总可以治假膈证.不可以治真膈证.试观仲景金匮只有反胃.汤药不战.噎膈情形.虽医中之圣.亦无法以治之也.


经义


《阴阳别论》曰∶一阳发病,其传为隔。三阳结,谓之隔。


《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大奇论》曰∶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隔,偏枯。


《通评虚实论》曰∶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风论》曰∶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食饮不下,膈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 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血气形志篇》曰∶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甘药。


《本神篇》曰∶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举痛论》曰∶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上膈篇》帝曰∶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余已知之矣。虫为下膈,下膈者,食时乃出,余未得其意,愿卒闻之。岐伯曰∶喜怒不适,食饮不节,寒温不时,则寒汁流于肠中,流于肠中则虫寒,虫寒则积聚,守于下管,则肠胃充郭,卫气不营,邪气居之。


人食则虫上食,虫上食则下管虚,下管虚则邪气胜之,积聚以留,留则痈成,痈成则下管约。其痈在管内者,即而痛深,其痈在外者,则痈外而痛浮,痈上皮热。帝曰∶刺之奈何?曰∶微按其痈,视气所行,先浅刺其傍,稍内益深,还而刺之,毋过三行,察其浮沉,以为浅深。已刺必熨,令热入中,日使热内,邪气益衰,大痈乃溃,伍以参禁,以除其内,恬无为,乃能行气,后以咸苦,化谷乃下矣。


论证(共四条)


噎膈一证,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损伤而成。盖忧思过度则气结,气结则施化不行,酒色过度则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且凡人之脏气,胃司受纳,脾主运化,而肾为水火之宅,化生之本,今既食饮停膈不行,或大便燥结不通,岂非运化失职,血脉不通之为病乎?而营运血脉之权,其在上者,非脾而何?其在下者,非肾而何?矧少年少见此证,而惟中衰耗伤者多有之,此其为虚为实,概可知矣。故凡治此者,欲舍根本而言快捷方式,又安望其有成功也。


噎膈反胃二证,丹溪谓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若乎似矣,然而实有不同也。盖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出,故曰反胃;噎膈者,隔塞不通,食不能下,故曰噎膈。食入反出者,以阳虚不能化也,可补可温,其治犹易;食不得下者,以气结不能行也,或开或助,治有两难,此其轻重之有不同也。且凡病反胃者多能食,病噎膈者不能食,故噎膈之病,病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此其见证之有不同也。所以反胃之治,多宜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调养心脾以舒结气,此其证候既有不同,故延医亦当分类也。


噎膈证,多有便结不通者。《内经》曰∶三阳结,谓之膈。张子和曰∶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不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涩,下既不通,必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此阳火不下,推而上行也。愚按此说则大不为然。夫结之为义,《内经》原非言热,如本篇曰∶阴阳结邪,多阴少阳,曰石水;又《举痛论》曰∶思则气结。是岂以结为热耶?且热则流通,寒则凝结,此自阴阳之至理,故凡霜凝冰结,惟寒冽有之,而热则无也,此天道之显然可见者,人身阴阳之理,无非是耳,惟人不能知,所以多误也。矧《内经》之言三阳结者,乃止言小肠膀胱,全与大肠无涉。盖三阳者,太阳也,手太阳小肠也,足太阳膀胱也。小肠属火,膀胱属水,火不化则阳气不行,而传导失职;水不化则阴气不行,而清浊不分,此皆致结之由也。


子和不察,而遂以三阳之结尽言为热,以致后世悉传为火,岂理也哉!然人之病结者,本非一端,盖气能结,血亦能结,阳能结,阴亦能结,余非曰结必皆寒,而全无热也,但阴结阳结证自不同,有不可不辩耳。夫阳结者,热结也,因火盛烁阴,所以干结,此惟表邪传里,及阳明实热者乃有之。然热结者,必有烦渴发热等证,洪大滑实等脉,最易辩也,若下有结闭而上无热证,此阴结耳,安得谓之热耶?盖阴结者,正以命门无火,气不化精,所以凝结于下,而治节不行,此惟内伤血气,败及真阴者乃有之,即噎膈之属是也。夫噎膈之证,人皆知为内伤也,内伤至此,其脏气之健否为何如,而犹云为热,岂必使元阳尽去,而别有生生之道乎?噫!此余之所不解也,不得不辩。


噎膈证,古人多认为寒。自刘河间治膈气、噎食用承气三汤,张子和以三阳之结尽论为热,且云人之溢食,初未遽然也,或伤酒食,或胃热欲吐,或冒风欲吐,医者不察本原,投下香、桂、胡椒、丁香之属;设如伤酒、伤食,正可攻逐,岂可言虚,便将热补,素热之人,三阳必结,食必上潮。医氏犹云胃寒不纳,燔针灼艾,三阳转结,岁月弥深,遂成噎膈。余味此言,不能无惑,盖噎膈由于枯槁,本非实热之证,承气三汤尚可用乎?此河间之见,有弗确也。矧酒肉过多者,未必遂成噎膈,而噎膈之病,又岂皆素热之人乎?此子和之见,有未然也。


自后丹溪遂承二子之说,而大辟《局方》之非,谓气之初病,或饮食不谨,或外冒风雨,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浓,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肝火上炎,以致津液不行,气为之病,或痞,或痛,或噫腐气,或吞酸,或嘈杂,或膨满,不求原本,便认为寒,遽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数帖,时暂得快,以为神方。浓味仍前不节,七情反复相仍,旧病被劫暂开,浊液易于攒聚,或半月,或一月,前病复作。医者不察,犹执为冷,翻思前药,随手得快, 俟久服可以温脾壮胃,消积行气,以冀一旦豁然。


不思胃为水谷之海,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器,清和则能运,今反得香热之偏助,劫之而愈,复作复劫,延绵至久而成噎膈,展转深痼,良可哀悯。此丹溪之说也。使后人见之,无不以为至论,即余初年,亦未尝不加饮服,而今则日见其非矣。


何也?试观所叙病原,其有然者,有不然者,顾难缕指而辩也。第以此证而力指为热,能无谬乎?且既云燥热之剂随手得快,则固非无效也,夫燥热已能奏效,岂真火证而燥热能效乎?盖脾土恶湿,故燥之可也,火能生土,故热之亦可也。温燥扶阳,此自脾家正治,而必欲非之,以致后人之疑,似属矫矣。若谓浓味七情,仍前不节,以致愈而复作,此谁之咎也,而亦可归之药误乎?又如脾胃清和,能受能运之说,此实至理,谁不云然,第余之所谓清和者,则与丹溪不同,抑又何也?盖丹溪所言者,惟恐火之盛,余之所言者,惟恐阳之衰,异同若此,人将焉信,请以天人之理证之何如。


夫天人之所同赖者,惟此阳气而已,故经曰∶天气清静光明者也;又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由此言之,则六合清和,止此太阳为之用,故阳气胜则温暖光明,而万类咸亨,非清和乎?阴气胜则风霾晦暝,而升沉闭塞,非不清和乎?且春夏万物之盛,非阳盛之化乎?秋冬万物之衰,非阳衰之兆乎?人之所赖以生者,亦惟此耳。故人于饮食,朝入口而午化尽,午入胃而暮化尽,此其中焦之热,亦何异大烹之鼎,必如是者,才是清和,是即平人之常,乃正所为胃气也。使朝食而午不饥,午食而晚不饥,饮食化迟,便是阳亏之候,而矧乎全不能行,全不能化者,医且犹云有火,岂必并此化源尽行扑灭而后可,亦堪嗟矣。


夫天下之理,本无二三,而或者或非,何多朱紫,余每欲言,未尝不知自反,第于最疑处,则不得不呈其丑,又安得轩岐再起,以为我一正哉。尝闻之康节先生曰∶欲为天下屠龙手,肯读人间非圣书。其感慨深矣,岂不信然,岂不信然。


论治(共七条)


凡治噎膈,大法当以脾肾为主。盖脾主运化,而脾之大络布于胸膈,肾主津液,而肾之气化主乎二阴,故上焦之噎膈,其责在脾;下焦之闭结,其责在肾。治脾者,宜从温养,治肾者,宜从滋润,舍此二法,他无快捷方式矣。然泰交之道,天居地下,故必三阳出土,而后万物由之,可见脾土之母,由下而升。褚侍中曰∶外病疗内,上病救下,辩病脏之虚实,通病脏之子母。斯言得矣,不可忽也。


治噎膈之法,凡气血俱虚者,宜五福饮及十全大补汤。脾虚于上者,宜四君子汤。


脾虚兼寒者,宜五君子煎。脾肺营虚血燥者,宜生姜汁煎。阴虚于下者,宜左归饮、大营煎。阴中之阳虚者,宜右归饮加当归,或右归丸、八味地黄丸之类,皆治本之法也。


噎膈初起,微虚者,宜温胃饮加当归、浓朴。如果痰气不清,上焦多滞者,宜二陈汤加浓朴,或六安煎亦可。如气有不顺,或兼胸腹微痛者,宜加减二陈汤暂解之。凡初觉饮食微有不行,而年不甚衰者,宜速用大健脾丸,或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以调脾气为上策,或芍药枳术丸亦可。


噎膈便结者,但察其无火无滞,而止因血燥阴虚者,宜五福饮或大营煎,加酒洗肉苁蓉二三钱同煎服。或以豕膏渐润其下,而以调脾等剂治其上,最为良法。或多服牛羊乳酥之类,以滋其精液,使之渐润,毋欲速也。如果气血未至甚损,而下焦胀闭之甚者,则不得不为暂通,轻则玉烛散、人参利膈丸,或搜风顺气丸,甚则大黄甘草汤,酌宜用之。


用温补以治噎膈,人必疑其壅滞,而且嫌迂缓,不知中气败证,此其为甚,使非速救根本,则脾气何由再健?设用温补而噎塞愈甚,则不得不曲为加减,然必须千方百计,务从元气中酌其所宜,庶可保全也。若用补之后,虽或未见功效,但得全无窒碍,便是药病相投。且此病最不易治,既能受补,必须多服,方得渐效,以收全功,不可性急致疑,一暴十寒,以自误也。若急图目前之快,但使行滞开胃,而妄用大黄、芒硝、三棱、莪术、栝蒌、桃仁、滚痰丸之属,非惟不能见效,必致胃气日败,万无生理矣。此徒速其亡,不可不省也。


诸家治噎,古法用人参、黄 以补元气,御米、粟米以解毒实胃,竹沥以清痰散结,干姜以温中,生姜以去秽,牛、羊乳以养血润液,当归以润燥,用此数者为主治,其余因证而增减之,俱是良法。凡肥胖之人,鲜有噎证,间或有之,宜用二陈加人参、白术之类。


血虚瘦弱之人,用四物合二陈,加桃仁、红花、韭汁、童便、牛羊乳之类。七情郁结而成噎膈者,二陈合香附、抚芎、木香、槟榔、栝蒌、砂仁之类。饮酒人患噎膈,以二陈加黄连、砂仁、砂糖之类。胸膈有热者,加黄连、黄芩、桔梗、栝蒌之类。脾不磨者,加神曲、砂仁、麦芽之类,以助消导。噎膈大便燥结之甚者,必用大黄,或用二陈汤加酒蒸大黄、桃仁以润之,乃急则治标之法也。或用四物汤加桃仁、童便、韭汁,多饮牛羊乳为上策。按古人治噎之法大略已尽于此,虽其中有宜有不宜者,亦并录之,以备采择。


丹溪治法云∶用童便、韭汁、竹沥、姜汁、牛羊乳,气虚入四君子,血虚入四物;有痰用二陈,入气血等药中用之。切不可用香燥药,宜薄滋味。


噎膈不治证


凡年高患此者多不可治,以血气虚败故也。粪如羊矢者不可治,大肠无血也。吐痰如蟹沫者不可治,脾气败也。腹中疼痛, 杂如刀割者不可治,营虚之极,血竭于中也。


述古(共五条)


《巢氏病源》曰∶阴阳不和则三焦隔绝。三焦隔绝则津液不利,故令气塞不调,是以成噎。此由忧恚所致。忧恚则气结,气结则不宣流,而使噎塞不通也。


张鸡峰云∶噎膈是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者可治。此言深中病情。


严氏云∶五膈五噎,由喜怒太过,七情伤于脾胃,郁而生痰,痰与气搏,升而不降,饮食不下。盖留于咽嗌者,则成五噎,结于胃膈者,则为五膈。其病令人胸膈痞闷,呕逆噎塞,妨碍饮食。治法宜调阴阳,化痰下气,阴阳平匀,气顺痰下,则病无由作矣。


刘宗浓曰∶夫治此疾也,咽嗌闭塞,胸膈痞闷,似属气滞,然有服耗气药过多,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而自运。大便燥结如羊屎,似属血热,然服通利药过多,致血液耗竭而愈结者,当补血润血而自行。有因火逆冲上,食不得入,其脉洪大有力而数者,或痰饮阻滞,而脉结涩者,当清痰泄热,其火自降。有因脾胃阳火亦衰,其脉沉细而微者,当以辛香之药温其气,仍以益阴养胃为之主,非如《局方》之惟务燥烈也。若夫不守戒忌浓味、房劳之人,及年高无血者,皆不能疗也。


陈无择《三因方》曰∶五膈者,思忧喜怒悲也。五噎者,忧思气劳食也。思膈则中脘多满,噫则醋心,饮食不消,大便不利。忧膈则胸中气结,津液不通,饮食不下,羸瘦短气。


喜膈则五心烦热,口苦生疮,倦甚体痹,胸痛引背,食少入。怒膈则胸膈逆满,噎塞不通,呕则筋急,恶闻食气。悲膈则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中雷鸣,绕脐痛,不能食。忧噎,胸中痞满,气逆时呕,食不下。思噎,心悸喜忘,目视KT KT 。气噎,心下痞,噫哕不食,胸背痛,天阴手足冷,不能自温。劳噎,气上膈,胸中塞噎,肢满背痛。食噎,食急多胸中苦痛,不得喘息。


灸法


膏肓(百壮,以多为佳)、膻中(七壮)、中脘(七壮)、膈俞(七壮)、心俞(七壮)、天府(七壮)、乳根(七壮)、三里(三七壮)。


噎膈论列方


四君子汤(补一) 五君子煎(新热六)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生姜汁煎(补九四) 五福饮(新补六) 八味地黄丸(补一二一) 左归饮(新补二) 右归饮(新补三) 加减二陈汤(和二)右归丸(新补四) 大营煎(新补十四) 人参利膈丸(和一六六) 温胃饮(新热五) 大健脾丸(和八五) 芍药枳术丸(新和十六) 四物汤(补八) 六安煎(新和二) 搜风顺气丸(和三四三) 二陈汤(和一) 豕膏(新因二九) 人参生姜枳术丸(和八二) 玉烛散(攻二四) 滚痰丸(攻七七) 大黄甘草汤(攻十三)


论外备用方


神香散(新和二十 气膈) 五膈散(和一五六) 五噎散(和一五九) 五膈宽中散(和一五七) 十膈散(和一五八) 利膈丸(和一六五 胸痹) 人参利膈丸(和一六六) 大七香丸(和一三一 寒逆) 草豆蔻丸(和一六七 酒膈) 人参豆蔻汤(和一六一) 嘉禾散(和百六十痰气) 紫苏子饮(和一六二) 补气运脾汤(和一六四 中虚气逆) 枇杷叶散(和一六三五噎) 木香宽中饮(和五五 行气) 胡椒理中汤(热六 胃虚寒) 理中汤(热一 中寒)透膈汤(攻三十 逐痰滞) 青木香丸(攻八六 气滞痰逆)



吴左(八月) 痰气交阻,病成噎膈,脉右弦滑,治宜降气豁痰,即老夫自吃风哮之方加川郁金全栝蒌。


噎膈之因有五∶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属七情之变。凡药不能效者,上宜灸天突,中宜灸中脘,下灸足三里为要。


天突、中脘(见喘症。)


足三里(见痿症。)


【脉】


沉缓无力.为气虚.数而无力.带涩.为血虚.洪数有力为火.寸关脉沉而滑为痰.两关弦滑为吐逆.缓滑者可治.涩弱者难治.


【症】


内经曰∶三阳结谓之格.注云.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结者.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后不通.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必反而上.此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三因虽有五噎五膈之分.其实病本则一.虽按法施治.若不断浓味.戒恼怒.慎起居.纵服良剂.莫能为也.故张机峰云.膈当神思间病.惟内观自养.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可不信哉.


【治】


宜生津.养血.顺气.清痰.降火.开结.使阴阳和平.气顺痰下.则病无由而作矣.用童便、姜汁、竹沥、芦根汁、韭汁、人乳、或牛羊乳、气虚.入四君子血虚.入四物、有痰.入二陈、有热.入解毒、切忌香燥之药.古方用人参以补肺.御米以解毒.竹沥以清痰.


当归以养血.粟米以实胃.蜜以润燥.姜以去秽.不比局方.悉用辛香燥烈之药.一概混治.遇挟寒者.间或偶效.但今人悉因痰火七情所致.其无寒也明矣.若妄投前药.咎将谁归.


【方】


清痰养血汤 治噎膈.吞酸.吐酸水.


半夏曲(一钱五分) 白茯苓(一钱) 当归(二钱) 陈皮(一钱) 甘草(三分) 白扁豆(一钱)人参(一钱) 白术(五分) 御米(炒八分) 萝卜子(炒七分) 黄连(吴萸同炒 去吴萸一钱)


上作一服.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临服.加姜汁(五匙)、竹沥(一盏)、芦根汁(二盏)、同药搅匀服.


痰盛.加贝母(一钱)、枳实(五分).


火盛.加山栀仁(姜汁炒)、黄芩(酒炒各八分).


顺气.加木香(五分)、槟榔(八分).


开郁.加香附(童便浸炒一钱五分)、神曲(七分).


养血.加麦门冬(一钱)、桃仁(二十粒)、生地黄(八分)、牛羊乳(各一盏).


生津.加同上、再加乌梅(一个).


润燥.加麻仁、杏仁(各一钱)、郁李仁(一钱)、人牛羊乳(各不拘多少).


抑肝.加白芍药、橘叶(各一钱)、青皮(五分).


补脾.加莲子(五枚)、倍用参术.


止呕.加藿香、砂仁(各七分).


消膨.加枳实、砂仁(各七分).


止泻.加白芍药、肉果(各一钱),去当归.


吞酸吐酸.加藿香(八分)、砂仁(五分)、倍用茱萸、炒黄连、心腹痛.加木香(五分)槟榔(七分)、青皮(五分)、白芍药(一钱)、桂(三分)、白豆蔻仁(五分),去参术、当归(减半).


朱丹溪曰∶气之初病也,其端甚微,或因此小饮食不谨;或外冒六淫;或内感七情;或食味过浓,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火炎上,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气为之病,或痞或痛,不思饮食,或噫腐气,或吞酸,或糟杂,或膨满。不思原本,遂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临时得快,浓味仍前不节,七情反复相因,溺液易于攒聚,如此蔓延,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为饮、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谬药又行,痰挟淤血,遂为窠囊,此为痞、为痛、呕吐、为噎、为膈、反胃之次第也。


饮食汤液滞泥不行,渗道蹇涩,大便或秘或溏,下失传化,中焦愈停,求可以温脾壮胃、消积行气,以冀一旦之效。不思胃为水谷之海,多血多气,清和则能受;脾为消化之脏,清和则能运,若香燥偏助,气血沸腾。其始也,胃液凝聚,无所容受;其久也,脾气耗散,传化渐迟。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入,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少,若羊矢然。


古方用人参以补肺,御米以解毒,竹沥以消痰,归、芍以养血,粟米以实胃,蜜水以润燥,姜以去秽,病邪易伏,其病自安。张鸡峰亦曰∶噎是神思间病,惟内观静养可以治之。此言深中病情。夫噎病生于血干,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气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润传化合宜,何噎之有?


赵养葵曰∶丹溪之论其妙,惜其分别欠明,且以润血为主,而不直探乎肾中先天之源。故其立方,以四物中牛羊乳之类,加之竹沥、韭汁,化痰化淤,皆治标而不治本也。《内经》曰∶三阴结,谓之膈。三阳者,大肠、小肠、膀胱也。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热结则津涸,小肠热结则液燥。膀胱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膀胱热结则津液竭。然而三阳何以致结热,皆肾之病也。肾主五液,又肾主大小便,肾水既干,阳火偏盛,煎熬津液,三阳热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于上,直犯清道,上冲吸门,喉咽所以噎食不下也。何为水饮可入,食物难下?盖食入于阴,长气于阳,反引动胃口之火,故难入;水者阴类也,同气相投,故可入。口吐白沫者,所饮之水,沸而上腾也。粪如羊矢者,食入者少,渣滓消尽,肠亦干小而不宽也。此症多是年高五十于外,其天真已绝,只有孤阳,治之唯以养阴为主。王太仆曰∶食入即出,是无水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无水者壮水之主,无火者益火之源,褚侍中云∶上病疗下,直须六味地黄料,大剂煎饮久服,可挽十中之一二。又须远绝房帏,薄滋味可也。若曰温胃,胃本不寒;若曰补胃,胃本不虚。若曰开郁,香燥之品适以助火,无如补阴,光焰自灭。


反胃,东垣书谓吐有三症,气、积、寒也。上焦吐者从气,中焦吐者从积,下焦吐者从寒。若脉沉迟,暮食朝吐,朝食暮吐,小便利,大便闭,此下焦吐也,法当通其闭,温其寒。观此,可见下焦吐乃命门火衰,釜底无薪,不能蒸腐胃中水谷,腹中胀满,不得不吐也。王太仆所谓食入反出,是无火也是矣。须益火之源,先以八味丸补命门火,以救脾土之母,徐以附子理中汤理中焦,万举万全。


李士材曰,噎寒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当作寒医。


色之黄白而枯者为寒虚,色之红赤而泽者为实热。以脉合症,以色合脉,庶乎无误,此症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凝于中州。审其阴虚火旺者,当以养血为亟;脾伤阴盛者,当以温补为先。更有忧恚盘礴,火郁闭结,神不大衰,脉犹有力,当以仓公。河间之法下之。小小汤丸,累累加用,关扃自透。膈间痰盛,微微涌出,因而治下,药势易行。设或不行,蜜盐下导,始终勾引,自然宣通。此皆虚实阴阳之辨,临症之权衡也。


方约之曰∶丹溪云年高者不治。盖少年气血未虚,用药劫去痰火,病不复生;年高气血已虚,用药劫去痰火,虽得暂愈,其病复作。所以然者,气虚不能运化而生痰,血虚不能滋润而生火也。丹溪又云此症切不可用香燥药,服之必死,宜薄滋味。予尝用霞天膏加于补虚药中治此症,一人则吐泻以去积血,一人则吐泻以去积痰,俱获病安思食。然二人俱不能节戒,随啖肥甘,终不能免。殊不知此症挟虚,脾胃尚弱,肥甘难化,故复病也。霞天膏吐泻后,又宜用人参炼膏补之。


刘河间曰∶趺阳脉紧,内燥盛而温气衰。又紧而见涩,其血已亡。上脘亡血,膈间干涩,食不得入;下脘亡血,又并大小肠皆枯,食不得下,故难治也。


张仲景反胃脉症,问曰∶病患脉数,数为热、当消谷引饮,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其发汗,令阳脉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


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又曰∶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


此二条,仲景形容脉证之微妙。凡阳盛则数,阴盛则迟,其人阳气既微,何得脉反数?脉既数,何得胃反冷?此不可不察,求其故也。阳气微则荣虚,荣虚则不为阳守而浮为客热。阳气微则膈气虚,膈气虚则亦不能运阴而为胃冷。况医不知而反下之,致上下之阳俱损,其脉遂从阴而变为弦。因是上之阳不足,日中已前所食,亦不消化;下之阳不足,日暮已后,阳亦不入于阴,而糟粕亦不输于大小肠。故曰胃气无余,所以反胃而朝食暮吐也。盖人身之脉法天地,微则阳不健运,数则阴不尽翁,阴阳两乖其度,荣卫不充而胸中冷。荣卫本生于谷,能复消磨其谷,是荣卫非谷不充,谷非荣卫不化,胸中既冷,胃必不能出纳其谷,证成反胃,又何疑乎?东逸改注。


喻嘉言曰∶胸中之阳,如天之有日,其关系纳谷之道,最为扼要,此条所云是也。盖胸中下连脾胃,其阳气虚者,阴血亦必虚,但宜用冲和之剂,以平调脏腑,安养荣卫,舍纯粹以精之药不可用也。肾中之阳如断鳖立极,其关系命根存亡之机,尤为宏矩,后条四逆汤等是也。盖肾中内藏真阳,其阳外亡者,阴气必极盛,惟从事刚猛之剂,以推锋陷阵。胜阴复阳,非单刀直入之法,不可行也。


属气血两虚,繇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


忌破气,升,复忌下,消导,燥,苦寒,辛热。


宜降,清热润燥,甘温甘平以益血,佐辛香顺气。


苏子 橘红 枇杷叶 人参 白芍药 酸枣仁 人乳 牛乳 芦根汁 姜汁 龙眼肉 白豆蔻 蔗浆 梨汁 韭汁


向来翻胃.原可撑持.秋季骤加惊扰.厥阳陡升莫制.遂废食不便.消渴不已.如心热呕吐涎沫.五味中喜食酸甘.肝阴胃汁.枯槁殆尽.难任燥药通关.胃属阳土.宜凉宜润.肝为刚脏.宜柔宜和.酸甘两济其阴.


乌梅肉 人参 鲜生地 阿胶 麦冬汁 生白芍



老年血气渐衰.必得数日大便通爽.然后脘中纳食无阻.此胃汁渐枯.已少胃气下行之旨.噎症萌矣.病乃操持太过.身中三阳.燔燥烁津所致.故饵药未能全功.议用丹溪法.


麦冬汁 鲜生地汁 柏子仁汁 甜杏仁汁 黑芝麻汁 杜苏子汁 松子仁浆



劳心劳力经营.向老自衰.平日服饵桂附生姜三十年.病噎不食.下膈吐出.此在上焦之气不化.津液不注于下.初病大便艰涩.按经云.味过辛热.肝阳有余.肺津胃液皆夺.为上燥.仿嘉言清燥法.


麦冬 麻仁 鲜生地 甜水梨 桑叶 石膏 生甘草



脉弦而小涩.食入脘痛格拒.必吐清涎.然后再纳.视色苍.眼筋红黄.昔肥今瘦.云是郁怒之伤.少火皆变壮火.气滞痰聚日拥.清阳莫展.脘管窄隘.不能食物.噎膈渐至矣.法当苦以降之.辛以通之.佐以利痰清膈.莫以豆蔻沉香劫津可也.


川黄连 杏仁 桔梗 土栝蒌皮 半夏 橘红 竹沥 姜汁


清臣曰:噎膈证,要分门别户,治乃得法。有气膈、食膈、酒膈、痰膈数种。气膈、食膈惟老人最多,极难施治,因贲门干枯,食不能入,遂成噎膈。


因气而得,二陈汤加香附、台乌、砂仁。或逍遥散加香附、郁金、青皮、陈皮。


因食而得,二陈汤加查、麦、莱菔。或香砂平胃散,加查、麦、神曲、草蔻、槟榔。


因酒而得,二陈汤加葛花、黄连、砂仁、砂糖。或清化饮:生地、白芍、茯苓、黄芩、麦冬、丹皮、石斛,重加葛花。


因痰而得,二陈汤加葶苈、苏子。或六安煎加花粉、蒌霜。


因脾虚,健脾汤:条参、北芪、焦术、茯苓、枣仁、砂仁、白蔻、桂圆、煨姜。或六君去草,加砂、蔲、炮姜。


因肾虚,济艰汤:熟地、当归各一两、山药、元参各五钱、牛膝三钱、前仁一钱。或熟地一两、山药、枣皮、苁蓉、当归各三钱、枸杞、杜仲、牛膝各二钱、肉桂一钱。


因脾肾虚,熟地八钱、条参五钱、北芪、焦术各四钱、茯神、山药、牛膝各三钱、枣皮、枸杞、附子各二钱、肉桂一钱。或理涤脾饮,加故纸、益智。


因阳明积热,推荡饮:沙参、当归、知母、槟榔、莱菔、大黄、厚朴,甚者加硝。或二陈汤加桃仁、枳实、大黄。


统用四物,去生地,合二陈,加瑞胶七钱、枳壳盐炒、升麻炙、桃仁、红花、柿饼、韮汁、饴糖。虚,加人参;热,加芩、连;郁,加香附;食,加查、麦;蛊,加芜荑。


古方治噎膈,多以止吐之剂通用,不思吐,湿症也,宜燥。噎膈,燥症也,宜润。经云∶三阳结谓之隔。结,结热也,热甚则物干。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字。槁在上脘者,水饮可行,食物难入。槁在下脘者,食虽可入,久而复出。夫胃既槁矣,而复以燥药投之,不愈益其燥乎?是以大、小半夏汤,在噎膈门为禁剂。予尝用启膈散开关,更佐以四君子汤调理脾胃。挟郁者,则用逍遥散主之。虽然,药逍遥而人不逍遥,亦无益也。张鸡峰云∶此症乃神思间病,法当内观静养。斯言深中病情。然其间有挟虫、挟血、挟痰与食,而为患者皆当按法兼治,不可忽也。


噎膈者,阳衰土湿,上下之窍闭也。盖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气升则下窍豁达而莫壅,浊气降则上窍清空而无碍,一自中气虚败,湿土堙塞,脾陷则清气不升,是以下窍涩结而不出,胃逆则浊气不降,是以上窍郁塞而不纳。且脾陷则肝木无疏泄之权,故便溺艰涩而水瘀不行。胃逆则胆火有浮升之势,故痰涎滞塞而食噎不下。出纳之无灵,缘脾胃之不运,而脾胃之不运,实中气之虚败致之也。以苓桂半夏汤主之。


苓桂半夏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甘草(二钱) 桂枝(三钱) 半夏(三钱) 干姜(三钱) 生姜(三钱) 芍药(三钱)水煎大半杯,温服。如上脘不开,宜重用半夏以降胃气。痰盛者,加茯苓、橘皮行其瘀浊,生姜取汁,多用益善。如痰饮极旺,用瓜蒂散吐之。如胸胁痛楚,当以甘草缓其迫急,芍药泄其木邪,柴胡、鳖甲散其结郁。若兼风木枯燥加阿胶、当归,滋木清风,其痛自瘥。如大便燥结,宜以干姜、砂仁温中破滞,益脾阳而开肠窍;以桂枝达木郁而行疏泄;干涩难下者,重用肉苁蓉以滑肠窍,白蜜亦佳;木枯血燥,不能疏泄,加阿胶、当归滋其风木。如小便红涩,宜苓泽桂枝,泄湿疏木,以通前窍。甚者用猪苓汤加桂枝。猪苓滑泽,泄湿燥土,桂枝、阿胶,疏木清风,水道自利。


〔噎膈提纲〕 胃降能教上脘空,脾升下窍自然通,倘经逆陷真阳败,出纳无灵病在中。


苓桂半夏汤


(证附) 泽夏苓甘合二姜,桂枝芍药佐尤良,如逢噎膈兼他证,细检原书法自详。



《内经》曰∶三阳结,谓之膈。子和云∶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结,谓热结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不能圊,膀胱热结则津液涸,三阳既结则前后闭塞,下既不通必反而上行,所以噎食不下,纵下而复出也。此阳火不下降而上行也,故经又曰少阳所至为呕涌,溢食不下,此理明矣。又先哲论膈噎反胃,大率以血液干槁。其或咽喉窒塞,食不能下,其槁在吸门;或食下则胃脘当心而痛,须臾吐出,食出痛止,其槁在贲门,此皆上焦之膈噎也。其或食物可不,良久复出,其槁在幽门,此中焦之膈噎也。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其槁在阑门,大小肠之间,此下焦之膈噎也。


虽然,亦有斯须轻病而为医所误者,丹溪论之详矣。谓夫气之初病,其端甚微,或因些少饮食不谨,或外胃风雨,内伤七情,或食味过浓,偏助阳气,积成膈热,或资禀充实,表密无汗,或性急易怒,相火上炎,以致津液不行,清浊相干,惟气之为病,或痞或痛,或不思食,或噫腐吞酸,或嘈杂痞闷。医者不求其本,便认为寒,遽以辛香燥热之剂投之,时暂得快,以为神方。浓味仍前不节,七情反复相侵,旧病被劫暂开,浊液易于 聚,或半月,或一月,前证复作。如此蔓延,自气成积,自积成痰,此为痰为饮为吞酸之由也。良工未遇,谬药又行,痰挟瘀血,遂成窠囊,此为痞为痛为呕吐膈噎反胃之次第也。医者犹谓虚而积寒,非寻常草木可疗,竟以乌、附助佐丹剂,专意服饵。积而久也,血液俱耗,胃脘干槁。其槁在上,近咽之下,水饮可行,食物难入,间或可入,食亦不多,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食虽可下,难尽入胃,良久复出,名之曰膈,亦曰反胃,大便秘,小若羊屎。然名虽不同,病出一体。又曰∶噎病生于血干,血阴也,阴主静,内外两静则脏腑之火不起,而金水二脏有养,阴血自生,肠胃津液传化合宜,何噎之有。医者当知此意,不可妄以燥热之剂,以火济火,则何以异刺人而杀之也,慎之慎之!


脉法


《脉经》曰∶寸紧尺涩,其人胸满不能食而吐,吐止者为下之,故不能食。误言未止者,此为反胃,故尺为微涩也。


(误一作设。)


寸口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关上脉数,其人则吐。


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变为胃反。寒在于上,医反下之,令脉反弦,故名曰虚。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脉紧而涩,其病难治。


脉涩而小,血不足;脉大而弱,气不足。


方法


丹溪曰∶大率属血虚、气虚、有痰。


戴氏曰∶气虚者,脉必缓而无力。血虚者,脉必数而无力。痰者,寸关脉必沉,或伏而大。有气滞结者,寸关沉而涩。


张鸡峰曰∶噎当是神思间病,惟内观以自养可安。此言深中病情。


屎如羊屎者,不治。(大肠无血故也。)年高者,不治。(年五十余,则不可治矣。)


戴氏曰∶气血俱虚者,则口中多出沫。但见沫大出者,必死不治。


治法,用童便、韭汁、竹沥、姜汁、牛羊乳(一本有驴屎),气虚入四君子汤,血虚入四物汤。切不可用香燥药,宜薄滋味。


一法,用黄连三钱(姜汁炒),山楂肉二钱,保和丸二钱,同为末,糊丸麻子大,胭脂胚子为衣,人参汤入竹沥,下五十丸。


一方,用马匏儿烧存性,陈米汤调服。(即野田瓜,北方多有。原本书马剥儿,误也。)


一云,马匏儿烧存性一钱,好枣肉四枚,平胃散二钱,温酒调服,食即可下,然后随病源调理。


一方,用吴茱萸、黄连、贝母、栝蒌子、牛转草,丸服。


一方,用韭汁二两,牛乳一盏,生姜半两捣汁,和匀顿服,效。


有气结者,用开导之剂。有阴火上炎者,作阴虚治。有积血者,当消息去之,韭汁能下膈上瘀血。


古方用人参以补肺,御米以解毒,竹沥以清痰,干姜以养血,粟米以实胃,蜜以润燥,姜以去秽。有治寒者,必为当时有实因于寒者用之也,挟寒者间或有之。今人悉因痰气,久误于医,传变而成,其无寒也明矣。



(以上丹溪方法凡十一条)



栝蒌实丸(局方) 治膈噎,胸膈痞,痛彻背胁,喘急妨闷。


栝蒌实(去壳别研) 枳壳(去穣麸炒) 半夏(汤泡七次) 桔梗(炒,各一两)


上为细末,姜汁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生姜汤送下。


宽中进食丸(东垣) 滋形气,喜饮食。(方见内伤门。)


人参利膈丸(东垣) 治膈噎,胸中不利,大便结燥,痰嗽喘满,脾胃壅滞。推陈致新,治膈气之圣药也。


木香 槟榔(各七钱五分) 人参 当归 藿香 甘草 枳实(麸炒黄,各一两) 大黄(酒湿蒸熟) 浓朴(姜制,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下。



(丹溪活套)云∶凡膈噎反胃,悉用二陈汤加姜汁、竹沥、童便、韭汁之类为主治。如胸中觉有热闷,本方加土炒黄连、黄芩、栝蒌仁、桔梗之类。如血虚瘦弱之人,本方合四物汤,少加杏仁泥、红花,童便、韭汁之类仍不可缺。如饮酒人,本方加砂糖、驴屎入内服。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食下须臾即吐者,此胃可容受而脾不能传送也,或大小肠秘结不通,食返而上奔也,本方加酒蒸大黄、桃仁之类以润之。脾不磨者,本方多加麦 面、神曲之类以助化之。如气虚肥白人膈噎者,本方合四君子汤,亦加竹沥、姜汁为要药也。有因七情郁结成气噎者,本方加香附、抚芎、木香、槟榔、栝蒌仁、砂仁之类。凡膈噎,大便燥结,用大黄,乃急则治其标之剂也。仍用四物汤加童便、韭汁,多饮牛羊乳为上策也。但不可以人乳代之,盖人乳内有饮食烹饪之火及七情之火存于中,故不可代服也。



(祖传方)


润肠膏 治膈噎,大便燥结,饮食良久复出,及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者,其功甚捷。


新取葳灵仙(四两,捣汁,四、五月开花者) 生姜(四两,捣汁) 真麻油(二两) 白砂蜜(四两,煎沸,掠出上沫)


上四味,同入银石器内搅匀,慢火煎,候如 ,时时以箸挑食之。一料未愈,再服一料决效。


大力夺命丸 治膈噎不下食及翻胃等证。


杵头糠 牛转草(各半斤) 糯米(一斤)


上为细末,取黄母牛口中涎沫为丸,如龙眼大,入锅中,慢火煮熟食之,加沙糖二、三两入内丸尤佳。


一方 治噎膈久不纳谷者。


隔年炊饭干(不拘多少)


上一味,以急流顺水煎煮糜烂,取浓汁时时与之。待能食后,以调脾进食、生血顺气之药调治而安。



(医案)


苏溪金贤九里,年五十三,夏秋间得噎证,胃脘痛,食不下,或食下良久复出,大便燥结,人黑瘦殊甚,求予治。


诊其脉,右手关前弦滑而洪,关后略沉小,左三部俱沉弦,尺带芤。予曰∶此中气不足,木来侮土,上焦湿热郁结成痰,下焦血少,故大便燥结。阴火上冲吸门,故食不下。用四物以生血,用四君子以补气,用二陈以祛痰,三合成剂,加姜炒黄连、炒枳实、栝蒌仁,少加砂仁。又间服润肠丸,或服丹溪坠痰丸。半年,服前药百余帖,病全安。


梅林骆氏妇,予妻婶也,年四十九,身材略瘦小,勤于女工,得膈噎证半年矣,饮食绝不进,而大便结燥不行者十数日,小腹隐隐然疼痛,求予治。诊之,六脉皆沉伏。予以生桃仁七个令细嚼,杵生韭汁一盏送下。片时许,病者云∶胸中略见宽舒。以四物汤六钱,加栝蒌仁一钱,桃仁泥半钱,酒蒸大黄一钱,酒红花一分,煎成正药一盏,取新温羊乳汁一盏,合而服之。半日后,下宿粪若干。明日腹中痛渐止,渐可进稀粥而少安。后以四物汤出入加减,合羊乳汁,服五、六十帖而安。


(附翻胃)


噎膈症其因有三∶一曰忧思气结,二曰含怒不舒,三曰好酒伤胃。夫忧思不解,则心气结,心系通咽,结则郁火上凌清道,痰涎缠扰。初则咽物不利,久则噎症成矣,即张鸡峰所谓神思间病也。治法先宜开解病患,后用舒心气,清郁火,消痰涎,利咽喉之药,早治多愈,重则粪如羊矢,则无救矣。凡人怒必有火,喧嚷呵 ,怒火即泄,当时平复,亦无所伤。其有含怒不发,肝气久郁成火,轻则胃痛,肝火凌胃;重则胃伤,失通降之权。阳明以通为补,以降为顺,病则不通不降,食物入胃,逗留不化膈病成矣。治法亦先宜开解病患,后用舒肝通腑消痰利气之药,轻则易治,重则难愈。好酒之人,日事沉湎,谷食少而胃失养;胃虚欠运,渐生湿热,上蒸会厌,中滞胃脘,多成噎膈。盖噎在上而膈在中,噎未必即膈,膈则必并噎,噎轻而膈重也。治法先宜劝其节饮,即以扶胃利湿,清火消痰之药治之,早治十愈八九.翻胃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多有劳心劳力,忧愁不解,饥饱不调,日久胃伤而成。


治法补胃为君,并通腑降气之药,亦可十愈八九。噎膈症至后食物下幽门,谓之下口,入大肠无几,并有燥火 炼,故大便每如羊粪者,病已八九分,治疗为难。更有肾病阻隔幽门,(肾为胃之关。)纳食不下者,用六味八味等汤治之,不可不知。


灵枢云。气为上膈者。食饮入而还出。虫为下膈。下膈者食 时乃出。


食饮入而还出。气壅膈上。谓之上膈。然有虚实之分。若实而气壅。则食无所容。虚而气塞。


则食不得化。皆令人食入即出也。至若食 时乃出。虫寒积聚而谓下膈。不过言膈证中有此一证耳。


然有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虚寒。多致食 时乃出者。岂非下膈之证乎。读者不可专以虫为下膈而胶执也。


素问云。三阳结谓之膈。


三阳结者。大肠小肠膀胱结热也。小肠结热。则血脉燥。大肠结热。则后不圊。膀胱结热。


则津液涸。三阳俱结。前后秘涩。下既不通。必反上逆。此所以噎食不下。从下而逆于上也。


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


不通者。浊气在上。肾肝吸入之阴气。不得下而反在上也。病在于胃。故饮食不下。


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此言噎膈皆起于郁结不舒。胃气不能敷布所致。张鸡峰所谓神思间病是也。


薛立斋曰。内膈呕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久而吐。食入反出。是无火也。若脾胃气虚而胸膈不利者。六君子加丁、沉二香壮脾土以生元气。若用辛热之剂而呕吐噎膈者。异功散加当归、川斛益土以抑阴火。胃火内膈而饮食不入者。四君子加酒炒芩、连清火养胃。若脾胃虚寒。饮食不入。或食入反出者。六君子加木香、炮姜温中补脾。如过服润剂养血有伤于中州者。治法亦无越此。若内有实积。指迷七气汤。污血在胃者。局方七气汤加桃仁。与干漆同炒。去漆用之。若误服耗气之药。血无所生。噎膈而大便燥结者。四君子加当归、芍药补脾生血。若火逆冲上。食不得入者。四君子加山栀、川连清火养血。若痰饮阻滞而食不得入者。六君子加木香、山栀。补脾化痰。若不慎房劳。不节浓味。不戒气怒者。不治。年高无血亦不治。噎而白沫大出。粪如羊矢。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期迫矣。


李士材云。噎膈反胃。总是血液枯槁。二证皆名为膈。内经总有三阳结谓之膈一语。洁古分吐证为三端。上焦吐者。皆从于气。食则暴吐。中焦吐者。皆从于积。或先吐而痛。或先痛而吐。下焦吐者。皆从于寒。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抵气血亏损。复因忧思悲恚。则脾胃受伤。血液渐耗。郁气生痰。痰则塞而不通。气则上而不下。如碍道路。饮食难进。噎塞所由成也。脾胃虚伤。营运失职。不能熟腐五谷。变化精微。食虽可入。良久复出。反胃所由成也。二者皆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噎塞之吐。即洁古之上焦吐。反胃之吐。即下焦吐也。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噎膈大都属热。反胃大都属寒。然亦不可拘也。脉大有力。呕吐酸臭。当作热治。脉小无力。呕吐清水。当作寒医。


色之黄白而枯者为虚寒。红赤而泽者为实热。能合色脉。庶乎无误。此证之所以疑难者。方欲健脾理痰。恐燥剂有妨于津液。方欲养血生津。恐润剂有碍于中州。审其阴伤火旺者。当以养血为先。脾伤气虚者。当以温补为主。此皆虚实阴阳之辨。临证之权衡也。冬三月。阴气在外。阳气内藏。外助阳气。不得发汗。内消阳火。勿令泻泄。此固闭密之大要也。夏三月。阳气在外。阴气在内。噎病值此时。天助正气而锉其邪气。不治自愈。或不愈者。阴气热盛。正气不升耳。四君子汤送开关利膈丸。每饮食入胃。便吐涎沫如鸡子白。盖脾为涎。脾虚不能约束津液。故涎沫自出。非人参、白术、诃子、益智仁不能摄也。古人指噎膈为津液干枯。故水液可行。干物梗塞。为槁在上焦。愚窃疑之。若果津枯。何以食才下咽。涎随上涌乎。故知膈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惟气逆。故水液不能居润下之常。随气逆从耳。若以津枯而用润下之剂。岂不反益其邪乎。宜六君子加减。挟寒脉迟细者。加肉桂、附子。挟热脉滑数者。加枳实、黄连。若噎而声不出者。加五味子、竹茹。喉中有一块。食物不下者。痰气也。加海石、诃子。膈间作痛。多是瘀血。归尾、桃仁、韭汁、童便。甚者加大黄微利之。千金方治胸中久寒。呕逆气上。饮食不下。结气不消。用五噎丸。若饮食不得下。手足冷。上气咳逆。用五膈丸。血槁者。地黄、麦冬煎膏。入藕汁、人乳、童便、芦根汁、桃仁泥和匀。细细呷之。因火逆而噎。梨汁、藕汁等分熬膏蜜收。不时噙热咽之。有痰。加竹沥。因七气致病。而中挟冷热食积。胃气不和而噎膈者。诸七气汤选用。食物下咽。屈曲自膈而下。梗塞作微痛。此污血在胃口也。用四物加韭汁、姜汁、竹沥、童便、驴尿、牛羊乳、蜂蜜煎膏润利之。后以代抵当丸下之。若火盛作嘈痛者忌姜汁。胃虚欲呕吐者忌韭汁。犯之必转剧。有冷积结滞者。用理中加川乌头、蜀椒、川连、巴豆霜、皂荚末蜜丸。凉水送下十五丸。暂服五七服。


后以四君子加黄 、橘红、砂仁调理。如大便燥结。不时进开关利膈丸二三十丸以微导之。丹方。治噎膈吐逆不食。用啄木鸟。去毛熬膏。和骨捣烂。入麝香一钱。蜜收。瓷罐盛好。昼夜不时嗅之。嗅过即盖。勿令散气。以其性善入木。专泄肝郁。然在初起时。用之辄应。若病久元气槁竭。虽服峻补。尚难为力。况外治乎。


〔诊〕 脉紧而芤。紧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脉为阴结而迟。其人则噎。然多有至死脉不变者。以胃中痰饮湿热胶固。脉常和软。然细察之。必兼弦象也。


易思兰治一人膈满。其证胸胁胃脘饱闷。脐下空虚如饥不可忍。腰腿酸疼。坐立战摇。大便燥结。每日进清粥一二钟。食下即呕酸吐水。服药二年不效。诊之。左右寸关俱沉大有力。两尺自浮至沉。三候俱紧。按之摇摆之状。此气膈病也。须开导其上。滋补其下。兼而行之。遂与越鞠去山栀。加连翘、桔梗、木香。侵晨令服八味丸百粒。服至半月。动履如常。


喻嘉言治一妇。病膈二十余日。饮粒全不入口。尺脉已绝不至。询其二便。自病起至今。从未一通。一味痰沫上涌。 待尽。诊得上部有脉。下部无脉。是吐则未必死也。但得天气下降。则地道自通。然妇人尺脉全无。莫可验其受孕。万一伤之。呼吸立断。用六君子加旋复花。煎调赤石脂末。服下呕即稍定。三日后渐渐不呕。又三日后粥饮渐加。举家欣快。但病者全不大便。刻刻以通利为嘱。曰。脏气久结。食饮入胃不多。积之既久。自然通透。若以归、地润肠。恐滞膈而作呕。硝、黄通肠。恐伤胎而殒命。姑弗其请。坚持三五日。气下肠通。腹中之孕。果渐形着。而病全瘳矣。


又治一人患膈气。粒米不入。始吐清水。次吐绿水。次吐黑水。次吐臭水。呼吸将绝。一昼夜先服理中汤六剂。不令其绝。来早转方。一剂而安。金匮有云。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吾于此病分别用之者有二道。一者以黑水为胃底之水。此水且出。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不敢用半夏以燥其胃也。一者以将绝之气止存一系。以代赭坠之。恐其立断。必先以理中分理阴阳。使气易于降下。然后代赭得以建奇奏绩。乃用旋复花一味煎汤。调代赭石末二匙与之。才入口。即觉其转入丹田矣。但困倦之极。服补药二十剂。将息二月而愈。


李士材治张孟端夫人。忧愤交乘。食下辄噎。胸中隐隐痛。阳脉滑而阴脉搏。痰血互凝之象。


以二陈汤加归尾、桃仁。郁金、五灵脂。四剂未效。因思人参与五灵脂同用。善于浚血。即以前剂入人参三钱。倍用五灵脂。再剂血从大便而出。十剂噎止。弥月而愈。


又治金元之之内患噎。胸腹奇痛。经阻。医认瘀血。察其脉细为气衰。沉为寒痼。况自下及上。处处皆痛。明非血矣。用参、 、白术、木香、姜、桂。煎成。和醇酒进之。甫入口便快。服理中汤半月而痛止。


石顽治朱彦真酒膈。呕逆不食。每日惟痛饮热酒一二觥。少顷即作酸呕出。膈间大痛。杂治经年不效。良由平昔好饮热酒所致。此即丹溪所谓好饮热酒。死血留胃口之候。授以人参散。方用人参一两。煎成。加麝香半分。冰片三厘。三剂便能进食。盖麝片善散胃口之痰与瘀血耳。十剂后改服柏子仁汤。半月而安。二方出自云岐。人多未知。每以予为尚异。何可为之辨耶。


又治沈 蕃。平昔大便燥结。近患噎膈。不能安谷者月余。虽素禀丰腴。近来面色皎白。大非往昔。时方谷雨。正此证危殆之际。始求治于石顽。诊得六脉沉涩。按久则衰。幸举指即应。为疏六君子汤。下一味狗宝作散调服。甫十剂而呕止食进。再十剂而谷肉渐安。更十剂起居如故。惟是大便尚觉艰难。乃以六味丸去泽泻。加归、芍、首乌作汤。服至月余。便溺自如。秋深更服八味丸三月而康。大抵噎膈之人。体肥痰逆者可治。枯 津衰者多不可治。同时有同道王公峻患此。禀气病气。与沈相类。误信方士。专力委之而致不起。顾人月亦患此证。自谓脉急不当用参。日服仙人对坐草而毙。郭孝闻八月间噎食艰进。六脉弦劲搏指。延至来春三月告殂。然瘦人间有可疗者。昔秦伯源噎膈呕逆。而形神枯槁。神志郁抑。且不能胜汤药之费。予门人邹恒友。令其用啄木鸟入麝熬膏。时嗅其气以通其结。内服逍遥散加香、砂以散其郁。不数剂所患顿除。厥后海货行陈君用噎膈。亦用此法而愈。两君至今色力尚强。又一农人。噎膈不食。时呕清涎如赤豆沙水。此属血淤于内可知。庸师不审。误用消克破气药。而致绝粒不食。殆所必至。其邻叟怜其贫 。乃述其病苦。求救于予。遥拟一方。用桂苓饮加当归、桃仁、丹皮、牛膝。用熬枯黑糖。和 虫浆调服。下溏黑如污泥者甚多。当知农人戮力受伤。血郁于内而致呕逆。但当攻其积血。呕逆自已。孰谓治病不求其本。而可轻议其药哉。


(附反胃)



宋(左) 呕血之后,食入哽阻。瘀滞胃口。恐成噎膈。


延胡索(一钱五分酒炒) 五灵脂(三钱) 制香附(二钱研) 单桃仁(三钱) 炒枳壳(八分)瓦楞子(五钱) 炒苏子(三钱研) 炒竹茹(一钱五分) 降香(一钱五分劈) 上湘军(一钱五分好酒浸透炙枯后入)



左 食入哽阻,痰涎上涌。胃阳不运。噎膈重证,势难治也。


薤白头(三钱) 川雅连(四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白檀香(三钱) 淡干姜(六分) 广郁金(一钱五分) 竹茹(一钱) 上沉香(三分) 公丁香(三分二味研末先调服)



沈(左) 中脘作痛,食入哽阻,去冬曾解坚黑大便。良由瘀滞胃口。势成噎膈。


延胡索(一钱五分酒炒) 薤白头(三钱) 乌药(一钱五分) 荆三棱(一钱) 瓦楞子(五钱打)单桃仁(三钱打) 蓬术(一钱) 黑白丑(各七分) 旋复花(二钱包) 五灵脂(三钱)



左 脘痞者久,食入哽阻。涌涎气瘀交阻。噎膈重证也。


延胡索(一钱五分酒炒) 瓦楞子(一两) 制香附(二两研) 薤白头(三钱) 旋复花(二钱包)制半夏(三钱)五灵脂(三钱酒炒) 益智仁(一钱) 乌药(一钱五分) 生姜汁(一匙冲)


胡云台方



伯 年逾花甲,阴液已亏,加以肝气不和,乘于胃土,胃中之阳气不能转旋。食入哽阻,甚则涎沫上涌。脉两关俱弦。噎膈根源,未可与寻常并论。姑转旋胃阳,略参疏风,以清新感。


竹沥半夏(一钱五分) 炒竹茹(一钱) 川雅连(五分) 淡黄芩(一钱五分) 淡干姜(三分) 白茯苓(三钱)桑叶(一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 白蒺藜(一钱五分) 白檀香(一钱劈)


【二诊】 辛开苦降,噎塞稍轻然。左臂作痛,寐醒辄觉燥渴。脉细关弦,舌红苔黄心剥。人身脾为阴土,胃为阳土,阴土喜燥,阳土喜润譬诸平人,稍一不慎,饮食噎塞,则饮汤以润之,噎塞立止,此即胃喜柔润之明证。今高年五液皆虚,加以肝火内燃,致胃阴亏损,不能柔润,所以胃口干涩,食不得入矣。然胃既干涩痰从何来。不知津液凝滞,悉酿为痰,痰愈多则津液愈耗。再拟条达肝木,而泄气火,泄气火即所以保津液也。然否即请正之。


香豆豉 光杏仁 郁金 炒蒌皮 桔梗 竹茹 川雅连(干姜六分煎汁收入) 枇杷叶 黑山栀 白檀香


【三诊】 开展气化,流通津液,数日甚觉和平,噎塞亦退。无如津液暗枯,草木之力,不能久持,所以噎塞既退复甚。五脏主五志,在肺为悲,在脾为忧,今无端悲感交集,亦属脏燥之征。再开展气化,兼进润养之品。


光杏仁(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黑山栀(三钱) 竹沥(七钱冲) 姜汁(少许冲) 炒蒌皮(三钱)白茯苓(三钱) 枳壳(五分) 炒苏子(三钱) 大天冬(三钱) 池菊花(一钱) 白檀香(八分) 枇杷叶(去毛四片)


【四诊】 开展气化,原所以泄气热而保津液也。数日来舌心光剥之处稍淡。然左臂仍时作痛,噎塞时重时轻,无非津液不济,胃土不能濡润。咳嗽多痰,亦属津液蒸炼。肺络被灼,所以脏燥乃生悲感。再化痰泄热以治其标,润养津液以治其木。


白蒺藜(三钱) 黑山栀(三钱) 光杏仁(三钱) 淮小麦(六钱) 池菊花(一钱五分) 广郁金(一钱五分)炒蒌皮(三钱) 生甘草(三分) 大南枣(四枚劈去核) 盐水炒竹茹(一钱)


接服方


鲜生地(五钱) 天花粉(一钱五分) 大麦冬(三钱) 甜杏仁(三钱) 生怀药(三钱) 白蒺藜(三钱) 焦秫米(二钱) 青果(三枚打) 梨汁(一两温冲)



蒋 嗜饮损伤中阳,气不施化。食入哽阻,痰涎上涌。脉滞,苔白质腻。噎膈重证,图治维艰。


代赭石(四钱) 白茯苓(三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竹茹(盐水炒一钱) 旋复花(一钱) 炒苏子(三钱) 白桔梗(八分) 枳实(八分) 左金丸(七分入煎) 竹沥(八钱姜汁三滴冲)



郭(左) 肠红痔坠日久,营液大亏。食入于胃,辄哽阻作痛。脉两关弦滑。此胃阴枯槁。噎膈重证,何易言治。


金石斛 北沙参 杭白芍 生甘草 焦秫米 白蒺藜 半夏曲 活水芦根


师云、另取小锅煮饭,饭初收水,以青皮蔗切片铺于米上,饭成,去蔗食饭。(清儒附志)


【二诊】 脉滑而弦。舌心作痛,食入胃中,仍觉哽痛。胃阴枯槁,未可泛视再拟金匮大半夏汤法。


台参须(另煎冲七分) 制半夏(三钱) 白蜜(二钱同煎与参汤冲和服)


此方服七剂。煎成以滚水炖,缓缓咽下。汤尽再煎二次,煎蜜用一钱五分。


【三诊】 脉左大于右,阴伤不复之证。食入哽阻,胃阴尤为枯槁,未可泛视。前拟金匮大半夏汤法,当无不合,即其意而扩充之。


台参须 制半夏(与白蜜同煎与参汤和服) 左金丸(四分煎汤送下)


【四诊】 食入哽痛渐定,脉弦稍平,而肠红连日不止。肝火内燃,胃阴枯槁,肝胆内藏相火,肾开窍于二阴,铜山西鸣,洛钟东应矣。


台参须(一钱) 制半夏(二钱) 白蜜(三钱同上法) 细生地(四钱) 龟甲心(五钱) 地榆炭(三钱)炒槐花(三钱) 泽泻(一钱五分) 丹皮炭(二钱) 左金丸(四分)



孙(右) 中脘不舒,按之坚硬胀满,甚则气逆如喘。脉两关弦滑。此抑郁动肝,肝气冲入胃中,将成噎膈重证,非旷怀不能为功。


钉赭石 炒苏子 制香附 淡吴萸 旋复花 薤白头 炒枳壳 砂仁 沉香(三分磨冲) 槟榔(二分磨冲)



殷(左) 食入之后,气辄上冲,遂即呕吐痰水。询知前曾呕吐紫黑,便有血水,痰或青色,乃自下焦肝肾而来,胃之下口,痰瘀阻之。防膈。


制半夏 川连 单桃仁 台乌药 当归须 土炒赤芍 干姜 川桂枝 酒炒延胡索


【二诊】


薤白头 橘皮 制半夏 旋复花 茯苓 延胡索 枳实 代赭石 台乌药 扁鹊玉壶丸(一钱二分先服)


【三诊】 膈食不下,中脘有形,数日以来,呕吐紫黑瘀血,大便亦解黑物,前云瘀血阻塞胃口,于斯可信。


无如瘀虽呕出,而中脘偏左,按之仍硬,足见结滞之瘀,犹然内踞,是血膈大证也。治之之法,若瘀一日不去,则膈一日不愈,兹以化瘀为主,以觇动静。


山甲片(一钱干漆涂炙令烟尽) 五灵脂(三钱酒炒) 瓦楞子(四钱) 延胡索(二钱) 山楂炭(三钱)台乌药(一钱五分) 当归尾(二钱) 桃仁(二钱) 土鳖虫(五枚去头足炙)



又 湿痰瘀滞,聚于胃口,以致饮食不能入胃。前进化血行瘀,胸肋胀满。良以瘀阻不宣,行之不能,则两相阻拒,所以转觉胀满也。血膈大证,极难图治,拟以丸药入下。


五灵脂(二钱酒炒) 川郁金(一钱五分) 西血珀(七分另研) 大黄(二钱酒炒) 土鳖虫(十六枚去头足炙) 单桃仁(一钱五分) 生蒲黄(一钱) 延胡索(二钱) 山甲片(一钱)


上药共研细末,以韭汁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钱。



右 朝食暮吐,物不变化。脉沉细,苔白质腻。中阳不旋,反胃重证也。


制半夏 淡吴萸 公丁香 橘皮 竹茹(姜汁炒) 云茯苓 炮黑姜 广藿香 伏龙肝(七钱煎汤代水)


大意


三阳结谓之膈.(内经) 三阳者.大小肠膀胱也.小肠热结则血脉燥.大肠热结则便闭.膀胱热结则津液涸.


三阳既结.便闭不通.火反上行.所以噎食不下.(子和)


内因


膈有拒格意.因忧郁失志.及膏粱浓味.醇酒淫欲而动脾胃肝肾之火.致令血液衰耗.胃脘枯槁.气郁成火.液凝为痰.痰火固结.妨碍道路.饮食难进.噎膈所由成也.(汇补)


外候


噎枯在上.咽喉壅塞.饮虽可入.食不能下.膈枯在下.胸臆否闷.食虽可入.至胃复出.或食下而眼白口开.


气不能顺.或食入而当心刺痛.须臾吐出.食出痛止.(绳墨)


噎分五种


有气滞者.有血瘀者.有火炎者.有痰凝者.有食积者,虽分五种.总归七情之变.由气郁为火.火旺血枯.津液成痰.痰壅而食不化也.若咽下塞住不宽.项背转侧欠伸不得.似乎膈噎之症.饮食不下,心胃作疼.此痰凝血瘀.更有痰气结核在咽臆间.咯吐不出.饮食不下.此七情所致.不可用润剂.以二陈加香附、砂仁、栝蒌、苏子、枳壳、浓朴、黄连、生姜开之.有因色欲过度.阴火上炎.遂成膈气.宜作死血治.二陈加当归、桃仁、香附、砂仁、白术、沉香、韭汁、姜汁治之.(汇补)


噎属七情


怒气所致.食则气逆不下.劳气所致.为咽噎喘促.思气所致.为中痞.三焦闭塞.咽噎不利.(针经)大抵此症乃神思间病.惟内观静养.庶几得之.(鸡峰)


噎与膈分


噎乃阴气不得下降.六腑之所生.属阳与气.膈为阳气不能上出.五脏之所生.属阴与血.然皆由阴中伏阳而作也.(东垣)


脉法


数而无力为血虚.缓而无力为气虚.弦滑有力为痰.数实有力为热.又血虚者.左脉无力.气虚者.右脉无力.痰凝者.寸关沉滑而大.气滞者.寸关沉伏而涩.火气冲逆者.脉来数大.瘀血积滞者.脉来芤涩.小弱而涩者.反胃.紧滑而革者.噎膈.


治法


治宜养血生津.清痰降火.顺气调脾.抑肝开郁.


治养虚实


若健脾理痰.恐燥剂妨于津液.用养血生津.恐润剂碍于中州.审其阴伤火旺.以养血为亟.脾伤阴盛.以温补为先.更有忧恚盘礴.火郁闭结.神不大衰.脉犹有力.当以仓公河间法下之.关扃自通.若膈间痰盛者.先微微涌出.然后治下.药势易行.或蜜盐下导亦可.(必读)


治在肺肾


夫阴血根于肾.阳气运于肺.胃中之气血.皆藉此滋生也.故有气衰不能运化生痰者.亦有血衰不能滋肾生火者.当养金水二脏.使阴血滋润.津液生而噎膈渐开也.(汇补)


治宜调补


咽噎闭塞.胸膈满闷.似属气滞.然有服耗气药过多.中气不运而致者.当补气大便燥热.结如羊屎.似属血热.然有服利药过多.血液衰耗而致者.当补血.(玉机)


治禁香燥


治宜益阴养胃为主.辛香开导为暂.若概以辛散燥热之药.以火济火.重耗津液.久则大便闭结.幽门不通.上冲吸门.而噎膈转甚矣.(汇补)


治禁泥滞


尝见多郁之人.气结胸臆.聚而成痰.胶固上焦.道路窄狭.不能宽转.又或好酒之徒.湿中生火.火复生痰.


痰火交煎.胶结不开.阻塞清道.渐觉涩痛.若以血槁治.投以滋润之品.血未必润.反助其痰.病何由愈.惟黑瘦之人.真阴素虚.常觉内热.又不嗜酒.或过服香燥热药.当以血槁治之.(汇补)


死症


年满六旬者难治.粪如羊屎者不治.大吐白沫者不治.胸腹嘈痛如刀割者死.不绝酒色及忧恚者危.


用药


主以二陈汤.加白术、枳壳.清痰.加竹沥、姜汁.降火.加竹茹、山栀.开郁.加香附、抚芎.抑肝.加青皮、白芍.如咽嗌阻格.此为血少.加当归、韭汁.如胸臆满闷.此为气逆.加诃子、昆布.食下心痛.吐出乃止.


此胃中血瘀也.加韭汁、姜汁以润之.腹硬而大便闭结.食反上奔.此下焦实热也,加大黄、桃仁以下之.


有虫.加驴尿.有火.加童便.如血少瘦弱.本方合四物汤.气虚倦怠.本方合四君子.加竹沥、姜汁、童便.


乳酪之类.凡膈病初起.郁结太过.血液未枯者.当以沉香、木香、豆蔻等开提之.不可徒用滋补.及久病胃伤.


津液已涸者.当以白蜜、芦根、当归、白芍养之.不可徒事香燥.此先后之序也.


【附:梅核气】


梅核气者.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状如梅核.此因湿热内郁.痰气凝结.治宜开郁顺气消痰.加味二陈主之.一方.用韭汁一杯、姜汁半杯、牛乳半杯.和匀.细细温服.得下咽.渐加之.


噎膈选方


五汁饮芦根汁 生姜汁 韭汁 沉香汁 竹沥 和匀.重汤煮服.


七圣汤半夏 黄连 白蔻 人参 茯苓 竹茹(各等分) 生姜水煎.


涌痰汤甘草 桔梗 瓜蒂(各一钱) 枳壳 陈皮(各五分)


水煎.饮尽探吐.


滋阴清膈散 滋血润肠汤(二方见反胃)


噎膈仙方


白硼砂一钱半、真青黛一钱、乌角沉香二钱.共为细末.听用.再用白马尿一斤、(如反胃者用黑驴尿)


白萝卜一斤取汁、生姜半斤取汁.共于铜锅内熬成膏.每服用膏三茶匙.加前末药七厘.白汤调下.一日三服.当日可以通关能食.诚神验仙方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