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疟疾

《产鉴》:疟疾

《慈幼便览》:疟疾

《妇科心法要诀》:疟疾

《傅青主男科》:疟疾

《古今医彻》:疟疾

《古今医鉴》:疟疾

《古今医鉴》:疟疾

《仁术便览》:疟疾

《回春录》:疟疾

《活幼心书》:疟疾

《急救广生集》:疟疾

《经验丹方汇编》:疟疾

《景岳全书》:疟疾

《明医杂着》:疟疾

《女科秘旨》:疟疾

《盘珠集胎产症治》:疟疾

《评注产科心法》:疟疾

《全生指迷方》:疟疾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疟疾

《灸法秘传》:疟疾

《厘正按摩要术》:疟疾

《脉症治方》:疟疾

《济阴纲目》:疟疾

《济阴纲目》:疟疾

《眉寿堂方案选存》:疟疾

《时方妙用》:疟疾

《寿世保元》:疟疾

《寿世保元》:疟疾

《万病回春》:疟疾

《万病回春》:疟疾

《万氏秘传片玉心书》:疟疾

《文堂集验方》:疟疾

《续名医类案》:疟疾

《叶天士医案精华》:疟疾

《医述》:疟疾

《医述》:疟疾

《医学传灯》:疟疾

《医学集成》:疟疾

《医学实在易》:疟疾

《医学心悟》:疟疾

《医学摘粹》:疟疾

《医学摘粹》:疟疾

《医碥》:疟疾

《医理真传》:疟疾

《医宗己任编》:疟疾

《医宗金鉴》:疟疾

《友渔斋医话》:疟疾

《幼科释谜》:疟疾

《幼科折衷》:疟疾

《幼幼集成》:疟疾

《育婴家秘》:疟疾

《证治汇补》:疟疾

《针灸聚英》:疟疾


凡产后疟疾,多由亏血挟寒热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汤调之。热多者草果饮子,寒多者生熟饮子。薛立斋曰∶产后疟疾,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因外邪所感。或郁怒伤脾,或暑邪所伏。审系饮食,用六君加桔梗、苍术、藿香;如外邪多而饮食少,用藿香正气散;饮食劳役,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汤;虚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气脱陷、急加附子。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泻不食,腹痛,烦渴,发热,谵语;或手足逆冷。虽见百证,当峻温补,其病自退。若误用清脾截疟之类,多致不起,中气伤而变证多矣。


草果饮子


治产后疟疾,寒热相半,或多热者宜此。


半夏 赤茯苓 甘草(炙) 草果 川芎 陈皮 白芷(各二钱) 青皮 良姜 紫苏(各二钱半) 干姜(四钱)


上为粗末,分作四服,每用水一大碗、姜三片、枣三枚、煎七分,临发日连进二服即愈。


生熟饮子


治产后疟疾多寒者。


肉豆蔻 草果仁 浓朴(生,去粗皮) 半夏(制) 陈皮 甘草 大枣 生姜


上八味各等分,细 一半,用湿纸裹煨,令香熟,去纸,与一半生者和匀,每服五钱,水一大碗,煎七分,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按疟初起当用上两法,不愈当用薛氏法。


其症初起,呵欠烦闷,发热口渴,面带黄白,额有汗,一哭汗出,其热稍减,不久复热如故,喉内痰鸣,一哭即呕,呕则痰出,每日如此者,即疟病也。此症为少阳为主,早能和解表里,则疟邪霍然而散。多有误认惊风,轻施镇坠,阻遏荣卫,邪不得出,以致神情愦乱,临疟而搐。宜用清脾饮解之。余详后“疟疾”。


清脾饮 治小儿热疟作搐,不必治搐,惟治其疟。


青皮 陈皮 柴胡 漂白术 云苓 草果仁 制半夏 川浓朴(各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


水煎,临发前一时热服,三次必效。又方,未发前一时,以蛇蜕塞鼻,男左女右,过时取去,效。余详后简便方。


加味生化汤 加味二陈汤 藿香正气汤


产后疟多因瘀血,荣卫不和热又寒,生化汤中加柴甲;痰食二陈楂朴添;外感不正正气散,陈半苓术苏朴甘,腹皮桔梗藿香枳,引加姜枣一同煎。


【注】产后患疟,多因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故寒热往来也。宜用生化汤加柴胡、鳖甲服之。若因痰饮食积者,宜二陈汤加山楂、浓朴。若果外感风寒,方可用藿香正气散治之,其方即陈皮、半夏、茯苓、白术、苏叶、浓朴、甘草、大腹皮、桔梗、藿香、白芷也。


二陈汤(方见三卷)


方用


柴胡( 陆分) 白朮 茯苓 归身( 各壹钱) 白芍( 壹钱伍分) 半夏 青皮 厚朴( 各伍分)


水煎成,露一宿,再温与服。


热多者加人参、黄耆各伍分,寒多者加干姜参分,痰多者加白芥子壹钱,夜热加何首乌、熟地各贰钱,日发者不用加,腹痛加槟榔参分。


疟之为言虐也.有如凌虐者然.故云疟也.当其寒.则战栗鼓颔.汤火不能温.及其热.则烦冤少气.冰水不能寒.此无他.阴阳相并.邪正交争也.并之阴则寒.并之阳则热.正虚则怯.邪盛则肆.一身之内.有不听令而任其摧残者乎.然则何经主之.何药制之.曰仲景伤寒少阳一经.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可假之治也.方中柴芩除表里之热.姜半除表里之寒.参甘大枣和阴阳而扶正气.非疟之的方乎.余扩而充之.寒多热少.则入藿香.寒少热多.则入知母.独寒不热.则去黄芩.独热不寒.则去半夏.气虚则加苓术.血虚则加归芍.即此方而出入之.鲜不应手取效.以是知疟之主少阳也明矣.其作有早晏.何也.经曰.卫气一日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客于脊膂.凡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故作日益早.邪在阳分轻.阴分重.引出于阳分则散.其有日作间日作何也.经曰.邪入之浅则日作.入之深则间作.有三日作者.邪愈甚而正益衰也.有一日三四作.十数作.又何也.此不可作疟论.而亦未始不可以疟推之也.阳虚则寒.阴虚则热.阴阳虚则寒热交作.非大补气血.则寒热不止也.然经又言太阳之疟.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少阳之疟.寒不甚.热不甚.心惕惕然.汗出.阳明之疟.先寒洒淅.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火光.太阴之疟.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善呕.少阴之疟.呕吐.热多.欲闭牖而处.其病难已.厥阴之疟.少腹满.如癃.数便.意恐惧.则是六经又各有治法也.虽然.疟之发也.如火之热.如风雨不可当.此时而欲止之.良工不能.必从未发时.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乃安.邪气乃出.此露姜饮所由设.可推而通之也.至于邪未尽.早截之.变必作.岂若调其阴阳之为愈乎.立斋治疟发不止.用人参一两.生姜五钱.未发前服之.疟可立止则养正除邪胜着也.岂能为疟困哉.


按疟有云是脾疾.长夏暑热所伤.至秋新凉束之.疟乃作.故其发也有候.而一以理脾为主.平胃散六君子补中益气.审虚实而施之可也.不知脾畏木者也.柴胡非疏肝乎.脾喜甘者也.人参甘草非补中州乎.脾恶湿者也.半夏非燥湿乎.脾畏热者也.黄芩非清热乎.使果因风与食.则疏之消之.寒与热.则温之清之.虚则补之.下陷则提之.学人神而明焉.又安得胶柱鼓瑟为也.


【治验】


一儒者季秋发疟.凡解表疏利之药.遍尝勿效.至四旬后.肢体俱冷.其汗如雨.犹是覆密不敢见风.此余诊之.六脉皆弱.连进归脾汤.大倍参 .加熟附子五分.数剂而痊.继以六君调理月余.


一女子疟疾.烦热呕吐.口干饮水.独热不寒.有与和解不效.余诊之.脉数且疾.此瘅疟也.得之肺素有热.用门冬知母黄芩山栀花粉浓朴陈皮甘草.一剂而减.二剂而愈.


一人年五旬余.患痢半月.痢止疟作.发则昏愦不支.余诊之.脉空大无力.以补中益气汤.倍人参加半夏.二剂而愈.


小柴胡汤


柴胡(二钱) 黄芩 人参 半夏(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水煎.如口渴.加葛粉一钱.如右关有力.胸膈不宽.加浓朴莱菔子各一钱.烦渴.去半夏.脉不数.去黄芩.如气虚.同四君子或补中益气用.如阴虚.则以六味汤继之.



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宜汗之;弦迟者多寒,宜温之;弦紧宜下;浮大宜吐;弦短者伤食;弦滑者多痰;虚微无力为久病;洪数无力为虚;代散则死。



夫疟有风疟、暑疟、湿疟、食疟、痰疟、疟母,诸疟之不同,不过风、寒、暑、湿之外感,七情、五味之内伤之所致也。然内外失守,真邪不分,阴阳偏胜,寒热交攻,乃成疟也。有一日一发,有二日一发,有三日一发,有间一日连二日发,气血俱受病。有夜与日各发,有发于午前,有发于午后。其始发之时,欠伸,畏寒战栗,头痛,或渴,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单寒不热,或单热不寒,或寒少热多,或寒多热少。



治疗之法,当先发散外邪。有有汗,有无汗。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然散邪扶正,病不退者,又须分利阴阳,以柴苓汤最效。甚者或以截药而除之,不二饮、胜金丸之类截之。不愈,乃气血大虚,要扶胃气为本,露姜养胃汤、养胃丹之类。又有绵延不休,弥 越岁,汗、吐、下过,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为症癖,谓之疟母, 疟饮,黄甲丸之类。盖疟有新久浅深,治有缓急次序,宜以脉症参验,量其虚实而疗之。《机要》谓太阳经为寒疟,治多汗之;阳明经为热疟,治多下之;少阳经为风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谓之暴疟。在夏至后,处暑前,乃伤之浅者。在三阳经则总之为寒疟。


在处暑后,冬至前,乃伤之重者。其三阴经疟,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厥阴疟;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疟也。


一凡疟方来,正发不可服药,服药在于未发两时之先。不则药病交争,转为深害,当戒之。


一平素虚弱,兼以劳役内伤,挟感外邪;以致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怠,乏力少气,以补中益气汤加黄芩、芍药、半夏。有汗及寒重,加桂枝,倍黄 ;热甚加柴胡、黄 ;渴加麦门冬、天花粉。


一久疟,乃属元气虚弱。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涎不食,泄泻腹痛,手足逆冷,寒栗鼓颔。若误投以清脾截疟二饮,多致不起。


一疟后饮食少进,四肢无力,面色萎黄,身体虚弱,以四君子汤合二陈汤,加姜炒黄连、麸炒枳实,煎服。


一凡疟后,大汗出者,乃荣血不足之候,以人参养荣汤主之。



散邪汤(三山陈氏传)〔批〕(按此方治疟无汗,当发汗散邪为主)


治三阳经疟,头痛无汗,发热恶寒,当发汗散邪。


川芎(一钱) 白芷(一钱) 麻黄(去节,一钱) 防风(一钱) 紫苏(一钱) 羌活(一钱) 甘草(五分) 白芍药(酒炒,一钱)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葱白三茎,水煎,露一宿,次日温服。有痰,加陈皮、半夏。宿食不消,吞酸恶食,加麸炒枳实,姜汁炒浓朴、山楂、莱菔子。湿,加苍术。挟气,加青皮、苏梗、香附。


正气汤(三山陈氏传)〔批〕(按此方治疟有汗,当止汗正气为主)


治虚弱人疟,头疼自汗;寒热往来,当扶正散邪。


柴胡(一钱) 前胡(一钱) 川芎(一钱) 白芷(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 麦冬(去心,八分) 槟榔(一钱) 草果(一钱) 青皮(炒,一钱) 茯苓(八分) 桂枝(一钱)甘草(炙,八分) 白芍(炒,一钱) 陈皮(八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预先热服。


柴苓汤〔批〕(按此方治疟,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之剂) 此药分利阴阳,和解表里之剂。


柴胡(八分) 黄芩(炒,一钱) 人参(去芦,一钱) 半夏(姜制,一钱) 甘草(六分) 猪苓(一钱) 泽泻(一钱) 白术(炒,一钱) 茯苓(八分) 肉桂(七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水煎温服。无汗加麻黄。


有汗加桂枝。寒多倍肉桂。热多加黄芩。胸膈满闷加枳壳、桔梗。


不二饮(秘方) 治一切寒热疟疾,一服即止如神。


常山(二钱) 槟榔(雌,一钱;雄,一钱。尖锐者为雄,平秃者为雌) 知母(一钱五分) 贝母(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酒一钟,煎至八分。不可过熟,熟则不效。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勿令女人煎药。


胜金丸 治一切寒热疟疾,胸膈停痰,一服立效。


常山(四两,好酒浸一宿,晒干) 槟榔(二两) 苍术(二两,米泔浸一宿,晒干) 草果(二两)


上为细末,将前所浸常山余酒,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未发前一日,临卧时冷酒送下,即卧,不可言语,直至鸡鸣时,再进七十丸。忌食生冷热物,及鸡鱼麸面之类,不则不效矣。


疟灵丹(秘方) 治一切疟,服药不愈,以此截之。


雄鸡豆(拣圆者为雄,四十九粒,先一日以水泡去皮,研烂) 人言末(一钱) 雄黄(一钱,为衣)


上于五月五日午时,同捣为丸,如芡实大,阴干收贮。临发日早晨,面东,无根水下一丸。忌热酒热物,超时,禁生冷、鱼腥三日,此方百发百中。


龙虎汤〔批〕(按此方治热疟,清火之剂) 治热疟,火盛舌卷焦黑,鼻如烟煤,六脉洪数弦紧,此乃阳毒入深所致。先以青布折叠数重,新汲水渍之,搭于心胸之上,须臾再易。


如此三次,热势稍退,即服此药,无有不效。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 半夏(姜制,七分) 石膏(二钱五分) 黄连(一钱五分) 黄柏(一钱二分) 知母(一钱,去毛) 山栀仁(一钱) 粳米(一撮)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大枣二枚,水煎温服。


露姜养胃汤 治久疟不愈,三五日一发。


苍术(米泔浸一宿,晒干,一钱) 浓朴(姜炒,一钱) 陈皮(一钱) 草果(一钱)半夏(姜制,一钱) 人参(一钱五分) 茯苓(一钱) 藿香(一钱) 甘草(炙,七分)


上锉一剂,乌梅一个,黑枣一个,水煎。先以生姜四两,捣汁露一宿,次日合入煎药,通口服。


养胃丹〔批〕(按此方治久疟,补虚之剂) 治久疟经年累月,虚弱之症,宜此补之。


人参(一两,去芦) 苍术(二两,炒) 白茯苓(一两) 半夏(泡,二两五钱) 陈皮(一两五钱) 藿香(一两) 草果(一两) 浓朴(姜炒,一两五钱) 常山(酒蒸,二两) 甘草(炙,五钱) 乌梅(四十九个,去核)


上为末,淡姜汤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仍用淡姜汤送下。


疟饮 治疟久不能愈,名曰 疟,又曰老疟。


苍术(泔浸,五钱) 草果(五钱) 桔梗(五钱) 青皮(五钱) 陈皮(五钱) 良姜(五钱) 白芷(二钱) 白茯苓(二钱) 半夏(汤泡,二钱) 枳壳(麸炒,二钱) 甘草(二钱) 桂心(二钱) 干姜(泡,二钱) 苏叶(二钱) 川芎(二钱)


上锉,每剂五钱,水煎,入盐少许,空心温服。


黄甲丸〔批〕(按此方治疟母,消块之剂) 治疟母成块,久不能愈。


朱砂(一两) 阿魏(一两) 槟榔(一两) 山甲(一两,酥,炙,炒) 雄黄(五钱) 木香(五钱)


上为细末,泡黑豆去皮,捣成泥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姜汤送下,忌生冷、鱼腥三日。



芫花散 治小儿疟疾。


芫花根为末,每用一、二分,三岁儿用二分,以鸡子一个,去顶,入末搅匀,纸糊顶口,外用纸裹糖灰,火煨熟嚼吃。


天灵散


天灵盖烧存性,为末。每服五厘,黄酒调下,立止。


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带散。疟脉多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亦有病久脉极虚,微之中少见弦,但不搏手,细察可见也。弦如刀刃者死,弦小者生。


海阳赵子升,辛卯夏病疟,急延孟英诊之。曰∶暑热为患耳,不可胶守于小柴胡也。与白虎汤,一啜而瘥。


甲午秋,范丽门,患温疟,孟英用白虎加桂枝以痊之。


丙申夏,盛少云,病湿热疟,孟英以白虎加苍术汤而安。



己亥夏,予舅母患疟,服小柴胡药(汤)二三帖后,汗出昏厥,妄语遗溺。或谓其体质素虚,虑有脱变,劝服独参汤,幸表弟寿者,不敢遽进,乃邀孟英商焉。切其脉,洪大滑数。曰∶阳明暑疟也,与伤寒三阳合病同符,处竹叶石膏汤,二剂而瘳。



庚子夏,滇人黄肖农自福清赴都,道出武林,患暑疟,孟英投白虎汤加西洋参,数帖始愈。辛丑秋,顾味吾室人,病瘅疟,孟英亦主是方而效。



庄之阶中翰张安人,年逾花甲,疟热甚炽,孟英审视再四,亦与竹叶石膏汤而安。闻者无不惊异。予谓如此数证,体分南北,质有壮衰,苟非识证之明,焉能药与病相当,而用皆适宜哉!


癸巳秋,余在婺患疟,大为医人所误。初则表散,继则滋补。延及月余,肌肉尽削,寒热不休,且善呕恶食,溺赤畏冷。乃买棹旋杭,托孟英诊视。曰∶足太阴湿疟也。以不换金正气散,三啜而安。



石符生随乃翁自蜀来浙,同时患疟,医者以小柴胡汤加姜、桂投之,不效。改用“四兽”、“休疟”等法,反致恶寒日甚,谷食不进,唯饮烧酒姜汤,围火榻前,重裘浓覆,胸腹痞闷,喜以热熨,犹觉冷气上冲,频吐稠粘痰沫,延至腊初,疲惫不堪。始忆及丙申之恙。(因)访孟英过诊,脉沉而滑数,苔色黄腻不渴,便溏溺赤。曰∶是途次所受之暑湿,失于清解,复以温补之品从而附益之,酿成痰饮,盘踞三焦,气机为之阻塞,所以喜得热熨热饮,气冲反觉如冰,若不推测其所以然之故,而但闻、问在切脉之先,一听气冷喜热,无不以为真赃现获,熟知病机善幻,理必合参,兹以脉形兼证并究,其为真热假寒,自昭昭若揭矣。予大剂苦寒之药,以芦菔煎汤,渐服渐不畏寒,痰渐少,谷渐增,继用甘凉善后,乔梓皆得安痊。



汪吉哉,久疟不愈,医谓元气已虚,杂投温补。渐至肌瘦内燔,口干咳嗽,寐汗溺赤,饮食不甘。孟英视之,曰∶此热邪逗留血分也。与秦艽鳖甲散而瘳。



堂兄汪养余,亦患疟数月,多医疗之,罔效。肌瘦自汗,腰膝酸软,不能稍坐,极其畏冷。孟英曰∶此大虚证,胡反不补?犹以消导,是何居心?予∶(人)参 (黄) (白)术 (炙)草 熟地 白芍 五味 杜仲山药 龙骨 牡蛎 桑枝 大枣 木瓜,数十帖而起。



顾云 ,体丰年迈,患疟于秋,脉芤而稍有歇止。孟英曰∶芤者暑也;歇止者,痰湿阻气机之流行也。大忌温补以助邪气。及与清解蠲痰之法,病不少减,而大便带血。孟英曰∶暑湿无形之气,而平素多痰,邪反得以盘踞,颇似有形之病,清解不克胜其任,气血皆受其滋扰,必攻去其痰,使邪无根据附而病自去。切勿以高年而畏峻药。伊芳侄桂生少府,亦精于医者,闻之极口称是。遂以桃仁承气汤加西洋参、滑石、(黄)芩、(黄)连、橘红、贝母、石斛为方,送礞石滚痰丸。乃郎石甫孝廉云∶此药在他人必畏而不敢服,我昔年曾患暑湿证,深悉温补之不可轻试,况高明所见相同,更何疑乎?经服二剂,下粘痰污血甚多,疟即不作,仍以清润法善后而康。



遂安余皆山贰尹,起复赴都,道出武林而患疟。范某云∶春寒所致,辛温散之;来某谓∶酒湿之 ,治以五苓;且杂参、归、姜、枣之类,病乃日甚。旬日后,脘闷腹胀,便秘气逆,躁渴自汗,昏瞀不瞑,亟迎孟英视之。曰∶蕴湿固然,惟温风外袭,已从热化,何必夏秋始有热疟耶?清解之法,十剂可安。服之果效,旬日径瘥。



酷热之际,疟疾甚行,有储丽波患此,陆某泥今岁寒水司天,湿土在泉,中运又从湿化,是以多疟。率投平胃、理中之法,渐至危殆,伊芳表兄徐和圃荐孟英视之,热炽神昏,胸高气逆,苔若姜黄,溺如赭赤,脉伏,口渴,不食不便。曰∶舍现病之暑热,拘司气而论治,谓之执死书以困活人。幸其体丰阴足,尚可救药,然非白虎汤十剂,不能愈也。和圃然之。遂以∶生石膏 知母 银花 枳(实) 贝(母) 黄连 木通 花粉 (竹)茹 (黄)芩杏(仁) (石)斛 海 竹叶等,相迭为方,服旬日,疟果断。



外甥庄迪卿,患疟,大渴而喜热饮,脘闷脉伏,苔腻欲呕。孟英曰∶蕴湿内盛,暑热外侵,法当清解,然脉证如是,乃痰阻气道使然,清之无益,温之助疟,宜以礞石滚痰丸先为开导。


服后,痰出甚多,脉即见弦滑而数,呕止胸舒,苔形黄燥。与∶石膏 知母 (黄)连 杏(仁) 知(母)(浓)朴 杏(仁) 橘(皮) 半(夏) 茯(苓) 滑(石) (石)斛 菖蒲 花粉等药而安。



庄晓村,芝阶姊夫之侄孙也。馆于金愿谷舍人家,病疟。孟英曰∶吸受暑热,清涤即瘳。越数日,疟作甚剧,目赤狂言,汗如雨下,居停大惊,闻服凉剂,疑为药误。亟速孟英至,正在披狂莫制之时。按其脉,洪滑无伦;视其舌,深黄浓燥。心疑其另服他药之故,而扑鼻吹来一阵姜枣气,因诘曰∶得无服姜枣汤乎?曰∶恣饮三日矣。孟英即令取西瓜一枚,劈开任病者食之,方从白虎,而生石膏用一两六钱,病即霍然。逾六年,以他疾亡。



陈仰山如君患疟,孟英连与清暑法,病不少减,孟英疑亦姜枣汤所致,询知果然。亟令屏绝遂愈。余如汪子宽、魏之裳、胡秋纫等,暑疟治案皆以白虎(汤)化裁,案多不备载,录此以待读者之隅反焉。



何永昌,孟英之与人,其妻病疟,间二日而作。乃母曰∶疟不可服“官料药”,径服笺方。旬日后,势甚危。


永昌乞孟英救之。脉沉细而数,尺为甚。口渴,目不欲张,两腰收痛,宛如锥刺,寒少热多,心慌不能把握。曰∶异哉病也,此暑入足少阴之证,喻氏所谓汗、下、温三法皆不可行者,若病在别家,虑其未必我信,病在汝(室人)而求诊于我,事非偶然也。汝母云∶“官料药不可治疟”,(未识)此语出于何书?何人所创?既“官料”之勿服,则“私料”更不可妄试矣,殊属可嗤。然是证若延(他)医诊(治),非表散即温补,不可谓非汝母之一得也。


疏方∶元参(八钱) 龟板 石斛(各一两) 地骨皮(六钱) 知母(五钱) 桑叶 金银花(各四钱) 花粉(三钱) 丹皮(二钱),令用大沙锅煎而频服,不必限剂。服三日,疟断而各恙皆减,粥食渐进,不劳余药而起。



周某,患疟,间二日而作,寒少热多。医谓“老年三疟”,放手温补。渐至杳不进谷。所亲李石泉孝廉,嘱延孟英诊之。脉细硬如弦,毫无胃气,右尺洪数,舌色光绛,大渴溺滴。孟英曰∶此足少阴暑疟也。广服温补,津液劫尽,欲以草木生之,事不及矣。世但知治疟不善有“三患”∶邪留肝络则为疟母;戕及脾元则成疟臌;耗乎肾阴则为疟劳。而此证以药助邪,邪将劫命,求转三患,亦不能得。所谓热得补而更炽,阴受灼以速亡,阴愈亡而邪愈炽,何殊炮烙之刑。病者何辜?可惨可惨!逾日果殁。特录以为戒,医者鉴之。



盛墨庄,冬患间疟,因腹胀畏寒,自服神曲姜汤,势益甚。孟英视之,曰∶暑湿内伏也。以∶黄连 枳(实) (浓)朴 (山)栀 (黄)芩 杏(仁) 贝(母) 知(母) (石)斛 旋(复) 橘(皮) 兰草为剂,芦菔煮汤煎药,三啜而瘳。



姚小蘅大令,患疟,寒微热甚,日作二次,汪某与柴胡汤药二剂,势遂剧,舌绛大渴,小溲全无。孟英曰∶津欲涸矣。予∶西洋参 生地 知母 花粉 石斛 麦冬 栀子 百合 竹叶投之,五剂而疟止。


其 (作外家解)室,同时患此,呕吐,胁痛,畏寒,不渴,苔色微白,孟英与小柴胡汤,三饮而瘳。



潘祥行,在外患疟。买舟归就孟英(诊)视,曰∶苔腻脉软,伏邪所化,不与正疟同科。风寒药一味不可犯,姜枣(汤)一滴不可啜。与∶知(母) (黄)芩 橘(皮) 半(夏) 滑(石) (浓)朴 杏(仁)(石)斛 花粉 省头草,一剂而病若失。此等案极多,姑载一二。



乔有南,年三十九岁,患牝疟二旬,医治罔效。所亲徐和圃疑为伏暑,迓孟英往诊,脉微无神,倦卧奄奄,便秘半月,溺赤不饥,痰多口干,稍呷米饮必揉胸捶背而始下。苔色黑腻而有蒙茸之象。乃曰∶此精、气、神三者交虚之证,不可与时行伏暑晚发同年而语也。幸前手之药,法主运中,尚无大害。与∶(人)参 (白)术 (肉)桂附(片) 沉香 拌炒熟地 鹿角(胶) 石英 苁(蓉) (枸)杞 (当)归 茯(苓) 杜仲 枣仁 菟丝(子) 山茱(萸) 橘皮 霞天曲 胡桃肉等,出入为大剂,投十余帖,寒后始有热,而苔色乃退,口不作渴,甘淡亦日少,粥食渐加。即裁桂、附、白术,加石斛,又服七剂,解黑燥大便甚多。凡不更衣者,四旬二日矣。寒热亦断,安谷溲澄而竟愈。


或谓先生尝訾人温补之非,何一旦放手而大用?孟英曰∶温补亦治病之一法,何可废也。第用较少耳。世之医者,眼不识病,仅知此法,可以媚富贵之人,动手辄用,杀人无算,岂非将古人活人之方,翻为误世之药,可不痛恨耶?



九月间,张春桥患疟,寒少热多,间二日而作。甫两发,形即清瘦。孟英诊曰∶脉弦而细,尺中甚数,疾作于子夜,口干嗜饮,乃足少阴热疟也。两发遽尔形消,胡可玩视?吾以妙药奉赠,可期即已。但请即服,不可商于人而致疑义也。方用∶元参 生地 知母 丹皮 地骨皮 天冬 龟板 茯苓 石斛 桑叶,春桥以向所心折,遂服之。一剂疟即止,再以滋阴善后而愈。予谓此证一帖而瘳,似乎轻易。但非真才实学,焉有此种妙治?设遇别手,非温补即提表,其祸可胜道哉,然天下之病,无论轻重,总贵初治得法。何致轻者重而重者危耶?奈世俗之情,必使轻者重而后转安,始知医药之功,殊可叹也。按此证世人但知其为三阴疟,笼统治以温补之法,徒未闻有分经用药者。今提出少阴二字,创立清凉之剂,用药精当,取效敏捷,法似新奇,理自完足。所谓活人治活病,全以活泼运之也。可以启人慧悟。垂作典型。



陈媪,患牝疟月余,腹胀便秘,嗳多不饥,口淡脉滑。孟英主∶(黄)连 (浓)朴 橘(皮) 贝(母)杏(仁) (竹)茹 旋(复花) (紫)菀 枇(杷叶) 蒺(藜)为方,数剂即瘳。



蒋北瓯二尹,患疟,医与小柴胡(汤)、平胃散而渐甚,继以大剂温补,势频于危。复用桂枝白虎(汤),狂乱如故。所亲董兰初鹾尹,延孟英视之,曰∶暑疟也。桂枝白虎(汤)用于起病之时则妙矣,今为温散补燥诸药助邪烁液,脉数无伦,汗渴不已,虽宜白虎(汤),岂可监以桂枝,助热耗津而自掣其肘焉?因与∶大剂白虎(汤)加花粉、竹叶、西洋参、元参、石斛,服之即安。至十余帖,疟始瘳,而舌尚无苔,渴犹不止,与甘凉濡润,三十余剂始告痊。



周同甫,患疟多汗,医恐其脱,与救逆汤而势剧。孟英(诊)视之,曰∶湿疟耳。湿家多汗,无恐也。况口渴溺赤,温补勿投,与清解药渐安。


继而乃翁秋叔病,初服温补病进,更医知为伏暑,与药数剂,热果渐退。偶延孟英诊之,尺中甚乱。因谓其侄赤霞曰∶令叔之证,必不能起,吾不能药也,已而果然。



广孔愚司马之大公子,仲秋间患疟,寒少热多,面目甚黄,苔腻大渴,腹胀溺赤,仍能纳谷,且素嗜肥甘,不能撙节,孟英按其脉,滑实而数。与∶承气汤加知(母)、(黄)芩、半(夏)、贝(母)、(连)翘、(黄)连、滑石、石膏、大腹(皮)、花粉之类,(服)二十余剂而始愈,是膏粱挟暑湿热之治也。



许叔超令大母(祖母),患疟。延孟英治之,脉弦滑而数,脘闷便闭,合目汗出,口渴不饥。或虑高年欲脱。


孟英曰∶此温邪挟素有之痰所化,补药断不可服。与∶知(母) (黄)芩 (栝)蒌 杏(仁) (连)翘 贝(母) 旋(复) (竹)茹 (黄)连 (石)斛 雪羹为方,服果渐效。



许氏妇,患间疟,寒少热多,不饥大渴,善呕无汗,脉滑而弦,孟英投白虎汤加花粉、柴胡而愈。


海盐周子,因工于画,体素弱,偶患间疟,黄某用首乌、鳖甲、姜、枣等药,病日甚。加以参、桂,狂躁妄言。


始延孟英视之,面赤舌绛,溲涩便溏,渴饮汗多,脉形细数,是暑证也。与∶元参 银花 知母 (黄)芩 (竹)茹 贝(母) 竹叶 荷秆 莲心 西瓜衣为剂,寻愈。



吴西 患疟,寒微热甚,旬余不愈。孟英诊之,脉滑而长。疏大剂白虎汤与之。渠兄濂仲云∶沈、顾二君,皆主是方,屡服无效。孟英索方阅之,汤虽白虎,而石膏既少且煨,兼不去米。因谓其兄曰∶汤虽同,君药已重用,而去米,加花粉、竹茹等,其力不同科矣。濂仲大悟,服之寻愈。此可以见服药不可徒有汤头之名也。



黄鼎如令堂,年七十七岁,季秋患间疟,每发加剧,寒甚微而热必昏痉,舌不能伸。三发之后,人皆危之。孟英视之,颧赤目垂,鼻冷,额颏微汗。苔色黄腻,舌根纯红,口渴痰多,不思粥饮。


脉至弦数,重按少神。证属伏暑挟痰,而(已)阴虚阳越。先与∶苁蓉 鳖甲 楝(实) (石)斛 (竹)茹贝(母) 燕窝 藕(汁),二剂,而颧红颏汗皆蠲。继佐(人)参、(竹)沥、薤(白)、麦(冬)、枇杷叶、旋复,去竹茹、苁蓉,投三帖,而昏痉不作。又去薤(白)、楝(实),加生地、花粉,服五日,而疟休。饮食渐加,而居然告愈。方疟势披猖之际,鼎如、上水两昆仲,颇以为忧。延诸名家议治,有主人参白虎汤者;有用犀角地黄汤者;有欲大剂温补者,有执小柴胡(汤)加减者,赖孟英力排众议,病家始有把握。与孟英意见相合者,何君新之也。怂恿参赞,与有功焉。



韩妪,年近花甲,患三疟于仲冬,朱某主温散,并以姜枣汤恣饮。旬日后,粒米不粘,疟至大吐。黄某以热补进,势益甚。又浃旬,孟英视之,胸中痞结如 ,苔黄苦渴,溲如热汤,脉弦滑右甚,带下如注。投小陷胸(汤)合温胆(汤)加薤白,服后大吐胶痰,十余日,胸痞始消。改授甘凉,疟亦渐罢。递参滋阴,遂以霍然。



陈舜廷,患疟,久不愈,其体素亏,医皆束手。孟英视(之)曰∶舌绛无津,微寒溲赤,原属春温化疟,体与病皆不是小柴胡(汤)之例,过投温散,热炽阴伤,与∶竹叶石膏汤撤热存津而愈。



庄芝阶舍人三令媳,患搐搦,间日而作。孟英诊脉,弦数。泛泛欲呕,口苦不饥,凛寒头痛,汛事愆期。溲热如火。乃厥阴暑疟也。投以大剂∶犀(角) 羚(羊角) 元参 栀(子) 菊(花) 木通 知母 楝(实)花粉 银花之药,数日而愈。



赵子善,患疟,畏冷不饥。孟英诊之,脉滑数,苔黄溲赤,脘闷善(喜)呕。投∶竹叶石膏汤加减,以清伏暑而痊。



王一峰之次郎,患疟,多服姜枣温散之药,因致壮热耳聋,谵语殿屎,不寐昏狂,见人欲咬。


顾听泉从伏暑治,亦不效。延至初冬,吴爱棠嘱其求诊于孟英,按脉皆滑。即以顾(听泉所)疏犀角等药内,加(石)菖蒲、胆星、竹沥、珍珠、牛黄为剂,吞白金丸,一服即减,旬日霍然。


继而,其令堂发热善呕,频吐粘沫,头痛如劈,口苦耳聋,神识昏瞀,脉弦而数。乃伏暑挟内风之鸱张,与∶犀角 元参 竹茹 花粉 知(母) (连)翘 (黄)芩 (石)斛 栀(子) 菊(花) 雪羹等药,七日而瘳。



高瑞生令弟,疟久不痊,形消不食,医谓虚也。投补药而更增自汗。孟英诊之,脉弦滑,脘下聚气,投小陷胸加竹茹、旋(复)、枳(实)以开痰结,渐能纳谷,继以清养,病去肌充。



闻氏妇,孟夏患间疟,而妊娠八月。数发后,热炽神昏,腰痛欲堕。张养之嘱援于孟英,脉来洪滑且数,苔色黄腻垢浊。与∶黄芩 知母 竹茹 竹叶 银花 桑叶 丝瓜络 石斛 石膏 石菖蒲,一剂而痊。



朱佳木令尊,患间疟,年逾七旬,人颇忧之。孟英切脉,弦滑,脘闷苔黄。曰∶无恐也。投清热涤痰药,数剂霍然。



李明府令正,年逾花甲,素患痰嗽,近兼哺热不饥,头痛不食。医治罔效。姚小荷荐孟英视之,脉滑数。乃痰火内伏,温热外侵。投∶石膏药二服,而热退知饥;又数剂,并宿恙均愈。



余朗斋,形瘦体弱,患间日疟,寒少热多,二便涩滞,脘膈闷极,苔腻不渴。孟英切脉,缓滑而上溢。曰∶素秉虽阴亏,而痰湿阻痹,既不可以提表助其升逆,亦未宜以凉润碍其枢机。投以∶滑(石) (浓)朴 (竹)茹 旋(复) 通草 枇杷叶 苇茎 郁金 兰叶之方,苔色渐退。即去(浓)朴、郁(金),加(黄)连、枳(实)、半夏,胸闷渐开,疟亦减,便乃畅。再去滑(石)、半(夏)、(黄)连、枳(实),加沙参、石斛、橘皮、黄芩,浃旬而愈。



许季眉室,归自维杨,仲秋患 (久虐曰 ),自作寒湿治,势益剧。其从子芷卿,以为挟风暑也,连进清解,病不减。邀孟英诊之,脉弦滑而洪,体丰多汗,苔黄便血,呕渴妄言,彻夜不瞑,欲卧于地。乃伏痰内盛,暑扰阳明也。投大剂∶石膏 知母 犀角 元参 石斛 银花 黄芩 花粉 兰叶 竹沥,三帖,证始平。


芷卿随以多剂整肃而愈。



庄芝阶舍人,年七十矣。患间虐,寒则颤栗,热则妄言。孟英视之∶脉弦数而促,苔黑口干。是素有热痰,暑邪内伏。与∶知母 花粉 元参 石斛 黄芩 竹茹 连翘 海 芦菔 莲子心等药,数啜而瘳。


至仲冬,因泛湖宴客,感冒风邪,嗽痰头痛,不饥寒栗。自服羌活、紫苏、荆芥等药二剂,势益甚,而口渴无溺。孟英切其脉,与季秋无异,但兼浮耳。证属风温。既服温散,所谓“热得风而更炽也”。舌绛无津,亟宜清化。以∶桑叶 枇杷叶 栀子 知母 冬瓜子 元参 菊花 花粉 贝母 梨汁为剂,投匕即减,旬日而痊。



锁容亭姊,自太仑归宁,即患时疟,顾听泉一手清解,业已安谷下榻。忽然气逆肢寒,神疲欲寐,耳聋舌謇,杳不知饥,大便仍行,别无痛苦。顾听泉知其素患脱血,元气久虚,改用参、附等药,势愈剧,以为欲脱矣。所亲吴久山嘱拉孟英图之,切脉弦缓,视苔黄腻,乃胎之初孕,(邪未尽而)阻气凝痰,窒碍枢机,治当宣豁。以∶石菖蒲 枳实 旋复 半夏 黄连 茯苓 橘皮 葱白 海 竹沥为方,投匕即效,三啜霍然。



锁绳先室人,患疟,而驯至脘痞呕呃,鼻冷自汗,不食不眠,脉来歇止,医者危之。孟英视之,亦痰为患耳。


即以此方(治锁容亭姊之方)去∶葱白、海 、竹沥,加薤白、蒌仁、竹茹,投之果验。



许芷卿, 起季秋,孟英尝清其伏暑而将愈。其从母亦知医,强投以小柴胡一剂,势复剧。孟英以∶温胆汤去甘草,加生石膏、黄芩、知母、花粉、芦菔而安。


继因作劳太早而复发,适孟英丁忧(母丧),赵君笛楼,仍用清解而痊。



迨季冬,因移居劳顿,疟忽间作。且面浮跗肿,喘嗽易嗔。人皆以为大虚之候。孟英切脉,左弦劲而数,右滑大不调,苔黄且腻,口渴溺多。乃胃肺之热痰有余,肝胆之风阳上僭。畏虚率补,必不能瘳。用∶西洋参 知母花粉 竹茹 蛤壳 石斛 枇杷叶 青蒿 秦艽 白薇 银花 海 为方,连投四剂,大吐胶痰,而各恙悉除。



瓯镇孙总戌令郎孙楚楼,自镇江来浙,主于石北涯家,途次患寒热如疟,胁痛痰嗽,北涯见其面黧形瘦,颇以为忧。


即延医与诊。医谓“秋疟”,予疏散方。北涯犹疑其药不胜病,复邀孟英视之。曰∶阴亏也,勿从虐治。以苇茎汤加北沙参、熟地、桑叶、丹皮、海石、旋复、贝母、枇杷叶为剂。北涯见用熟地,大为骇然。孟英曰∶君虑彼药之不胜病,吾恐此病之不胜药,赠此肃肺润燥,滋肾清肝之法,病必自安。楚楼闻之叹曰∶妙手也,所谓深合病情。前在姑苏,服疏散药甚不相安,居停(居处,谓住处主人之称)毋疑,我服王公之药矣。果数日而痊,逾旬即东渡越瓯去。


《内经


谓腠理开而汗出遇风,或得于澡浴,水气舍于皮肤,因卫气不守,邪气并居,其疾始作。


伸欠寒栗,腰背俱痛,骨节烦疼,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疼而渴。乃阴阳二气交争,虚实更作而然。阴气独胜则阳虚,故先寒战栗,腰背头项骨节皆痛。阳气独胜则阴虚,故先热,发时不嗜食,善呕头疼腰痛,小便不利,阴盛阳虚,则内外皆寒。阳盛阴虚,则内外俱热,此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蕴积痰饮,病气与卫气并居,故病日作。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薄五脏,六气深入,不能与卫气俱出,则间日而作,当卫气所至,病气所在,则发。在阳则热,在阴则寒,经曰∶亢则害,极乃反。俟阴阳各衰,卫气与病气相离则病休。阴阳相搏,卫气与病气再集则病复。各随其卫气之所在,与所中邪气相合而然也。先寒后热者,先伤寒而后伤风,名曰寒疟。先热后寒者,先伤风而后伤寒,名曰温疟。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身重寒热,骨节痛,腹胀满,自汗善呕,名曰湿疟。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盖疟之为病,而证状非一。故处方之制,随其阴阳虚实,脉病证治,汗吐下温,对证施剂,以平为期。然百病中人,必因其正气之虚,感受邪气,留而不去,其病为实,自表传里,先汗后下,古今不易。盖治疟之法,必须先表,用百解散,水姜、葱煎投,次小柴胡汤,加桂,水、姜、枣煎服,以和解表里之邪,自然作效。若表里实,用当归散、五和汤,或乌犀丸、六圣丸下之,匀气散止补,后以藿香饮加草果、良姜,水、姜、枣煎投,正胃气,去寒邪,则自平复。如解表后,寒热往来,以二仙饮或三圣丸截之。寒热既除,用平胃散加茴香汤和匀,盐汤空心调服。温胃燥脾,进饮食,使中州之土既实,则外邪不战而自屈,此为明论。有寒多热少经久不愈,致脾胃弱,饮食减,神色慢,二姜丸主之,及清脾汤为治。每见治疟不明理者,多取草药挪水冷服,或露而投之,水伤脾胃,耗损真元,变证百出,或传成浮肿,或转作疳泻,或变为冷痢,致脾胃虚弱,饮食减少,因而不救者有之。且婴孩娇脆,何堪用以草药服饵?为医为父母者,切宜戒之。


治疟奇方 (兼治三阴) 朱砂 胡椒(各一两) 共研极细末,以无声为度,配合均匀,贮瓷瓶或锡盒,不使出气。用时取暖脐膏一张,挑末药一茶匙,安放膏药中间,勿令四眼见。对脐紧贴,虽疟止,不轻揭,听其自落,靡不神效。三阴疟,十日一换,用至三膏,亦能奏功。然疟必三四遭后方用,否则截之太早,风寒未出,恐生别症。孕妇忌用。(《德清徐氏施济方》)


劳疟、瘴疟 野狐肝(一具)阴肝,重五日,五更初北斗下,受气为末,粳米作丸绿豆大。每以一丸,绯帛裹系手中指,男左女右。(《圣惠方》)


截疟 大枣(三个去皮核) 斑蝥(二个焙干) 同研匀,以熟猪油调,捏成饼如指头大,贴在印堂,一宿而愈。(《上仪堂施送方》)


一方,五月五日,取花蜘蛛晒干,绛囊盛之,临期男左女右系臂上,勿令知之。(《普济方》)


祛疟 大老姜(一片),日出时东向对日,朱书“辟恶”二字,呵气于上,缚左臂,神效。(《陶氏别》)


夫疟者,因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饮食,劳倦或饥饱,色欲过度,以致脾胃不和,痰留中脘。然无痰不成疟,脾胃属土有信,来去不失其时,若移时,或早或晚者,是邪无容地,疟将好也。疟疾来时,呵欠怕寒,手足冷,发寒战,大热口渴,头痛,腰胯骨节酸痛,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单寒单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一日一发,受病浅也,易治。


间日发者,或二日连发住一日者,皆难治。治宜在表。无汗者,散邪汤为主;有汗者,正气汤为主;在半表半里者,柴苓汤为主;分利阴阳而未已者,人参养胃汤加减。若用截药,吐出黄胆水者,疟自愈也。不可一、二日早截,早则邪气闭塞而成坏症。又不可迟截,迟则元气衰惫而成虚怯。当在三、四日就截为好。须待热退身凉方可饮食也,切不可带热饮食,恐不消而成痞。一名疟母。痞散成鼓者有之矣。


散邪汤(治疟初起,增寒壮热,头疼身痛,无汗)


甘草三分 羌活 紫苏 荆芥 白芷 麻黄 白芍 防风各一钱


生姜、葱白三根,水煎,露一夜,次早服。有痰加陈皮;有湿加苍术;夹食加香附(《万病回春》)


正气汤(治疟初起,无增寒壮热,头痛口干,有汗)


桂皮 甘草各三分 茯苓 半夏(姜汁炒) 白芷 青皮 川芎 草果(去壳) 槟榔 前胡柴胡 麦冬各一钱


生姜三片,枣一枚,预先煎服。(《万病回春》)


柴苓汤(治疟发寒热,病在半表半里,阴阳不分)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肉桂 甘草


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汗多加官桂;热多加黄芩。(《万病回春》)


治疟


陈皮 半夏(制) 当归各一钱 柴胡 黄芩 泽泻 茯苓各八分 甘草(炙) 升麻 干葛各五分


生姜二片 枣头一枚 桃头五个


水煎热服。忌生冷鱼面。 据月坡云∶方有百种,唯此稳当无误,须服二十剂。服五、六剂后加人参更妙。(《陈百坡方》)


绝疟(十日后神效)


常山(酒煮晒干) 知母 贝母 草果各半钱


水煎,五更热服。渣酒浸发前后。 王隐者云∶“予用此方四十年,奇效不能尽述”。切勿加减以致不效。(《养生主论》)


又方(二十日后神效)


归身 青皮 赤生首乌 白生首乌 老姜皮各三钱


河水、井水各一碗煎八分,露一夜。临来日五更热服即愈。(经验方)


外绝药


大蜘蛛三枚、信砒一钱、雄黑豆四十九粒,为末。滴水为丸,豌豆大。先夜以一丸献于北斗下,次早纸裹插耳内立效。(《宜明方》)


间日疟


白术一钱 茯苓 泽泻 猪苓 柴胡 半夏各一钱 黄芩(热多钱半,寒多一钱)


加姜三片,大枣二枚,露一夜,临日五更服。(《神效仙方》)


三日疟(一服立止)


苍术三钱 制首乌五钱 白术二钱(炒) 知母五分 粉草一钱


水四碗煎半,鸡鸣服(寒多生姜六钱,当归五钱;热盛当归六钱,生姜五钱)。将发服愈。(《单方经验》)


久疟似痨


当归(酒洗,下同) 牛膝各五钱 鳖甲 橘红 贝母各三钱 鲜首乌五钱 姜皮二钱半 柴胡钱半(二味热多有汗去之)


加竹沥一盏,水二钟煎半,露一夜,发日五更时温服。(《单方全集》)


经义


《疟论》帝曰∶夫咳疟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者,何也?岐伯曰∶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冻饮料。帝曰;何气使然?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也。巨阳虚则腰背头项痛,三阳俱虚则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故欲冷冻饮料也。此皆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荣气之所舍也。此令人汗空疏,腠理闭,因得秋气,汗出遇风,及得之以浴,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内外相搏,是以曰作。常曰∶其间日而作者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深,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也。帝曰∶其作日晏与日早者,何气使然?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气入,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者奈何?曰∶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于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必开其腠理,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帝曰∶疟先寒而后热者,何也?曰∶夏伤于大暑,其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藏于腠理皮肤之间,秋伤于风,则病成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也。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曰瘅疟。岐伯曰∶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也。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复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则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夫病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帝曰∶攻之奈何?早晏何如?曰∶疟之且发也,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也。阳已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审候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真往而未得并者也。帝曰∶疟不发,其应何如?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当气之所在也。病在阳则热而脉躁,在阴则寒而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也。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病疟。今疟不必应者,何也?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也。其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畏风。以夏病者,多汗。


帝曰∶夫病温疟与寒疟而皆安舍?舍于何脏?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脑髓烁,肌肉消,腠理发泄,或有所用力,邪气与汗皆出。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帝曰∶瘅疟何如?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令人消烁脱肉,故命曰瘅疟。


《至真要大论》帝曰∶火热或恶寒发热,有如疟状,或一日发,或间数日发,其故何也?岐伯曰∶胜复之气,会遇之时,有多少也。阴气多而阳气少,则其发日远;阳气多而阴气少,则其发日近。此胜复相搏,盛衰之节,疟亦同法。


《金匮真言论》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


《生气通天论》曰∶夏伤于暑,秋为咳疟。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论证(共四条)


疟疾之疾,本由外感,故《内经》论疟无非曰风,曰寒,其义甚明。而后世之论,则泛滥不一,总不过约言其末而反失其本,所以议论愈多,则病情愈昧矣。有辩在后,所当并察。


凡疟因于暑,人皆知之。不知夏令炎热,此自正气之宜。然而,人有畏热者,每多避暑就阴,贪凉过度,此因暑受寒,所以致疟。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义可知也。然又惟禀质薄弱,或劳倦过伤者,尤易感邪。此所以受邪有浅深,而为病有轻重也。第以病因暑致,故曰受暑,而不知暑有阴阳,疟惟阴暑为病耳。至其病变,则有为寒证者,有为热证者,有宜散者,有宜敛者,有宜温者,有宜清者,其要在标本虚实四字。知此四者,而因证制宜,斯尽善矣。其有云伤暑而认暑为火者,有云脾寒而执以为寒者,皆一偏之见,不足凭也。


凡疟发在夏至后,秋分前者,病在阳分,其病浅;发在秋分后,冬至前者,病在阴分,其病深。发在子之后,午之前者,此阳分病也,易愈;发在午之后,子之前者,此阴分病也,难愈。病浅者,日作。病深者,间日作。若三日、四日者,以受邪日久,而邪气居于阴分,其病尤深。


凡疟病自阴而渐阳,自迟而渐早者,由重而轻也;自阳而渐阴,自早而渐迟,由轻而重也。凡感邪极深者,其发必迟,而多致隔日,必使渐早渐近,方是佳兆。故治此疾者,春夏为易,秋冬为难。


论治(共十二条)


凡疟疾初作,必多寒热,大抵皆属少阳经病。其于初起,当专以散邪为主。若果形气无伤,而脉证别无他故者,但宜正柴胡饮,或三柴胡饮主之。少者一、二剂,多者三、四剂,无有不愈。若气体本弱而感邪为疟,即宜四柴胡饮为妙,勿以初起而畏之弗用也。


治疟当辩寒热,寒胜者即为阴证,热胜者即为阳证。盖有素禀之寒热,有染触之寒热,然必其表里俱有热邪,方是火证。若疟至则热,疟止则退,而内无烦热闭结等证,则不得以火证论治。若内外俱有火证,而邪有不散者,一柴胡饮主之。若邪入阳明,内热之甚,而邪有未散者,宜柴胡白虎煎。若邪入肝肾,而热极动血者,宜柴芩煎。


疟有寒证,如无虚邪,而但以寒邪不能散,或多中寒者,宜二柴胡饮。若以寒胜而兼气虚,邪有不解者,宜四柴胡饮,或补中益气汤加干姜、官桂。若寒甚热少,脉迟而兼背恶寒,或多呕恶泄泻者,必用麻桂饮,或大温中饮。


中气虚弱不能胜邪,而邪不能解者,病在脾肺气分,宜补中益气汤、五柴胡饮。若阴虚血液不充而邪不能解者,病在肝肾精分,宜补阴益气煎、归柴饮。此证极多,其效尤捷。若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而面赤如脂,渴欲饮水,而热退即不渴者,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芍药、肉桂,大剂一服,即可愈。若元气虚寒之甚,阳不胜阴而邪不能解者,大温中饮。若元气虚甚,或衰老积弱者,则不必兼用攻邪,只当以正气为主,但使元气不败,则邪气无有不服,宜大补元煎,或十全大补汤之类主之。而又惟休疟饮为最妙。


疟疾屡散之后,取汗既多,而病不能止者。必以过伤正气,而正不胜邪,则虽止微邪犹然不息,但使元气之虚者一振,散者一收,则无不顿然愈矣,宜三阴煎、五福饮,或小营煎、休疟饮主之。若有微寒者,宜大营煎,或理中汤。若微有火者,宜一阴煎。若多汗不收者,宜五阴煎之类主之。


疟疾久不能愈者,必其脾肾俱虚,元气不复而然。但察其脉证,尚有微邪不解者,当专以补中益气汤为主。若邪气已尽而疟有不止者,则当专补元气,以八珍汤、十全大补汤,或大补元煎之类主之。若肾阴不足,而精不化气者,宜理阴煎最效。若阴邪凝滞而久不愈者,宜于前药加姜、桂、附子。


疟作而呕吐恶食者,虽曰少阳之邪为呕吐,然实由木邪乘胃所致。但解去外邪,呕当自止,宜柴陈煎,或正柴胡饮加半夏主之。若脾胃气虚而寒邪乘之,则最多呕恶之证,宜温胃饮、理中汤、养中煎之类主之。若虚寒连及命门,火不生土而作呕者,宜理阴煎、右归饮之类主之。若兼食滞而作呕者,必多胀满,宜加陈皮、砂仁、山楂、浓朴之类为佐。若兼火邪者,必多热渴、躁烦、秘结,宜以黄芩、黄连之类为佐;若火在阳明甚者,宜加石膏。若兼寒者,必胃口怕寒,或吞酸,或嗳腐,或恶心。得热稍可者,宜以姜、桂、附子、吴茱萸之类为佐。


疟疾因劳辄复,连绵不已者,此脾肾虚证。盖肾主骨,肝主筋,脾主四肢,气弱不胜劳苦,所以即发,但补脾肝肾,使其气强则愈。如十全大补汤、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皆可酌用。


疟疾发散已多,每致阴虚水亏,而烦热多渴者,宜以西瓜汁,或悉尼浆,或冷参汤,俱可滋阴截疟。无热者,不可强用。


疟痢并作而脏平邪浅者,宜胃苓汤加柴胡一、二钱。若寒湿伤脾而疟痢并作者,宜温胃饮加柴胡,或胃关煎加柴胡亦妙。若湿热伤脾,下及肝肾而暴注热渴,或下纯鲜血者,宜柴芩煎。


疟邪未清,而过食伤脾,以致痞满连绵不已者,宜大小和中饮加柴胡。若因食而成疟痞者,宜芍药枳术丸,及大小和中饮之类调之。若痞成难消者,须灸章门、水道等穴,炷宜稍大,多灸,或连灸二三次,方得全愈。


古云∶治疟之法,凡将发之时,与正发之际,慎毋勉强施治,即治亦无效,必待阴阳并极,势平气退之后,然后,察而治之,或于未发二三时之先,迎而夺之,可也。经曰∶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亡。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按此古法,殊似不然,予近治疟,每迎其锐而击之,最捷最妙。是可见古法之有不必泥者。


论汗


凡古人治疟之法,若其久而汗多,腠理开泄,阳不能固者,必补敛之;无汗则腠理致密,邪不能解,必发散之。故曰∶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此大法也。盖疟本外邪,非汗不能解,若不知散解其邪,而妄用劫剂,多致胃气受伤,邪不能解,必反难愈。此宜以补剂为主,加减取汗,汗后再加补养可也。若邪在阴分,则下体最难得汗,补药力到,自然汗出至足,方是佳兆。凡病此而邪有未解者,大忌饱食,亦以汗之难易为优劣也。凡寒邪之自外而入者,得汗即解,如伤寒之类皆是也。而惟时瘟时疟之病,则病有浅深之不同。即如病瘟者,虽有大汗而热仍不退。病疟者,屡发屡汗而疟犹不止,此其所感最深,故不能以一二汗而即愈,或通身如洗而犹不能透。若此者,但当察其强弱,仍渐次再汗之,方得邪解。故不可谓汗后必无邪也。此但当以脉之紧与不紧,及头身之痛与不痛,寒热之甚与不甚为辩耳。然又有虽已得汗,邪气将解而不守禁忌,或因于劳,或因于欲,或受生冷微邪,或胃气未清,因而过食,随触随发,此其旧邪未尽而新邪又至,缠绵深固,因致留连者,亦必宜仍从汗解,但其宜固宜散,则犹当以酌虚实为首务。


论标本


凡治疟当知标本。予尝言∶有标则治标,无标则治本,此最为治疟之肯綮。何以言之?盖标以邪气言,本以正气言也。夫邪正相争,所以病疟。凡疟之初起,本由邪盛,此当治邪,固无疑也。若或表散已过,或久而不愈,则于邪正之间,有不可不辩矣。盖有邪者,证必猖炽,脉必弦紧,或头疼头痛未除,或汗虽出而未透,凡属形证有余者,即其病虽已久,亦必有表邪之未清也。但觉有微邪,此犹宜兼标为治。若汗出已多,邪解已透,别无实证实脉可据,而犹然不愈者,必由正气全虚,或以质弱,或以年衰,故余气有未能却,而真阴有未能静耳。此当专治其本,但使元气既复,则无有不愈。设或不明标本,无论有邪无邪,而但知攻疟,则害者多矣。予为此说虽因疟而发,然诸病皆同此理,明者,当心志之。


论厌疟


凡厌疟之法,今世俗相传多用之,但其有效有不效,人每疑之,而其所以然者,自有的确之妙,则从来人所未知也。盖疟以邪正相争,其感之浅者,乃少阳胆经病也。惟其邪本不甚,则邪正互为胜负。当此时也,亦犹楚汉相持之势,但得一助之者,为楚则楚胜,为汉则汉胜,故不论何物,皆可用以为厌。但使由之,勿使知之,其人恃有所助,则胆气略壮,而邪即败矣。此即《内经》移精变气之意也。然必势均力敌者,乃可以一助而胜之,正胜则愈也。若果彼强我弱,势不易制者,则厌必无益。故惟邪轻日作者可厌,而邪深间日者则不能厌。此自理势之使然,无庸惑也。


论截疟(共四条)


凡截疟之法,方固不可,然亦无必效之方。若以愚见并及治验,则未尝藉于截也。盖有邪者,去邪则愈。若散邪既透,解表已过,则但收拾元气而气复即愈。惟能于邪正之间,得其攻补之宜,则无不自愈,此截之最善者也。至如截疟诸方,虽不可执,亦不可无。第有效于此而不效于彼者,亦以人之气血阴阳各有不同故耳。故凡用截药者,亦当察人之强弱而酌以用之,庶乎得效,然亦惟轻者,易截。而重者,不易截也。兹录诸方于后,亦可备于酌用。截疟常山饮,气血强壮者,可用。截疟饮,气分不足者,可用。牛膝煎,血分不足者,可用。截疟丹,时气多湿者,可用。木贼煎,湿痰邪实者,可用。何人饮、休疟饮,血气大虚,欲急济者,可用。小柴胡汤加常山二钱,截疟如神。追疟饮,凡气血未衰,或屡散之后,用之最效。


丹溪曰∶数发之后,便宜截而除之,久则发得中气虚弱,致病邪愈深而难治。世有砒丹等截药,大毒,不可轻用。常山性暴悍,善驱逐,然能伤真气,病患稍虚怯者,勿用。


杨仁斋曰∶或其人素虚者,慎勿用常山等药。


薛立斋曰∶若病势正炽,一二发间,未宜遽截,恐邪气不去,正气反伤耳。若胃气弱者,用寒凉止截,脾胃复伤,必致连绵不已。若非培养元气,决不能愈。每见饮啖生冷物者,病或少愈,多致脾虚胃损,反为难治。若咽酸口酸,且宜节饮食,其病潮作时,虽大渴亦只姜汤乘热饮之,此亦截疟之良法。凡欲截之,若血气俱虚,用人参、生姜各一两煎服,顿止。不问新久并效。


论似疟非疟


凡似疟非疟之病,虽有往来寒热,而时作时止,本非疟之类也。凡大病后,或产后,或虚损,俱有此证。经曰∶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阳气下入阴中则恶热。故凡无外邪而病为寒热者,必属虚证。但虚有阴阳之异,而阳虚者必多寒,阴虚者必多热。阳虚者宜补其阳,如理中汤、十全大补汤加姜桂附子之类,此皆人所易知也。惟阴虚之证则最不易辩,盖阴中之水虚者,阴虚也;阴中之火虚者,亦阴虚也。如其津液枯燥,精血耗伤,表里上下,俱多烦热等证,此阴中之水虚也。治宜壮水以配阳,如一阴煎、六味地黄汤,或加减一阴煎之类主之。其有倏热往来,或面赤如脂,而腹喜热饮,或上热如烙,而下冷如冰,或喉口大热,而大便不实,此其证虽若热,而脉必细微,或虽洪大而浮空无力者,是皆阳气无根而孤浮于上,此阴中之火虚也。治宜益火之本,使之归源,如海藏八味地黄丸,或右归饮之类主之。假热退则真寒见,自可因证而治之也。寒热门论治尤详,所当并察。


论温疟


温疟一证,在《内经》曰∶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寒,至春夏阳气大发而为病,此即正伤寒之属也。故仲景《伤寒论》有温疟一证,即此是也。此与夏伤暑而秋为疟者,本自不同,当于伤寒门酌而治之。


论瘅疟


瘅疟一证,在《内经》曰∶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发则阳气盛而不衰,故致消烁脱肉者,命曰瘅疟。盖此以阳脏而病阳证也,自与诸疟不同。而治此之法有三∶如热邪内蓄,而表邪未解者,则当散以苦凉;如热因邪致,表虽解而火独盛者,则当清以苦寒,此皆治其有余也。若邪火虽盛,而气血已衰,真阴日耗者,急宜壮水固元,若但知泻火,则阴日以亡,必致不救。


论瘴疟


瘴疟一证,惟岭南烟瘴之地有之。盖南方风湿不常,人受其邪而致病者,因名瘴疟。然瘴出地气,疟由天气,但使内知调摄,而外不受邪,则虽居瘴地,何病之有?是可见瘴以地言,而疟即风寒外感之病也。但其甚者,则或至迷困喑哑,乃与常疟为稍异耳。凡治此者,亦总不离寒热虚实,及有邪无邪,如前治疟诸法而尽之矣。外如大梁李待诏瘴疟等证,既明且确,详列瘴气门,不可不察。


述古(共八条)


仲景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


《机要》曰∶疟有中三阳者,有中三阴者,其证各殊也。在太阳经谓之寒疟,治多汗之;在阳明经谓之热疟,治多下之;在少阳经谓之风疟,治多和之。此三阳受病,谓之暴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乃伤之浅者。在阴经则不分三经,总谓之湿疟,当从太阴经论之。发在处暑后,冬至前,此乃伤之重者。


古法云∶以清脾饮治秋时正疟,随证加减,大效。若胃中有伏痰郁结者,以草果饮,一服可愈。


丹溪曰∶邪气深入阴分、血分,而成久疟者,必当用升发药,自脏而出之于腑,然后自表作汗而解。若用下药,则邪气愈陷而难出矣。


傅氏曰∶疟系外邪,当以汗解。或汗不得出,郁而成痰,宜养胃、化痰、发汗,邪气得出,自然和也。


刘宗浓曰∶或问∶俗以疟为脾寒,何也?曰∶此亦有理。盖暑盛阳极,人以伏阴在内,脾困体倦,腠理开发;或因纳凉于水阁木阴,及泉水澡浴,而微寒客于肌肉之间,经所谓遇夏气凄沧之水寒迫之是也;或劳役饥饱内伤而即病作,故指肌肉属脾,发则恶寒战栗,乃谓之脾寒耳。实由风寒暑湿之邪,郁于腠理,夏时毛窍疏通而不为病,至秋气收敛之际,表邪不能发越,故往来寒热,进退不已,病势如凌疟人之状,所以名疟。即如四时伤寒,十二经皆能为病。古方治法,多兼内伤取效,脾胃和而精气通,则阴阳和解,此实非脾病也。然古人称疟不得为脾寒者,正恐人专于温脾之说,不明造化之源,而失病机气宜之要故也。


立斋曰∶大凡疟证,皆因先伤于暑,次感于风,客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营卫并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其病热多寒少,心烦少睡者,属心,名曰瘟疟,用柴苓汤。但寒少热,腰疼足冷者,属肾,名曰寒疟,用桂附二陈汤。先寒而后大热,咳嗽者,属肺,名曰瘅疟,用参苏饮。热长寒短,筋脉揪缩者,属肝,名曰风疟,宜小柴胡加乌药、香附。寒热相停,呕吐痰沫者,属脾,名曰食疟,宜清脾饮。


若中气虚而间日发者,用补中益气汤。若寒热大作,不论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寒热作则必战,经曰∶热胜则动也。发热则必汗泄。又曰∶汗出不愈,知内热也。


又曰∶凡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微热者,若内因胃气虚,用四君加升麻、当归。若脾血虚,用四君加川芎、当归。若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


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逆冷,皆脾胃虚弱,但补益中气,则诸证悉愈。凡人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汤内加半夏,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一服即愈。若病久者,须大补元气为主,盖养正邪自除也。


徐东皋曰∶疟疾多因风寒暑湿而得之,乃天之邪气所伤,当以汗解。故仲景、河间悉用发表之药,但以寒热多少,分经络而治。


辩古(共四条)


陈无择《三因方》云∶夫疟备三因,外则感四气,内则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逸,皆能致之。经所谓夏伤暑,秋咳疟者,此则因时而叙耳,不可专以此论。外所因证,有寒疟,有温疟,有瘅疟,并同《素问》也。有湿疟者,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自汗,善呕,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及冒雨湿也。有牝疟者,寒多不热,但惨戚振栗,病以时作,此则多感阴湿,阳不能制阴也。此五种疟疾,以外感风寒暑湿,与卫气相并而成。除瘅疟独热,温疟先热,牝疟无热外,诸疟皆先寒后热。内所因证,病者以蓄怒伤肝,气郁所致,名曰肝疟。以喜伤心,心气耗散所致,名曰心疟。以思伤脾,气郁涎结所致,名曰脾疟。以忧伤肺,肺气凝痰所致,名曰肺疟。以失志伤肾所致,名曰肾疟。所致之证,并同《素问》。此五种疟疾,以感气不和,郁结痰饮所致。不内外因,有疫疟者,一岁之间,长幼相似也。有鬼疟者,梦寐不祥,多生恐怖也。有瘴疟者,乍热乍寒,乍有乍无,南方多病也。有胃疟者,饮食饥饱,伤胃而成,世谓食疟也。有劳疟者,经年不瘥,前后复发,微劳不任也。亦有数年不瘥,结成 癖在腹胁,名曰老疟,亦曰母疟。以上诸证,各有方治,宜推而用之。


愚谓疟疾一证,《内经》言已详尽,无可加矣。而后世议论烦多,反资疑贰,兹举陈氏三因之说,以见其概。如所云湿疟者,因汗出复浴,湿舍皮肤,固一说也。然浴以热汤,避彼风处,则断不致疟,惟冷水相加,疟斯成矣。若然则仍是寒气,即《内经》所云夏遇凄沧水寒之证也。然此犹近似,但宜辩明寒热耳。至若牝疟无热,则《内经》并无此说,惟《金匮要略》曰∶疟多寒者,名曰牝疟,蜀漆散主之,亦非曰无热也。若果全无发热,而止见寒栗,此自真寒阳虚证耳,别有本门。又安得谓之疟耶?再如内因五脏之疟,在《内经·刺疟论》所言六经五脏之证,不过为邪在何经之辩,原非谓七情所伤便能成疟,而此云所致之证,并同《素问》,则《素问》无此说也。且既云七情所伤,则其虚实大有不同,又岂皆痰饮所致耶?再若不内外因,凡鬼疟梦寐之说,此或以疟邪乱神,因致狂言似鬼者有之,岂鬼崇果能为疟乎?至若胃疟,既云饮食,则明是内伤,且凡先因于疟而后滞于食者有之,未有不因外邪而单有食疟者也。夫病情必有标本,标本误认,治岂无瘥?窍计陈氏之言,既以三因立论,故不得不敷演其说,而烨然若有可观,不知影响之谈,不但无益于病,而且乱人意见,致令临证狐疑,莫知所从,而每至于害者,皆此之类。


丹溪曰∶疟有暑、有风、有湿、有痰、有食积。久发者,为老疟,不已者,为疟母。风暑之疟,多因夏月在风凉处歇,遂闭汗不能得泄,暑舍于内。故大法当汗之。疟而恶饮食者,必从饮食上得之,当以食治。俗云脾寒,乃因名而迷其实也。苟因饮食所伤而得之,未必是寒,况其它乎。


严用和曰∶或乘凉饮冷,当风卧湿,饥饱失时,致脾胃不和,痰积中脘,遂成此疾,所谓无痰不成疟也。


张子和曰∶《内经》既以夏伤于暑而为疟,何世医皆以脾寒治之,用姜、附、硫黄之类,甚者归之祟怪,良可笑也。又或因夏月饮食生冷之类,指为食疟,此又非也。岂知《内经》之论则不然,皆夏伤于暑,遇秋风寒而后作也。邪热浅则连日,邪热深则间日,并入于里则寒,并入于表则热,若此论则了不相干于脾也。治平之时,其民夷静,虽用砒石、辰砂有毒之药,以热治热,亦能取效。扰攘之时,其民劳苦,内火与外火俱动,以热攻热,转为泻痢、吐血、疮疡、呕吐之疾,岂与夷静之人同治哉。予尝用张长沙汗吐下三法,愈疟病极多,大忌错作脾寒治之。


愚谓疟疾之作,本由风寒水湿之邪感而致病,亦或有非风非水而衣薄受凉,凡体怯者,皆能为疟。及其病深,则未免因经及脏,因表及里,故有不慎饮食而更甚者,有不慎劳役而增病者,总之无非外邪为之本,岂果因食因痰有能成疟者耶?今观朱丹溪之言,亦以痰食并列,严用和则悉归之痰。盖皆因陈氏之说,而殊失《内经》之正意矣。故张子和亦以祟怪为笑,以食疟为非,而云治平扰攘时当分治,是皆有理确见也。独怪其以暑为火,而且谓扰攘之时,其民劳苦,大忌错作脾寒治之,而尝用汗吐下三法。恐此言亦属偏见也。念余幸逢明盛,固不知扰攘景象,第以劳苦过伤之人,其虚更甚,又岂无三阳疲损等证,而可俱谓之火,及可尽用三法乎?甚哉立言之难,于此可见,而时中之不易得也如此。


简易方


一方 截疟神效。用常山末二钱,乌梅肉四个研烂,酒调,临发日早服。


一方 不问新久疟,用常山一两,锉碎,以好酒浸一宿,瓦器煮干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半盏,去滓停冷,五更服之,不吐不泻,效。


一方 治疟神效。用蒜不拘多少,研极烂,和黄丹少许,以聚为度,丸如芡实大,候干,每服一丸,新汲水空心面东吞下。


针灸法


刺疟论诸刺法具载本经。大椎(可灸三壮) 三椎骨节间(灸亦可愈) 间使(可灸)


疟疾论列方


柴陈煎(新散九) 麻桂饮(新散七) 柴苓汤(和一九三) 归柴饮(新散十七) 柴芩煎(新散十) 理中汤(热一) 理阴煎(新热三) 参苏饮(散三四) 养中煎(新热四) 温胃饮(新热五) 大营煎(新补十四) 小营煎(新补十五) 五福饮(新补六) 一阴煎(新补八) 三阴煎(新补十一) 五阴煎(新补十三) 六味丸(补百二十) 八味丸(补百二一) 八珍汤(补十九) 右归饮(新补三) 胃关煎(新热九) 胃苓汤(和百九十) 牛膝煎(新因二四) 木贼煎(新因二六) 十全大补汤(补二十) 何人饮(新因二五) 草果饮(和二二六) 补中益气汤(补三十) 休疟饮(新补二九) 追疟饮(新因又二五) 清脾饮(和二二五) 截疟饮(和二二二)补阴益气煎(新补十六) 一柴胡饮(新散一) 二柴胡饮(新散二) 桂附二陈汤(热百十四)三柴胡饮(新散三) 四柴胡饮(新散四) 六味地黄汤(补百二十) 正柴胡饮(新散六) 小柴胡汤(散十九) 加减一阴煎(新补九) 四君子汤(补一) 大补元煎(新补一) 柴胡白虎煎(新散十二) 大温中饮(新散八) 大和中饮(新和七) 截疟常山饮(和二三一) 小和中饮(新和八) 悉尼浆(新寒十六)


论外备用方


归脾汤(补三二) 柴平汤(和二三三 湿疟身痛) 四善饮(和二二八 和胃消痰) 七宝饮(和二二七 截疟) 截疟丹(和二百三十) 不换金正气散(和二一 寒湿瘴疟) 正气散(和二三 脾滞) 祛疟饮(和二二一 邪火) 藿香正气散(和二十 寒滞) 柴葛二陈汤(和六暑湿) 驱疟饮(和二百二十 邪湿) 人参养胃汤(和二三四 和胃顺气) 万安散(和二二二实邪初感) 常山散(和二二九) 交加饮子(和二三二 痰食瘴) 鳖甲饮(和二二四 久疟疟母) 红丸子(攻九六 消食疟) 白虎加桂枝汤(寒四 热疟) 七枣汤(热百十八 阴疟)扶阳助胃汤(热百十五 中寒) 加味小柴胡汤(散二一 热邪)


疟是风暑之邪。有一日一发,有二日一发,有三日一发,有间一日连二日发,有日与夜各发,有有汗,有无汗,有上半日发,有下半日发,有发于夜者。治法∶邪从外入,宜发散之,然以扶持胃气为本,又须分别阳分阴分而用药。邪疟及新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宜补气血。若过服截药,致伤脾胃,则必延绵不愈矣。


主方柴胡 白术(各一钱半) 苍术(泔浸,一钱,以上三味疟疾必用之药) 干葛(一钱二分)陈皮(七分) 甘草(炙,五分)


愚按前症皆因先伤于暑,次感于风,客于荣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荣卫并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按本经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短者伤食,弦滑者多痰。弦而紧者宜下,浮大者宜吐,弦迟者宜温,此治疟之大法。其病热多寒少,心烦少睡者,属心,名曰温疟,用柴芩汤;但寒少热,腰疼足冷者,属肾,名曰寒疟,用桂附二陈汤;先寒而后大热,咳嗽者,属肺,名曰瘅疟,用参苏饮;热长寒短,筋脉揪缩者,属肝,名曰风疟,用小柴胡加乌药、香附;寒热相停,呕吐痰沫者,属脾,名曰食疟,用清脾饮。疟愈之后,阴阳两虚,梦遗,咳嗽,不善保养,遂成劳瘵。若能清心养体,节食避风,如此调治,无不愈矣。


若一日一发及午前发者,邪在阳分,加枯芩、茯苓、半夏各一钱;热甚,头痛,再加川芎、软石膏各一钱;口干,加石膏、知母、麦门冬各一钱。


愚按刘宗浓先生云∶从卯至午发者,邪在大肠、小肠也,宜大柴胡汤下之;从午至酉发者,邪亦在心与肾也,宜大承汤下之。此皆邪入于内也。从酉至子发者,邪在心与胆也,或至寅发者,此邪在气在血也,宜用桃仁承气汤微下之,更以小柴胡汤彻其余邪。若身热,目痛,热多寒少,其脉实长者,先以大柴胡汤下之,余热不尽,再用白芷汤;若甚寒微热,或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用柴胡桂枝汤以解表。


若间日或三日发,或午后或夜发者,邪入阴分,加川芎、当归、芍药(酒炒)、熟地黄、知母(酒炒)各一钱,红花(酒洗)、黄柏(酒炒)、升麻各四分,提起阳分,可截之。


愚按仲景先生云∶疟无他症,但隔日发而先寒后热,寒多热少,用桂枝石膏汤;发于夜,麻黄黄芩汤。窃谓前症若中气虚而间日发者,用补中益气汤若气血俱虚,而三日一发者,用十全大补汤。大抵邪气在阳分者,浅而易治;邪气在阴分者,深而难治。


若间一日,连发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人参、黄 、白茯苓各一钱以补气,川芎、当归、芍药、熟地黄各一钱以补血。


愚按此条治法,当以前后论参看用药调治。


若阳疟多汗,用黄 、人参、白术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白术、黄芩、干葛以发之。


愚按仲景云∶处暑以前疟发而头项痛,脉浮,恶风,有汗者,桂枝羌活汤;若恶风,无汗者,麻黄羌活汤;若久而汗多,腠理开泄,阳不能固,必补敛之;无汗,则腠理致密,邪不能解,必发散之;若属饮食所伤,用六君子汤为主;劳伤元气,用补中益气汤为主。


若阴疟多汗,用当归、白芍药、熟地、黄连、黄柏、黄 以敛之;无汗,柴胡、苍术、川芎、红花、升麻以发之。故曰有汗者要无汗,扶正为主;无汗者要有汗,散邪为主。


愚按前症若寒热大作,不论先后,此太阳阳明合病,寒热作则必战。经曰∶热胜而动也,发热则必汗泄。又曰∶汗出不愈,知内热也。阳盛阴虚之症,当内实外虚,不治,恐久而传阴经也,宜用桂枝芍药汤。若病久,须大补脾胃为主。盖养正邪自除也。


若病患胃气弱,饮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而少食者,加人参一钱五分,芍药(酒炒)、大麦芽各一钱。


愚按前症若用寒凉止截,脾胃伤损,必致连绵不已,若非培养元气,决不能愈。然芍药、麦芽善损脾肾,恐不宜多用。


洞庭马志卿母,疟后形体骨立,发热恶寒,自汗盗汗,胸膈痞满,日饮米饮盏许,服参、术药益胀,卧床半年矣。余以为阳气虚寒,用大剂补中益气加附子一钱,二剂诸症渐退,饮食渐进,又二剂全愈。


若伤食痞闷,或有食积者,加神曲、麦芽、枳实(炒)各一钱,黄连(炒)五分。


愚按前症若脾胃无亏,饮食过多,而患暴怒胸膈痞闷者,宜用此方以消导宿滞;若饮食既消,而胸膈痞闷者,宜用六君子汤以调补脾胃;若劳伤元气,兼停饮食,用补中益气加半夏、茯苓以升补脾胃;若感怒兼食,用二陈、参、术、木香、香附、山栀以补脾平肝。


冬官朱省庵,停食感寒而患疟,自用清脾、截疟二药;食后腹胀,时或作痛,服二陈、黄连、枳实之类,小腹重坠,腿足浮肿,加白术、山楂,吐食未化。余曰∶食后胀痛,脾虚不能克化也;小腹重坠,阳气不能升举也;腿足浮肿,胃气不能营运也;吐食不消,脾胃虚寒也。治以补中益气汤加吴茱、姜、桂、木香,不数服而痊。


一妇人饮食后患疟,呕吐,属内停饮食,外感风寒,用藿香正气散而愈。后因怒,吐痰甚多,狂言,热炽、胸膈胀痛,手按少止,脉洪大无伦,按之微细。余谓肝脾二经血少火旺,用加味逍遥散加熟地、川芎,二剂顿退,再用十全大补而安。


若痰盛,加半夏(姜制)、南星、枳实各一钱,黄芩(炒)、黄连各六分。


愚按前方非膏粱积热实火为痰者,不宜用。若中气虚而痰甚,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如未应,用一味姜汁尤好。


若欲截之,加槟榔、黄芩、青皮、常山各一钱,乌梅肉三个。


愚按前症若血气俱虚,用人参、生姜各一两,煎服顿止,不问新久并效。若咽酸口酸,且节饮食,其病潮作时虽大渴,只与姜汤,乘热饮之,此亦截疟之良法。每见饮啖生冷物者,病或少愈,多致脾虚胃损,反为难治。若病势正炽,一、二发间,未宜遽截,恐邪气不去,正气反伤耳!此法有益无害。


一上舍,每至夏秋,非停食作泻,必疟、痢、霍乱,遇劳吐痰,头眩,体倦,发热恶寒。杂用四物、二陈、芩、连之类。患疟服止截之药,前症益甚,时或遍身如芒刺然。余谓中气虚热,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内参、 各用三钱,归、术各二钱,四十余剂全愈。


若日久虚疟,寒热不多,或无寒而微热者,邪气已无,只用四君子合四物汤加柴胡、黄芩、陈皮,以滋补气血。


愚按前症若因胃气虚,用四君加升麻、当归;若脾血虚,用四君加川芎、当归;若因中气下陷,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逆冷,皆脾胃虚弱,但补中益气,其诸症悉愈。


一妇人疟久不愈,发热,口干,倦甚。此脾胃虚热,用七味白术散加麦门、五味,作大剂煎与恣饮再发稍可,乃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十余剂而愈。


一妇人久疟寒热,服清脾饮之类,胸膈饱胀,饮食减少,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炮姜各一钱而痊。


妊娠患疟.多伤乎胎.宜早治.若系饮食停滞.宜用六君子汤.加桔梗.苍术.藿香.外邪多而饮食少.用藿香正气散.外邪少而饮食多.用人参养胃汤.劳伤元气.用补中益气汤.郁怒所伤.用小柴胡兼归脾汤.若木旺侮于土.久而不愈.用六君子汤.佐以安胎药.仍参三阳三阴而治之.


单氏治胎前患疟方。


半夏(七分) 草果 青皮(各五分) 乌梅(一个) 人参 黄芩(各一钱) 白术 当归(各二钱)紫苏 甘草(各四分) 藿香(五分) 姜引.


半月内外,寒热往来,或昼、或晚、或夜,寒热交作,应期而发,或一日二三度,其证类疟。总由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气虚则恶寒;胃气下陷则寒热往来。惟大补气血,其病自退。


污血,生化汤加生蒲黄、干荷叶、泽兰、淮牛膝。(和二十四)


饮食停滞,六君子汤加山楂、神曲。(补一)


劳倦伤气,补中益气汤加川芎。(补六)


气血俱虚,十全大补汤加炮姜。(补三十九)


元气脱陷,重用人参加附子。


郁怒伤脾,逍遥散。(和五)


外感风寒,生化汤加荆芥、防风、藿香、生姜。(和二十四)


(即是少阳症,邪在半表半里之间)


此症乍寒乍热,过时神清。有一日一发者,有隔日一发者,始则亦宜香苏饮表之。如待寒热分明,始用小柴胡汤和解之,切勿早用柴胡。若汗多宜加人参,如热盛寒少而有汗,可加石膏、知母以凉散退热,勿致热伤胎气,早为留意。


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茯苓 陈皮 甘草



论曰∶寒热之病,或寒已而热,或热已而寒,或寒热战栗,头痛如破,身体拘急,数欠渴欲饮冷,或 时而发,或间日而作,至期便发,发已即如常,此谓之疟。疟脉自弦,弦多热,弦迟多寒。此皆得之于冬中风寒之气,藏于骨髓之中,至春阳气大发,邪气不能自因遇大暑,而后与邪气相合而发,常山汤主之。


常山汤


常山 知母 甘草(炙,各三两) 麻黄(去节,一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以糜粥一杯,助取汗为度。


热多者宜解之,栝蒌汤主之。


栝蒌汤


栝蒌根(四两) 柴胡(去苗,八两) 人参 黄芩 甘草(炙,各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生姜三片,枣一个,擘开,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寒多者宜温之,姜桂汤主之。


姜桂汤


干姜 牡蛎(火 通赤) 甘草(炙,各二两) 黄芩(二两,《活人书》用三两) 柴胡(去苗,八两) 栝蒌根(四两) 桂(去皮取心,三两)


上为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寒热等者宜调之,鳖甲汤主之。


鳖甲汤


鳖甲(汤浸,刮令净,醋炙) 白术 常山 桂(去皮) 柴胡(去苗,各一两) 牡蛎(半两,火 赤)


上为散。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疟疾脾寒最可怜,有寒有热两相煎。


须将间使金针泻,泻热补寒方可痊。


间使∶在掌后横纹直上三寸,两筋间。直透支沟,灸二七壮,热多泻,寒多则补,针入


疟疾之病,由夏令先受暑邪,至秋时发为疟疾。秋风欲入,伏暑欲出,表里交争,寒热成矣。连日发者则浅,隔日发者则深,隔两日发者则更深矣。诸般疟疾,法当先灸大椎。痰盛之体,灸其尺泽。日久不已,灸其内庭。按穴灸之,则疟自遁。


大椎(见劳伤。)


尺泽(见中风。)


内庭(见尸厥。)


《内经,》夏伤于暑,秋必病疟。谓疟疾由伤暑而汗出腠开,当风浴水受凄凉之水寒,及秋遇凉风束之,里邪不能外越,则随经络以内薄,舍于脏腑募原之间,与日行之卫气相值而疟作焉。当其邪正交争,并于阴,则中外皆寒,并于阳,则内外皆热,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故病得体,卫气集则复作。治者于疟将发时与正发之际,切勿施治,治之则病愈甚,须在未发前二、三时,迎而夺之,方为合法。小儿胎疟,不能服药,用黄丹五钱,生明矾三钱,胡椒二钱五分,麝香少许,共研末,以好醋调敷手心,男左女右,以绢包手掌,药发自汗而愈。如小儿未进谷食者,患疟久不止,用冰糖浓煎汤喂之,最验。


食疟。饮食不节,复感风暑,寒热交作,腹胀痞闷,面黄恶食,内治以养胃汤减参术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天河水,(二百遍。)推脾土(二百遍。)推肾水补清,(各一百遍。)揉脐,(一百遍。)运八卦,(二十遍。)用熨法。(见卷二,四十五页。)


痰疟。小儿素有痰饮,复因外邪凝结脾胃,胸闷欲吐,其证面黄目肿,内治以豁痰之药主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一百遍。)退六腑,(一百遍。) 推清肺经,(二百遍。)


推四横纹,(三十遍。)推脾土,(二百遍。)揉脐,(一百二十遍。)揉内劳宫,(三十遍。)运八卦,(五十遍。)按弦搓摩,(二十四遍。)汗吐法先之。凡推法用姜汤,或桃叶汁亦可。另用桃叶研饼,敷涌泉穴,用开闭法,(见卷二,三十九页。)引痰法。(见卷二,四十页。)


久疟。邪结血络,左胁胀满,牵连少腹,或肾虚脾虚皆有之。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二百遍。)退六腑,(一百遍。)清天河水,(二百遍。)推补脾土,(二百遍。)运八卦,(一百遍。)掐二人上马。(二十遍。)凡推用姜水,桃叶捶烂敷足心瘅疟,但热不寒,由阴气先伤,阳气独发,壮热,少气,烦冤,手足热,欲呕,邪内藏于心,外舍肌肉,令人消烁肌肉。内治以甘寒生津法。


分阴阳,(二百遍。)推三关,(二百遍。)推脾土,(一百遍。)运八卦,(五十遍。)推肺经,(五十遍。)退六腑,(一百遍。)推间使、内关,(一百遍。)天门入虎口,(五十遍。)摇斗肘,(五十遍。)清里法。(见卷二,三十七页。)


按∶疟证,内伤痰食积滞,外感风寒暑湿。但感有浅深,故病有轻重,所期寒则温之,热则清之,食则消之,风痰则疏导之,务须缓以图治,不可期以速效。逐日行按摩等法三五次,至三五日、五七日均可。婴儿如此,大人则次数加多,日期更久,方为合法。毋欲速以图功,致生他证,是谓至要。勿谓徒恃手法而不求方药也。(惕厉子)


【脉】


脉诀云∶疟脉自弦.弦迟多寒.弦数多热.弦小紧者宜下.弦迟宜温.弦数宜汗.浮大而滑宜吐.洪数无力为虚.代散则死.


【症】


内经曰∶夏伤于暑.秋必痢疟.盖先热后寒.名曰温疟.但热不寒.名曰瘅疟.经年不瘥.结成 瘕.名为老疟.亦曰疟母.寒热身重.骨节烦疼.胀满自汗.为湿疟.寒热不除.但惨 振栗.病以时作.为牝疟.因伤食而得为食疟.一岁之中.长幼相似.谓之疫疟.


愚按内经、明言夏伤于暑所致.何世医悉谓脾寒.而用温热之药.盖战栗恶寒者.火极似水.亢则害.承乃制故也.又按丹溪云∶疟因暑邪舍于荣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荣卫煎行.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渴者燥胜.不渴者湿胜也.机要云∶在太阳经为寒疟.治多汗之.阳明经为热疟.治多下之.少阳经为寒热疟.治多汗之.此三阳经受病.谓之暴疟.发在夏至后处暑前.乃伤之浅者.在三阴经.则总谓之温疟.发在处暑后冬至前.乃伤之重者.此说良是.其三阴经则作于子午卯酉日.少阴疟也.作于寅申巳亥日.厥阴疟也.辰戌丑未日.太阴疟也.临症宜详辨之.


【治】


丹溪云∶疟得于暑.当以汗解.或汗不得出.郁而成痰.宜养胃化痰.发汗为主.邪气得出.自然和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带补.小柴胡,加川芎、苍术、升麻、葛根之类.有汗要无汗.扶正为主.带散.以参、 、归、术、芍药、黄柏、麦冬、五味、之类.补而收之.虚者.必用参术一二帖托住.其气不使下陷.后随症用他药.大渴大热.头疼如破.小柴胡,去半夏,加川芎、石膏、知母主之.暑疟.宜人参白虎汤.有痰者.二陈加常山吐之.不食者.必从食上得.当以食治.平胃散.加山楂、神曲、草果、青皮主之.


疟母在左胁下.令人自汗作痛.以青蒿、鳖甲为主.佐以三棱、莪术、香附、青皮、桃仁、治之.凡疟数发之后.便宜小柴胡,加常山、草果、青皮、乌梅、截之.久则中气虚弱.病愈深而难治矣.


【方】


柴苓二陈汤 治诸疟.热多寒少者宜服.


柴胡 白术 苍术(各一钱五分) 人参 半夏(姜制) 黄芩(各一钱) 藿香 川芎 茯苓 陈皮 青皮(各八分) 甘草(三分) 浓朴(七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枣一枚.水一钟半.煎八分.食远服.


初发阴阳未分.加猪苓、泽泻(各八分)、桂(四分).


若一日一发.午前者邪在阳分.加黄 (一钱)、添茯苓、半夏(各五分).


热甚.头痛.加石膏(一钱五分)、葱白汁(二匙).


口渴.加石膏(一钱五分)、知母(一钱)、麦门冬(一钱).


间日.或三日.午后.或夜发者.加当归、芍药、地黄、知母(各一钱)、酒红花、酒柏、升麻(各四分)、此邪在阴分.提起阳分.方可截.


若间一日.连二日.或日夜各发者.气血俱病.加黄 (一钱)、添人参、茯苓(各五分)、以补气.加当归、芍药、地黄(各一钱五分)、以补血.


阳疟多汗.加黄 (一钱五分)、以敛之.无汗.加葛根(一钱五分)、以发之.


阴疟多汗.加当归、芍药、地黄、黄柏、知母(各二钱)、以敛之.


无汗.倍柴胡、苍术,加升麻(七分)、葛根(一钱五分)、以发之.


胃弱食少.或服截药.伤脾胃.食少者.添人参(五分)、芍药(酒炒)、麦芽(各一钱)、砂仁、(五分)、扁豆(八分).


若因食积者.加山楂、神曲、枳实、草果(各一钱)、黄连(四分)、瘴疟.加槟榔、知母、葛根、白芷(各一钱)、乌梅(三个).


疟后变痢疾.补虚清热为主.添人参(五分),加砂仁(七分)、扁豆、黄连(各一钱)、木香、(七分)、当归(一钱二分)、芍药(一钱五分)、槟榔(七分)、乌梅(二个).


若欲截之.加常山(一钱五分)、槟榔、草果(各一钱)、乌梅(七个)、水二钟煎空心服.


若日久虚疟.或 疟.连岁不已.本方.去浓朴、苍术、川芎、藿香、青皮、减柴胡、黄芩、一半.加黄 、当归(各一钱五分)、白芍药、知母、青蒿、地骨皮(各一钱)、鳖甲、(九棱或七棱者炙二钱).


热多枣少者.或大渴者.加石膏(一钱五分)、知母、葛根(各一钱)、麦冬、山栀(各八分)、添黄芩(五分).


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加丁香(七分)、官桂(一钱)、干姜(一钱)、草果(一钱)、甚者.加附子(一钱)、减柴芩一半.


春疟.加防风、干葛、白芷(各一钱).


夏疟.加黄连、扁豆(各一钱)、香薷(一钱秋疟.加知母、归身、贝母、杏仁、麦冬(各一钱).


冬疟.加杏仁(一钱)、桂枝(八分)、干姜(七分)、寒多.更加丁香(五分).


若日久寒热不多.或无寒而但微热者.邪气已尽.夏月.用清暑益气汤.余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黄柏、短母(各八分)、滋补气血.截后调理.亦同此条.


又方 截疟丹 截诸疟神效.历试有验.


人参(二两去芦) 雄黄(一两六钱另研) 辰砂(六钱另研)


上三味各为末.称定.于五月五日取五家粽为丸.豆大.大人十丸.小儿五丸.发日.五更空心无根水煎青蒿汤送下.忌生冷鸡鱼一月.


大全云∶妊娠病疟(疟病虐人,症候大都相似,但妊妇患此,恐伤其胎,故立),乃夏伤于暑,客于皮肤,至秋而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阳相胜,寒热俱作。其发晏者,由风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至一日一夜,常大会于风府,故发日晏;其发早者,卫气之行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一日,下至尾 ,二十二日,入脊内,上注于伏冲之脉,其行九日出缺盆,其气既上,故发更早;其间日发者,风邪内搏五脏,横连募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日作也。妊娠而发,多伤于肺。


薛氏曰∶前证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外邪所感,或郁怒伤脾,或暑邪所伏,实系饮食停滞,用六君子加桔梗、苍术、藿香;外邪多而饮食少,用藿香正气散;外邪少而饮食多,用人参养胃汤;劳伤元气,用补中益气汤。若郁怒所伤,用小柴胡汤兼归脾汤;若木侮土,久而不愈,用六君子为主,佐以安胎药,仍参三阴三阳经而治之。


七宝散 治男妇一切疟疾,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一日一发,或一日两三发,或连日发,或间日发,或三四日一发,不问块疟食疟,不伏水土,山岚瘴气,似疟者并皆治之。


常山 浓朴(姜制) 青皮 陈皮(一不去白,一云去白) 甘草(炒) 槟榔 草果(去壳,各等分)


上 咀,每服半两,于未发隔夜,用水酒各一盏煎至一大盏,去滓,露一宿,再用水酒煎滓,亦露一宿,来日当发之早,烫温,面东先服头药,少顷再服药滓,大有神效。


准绳云∶尝治一妊妇六七个月患疟,先寒后热,六脉浮紧,医用柴胡、桂枝无效。予曰∶此非常山不愈。众医难之。越数日疾甚,乃从予治,以七宝散一服瘥。黄帝问曰∶妇人重身,毒之奈何?歧伯曰∶有故无殒。帝曰∶何谓也?歧伯曰∶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诚审药物之性,明治疗之方,何疑攻治哉。


人参养胃汤 治妊娠疟疾,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头痛恶心,身痛面色青白,脉弦迟者,驱邪散治证亦同。


半夏 浓朴(制) 橘红(各八分) 苍术(一钱) 藿香叶 草果 茯苓 人参(各五分) 甘草(炙,三分)


上加生姜七片,乌梅一个,水煎服。


清脾饮 治妊娠疟疾,寒少热多,或但热不寒,口苦舌干,大便秘涩,不进饮食,脉弦数者。


青皮 浓朴(姜制) 白术(炒) 草果 茯苓 半夏 黄芩 柴胡 甘草(炙,各五分)


上加生姜,水煎服。


驱邪散 治妊娠停食,感冷发为疟疾。


高良姜(炒) 白术 草果仁 橘红 藿香叶 缩砂仁 白茯苓(各一钱半) 甘草(炙,五分)


上 咀,作一服,加生姜五片,枣一枚,水煎服。


柴胡散 治妊娠疟疾。(此大柴胡汤法也,惟外邪未解,而内热实甚者,宜之。然须酌用)


柴胡(二钱) 生大黄(二钱) 生黄芩(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


上作一服,水煎,临发日,五更温服,取利为度。


又方(此方伤暑而内有痰热、多烦渴者宜之)


常山 石膏(各一两) 黄芩 甘草(炙,各半两) 乌梅(七个)


上细切,以水酒各一碗浸一宿,平旦,煎至一碗,去滓,分二服,临发时服。


上二方,犯常山、大黄吐下之剂,若六脉浮紧有力,中有顽痰积热者用之,所谓有故无殒也。其他疗治方法,已备杂证疟门。若热甚恐致动胎者(若果内热之极,必须用药以清之),亦如伤寒热病治方,以白药子、伏龙肝等,涂脐上下可也。


楼氏曰∶产后疟疾,多由污血挟寒热而作,大法宜柴胡四物汤调之,热多者草果饮子,寒多者生熟饮子。(草果饮生熟饮是截法,柴胡四物是调理法,而暑疟虚疟久疟未备者,当与杂症同)


补遗云∶产后疟疾,热多寒少者,清脾饮;寒多热少者,养胃汤;久而不已者,七宝饮截之。


薛氏曰∶产后疟疾,因脾胃虚弱,饮食停滞,或因外邪所感,或郁怒伤脾,或暑邪所伏。


审系饮食,用六君加桔梗、苍术、藿香;如外邪多而饮食少,用藿香正气散;如外邪少而饮食多;用人参养胃汤;饮食劳役,用补中益气汤;气血虚弱,用十全大补加炮姜;虚寒,用六君加姜、桂;元气脱陷,急加附子(此数条俱属温补,大与时宜,可备前方之未备,而暑邪所伏之方不载,为以治暑方用石膏也。盖薛翁喜温补,而产后尤忌寒凉,血虚又忌白虎,故不言耳。临症又宜分别,亦有不必拘此方者,须因人勇怯而施,如清脾饮、草果饮之类是也)。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泻不食,腹痛烦渴,发热谵语,或手足逆冷,寒战如栗,虽见百证,当补,其病自退,若误用清脾截疟之类,多致不起。


一产妇患疟,发热作渴,胸膈胀满,遍身作痛,三日不食,咽酸嗳气,此是饮食所伤,脾胃不能消化,用六君加神曲、山楂四剂,而不作酸,乃去神曲、山楂,又数剂而饮食进,其大便不通,至三十五日,计进饮食七十余碗,腹始闷,令用猪胆汁导而通之,其粪且不甚燥。


(以气虚,故可至三十五日而便犹不燥,若以日久大下之,误矣。六脉不恒,宜乎用此,然非医工之良者不能,非主人之专任者不用,各宜自省)


一产妇患疟久不愈,百病蜂起,其脉或洪大,或微细,或弦紧,或沉伏,难以名状,用六君加炮姜二十余剂,脉证稍得,又用参术煎膏,佐以归脾汤,百余剂而瘥。(以一疟而用百余剂,真为可笑,然病有如是者,不得不然也,幸勿以迂而勿信,盖目击时事,故敢赘及)


一产妇朝寒暮热,或不时寒热,久不愈,用六君子、补中益气兼服,百余剂而寻愈。(一疟用药百余剂,世间岂有此治法,此非药之效,乃病久自息耳。丹溪立斋用药多如此,殊为可笑)


草果饮子 治产后疟疾,寒热相半者,或多热者。(此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之疟也,若暑疟服之则自误矣,以暑言,然清暑之剂非产后所宜,亦须防慎)


半夏(泡) 赤茯苓 甘草(炙) 草果(炮,去皮) 川芎 陈皮 白芷(各二钱) 青皮(去白) 良姜 紫苏(各二钱半) 干葛(四钱)


上 咀,每服三钱,加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当发日侵早连服二服,无有不安者。


生熟饮子 治产后疟疾多寒者。(所谓脾寒作疟也,非多寒者勿用)


肉豆蔻 草果仁 浓朴(生用,去皮) 半夏 陈皮 甘草 大枣(去核) 生姜(各等分)


上八味锉碎和匀,一半用生,一半用湿纸裹煨令香熟,去纸,与生者和匀,每服五钱,水煎,食前一服,食后一服。


清脾饮 治产后疟疾,热多寒少者。


人参养胃汤 治产后疟疾,寒多热少者。


七宝饮 治产后疟疾,久而不已者,以此截之。(虽日久而不已者宜截,然此方有常山,于痰疟则可,若果虚症,大非所宜)


方俱见胎前疟疾。


脉弦口渴,少阳寒热乘胃劫津,可与小柴胡汤和正以解邪。


小柴胡去半夏,加花粉、白芍。



脉右软左弦,寒热渐早,口渴喜饮,此胃津日损,木火尚炽,生津养胃以扶正,辛酸两和木火之郁热。


柴胡 人参 麦冬 橘红 黄芩 知母 白芍 乌梅


又 生鳖甲 知母 乌梅 炒桃仁 丹皮 草果 白芍


又 人参 知母 金石斛 川连 乌梅 茯苓



不知饥饱,大便溏泄三次,寒热犯中,脾胃不和,未宜纯补,议用四兽饮意。


人参 草果仁 炙甘草 茯苓 广皮 木瓜



阴虚之体,冷热失调,为疟寒热,重伤胃津为呕吐,夏至后病暑,宜生津和阳以安胃口


嫩竹叶 金石斛 广橘红 知母 制半夏 木瓜



津伤复疟,寒热烦渴。


桂枝白虎汤,加花粉。



脉弦如刃,烦渴脘痞,呕吐,蛔虫上升,此胃气已虑,暑热复入,三焦不行,客气逆乘,况病后调理失宜,本虚标实,姑进安胃降逆,冀得呕逆缓,气道稍顺,再议。


川连 乌梅肉 枳实汁 川椒 生白芍 生姜



暑热未退,胃气已虚,蛔逆中痞,呕吐涎沫,是厥阴犯胃,胃气有欲到之象,进安胃法进安胃法呕逆稍缓,夜寐神识不安,辰前寒战畏冷,是寒热反复,阴阳并伤,有散失之势,拟救逆法,镇摄阴阳,得安其位,然后病机可减。


龙骨 桂枝木 人参 牡蛎 生白芍 蜀漆



交寅、卯两手及臂冷,是脾胃虚阳失旋运,至午前复温,以阳旺于日中,故虽进稀粥,脘中痞闷,议进治中汤,健运中宫,使肝邪不敢戕伐中土,所谓疟痢之病,多因脾弱也。


人参 半曲 乌梅 茯苓 益智仁 广皮 木瓜 泽泻



疟后胃虚,客气易逆,吐涎沫,不知饮食,进养胃制肝法。


人参 半夏曲 桂枝木 龙骨 乌梅 陈皮白 生白芍 牡蛎



脉弦迟,形寒神倦,得之忧思惊恐,卫外阳气暴折,阴寒不正之气得以乘袭,将有疟疾,病机宜静摄护阳,庶外邪不至深入为害。


当归建中汤去姜,加牡蛎。



形色脉证俱虚,寒热结耗胃津,脘中不知饥饿,二便皆觉不爽,徒进清热,消克中宫,更是坐困,考古暑病凡旬日不解,必当酸泄矫阳,以苏胃汁,元虚之体,恐滋变病。


桂枝木 生牡蛎 炒乌梅 生白芍 炒蜀漆 大枣


又 去大枣,加龙骨。



体虚温疟,当从和正解邪,禁用柴、荆发散,及沉重伤下药。


桂枝木 黄芩 杏仁 花粉 生白芍 半夏曲 橘红 豆蔻



寒热由四末迫劫胃津,是以病余不食不饥,叨叨汗泄,当养胃阴生津,以俟克复。


人参 卷心竹叶 生芍 茯苓 麦门冬 麻仁



温疟阴伤,足热阳亢,病发日早。


六味去萸肉、山药,加人参、生芍、生鳖甲。



热邪入肺为温疟。


桂枝白虎汤。



但热无寒,咳嗽渐呕,周身疼楚,此为温疟,伏邪日久,发由肺经,宗仲景桂枝白虎汤,二剂当已。


桂枝白虎汤,加麦冬。



瘅疟邪在肺,口渴,骨节烦疼。


桂枝白虎汤。



肺疟咳逆欲吐。


芦根汁 花粉 杏仁 半夏曲 橘红



劳怯一年,近日头胀潮热口渴,乃暑热深入为瘅疟也。《金匮》云∶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为病,不必发散消导,再伤正气,但以甘寒生津和阳,务使营卫和,热自熄。


北沙参 知母 生鳖甲 麦冬 乌梅 生白芍



夏暑久郁为瘅疟,热胜则肺胃津伤,五心热,多咳,故薄味清养,自能向愈,甘寒除热生津方进商。


麦冬 花粉 竹叶 沙参 甜杏仁 甘草



暑风入肺为阐疟,《金匮》谓阳气独发,嘉言云∶体阴素虚,而所伏暑气,日久混入血阴虚阳冒,上焦清窍皆蒙,胃阳失和,不纳易痞,究竟伏邪未去,凡苦辛疏滞,都属禁例。


夫上实下虚,有客邪留着,镇降决不应病,仿之才轻可去实之例,分别气血,以宣之逐之。


青大竹叶 连翘 犀角 鲜荷叶汁 元参 通草



脉数,稚年阴气先伤,阳气独发,暮夜潮热,天晓乃缓,由夏暑内伏,入秋乃发,病名,色白肌瘦,久热延虚,不可汗下消导,再伤阴阳,舌边赤,中心苔腻,兼欲呛咳,热灼上焦,肺脏亦病,法宜育阴制阳,仍佐清暑肃上,用景岳玉女煎。


鲜生地 石膏 生甘草 麦门冬 知母 竹叶心



热势减半,脉犹劲数,夏季久伏之邪,由里而发,汗泄不能解彻,稚年阳盛阴虚,病当夜甚,从河间三焦并清法。


甘露饮。



脉数右大,渴饮神迷,闻声若在瓮中,舌边赤苔有刺,伏暑必挟湿化疟,热蒸迫从伤津汁不复,脘中常闷。夫热病以存阴为先,疟已半月,须参里症,议清胃生津,若景岳玉女煎鲜生地 麦冬 竹叶 生石膏 知母 甘草



体质阴虚,暑邪深入,着热渐渴,汗泄可解,此仲景所谓阴气先伤,阳气独发,病名瘅疟。妄投苦辛消导,胃津劫损,气钝不知饥矣。


竹叶心 鲜生地 滑石 知母 牡丹皮 生草



营液劫尽,邪透膻中,遂心热惶惶,难诉苦况。丹溪谓∶上升之气自肝而出。况先厥后亦是肝病。用紫雪芳香走窜,勿使里邪结闭耳。汤药用饮子煎法,取轻清不滞,仅解在膈上之蕴热,议用景岳玉女煎。


鲜生地 知母 竹叶 风米 麦冬 石膏 生草



脉左盛,邪留在血。寒热颇减未已,滋清里热,以俟廓清,不必过治。


鲜生地 生鳖甲 知母 天冬 丹皮 花粉



仲景云∶凡元气有伤,热邪不去者,当与甘药。人之一身,不外阴阳二气而成,知阳虚中,阴虚用复脉,断断然也。是方全以复脉甘药护身中阴液,刘河间加入三石,名曰甘露饮子,盖滋清阴药,能救阴液,并能驱逐热邪之深伏。上焦如雾,滑石之甘淡以驱之;中焦如沤,石膏之甘辛寒以清之;下焦如渎,寒水石之甘咸寒以泄之,俾去邪不损真阴,非柴胡鳖甲之比。方名饮子,取重药以轻投,斯入阴不滞,攻邪不伐,又与汤散方法迥异耳。夏月最宜进商,奈世人忽而不究者颇多,故辨及之。


复脉汤加三石。



春季失血,是冬藏未因,阴虚本病无疑。小愈以来,夏至一阴未能来复,血症再来,原病。今诊得右脉急数倍左,面油亮,汗淋涕浊,舌干白苔,烦渴欲饮,交午、未蒸蒸发热,头胀,周身掣痛,喘促嗽频,夜深热缓,始得少寐,若论虚损,不应有此见证。考《金匮》云∶阴气先伤,阳气独胜,令人热胜烦冤,病名瘅疟。要知异气触自口鼻,由肺系循募原,直行中道,布于营卫,循环相遇,邪正相并,则发热矣。津液被劫,日就消烁,火热刑金,咳喘为甚,此与本病虚损划然两途。仲景定例,先理客邪新病,恐补则助邪害正耳。是以右之诊为凭,议当辛甘之剂,驱其暑湿之邪,必使热减,议调本病,勿得畏虚养邪贻害,至嘱


桂枝 知母 麦冬 石膏 甘草 粳米



前法大清气分,兼通营卫,石膏佐以桂枝,清肺为多,其余皆滋清胃热,仍有生津之意诊两手相等小数,交未末热势较昨似轻;右脉不甚急搏,而心热烦闷、作渴之象如昔。验舌干白,舌边过赤,阴虚之体,其热邪乘虚入三焦,皆有诸矣。况冬病风寒,必究六经;夏暑温热,须推三焦,河间创于宣明论中,非吾臆说也。凡热清片刻,议进甘露饮子一剂,服至五日再议。


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 桂枝 白芍 麦冬 鲜生地 阿胶 人参 炙草 火麻仁


先用清水二盏,空煎至一半,入药煎四五十沸,澄清冷服。



未病形容先瘦,既病夜热早凉。犹然行动安舒,未必真重病伤寒也。但八九日病来小愈食粉团腥面,当宗食谷发热,损谷则愈,仲景先未尝立方。引腹痛洞泄,食滞阻其肠胃,火腑不司变化。究其病根,论幼科体具纯阳,瘦损于病前,亦阳亢为消烁。仲景谓∶瘅疟者但热不寒。本条之阴气先伤,阳气独发,热烁烦冤,令人消烁肌肉,亦不设方,但曰以饮食消息主之。嘉言主以甘寒生津可愈,重后天胃气耳。洞泻既频,津液更伤;苦寒多饵,热仍不已,暮夜昏谵,自知胸膈拒痛,腹中不和,此皆病轻药重,致阴阳二气之残惫。法当停药与谷,谅进甘酸,解其烦渴,方有斟酌。



疟来呕吐,失血成块且多,乃平素劳伤积瘀,因寒热攻动胃络,瘀浊遂泛。血后肢冷汗阳明虚也。但疟邪仍来,口渴胸痞。虽是热邪未尽,然苦寒枳、朴等药再伐胃气,恐非所宜


鲜生地 生鳖甲 知母 生白芍 牡丹皮 竹叶心



疟热攻络,络血涌逆,胁痛咳嗽。液被疟伤,阳升入巅为头痛。络病在表里,攻之不肯散,议搜血分留邪伏热。


鳖甲 丹皮 知母 鲜生地 桃仁 寒水石



面赤口渴,脉大而空,劳倦夹虚,不可纯作时疟感治。


桂枝木 炙甘草 泡淡黄芩 生白芍 南枣肉 生姜



脉空搏,面赤舌白,消渴汗出,昼夜不已,两足逆冷,寒热潮迟。此积劳阳虚,外邪易陷,本虚标实,复进柴葛加消导,谓之劫津,仍宜和营主治。


归建中去糖。


又 淡黄芩 知母 花粉 乌梅 广皮白 制半夏 草果 枳实 白芍



外寒势缓,热渴势甚,此少阳木火迫劫胃汁,脘中津衰。热蒸痰饮,倘饮水过多,中焦不运,恐为水结。仿白虎之意,不泥其方,以示勿太过耳。


鲜竹叶 飞滑石 乌梅肉 麦门冬 知母 生白芍



胃为肝阳之扰,冲气如呃,热时烦躁不眠,纯属里证,法当酸苦泄热,俾阳明凝和。


知母 淡黄芩 生鳖甲 卷心竹叶 丹皮 生白芍 乌梅肉



胃虚热气上行,故觉气塞,当养胃阴生津,使阳和则邪清。积劳有年之体,甘寒为宜。


人参 竹叶 知母 粳米 麦冬 石膏 生甘草


又 鳖甲煎丸,早服七粒,午时七粒,暮时七粒,白滚汤送下。


又 生牡蛎 桂枝木 人参 花粉 生白芍 乌梅肉



间日疟脉弦,烦渴无汗,头微痛,往来寒热欲呕,可与小柴胡汤。


柴胡 人参 生姜 黄芩 半夏



寒热虽止,心热口渴,营分余邪未解。仿景岳玉女煎意,滋清营热,此伏暑可去。


生地 知母 生甘草 生白芍 生石膏 竹叶心



口鼻吸入,上焦先受。因阴虚内热体质,咳嗽震动络中,逆致血上而胀。烦渴寒热,究是客邪,先以清暑方法。


杏仁 竹叶心 黑栀皮 连翘心 石膏 荷叶汁



阴虚者邪未尽,瘅热汗解,用景岳玉女煎。


石膏 竹叶心 生地 知母 麦冬 白芍



夏季疟发,温热恒多。攻下动里,里伤邪陷,变痢大痛。利频不爽。强食脘中遂胀,湿热阻遏,气偏滞也。况久病大虚,恐有变厥之虑。


黄连 黄芩 人参 乌梅 白芍 当归。



手指尖及背部皆寒,唇舌亦皆麻木。夫背为阳脉经行之所,四肢亦属诸阳之本,况麻为气虚,凡阴伤阳无不损,当撤去苦寒,进和中制木意。


人参 炙草 炒白粳米 新会皮 木瓜 白芍 炒荷叶蒂



脉大右涩,舌白,鼻窍干黑,不饥不食。由暑湿内伏,新凉外来成疟,汗泄表解,伏气,填塞胸臆,余热结于气分,思得肺化,如秋冬天降,则清肃令行。况初病身痛,亦湿热阻气之象,诸家不及道此。


栝蒌皮 杏仁 黑栀 郁金 川贝 枇杷叶



肥人多痰多湿,暑热夏受,秋深凉来,伏热乃发。汗多不解,非关表寒;烦渴喜饮,均病。肺失降而胸痞闷,湿邪盛而战栗多。湿热合邪,同时气分,是太阴、阳明之疟。医不分经络混治,所以旬日之外邪未退舍也。


木防己 杏仁 炒半夏 枳实汁 生石膏 炒浓朴 生姜汁



巅胀汗多,脘痞欲呕,热多寒少。初因遗泄阴伤,伏暑内发为疟,忌用柴、葛再泄其阳


淡黄芩 花粉 蒌皮 杏仁 醋炒半夏 豆蔻 橘红 飞滑石



寒热已止,脘痞不饥,此清阳不主运通,益气佐以芳香醒中。


人参 白蔻仁 炒白芍 陈皮 炒半夏 茯苓



舌灰白,胸痞,疟来欲呕昏厥,热时渴饮,此暑热不解,邪欲深陷,议泻心法。


黄连 黄芩 浓朴 半夏 杏仁 姜汁



脉数,舌边白。暑湿热内伏为疟,呕逆胸满,间日寒热,邪势未解,议以酸苦泄热主治


川连 草果仁 黄芩 广皮白 乌梅 知母 半夏 生姜



脾肾阳虚,背寒吐涎。邪虽未尽,又虑正伤,扶正驱邪,以冀劫疟。


人参 草果仁 炒焦半夏 生姜 乌梅肉 新会皮



粤中阳气偏泄,途中烦劳涉虚。暑热内伏,凉风外加,疟来间日者,邪深不得与卫气阳但客邪六气,总化为热。吐蛔消渴哕逆,厥阴、阳明病也,里证显然,柴、葛泄表动阳,须


川黄连 人参 黄芩 乌梅肉 生姜汁 枳实 半夏 生白芍



病起腹痛泄泻,继而转疟。舌腻,渴不能饮,呕逆吐痰,脘中热闷,乃暑热内伏,足太阳不主旋转运通,有以霍乱而起。缘未及分经辨证,邪留不解,有内结之象。不特老人质弱,如今霜降土旺,天令欲收,邪势未衰,未为稳妥,议用泻心汤法。


淡黄芩 川连 杏仁 炒半夏 浓朴 姜汁



头痛恶心呕涎,冷自四肢起,舌白渴饮,胸痞闷,眼白带黄,汗多,乃太阴湿疟也。夏秋伏邪而发,并非暴受风寒,不可发散。


杏仁 枳壳 广皮白 半夏 藿梗 蔻仁 浓朴 姜汁



疟发于秋,名曰伏气。两旬不解,消滞清火而不见效。寒少热多,口渴喜暖,心中懊能自主。是无形气结,蒌、连、枳、半,只治有形有滞,寒热未能开提,懊 气结,况无汗为烦,表里气机不行,显然窒闭,宗仲景栀豉汤,一升一降,以开其结。


栀子 香豉(各三钱)



浴后寒热,卫阳损也,用建中汤。


人参 归身 桂枝木 蜜姜 黄 炙草 白芍 大枣



阳气发泄,寒热脉大。


蜀漆 龙骨 人参 桂木 牡蛎 生芍



左数甚。


人参 五味 山药 熟地 芡实 茯神



左数寒热。


人参 桂枝木 南枣 炙草 牡蛎


又 人参 生白芍 生牡蛎 乌梅肉 炙甘草 小麦


又 何人饮。


又 鳖甲煎丸。



从来通则不痛,通者非流气下夺之谓,作通阴阳训则可。阅《内经》论痛,都因寒客。今脉左搏而大,气坠便不爽,宛是阴液少,气失疏泄。议用辛酸甘缓,而和体用。


小茴香炒当归 生白芍


另参汤远药进。


又 熟地 炙草 山药 秋石丸 五味 白芍 茯神



脉左细右空。小产亡血未复,风邪外袭营卫孔隙,寒热汗出。视目紫晦,面色枯痿,其真气衰夺,最虑痉厥之变。此辛甘缓和补法,以护正托邪。


人参 白术 干姜 桂枝 炙草



脉虚数,舌白。身痛脘痞,有痰,寒热日迟。此阴阳两损,时令湿邪外薄,内应太阴,谓之虚邪,宜从中治。


人参 半夏 知母 生姜 茅术 陈皮 草果仁 乌梅肉



夜来忽然昏晕,目无光,筋骨痛。营液暗损,任、督皆惫之象。


人参 炙甘草 鹿茸 当归 酒炒白芍 鹿角霜



自昏厥以来,耳聋舌白,呕逆涎沫,大便不通,必有暑邪吸入胃脘。此肝气升举,诸阳,腑气窒塞,恐内闭昏脱,最为可虑。体虚夹邪,先清邪以安胃,议以酸苦泄热驱暑。暑汗无止涩之例,总以勿进表散,乃里症治法也。


川连 黄芩 广皮白 乌梅肉 生姜汁 炒半夏 枳实



两脉皆起,神气亦苏,但大便未通,中虚舌白,理难攻下。况肝虚易惊,又属疟伤致厥,仲景虽有厥应下之文,验诸色脉,不可徒执书文以致误。


人参 半夏 生白芍 川连 枳实 乌梅肉



前此未尽疟邪仍至,兼之恼怒,肝气结聚中焦,补虚之中必佐散邪开结。


人参 生牡蛎 白芍 橘红 炙鳖甲 丹皮



产后下虚,利后为疟,是营卫交损,况色脉并非外邪,补剂频进不应,由治错乱。经云∶阳维为痛苦寒热。


人参 桂枝木 炒当归 鹿角霜 炙甘草 炮黑姜



积劳伤阳,哀戚动藏,重重内损,其夏秋伏邪,已深在重围。此从阴经而来,朱汉老非,病患服药而安,温药助阳也。考三阴而投温补扶正,正谓托邪。知母入咽即呃,阳明之阳几渐,不饥不食不寐,阳不流行,三焦困,脾胃惫矣。肛坠属阴伤气陷,难任纯刚之剂。


人参 当归(米炒) 浓朴 麋角(酒浸烘) 炮姜 草果



阴疟足太阴经,先进柴胡姜桂汤。


柴胡 黄芩 栝蒌根 甘草 桂枝 干姜 生牡蛎



疟两旬不解,寒多热少,是为牝疟,进牡蛎散。


牡蛎 龙骨 肉桂 白芍 云母 蜀漆 炙草 大枣



牝疟寒多,内热心悸。


阳旦汤,加生牡蛎、花粉。



劳疟不止,肢肿寒多。


阳旦汤,加牡蛎、云母石。



阴疟四月,汗泄,下肢肿。


早服八味丸。


淡附子 细辛 生白术 泽泻



厥阴阴疟不止,能食。


熟地炭 淡苁蓉 牡蛎 五味子 鹿角霜 龙骨



阴疟三年不愈,下虚遗泄。


蜀漆 牡蛎 炙黄 桂枝 龙骨 炙甘草



阴疟久虚。


益气汤加附子。



阴疟脉沉,渐背寒肢冷,脘中食入痞满。此属阳气伤极,春深木旺,恐变浮肿胀病,宜理中兼理下焦,勿得驱邪治疟。


附子桂枝人参汤,加块茯苓、生姜、大枣。



冬月伏邪,至春发为温疟,汗出不解,非因新感可知。脉虚,先有遗症,忌进耗散真气,和正解邪为稳。


桂枝 草果 杏仁 白芍 枯芩 桔梗



疟由四末,必犯中焦,胃独受其侮克,故烦渴脘痞不饥。今日舌绛便溏,阴气先伤,阳邪未尽,宜芩、芍和里,益以泻木邪,救胃阴。


黄芩 丹皮 白蔻仁 白芍 青蒿 乌梅肉



经月疟后,易生嗔怒。春令内应肝胆,其用太过,其体尤虚,所以自觉馁怯。考仲景,疟来痊期,血气凝结胁中,必有瘕聚,名曰疟母。母者,疟邪病根也,鳖甲煎丸主之,使气血通行,留邪无可容矣。



服露姜饮颇逸,第寒热仍来,知邪伏于阴,不得透解;大便不通,又经旬日,议从厥阴搜逐三阳皆通,邪无容足之地矣。



疟久邪入络,络主血,邪结血分,则为疟母。仲景鳖甲煎丸专以升降宣瘀治肝,谓寒热少阳,久必入肝,肝主血,左胁为肝膜俞也,攻病固当如是。但欠有遗精,食少不化,诸恙病非一端,此攻邪温补,未能动病,莫若养正,气旺邪自除,古有诸矣。


午服妙香散,晚服阿魏丸。



久疟针挑,汗出乃止,经脉邪去,络脉留邪,胁下遂结疟母,按之坚,形高突。四年带病,仍然能食便通,其结聚不在肠胃,药下咽入胃入肠不效,盖络脉附于脏腑之外廓耳。


生鳖甲(青色刮去衣,四两) 穿山甲(炙,二两) 五灵脂(烧至烟尽为度,二两) 麝香(忌火,另研,五钱) 辰砂(忌火,另研水飞,五钱)


上药各研,净末分两加入阿魏一钱,同捣丸,饥时服二钱。



三疟已久,自述烦劳必心胸痞胀。凡劳则伤阳,议温养营分托邪一法。


人参 桂枝 炙甘草 南枣 茯苓 蜀漆 当归身 生姜



疟三日乃发,是邪伏在阴,经年虽止,正伤难复。卫阳外泄,汗出神疲,宜甘温益气之属。五旬向衰,必节劳保养,不徒恃药。


养营法,用煨姜三两、南枣四两,煮汁泛丸。



三日疟是邪伏阴分而发,非和解可效。久发不止,补剂必以升阳,引伏邪至阳分乃愈,守补药则非。


鹿茸 人参 熟附子 炒黑杞子 鹿角霜 当归 茯苓 炒沙苑



稚年三日疟,太阴脾伤为多,饮食忌用腥膻,劫邪继以升阳。


常山 白术 浓朴 草果 陈皮 姜汁



诊左现小数,右缓濡溺。食已烦倦,是脾阳渐衰,古人谓疟、痢都因脾弱也。况便溏足色夺形瘦,若不急补后天,以崇母气,区区疲药,元气消惫矣。用《局方》加味四兽饮。


人参 熟术 草果仁 广皮 茯苓 炙草 乌梅肉



此劳伤阳气之疟,循环不已,脉络久空,当升补阳气。


生 炙草 生姜 鹿角 当归 南枣



露姜饮止疟,是益中气以驱邪,虚人治法皆然。脾胃未醒,忌进腥浊。


人参 炙草 半夏 益智仁 橘红 姜汁



阴泄阳冒频遗,鼽衄寒热消渴,气上撞心,欲寐惊惕,饮多呕逆,两足如坠,茎中凝窒。《金匮》谓阴气先伤,阳乃独发。见疟厥阴经疟,与上焦治异。


鲜生地 知母 生甘草梢 元参 川斛 竹叶



热病时疟,不厘清理在气在血,以发散消导,劫伤胃汁,遂不饥不食。突遭惊骇,肝阳,复令倏热倏凉,两足皆冷,腹胀不和。胁中有形触痛,由久病入络。阴阳不通,二便窒闭,先与更衣丸二钱,俟半日后,大便得通。次日用药,当以两和厥阴、阳明方法。


生牡蛎 柏子仁 生白芍 川楝肉 小黑豆皮 细根生地



疟热伤阴,阴液不得上承,舌心扪之如板。目瞑面肿,惊惕,肝阳化风内震;胃气愈逆痞,欲人抚摩。热气聚膈,蒸迫膻中,必至神昏闭塞,老年凶危俄顷,然非形质之结清寒攻荡可效,况已泻利在前,邪陷阴伤显然。夫阴伤属下,热聚居上,救阴之剂未遑透膈以滋下。芩、连、凉膈,苦辛燥气再伤阴,究非至当。展转筹划,法宜分理,议于今晚先进清心牛黄丸一服,匀三次温开水与服,取其芳香清燥以开其结。明日再诊议方。



冒暑远行,热气由口鼻入,犯上犯中,分布营卫,故为寒热疟疾。当淡薄食物,清肃胃投药以凉解芳香,或甘寒生津,皆可疗此。奈何发散以去寒,不知口鼻受热,与皮肤受寒迥,治之不效,肆行滋补,参、术、 、地,粘腻中宫,肺气壅闭,胃中滞凝,肿胀每上至下,一身气机不通,张戴人所谓邪得补而势盛,如养寇殃良之比。但病久形消,矫其非而再为攻逐,又虑正气之垂寂,故改汤为丸。丸者缓也,使中焦得疏,渐渐转运,升降得宣,六腑有再通之理,腑通,经脉之气无有不通者矣。每日进丹溪保和丸。



左胁下宿积有形,今疟疟反复,左胁又结疟母,胸脘痞闷,大便艰难,乃疟症余邪与气结,六腑亦因之不宣,宜攻以通其瘀滞,先进鳖甲煎丸三钱。早上、午时、暮时各用七粒,开水送下。



疟邪未尽,堵截气窒,致腹满足肿,气逆欲喘。水湿内蕴,治当分利。


杏仁 牡蛎 猪苓 浓朴 泽泻 茯苓



疟止太早,邪热未尽,脘痞不饥,口渴自利,防有滞下。


川连 黄芩 半夏 枳实 白芍 橘白



同议上下合邪,泄厥阴以安阳明,仍佐整肃暑湿方法。


桂枝木 川连 人参 生牡蛎 乌梅 白芍



痰哮由外邪而发,坐不得卧,肾病为多。以风寒必客太阳,体弱内侵少阴耳。若夫暑湿,触自口鼻,背部疡疖,乃鼻窍应肺,是手经受邪,辛凉气轻之剂可解,以肺欲受辛,其象上悬,气味沉重,药力下走而肺邪不解。然夏病入冬,气候迭更,热邪久而深入,气血日被损伤,滋清如胶、地,搜逐如鳖甲煎丸,无如不独阴亏,八脉气衰,如寒为热,病形渐延损怯,喉痛,火升上热,缓必下热,此刚药难投,柔温之养,佐通奇脉定议。


生鹿角霜(三钱) 炒黑枸杞(钱半) 茯苓(钱半) 沙黑归身(钱半) 熟地炭(三钱) 生沙苑(一钱)



瘕泄下冷热升,议通摄任、督之散越。


鹿角霜(三钱) 熟地炭(五钱) 补骨脂(盐水先煎百沸,八分) 败龟板(刮光炙脱研,三钱) 云茯苓(钱半) 石壳建莲(连壳勿研,十粒)



经先期三日,热多寒少,脉左弦大。血分偏热,治厥阴疟邪窒在血。


生鳖甲 冬桑叶 青蒿梗 炒桃仁 炒丹皮 川贝母



疟乃暑湿客邪,血证逢时便从。已是阴亏体质,治邪须顾本元,议与竹叶地黄汤。


竹叶 知母 川贝母 鲜生地 薄荷



寒热后,诊脉小弱,舌白,渴不欲饮,痰多气闷。疟未尽而正已虚,不可过攻,防其衰


生术 半夏 草果仁 广皮 茯苓 浓朴



疮家湿疟,忌用表散。


苍术白虎加草果仁。



伏邪成疟,寒热间日作,汗多欲呕,中脘痞闷不饥,进泻心汤法。


川连 黄芩 杏仁 枳实 姜汁 半夏 浓朴 草果



脉无力,寒热夜作,烦渴恶心,舌黄中痞。虽是伏暑为疟,然平素烦劳,即属内伤,未可泥于发散消食,先进泻心汤以泄蕴热。


川连 淡黄芩 花粉 枳实 姜汁 炒半夏 豆蔻 橘红



寒热后津伤,舌上黑胎,口干不知味,食不易饥,大便不爽,宜进滋养阴液法。


麦冬 知母 橘红 人参 川石斛 乌梅肉



产后未满百日,下焦精血未旺,遂患三疟,缘真气内怯,邪不肯外出。医药清散攻下,仅治三阴之疟,遂致魄汗淋漓,乃阳气脱散败坏之象矣。


人参 补骨脂 炒黑茴香 茯苓 归身



湿盛寒战,不解成疟。湿主关节为痛,邪在里为烦,总以湿热里疟,治宜用苦辛。


川连 黄芩 杏仁 姜汁 半夏 浓朴



脉大,寒热渴饮,舌渐黄。气分热胜,血弱已久,恐邪漫劫津,清气热即以和阳,议用张氏玉女煎。


石膏 竹叶心 鲜生地 知母 生甘草 生白芍



伏邪留于少阴、厥阴之间,为三日疟。百日不愈,邪伤真阴,梦遗盗汗。津液日枯,肠难。养阴药虽为有益,但深沉疟邪,何以得追拔扫除?议以仲景鳖甲丸三十粒,早上开水送下,午后进养阴通阳药。


复脉汤,去人参、生姜、加牡蛎、鹿角霜。



邪与气血胶凝则为疟。女病在络。自左胁渐归于中焦,木乘土位。东垣谓疟久必伤脾胃既成形象,宜通恶守,佐芳香乃能入络。凡食物肥腻呆滞,尤在禁例。所虑延及中满。


人参 草果 陈皮 木香 茯苓 浓朴 青皮 郁金汁。



深秋曾诊,拟议此病为暑湿食瓜,辛甘寒分利,奈何脾阳又受辛寒之累,致浊阴聚形,食复,阳属受戕。凡身中脾阳宜动,动则运;肾阳宜藏,藏则固,斯为命根。《局方》大建脾丸、仲淳资生丸,多以补虚通滞,芳香合用,取其气通浊泄,人参辅正之力得矣。


人参 陈皮 浓朴 益智仁 茯苓 木香



间日寒战,发热渴饮,此为疟。饮水结聚,而心中痛胀,乃病上加病。不敢用涌吐之药,暂与开肺气壅遏一方。


生石膏 大杏仁 生甘草 蜜水炒麻黄



脉如平人,但热不寒,烦渴,身疼时呕,此温疟也。仲景有桂枝白虎汤一法,一剂知,二剂已也。


桂枝白虎汤。


寒热往来有定候.一日一发者邪浅.二日一发者邪深.三日一发者邪更深.先寒后热者为顺.先热后寒者为逆.自子至午发者为阳.自午至子发者为阴.单寒无热者名牡疟.为纯阴病.单热无寒者为瘅疟.为纯阳病.疟病因劳而发者名劳疟.因食而发者名食疟.更有鬼疟为祟病.瘴疟疾感岚气而成.种种不同.总以少阳一经为主.以少阳居阴阳之界.偏阴则寒多.偏阳则热多.阴阳俱病.则寒热等.单寒单热.为阴阳偏造具极.即祟疟瘴疟.亦阳气之虚.正虚不能胜邪.内虚不能御外.脾胃之阳虚.不能熟腐水谷.俱不离少阳一经.


疟脉自弦(浮弦表邪 沉弦里邪.迟弦属寒. 数弦痰饮. 洪弦属热. 实弦食积.)


久疟之脉(渐缓则愈 弦紧则殆. 吐散双弦. 代散莫救.)


初起俱宜小柴胡汤.一日一服.五日必愈.方中柴胡一味.少则用四钱.多则用八钱.切不可少.此一味.神农推为上品.久服延年益寿之药.自李东垣及李时珍之书行.此药之真面目渐掩.张景岳新造五柴胡饮为散剂.更属无知妄作流毒非轻.


○凡初起无汗.去人参加桂枝三钱.服后食热粥温覆.微似汗则愈.未愈再服之.有利无弊.切勿惑于浅人之说.


○若发热甚.汗不出.可加麻黄三钱.如病家惑于邪说.牢不可破.即以杏仁紫苏防风各三钱.代麻黄.服后温覆.微似汗.不用食粥.


○上下午疟.不必过分.唯以寒多者属阴盛.加桂枝三钱.生姜宜倍用之.或再加吴萸三钱.单寒无热者.亦用此法.或去黄芩.再加熟附子二钱.


○热多者属阳盛.加知母贝母各三钱.汗多而大热大渴者.加生石膏五钱.麦冬三钱.粳米四钱.单热无寒者亦用此法.或再加知母三钱.先热后寒者名痹疟.治同.宜加桂枝二钱.是从金匮白虎加桂枝汤中仿出.


○鬼疟.脉乍大乍小.加藿香二钱.以香为天地之正气.正能胜邪也.天麻三钱.以天麻之形如魁芋.有二十四子周环于外.其苗名赤箭.


取弧矢以示威之义也.


○瘴疟.加苍术藿香各二钱.


○食疟.以平胃散采入柴胡一味为君.


融合二方为一方.即前人复方法也.


○劳疟.是虚人不能耐劳而病疟.宜小柴胡原方.去半夏.加栝蒌根二钱.或佐以补中益气汤.


○一切疟疾口渴.俱去半夏.加栝蒌根.以生津液.


凡一切疟疾.欲急于取效.俟三发之后.以小柴胡汤.加常山三钱.寅时服.渣再煎于辰时再服如吐.任其吐去痰涎.自愈.


○时医惑于俗传本草.谓常山是截疟猛药.邪未尽而强截之.多变他病.此无稽之臆说也.盖常山从阴出阳.为透邪外出之良药.仲景用其苗名为蜀漆.今人用其根.何尝是强截之药.


一久疟不愈.及三阴疟三日一发者.诸药不效.惟以白术一两或二两加生姜五七钱.水煎一杯.于寅时服之渣再煎.于上午再服.如热多者.以当归一两余.代白术.


○如脾肾两虚.诸药不效者.用近效白术汤一日两服.服到十日必愈.(书成.友人自安徽回赠余医书一帙.乃张心在新着附经也.中有三阳交于胆.三阴交于脾.三阳之疟治胆.三阴之疟治脾句.真是名言可佩.此君若得名师益友而讲论之.将来为医中一巨擘.恨未悟其人.)


一初病疟.世称胎疟.缠绵难愈.与痘疹之症.本于胎毒无异.宜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或合小柴胡汤.


一久疟不愈.不必治疟.只以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兼吞桂附八味丸.调理半月无不痊愈.今医俱遵景岳法.用何人饮休疟饮方中.以何首乌一味为主.据云中和之道.其实苦涩之品不能食入.余屡见久服此药.多变出肿胀等病.学人不可不知.


脉弦数滑实者顺。沉细虚微为逆。疟脉自弦。微则为虚。代散则死。


疟症皆因先伤于暑。后感于风。客于营卫之间。腠理不密。复遇风寒。闭而不出。舍于肠胃之外。与荣卫并行。昼行于阳。夜地于阴。并则病作。离则病止。并于阳则热。并于阴则寒浅则日作。深则间日。在气则早。在血则晏。按本经曰。疟脉自弦。弦数者多热。弦迟者多寒弦短者伤食。弦滑者多痰。弦而紧者宜下。浮大者宜吐。弦迟者宜温。


此治疟之大法。其病热多寒少。心烦少睡者属心。名曰温疟。用柴芩汤。但寒少热。腰疼足冷者属肾。名曰寒疟。用桂附二陈汤。


先寒而后大热咳嗽者属肺。名曰瘅疟。用参苏饮。热长寒短。筋脉拘缩者属肝。名曰风疟。


用小柴胡汤。加乌药、香附。寒热相停。呕吐痰沫者属脾。名曰食疟。用清脾饮。疟愈之后阴阳两虚。梦遗咳嗽。不善保养。遂成劳瘵。若能清心养体。节食避风。如此调治。无不愈矣。


一论疟疾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大凡疟疾初起。宜服此发散。出汗立愈。用此方。


散邪方


川芎 白芷 麻黄 白芍 防风 荆芥 紫苏 羌活 甘草


上锉。生姜三片。葱白三根。水煎露一宿。次早温服。有痰。加陈皮。有湿。加苍术。


夹食。加香附。


一论疟疾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宜用


正气汤


柴胡(八分) 前胡(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白芷(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 麦门冬(二钱) 槟榔(一钱) 草果(一钱) 青皮(二钱) 茯苓(三钱) 桂枝(六分) 甘草(八分)


上锉。姜、枣煎。预先热服。


一论疟疾。不论先寒后热。先热后寒。诸疟通用。


清脾饮


青皮(去穣二钱) 浓朴(姜炒八分) 白术(一钱五分) 半夏(二钱姜炒) 柴胡(八分) 黄芩(二钱) 茯苓(三钱) 草果(一钱) 甘草(八分)


上锉。生姜五片。水煎。温服。


一论诸疟。寒热交作。阴阳不分。口干发渴。小便赤涩。或作吐泻。用


加减柴芩汤


柴胡(八分) 黄芩(三钱) 半夏(姜制二钱) 猪苓(二钱) 苍术(一钱五分) 青皮(二钱) 浓朴(姜炒八分) 槟榔(一钱) 草果(一钱) 乌梅(二钱) 甘草(八分) 泽泻(二钱)


上锉。姜枣煎服。


一论五脏气虚。喜怒不节。致阴阳相胜。结聚涎饮。与卫气相搏。发为疟疾。并治诸疟


四兽饮


人参(一钱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去皮三钱) 橘红(一钱) 半夏(姜制二钱)草果仁(三钱) 乌梅(去核二钱) 甘草(八分) 生姜(二片) 枣子(四个)


上锉。以盐少许 食顷。用皮纸包裹甚浓。以水湿之。慢火炮令香熟焙干。每服一两。


水一碗。煎半碗。温服。未发前。连进数服。神效。


一论人平素不足。兼以劳役内伤。挟感寒暑。以致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或疟发经年不愈。则气血皆虚。疟邪深入。名曰 疟。此方主之。


加味补中益气汤


黄 (蜜炒二钱) 人参(八分) 白术(去芦八分) 陈皮(六分) 当归(八分) 柴胡(一钱) 升麻(三分) 白芍(八分) 黄芩(一钱) 半夏(制八分) 甘草(五分)


上锉。姜、枣煎。空心服。有汗。加桂枝五分。倍黄 。热甚。倍柴、芩。渴。加麦门冬、天花粉。


一治伤暑发疟。宜服


香薷散


香薷(四钱) 浓朴(姜汁炒) 扁豆(各一钱) 乌梅(一钱)


上水煎。临熟。入姜汁一匙。温服。


一论热药火盛。舌卷焦黑。鼻如烟色。六脉弦洪而紧。此乃阳毒内深。先以青布折叠数重。


新汲水浸之。搭于胸上。须臾更易。如此三次。热势稍退。即服此药。


龙虎汤


柴胡(一钱五分) 黄芩(七分) 半夏(七分) 石膏(二钱五分) 知母(一钱) 黄连(一钱五分) 黄柏(八分) 栀子(八分) 粳米(五十粒)


上锉。姜、枣煎服。


一治瘴疟。大热烦躁。宜用


地龙饮子


生地龙三条研。入生姜汁、薄荷汁、生蜜各少许。新汲水调和服。如热。加龙脑少许。


一治虚弱之人。患疟初起感寒者。宜五积散。根据本方用姜、葱煎服。(方见中寒)


一论体虚之人。患疟寒多。久不愈者。不可用截药。宜用


分利顺元散


川乌(一两去皮半生半熟) 附子(一两去皮半生半熟) 南星(二两半生半熟) 木香(五钱不见火)


上锉。每服四钱。生姜十片。枣七枚。水一碗。煎七分。当发早晨。速进二三服。半生半熟。能分解阴阳也。


一论诸疟。不问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独作。或连日并发。或间日一发。头痛恶心。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咽干。诸药不效者。宜服此截之。


常山饮子


常山(二钱) 草果(不去皮二钱) 知母(二钱) 良姜(一钱五分) 乌梅(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上锉。一两一剂。枣五个。未发之前。连进二服。


一论疟疾夜发者。乃阴经有邪。宜散血中之风寒也。用此


麻黄桂枝汤


麻黄(一钱去节) 桂枝(二钱) 黄芩(一钱) 桃仁(去皮三十个) 甘草(炙三钱)


上锉。水煎服。桃仁散血缓肝之药。


一久疟腹中有癖。用水磨沉香。下雄黄解毒丸。打下黑血如泥。极臭。是其验也。(方见通治)


一海外高僧。传于周少峰。治疟疾。不问新久虚实寒热。诸般鬼疟、邪疟、温疟、瘴疟一服立愈。其效如神。


番木鳖(即马钱子去壳荚炒至黑色一两) 黄雄(一钱) 朱砂(一钱) 甘草(一钱)


上共为细末。每服四分。其疟将发。预先吃饭一碗。将药水酒调服。盖被卧即愈。


一治疟先寒后热。热多寒少。或单热不寒者。


桂枝(五钱) 石膏(一两半) 知母(一两五钱) 黄芩(一两)


上锉。水煎服。


一治疟疾服药。转加寒热者。知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也。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桂枝。水煎服。


一治久疟不能食。胸中郁郁。欲吐而不吐。以此吐之。


雄黄 甜瓜蒂 赤小豆(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五分。温水调下。以吐为度。


一论久疟积成 瘕。癖在胸胁之间。诸药不愈者。宜


咳疟饮


苍术(米泔浸) 草果(去皮) 桔梗 青皮 陈皮 良姜(各五钱) 白芷 白茯苓 半夏(汤泡姜炒) 枳壳(麸炒) 桂心 苏叶 干姜(炮各三钱) 川芎(二钱) 甘草(炙三钱)


上每服一两。水煎。入盐少许。空心服。


一治久疟腹中痞块。用


阿魏丸


鳖甲(醋炙五钱) 三棱(醋浸炒)


莪术(醋浸炒)


香附子(米泔浸各一两) 陈皮(五钱) 真阿魏(五钱)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淡姜汤送下。


一论疟疾一日一发。或二日一发。或三五日一发。或经三两月。或半年一载。或误用止截太过。久不能愈者。此元气脾胃大虚。以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加常山、知母、槟榔、贝母。一二剂自效。已愈后。去四味。只用本方调理。多服自然正气盛。邪气自退矣。


一论患疟寒热。用止截之剂。反发热恶寒。饮食少思。神思昏倦。脉或浮洪。或微细。此阳气虚寒。


以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根据本方参、 、归、术各用三钱。甘草一钱五分。加炒干姜、炮附子各一钱。一剂。寒热止。数剂。元气复。


一论经年久疟。气血俱虚。而三日五日一发者。以十全大补汤(方见补益)根据本方。盖邪气在阳分。浅而易治。邪气在阴分。深而难治。宜多服为良。


一治三年久疟不瘥。用 参、干生姜各五钱。酒调服。汗出立止。


一凡疟后。形体骨立。发热恶寒。食少体虚。补中益气内。参、 、归、术各加二钱。甘草一钱五分。炮姜二钱。一剂而寒热止。数剂而元气复。


一妇人疟久不已。发后口干。倦甚。用七味白术散加麦门冬、五味。作大剂煎与恣饮。


再发稍可。乃用补中益气加茯苓、半夏十余剂而愈。凡截疟。余常以参、术各一两。生姜四两煨熟。煎服即愈。或以大剂补中益气加煨姜尤效。生姜一味亦效。


一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


则寒热交作。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厥冷。皆脾胃虚弱。宜补中益气。诸症悉愈。


若手足厥冷。加大附子。


一妇人久患疟。疟作则经不行。形虚脉大。头痛懒食。大便泄泻。小便林沥。口干唇裂内热腹胀。盖由久疟。正气已虚。阴火独旺。以益气汤治之即愈。惟不时头痛。加蔓荆子而止又兼六味丸而经行。


夫疟疾者。外因感受风寒暑湿。内因饮食饥饱而作也。其症不一。先寒后热者。名寒疟先热后寒者。名温疟。寒而不热者。名牝疟。热而不寒者。名瘅疟。不寒而热。骨疼节痛。身重腹胀。自汗善呕者。名湿疟。嗳气吞酸。胸膈不利者。名食疟。一日一发。受病一月。间日一发。受病半年。连发二日。间一日者。气血俱病也。起于三阳者。多热而发于日。起于三阴者。多寒而发于夜。发于日者。随症而治。发于夜者。加血药并用升提。暂疟可截。


久疟加补。经久不愈。纵儿饮水。结癖中脘。名曰疟母。此最难痊。一二发间。用截太早。


必变浮肿疳痢之疾。然婴儿之疟。自饮食得之居多。治须以消导扶胃气为本。此秘诀也。


一论食疟呕吐痰沫。及时行瘴疟。不问先寒后热。诸疟通用。


清脾饮


青皮 浓朴(姜炒) 草果 白术(去芦炒) 茯苓(去皮) 柴胡 黄芩 半夏(姜炒) 甘草


上锉。枣煎服。小便赤。加猪苓、泽泻。


一论停食感寒发疟。及中脘虚寒。呕逆恶心等症。


养胃汤


苍术(米泔浸) 浓朴(姜汁炒) 陈皮 半夏(姜炒) 白茯苓(去皮) 人参 藿香 草果甘草


上锉。乌梅一个。生姜水煎服。


截疟饮


白术(去芦) 苍术(米泔浸) 陈皮 青皮(去穣) 柴胡 黄芩 猪苓 泽泻 常山 甘草


上锉一剂。用姜枣水煎。露一宿。温服。有汗而热多者。加人参、黄 、知母、前胡。无汗热多者。加干葛、紫苏。寒多、加干姜、草果。痰多。加半夏、贝母。如食积。加枳实、山楂、麦芽、神曲。夜发者为阴分。加当归、升麻。二日三日一发者。加人参、黄 、白术、乌梅。去苍术。单寒。加干姜、附子、人参。去柴芩、猪苓、泽泻。腹痛。加浓朴、槟榔。室女热入血室。加小柴胡汤。


截疟仙丹


五月五日午时。用雄黑豆四十九粒。先一日以水泡去皮。研烂。入人言五分。同研为丸如黄豆大。雄黄一钱为衣。阴干收贮。临发热。早晨无根水下一丸。忌热酒热物一时。仍忌鱼腥生冷之物三日。黑豆圆者是。


一乳儿疟疾痞块。


川芎 生地 白芍药(各一钱半) 陈皮 半夏 黄芩(炒各一钱) 甘草(四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下鳖甲末半钱。


脉∶疟脉多弦。弦而数者多热,宜汗之;弦而迟者多寒,宜温之;弦而紧实者,宜下之;弦而虚细者,宜补之;弦而实大者,宜吐之。弦短者多食;弦滑者多痰。疟脉迟缓者,病自愈,久疟不愈者,脉必虚,宜养正祛邪。


夫疟者,因外感风寒暑湿,内伤饮食劳倦,或饥饱色欲过度,以致脾胃不和,痰留中脘。然无痰不成疟。脾胃属土,有信来去,不失其时。若移时,或早或晚者,是邪无容地,疟将好也。疟疾来时,呵欠怕寒、手足冷、发寒战、大热口渴、头痛、腰胯骨节酸疼,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单寒单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一日一发,受病浅也,容易治。间日发者,或二日连发,住一日者,皆难痊。治宜在表无汗者,散邪汤为主;有汗者,正气汤为主;在半表半里者,柴苓汤为主;分利阴阳而未已者,人参养胃汤加减,后方可截之;若用截药吐出黄胶水者,疟自愈也。不可一二日早截,早则邪气闭塞而成坏症;又不可迟截,迟则元气衰惫而成虚怯;当在三四日就截为好。须待热退身凉,方可饮食也。切不可带热饮食,恐不消而成痞,一名疟母,痞散成鼓者有之矣。



大凡疟初起者,散邪正气为先也。无汗要有汗,散邪为主。


散邪汤 治疟疾初发,憎寒壮热、头疼身痛无汗。


川芎 白芷 麻黄 白芍 防风(去芦) 荆芥 紫苏 羌活(各一钱)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葱白三根,水煎去渣,露一宿,次早温服。有痰加陈皮;有湿加苍术;夹食加香附。



有汗要无汗,正气为主。


正气汤 治疟疾初发,憎寒壮热,头疼口干有汗。


柴胡 前胡 川芎 白芷 半夏(姜炒) 麦门冬(去心) 槟榔 草果(去壳) 青皮(去穣) 茯苓(去皮。各一钱) 桂枝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预先热服。



疟发寒热作渴者,宜分利阴阳也。


柴苓汤 治疟发寒热,病在半表半里,阴阳不分。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猪苓 泽泻 白术 茯苓 肉桂 甘草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服。无汗加麻黄;有汗加桂枝;寒多加官桂;热多加黄芩。



虚人患疟者,养正邪自除也。


人参养胃汤 治暴疟初起,服二帖后,用人参截疟饮加减截之。


人参 茯苓(去皮) 陈皮 半夏(姜汁炒) 浓朴(姜汁炒) 苍术(米泔浸) 藿香 当归 川芎草果(去壳,各八分) 甘草(三分) 乌梅(一个)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温服。寒多加官桂;热多加柴胡;汗多去苍术、藿香、川芎,加白术、黄;饱闷加青皮、砂仁,去人参;渴加麦门冬、知母,去半夏,泻加炒白术、芍药,泻不止加肉豆蔻,去浓朴、草果;呕哕加白术、山药、炒砂仁、炒米,去草果、浓朴、苍术;痰多加贝母、竹沥,去半夏、草果;内热盛加炒黄芩,去半夏;



长夏暑热盛加香薷、扁豆,去半夏、藿香。


人参竹沥饮 治虚疟昏倦,汗多痰盛、舌大,语言混杂不清、脉虚大无力。


人参(去芦)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 生地黄 酸枣仁(炒) 麦门冬(去心) 知母 陈皮芍药(各一钱)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入竹沥半盏、姜汁少许同服。



风暑入阴在脏者,喑疟也。


柴胡芎归汤 治夜间阴疟,引出阳分则散,后服人参截疟饮止之。


柴胡 桔梗(去芦) 当归 川芎 芍药 人参 浓朴(姜汁炒) 白术(去芦) 干葛 茯苓(去皮) 陈皮(各一钱) 红花 甘草(各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食远服。



人虚者,截补兼用也。


人参截疟饮 治虚人截疟,一切疟疾并可截之。


人参 白术(去芦) 茯苓(去皮) 当归 青皮(去穣,麸炒) 浓朴(姜汁炒) 柴胡 黄芩 知母(去毛。各八分) 桂枝(三分) 常山(酒浸) 草果(去壳。各八分) 鳖甲(醋炙,八分)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桃脑七个,水煎,露一宿。临发日五更,空心温服。渣待日午再煎服,糖拌乌梅下药。切忌鸡、鱼、豆腐、面食及房劳、怒气,戒之即痊。此方俱照前人参养胃汤后开治,加减法相同,截疟饮加酒少许尤妙。



人壮盛者,宜单截也。


不二饮 治一切新久寒热疟疾,一剂截住,神效。


常山 槟榔(要一雄一雌者重二钱余药。各二钱) 知母 贝母(各等分)


上锉,每八钱酒一钟,煎至八分,不可过熟,熟则不效。露一宿;临服日,五更温服,勿令妇人煎药。


常山七宝饮 治壮健人疟疾可截之。


常山 草果(去壳) 槟榔 青皮(去穣) 浓朴(姜汁炒) 知母 苍术(米泔制。各一钱) 鳖甲(一钱) 乌梅(一个)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桃脑七个,水煎入酒少许,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午间渣再煎服。汗多加白术,去苍术;热多加柴胡、黄芩;寒多加桂枝,口渴加麦门冬、天花粉;痰多加贝母。



疟久不止者,先截而后补也。


如圣散 人参(三钱) 常山(三钱) 丁香(二十四个) 甘草(二分)


上为细末,用好酒一钟、乌梅一个,煎熟露一宿。临发日,五更温服,用糖拌乌梅下药,时时可食之。


雄黄截疟丸


人言(一钱) 雄黄(三钱) 辰砂(三钱) 甘草(二钱) 绿豆粉(一两五钱)


上药各为细末,用绿豆粉打糊为丸,如白豆大,外用朱砂为衣。临发日五更,井花水吞服二丸,小儿一丸,勿多服。



疟以后者,须调养血气也。


参归养荣丸 治疟疾截住后,用此汤药调养血气。


人参 当归 茯苓(去皮) 白术(去芦) 陈皮 砂仁 浓朴(姜汁炒) 山药(炒) 莲肉(炒)


芍药(酒炒) 熟地黄 甘草(炙。各等分)


上锉一剂,大枣二枚,水煎,温服。疟热虚汗加黄 ,去砂仁。



腹中有块者,疟母也。凡疟发时,切不可带热饮食,恐不消而成痞块,痞散成鼓者有之矣。


参归鳖甲汤 治老疟,腹胁有块成疟母。


人参(五分) 青皮(去穣) 黄 (蜜水炒) 鳖甲(醋炙) 当归(酒洗) 茯苓 白术(去芦)


浓朴(姜汁炒) 香附 抚芎(各八分) 砂仁 山楂(去子) 枳实(麸炒。各五分) 甘草(三分)


上锉一剂,生姜一片、枣二枚、乌梅一个,水煎,食前温服。如制丸药,加阿魏醋煮化,和前药末,再用水醋少许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汤吞下。


十将军丸 治久疟不瘥,有疟母者。


三棱(炮) 莪术(生) 青皮(去穣) 陈皮(去白) 草果(去壳) 砂仁 槟榔 乌梅肉 半夏(泡七次。各一两) 常山(酒蒸,二两)


上先将常山、草果二味锉,用好酒、醋各一碗入瓦器内,先浸一宿,后入八味药同浸至晚,入瓦铫内炭火煮,取出晒干。若无日色,用火焙干为末,半酒半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白汤吞下,日进三服。忌生冷、鱼腥、酸咸、油腻、面食、炙爆、诸死毒物。服至四两至八两即除根。凡有积聚及烟瘴湿地方,更宜服之。一方加苍术、香附醋炒各一两。



一平素虚弱,兼以劳役内伤夹感寒暑,以致疟疾寒热交作、肢体倦怠、乏力少气,用补中益气汤加黄芩、芍药、半夏。有汗及寒重加桂枝,倍黄 ,热盛倍柴胡、黄芩;渴加麦门冬、天花粉。


大凡久疟多属元气虚寒。盖气虚则寒,血虚则热。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阴火下流则寒热交作,或吐涎不食、战栗泄泻、手足厥冷,皆脾胃虚弱,但服补中益气汤,其诸证悉愈。(方见补益。)


大抵久疟,气血俱虚而三日一发者,用十全大补汤。盖邪气在阳分者,浅而易治;邪气在阴分者,深而难治,(方见补益。)


一妇人,疟后形体骨立、发热恶寒、自汗盗汗、胸膈痞满,日饮米汤少许,服参术药益胀,卧床半年矣。余以为阳气虚寒,用大剂补中益气加附子一钱。二剂诸症渐退,饮食渐进,又二剂痊愈。(方见补益。)


疟者,膈上痰结也。万亿丸(方见通治。)


芫花散 治小儿疟疾。


芫花根为末,每用一二分,三岁儿用三分。以鸡子一个,去顶入末搅匀,纸糊顶口,外用湿纸裹,灰火煨熟,嚼吃。


天灵散 天灵盖烧存性,为细末。每服五匣,黄酒调下立止。


消癖丸 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


芫花(炒) 朱砂(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十丸,枣汤送下。


祝由科 治疟疾不愈。咒曰∶吾从东方来,路逢一池水,水里一条龙,九头十八尾,问伊芳食甚的,只吃疟疾鬼。上念一遍,吹在果子上,念七遍在上。令病患于五更鸡犬不闻时,面东而立食讫,于静室中安睡。


忌食瓜果荤肉热物。此法十治八九,无药处可以救人。果者,谓桃、杏、枣、栗之类。



一小儿先因停食腹痛,服峻厉之剂,后患疟,日晡而作。余以为元气下陷。欲治,以补中益气汤。不信,泛行清热消导,前症益甚,食少作泻。余朝用前汤,夕用异功散加当归,月余而愈。


一小儿每午前先寒后热,不久愈。用六君子加炮姜,丸如芡实大,每服一丸。旬余而安。(方见补益。)


疟疾治法有二,新疟先截后补,久疟先补后截。


凡疟要分早晚治之,如上半日发者,此邪在阳分气位也,先用平胃散加常山(1)、草果截之。后用平疟养脾丸,调理而安。如下半日发者,此邪在阴分血位也,轻者以四物汤加桂枝、桃仁、红花,发出血中寒邪。甚者,以小柴胡汤加升麻、当归提到阳分,然后以小柴胡汤加常山、草果截之。略愈,以平疟养脾丸调之而安。


如疟来寒多热少者,以平胃散加常山、桂枝,草果仁截之;热多寒少者,以白虎汤加常山、草果。青皮截之,寒热相半者,用小柴胡汤加常山、草果截之。后以平疟养啤丸调之。如大人以补中益气汤调之。以上数症,皆先截后补也。


如久疟连绵不退者,或二、三日一次,其邪已深,不可妄用截药,只以平疟养脾丸调之。有汗要无汗,无汗要有汗,其疟易退。再要避风寒,禁鸡鱼。冷水,无不安者。如犯禁戒,虽九转灵丹,亦难治也。


凡疟后转作痢疾着,此症多得于夏末秋初,因内有伏阴,多伤生冷故也。当从(2)虚治,不可妄用通利之药。如平常下痢者,以香连丸,米汤送下。


如疟痢并作着,以平疟养脾丸。橘皮和中丸相间服之。


如疟后遍身浮肿者。此因汗后受风故也。以胃苓丸加五加皮、大腹皮,灯心、长流水煎汤治之,大儿加减胃苓汤治之。外用浴法,于日当午时,向避风处,以温水拂拭遍身,略睡一时,以被盖之,微汗为度。每日根据此行之,其法甚效。


如疟后腹胀,或喘或不喘者,此因内伤生冷。脾肺俱病故也。盖脾主胀,喘属肺,以塌气丸消胀,以葶苈丸定喘治之。后以集圣丸调之。


如疟后腹中有痞着,此疟母也。因多食冷水所致。亦有热而成者,治以月蟾丸主之。


凡疟后形体黄瘦者,只以集圣丸调之。


(1) 常山:原韦注,五十岁以后体气衰弱者,不宜妄用。


(2) 当从:汉阳鹤湄张伯琮校定版为"当作"。


〔总论〕 疟有内因外感之殊.有隔一日二日三日之不同.治法邪从外入者.宜发散之.兼扶持胃气为本.又须分别阴分阳分.而用药.如邪疟及新发寒热者.服发散药三五剂后.其势减轻.或可用截药治之.虚疟及病久者.宜补气血为主.若急用截药.致伤脾胃.则延绵不休矣.


〔治疟奇效三方〕 (不论老少久近.一日二日三日.不用加减.次第服之.无不应手而愈.)第一方. 广皮.姜半夏.白茯苓.威灵仙.(各一钱)苍术.(米泔浸一日切炒净八分)浓朴.(姜汁炒八分)柴胡梢.(八分)青皮.(六分)槟榔.(六分)炙甘草.(三分)生姜.(三片)井水河水各一钟.煎七分.空心服.渣再煎服.如头痛.加白芷一钱.此方平胃消痰.理气除湿.有疏导开先之功.受病轻者.二服即愈.若三服后病势虽减而不愈者.即用第二方三五剂.第二方. 何首乌.(制过三钱如三剂后不效生用三钱)广皮.柴胡.白茯苓.黄芩.(各八分)白术.(土炒)当归.威灵仙.(各一钱)知母.(二钱)鳖甲.(醋炙二钱)炙甘草.(三分)再服.此方第三方. 人参.(一钱)炙黄 .(一钱二分)当归.(一钱二分)白术.(土炒一钱)广皮.柴胡.(各八分)升麻.(四分)炙甘草.(三分)煨姜.(一片)黑枣.(一枚)水煎.半饥时服.三五剂后.元气充足.则不发矣.


〔治疟初起无汗〕 苏叶.(二三钱) 葱白.(三五个)扁豆叶.(五七片)浓煎.入生姜汁四五匙.乘疟发口渴时.热服取汗.无汗再服汗时勿受风. 如现热象.无汗.进凉药润之.亦即汗.


〔暑疟〕 单热少寒.口苦咽干.小便赤涩者.青蒿子.(童便浸焙干研细)头一日晚.白汤调下三钱.临期早晨.淡酒调服三钱.暑重者井水调服.


〔脾寒疟疾〕 石胡荽一把.(即鹅不食草.)捣汁半钟.入热酒和匀.服即效.良姜.(麻油炒)干姜.(炮焦各一两)为末.每服五钱.用猪胆汁调成膏子.临发时.热酒调服.(或用胆汁为丸.酒下亦佳.大抵寒发于胆.用猪胆引.姜性入胆.去寒而燥脾胃.一寒一热.阴阳相制.甚验.)多寒少热.饮食不进者服之即止.橘红.(生姜汁浸.一宿.石器内重汤煮.干焙研末.每服三钱.黑枣汤下.)


〔疟疾寒热〕 萝卜子.(捡净炒至烟尽.存性研极细.)新疟用白汤调下三钱.只吃汤去渣.重者三服愈.如久病体虚者.加人参三分.同煎服. 独头蒜.火上炙熟.酒服二钱.数


〔邪疟〕 黑牛尾.(烧存性研末.)每服二钱.酒下三服即效.


〔久疟阴疟效方〕 荞麦面不拘多少.用鳖血和成丸.阴干.临发之日朝东白汤下三钱.小


〔老年疟劳疟久不愈〕 鳖甲.(醋炙黄.研极细.)每服一钱.入雄黄一二分.酒调下.隔


〔止疟方〕 归身.制首乌.荆芥.山楂.(炒各三钱)酒水各一碗.慢火煎至一碗.露一宿.次日早晨温服.不论一日二日三日.及久病体虚者.皆可服.小儿减半. 知母.生槟榔.象贝.(各二钱)常山.(一钱)水酒各一碗.煎至一碗.露一宿.早晨隔汤温服.体虚加人参三分.同服.凡服常山.忌食鸡肉三月. 大枣肉二个.去皮核.斑蝥二个.焙研.同入枣肉.研匀.加熟猪油少许.捣成饼子.指头大.贴在两眉中间印堂上.一周时即止. 蛇蜕一条.完全者.用纸包固.男左女右.系臂上勿令患人知.忌四目见.愈.后送之野外.勿开看.不论一日二日皆效. 端午午时.取虾蟆.(以大为佳.倒挂阴干.)系臂上.勿令病患知即止.


〔三阴疟〕 疟久饮食如常者.用何首乌.(二钱)人参.(一钱)桂圆肉.(十枚)甘草.(炙三分)水煎服即愈. 大淡菜.(煮烂连汁.)陈酒下.久服即止. 南天竺子.隔年陈者.蒸熟.每岁一粒.每早晨白汤下. 陈香圆一个.切开.入雄黄末三钱.原合好.用纸封固.火煨至烟尽.取出为末.每服二三钱.米饮下.此方初起者宜服.


〔三阴疟年久不愈〕 野茄根.(一两)不沾水.不沾铁器.用无灰酒一斤.将根洗去泥.原酒澄清滤净.入根同煎一碗.临发日服之.即止.


〔疟痞〕(即病久胁下成块疼痛.名疟母.)核桃壳.( 灰研细末三钱)木香.(研细八分)好酒调服.三五次即消. 外用芒硝.(五钱)独头蒜肉.(一两)共捣烂.贴患处.上用布盖之.并治诸痞.


薛立斋治一妊妇,疟久不已,嗳气下气,胸腹膨胀,食少欲呕,便血少寤寐,此属肝脾郁怒。用归脾汤加柴胡、山栀渐愈。又用六君子汤加柴胡、山栀、升麻而愈。


一妊妇患疟已愈,但寒热少食,头痛,晡热内热,此脾虚血弱。用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头痛顿止。又用六君子汤加芎、归,饮食顿进。再用逍遥散加白术而寒热愈。


陈良甫治一妊妇,六七个月而疟疾,先寒后热,六脉浮紧,众医用柴胡、桂枝无效。陈言此疾非常山不愈,众医不肯,因循数日,病甚无计,勉强听之,遂用七宝散一服愈。(《良方》。)


薛立斋治一妊妇,三月,饮食后因怒患疟,连吐三次,用藿香正气散二剂,随用安胎饮一剂而愈。后因怒痰甚,狂言发热,胸胀,手按少得,此肝脾气滞。用加味逍遥散加川芎,二剂顿退,四剂而安。


蒋仲芳治一孕妇,疟疾大作,脉得弦数,用知母四钱,柴胡三钱,陈皮二钱,甘草一钱,井、河水各一碗,煎至一碗,露一夜,明早隔汤顿服而愈。不愈,加生首乌五钱;自盗汗甚,加黑豆三钱;食多,加枳壳二钱。此方热多者宜之。


一孕妇疟疾,右脉微滑,左脉微弦,曰∶脾虚生痰也。以白术五钱,生姜三钱,井、河水煎,露一夜,温服而愈。此方寒多者宜之。


疟疾停药.日有向愈之机.胃困则痞闭.不欲食.今虽未加餐.已知甘美.皆醒之渐也.童真无下虚之理.溲溺欲出.尿管必痛.良由胃津肺汁.因苦辛燥热烈气味.劫夺枯槁.肠中无以营运.庸医睹此.必以分利.所谓泉源既竭.当滋其化源.九窍不和.都属胃病.


麦门冬 甜水梨皮 甜杏仁 蔗浆



脉数.目 黄.舌心干白黄胎.口中粘腻.脘中痞闷.不思纳谷.由于途次暑风客邪内侵.募原营卫不和.致发疟疾.夫暑必兼湿.湿也.热也.皆气也.气与邪博.则清浊交混.升降自阻.古称湿遏必热自生矣.圣帝论病.本乎四气.其论药方推气味.理必苦降辛通.斯热气痞结可开.消导攻滞.香燥泄气.置暑热致病之因于不治.不识何解.


川连 黄芩 花粉 桔梗 白蔻仁 郁金 橘红 六一散



寒来喜饮热汤.发热后反不渴.间疟已四十日.今虽止.不饥不思食.五味入口皆变.初病舌白干呕.湿邪中于太阴.脾络湿郁气滞.喜热饮.暂通其郁.邪蒸.湿中生热.六腑热灼.津不营运.至大便硬秘.此为气湿痹结.当薄味缓调.今气厘清肃.与脾约似同.但仲景气血兼治.此病却专伤气分.


炒黄半夏 生益智仁 绵茵 广皮 浓朴 茯苓



湿热与水谷交蒸.全在气分.尝称三焦.分消清解.既成间日疟疾.邪正互争.原无大害.初误于混指伤寒六经.再谬于参术守补.致邪弥漫.神昏喘急.妄谵痉搐.皆邪无出路.内闭则外脱.求其协热下利.已不可得.诊脉细涩.按腹膨满.夫脾满属气.燥实在血.今洞利后.而加腹满.诸气皆结.岂须闭塞而然.溃败决裂至此.难望挽救.


细叶菖蒲根汁 草果仁 茯苓皮 紫浓朴 绵茵 辰砂益元散 连翘心 金银花牛黄丸



脉小涩.病起疟后.食物不和.仍诵读烦劳.遂至左胁连及少腹.常有厥气.或攻胃脘.或聚腹中.凝着 胀.古语云.胀不离乎肝胆.亦犹咳不离乎肺也.盖肝得邪助.木势张扬.中土必然受侮.本气自怯.运纳之权自灭.清阳既少展舒.浊阴日踞.渐为痞满.上年温养.辛甘久进.未见病去.其治体之法.谅不能却.自述静处病加.烦动小安.其为气血久阻为郁.议用通络法.以病根由疟久.邪留络中耳.


紫降香 桃仁 小香附 淡姜渣 神曲 鸡肫皮 南山楂 韭根汁泛丸



前议劳伤阳气.当知内损邪陷之理.凡女人天癸既绝之后.其阴经空乏.岂但营卫造偏之寒热而已.故温脾胃.及露姜治中宫营虚.但畏寒不知热.为牝疟.盖牝为阴.身体重着.亦是阴象.此辛甘理阳.鹿茸自督脉以煦提.非比姜附但走气分之刚暴.驱邪益虚.却在营分.难经曰阳维脉.为病发寒热也.


鹿茸 鹿角霜 人参 当归 浔桂 茯苓 炙草



暑伤气分.上焦先受.河间法至精至妙.后医未读其书.焉能治病臻效.邪深则疟来日迟.气结必胸中混闷如痞.无形之热.渐蒸有形之痰.此消导发散.都是劫津.无能去邪矣.


石膏 杏仁 半夏 浓朴 知母 竹叶



脉沉舌白呃忒.时时烦躁.向系阳虚痰饮.疟发三次即止.此邪窒不能宣越.并非邪去病解.今已变病阴冱.痰浊阻塞于中.致上下气机.不相维续.症势险笃.舍通阳一法.无方可拟.必得中阳流运.疟症复作.庶有愈机.


淡附子 生草果仁 生白芍 茯苓 生浓朴 姜汁



伏暑冒凉.发疟.以羌防苏葱辛温大汗.汗多卫阳大伤.胃津亦被劫干.致渴饮.心烦.无寐.诊脉左弱右促目微黄.嗜酒必中虚谷少.易于聚湿蕴热.勿谓阳伤骤补.仿内经辛散太过.当食甘以缓之.


大麦仁 炙草 炒麦冬 生白芍 茯神 南枣



疟邪田四末以扰中.皆阳明厥阴界域.阳明衰.则厥阴来乘.津液少.斯内风必动.昔贤以疟属气虚.本是湿痰败血.今戌亥频热.行走淋汗.显然液虚阳动风生.脂液不得灌溉肢末.非湿痰气分之恙.


冬桑叶 熟首乌 黑芝麻 柏子仁 茯神 当归 杞子 菊花炭 蜜丸



疟已复疟.溺浊淋痛.稚年脾疟.食物不慎.色黄.腹膨.有滞.脾胃愈衰.东垣云.中气不足.溲便为变.初秋交冬.迭加反复.久则五疳痨瘵.当慎于食物.令脾胃气灵可效.宗脾胃论升降疏补法.


人参 茯苓 炙草 广皮 使君子 神曲 楂肉 麦芽 泽泻



闽产阳气偏泄.今年久热伤元.初疟发散.不能去病.便是再劫胃阳.致邪入厥阴.昏冒大汗.思肝肾同属下焦.厥阳挟内风冒厥.吐涎沫胶痰.阳明胃中.以寒热戕扰.空虚若谷.风自内生.阅医药不分经辨症.但以称虚道实.宜乎鲜有厥效.但用仲景安胃泄肝一法.


人参 川椒 乌梅 附子 干姜 桂枝 川连 生牡蛎 生白芍



舌白不大渴.寒战后热.神躁欲昏.而心胸饱闷更甚.疟系客邪.先由四肢以扰中宫.痰涎呕逆.显是肺胃体虚.邪聚闭塞不通.故神昏烦躁.郁蒸汗泄.得以暂解.营卫之邪未清.寒热漫延无已.此和补未必中窍.按经设法为宜.


白蔻仁 大杏仁 焦半夏 姜汁 黄芩 淡竹叶



脉微弱而细.鼻准独明.昼日形冷汗泄.不饥少纳.脘腹常痞.泄气自舒.此阳气失护卫.而寒栗汗出.阳失鼓运.而脾胃气钝.前进养营.亦主中宫.想因血药柔 .阳不骤苏.初进甚投.接用则力疲矣.询其不喜饮汤.舌颇明润.非邪结客热之比.议用理中汤法.专以脾胃阳气是理.不独治病.兼可转运日前之药昔贤以疟称为脾寒.重培生阳.使中州默运.实治法之要旨.


人参 生芍 白术 附子 茯苓 干姜



疟有十二经.然不离少阳厥阴.此论客邪之伤.若挟怫郁嗔怒.致厥阳肝气横逆.其势必锐.经言肝脉贯膈入胃.上循喉咙.而疟邪亦由四末扰中.故不饥不食.胃受困也.夫治病先分气血.久发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必瘀闭.香燥破血.凝滞滋血.皆是症之禁忌也.切宜凛之.


青蒿 生鳖甲 炒桃仁 当归尾 郁金 橘红 茯苓



疟后耳窍流脓.是窍闭失聪.留邪与气血.混为扭结.七八年之久.清散不能速效.当忌荤酒浊味.卧时服茶调散一钱.患耳中.以甘遂削尖.插入耳内.衔甘草半寸许.两年前晨泄.食入呕吐.此非有年体质之脾肾虚泻.可以二神四神治也.盖幼冲阳虚.百中仅一耳.今泻泄仍然.寒热咳嗽失血.月事不来.脉得弦数.形色消夺.全是冲年阴不生长.劳怯大着.无见病治病之理.保其胃口.以冀经通.务以情怀开爽为要.勿恃医药却病.


熟地炭 炒当归 炙甘草 炒白芍 淡黄芩 乌梅肉 黑楂肉


妊娠疟疾,致病之原,虽因风寒暑热之感,亦因气血之虚。寒热鼓颔,战栗振摇,堕胎最易。古人用药,先以安胎为急,但邪不去,则胎不安,故安胎莫先于去邪。然如常山、草果、槟、朴之属,未可浪投,惟发表中兼补气,清热中兼养血为善。(萧慎斋)


疟病在夏秋之交,本风、寒、暑、湿四气之感。而产后之疟,虽有外邪,当从虚治。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阴阳两虚则寒热交作。治宜大补气血为主,一切治疟诸方,概不可施。立斋以补胃气立论,诚得治疟之本。若以草果饮为佐,则失矣。(萧慎斋)


虚人产妇.病后痨怯.俱有寒热似疟.必须辨明.方不误治.似疟脉来虚濡而数.不甚弦急.疟脉弦实.自可辨也.戴氏曰.寒热发作.有期者疟也.无期者非也.此亦辨之甚明.最宜体认.盖少阳乃东方甲木之象.故其脉主弦.不但初病如此.即久疟正虚.脉不鼓指.而弦象亦隐然在内.东垣云.夏伤于暑.秋必 疟.夫暑为热邪.热则流通.何至伏藏于秋.必其人汗出遇风.或用冷水灌汗.暑邪藏于肌肉.半在于表.半在于里.正当少阳部分.至秋金气下降.暑欲入而阴据之.则激而生寒.暑欲出而阳据之.则激而发热.邪正相争.有残虐之意.故名曰疟.初起头疼身痛.寒多无汗者.宜用人参败毒散.加干葛半夏之类.热多汗出者.宜用芎苏柴陈汤.发散之后.热多寒少.胸膈不宽.脉来弦滑者.痰与食积也.痰食在胃.荣卫从出之原闭塞不舒.所以肌表之中.郁而生热.宜用柴陈化滞汤.若口中作渴者.由少阳而入膀胱之腑.热入膀胱.必伤津液.宜用柴苓汤.导暑从小便而出.然柴苓汤一方.原为小便短少而设.如小便自利.渴欲饮水者.邪传阳明胃经.宜用柴胡芍药汤.仲景云.脉弦数者风发也.以饮食消息止之.谓弦数之脉.热极生风.必侮土而伤其津液.由少阳而入阳明.两经合邪.其热倍炽.当以食物速止其热.不可徒求之于药也.梨汁蔗浆.正食中之生津者.内经所谓风淫于内.治以甘寒者是也.若不用此.则热之移于胃者.势必上传于肺.而为单热无寒之瘅疟.或传心包.而为寒多热少之牡疟.可不慎乎.至于发利之后.脉细无力者.宜用二母补中汤.若有痰食未净.宜用六君健脾汤.或资生丸之类.补而不愈.方可用截.所截之药.当分气血两途.热多脉数者.不受温补.宜用柴胡四物汤.如乌梅何首乌极验.寒多脉缓者.宜用六君子汤.加人参五钱.此不截之截也.大抵截疟之法.无非收敛气血.在壮盛之体.三五发后疟势少衰.犹可用截.若虚弱之人.气道错乱.虚不归元.截之涩于他歧.屡成腹胀.不可不察也.虽然.疟疾属热者多.而属寒者亦有.不可泥定是热.凡当风露卧.冷水浴澡.阴邪客于荣卫.令人寒多热少.脉来洪弦无力.(着眼在无力二字)仲景柴胡姜桂汤.真良方也.若胸中作冷畏寒减食.脉沉弦细者.其病在里.宜用香砂理中汤.总而言之.一日一发者易治.间日三日者难痊.以其正气虚弱.涩而行迟.与邪会之时缓也.其有住一日.连发二日.或一日数发者.正气大虚.散而错乱.多至不起.发于午后.移于午前者.欲愈之兆.发于午前.移于午后者.羁迟难愈.服药宜在未发之前.发时诸经气乱.服之无效.至于饮食.俟其热退身凉一两时许.方可量与.若带热饮食.多成疟母.肥甘浓味.尤宜禁之.(调摄要言)


又有疟母者.老痰食积留于胁下.按之有形.多成 疟.连岁不已.此症脉来弦细无力.甚难别其虚实.大法积形坚大.外无怯弱诸症.脉虽沉细气滞.不能送之外出.宜用柴陈拈痛汤.若困倦喜卧.声音低小.饮食减少者.宜用香砂六君子汤.大补元气.不可误用攻伐伤损胃气.极宜辨别.瘅疟者.热疟也.单热而无寒也.脉滑有滞者.宜消食.小便短少者.宜分利.弦数口渴者.宜生津.不可概用大寒之剂.(辨症确用药自验)惟大渴引饮.汗多脉来洪大者.不用竹叶石膏汤.断不愈也.此即少阳阳明两经合邪.上传于肺者也.牡疟者.寒疟也.寒多而热微也.如七分.寒三分热之类.诸书俱言纯寒无热.言之误矣.(发前人所未发)此即少阳阳明两经合邪.上传于心者.邪入心包.都城震动.周身津液协力内援.重重裹撷胞内之邪.为外所拒.故令寒多热少.表间虽有微冷.膻中全是邪热.内真热而外假寒也.宜用柴陈汤.加杏仁石菖蒲最妙.


加减败毒散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干葛 川芎 半夏 枳壳 桔梗 甘草


芎苏柴陈汤


川芎 紫苏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汗出而热不解.邪未散也.故用此方从轻解之.若困倦无神.胸不宽畅.脉细无力.竟用六君健脾汤.


柴陈化滞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枳壳 浓朴 山楂 赤芍


二母柴苓汤


知母 贝母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赤茯 泽泻 赤芍


柴胡芍药汤


柴胡 黄芩 花粉 甘草 白芍 麦冬 知母


二母补中汤


知母 贝母 人参 白术 黄 甘草 当归 陈皮 升麻 柴胡


资生丸 方见痢门.


加味柴物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 何首乌 知母 麦冬 乌梅(三阴 疟用此不截而截)


柴胡姜桂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干姜 桂枝 浓朴 山楂 陈皮


柴陈拈痛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陈皮 白茯 枳壳 浓朴 玄明粉 香附 鳖甲 归尾 赤芍


香砂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白茯 甘草 半夏 陈皮 藿香 香附 砂仁


寒甚者.宜加姜桂.


竹叶石膏汤


麦冬 知母 石膏 人参 粳米 灯心 生姜 竹叶


合小柴胡汤.用之更妙.(按治瘅疟其效尤捷)


清臣曰:疟疾有四,曰风、曰寒、曰痰、曰食。因风、寒、痰、食客于半表半里,阴阳相搏,为寒为热而疟疾成。治法:无汗务使出汗,有汗务要收汗,有风者消风,有寒者散寒,有痰食者,化痰消食。表邪重者先解表,里邪重者先解里,热多宜凉,寒多宜温,久疟宜补,不可纯用攻伐。


风疟,热多寒少有汗,桂枝汤加羌、防、半夏,或小柴胡、倍人参,加桂枝、白芍。


寒疟,寒多热少无汗,麻黄汤,加羌、防、半夏、生姜。或附子理阴煎加柴胡、麻黄。


痰疟,寒热并增,痰涎涌盛,小柴胡加枯矾、白芥,或理脾涤饮,加葶苈、白芥。


食疟,寒热相伴,痞满恶食,小柴胡,加苍、朴、莱菔、青皮、草果。


或清脾饮:焦术、茯苓、半夏、青皮、柴胡、黄芩、厚朴、草果、甘草、红米、生姜。


瘟疟,先热后寒,加减桂枝汤:桂枝、白芍、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或生地、首乌、黄芩、柴胡、二母、滑石、甘草。


瘅疟,单热不寒,加减白虎汤:生地、石膏、麦冬、知母、贝母、黄芩、柴胡、甘草、竹心、车前。或首乌、当归、沙参、陈皮、柴胡、知母、贝母、石膏、甘草、竹心。


牝疟,单寒不热,加味麻桂饮:熟地、当归、麻黄、肉桂、陈皮、炙草、烧姜。或桂附理中汤,加苓、夏。


疟夹瘟疫,加减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知母、黄芩、柴胡、苍术、陈皮、半夏、茯苓、麦芽、炙草、生姜,便闭加大黄。


间日三日夜发,四物合小柴胡,加升麻。或生地、当归、川芎、黄柏、知母、升麻、甜酒。


一日二三发,附子理中汤。或六君子汤,并加升、柴。


脾虚久疟,补中汤,倍人参,加苓、夏、煨姜。或六君子加草果、乌梅。


肾虚久疟,八味丸,加首乌、鳖甲。或右归丸,加首乌、鳖甲。


疟入三阴,久疟不止,附子理中,加砂、半、草果。或经验方:黄芪、焦术、茯苓、当归、首乌、玉竹、附子、炮姜、草果、炙草、姜、枣。


元气大虚,久疟不止,十全大补汤,加鳖甲。或济川饮:条参、北芪、焦术、熟地、当归、枣仁、附子、肉桂、烧姜、桂元。


二陈汤(见下痰饮


平胃散(见伤食


小柴胡汤 治胁痛,口苦,耳聋,咽干,痛在侧,呃逆,寒热往来等证。


柴胡(四钱) 人参 黄芩 生姜 炙草(各一钱五分) 大枣(二枚) 半夏(洗,二钱五分


水四杯,煎一杯半,去滓,再煎至八分,温服,日夜作三服。


六君子汤 治脾虚痰盛,为温补之良药。


人参 白术 茯苓 半夏(各二钱) 陈皮 炙草(各一钱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补中益气汤


黄 (二钱蜜炙) 人参 白术 当归 陈皮 甘草(各一钱) 川升麻 柴胡(各三分


加姜三片,枣二枚水煎。


肾气丸(见下痰饮


疟者,暴疟之状,因形而得名也。经曰∶阴阳相搏而疟作矣,阴搏阳而为寒,阳搏阴而为热。如二人交争,此胜则彼负,彼胜则此负,阴阳互相胜负,故寒热并作也。善治疟者,调其阴阳,平其争胜,察其相兼之症,而用药得宜,应手可愈。大法,疟症初起,香苏散散之,随用加减小柴胡汤和之。二三发后,止疟丹截之。久疟脾虚,六君子汤加柴胡补之。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举之,元气即回,疟症自止。书云∶一日一发者,其病浅,两日一发者其病深,三日一发者,其病尤深。然而寒热往来,总在少阳,久而不愈,总不离乎脾胃,盖胃虚亦恶寒,脾虚亦发热也,疏理少阳,扶助脾胃,治疟无余蕴矣。


香苏散 (见伤寒太阳证。


疟病者,阴邪闭束,郁其少阳之卫气也。以暑蒸汗泄,寒入汗孔,舍于肠胃之外,经脏之间,秋伤于风,而疟作矣。其证阴阳交争,阴胜于阳则发寒,阳胜于阴则发热。阳旺而发之速,则寒少而热多。阳虚而发之迟,则寒多而热少。阳气日盛,则其作日早。阳气日衰,则其作日晏。阳气退败,不能日与邪争,则间日乃作。如先寒后热,而为寒疟,以柴胡栝蒌干姜汤主之。如寒多热少,或但寒不热,而为牡疟,以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如先热后寒,而为温疟,及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而为瘅疟,统以白虎桂枝柴胡汤主之。如疟证脾湿有寒属虚者,以六君子汤主之。如久疟不愈,结为 瘕,名曰疟母者,以减味鳖甲煎、丸主之。


柴胡栝蒌干姜汤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生姜(三钱) 大枣(三枚) 干姜(三钱) 栝蒌(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呕,加半夏。


柴胡桂枝干姜汤


柴胡(三钱) 甘草(二钱) 人参(一钱) 茯苓(三钱) 桂枝(三钱)干姜(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白虎桂枝柴胡汤


石膏(三钱) 知母(三钱) 甘草(二钱) 粳米(半杯) 桂枝(三钱)柴胡(三钱) 水煎大半杯,热服覆衣。


六君子汤


人参(三钱) 白术(三钱) 茯苓(三钱) 半夏(三钱) 甘草(二钱) 陈皮(三钱) 倍加柴胡,并加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大半杯,温服。


减味鳖甲煎丸


鳖甲(二两四钱) 柴胡(一两二钱) 黄芩(六钱) 人参(二钱) 半夏(二钱)甘草(二钱) 桂枝(六钱) 芍药(一两) 丹皮(一两) 桃仁(四钱) 阿胶(六钱) 大黄(六钱) 干姜(六钱) 葶苈(二钱) 上为末,用清酒一坛,入灶下灰一升,着鳖甲于中,煮令消化,绞汁去渣,入诸药煎浓,留药末,调和为丸,如梧子大,空腹服七丸,日三服。


〔疟疾提纲〕 此证阴阳互战争,暑蒸汗泄病由生,寒留肠胃兼经脏,一被秋风疟乃成。


柴胡栝蒌干姜汤


(证附) 先寒后热疟名寒,蒌枣柴芩治不难,甘草人参加入妙,二姜并用是生干。


柴胡桂枝干姜汤


(证附) 牡疟寒多热少时,柴胡独用最相宜,茯苓更并人参入,甘草干姜合桂枝。


白虎桂枝柴胡汤


(证附) 先热后寒温疟成,石膏知母火能清,桂柴达表宜兼用,粳草补中治效呈。(瘅疟以用此方)


六君子汤


(证附) 脾寒有湿属虚时,疟疾初成何药医,参术苓甘陈夏用,柴胡姜枣再加宜。


减味鳖甲煎丸


(证附) 结成疟母病弥深,药用丹桃胶桂参,葶苈大黄兼鳖甲,姜甘夏芍与柴芩。


桂枝(去皮) 黄芩 人参(各一两半) 甘草(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 芍药(一两半)


大枣(六枚) 生姜(一两,切) 柴胡(四两)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即小柴胡汤(见寒热)加半夏。



即四物汤(见血)加此三味。



桂枝(三钱) 黄 知母 石膏 芍药(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七钱,水煎。



(三阳合病者宜之。)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石膏 知母 桂枝 水煎服。此小柴胡合白虎加桂枝也。合白虎以治阳明之热,加桂枝以解太阳。



芍药(二两) 甘草(一两) 每服五钱,水煎服。



即桂枝汤(见伤湿。)加此二味。



柴胡(半斤) 黄芩 芍药(各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生姜(五两,切) 枳壳(四枚,炙) 大枣(十二枚,擘) 大黄(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蜀漆(烧去腥) 云母(烧三日夜) 龙骨(等分) 上杵为散末,发前以浆水服半钱匕。如温疟,加蜀漆一钱,临发时服一钱匕。



牡蛎(四两,熬) 麻黄(去节) 蜀漆(各三两) 甘草(二两) 以水八升,先煮蜀漆、麻黄,去上沫,得六升,内诸药煮取二升,温服一升。若吐则勿再服。



(治寒多热少。)


柴胡 黄芩 炙甘草 栝蒌根 桂枝 干姜 牡蛎 姜、枣煎。初服微烦,再服汗出愈。喻嘉言曰∶小柴胡本阴阳两停之方,可从寒热而进退,寒多者加姜、桂,则热多者加芩、连,可推矣。



圆白半夏(生) 乌梅肉 母丁香 川巴豆(不去油,每件各十枚) 上为末,姜、面糊丸,麻子大,上下以浓纸盖贴,有油又再易纸。每服五丸,临卧冷水下。此方舟人于海角遇一白衣授之。



牵牛(一斤,淘去浮者,焙,捣取末四两,别顿) 鸡心槟榔 陈橘红(各二两) 青木香 人参熟附子 浓朴(制) 官桂(去粗皮) 京三棱 羌活 独活 干姜(炮) 甘草(炙) 川芎 川大黄(锉,焙) 芍药(各半两) 肉豆蔻(六个) 上为末,瓷器密收,临用秤牵牛末一两,诸药末共一两研和,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橘皮煎汤下,以通利为度。



(渴者宜之。亦治劳疟,劳则气张,火升津液衰少。)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栝蒌根 姜、枣煎。



(内热便结者宜之。)


人参 柴胡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 上为末,每服三钱,水一碗,生姜三片,煎七分,温服。



(挟痰湿及食滞者宜之。)


柴胡 独活 前胡 黄芩 苍术 浓朴 半夏曲 白茯 藿香 甘草 陈皮 姜三片,水煎。气弱加参、术,食不化加神曲、山楂、麦芽。



(挟湿而小便不利者宜之。)


猪芩 茯苓 白术 泽泻 桂枝(此名五苓散) 合小柴胡汤。



(有食积、湿痰者宜之。)


苍术 浓朴 陈皮 甘草(名平胃散) 合小柴胡汤。



(妇人及血虚者宜之。)


当归 生地 白芍 川芎(名四物汤) 合小柴胡汤。



(阴阳错杂者宜之。)


柴胡 升麻 葛根 羌活 防风(以此五味,升阳达表,使离于阴,则外不寒) 知母 石膏黄芩(以此三味,引阴下降,使离于阳,则内不热) 猪苓(以分理阴阳,使不得交并) 穿山甲(以引经) 甘草(以和之) 按此方所指阴阳,俱以本身阴阳之气言,即《内经》阴气上入阳中则恶寒,阳气下入阴中则恶热之说也。与疟疾寒热之理颇异,而意可相通,故分理而效。又猪苓利湿降浊也,浊降则清升,亦有分理阴阳之义。



(邪陷阴分者宜之。)


用前方上五味升举下陷之阳,而用桃仁、红花、四物引此五者入血分取阳以出,而以猪苓分隔之。



(治瘴疟。)


肉豆蔻 草豆蔻(各二枚。一枚用水和面裹煨,一枚生用) 浓朴(二寸,一半用姜汁浸炙,一半生用) 大甘草(二两,一半炙用,一半生用) 生姜(二块,如枣大,一块湿纸里)


煨,一块生用)分两服,水煎。按治疟之药,多冷热互用,生熟相参者,以病有寒热,故以此调和阴阳,此义宜知。



柴胡 黄芩 半夏 生姜 山楂 枳实 浓朴 陈皮 草果 苍术



青皮 桃仁 红花 麦芽 神曲(各五钱) 三棱 蓬术 海粉(各七钱) 鳖甲(醋炒,一两) 香附(醋炒,八钱) 神曲糊丸,补药送下。



白茯苓 砂仁 苡仁(炒) 枇杷叶(去毛,姜炒) 桑白皮(炒) 沉香(磨汁) 丁香 人参 五味子 白豆蔻 甘草(炙) 白术(各五分) 青皮 陈皮 大腹皮(洗) 杜仲(姜汁炒) 谷芽(炒) 藿香半夏曲(炒) 随风子 石斛(酒炒) 神曲(炒) 槟榔 木香(磨汁,各三分) 每服三钱,姜、枣煎,食远服。脾胃不和,胸膈痞闷,气逆生痰,不进饮食,并皆治之。李待诏曰∶领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疏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肢体重倦,病多上腕郁闷,胸中虚烦,腰膝疼痛,腿足寒厥。大抵上热下寒,每发寒热身必多汗,不宜再发其表。下体既寒,又不宜下。余悉用温中固下,升降阴阳正气之药,十治十愈。或以生姜附子汤冷温服之,胸膈之痞闷烦躁者忽然清凉。盖附子得生姜,既能发散,又能导虚热入下焦也。有用术附汤而病愈甚者,盖附得术能锢热,气不能发散也。或有脉证俱实,面目黄赤者,不可用附子。若证可疑,宜服嘉禾散,能调中气,升降阴阳,虽阳证热多者,服之亦解。服之二三日,则寒热之证自判矣。



(治实疟久不已,脉弦滑浮大者。)


常山(酒炒) 草果(煨) 槟榔 青皮 浓朴 陈皮 甘草(各等分) 酒水煎,露一宿。(取露气以清暑邪也,无暑气者不用露。)未发前二时,面东温服。恶心,以糖拌乌梅肉压之。壮实人用蜜陀僧为细末,大人七分,小儿量减,冷烧酒调,面南服之,不愈再服必止。


戒鸡、鱼、豆、面、热粥、热物、羹汤。



常山(烧酒炒,二钱) 草果(煨,一钱) 槟榔 知母 川贝母(各一钱) 乌梅(二个) 姜、枣煎。(一方加穿山甲、甘草。)赵以德曰∶知母性寒清热,草果性温胜寒,常山吐痰结,槟榔破滞气,乌梅生津退热,甘草扶正和中,穿山甲贯穿经络,以行结邪也。按疟必三、四发后方可截,太早则邪未尽,而强止之,必变生他证。



(新拟。寻常之疟三、四发后用之甚效。)


柴胡(酒炒,一钱五分) 黄芩(炒,一钱) 人参(五分) 甘草(五分) 草果(煨,一钱) 槟榔(一钱) 青皮浓朴(姜汁炒,各一钱) 常山(酒炒,二钱) 何首乌(二钱) 枣二枚,姜三片同煎。热痰加川贝母,湿痰加半夏,无汗加羌活、紫苏,汗多加黄 、白术。夜发在阴分者,加白芍、鳖甲、红花以清热,加酒炒升麻以提出阳分。挟暑加川黄连、香薷,挟湿加苍术、茯苓,挟食加山楂、麦芽、神曲,胸满加枳壳,渴加花粉、乌梅、石膏。


风热在胃,津液消耗,加梨汁、蔗浆,或生地、生葛、西瓜等汁,经所谓风淫于内,治以甘寒也。



香薷(二钱) 浓朴(制) 扁豆(炒) 白术(炒) 白芍药(炒) 陈皮 白茯苓 黄芩(各一钱) 黄连(姜汁炒) 甘草(炙) 猪苓 泽泻(各五分) 木瓜(七分) 上生姜煎服。


寒热往来而有定候者,真疟也。一日一发而在上半日者,邪在三阳为病也(宜小柴胡加桂、葛)。一日一发而在下半日者,邪在三阴为病也(宜理中汤加柴、桂)。二日一发者,病深一层也(按寒热轻重治之)。单热无寒,渴饮冷不休者,病在阳明也(宜白虎汤)。单寒无热,欲饮热者,病在太阴也(宜理中汤)。饱闷不舒,而发寒热者,食疟也(平胃散加查曲、柴胡)。先吐清水,而后发寒热,欲饮极热汤者,脾阳外越,似疟而实非疟也(宜吴萸四逆汤)。


疟疾之病形何如.曰.疟之为病.非经非络.非脏非腑.乃夏月汗出太多.肌表空疏.外感暑邪.直入脏腑募原之间.待收藏二令一行.玄府闭密.则所藏之邪.无以泄其怒.而寒热作矣.然其寒也.乃内热将作.火冲其气故凛凛而寒.非真冷也.故不得以热药治之也.然素问分六经疟.岂募原足以尽之与.曰.非是之谓也.凡脏与脏腑与腑.或脏与腑.彼此相接之处.中间盖有虚界之募原.而虚界中.复有刚柔筋脉.其为某脏之筋.便为某脏之病.譬如胃与小肠相近.而邪入于胃与小肠之虚界.而彼筋脉属胃.则为阳明经疟也.又如肝与脾相近.而邪入于肝脾之虚界.而筋脉或属脾.便为太阴经疟矣.究之脏腑虽病.皆因募原之气迁移也.至于每日间二日者.疟之卫气.日行一周.历五脏十二经之界分.每一界分.必有其舍.(营卫之有舍.犹行人之有传舍也.)舍有随经络浮沉内薄之外邪.故与日行之卫气.相集则病作.离则病休也.间日间二日者.由其募原之远近也.(疟疾一症.前人虽备言之.然于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经旨.殊未透辟也.四明论本邯郸.而益阐其义.始知向来医家.只于脏腑经络中求之.直是隔靴搔痒耳.)曰.古人言无痰不成疟.信乎.曰.痰之所为.非热不生.今病患饮食入胃.而每日发热.则脾不能守其静化.一味外邪热化煎熬.并饮食而化为痰邪矣.(此言因疟只以生痰也.)其有先伤饮食.而痰热内作.复挟外感之暑邪.变而为疟者.有之矣.(此则由痰而作疟也.然必内伤饮食.而后生痰.外挟暑邪.而后作疟.则痰与疟皆属标病.而所谓无痰不成疟者.非谓必因痰而致疟也.只是凡疟莫不兼痰耳.)无痰不成疟.(此句须合上两条看.其理乃圆.)凡疟皆由脾虚.(如内伤饮食与外感暑邪.皆不出脾虚二字范围.脾不虚则饮食不得而伤.暑邪无自而入矣.)此些二语乃透疟病之根.医家不可忽诸.疟初发时.治法不论六经内外.只用清中驱疟饮.或清脾饮.三四发不应.以二妙丸与之立除.若淹延岁月不愈者.一味六君子汤自愈.(立斋云.凡人久疟诸药不效.以补中益气汤加半夏.用人参一两煨姜五钱.此不截之截也.一服即愈.)有发在酉时者.五发内.俱当用香红饮.


古人用升提法转出阳分.不过言道理当如是耳.时人执此法.愈提则阴愈虚矣.且凡属夜病.若俱要见阳而愈.则亦不胜其升提矣.


间一日者.与每日发者.治法不甚相远.惟三日疟最难治.予于岁月未久者.用参汤下二妙丸.服至半月一月自愈.如年深月久. 羸不堪者.大剂养荣汤.吞八味丸.仍于汤中加熟附子一钱.十帖必除.(东庄云.久疟用补中益气不效者.八味丸有神应.予每得其力.然不若兼服养荣.其效为尤速也.)疟痞初起.三妙丸加鳖甲久服自愈.(须治之于早.否则未有不成胀者.)


清中驱疟饮


柴胡 黄芩 半夏 山楂 枳实 浓朴 青皮 陈皮 草果 苍术 生姜


二妙丸


橘红 半夏(姜制)


上为末.神曲和丸.每发前三个时许.吞一二服.自然不发矣.凡有痰有食.误服补药.以致不瘥者.用此立愈.或再用小柴胡汤加枳实桔梗二三剂.


香红饮


人参 益母 当归 香附 红花 生姜按邯郸云.凡治疟必先问其寒热多寡.而参之脉症.有寒多热少者.有热多寒少者.大抵寒热往来.皆属少阳经.治法当以小柴胡为主.若寒多者.小柴胡加桂枝.有但热不寒者.名曰瘅疟.有但寒不热者.名曰牝疟.然亦有不可执者.当察脉之虚实何如.若但寒者.其脉或洪实或滑.当作实热治.若但热者.其脉或空虚或微弱.当作虚寒治.凡疟将发之时与正发之际.慎勿施治.治亦无效.必待阴阳升极而退.过此邪留所客之地.然后治之.且当病未发二三时前.迎而夺之可也.经曰.阳虚则恶寒.阴虚则恶热.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阳气下陷于阴中则恶热.凡伤寒后大病后产后劳瘵等症.俱有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一日二三度发.并作虚治.但有阳虚阴虚之别耳.余见发疟有面赤口渴者.俱作肾中真阴虚治.无不立应.凡见患者寒来如冰.热来如烙.惟面赤如脂.渴欲饮水者.以六味加柴胡芍药肉桂五味大剂.一服便愈.又有一等郁症似疟者.其寒热与正疟无异.但其人口苦呕吐清水.或苦水.面青胁痛.耳鸣脉涩.须以逍遥散加茱连贝母倍柴胡.作一服.继以六味加柴胡芍药调理.


加味生化汤 加味二陈汤 藿香正气汤


10。产后疟多因瘀血,荣卫不和热寒兼,生化汤中加柴甲,痰食二陈查朴添。外感不正正气散,陈半苓术苏朴甘,腹皮桔梗藿香芷,引加姜枣一同煎。


【注】产后患疟,多因瘀血停留,荣卫不和,故寒热往来也。宜用生化汤加柴胡,鳖甲服之。若因痰饮食积者,宜二陈汤加山查厚朴。若果外感风寒,方可用霍香正气散治之,其方即陈皮,半夏,茯苓,白术,苏叶,厚朴,甘草,大腹皮,桔梗,霍香,白芷也。


二陈汤方见三卷


疟成于夏秋为多,他时虽有,终不似夏秋之众也。盖夏月人食肥浓,并吸受暑邪,外感凉风,或冒露水,始则皮毛闭塞,暑邪欲泄不泄;内之肥浓,间化为痰。风露之感在表,暑食所伤在里,半表半里,足少阳胆经应之。卫气陷入营分,则为寒;营气不交于卫,则为热呕吐者,胃有积痰也;心烦少寐者,胃不和也;口苦者,胆热也。此日疟、间疟之所由作也。治法当疏邪清热,涤痰利气、消痰并施,柴胡、(日疟寒轻者用薄荷亦可。)青蒿、半夏、陈皮、黄芩、神曲、甘草。无汗加苏叶;热甚加石膏、知母、竹叶;口渴加花粉;呕甚加炒竹茹,小便短赤加滑石,胸满或闷,加枳实、栝蒌皮;嗳腐加楂肉;舌黄或煤色,脉弦实,大便多日不解者,可加大黄下之;咳嗽加杏仁、射干、前胡。服药先一剂,系其惰,谓将解早一时服;第二帖迎而夺之,谓未发前早一时服。


近世富贵人,畏服柴胡。按∶此味惟邪未入少阳服之,所谓开门揖盗,引邪入室,原所禁用。既往来寒热,脉弦口苦,心烦喜呕,少阳症已见,柴胡升清肝胆之热,必用之品,何碍之有?凡疟之寒甚者,战栗气急,虽热天绵被数重,不足蔽其辜,不知者当寒作时,恣饮姜汤火酒,寒不能祛,而其日热作必甚,助其火也。《准绳》一说殊妙,谓疟之作寒,乃阳气陷入阴中,须升提之,予用之多效。一医治一人寒重,用桂枝、当归,即变为壮热不休,几致丧命。嗟乎!治疟又当分初、中、后,在气在血。以上之治,是在初在气之法也,中则气血之间,后则皆在血分矣。更宜疏中用补,补中兼清,无一定之方,不移之法,如鸳鸯绣出,金针难度,在人聪明好学,神而明之也。更有疟作,女人月事适行,为壮热谵语,甚有如狂者,此为热入血室,小柴胡去参,加生地、归须、丹皮,一服可愈。其 疟,即三日疟,予医案中虽有数条,一时偶中,其大段细节,未能深究,不敢妄言。《 疟论疏》一卷,明·卢之颐撰,至为详悉,可观也。


(寒热往来附)


夏伤于暑.秋必 疟.又云疟病.必由风着.内经之言.宜为细度.夏月盛暑.腠理开发.汗出当风.浴后磅因礴.卫气不守.邪气内薄.舍于膜原.应时而剧.暑日得风.根因是托.然而小儿.多由食抟.脾弱胃衰.乳食停积.诸邪悉附.与正相角.壅遏阴阳.二气交错.阴盛阳虚.先寒而栗.阳胜阴虚.先热如烙.邪与卫并.故日挥霍.邪深入里.故间日作.疟必有痰.停滞胸膈.疟必有湿.酸疼手脚.瘅牝温寒.鬼瘴名各.为症不同.而可约略.冷起毫毛.伸欠萧索.战栗鼓颔.头痛如凿.及其热时.内外火铄.渴欲引饮.身疼筋缚.或先寒侵.或先热灼.阴阳偏胜.如酬如酢.故以往来.寒热如约.丹溪有言.最为精确.无汗发汗.散邪为主.有汗止汗.固正宜速.务期邪尽.阴阳和协.无奈世医.不知用药.小柴胡汤.以为定法.不知前贤.再四叮嘱.早服柴胡.淹缠难却.邪由外散.正无内削.用和阴阳.才可下HT .莫慢轻疏.切宜斟酌.久疟不愈.疟母内托.胸胁之间.可按可摸.治应消散.毋俾正弱.


(疟母详细当与积聚参看)


【总括】面黄发竖疟之因,外感风寒暑湿成;内郁七情饥饿后,故令寒热往来生。


【脉法】疟脉因弦,微则为虚,代散则死。


《内经》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又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丹溪曰∶ 疟皆生于风。此前人论疟之大概也。殊不知风寒暑湿邪自外来,饮食居处邪由内作,岂特夏伤于暑,秋必发疟哉!盖伤之浅者近而暴,伤之深者远而为, 者久疟也。要知疟之寒热,乃阴阳之二气互相胜负而作也。邪并于巨阳则阴实阳虚,故寒作;邪并于巨阴则阳实而阴虚故热作,此阴阳相移也。病气舍于皮肤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日行阳、夜行阴,此气得阳而外出,得阴而内薄,是以日作,此受之浅也。其气之舍深,薄于五脏,阳气独发,阴邪内着,阴与阳终争不得出,故间日作,此受之深也。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争,故休数日乃作,此受之最深也。然疟之状不一,足太阳疟(膀胱经)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 然,热止汗出乃已;足少阳疟(胆经)令人身体解 ,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则惕惕然,热多汗甚;足阳明疟(胃经)令人先淅淅寒,寒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火气乃快;然足太阴疟(脾经)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喜呕,呕已乃衰;足少阴疟(肾经)令人呕吐甚,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其病难矣;足厥阴疟(肝经)令人腰痛,小腹满,小便不利,如癃非癃也,数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悒悒,此六经之疟也。肺疟者令人寒,寒甚热,热间善惊,如有所见;心疟者令人烦甚,欲得清水,反寒多不甚热;肝疟者令人色苍苍然太息,其状若死者;脾疟者令人寒,腹中痛,热则肠鸣,鸣已汗出;肾疟者令人洒洒然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眩眩然,此五脏之疟也。


东垣云∶寒疟属太阴,热疟属阳明,风疟属少阴,温疟属厥阴。又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属少阴,作于寅申巳亥日者属厥阴,作于辰戌丑未日者属太阴,盖三日一作故耳。而丹溪又有食疟、痰疟、风疟、暑疟、老疟、疟母之名,皆不越乎五脏六腑经之所主也,但所感不同耳!然因其所挟而立名也。今并及之,以备参考。若夫小儿抱持解脱,不避风寒,又冒暑湿,致令邪气客于皮肤,痰饮乳食溃于脏腑。初起虽先于消导,然抉胃气为本,后随其得病所由而调理之。如邪疟及暂发者,可散可截。虚疟及久者,宜补气血,若过服截药,致伤脾胃则必延绵不休。凡热多寒少,无汗者,桂枝麻黄各半汤。汗多者,柴胡桂枝汤。汗多而渴者,白虎加桂枝汤。小便赤,热多寒少者,小柴胡汤。寒多热少者,用清脾饮、养胃汤。久不止者,鬼哭散止之。热多汗出,腹痛而渴者,大柴胡汤下之。久疟不愈,肠中结块者,鳖甲饮调之。凡脾虚而患疟者,不论三阴六经,悉以六君子汤为主,热多加柴胡、山栀、黄芩,甚者加知母、地骨皮、鳖甲。寒多加干姜、肉桂。有汗加黄 、浮麦。无汗加苍术、葛根。元气下陷及肝木乘脾并加升麻、柴胡为善。若用青皮、常山、草果之类,正气益虚,邪气益深而变症百端矣。


有小儿疟疾,变作虚浮,外肾肿大,或食伤脾胃,以致浮肿。夫浮者脾之外应也,宜大腹皮汤、草果饮治之。然后以实脾补剂进之可也。若乳母七情六欲不调及饮食不节,或寒热似疟,肝火炽盛,致儿为患者,又当治其乳母斯无误矣。


有阴虚症,每日午后恶寒发热,似乎疟者,至晚亦得汗而解,若作疟治,而用常山、草果等药,误矣!且阴虚脉虚濡而数,疟脉弦数为辨耳。有癖痞而为寒热似疟者,亦不可作疟治也。


(批∶久疟则元气虚损,若误服清脾饮,多致不起,慎之。截疟饮亦不宜服。疟后食少无力,面黄身弱,以四君子汤加二陈汤、姜汁炒黄连、枳实。若草果常山性猛善驱逐,病患稍虚者勿用。)


疟脉弦数肾胃虚,外感内伤共有之,归芎人参鳖甲饮,半朴槟青甘草施。二术乌梅姜黑豆,桃枝煎酒露饮之。寒多加桂因寒盛,热多柴苓酒炒宜。渴加知母天花粉,元气不足升麻提。夜发升麻加桔梗,久疟常山草果随。截法常山苍浓朴,陈皮黄连槟榔果,七味乌梅酒水煎,何首茯苓三四两,二三陈朴不须言,十分甘草煎宿露,药饮空心疟遇仙。


【附方】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 白芍 麻黄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柴胡桂枝汤 柴胡 桂枝 黄芩 半夏 人参 甘草


白虎加桂枝汤 石膏 知母 桂枝 甘草


小柴胡汤 见诸吐症内(去薄荷)。


清脾饮(初起者宜服) 苍术 半夏 草果 青皮 黄芩 柴胡 浓朴 陈皮 茯苓 枳壳 紫苏 甘草


养胃汤(病虚者宜服) 藿香 苍术 浓朴 半夏 陈皮 草果 茯苓 人参 甘草


鬼哭散 大腹皮 常山 茯苓 鳖甲


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半夏 芍药 枳实 甘草 大黄(酒制)


鳖甲饮(李自才用何首乌红白各半,酒煎服)白术 陈皮 草果 川芎 芍药槟榔 黄芩 浓朴 鳖甲 甘草


六君子汤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 陈皮 半夏


大腹皮汤 枳壳 苍术 槟榔 甘草 三棱 蓬术 大腹皮


草果饮 浓朴 青皮 草果 藿香 半夏 丁香 甘草 干姜 神曲


经曰∶夏伤于暑,秋必 疟。其证初起,呵欠顿闷,发热口渴,面带黄白,头额有汗,一哭汗出,其热渐退二三分,不久复热如故,喉内痰鸣,一哭即呕,呕则痰出,每日如此者,即疟证也。


按∶《内经》谓十二经皆有疟,究其所因,而大要不离乎少阳胆经。夫疟之不离乎少阳,犹咳嗽之不离乎肺也。盖凡寒热往来,总为少阳所主。早能和解表里,分理阴阳,则疟邪霍然而散;由其误认惊风,轻施镇坠,以致正邪激搏,荣卫迟留。阳欲入里,阴内阻之;阴欲出表,阳外遏之。少阳欲升不得升,太阴欲降不得降,乃致精神溃乱,临疟而搐。宜清脾饮解之,其搐自止。


【入方】


清脾饮 治小儿热疟作搐,不必治搐,惟治其疟。


杭青皮(一钱) 制半夏(一钱) 枯黄芩(一钱) 草果仁(五分) 白云苓(一钱) 北柴胡(一钱)真陈皮(一钱) 漂白术(一钱) 川浓朴(一钱) 炙甘草(五分)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热服。


疟论经中五六般,时师总号是脾寒,


治分三法须求瘥,不及家传平疟丸。


疟疾之候,始而呵欠,继而足冷,面色青黄,身体拘急,战栗鼓颔,腰脊俱痛,寒去未几,内外告热,头痛而渴,但欲饮水,呕恶烦满而不嗜食者,皆其候也。按《内经》有五脏疟,有六经疟之病名,世人总论之日脾寒。盖脾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惟小儿脾胃素弱,放邪乘虚入,随其所入,而为五脏六腑诸疟之名也。故吾之先人分为七疟,风、寒、暑、湿、食。鬼、劳也。治疟之法,初则截之,谓邪气初中,正气未伤,故先驱之使去,不可养以为患也。中则和之,调邪气渐入,正气渐伤,或予补气血药中加截药,或于截荫中加补气血药,务适其中,以平为期。末用补法,调邪久不去,正气已衰。当以补其脾胃为主,使正气复强,邪气自退矣。余各因七症,条陈三法于后,以为后学之绳墨也。


风疟者,因感风得之,恶风自汗,烦渴头疼。风,阳气也,故先热后寒。初得之宜发散,麻黄白术汤主之;不退者,小柴胡汤加常山、槟榔、乌梅截之;久疟不已,宜补中益气汤主之。


麻黄白术汤:治感风发热。


麻黄(去节),桂枝,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白茯苓,白术,桔梗,甘草(炙),加细辛,槟榔,等分。


为散,量儿加减,枣姜引,煎,未发前二时服。


寒疟者,因感寒得之,无汗恶寒,挛疼面惨,阴气也,故先寒后热,宜与发散寒邪;养胃汤加桂主之。如不止,以平胃散加槟榔草果截之。疟久不止,白术散去干葛,加干姜主之。


养胃汤:治感寒发疟。


草果,藿香,各五钱。陈皮,七分半。百草,肉桂,各一钱。


为末,入生姜、马梅,煎服,量儿大小。


暑疟者,因伤暑得之。阴气独微,阳气独发,但热不寒,食不泄,烦渴且呕,肌肉消烁,宜解暑毒,柴胡白虎汤主之;不止者,去石膏加贝母、常山、槟榔截之;又不止者,补中益气汤主之。


柴胡白虎汤:治伤暑发疟,即小柴胡合白虎汤也。


温疟者,因冒袭雨湿,汗出澡浴,坐卧湿地得之。身体重痛,肢节烦疼,呕逆胀满,宜胃苓汤主之。不退以平胃散加衣茯苓、槟榔、常山截之,久不迟宜参苓白术散主之。


胃苓汤:治伤湿发疟,即平胃、五苓二方相合也。


食疟者,一名痰疟,饮食不节,饥饱有伤致然也。凡食啖生冷腌藏,鱼肉肥腻,中脘生痰,皆为食疟。其候若饥而不


食,食则中满,呕逆腹痛,宜去其食积,四兽饮主之;不止,以二陈汤送下红丸子截之。久不已,宜六君子汤加青皮主之。


四兽饮:治食积,和胃消痰。


半夏,人参,茯苓,白术,橘皮,生姜,乌梅,大枣,各等分。甘草炙,减半。


上[口父]咀,用盐少许,水浸湿纸厚裹,慢火寰,宜量儿大小,水煎服。


红丸子:治食疟食积气滞腹胀。


三棱(水浸软,切片),莪术(煨),青皮,陈皮,各五钱。胡椒,干姜,各三钱。


米醋煮粳米粉糊丸,粟米大,红丹为衣。每服十丸至十五丸,二陈汤下。


鬼疟者,如疫疠传染之病,山溪峦瘴之毒,客忤无辜,寤寐惊怖之变皆是也。气之所中,化为毒涎,乃生寒热是也,名鬼疟。俗用符水退之,此龙术王所咒,留祝由科。及有针间使穴而愈者,有针鞋带五毒而愈者,至一草一虫皆可怯之。信乎治病尚无正方也,宜先用截药逐出恶涎,后用发散之药解其毒气,不退,用柴胡汤调之。


鬼哭饮:治疟久不愈者。


常山,槟榔,白茯苓,鳖甲、酥炙。各等分。


上[口父]咀,用桃柳枝七寸同煎,临发日五更服,略吐恶涎。


回圣丸:治诸疟,不分远近。


穿山甲、二钱半,灰炒至胖黄,另研末,鸡骨、常山、槟榔,乌梅(炒),各一两。


水煎,糯米糊丸,随大小为丸,红丹为衣,十五丸至三十丸,临发五更温酒送下。


神应丸:祛疟有验。


当归(酒蒸晒干),柴胡,各一两。穿山甲(灰炒,切)。知母。


酒糊丸,临发前夜用清茶朝北服一次,至发日五更又朝北服一次。


五神丸:治疟疾万应。


东方巴豆,五钱。麝香,二分半,南方官桂,五分。膛砂白矾各二钱。北方青黛,五钱。黑附子,三钱。中央硫磺,五钱。雄黄,一钱。


定于五月五日各修为末,该方包放,至午时,取五家粽尖为丸,梧桐大,每服一丸,绵裹于未发前一日晚,男左女右,塞鼻孔中,立效。


六和汤:发散毒气。


人参,草果,知母,贝母,马梅,白芷,槟榔,柴胡各等分。常山加倍。


[口父]咀,大枣调水各半,未发前一日煎,露一宿,临发五更服,或香苏散加川芎、白芷、苍术、当归、乌梅。


柴胡汤:治疟久不愈。


柴胡半夏与黄芩,甘草常山白茯苓,


苍术乌梅姜草果,槟榔苏叶及青陈。


水煎服。


如前数症,经久不瘥,真气已耗,邪气犹存,则有所谓劳疟者焉,治法又不同。


劳疟者,表里俱虚,真元未复,疾虽暂止,小劳复发,调之劳疟,久疟成劳者是也。当调养气血,加减十全大补汤主之。


十全大补汤,即八物汤加黄芪、官桂是也,再加陈皮、半夏、姜、枣煎服


疟母者,弥年起岁,经汗、吐、下,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癥痞,谓之疟母,此症不可急攻,当补其胃气,以渐而攻。经云:表其半而止也。鳖甲饮子主之。


鳖甲饮:治疟久不愈,肠中结为癥瘕,名曰疟母。


鳖甲、君,醋炙,倍用。黄芪、蜜炙,人参,当归,白术,茯苓,川芎,白芍,甘草,陈皮,青皮,半夏曲,三棱,槟榔,厚朴,柴胡,各等分。


上[口父]咀,加生姜、大枣、乌梅,水煎。


家传秘法:治疟不间远年近月,不发不截,通用平疟养牌丸主之,试甚验。诚治疟之仙法也。


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青皮,半夏曲,苍术(制),厚朴(炒),草果仁,柴胡,黄芪,猪苓,泽泻,桂枝,常沿山末,鳖甲(醋炙),当归,川芎,各等分、


十九味,各取末和匀,酒糊丸,黍米大,米饮下。


有癖块加三棱、莪术,各煨、研入内。


有食疟成疳,又复伤食,腹中有癖,控之坚硬渐热,无时多哭者,前方去苍术、草果、常山、黄芩、猪苓、泽泻,加炙黄芪、黄连、木香、砂仁、夜明砂、干蟾(炙)、使君子肉、神曲、麦芽,等分末未,神曲糊丸,米饮下。


有病疟又发搐者,此亦食疟、积疟也。热甚生风,痰壅作搐,只止疟,掠搐亦止矣,宜小柴胡汤加大黄、常山、槟榔主之。如不止,惊疟俱发,以致肝旺脾衰,变为疳症,囟陷唇白,头发成穗,宜两治之,用加减当归龙荟丸,以平肝,内带治疳之药,又用加减参苓白术散为丸,以补其脾,内带退惊之药,试之甚验。


加减当归龙荟丸:治疳热发搐,又治惊疳。


当归,川芎,龙胆草,龙荟,黄芪,黄连,半夏曲,青皮,柴胡,人参,白茯苓,木香,甘草(炙),栀子仁,等分。


神曲糊丸,竹叶汤下。


加减参苓白术丸:治疟久成疳,谓之疳疟,又名劳疟,兼治脾虚生风发搐者,用之神效。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炙),黄芪,白芍,官桂,陈皮,山药,莲肉,使君子肉,鳖甲,神曲,夜明砂,龙胆草,天南星,等分。


荷叶浸水煮糊丸,黍米大,米饮下。此与上二万同,量儿病,制而裁之也。


有惊后变疟者,此脾虚也,宜平疟养脾丸,琥珀抱龙丸相间服之。


有疟后变惊者,此脾胃虚也,亦如前二方相间服之。


有疟后变惊者,此脾胃虚极也,乃慢惊风症,难治,宜加减参苓白术丸、琥珀抱龙丸主之。


有疟痢并作者,初用小柴胡加当归、白芍、常山、槟榔、大黄土之;不已者,只用参苓丸和之。


疟后变痢者,此胃气下陷也,宜补中益气汤加白术、黄连、木香。


有疟泄并作者,初用柴苓汤主之。


疟后变泄者,宜胃苓丸和肉豆蔻丸服之。


有疟后变咳嗽者,此因疟退后复伤风也,宜微发散,参苏饮主之。


有疟后浮肿者,此病极多,宜胃苓丸,五皮汤下;或用胃苓汤合五皮汤同服。


有疟后腹胀者,看有癖无癖。有病者,从痞治,宜前平疟养脾丸,加治癖、腹胀法治之;光癖者,治腹胀,胃苓丸宜多服。


有疟后食少,黄瘦不长肌肉者,此疳也,谓之疳虚,宜肥儿丸和平疟丸主之。


疟疾炙法


如久不止,灸大椎一穴,内庭二穴,在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各一壮。


几疟之昼发者,宜用前法。有夜发者,此邪在血分也,宜麻黄桂技汤加地黄、红花生之;不止者以小柴胡汤合四物汤加升麻治之,提至阳分,然后用当归、茯苓主之,以常山、槟榔、乌梅截之。


疟有一日一发者,易已;有间日一发、二日一发者,难已。惟平疟养脾丸。服久,则以渐移近,至一日二发者,得大汗而解。俗人见其服药之后,反近日发,有疑而不肯服者,不可与言药者也。


大意


夏伤于暑.秋成 疟.(经文) 者.疟之总名也.因其有战寒壮热暴疟酷疟之义.故名.大抵无痰不成疟.外感四气.内动七情.饮食饥饱.房室劳伤.皆能致之.其中气凝滞.鼓动痰涎.则一也.(汇补)


内因


夏时伏阴在内.阳浮于外.真气消烁.其汗大出.人多烦渴.或过食生冷瓜果.或坐卧阴地取凉.致肤腠闭密.邪留于胃.聚而成痰.至秋阳气收肃.阴气下移.中州之痰气愈加壅滞.胃气行至其所.与之相遇.而寒热作焉.阴阳之气.更相胜负.故卫气行过.与邪暂离.故有时汗解.及邪卫复集.病必再作.此阴阳之升降.


邪正之合离也.(汇补)


外候


其寒也.欠伸毛悚.鼓颔战栗.汤火不能温.其热也.头疼脊痛.烦躁饮冷.冰水不能寒.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寒热多少.或单热单寒.(大全)


三阳经疟


太阳之疟.腰背头项俱疼.先寒后热.热止汗出.阳明之疟.目痛鼻干舌燥.寒甚乃热.热甚而汗出.喜见火日光.少阳之疟.口苦胁痛而呕.寒热往来.身体解 .(入门)


三阴经疟


少阴之疟.寒少热多.呕吐独甚.舌干口燥.欲闭户牖而处.太阴之疟.惨然太息.腹满恶食.病至善呕.呕已乃衰.厥阴之疟.腰痛小腹满.小便数而不利.恐惧不足.腹中悒悒.(指掌)


风疟


凡疟皆生于风.风疟者.因避暑乘凉.汗出当风.闭其毛孔.热不得泄越而作.所谓夏暑汗不出.秋成风疟.


其症烦燥头疼.恶寒自汗.先热后寒.治宜发汗.(汇补)


寒疟


纳凉之风寒.沐浴之水寒.先伏于腠中.因秋风凉肃而发.其症腰背头项疼痛.先寒后热.治当大汗.(汇补)


暑疟


暑疟者.其症大汗大烦大喘大渴.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单热微寒.宜清暑解表.(汇补)


湿疟


外着雨露.内停水湿.发则一身尽痛.手足沉重.呕逆胀满.名曰湿疟.宜解表除湿.(汇补)


温疟


冬中风寒.藏于骨髓.及遇大暑.腠理发泄.邪气与汗皆出.故先热后寒.名曰温疟.宜和解.热多小柴胡.寒多加桂枝.(汇补)


瘴疟


瘴疟者.山溪蒸毒.湿热蒸熏.邪郁中焦.发时迷闷.甚则狂妄.乍寒乍热.乍有乍无.一身沉重.不习水土者.


恒多患之.甚则血瘀于心.涎聚于脾.亦有口喑不能言者.宜先吐其痰.后利大肠.凉膈散.或小柴胡加大黄、木香.轻者藿香正气散.(汇补)


疫疟


一方长幼.病皆相似.此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袭入所致.宜随时令施治.此司天运气之所宜考也.(汇补)


鬼疟


鬼疟因卒感尸疰客忤.寒热日作.梦寐不详.多生恐怖.言动异常.俗云.夜发为鬼疟者非也.宜祛邪禁压法.或平胃散.加桃仁、雄黄.(方考)


瘅疟


瘅疟者.肺素有热.腠理开发.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发则阳气盛.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素问)今人素有火症.复挟饮食与痰.每多热而不寒.均宜消导清火.


痰疟


痰疟因夏月多食瓜果油面.郁结成痰.热多寒少.头疼肉跳.吐食呕沫.甚则昏迷卒倒.寸口脉浮大者.吐之.关脉弦滑者.化之.若胸满热多.大便燥实.大柴胡汤下之.(汇补)


食疟


食疟一名胃疟.因饮食失节.饥饱不常.谷气乖乱.荣卫失所.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噫气恶食.食则吐逆.胸满腹胀.食在膈上.探吐之.食停未化.消克之.食已消.疏解之.(汇补)


虚疟


元气本虚.感邪患疟.饮食少进.四肢乏力.自汗不止.倦怠嗜卧.微有表症者.人参养胃汤为主.久而不已.


但宜养正.六君子加柴胡、干葛.不可用劫夺法.转成他症.又有入房感寒成疟者.昼则寒甚.夜则发热.服药不得汗者.用苍、芎、桃、柳煎汤.浸足至膝.内服补剂.其汗必行.又有虚极之人.疟发之时.寒不成寒.热不成热.气急神扬.精神恍惚.六脉豁大.此元气衰脱.将有大汗昏晕之虞.宜防之.(汇补)


劳疟


劳役过度.荣卫空虚.其症发热恶寒.寒中有热.热中有寒.或发于昼.或发于夜.遇小劳便发.必气虚多汗.


饮食少进.又血虚午后发热至晚微汗乃解.此似疟非疟也.若误投疟治.必危.久而成瘵.舍补奚为.(汇补)


疟母


凡疟经年不瘥.谓之老疟.或食积痰涎瘀血结成痞块.藏于腹胁.作胀且痛.令人多汗.乃疟母也.此荣卫虚损.邪气留着.宜养正气.终当自化.设误为攻削.必至中满.慎之.(汇补)


为热为寒


人身之中.卫气居外.营血居内.阳邪与荣争.而邪火发于外.则为热.阴邪与卫争.而正气退于内.则为寒.


表邪多则寒多.里邪多则热多.表里相半.寒热相争.诸疟惟劳伤食积痰火.则寒已复热.热已复寒.谓之寒热相并.(入门)外有瘅疟.但热不寒者.乃邪并于表.则阳盛阴虚.阴虚生内热.阳盛生外热.而中外皆热也.牝疟.但寒不热者.乃邪并于里.则阴盛阳虚.肠虚生外寒.阴盛生内寒.而中外皆寒者.一定之则也.(汇补)


阳分阴分


大抵一日一发.及午后发者.邪在阳分.易已.间日发.及午后夜间发者.邪在阴分.难已.若间一日.连二日发.或日夜各一发者.为阴阳俱病.(杂着)阴分多而阳分少.则其发日远.阳分多而阴分少.则其发日近.甚则内外失守.真邪不分.休作无时也.(汇补)


连发间发


受病重者.邪气内薄于阴分.阴为脏.其邪深.横连募原.募原者五脏空穴之总名.在背为阳为募.在腹为阴为原.其道远.其气深.邪内居之.不能与正气并行.故间日蓄积乃发.(入门)其有三日一发者.乃三阴经疟.其病更深.发于子午卯酉者.少阴经也.辰戌丑未者.太阴经也.寅申巳亥者.厥阴经也.(丹溪)


日轻日重


时日支干之衰旺.每于人身有相关.盖甲丙戊庚壬.天时之阳也.乙丁己辛癸.天时之阴也.疟久食减.胃中之正气已孤.而邪去未尽.是以值阳日助正.而邪不能胜正则轻.值阴日助邪.而正不能胜邪则重.(汇补)


日发夜发


受病轻者.邪气外舍于阳分.阳为腑.其邪浅.客于腠理.与卫气并行.故一日一发.发有昼夜之殊.因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此气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荣卫昼行背与脊故也.得阴而内薄.故发于暮夜.荣卫夜行胸与腹也.


移早移晏


邪气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注于伏膂之内.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作日益早也.(内经)所以正气胜而外出.则移早.为轻.邪气胜而入内.则移晚.为重.(汇补)


脉法


疟脉自弦.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虚宜补.弦紧宜汗.弦而浮大可吐.弦而实紧可下.微弱为虚.代散则死.


如六脉迟缓者.将自愈.


治法


无汗须发汗.散邪为主.有汗当敛汗.扶正为先.(心法)邪疟及新发者.可汗吐下.虚疟及久病者.宜补气血.


稍久而正虚邪滞者.宜一补一发.若深入于阴分者.宜先升后汗.至如邪乘虚入.则宜以发散祛其客邪.


然后扶培胃气.痰食气滞.则先以消导散其壅滞.然后渐补脾元.(汇补)


避其锐气


方其盛时.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内经)凡疟方发之时.不可服药.须于未发两时之先.否则药病交争.


转深为害.(汇补)


截宜权变


数发之后.曾经汗解.可商截法.久则中气愈虚.病邪愈深.设或脉尚紧盛.邪气方锐.未可轻截.恐补住邪气.变生他患.(汇补)


截后宜补


截而不愈.不可再截.恐损其气.宜分昼发夜发.寒热多少.以和解之.久则脾气虚衰.须服养脾祛痰之药.


脾气一盛.自然平复.(大全)


疟病死症


凡疟至吐泻不食.肿胀归腹者.不治.亦有峻补参、 而获生者.亦仅百中之一二也.(汇补)


用药


主以二陈汤.合柴胡汤.因寒.加羌活、苏叶.因暑.加黄连、香薷.因湿.加苍术、浓朴.因瘴.加菖蒲、藿香.


因食.加山楂、麦芽.因痰.加枳实、胆星.头疼.加川芎.胸满.加枳壳.口渴.加知母.甚加石膏.去半夏.呕吐.


加藿香.大抵外感寒多.非草果、浓朴不能温散.热多.非柴胡、黄芩不能清解.阳疟无汗.须用苍术、葛根.阴疟无汗.须用升麻、柴胡.阳疟多汗.敛以参、术、黄 .阴疟多汗.敛以归、芍、乌梅.阳疟三四发后不愈者.截以不二饮.阴疟数十发不愈者.提以补中益气汤.加白蔻仁以分邪正而疟自止.脾虚多热者.清脾饮.胃虚多寒者.人参养胃汤.其间日发.连两日发者.八珍汤大补气血.若微寒微热不能遽除.是正气已虚.邪气亦尽.加柴胡、黄芩鳖甲.于补荣卫药中.寻当自愈.


疟疾选方


清脾饮(简易) 治疟疾热多寒少.口渴溺赤.脉弦数者.脉滑有力.用苍术.脉濡无力.用白术.


青皮 浓朴(姜炒) 草果 柴胡 黄芩 茯苓 半夏 甘草(炙各七分) 姜 枣不二饮 治疟在阳分.三四发后.人壮可截者.


柴胡 黄芩 常山 知母 芍药 槟榔 青皮 甘草水酒各一碗煎.露一宿.五更时服.忌热茶汤饭一日.


驱疟散(和剂) 治疟疾热少寒多.自汗肢冷.脉弦迟者.


前胡 柴胡(各八分) 桂心 桔梗 浓朴 半夏(各六分) 黄 干葛 甘草(各四分) 姜 枣人参养胃汤 治虚疟食少诸症.


草果 人参 茯苓(各五分) 甘草 橘红(各八分) 浓朴 苍术 半夏(各一钱) 藿香(五分)


寒多.加干姜、桂枝.热多.加柴胡、黄芩、生姜、乌梅.水煎.


芎归鳖甲汤 治劳疟表虚里损.真元未复.疾虽暂可.少劳复作.


川芎 当归 鳖甲 茯苓 青皮 陈皮半夏 芍药(等分)


生姜、乌梅煎.


四兽饮即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生姜、大枣.


黄 鳖甲汤黄 (中) 鳖甲(下) 何首乌(上) 陈皮(下)


柴胡养阴汤柴胡(上) 当归(中) 陈皮(中) 知母(下)


疟母丸青皮 桃仁 红花 神曲(各五钱) 三棱 蓬术 海粉(各七钱) 鳖甲(醋制一两) 香附(醋炒八钱) 麦芽(五钱)


神曲糊丸.以补药送下.


小柴胡汤(仲景) 治疟往来寒热.


柴胡 黄芩 半夏 人参(各一钱) 甘草(五分)


姜枣煎.加丹皮、山栀.名加味小柴胡汤.加石膏、知母.名柴胡白虎汤.


藿香正气散(方见似中风) 补中益气汤 八珍汤 六君子汤(三方俱见中风) 平胃散(方见暑症)


疟疾百会与经渠.前谷三穴实相宜.温疟中脘大椎穴.乃若 疟治腰俞.假如疟疾发寒热.


头痛脘骨神效得.寒疟三门治之精.假如心烦治神门.寒疟不食治公孙.内庭厉兑共三穴.


久疟中渚商阳焚.此疾兼治丘墟穴.叮咛医者识此文.热多寒少间使中.再兼三里有神功.


脾寒发疟大椎穴.间使乳根三穴同.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