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涌水

《圣济总录》:涌水

《医述》:涌水

论曰∶《内经》言,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病也。夫肾为肺之子而主水,大肠为肺之府而为传道之官,肺受寒邪,宜传于肾。肾受寒邪,则其水闭郁而不流,水无所归,故客于大肠而不下。夫水性流下,今乃客于大肠,不得宣通,而其证涌溢,如囊裹浆也。


治涌水,腹中动摇作水声,兼痰饮腹胁胀满。旋复花丸方。


旋复花 桂(去粗皮) 枳实(去瓤,麸炒) 人参(各一两一分) 干姜(炮) 芍药白术(各一两半) 赤茯苓(去黑皮) 野狼毒 乌头(炮裂,去皮脐) 石(各二两) 细辛(去苗叶)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心) 葶苈(隔纸炒) 浓朴(去粗皮,姜汁炙) 吴茱萸(汤浸洗,炒) 芫花(醋浸半日,炒焦)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一两) 甘遂(炒三分)


上二十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酒下,日二,不知,稍加丸数,以知为度。


治涌水腹满。大黄附子丸方。


大黄(锉,炒) 旋复花 附子(炮裂,去皮脐) 赤茯苓(去黑皮) 椒目 桂(去粗皮)芫花(醋浸,炒焦) 野狼毒 干姜(炮) 芍药 枳实(去瓤,麸炒) 细辛(去苗叶各二两)


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熟水下,渐增之,早晚食前、临卧各一服。


治涌水腹满不坚,疾行则濯濯有声。葶苈丸方。


葶苈(隔纸炒) 泽泻(各一两) 猪苓(去黑皮) 椒目 桑根白皮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 牵牛子(炒各半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白汤下,不知,加至三十丸。


治涌水腹满,肠间有水声。椒目丸方。


椒目 防己 大黄(锉,炒各一两) 葶苈(隔纸炒一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三丸,食前温水下,日三。渴者,加芒硝半两。


治涌水。猪苓丸方。


猪苓(去黑皮三分) 牵牛子(炒一两) 葶苈(隔纸炒半两) 桑根白皮(锉各一两)赤小豆(炒半合) 郁李仁(汤浸去皮,炒) 防己(各一两) 大腹子(和皮锉三个) 生姜(切,焙一


上九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米饮下,未效,加至二十丸,日二.治涌水及支满癖饮。干枣汤方。


大枣(去核十枚) 大戟(炒) 甘遂(炒) 大黄(锉,炒)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芫花(醋浸,炒焦) 荛花(各半两)


上七味, 咀如麻豆。每服半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早晚食前温服,以利为度。


治涌水。槟榔丸方。


槟榔(煨) 牵牛子(炒) 赤小豆(炒) 郁李仁(汤浸去皮,炒) 桑根白皮(锉)肉豆蔻(去壳)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各一两)


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以温水下,日再。


治涌水。海蛤汤方。


海蛤 紫菀(去苗土) 远志(去心各一两) 大戟 木香 防己(各半两)


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热服。若取下恶水,即以白粥补之。禁盐一百二十日,兼不得服芫花甘遂药。


治涌水,诸般水肿。商陆丸方。


商陆(切,焙一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 木香(一两) 赤小豆面(四两)


上四味,捣罗为末,以新汲水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二十丸,橘皮汤下。


治涌水,心下如有数升油囊,泶泶作声,日不欲食,但欲饮水,久病则成瘕。蓖麻单方


蓖麻子(去皮二十枚)


上一味熟研,以水解得三合。清旦顿服尽,日中当吐下青黄如葵汁。病不尽,即三日更增十枚,服如上法,以病尽为度。五日内只吃白糜粥。


治涌水小便涩,卧即喘息。猪苓饮方。


猪苓(去黑皮) 桑根白皮(锉,炒) 防己 百合 郁李仁(研各一两半) 瞿麦(一两) 木通(锉二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涌水肠鸣腹大,通草饮方。


木通(锉三两) 桑根白皮(锉,炒) 石苇(去毛) 赤茯苓(去黑皮) 防己 泽泻(各一两


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如人行五里再服。


治涌水腹满,小便难。葶苈丸方。


葶苈子(炒一两半) 硝石(二两) 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研二两半)


上三味,捣罗为细末,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木通汤下十丸,日二服。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如囊裹浆水之状也。(《素问》)


肾为肺之子而主水,大肠为肺之腑而为传道之官。肺受寒邪,则传于肾,肾受寒邪,则水闭郁而不流,水无所归,则客于大肠而不下。且水性流下,今乃客于大肠,不得宣通,故其涌溢如囊裹浆水也。(《圣济总录》)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