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饮食

《达生编》:饮食

《麻疹备要方论》:饮食

《灸法秘传》:饮食

《寿世保元》:饮食

《万病回春》:饮食

《血证论》:饮食

《医述》:饮食

《医学见能》:饮食

《外科选要》:饮食

《张氏医通》:饮食

保胎药饵.诸书皆载.不必再陈.但饮食一道.殊未之及.兹略言之.饮食宜淡泊.不宜肥浓.宜轻清.不宜重浊.宜甘平.不宜辛热.青蔬白饭.亦能养人.即在贫家.颇为不乏.但富贵之人.平日甘肥厌足.抑令崇俭.势所不堪.酌乎其中.胪列于下.


宜食诸物 猪肚肺 鸡 鸭 鲫鱼 淡鲞 海参 白菜 菠 笋 麻油腐衣(二味多用) 莲子 熟藕 山药 芡实


诸味总宜洁治.多用清汤.吹去浮油.饮之最佳.宜白煮.忌油煎.然此多为膏粱之人言之耳.若藜藿之腹.正宜得肥甘而润之.何淡泊之有.但六七个月后.腐衣麻油二物.最宜多用.不妨日日食之.麻油解毒.腐衣滑胎.且清且补.贫富皆宜.允为上品.积食一二百张.则首生如达矣.或以麻油拌食更妙.但麻油不可熬熟.


忌食诸物 椒 姜 煎炒 野味 异味 猪肝 犬 驴 骡 马 自死肉猪血 蟹 甲鱼 虾蟆 鳝鱼 勿多饮酒 勿乱服药


又孕妊禁忌. 一切宰杀凶恶之事.不宜看.修造兴工动土不可看.龟兔俱不可看.



凡出疹不思饮食,此胃为邪气所侵,或三四日,或五六日,亦无妨。切不可因其不食,着意治之,只宜清胃火,疹子出尽,自能渐进谷食。若麻后血虚脾弱,不思食者,宜四物汤,加麦芽、神曲治之。如欲饮水者,可少少与之,则毒瓦斯随之渐解。盖疹为实热,自初至末,必皆喜饮凉水,此不必禁。


胃司纳受,脾主消导,一纳一消,营运不息。设脾胃衰弱,则失消纳之权。若饮食不思,灸其上脘。饮食少减,灸其中脘。饮食不化,灸其下脘,或灸天枢。食不下、欲干呕者,宜灸胆俞穴也。


上脘(见劳伤。)


中脘(见喘症。)


下脘(见臌胀。)


天枢(见劳伤。)


胆俞(见劳伤。)


东垣云。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也。脾胃俱虚。


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盖脾实而邪气盛也。又有善食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也。则能食。脾虚则肌肉削。即食伤也。


大抵饮食不进。以脾胃之药治之。多不效者。亦有说焉。人之有生。不善摄养。房劳过度。


真阳衰败。坎火不温。不能上蒸脾土。冲和失布。中州不运。致饮食少。胸膈痞塞。或不食而胀满。或已食而不消。大便泄溏。此皆真火衰弱。不能蒸蕴脾土而然。古云。补肾不若补脾予谓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若壮。丹田之火。上蒸脾土。脾土温和。中焦自治。则能饮食矣今饮食进少。且难消化。属脾胃虚寒。盖脾胃属土。乃命门火虚。不能生土而然。不宜补脾胃。当服八味丸。补火生土也。(方见补益)


夫食者谓谷肉菜果之物也。经云。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谷肉菜果中嗜而欲食之。心自裁制。勿使过焉。则不伤其正矣。或有伤于食者。必先问其人。或因喜食而多食之耶。或因饥饿而急食之耶。或因人勉强劝而强食之耶。或因病后宜禁之物。而误食之耶。如因喜食得之。当先和其胃气。胃气素强。损谷自愈。消导耗气之药。不必服也。如因饥饿得之。当先益其胃气。胃气强。所伤之物自消导矣。宜香砂养胃汤主之。如因勉强劝而得之。宜行消导之剂。百消丸主之。若因病后得之。当以补养为主。宜参苓白术散主之。


其所伤之物有寒热之不同。所伤之人。有强弱之各异。主治之法。无一定也。所谓热物者。


如膏粱辛辣浓味之物是也。谷肉多有之。寒物者。水果瓜桃生冷之物是也。菜果多有之。治热以寒。大黄、牵牛是也。治寒以热。丁香、巴豆是也。如以热攻热。以寒攻寒。则食虽去药毒犹存。胃气重伤。祸不旋踵矣。故伤热物者。三黄枳术丸。甚则利气丸导之。伤冷物者。香砂养胃汤。甚则万亿丸通之。如冷热不调者。备急丹主之。


人知饮食所以养生。不知饮食失调。亦以害生。故能消息。使适其宜。是故贤哲防于未病。


凡以饮食。无论四时。常令温暖。夏月伏阴在内。暖食尤宜。不欲苦饱。饱则筋脉横解。肠为痔。因而大饮。则气乃暴逆。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


久即损寿。食后。常以手摩腹数百遍。仰面呵气数百口。趑趄缓行数百步。谓之消化。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尔食讫当行步踌躇。有所作为乃佳。语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动然也。食饱不得速步走马。登高涉险。恐气满而激。致伤脏腑。不欲夜食。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日入之后。万响俱绝。脾乃不磨食之即不易消。不消即损胃。损胃即翻。翻即不受谷气。谷气不受。即坐卧袒肉操扇。此当毛孔尽开。风邪易入。感之令人四肢不遂。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


饮不可过多。食过多。则结积。饮过多。则成痰癖。故曰。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恐血气失常。卒然不救也。荒年饿莩。饱食即死。是验也。嗟乎。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内者以恬脏腑。调顺血脉。使一身之流行冲和。百病不作。养外者恣口腹之欲。极滋味之美。穷饮食之药。虽肌体充腴。容色悦泽。而酷烈之气。内蚀脏腑。精神虚矣。安能保合太和。以臻遐龄。庄子曰。人之可畏者。衽席饮食之间。而不知为之戒。过也。其此之谓乎。


一论治内伤生冷冻饮料食。浓味坚硬之物。肚腹胀满疼痛。外感风寒湿气。头疼身热憎寒。


遍体骨节麻木痛疼。及恼怒相冲。饮食不下。心腹气痛。


行气香苏散


紫苏(一钱) 陈皮(二钱) 香附(二钱) 乌药(二钱) 川芎(一钱五分) 枳壳(一钱)羌活(二钱) 麻黄(五分) 甘草(一钱) 因湿。加苍术二钱。


上锉。生姜煎服。外感风寒头痛。加葱白三根。内伤饮食。加山楂二钱。神曲二钱。去麻黄。一论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口不知味。胸腹痞胀疼痛等症用。


香砂养胃汤


人参(七分) 白术(去芦炒) 白茯苓(去皮) 香附(炒) 砂仁 苍术(米泔水浸炒)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八分) 白豆蔻(去谷七分) 木香(五分) 甘草(炙二分)


上锉。姜、枣煎服。脾胃虚寒。加干姜、官桂。胃热。加姜汁炒黄连、栀子炒。肉食不化。加山楂、草果。米面粉食不化。加神曲、麦芽。生冷瓜果不化。加槟榔、干姜胸腹饱闷。加枳壳、萝卜子、大腹皮。伤食胃口痛。加木香、枳实、益智仁。伤食泄泻。加干姜、乌梅、白术。伤食恶心呕吐。加藿香、丁香、半夏、乌梅、干姜。吐痰加半夏。


一论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呕吐泄泻。胸痞腹胀噎膈。并虚劳咳嗽吐痰。大便频数。或腹痛等症。寻常无病之人。服之百病皆除。


理气健脾丸


白术(去芦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三两) 陈皮(洗二两) 半夏(泡姜汁炒三两二钱) 当归(酒洗六两) 黄连(姜汁炒三两) 枳实(麸炒一两五钱) 桔梗(炒一两五钱) 神曲(炒二两五钱) 山楂肉(去子一两八钱) 香附(童便炒二两) 木香(五钱) 甘草(炙二两)如泄泻。去桔梗。加白芍。(煨二两)


上为细末。荷叶一块。煎汤。下大米煮粥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后白汤下。


如元气虚弱。加黄 蜜炙二两。人参一两。怀山药二两。莲肉去心炒二两。


一论人禀素弱。脾胃虚怯。上焦有火。有痰。有郁气。有食积。胸中不快。饮食少思。


常可服。


大补枳术丸


白术(去芦炒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 枳实(麸炒一两) 黄连(姜汁炒五钱) 黄芩(醋炒五钱) 黄柏(青盐水炒一两) 白茯苓(去皮五钱) 贝母(去心八钱) 神曲(炒五钱) 山楂(去核五钱) 麦芽(炒五钱) 加砂仁(三钱) 香附(醋炒三钱)


上为细末。荷叶汤下粳米煮稀粥。同药捣和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食后。姜汤送下有热。茶清送下。服后饮食自然多进。人之精血。皆因谷气而生。盖脾乃肺之母。母实乃消化之气下降。何痰之有。


一论中气虚损。脾胃怯弱。饮食不下。或泻或痢。有调胃实肠之功。用大鲫鱼去肠洗净。入蒜五六瓣于内。用纸包。水湿。火煨熟。去蒜食鱼。日二三次。自然进食。又治膈噎食不下。


一论此方能消酒消食。消痰消气。消水消痞。消肿消胀。消积消痛。此药消而不见。响而不动。药本寻常。其功甚捷。


百消丸


黑丑(头末二两) 香附米(炒) 五灵脂(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或五六十丸。食后。姜汤下。


一治胃中停滞寒冷之物。及疗心腹诸卒暴痛。并胀满不快。宜用


备急丹


大黄 巴豆(去壳) 干姜(各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温水送下。若卒中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用热酒灌下。以腹中鸣转即吐下立效。


万亿丸(方见通治) 治一切饮食所伤。腹满胀疼痛。


一治过食寒硬冷物。食伤太阴厥阴。或呕吐痞满肠 。


陈皮 半夏 茯苓(三钱) 枳实(一钱) 山楂(二钱) 神曲(二钱炒) 干生姜(一钱)砂仁(六分) 三棱(一钱) 莪术(一钱)


上锉。生姜煎服。


一治过食热物煎炒浓味。有伤太阴厥阴。呕吐痞胀。或泻痢者。


青皮 陈皮 枳实(炒) 白术(炒) 白芍(炒) 黄连(姜炒) 山楂肉 麦芽(炒各一钱) 大黄(酒蒸钱半) 甘草(三分)


上锉。水煎。温服。


脉∶气口脉紧盛为伤食,食不消化,浮滑而痰。一云∶五味淡薄,令人神爽气清。盖酸多伤脾,咸多伤心,苦多伤肺,甘多伤肾,辛多伤肝,尤忌生冷硬物。


节调饮食说∶夫脾者,阴气也。静则神藏,燥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谓食物无务于多,贵在能节,所以保和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损暗伤,以招疾患。盖食物饱甚,耗气非一,或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耗灵源;或饮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大便频数而泄,耗谷气之化生;溲便滑利而浊,耗源泉之浸润。


至于精清冷而下漏,汗淋沥而下泄,莫不由食物之过伤,滋味之太浓。如能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者,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糟粕变化,早晚溲便,按时精华,和凝上下,津液含蓄,神气内守,荣卫外固,邪毒不能犯,疾病无由作。故圣人立言垂教为养生之大经也。


伤食者,只因多餐饮食,脾虚运化不及,停于胸腹,饱闷恶心、恶食不食、嗳气作酸、下泄臭屁、或腹痛吐泻,重则发热头疼,左手关脉平和、右手关脉紧盛,是伤食也。初起一吐即宽;若郁久不化,成食积也。


脾胃俱实,能食而肥,过时不饥,多食不伤也;脾胃俱虚,不食而瘦,与食则减食,不与食则不思,饥饱不知也。食少而肥者,虽肥则四肢不举,盖脾因邪胜也;食多而瘦者,胃伏火邪于气分则能食,虽多食而不能生肌肉也。



伤食夹气感寒者,宜消食顺气表寒也。


行气香苏散 治内伤生冷,饮食浓味坚硬之物,肚腹胀满疼痛,外感风寒湿气,头疼身热憎寒,遍身骨节麻木而痛,七情恼怒相冲,饮食不下、心腹气痛。


紫苏 陈皮 香附 乌药 川芎 羌活 枳壳(麸炒) 麻黄 甘草 因湿加苍术。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温服。外感风寒加葱白三根;内伤饮食加山楂、神曲炒。



饮食停积,痞胀作痛者,宜消导也。属热积者,宜∶


枳实大黄汤 治胸腹有食积,大便不通者。


枳实 浓朴(去皮) 大黄 槟榔 甘草 腹痛甚加木香。


上锉一剂,水煎,空心热服。以利为度,不可再服。


消滞丸 消酒、消食、消水、消气、消痞、消胀、消肿、消积、消痛。此药消而不见,响而不动,药本寻常,其功甚捷。


黑牵牛( ,取头末,二两) 香附米(炒) 五灵脂(一两)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生姜汤下。



属冷积者,宜∶


内消散 治过食寒硬之物,食伤太阴,或呕吐痞满胀痛。


陈皮 半夏(姜制) 白茯苓(去皮) 枳实(去瓤,麸炒) 山楂肉 神曲(炒) 砂仁 香附 三棱莪术 干生姜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沉香化滞丸 消积滞、化痰饮、去恶气、解酒积、中满呕哕恶心。


沉香(五钱) 蓬术(醋炒、三两) 香附(炒) 陈皮(各一两) 木香 砂仁 藿香 麦芽(炒)神曲(炒)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沸汤下。



饮食不思、痞闷者,胃寒也。


香砂养胃汤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口不知味、痞闷不舒。


香附(炒) 砂仁 苍术(米泔制,炒) 浓朴(姜汁炒) 陈皮(各八分) 人参(五分) 白术(去芦,一钱) 茯苓(去皮,八分) 木香(五分) 白豆蔻(去壳,七分) 甘草(炙)


上锉剂,姜枣煎服。脾胃寒加干姜、官桂;肉食不化加山楂、草果;米粉面食不化加神曲、麦芽,生冷瓜果不化加槟榔、干姜;胸腹饱闷加枳壳、萝卜子、大腹皮,伤食胃口痛加木香、枳实、益智,伤食泄泻加干姜、乌梅、白术;伤食、恶心呕吐加藿香、丁香、半夏、乌梅、干姜。



饮食不化到饱者,脾虚也。


香砂六君子汤 治脾虚不思饮食,食后到饱。


香附(一钱) 砂仁(五分) 人参(五分) 白术(一钱) 茯苓(去皮) 半夏(姜制) 陈皮(各一钱)木香(五分) 白豆蔻 浓朴(姜汁炒,一钱) 益智仁 甘草(炙。各五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胃口恶寒、呕吐不止去木香、益智仁,加丁香、藿香,名藿香安胃汤。



饮食自倍者,脾胃两伤也。


香砂平胃散 治伤食。


香附(炒,一钱) 砂仁(七分) 苍术(米泔制,炒,一钱) 陈皮(一钱) 甘草(五分) 枳实(麸炒,八分) 木香(五分) 藿香(八分)


上锉一剂,姜一片,水煎服。肉食不化加山楂、草果;米粉面食不化加神曲、麦芽;生冷瓜果不化加干姜、青皮;


饮酒伤者加黄连、干葛、乌梅;吐泻不止加茯苓、半夏、乌梅,去枳实。



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


葛花解酲汤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白豆蔻 砂仁 葛花(各五钱) 木香(五分) 青皮(三分) 白茯苓 陈皮 猪苓 人参(各一钱半)白术 神曲(炒) 泽泻 干生姜(各二钱)


上为末和匀,每服三钱,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论云∶此盖不得已用之,岂可恃赖日日饮酒耶?


是方气味辛温,偶因酒病,服之则不损元气,何者敌酒病故也。若频服之,损人天年也。


神仙不醉丹


白葛花 白茯苓(去皮) 小豆花 葛根 木香 天门冬(去心) 缩砂仁 牡丹皮 人参(去芦)官桂 枸杞子 陈皮 泽泻 海盐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热酒送下。一丸可饮酒十盏,十丸可饮酒百盏。



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


太和丸 治元气脾胃虚损,不思饮食、肌体羸瘦、四肢无力、面色痿黄,专补气生血、健脾养胃、开胸快膈、清郁化痰、消食顺气、平和调理之剂。


人参(去芦,五钱) 白术(去芦,土炒、四两) 白茯苓(去皮,半两) 陈皮(一两) 半夏(面炒,二两二钱) 枳实(麸炒,一两) 黄连(姜汁炒,一两) 当归(酒洗,一两) 山楂(蒸,去子,一两)木香(五钱) 白芍(酒炒,一两半) 香附(童便炒,一两) 神曲(炒,一两半) 麦芽(炒,一两半)白豆蔻(去壳,一两三钱) 龙眼肉(一两三钱) 大粉草(炙,七钱)


上为末,荷叶一个煎汤,打仓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九,不拘时,米汤送下。


一人患因房劳后,吃红柿十数枚,又饮凉水数碗,少顷,又食热面数碗而心腹大痛。予诊六脉沉微而气口稍大,此寒热相搏而致也。以附子、干姜、肉桂、枳实、山楂、神曲、莪术、香附一服立止。后浑身发热,又以小柴胡汤一剂而安。


一人腊月赌食羊肉数斤,被羊肉冷油冻住,堵塞在胸膈不下,胀闷而死。诸医掣时。余见六脉俱有,用黄酒一大坛,温热入大缸内,令患人坐于中,众手轻轻乱拍胸腹背心,令二人吹其耳,及将热烧酒灌之,次服万亿丸,得吐泻而愈。


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渣滓.下出幽门.达大小肠.而为粪.以出于谷道.其清者.倏然而化.根据脾气而上升于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体.为汗液津唾.助血脉.益气力.为生生不息之运用也.其清中之浊者.下入膀胱而为溺.此虞天民医学正传所论.其言水谷消化之道甚明.故全录之.凡食不化者.责之于脾.六君子汤主之.水不化者.责之于肺.二陈汤.加防己桑皮桔梗木通治之.消渴者肺火也.甘露饮加花粉治之.消谷者胃火也.白虎汤.加黄连人参枳壳浓朴生地黄治之.饮一溲二.为下消.肾虚也.肾气丸主之.食入即吐.为火逆.泻心汤加生姜竹沥治之.但用水漱口.而不欲饮者.多是经脉中有瘀血.宜四物汤.加红花血通干漆冰片葱白桃仁治之.食入良久.翻胃吐出.或不化而飧泄者.为脾不磨食.六君子汤.加肉豆蔻破故纸吴茱萸五味子治之.


夫人之所以能化食思食者.全赖胃中之津液.吾于总论已详言之.有津液则能化食.能纳食.无津液则食停不化.观停食病.食入反吐.粪如羊屎.可知无津液则食不能化之故矣.观噤口痢.咽干津竭.食不得下.可知无津液则食不能纳之故矣.痢证噤口者.另详便血门.膈食不化.以及血虚津枯.不思饮食者.宜用左归饮.加天花粉人参玉竹党参莲米白芍芝麻治之.


一凡平人内伤饮食.多是中寒洞泄.治宜理中汤.平胃散.以温燥之.若失血之人.内伤饮食.则反多壅实生热之证.往往手足潮热.口干气逆.冲脉作咳.若用温燥之药.不惟饮食不化.且更加壅热矣.用小柴胡汤.加枳壳浓朴大黄.轻则加莱菔子麦芽.越鞠丸加减亦治之.


经义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元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食入于阴,长气于阳。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水谷之邪气感,则害于六腑。


○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


○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黄,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KT 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


帝曰∶怯士之得酒,怒不避勇士者,何脏使然?少俞曰∶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 悍,其入于胃中则胃胀,气上逆满于胸中,肝浮胆横;当是之时,固比于勇士,气衰则悔,名曰酒悖也。(《灵枢》)


哲言


《经》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又云∶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乃浑言之也。分之为二∶饮也,食也。饮者水也,无形也。《经》又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形寒饮冷则伤肺。肺病则为喘咳、为肿、为泻,轻则发汗,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重而蓄积为满者,利下之。食者物也,有形也。《经》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 为痔。又云∶食伤太阴厥阴,气口大于人迎两三倍者,或呕吐、痞满,或下利肠 。治分寒热轻重,轻则内消,重则除下,亦有宜吐者。《经》云∶在上者因而越之。然不可过剂,过则反伤脾胃。盖先因饮食自伤,又加之以药过,脾胃复伤,气愈不化,食愈难消矣。(李东垣)


水谷入胃,其浊者为渣滓,下出幽门,达大小肠而为粪,出于谷道;其清者化而为气,上升于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灌溉乎四体,而为汗液津唾,助血脉,益气力,为生生不息之运用也;其清中之浊者,下入膀胱而为尿,出于小便;其未入而在膀胱之外者,尚为浊气,既入而在膀胱之内者,即化为水也。(《医学正传》)


百谷入胃,虽酸、苦、甘、辛、咸、淡者,味必变酸,而酸为木味,谷初入胃,亦若春生故耳。吾见食入顷而吐者必酸,再顷之必苦矣。苦是夏令,而味已二变矣。又再之必甘,是化成之天也。于兹时,清者为气、为津、为液、为髓、为血,浊者为便、为溺,已判然于其间。得秋味辛散,则内外上下,各得其所。若不及秋辛者,其溲如蜜,是失四变矣。若气血各归其道,是得冬藏,其味合咸;而汗,而血,而眵,而涕,而溲,皆咸者,是五变其味,谷化成始成终者也。《经》谓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者,此之谓乎。(卢不远)


伤饮


酒为水谷之液,血亦水谷之液;酒入中焦,必求同类,故直走血分。《经》曰∶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此之谓也。然血者神气也,血属阴而性和;酒者淫气也,酒属阳而性悍。凡酒入血分,血欲静而酒动之,血欲藏而酒逐之,故饮酒者,身面皆赤,此入血之征,亦散血之征也。


○酒本狂药,大损真阴,惟少饮之,未必无益,多饮之,难免无伤,而耽饮之,则受其害者,十之八九焉。且凡人之禀赋,脏有阴阳,而酒之性质,亦有阴阳。盖酒成于酿,其性则热,汁化于水,其质则寒。若阴虚者纵饮之,则质不足以滋阴,而性偏动火,故热者愈热,而病为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喘嗽、躁烦、狂悖等证,此酒性伤阴而然也。若阳虚者纵饮之,则性不足以扶阳,而质留为水,故寒者愈寒,而病为鼓胀、泄泻、腹痛、吞酸、少食、亡阳、暴脱等证,此酒质伤阳而然也。故纵酒者,既能伤阴,尤能伤阳,害有如此。(张景岳)


夫酒者清冽之物,不随浊秽下行,惟喜渗入者也。渗入之区,先从胃入胆,胆为清净之腑,同气相求,然胆之摄受无几;其次从胃入肠,膀胱渗之,化溺为多。逮至化溺,则所存者,酒之余质,其烈性,惟胆独当之。每见善饮者,必浅斟缓酌,以俟腹中之渗,若连飞数觥,则倾囊而出耳。(喻嘉言)


酒者,五谷之津液,米曲之华英,虽能益人,亦能损人,何者?酒有大热大毒。大寒凝海,惟酒不冰,是其热也;饮之易昏,易人本性,是其毒也。若避风寒,宣血脉,消邪气,引药势,无过于酒也。若醉饮过度,盆倾斗量,毒瓦斯攻心,穿肠腐胁,神昏志谬,目不见人,此则丧生之本也。(《医方类聚》)


补编


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乃无形之物也。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其次莫如利小便,使上下分消其湿。今治酒病,用酒症丸,及牵牛、大黄下之,是无形元气受病,反下有形阴血,乖误甚矣。(《兰室秘藏》)


治酒病,宜发汗。若利小便,炎焰不肯下行。故曰∶火郁则发之,以辛温散之,是从其体性也。是知利小便,则湿去热不去。若动大便,尤为疏陋。盖大便者有形之物,酒者无形之物,从汗发之,是为近理,湿热俱去。故治以苦温,发其火也;佐以苦寒,除其湿也。


○按酒之为物,气热而质湿,饮之而昏醉易狂者热也,宜以汗去之;既醒则热去而湿留,止宜利小便而已。二者酌而用之,葛花解酲汤备矣。(王好古)


酒性虽热,体同于水。东垣乃谓饮者无形之物,此亦不能无疑;既待发汗利小便以去之,其可谓无形之物乎?(朱丹溪)


《准绳》书中,载有人伤酒发热,治以补剂加葛根,犹不禁其散,极言鸡距子之妙。赵以德治酒病,用鸡距子而愈,即此物也。苏州呼为“密六曲”,徽州呼为“金钩子”,九月有之。(《折肱漫录》)


伤食


食之欲也,思盐梅之状,则辄有所唾,而不能禁;见盘肴之盛,则若有所吞,而不能遏。饥思啖牛,渴思饮海,故欲之于人也如贼,人之于欲也如战。(谭子)


食物有三化∶烹煮糜烂日火化,细嚼缓咽曰口化,蒸变传送曰胃化。(秦西水)


宜少毋食多,宜饥毋食饱,宜迟毋食速,宜热毋食冷,宜零毋食顿,宜软毋食硬。此六者,调理脾胃之要法也。(《冯氏锦囊》)


恶食者,心下痞闷,见食恶食,甚则恶闻食臭。不能食者,心下不痞满,自不能食。饥不欲食者,心下自不嗜食,若饥状。(《医阶辨证》)


冷食伤血,热食伤气,饱食伤胃,饥食伤脾;着气而食伤肝,食而着气伤脾;不意食而食伤脾,倍于常而食伤肠胃。


○人寤食而寐则否者何?人目张则卫气出外,目闭则卫气入内。卫气出外,主一身之动静云为,而脏腑空虚,故须饮食以助之;卫气入内,则百骸皆逸,其气默行于脏腑,故不食。是以寤食而寐则否也。(《医参》)


食则易饥,非火也。盖脾胃以气为主,气属阳,脾胃之阳已虚,又被苦寒之药,以泻其阳,则阳愈虚,而内空竭,须假谷气以扶助之,故易饥而欲食,食亦不生饥肉也。《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曰∶饮食不为肌肤。其斯之谓欤?(汪石山)


胃主受纳,脾司运化,故不食皆为中土受病。然胃之土,体阳而用阴;脾之土,体阴而用阳。胃实则痞满、气胀,胃虚则饮食不甘;胃热则饥不能食,胃寒则胀满不食。


○夫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实更虚,其气乃居。若醉饱过度,或感风寒,或着气恼,以致填塞胸中,胃气不行,忽然厥逆昏迷,口不能言,肢不能举,此名食厥。(《张氏医通》)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必致延剧。然有当禁食与不当禁食之两途∶如伤寒邪传阳明,胃有燥热昏谵者;又如干霍乱之上下不通;或正值吐泻之际;或斑痧未透于表;或瘟疫邪客膜原;或疟邪交战之时;或六淫之邪,充塞弥漫,呕恶痞胀;或伤食恶食等证,凡此禁其谷食可也。其余诸证不食者,当责之胃阳虚、胃阴虚,或湿热阻气,或命门火衰。要知淡饮淡粥,人皆恶之;或辛或咸,人所喜也。或其人素好之物,亦可酌而投之,以醒胃气,惟酸腻甜浊不可进。(《临证指南》)


补编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金匮》)


食在上者吐之。《经》曰∶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盖阳火之根,本于地下;阴水之源,本于天上,故曰水出高源。食填闷乱,则两寸必盛;源塞流穷,则两尺自绝。吐去上焦之物,则金能生水,而肝木发生之气,亦得畅达耳。


○食在中者消之。食既下膈入胃,则不可吐,强吐之亦不能尽出;又不宜遽用下药,下早则伤中气,而清纯冲和之气,并为之下陷矣。故杂病酒积,下早每作痞气,当健脾消导为主。


○食在下者下之。如有食积,肠腹绞痛,手不可按者,不得不下。寒积用热药下之,热积用寒药下之。(《证治准绳》)


凡水谷入胃,随阳道而上升,则化液化精;随阴道而下溜,只完水完谷。


○脾气不健,水谷挟冷而填及太阴,非真实可知。此处邪正分争扰攘,甚而拒关,则阴阳之往来于上下者,遂惊惶错乱,各抵关而奔还,势使然也。乱实起于中焦,故乃抚其中焦,但求复我少火之阳,不必祛彼冷食之伤,以既伤在食,不可更伤以药,此清净画一之治也。


○食填太阴,抑遏少阳之气,碍其升路,则腹之胀痛,多连及胁。食填胃口,阻住膻中之气,碍其降路,则腹之胀痛,多连及心。部署虽殊,总宜酌以卑监之土则温之,敦阜之土则平之。


○五味入胃,五脏皆争欲得之,所恃为之作陈平,而各归其所喜。攻使得长养于五脏者,胃肠之力也。胃肠一虚,即为失宰,以致所喜非所得,所得非所喜,口中滋味,何由得美?稼穑既不作甘,又何由归形归化,以补精益气欤?所以滋味一失,寒热辄生,以中气虚寒,阳从外徙,无有定处故也。意欲招回此阳,使得温里宣外,仍宰厥职,则非理中不可。


○脾虚不磨,由胃阳之不运也。凡阳虚者,诸阴皆得凑之,冷食之伤,阴邪内犯,而寒中也。


故散寒行滞,燥湿舒脾,可以兼施,要莫外于温者为是也。(程郊倩)


饮食虽入中焦,其变化精微,实赖少火上蒸。中年之后,大病之余,元阳亏损,不能熟腐水谷,因而衰馁,易于停食,作痞作痛,为呕为泻,宜补火生土。譬之釜底加薪,水谷易熟也。(《玉机微义》)


虚人饮食所伤,及外感暴病新愈之后,当用六君子汤,理胃为主。内伤劳倦,及久病之后,当用补中益气汤,理脾为主。理脾则百病不生,不理脾则诸病续起。


○老人、虚人,易于伤食,或膨胀痞闷,或腹满作泻,当消补兼施,宜常服资生丸。


○伤食后,健脾须用枳术丸,合天行健之意。健者动也,内有枳实之动,能助脾之消磨运动耳。(李东垣)


夫饥饿不饮食与饮食太过,虽皆失节,然必明其二者之分∶饥饿胃虚,此为不足;饮食停滞,此为有余。


惟其不足,故宜补益;惟其有余,故宜消导,人之盛衰不同也。又有物滞气伤,必须补益消导兼行者;亦有物暂滞而气不甚伤,宜消导独行,不须补益者;亦有既停滞而复自化,不须消导,但当补益者。易老枳术丸,虽曰消导,固有补益之意存乎其间。若有形之物,非枳术丸所能去,则备急丸之属推逐而去之。观此则知消导补益之理矣。(朱丹溪)


当今方家,以平胃散出入增减,为调脾胃之准绳。盖平胃者,胃中高阜,则使平之,一平即止,不可过剂,过剂则反成坎矣。而枳术丸尤甚,今人以此丸为补脾之药,朝服暮饵,更益橘、半、香、砂,则又甚矣。至若山楂、神曲、麦芽,世常用之,山楂能化肉积,产妇儿枕痛者,煎服立化。不可轻用曲 者,以米与水在瓷缸中,藉曲以酿成酒,藉 以酿成糖;人身脾胃非瓷缸比,原有化食之能,今食不化,其所能者病也,只补助其能而自化。(《赵氏医贯》)


食填太阴,须健脾胃,候胃气转动,自能消化;如用克伐,非惟无益,而元气反耗矣。仲景制理中治中,实为祖方也。(王协中)


凡饮食不消,胸膈胀闷,须加行气药于消导剂中。予常治胸膈痞滞,饮食胀闷,用白术、陈皮、枳实、楂肉,加香、砂为丸,服之少顷,呕气数声,胸膈即宽,饮食即进,此皆行气之功。固虽伤于热食,须用芩、连,亦必加香、砂方效。不然,食方凝结,又益以寒凉,食安得行,气安得化,因成脾泄中满者多矣。(余傅山)


伤食,医多妄下,使清气下陷,则浊气不得下降,反生 胀。故东垣治以补中益气汤,升其下陷之清气,则浊气自降。


○俗有以食消食之法,以饭肉等所伤之物,烧灰为末,用酒或陈皮汤下颇效。此物不甚伤脾,可用。有以酒药烧灰服者,又有服生酒药者,最为峻厉,不宜用。(《折肱漫录》)


凡消食之药,丸、散优于汤液。盖无形之气,以无形散之;有形之积,以有形消之。(许宣治)


脉候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脉数而滑,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金匮》)


伤食,脉有滑、涩之异。脾虚不能鼓运,胃虚不能熟腐,故其脉不滑而涩。若人迎紧盛,气口滑者,停食感冒也。(《张氏医通》)


选案


吴成章弟,八岁,发热闷乱,大便不通,医作感证治。予曰∶此得之伤食,因发散太过,遂成虚热,风药燥血,故不便耳。先用六味汤加苁蓉,下黑矢十数枚;后用补中益气汤,诸证悉除。此伤食妄投发散,血燥肠枯,所伤之食愈秘而不出也。(高鼓峰)


一人病停食,医投消导药,将食逼坠少腹,其痛异常,便终不出,坐则一囊坠下,卧则倒入腹中,脉沉迟细,唇舌灰白,用补中益气汤加姜、桂,便出痛愈。


○一儿发热七昼夜不退,昏睡不食,幼科看过,总不退热,虑其动惊。余视其儿,目闭颊红,唇紫舌黄,腹硬拒按,此火邪由食遏而成,清之则食不化,表之徒伤元气,方用浓朴、枳壳、山楂、麦芽、草果、大黄,服药二时,大解三次,热退卧安,早起即索饮食,嬉戏如常。(吴天士)


[总诀]胃司饮食命之根,欲恶之间得病情。单指积停一端说,非吾所谓个中人。


饥而思食,每食又不能多者,脾强而胃弱也。宜重订助胃丸。


苍术(二钱) 甘草(一钱) 砂仁(二钱) 陈皮(二钱) 生姜(一钱) 吴萸(一钱) 半夏(二钱) 白蔻(一钱) 檀香(一钱) 党参(三钱) 云苓(二钱) 大枣(二枚)


歌曰∶饥思饮食反嫌多,胃弱脾强姜草和。


再入砂陈萸术枣,参苓白蔻夏檀科。


食而善饱,每饱又作反胀者,胃强而脾弱也。宜抑胃扶脾汤。


麦冬(三钱) 黄连(二钱) 党参(三钱)白术(三钱) 山药(二钱) 木香(一钱) 白芍(二钱) 麦芽(二钱) 黄精(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食而善饱胀翻增,弱在脾经谷不胜。


薯术香连参芍草,黄精冬麦效堪凭。


(伯未按∶蜀刻本无山药、黄精、多干姜、肉蔻。)


不善于食,而并不思饮食者,脾胃两皆虚也。宜建中复理汤。)


桂枝(二钱) 白芍(三钱) 饴糖(三钱) 党参(三钱) 白术(三钱) 干姜(一钱) 甘草(一钱) 大枣(三枚)


歌曰∶不思饮食土全虚,桂芍饴糖暖气嘘。


参术干姜同枣草,建中汤服饭如初。


喜饮冷水,以及消渴不止者,胃中虚热故也。宜原方甘露饮。


生地(三钱) 熟地(三钱) 天冬(三钱) 麦冬(三钱) 黄芩(三钱) 枳壳(一钱) 石斛(三钱) 茵陈(三钱) 枇杷叶(三钱) 甘草(一钱)


歌曰∶喜吞冷水病中消,二地生津力颇饶。


芩枳二冬茵斛草,枇杷加入病和调。


喜饮热汤,或兼腹痛厥利者,脾部之虚寒也。宜附子理中汤。


附子(三钱) 白术(三钱) 人参(三钱) 生姜(二钱) 甘草(一钱)


歌曰∶脾部虚寒喜热汤,理中术附与生姜。


人参补益同甘草,仲景真方请细详。


伤食腹痛,兼见吐酸嗳腐者,宿食停不去也。宜加减平胃散。


苍术(二钱) 陈皮(二钱) 浓朴(一钱) 甘草(一钱) 大黄(一钱) 生姜(一钱) 神曲(二钱)


歌曰∶食伤腹痛用陈皮,苍术生姜朴草随。


神曲大黄还共煮,胃平食去此方宜。


食入气呛,因而哽噎不下者,肺气不下降也。宜降脾平胃散。


百合(三钱) 阿胶(二钱) 半夏(三钱) 麦冬(三钱) 杏仁(三钱) 枳壳(一钱) 细辛(五分) 五味(七分)


歌曰∶食时气呛用辛冬,百合阿胶半夏从。


枳味杏仁同理气,降脾平胃咽方通。


食必饮送,无饮即不下咽者,胃气不下降也。宜甘蜜半夏汤。


半夏(三钱) 党参(三钱) 白蜜(一两) 甘澜水(一斤)


歌曰∶食无饮送即难吞,只取生津不取温。


半夏人参和白蜜,甘澜水服胃阴存。


(伯未按∶若因老年血槁者,用地黄、麦冬、当归浓煎,入乳汁、韭汁、桃仁泥和匀呷下。)


饮伤腹满,兼见小便不利者,膀胱气不化也。宜原方五苓散。


白术(三钱) 云苓(三钱) 猪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二钱)


歌曰∶饮伤腹满溺难通,总系膀胱气不融。


白术二苓同桂泽,生津利水有奇功。


肿时不食,为痛伤胃气,溃后痛止,自能食也。垣云∶疮疡食肉,反补胃气,乃自弃也。此禁之膏粱丹石之变,非藜藿及虚弱者之通论也。若脾胃弱者,即有所禁忌,亦当少与之,不与则逆其胃气,反不思食。禁忌之要,在生冷伤脾,硬物难化,肥腻滑肠,惟宜斟酌与之可也。又服药后,忌饮冷水,犯之效迟,脓必再作。


痘疮既出。全藉脾胃安和。进纳饮食。则易浆易靥。自四五日以至痂落之后。饮食不减。二便如常。虽不起发不红绽。或陷塌。用药得宜。可保无虞。若乳食减少。兼之泄泻。则元气日衰。虽无前证。日后必至有变。药亦难效。岂能保其无事哉。若胸前稠密。毒瓦斯伤脾减食者。消毒饮加黄芩、山楂、紫草、人参。有伤食腹胀不食者。枳术丸。有痘出太多。中气暴虚不食者。四君子加糯米。有痘已痂起而不能食。身无热者。调补脾胃为主。凡四五日前不食而便秘者。此毒盛于里。犹为可治。至六七日后。反不能食。则变证百出。纵药何益。有禀受壮实而发于五岁之外者。又不可一例而论也。又有痘起之后。能食易饥者。此胃大热。不久而变生焉。大便秘者。四顺饮加连翘、牛蒡微利之。不秘者。芍药汤加茯苓、木通、牛蒡子以和之。又有饥欲食而不能者。必喉舌有痘。难于吞嚼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