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贝母

《本草纲目》:贝母

《本草备要》:贝母

《本草便读》:贝母

《本草乘雅半偈》:贝母

《本草崇原》:贝母

《本草从新》:贝母

《本草撮要》:贝母

《本草经集注》:贝母

《本草经解》:贝母

《本草经解》:贝母

《本草蒙筌》:贝母

《本草求真》:贝母

《本草图经》:贝母

《本草择要纲目》:贝母

《本经逢原》:贝母

《顾松园医镜》:贝母

《长沙药解》:贝母

《冯氏锦囊秘录》:贝母

《雷公炮制药性解》:贝母

《雷公炮炙论》:贝母

《名医别录》:贝母

《千金翼方》:贝母

《外科全生集》:贝母

《医学入门》:贝母

《神农本草经》:贝母

《新修本草》:贝母

《药鉴》:贝母

《药笼小品》:贝母

《药征》:贝母

《医方考》:贝母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贝母

《证类本草》:贝母

「释名」亦名苘、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


1、胸膈郁积。用贝母(去心),加姜汁炒后研细,再和姜汁、面糊做成丸子。每服七十丸。


2、化痰降气,止咳解郁。用贝母(去心)一两、姜制厚朴半两,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送下。


3、小儿百日咳。用贝母五钱、甘草(半生半灸)二钱,共研为末,加沙糖调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以米汤化服一丸。


4、乳汁不下。用贝母、知母、牡蛎粉等分,研为细末。每服二钱,猪蹄汤调服。此方名“二母散”。


5、目昏,流冷泪。用贝母一枚、胡椒七料,共研为细末,点眼。


6、目生弩肉。用贝母、丁香,等分为末,加乳汁调匀点眼。


7、吐血、鼻血不止。用贝母(炮过),研为细末。每服二钱,温浆水送下。


8、小儿鹅口,满口白烂。用贝母(去心,研细)半钱,加水五分、蜜少许,煎三沸。取抹患处。


9、乳痈。用酒送服贝母二钱,另找人吮乳,使之通畅。


10、紫白瘢。用贝母、南星,等分为末。生姜带汁调药搽瘢上。



宣,散结,泻热,润肺,清火


微寒,苦泻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经气分,心火降则肺气宁。《诗》曰∶言采其虻。虻即贝母也。取其解郁)。润心肺,清虚痰。


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喉痹(君相之火)目眩(火热上攻),淋沥(小肠邪热,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为气化之源)瘿瘤(化痰),乳闭产难。功专散结除热,敷恶疮(唐时有人膊上生疮如人面,能饮酒食物,亦无他苦。遍投诸药悉受之,至贝母。


疮乃颦眉,灌之数日,成痂而愈),敛疮口(火降邪散,疮口自敛,非贝母性收敛也。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贝母,不知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设或误用,贻误非浅。故凡风、寒、湿、食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


川产开瓣者良,独颗无瓣者不堪用。去心,糯米拌炒黄,捣用。浓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


贝母(图缺)


甘寒润肺可消痰.当求川种.解郁宽胸且散结.言采其虻.象贝之功.治咳还能解表.浙中所种.疏痰并可消痈.为肺燥之神丹.清心涤热.乃脾湿之禁剂.微苦兼辛.(贝母川产野生者良.性味甘寒微苦.色白而润.专入心肺.善解胸中郁结之气.盖郁则生热.热则生痰.故贝母治火痰燥痰有功.亦郁解则热退.热退则痰除.而肺咳自宁耳.今浙中所种者.形亦相象而较大.味兼苦劣.用亦稍异耳.又贝母以其有解郁散结化痰除热之功.故一切外证疮疡用之而效者.亦此意也.所谓毒者.即火结气郁所致.火解气舒.又何毒之有哉.)


(本经中品)


阴阳左右,各十有二,两边分解者,各得其平,丹龙精仅独粒,则左难右难矣。


【气味】辛平,无毒。


【主治】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核】曰∶贝母,一名勤母、空草、苦菜、苦花。出晋地、润州者最佳。今河中、江陵、郢、寿、随、郑、蔡、滁诸州亦有之。二月生苗,叶随苗出,如荞麦状,茎叶并青。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百合,斜悬向下,上有红脉,若似人肺。八月采根,根有瓣子,黄白色,如聚贝子。一种叶如栝蒌而细小,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色,连累相着而可分解。一种叶如韭而花色白,根子亦作两瓣也。修治,先于柳木灰中炮黄,擘去口中米许大心,再拌糯米同炒,俟米黄,去米用。勿用独粒,不作两瓣者,号丹龙精,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唯黄精、小蓝汁服之可立解。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艽、莽草、矾石。反乌头。


先人云∶形如聚贝,独贵其母,若用空解,肺肝可施。


【 】曰,虽有多种,但苗叶别异,萼悉上昂,花悉下垂,此开机互阖,阖机互开,少阳胆之枢药也。根形如贝,色白味辛,以金为用,肝之肺药,肺之肝药也。以太阴肺主开,厥阴肝主阖,靡不取决于少阳胆主枢者。如伤寒烦热,喉痹风痉,乃开机反阖,不能转开;


如淋沥,乃开机反折,不能互阖;如乳难,乃不能为开;如金疮,乃不能为阖;如疝瘕,乃不能为开为阖也。贝母功力,能使阖者开,开者阖,阖折不能互开者,能使之互开;开折不能互阖者,能使之互阖;不能阖者,能顺其阖;不能开者,能顺其开;不能为开为阖者,能顺其为开为阖也。盖开与阖,莫不取决于枢,以为开阖故尔。


(萼主垂而昂,花主昂而垂,此阴阳颠倒象,金木互交机也。其使之互交,令之颠倒者,谁


气味辛平,无毒。主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贝母《尔雅》名 ,《国风》名虻。河中、荆襄、江南皆有,唯川蜀出者为佳,其子在根下,内心外瓣,其色黄白,如聚贝子,故名贝母。)


贝母川产者味甘淡,土产者味苦辛。《本经》气味辛平,合根苗而言也。根形象肺,色白味辛,生于西川,清补肺金之药也。主治伤寒烦热者,寒邪在胸,则为烦为热。贝母清肺,故胸中之烦热可治也。淋沥邪气者,邪入膀胱,不能随太阳而出于肤表。则小便淋沥。贝母通肺气于皮毛,故淋沥邪气可治也。疝瘕乃肝木受病。治疝瘕,金能平木也。喉痹乃肺窍内闭,治喉痹,通肺气也。乳难乃阳明津汁不通。金疮风 ,乃阳明经脉受伤,贝母色白味辛,禀阳明秋金之气,内开郁结,外达皮肤故皆治之。


宣、散结清火、润肺、化燥痰.


甘微寒.泻心火.辛散肺郁.(入肺经气分、心火降则肺气宁、诗曰∶言采其虻、虻、即贝母也、取其解郁.)润心肺.化燥痰.治虚劳烦热.咳嗽上气.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喉痹(小肠邪热、心与小肠相为表里、肺为气化之源.)瘿瘤.(化痰.)乳闭.产难.功专散结除热.敷恶疮.敛疮口.(火降邪散、疮口自敛、非贝母性敛也.)能入肺治燥.非脾家所喜.汪机曰∶俗以半夏燥毒、代以贝母、不知贝母寒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何可代也、故凡风寒湿热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宜用半夏南星.)川产最佳.圆正底平.开瓣味甘.象山贝母.体坚味苦.去时感风痰.土贝母.形大味苦.治外科证痰毒.俱去心捣用.浓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


味甘.入手太阴经.功专润肺化痰.得桔梗下气.得白芷消便痈.去心.糯米拌炒黄捣用.以生末涂人面疮神效.浓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治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椒、 石、莽草,反乌头。)


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断谷服之不饥。(《大观》卷八,《政和》二○五页)


气平.味辛.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去心糯米炒)


贝母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阳明燥金大肠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伤寒烦热者.伤寒有五.风寒湿热温.而风与热.乃阳盛之症.阳盛所以烦热也.贝母气平则清.味辛润散.故主之也.淋沥者膀胱有热也.邪气者热邪之气也.膀胱以气化为主.贝母味辛润肺.肺乃主气之脏.肺化则气润及于州都.小便通而不淋沥矣.其主疝瘕者.肺气不治.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因而湿热之邪.聚结成疝成瘕.贝母气平.可以通调水道.味辛可以散热结也.大肠之脉.其正者上循咽喉.火发于标.乃患喉痹.痹者闭也.其主之者.味辛气平.能解大肠之热结也.肺乃津液之腑.主乳难者.味辛能润.润则乳自通也.肺主皮毛.味辛气平.则肺润而皮毛理.可愈金疮也.风痉者.风湿流于关节.致血不能养筋而筋急也.贝母味辛.辛则散风湿而润血.且贝母入肺.肺润则水道通而津液足.所以风湿逐而筋脉舒也.


【制方】


贝母、姜汁丸.治忧郁不伸.同浓朴丸.化痰降气.同知母、牡蛎末.猪蹄汤调服.治乳汁不下.专末.治吐血衄血.吹鼻中.治吹乳作痛.同知母、前胡、麦冬、葛根、甘草.治伤寒烦热.同陈皮、前胡、石膏、知母、麦冬、竹沥.治痰疟.同白芷、白蒺藜.治郁症乳痈.


一名 .读萌.诗采 .取能散心胸郁结也.本草称治乳难.盖乳病多由郁结.故相宜.又唐时有病患面疮者.用贝母愈.正曼倩酒浇怪哉.取散郁蠲忿意也.苏子容谓类金疮.故宜贝母.岂其然乎.



味辛、苦,气平、微寒,无毒。荆襄多生,苗茎青色。叶如大麦叶,花类豉子花。近冬采根,曝干听用。有瓣如聚贝子,故人以贝母名。黄白轻松者为良,油黑重硬者勿用。去心咀片,入肺行经。消膈上稠痰,久咳嗽者立效;散心中逆气,多愁郁者殊功。仲景治寒实结胸,刺小陷胸汤,以栝蒌子黄连辅斯作主。(因味辛散苦泻,故能下气,今方改用半夏误也。)海藏疗产后无乳,立三母散,用牡蛎知母尊此为君。(煮猪蹄汤调服。)足生人面恶疮,烧灰油敷收口。产难胞衣不出,研末酒服离怀。时疾黄胆能驱,赤眼肤翳堪点。除疝瘕喉痹,止消渴热烦。 又丹龙睛系独颗瓣无分拆,傥误煎服,令遍身筋不收持。蓝汁黄精,合饮即解。


(谟)按∶世俗多以半夏有毒,弃而不用,每取贝母代之。殊不知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阳明胃经之药,何得而相代耶?且夫咳嗽吐痰、虚劳吐血咯血、痰中见血、咽痛喉闭、肺痈肺痿、妇人乳难痈疽及诸郁证,此皆贝母为向导也,半夏乃为禁用。若涎者,脾之液也。美味膏粱炙 大料,皆生脾胃湿热。故涎化稠粘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故令昏懵不省人事,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贝母代之,则束手待毙矣。


(山草)清肺心痰热


贝母(专入肺。兼入心)。辛苦微寒。世多用为治痰之药。殊不知痰有因燥因湿之不同。(痰有风痰寒痰湿痰火痰燥痰虚痰热痰之别。须在临症细分。)如果肺因火刑。水饮不化。郁而为痰。此痰因于燥者也。脾胃虚寒。水饮停积。窒而不通。此痰因于湿者也。因以燥者。非用苦以泻火。辛以散郁。寒以折热莫治。因以湿者。非用辛以。湿以燥湿莫投。贝母味苦而辛。其性微寒。止于心肺燥郁。痰食壅盛。及虚劳烦热。肺痿肺痈。喉痹咯血吐血。(火刑于肺。)目眩淋沥。(火移小肠。)瘿瘤乳闭。难产恶疮不敛等症服之。卒能有效。(承曰。贝母能散心胸郁之气。故诗云言采其商是也。作诗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今用治心中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若使因于脾虚而见咳嗽不宁。混以贝母妄代。其失远矣!盖一宜半夏。一宜贝母。况半夏兼治脾肺。贝母独清肺金。半夏用其辛。贝母用其苦。半夏用其温。贝母用其凉。半夏性速。贝母性缓。半夏。贝母清热。气味阴阳。大有不同。(汪昂云。故凡风寒湿食诸痰。贝母非所宜也。)彼此误投。为害不浅。大者为土贝母。大苦大寒。(如浙江贝母之类。)清解之功居多。小者川贝母。味甘微寒。滋润胜于清解。不可不辨。川产开瓣者良。独瓣不堪入药。去心。米拌炒用。浓朴白薇为使。畏秦艽。反乌头。


贝母(图缺),生晋地,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蔡、润、滁州皆有之。根有瓣子,黄白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晒干。又云∶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此有数种。《 诗》∶言采其 (音虻)。陆机疏云∶贝母也。其叶如栝蒌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类此。郭璞注《尔雅》云∶白花叶似韭,此种罕复见之。此药亦治恶疮。《唐人记其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


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之,则一臂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试之无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


商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谨按《本经》主金疮,此岂金疮之类欤?


【气味】


辛平无毒.乃肺金气分中药也.


【主治】


腹中结实.心下痞满.疗时疾黄胆.和砂糖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敛疮口.作末酒服.治产难及胞衣不出.与连翘同服主项下瘿瘤.故伤寒寒实结胸.外无热症者.三物小陷胸汤主之.白散亦可.以其内有贝母也.俗以半夏有毒用贝母代之.不知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妇人乳痈痈疽.及诸郁之症.半夏乃所禁忌.贝母可为向导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痰火上攻.昏愦僵仆蹇涩诸症.贝母切不可代.必用半夏.古人治人面疮须用贝母.其入气分灼然可见.


【畏】(秦艽)


甘苦平微寒,无毒。反乌头。川者味甘最佳,西者味薄次之,象山者微苦又次之,一种大而苦者,仅能解毒,并去心用。凡肺经药皆当去心,不独贝母也。其独颗无瓣者名丹龙睛,误服令人筋不收持。


《本经》主伤寒烦热,淋沥邪风,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


发明 贝母乃手太阴肺经气分药,兼入手少阴心经。一名虻 风,言采其虻,善解心胸郁结之气,故诗人以此寓焉。肺受心包火乘,因而生痰;或为邪热所干,喘嗽烦闷,非此莫治。详《本经》主伤寒烦热者,甘寒能解烦热也。淋沥者,热结二肠也。清心肺郁热而淋沥通矣。疝瘕者,足厥阴之邪干手厥阴也。《经》曰∶诊得心脉搏滑急,为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喉痹者,热郁结于上也。《经》云∶二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心主三焦之脉,皆络于喉也。乳难者,郁热结于手足厥阴也。风痉者,金疮热郁生风而成痉,总取解散郁结之邪也。仲景治伤寒寒实结胸,外无热证者,小陷胸汤主之,白散亦可。二方,一主热痰内结,一主寒实内结,虽同一例,治不可混也。俗以半夏性燥,用贝母代之,不知贝母寒润治肺家燥痰,痰因郁结者宜之。半夏性燥治脾胃湿痰,痰因湿滞者宜之。二者天渊,何可代用。若虚劳咳嗽,吐血咯血,肺痿肺痈,痈疽及诸郁火证,半夏乃禁忌,皆贝母为向导也。至于脾胃湿热,涎化为痰,久则生火,火痰上攻,昏愦僵仆,蹇涩诸证,生死旦夕,岂贝母可治乎。浙产者,治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一切痈疡。又同苦参、当归治妊娠小便难,同青黛治人面恶疮,同连翘治项上结核,皆取其开郁散结化痰解毒之功也。


〔辛苦微寒,入心、肺二经。反乌头。去心研,川者佳。〕下气消痰,止咳定喘,疗痰红吐衄之血;〔皆清金润肺之功。〕散胸中郁结之气,〔辛主散也。〕兼治淋沥,〔清心家之烦热,则小肠热亦解。〕复理喉痹,〔散结除热清心之功。〕乳难可通,〔肝、胃二经之气结滞,则乳不通。辛能散结通滞。〕外科亦简。〔取其散结除热,以消痈肿,痰症尤宜。〕辛宜归肺,苦宜归心。大抵心清气降,肺赖以宁,且润而化痰,故多功于西方。


贝母治肺经燥痰。若脾经湿痰及寒痰,食积痰,并禁用之。。


【本经】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一名空草。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金泻热,消郁破凝。


《伤寒》二白散,方在桔梗。《金匮》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在当归。并用之,以其清金而泻热也。


贝母苦寒之性,泻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轻清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其诸主治,疗喉痹,治乳痈,消瘿瘤,去努肉,点翳障,敷疮痈,止吐衄,驱痰浊,润心肺,解燥渴,清烦热,下乳汁,除咳嗽,利水道。


在地则得土金之气,在天则禀清肃之令,故味辛苦微寒,无毒。入手大阴、少阴。辛以散结,苦以泄邪,寒以折热,故治热结痰结诸症。选大而白者去心用,胃寒者粘米拌炒,米熟为度,或姜汁炒。


贝母,苦泻心火,辛散肺郁,消膈上稠痰,久咳嗽者立效,散心中逆气,多愁郁者殊功,时疾黄胆疝瘕喉痹,清气化痰,除热解毒,吐血咯血,肺痿肺痈,散郁通乳,清心润肺,恶疮诸毒并疗,乳痈瘿 必用,止消渴烦热,敷人面疮效,为散结除热解毒化痰之要药。产难胞衣不出,并取研末酒服。但胃寒脾虚,寒痰停饮,痰厥头痛,恶心泄泻者并忌之。


主治(痘疹合参) 消痰止渴,兼解热毒,利心肺,除风热,散心胸郁结热,痘后痈毒尤妙,兼能外敷恶疮。


按∶贝母功专入肺,以治燥痰。久服非脾家所喜,俗以半夏燥而有毒,代以贝母,不知贝母治肺金燥痰。盖肺为燥金,故宜润。半夏治脾土湿痰,脾为湿土,故宜燥。


一润一燥,势实天渊。彼此误投,为害不浅,何可代也!大者名土贝母,味大苦则性寒,其解毒化痰,散郁除热之功居多。小粒者为川贝母,味则微苦,则寒凉之性亦减,其清热解毒之功则不及,而润肺化痰之力尤优耳。


味辛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肺二经。清心润肺,止嗽消痰,主胸腹气逆,伤寒烦热,淋沥瘕疝,喉痹,金疮,人面疮,瘿瘤诸恶疮。去心研用,浓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按∶贝母辛走肺,苦走心,善能散郁泻火,故治胸腹云云等疾。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火中炮令黄,擘破去肉,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米,于锅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围,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药中。若误服,令人筋血脉永不收,用黄精小盐汁,合服立愈。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米于?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


其中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用。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


味苦,微寒,无毒.主治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药实,一名苦华,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一名KT .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椒、 石、莽草


《本经》原文∶贝母,味辛,平.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一名空草.


味辛甘,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


一名空草,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


去心,糯米炒黄,治肺家燥痰,敷恶疮。浙贝去心,炒,专消痈疽毒痰。


贝母苦辛平散郁,降火消痰清肺疾,烦热咳渴咽项风,淋疸疝瘕心腹实。


形如聚贝子。无毒。丹溪云∶贝母治诸疾者,辛能散结,苦能降火,气血调畅,而疾自愈,收敛疮口亦此意也。消痰止嗽,润肺清心,和中气,安五脏,乃怯症之要药也。又主伤寒淅淅恶风寒,目眩项直,烦热咳嗽,作渴无汗,喉痹,淋沥,时气黄胆,疝瘕,腹中结实,心胁满逆,兼治妇人难产,胞衣不下,乳难,乳痈,去目中肤翳,项下瘿瘤痰核,金疮风痉,人面恶疮。姜汁泡去心,雷公用灰火炮黄去心,和糯米炒黄熟,去米用。


其中有根颗不作两片无皱者,名丹龙精,损人筋脉。浓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三母散∶知母、贝母、牡蛎,为末,猪悬蹄汤调服,善下乳汁。又单贝母为末,砂糖丸含化,止嗽。


味辛平。


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创,风痉。一名空草。


《名医》曰: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莔字)草,一名勤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暴干。


案《说文》云:莔,贝母也。《广雅》云:贝父,药实也。《尔雅》云:莔,贝母。郭璞云: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毛诗》云:言采其虻。《传》云:虻,贝母也。陆玑云:其叶如括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也。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勒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


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艽、 石、莽草,反乌头。 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谨案〕此叶似大蒜,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


味甘、苦,不辛。按《尔雅》亦名 也。


气寒,味苦辛,辛能散郁,苦能降火,故凡心中不和,而生诸疾者,皆当用之。治喉痹,消痈肿,止咳嗽,疗金疮,消痰润肺之要药也。人多用之代半夏,误矣。盖贝母本手太阴之剂,而半夏乃足太阴阳明之药也。但烦渴热极诸失血,及痰中带血,阴虚火动而咳嗽者,禁用半夏,为其燥也。此皆以贝母为佐使者宜矣。若脾胃之津液不能营运,因而成痰者,非半夏何以燥之。


川产为佳。


泻心火,散肺郁,化燥痰,功专散结除热。汪机曰:贝母凉润,主肺家燥痰,半夏温燥,主脾家湿痰。


故凡风寒湿滞之痰,贝母非所宜也。


象山贝母,去时感风痰,俱去心。土贝母外科用治痰毒。


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


【考证】


桔梗白散证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


以上一方,贝母三分。


仲景氏用贝母也,特此一方已然。考之本草,古人用贝母,主治郁结痰饮,旁治咳嗽、乳汁不下也。乃与仲景氏治浊唾腥臭,其归一也已。其功于桔梗,大同而小异也。


【品考】


贝母 用自汉土来者也,锉用焉。今本邦间亦出焉,不异于汉土产也。


《诗》曰∶陟彼阿丘,言采其虻。朱子曰∶虻,贝母也,采之以疗郁结之疾。故疗郁结者每加之!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腹中结实,心下满,恶风寒,目眩,项直,咳逆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药性论》云∶臣。治虚热,主难产,胞衣不下,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胆,与连翘同主项下瘿瘤。日华子云∶消痰,润心肺,止嗽。烧灰油敷人畜恶疮。浓朴、白薇为使。恶∶桃花。畏∶秦艽、矾石、莽草。反∶乌头。


(贝母_图缺)


味辛、苦,平、微寒,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疝瘕,喉痹,乳难,金疮风痉,疗腹中结实,心下满,洗洗恶风寒,目眩项直,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出汗,安五脏,利骨髓。一名空草,一名药实,一名苦花,一名苦菜,一名商草,一名勤母。生晋地。十月采根,曝干。(浓朴、白薇为之使,恶桃花,畏秦艽、 石、莽草,反乌头。)


陶隐居云∶今出近道。形似聚贝子,故名贝母。断谷服之不饥。唐本注云∶此叶似大蒜。


四月蒜熟时,采良。若十月苗枯,根亦不佳也。出润州、荆州、襄州者最佳,江南诸州亦有。


味甘、苦、不辛。按《尔雅》一名KT (忙庚切)也。臣禹锡等谨按尔雅云∶KT ,贝母。注∶根如小贝,圆而白华,叶似韭。疏引陆机云∶其叶如栝蒌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也。药性论云∶贝母,臣,微寒。治虚热,主难产,作末服之。兼治胞衣不出,取七枚末酒下。末,点眼去肤翳。主胸胁逆气,疗时疾、黄胆。与连翘同主项下瘤瘿疾。日华子云∶消痰,润心肺。末和沙糖为丸,含止嗽。烧灰油调敷人畜恶疮。


图经曰∶贝母生晋地,今河中、江陵府、郢、寿、随、郑、蔡、润、滁州皆有之。根有瓣子,黄白色,如聚贝子,故名贝母。二月生苗,茎细青色,叶亦青,似荞麦,叶随苗出。七月开花碧绿色,形如鼓子花。八月采根,晒干。又云∶四月蒜熟时采之良。此有数种。《 诗》言采其KT (音虻)。陆机疏云∶贝母也。其叶如栝楼而细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四方连累相着,有分解。今近道出者正类此。郭璞注《尔雅》云∶白花,叶似韭,此种罕复见之。此药亦治恶疮。唐人记其事云;江左尝有商人,左膊上有疮,如人面,亦无它苦。商人戏滴酒口中,其面亦赤色。以物食之,亦能食,食多则觉膊内肉胀起。或不食之,则一臂痹。有善医者,教其历试诸药,金石草木之类,悉试之无苦,至贝母,其疮乃聚眉闭口,商人喜曰∶此药可治也。因以小苇筒毁其口灌之,数日成痂,遂愈,然不知何疾也。谨按《本经》主金疮,此岂金疮之类欤!


雷公云∶凡使,先于柳木灰中炮令黄。擘破。去内口鼻上有米许大者心一小颗。后拌糯米于鏊上同炒,待米黄熟,然后去米,取出。其中有独颗团,不作两片无皱者,号曰丹龙精。不入用。


若误服,令人筋脉永不收。用黄精、小蓝汁合服,立愈。别说云谨按贝母能散心胸郁结之气,殊有功。则《诗》所谓言采其虻者是也。盖作诗者,本以不得志而言之,今用以治心中气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信矣!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