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本草求真》:热

《陈氏幼科秘诀》:热

《冷庐医话》:热

《医述》:热

《友渔斋医话》:热

《张氏医通》:热

《周慎斋遗书》:热

热者。寒郁内成之意。因其平素有火。加以寒郁。而热成矣。(脏阳生热为真热。)若脏气素阴。则寒虽入。而热不生。在初惟见无热恶寒。至夜方有热见。且有平素无热。因于火虚而阳上浮。其症有似于热。又或中有食滞。上不宣泄。而身时见热作。皆非真正纯热之谓。(脏阴或热为假热。)所以治热须分表里阴阳。及有积热、伏热、热毒、似热之异也。但世仅知苦寒解热。而不知其邪初在表。热未内结。其可不用升麻干葛柴胡秦艽。及或夏枯草之类以散之乎。热挟有风。而症见有鼻渊目翳。其可不用辛夷木贼蕤仁冰片决明子薄荷炉甘石青葙子之类以解之乎!热挟有湿。而症见有面垢不仁。肌肤痿痹。其可不用香薷芜荑以解之乎!热挟有痰不散。而症见有目翳痘痈。其可不用海石以散之乎!血瘀不散。而症见有肝虚目翳。疮疡恶毒。其可不用锻石谷精草以治之乎!热不在经。而在于膈。而症见有欲吐不吐。其可不用木鳖栝蒌胆矾等药以治之乎!此散表热之大概也。若热已在于里。法当用泻。然泻脾则不外乎石斛白芍。泻胃则不外石膏朴硝大黄。泻肺则不外乎黄芩知母。泻大肠则不外乎黄芩生地。泻心则不外乎连翘山栀黄连。泻肝则不外乎胆草青黛。泻胆则不外乎前胡。泻肾则不外乎童便食盐。(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泻膀胱则不外乎猪苓泽泻黄柏。余则看症酌增。此泻里热之大概也。若热久伏不发。其热最深。其药亦不越乎知连芩柏。(经曰。以苦发之。)但总不得妄行升发以助其势。如春温夏热之有禁用干葛升麻麻黄桂枝柴胡之类是已。此泻伏热之大概也。至于热挟有湿。药亦不外清利之味。然亦须分病症轻重。轻则用以通草茯苓等药以渗。重则用以泽泻木通车前灯草扁蓄萆 海金沙防己茵陈地肤子猪苓滑石等药以为泻。再重则有大戟芫花甘遂等药以为之伐。此热之大概也。他如热入于血。(血热。)而症见有蓄血便血等症。则当按其破血之剂以进。久积而热不化。(积热。)


则当用以黄芩黄柏知母之类以投。久积久毒不解。(热毒。)则当用以连翘牛蒡绿豆金银花蒲公英金汁人中黄之类以治。惟有真阴素亏。真阳失守。无根之火浮溢于表。外极似热。而内则无真正热症热脉可据。(假热。)惟当用以附子理中。及或附桂八味。方可回生。凡此皆属治热之品。但不可尽以热属内实。而概用以苦寒。以伤其胃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水胜火。故治以咸寒。甘胜咸。佐之所以防其过。必甘苦者。防咸之过。而又以气作实也。热淫。故以酸收之。热结。故以苦发之。)五运。(少阴司天。子午。少阴在泉。卯酉。)


〔〕


决明子(肝) 夏枯草(肝) 柴胡(胆) 干葛(胃) 升麻(胃) 秦艽(肠胃) 野菊花(肝肺) 淡豆豉(膈上) 香薷(肺胃心)


〔散风热〕


辛夷(肺) 蕤仁(肝) 决明子(肝) 薄荷(肝肺) 青葙子(肝) 炉甘石(肝)木贼(肝胆)


〔热〕


芜荑(皮肤骨节)


〔痰〕


海石(肾)


〔散血热〕


锻石(骨节皮肤) 谷精草(肝)


〔吐痰〕


木鳖(热毒) 栝蒌(肺膈热) 胆矾(肺膈风热)


〔泻脾热〕


石斛 白芍


〔泻胃热〕


雪水 柿蒂 大黄(大肠胃) 竹茹(胃肺) 竹叶 元明粉(大肠胃) 漏芦白头翁(大肠胃) 人中黄(大肠胃) 金汁 梨(胃肺) 西瓜(胃心) 珍珠(胃肝心)芦根 犀角 蒲公英 粳米 石膏 柿干(胃肺) 柿霜(胃肺) 雷丸 朴硝(大肠胃) 绿豆(胃大肠) 刺 皮 贯众


〔泻肺热〕


马兜铃 青木香 百草霜 通草 车前子(肺肝) 贝母(肺心) 牵牛 石苇牛子 金银花 山栀子(肺心) 白薇 知母 沙参 薏苡仁 百部 百合(肺心) 黄芩(大肠肺) 芙蓉花 柿霜(肺胃) 柿干(肺胃) 土贝母(肺心) 竹茹(肺胃) 梨(肺胃) 蛤蜊 粉太行山党参


〔泻大肠热〕


白头翁(大肠胃) 人中黄(大肠胃) 生地 朴硝(大肠胃) 大黄(大肠胃)黄芩(大肠肺膀胱) 绿豆(大肠胃) 蜗牛 玄明粉(大肠胃)


〔泻心热〕


代赭石 木通 瞿麦 牛黄(心肝) 天竺黄 连翘 山栀子(心肺) 西瓜(心胃) 黄连 辰砂 百合(心肺) 郁金 莲须 贝母(心肺) 钩藤 珍珠(心肝胃) 土贝母(心肺) 川楝子(心胞膀胱心)


〔泻心包热〕


川楝子(心胞膀胱心)


〔泻肝热〕


代赭石 石南叶 琥珀(肝肾) 车前子(肝肺) 牛黄(肝心) 前胡(肝胆) 秦皮空青(胆肝) 铜青(肝胆) 蒙花 石决明 珍珠(肝心胃) 凌霄花 生枣仁 芦荟


〔泻胆热〕


空青(肝胆) 绿青 铜青(胆肝) 熊胆 青鱼胆 胆矾 前胡


〔泻肾热〕


琥珀(肾肝膀胱) 防己 青盐 秋石 寒水石 龙胆草(胆肝) 食盐 童便 地骨皮


〔泻膀胱热〕


猪苓 泽泻 地肤子 茵陈 黄柏 黄芩 龙胆草(膀胱肾肝) 川楝子(心胞膀胱心)


〔泻脾湿热〕


白藓皮(肠胃大肠) 木瓜(脾胃肾) 蚯蚓 薏苡仁(脾胃大肠) 紫贝 皂矾(肝脾) 白矾 商陆 郁李仁


〔泻胃湿热〕


蓄 白藓皮(大肠胃脾) 木瓜(胃脾肾) 苦参(胃肾大肠) 茵陈 刺 皮(大肠胃) 白薇 寒水石(胃肾) 续随子 荛花


〔泻肺湿热〕


黑牵牛 黄芩(小肠肺) 石苇 车前子 通草 薏苡仁(肺脾) 葶苈


〔泻大肠湿热〕


防己(大小肠肾) 白藓皮(大肠胃) 苦参(大肠肾胃) 刺 皮(大肠胃)黄连(大肠心) 元明粉


〔泻心湿热〕


木通(小肠心) 黄连(大肠心) 连翘(心肝) 栀子 珍珠(心肝) 瞿麦 苦楝子(心胞膀胱心小肠)


〔泻心胞湿热〕


苦楝子(心胞膀胱心小肠)


〔泻小肠湿热〕


海金沙 赤小豆 木通(小肠心) 生地 赤茯苓 黄芩(小肠心) 防己(大小肠肾) 川楝子(心小肠心胞膀胱)


〔泻肝湿热〕


连翘(肝心) 珍珠(肝心) 皂矾(肝脾) 龙胆草(肝胆膀胱)


〔泻胆湿热〕


龙胆草(胆肝膀胱)


〔泻肾湿热〕


防己(大小肠肾) 木瓜(肾脾胃) 苦参(大肠肾胃) 海蛤 文蛤 琥珀 寒水石(肾胃) 海藻 海带 昆布 茯苓


〔泻膀胱湿热〕


猪苓 泽泻 地肤子 黄柏 田螺 川楝子(心胞心小肠)


〔泻脾血热〕


郁李仁 射干(肝心) 紫贝(肝脾) 姜黄 藕(脾心肝) 皂矾(脾肝) 蚯蚓地榆(大肠胃肝) 槐角(大肠胃肝) 槐花(大肠胃肝) 苏木(胃心) 三七(胃肝) 干漆(胃肝大肠)


〔泻肺血热〕


生地黄(肺心) 紫菀


〔泻大肠血热〕


石脂(大肠胃肝) 槐角(大肠胃肝) 槐花(大肠胃肝) 地榆(大肠胃肝)刺皮 干漆


〔泻心血热〕


犀角 射干(心脾) 童便(心肾) 血余(心肾) 红花(心肝) 辰砂 紫草(心肝心胞) 生地黄(心肺) 熊胆 丹参 没药 郁金(心胞心) 桃仁(心胞心肝) 茜草(心胞心肝) 苏木(心胃) 益母草(心胞心肝) 藕(心脾肝)


〔泻心胞血热〕


紫草(心胞肝心) 郁金(心胞心) 茜草(心胞心肝) 益母草(心胞心肝)桃仁(心胞心肝)


〔泻肝血热〕


白芍 代赭石 蒲公英(肝肾) 青鱼胆 红花(肝心) 地榆(大肠肝胃) 槐角(大肠肝胃) 槐花(大肠肝胃) 侧柏叶 卷柏 无名异 凌霄花 猪尾血 紫草(肝心胞心) 夜明沙 兔肉 旱莲草(肝肾) 茅根 蜈蚣 山甲 琥珀 芙蓉花 赤芍 醋 熊胆莪术 紫贝(肝脾) 灵脂 紫参 蒲黄 血竭 益母草(肝心胞心) 藕(肝心肺) 古文钱(肝肾) 皂矾(肝脾) 归尾 鳖甲 贯众 茜草(肝心胞心) 桃仁(肝心包心) 干漆(大肠肝胃) 三七(肝胃) 虻虫 虫 螃蟹 瓦楞子 水蛭 花蕊石


〔泻肾血热〕


童便(肾心) 地骨皮 血余(肾心) 银柴胡 蒲公英(肾肝) 生牛膝 旱莲草(肾肝) 赤石脂(大肠肾) 自然铜 古文钱(肾肝) 青盐


〔泻肾热痰〕


海石


〔泻肺热痰〕


诃子 栝蒌 花粉 白果 杏仁 旋复花


〔泻脾热痰〕


密陀僧 白矾


〔泻肝膈热痰〕


礞石


〔泻胸膈热痰〕


蓬砂


〔泻心肝热痰〕


牛黄 射干


〔泻心肺热痰〕


贝母 土贝母


〔泻皮里膜外热痰〕


竹沥


〔泻肝胆热痰〕


前胡


〔泻肝脾热痰〕


皂矾


小儿禀赋纯阳,血气热,易生热。有五脏热,五心烦热,四肢壮热,痰涎壅盛,目涩多渴。若上冲咽喉则与气血相搏结成喉闭,宜凉膈散。


凉膈散


山栀 薄荷 黄芩 连翘 元参 桔梗 陈皮 花粉 甘草 石膏 竹叶


甚者朴硝、大黄可加,或止加大黄。


发热有阳陷入阴者,有阳浮于外者。阳陷入阴者,其热自阴分达于阳分,与疟热相似,而实不同疟,为阴阳交争,此为阳陷于阴,故但热不寒,若独用表散药,则药力从阳分而泄,何由入阴分引阳邪而出?用宜孙真人柴胡梅连散,盖以梅连摄柴胡入阴分而出之阳,其邪乃得去也。(说见《小儿诸热辨》。)阳浮于外者,乃表里俱虚,阳气不归元而浮于外也,宜以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气,阳气归内,身体自凉。(说见《慈幼筏》。)此二证一系外感,一系内伤,临证宜详察之。柴胡梅连散∶柴胡、前胡各三钱,胡黄连、乌梅各一钱。上 咀,每一钱,童便一盏,猪肚一枚,猪脊髓一条,韭根白半钱,同煎,不拘时温服。六神散∶四君子加山药、扁豆(姜水浸,去壳炒)、煨生姜、大枣。王孟英读书精细,最有卓识,如论虞花溪治夜热症,独能辨前人之误,详见《古今医案按选》,备录于此。


虞花溪治一妇,年四十余,夜间发热晨退,五心烦热无休止时,半年后,虞诊其脉,六部皆数伏而牢,浮取全不应,与东垣升阳散火汤,(妙!切记此法,今人则竟滋阴降火矣。)四服热减大半,胸中觉清快胜前,再与二帖,热悉退,后以四物加知柏,少佐炒干姜,服二十余帖愈。


余按∶夜热脉数,的系阴虚,因其脉伏且牢,浮取不应,故用升阳散火得效,仍以阴药收功,然阴药用六味及二地、二冬必不效,妙在芎归合知柏,及从治之炒干姜也。王孟英云∶此热在血分,而误治半年,其热愈伏愈深,故脉症如是,补用升阳散火,所谓“火郁发之”也,后以炒干姜佐四物知柏收功,乃血分受病之专剂,与阴虚生热当用阴药者治法有别,误用皆为戈戟。


江氏之注,俞氏之论,皆欠明晰,无怪庸庸者之议药不议病也。


冯楚瞻曰∶潮热之证,有阴阳之分。平旦潮热,自寅至申,行阳二十五度,诸阳用事,热在行阳之分,肺气主之。日晡潮热,自申至寅,行阴二十五度,诸阴用事,热在行阴之分,肾气主之。一以清肺,一以滋肾。若气虚潮热,参、 、熟附,所谓温能除大热也。血行潮热,归、芍、骨皮,所谓养阴退阳也。其论潮热颇详,如《伤寒论》所云∶日晡潮热,以阳明主于申酉戌之故。则所谓行阳主肺气,行阴主肾气,乃浑举之辞,不可执一。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夫热有潮热、惊热、夜热、余热、食热、疳热、壮热、烦热、积热、风热、虚热、客热、痰热、寒热、血热、疮疹热十六者,大同小异。热之始发,必有所因,潮热发歇有时,惊热颠叫恍惚,夜热夕发旦止,余热寒邪未尽,食热肚腹先发,疳热骨蒸盗汗,壮热一向不止,烦热心躁不安,积热颊赤口疮,风热汗出身热,虚热因倦少力,客热来去不定,痰热涎嗽饮水,寒热发如疟状,血热辰已发热,疮疹热耳鼻尖冷,诸证各有所归,其间或有三、两证交互者,随其轻重而治之。(杨仁斋)


小儿纯阳之体,不独火之一字生热为患,即风、暑、燥、湿,皆从火化,故清凉之剂,活幼者多用之而不疑。一见壮热、面赤、不恶风、无涕泪,即是火证。火郁当发,今火既发,何可更散?速以凉药济之。但当视其在何脏腑经络,气分血分,参辨兼证。又当视其儿质之虚实,而用甘寒、苦寒以降之,则热无不退矣。辨其热在气分,即泻火以保元气;热在血分,即泻火以保阴血。每见病家,视苦寒若砒鸩,以致火甚之儿,气血枯焦,顷成不救。更有久热阴烁之证,医家不知以水济火,习用消散之药,致令元气益伤,变成慢惊者,不可胜纪。予用养阴益气,十中犹救五、六。至于风化为火,火静则风熄;暑化为火,火退则暑平。若专事疏解,则火势愈盛,而惊作矣。


○身热饮水者,热在内;身热不饮者,热在外。饮多饮冷者,为实热;饮热而微者,为虚热。


○烦热者,热在膈间。表邪初入于里故烦,里实上干心胸亦烦,烦之甚则躁。或发表、或通里、或泻心、或养阴,四者酌而行之。


○潮热自内而发,如水之潮,应时而至,多属阴虚。与内伤发热时热时止者同类。虽有外邪,亦必由虚而入。《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者是也。故治潮热,不得妄行表散,虽当和解,亦以阴血为主。用药之法,须于补中益气、秦艽扶羸、柴胡鳖甲数方,酌而用之。


○潮热,与阴虚生内热之热相似而又不同。阴虚生内热,是人身之阴阳不相济,只宜养阴;此则为六淫之邪内陷,必提出六淫之邪而后已。


○壮热之壮字,即《内经》壮火食气之壮字。若不急治,则气血受其煎熬,害人最速,故用药如救焚。


○壮热无虚,皆实证也。六淫之邪,惟湿无壮热证。


○壮热无补法。辨证的确,泻邪以存元气,便是补。在表者汗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矣。在里者下之,急下存阴是矣。如谵言、汗、渴之有赖于白虎,斑、狂、失血之有赖于犀角地黄,皆刻不容缓者也。


○书云∶壮热者,一向热而不已。非也。热之甚者为壮,不甚者为温。温热亦有虚实。虚者,正气虚也,不能为壮。实者,邪气实也。邪气温温不去,体泽者属湿,体枯者属燥。燥火不甚,亦温温也。在夏令秋初多属湿;秋暮冬初多属燥。燥湿之辨,不可混也。


○一向热而不已,有疳积之热,有阴虚之热。有当补脾,有当养阴,须分辨施治。


○阳邪陷入阴分,其热自阴分而达于阳分,与疟热相似而实不同。


疟为阴阳交争,此为阳陷于阴,故但热不寒。若独用表散药,则药力从阳分而泄,与陷入阴分之邪,不相会面,何由相引而出?考孙真人治风劳,有柴前梅连散一方最妙。柴、前,升散药也,只能走表,不能入里。梅、连摄之使入阴分,阴分之邪,得与柴、前会面。柴、前本升散之性,自应复出之阳,阴分之邪,得以相引而出。


是梅、连为柴、前之向导,梅、连亦发散药也。


○骨蒸者,骨里蒸蒸然热出,阴虚也。治宜秦艽鳖甲散。鳖甲骨属,用以治骨。


○胎热者,得之在母腹中,生下便有热证。轻轻一散,托出胎疹,是从外而解也,吉。若不发疹,喉舌上 ,或生疮肿,不能舐乳,是热蕴于内,当从内泄,少与生大黄。金石药杀儿甚速。


○初生有小热,不可服药。天之生人、生物,皆赖此火。无此火,何能生?更何能长?故初生曰赤子。此火一泻,生机败矣。


惟火甚者当泻,不泻则能作病。(《小儿诸热辨》)


小儿发热,其要有四∶一则外感;二则疮毒;三则痘疹;四则疳积。四者之外,如饮食、惊风、阴虚、变蒸之类,虽亦有之,然各有其说,均当详辨。


○小儿发热,若热随汗退者,外感证也;若汗出热不退,别无痈肿,耳后红筋烁然,及眼泪指冷,脉紧数者,是痘疹也。


○小儿饮食内伤,本无发热之证。盖饮食伤脏,则胀痛吐泻,本非肌表之病,焉得发热?今人但见小儿发热,多言伤食,妄行消导,谬亦甚矣!其或饮食内伤,风寒外感,表里兼病而发热者,亦常有之。然当察其食之有无,非可混行消耗也。


○小儿疳积发热,此诚饮食内伤所致,然必成痞、成疳。阳明郁积既久,所以内外俱热,非暴伤饮食者之比,亦非肌表发热者之比。


○小儿有阴虚发热之证,名为童子劳,当于虚损门求法治之。


○内热与外热不同。内热以五内之火,热由内生,病在阴分,故内热者宜清凉,不宜升散;升散则内火愈炽,火空则发也。外热以肤腠之邪,风寒外袭,病在阳分;故外热者宜解散,不宜清降;清降则表热愈留,外内合邪也。


此外热、内热之治,其不同者有如此。欲分内、外之辨,则外热者其至必骤,内热者其来必缓。但察其绝无表证,而热在脏腑、七窍、三焦、二阴、筋骨、肌肉之间者,皆是内热。但内热之证,亦有虚实。实者宜从正治,虚者当从反治。反正之间,冰炭之异。


○凡婴儿诸热,有因别证而作者,当从所重者而治之。(张景岳)


选案


小儿百病,先从热起。有感风热者,则恶风头痛,脉浮嗽嚏。有伤食热者,则手心热甚,嗳气吐食。有癖积热者,则颊赤口疮。有痘疹热者,则耳鼻尖冷,两目含泪,耳纹现,中指冷。有惊热者,则面青心悸,啼叫恍惚。有疳热者,则形瘦多渴,骨蒸盗汗,泄泻肚大。种种不同,随证治之。然疑似之间,有古人未传者。张季明云∶一儿外感寒热,用发表药,汗出热退。过日复热便秘,里未解也;服四顺饮,利行热退。隔日又热,小便短赤,服导赤饮,热退。过三日又热,庸劣无措。诊脉已和,既发汗、又利便,其儿已虚,阳无所归,所以发热。以六神散和其胃气,加乌梅酸收,阳气归内自愈。又一儿,表里俱热,颊赤口干,小便赤,大便黄,用四顺饮,利动脏腑,热去复热,里解而表未解也。发散微汗热去,隔日又热,此无他,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也,以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气,阳气归内,身体自凉。此等处最易误人,特揭出以补千古之缺。(《慈幼筏》)


张(二四) 初冬病热旬日,舌黄口渴,胸满背痛自汗。此内有伏暑,外感新寒,用双解法。


石膏(五钱消暑止汗) 苏叶(一钱) 羌活(一钱,疏肌逐邪) 黄芩(一钱,退热) 花粉(一钱,止渴) 橘红(一钱,宽胸) 栝蒌(二钱,清热消烦) 浓朴(一钱三分,除满) 甘草(三分和中)


又两服,诸症皆退,尚有余热。


川斛 地骨皮 青蒿 知母 丹皮 橘皮 甘草



曹(十七) 左脉弦细,右弦大而数,日夜发热,头痛不休,频喜饮啜,而不消水。正属劳倦内伤,壮火食气,用景岳四阴煎。若因头痛作外感,脉弦数喜饮作寒热,或用小柴胡和解,危矣哉!


生地(四钱) 麦冬(二钱) 党参(一钱五分) 于术(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丹皮(一钱) 青蒿(一钱) 炙草(四分)


又前方四服热解,略有头痛,入暮微发寒热,自汗盗汗。虚象毕露,当补营卫,补中益气去升、麻,加生地三钱,浮小麦钱半,四帖痊愈。



庄(三四) 发热十日,神昏谵语,唇焦口臭,烦躁呻吟,脉反沉细。此热邪已入血分,症非轻浅,拟桃仁承气下之。


大黄(三钱) 芒硝(一钱) 桃仁(一钱五分) 黄芩(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五分) 滑石(二钱) 甘草(四分)石膏(一两)


服下旋即如圊,数回解下燥粪两块,浊秽甚多,热退神清,舌苔退淡。古称阳症见阴脉者死,未尽然也。盖邪气结于阳明,血无不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热结不交,其脉多现沉细阴脉,此段与古人翻案。学人审之,余热未尽,只消清养胃阴。


鲜生地 鲜石斛 知母 麦冬 花粉 甘草



费(三十) 畏寒身热,脉虚肢软,舌苔白滑,属脾虚不能护表,补中益气去升、麻,加桂枝四帖愈。



陆(三六) 身热吐蛔,咳痰面清淡,脉浮洪而数。此脾虚发热,非时疫也。(因多时疫。)误投攻下,几乎不免,数日来全不纳谷,胸前胀满,岂是小恙?急宜扶助脾胃,观其转旋。


党参 生于术 黄 归身 熟地 麦冬 茯苓 橘皮 炙草 煨姜五服热退神复,稍能应对,咳痰未能尽除。当属补力未到,前方去地、冬,加苡仁、半夏、苏子,十服而愈。



柏(四一) 发热恶食,口苦便赤,脉细盗汗,劳伤血分。


生地 归身 白芍 丹皮 麦冬 青蒿 地骨皮 四服愈。



沈(五十) 发热不休,日轻夜重,神昏谵语,两脉细数。若为温疟,全无少阳现症,面色清淡,不似邪滞之容。倘辨不确,作热邪治,投小白汤。(即小柴胡合白虎汤,能治温疟。)


何异鸩毒哉!此为血虚发热,其谵语乃肝燥所致,但服此方,即明予言不谬矣。八珍汤去川芎,加黄 、枸杞、五味子、龙眼肉,一剂知二剂已。



周(二六) 发热如伤寒,全不纳食,右脉不起,左三部浮大而软,观其形痿气微,必属劳倦伤脾;既带外感,终是轻枝薄叶,治病专贵求本,仿李东垣法,庶可挽回。


党参 黄 蒸冬术 归身 生地 麦冬 橘皮 青蒿 柴胡 炙草 姜 枣


又脉起而调,神爽能纳,惟入暮微发寒热,咳嗽。此营卫虚损,久病宜用温补。


熟地 黄 党参 蒸冬术 归身 枸杞 柴胡 桂枝 炙草



杨(二三) 外感祛,头痛畏风除,其热未解,胸闷不纳,形弱气乏,病邪半入于里。


柴胡 防风 升麻 黄芩 半夏 橘皮 北沙参 甘草 姜皮 两服痊愈。



查氏(四十) 前投消导开郁,胸前胀痛愈,畏风除;惟身热,纳食欲呕。此肝火上逆,胃气不降所致。


半夏 橘红 郁金 丹皮 麦冬 白芍 茯苓 山栀 黄芩 两服痊愈。



陆(十七) 两脉浮大,不时发热盗汗,证属劳倦,虽当伏天亢炎,终宜补益;稍带暑邪,岂可轻投!故辨证最贵明确。


党参 黄 归身 蒸冬术 生地黄 橘皮 炒谷芽 炙草 四服痊愈。



安儿(十三)暮秋患发热、畏风、嗳腐,脉弦数,投以消导解肌清热,两服无效∶其夜半稍缓,余无休时,全不思纳。改投柴、葛、石膏、黄芩、知母,两和表里,得汗旋退旋复,出入数剂,加至石膏两余,终不去病。因诊脉紧而甚数,且七八日不大便,解肌清里不愈,必须下之,用大承气汤,解下燥粪一块,继浊秽甚多,身热即减。至明朝起,寒战似疟,傍午热尤甚。予思汗下之后,其病不除,由营卫二气不和,宜清淡之品;况且咳呛,即以竹叶五十片,薄荷一钱五分,甘草三分,白粳米百粒,煎服两帖。热轻寒重,脉带虚形,色惨淡,舌苔少而不渴,小便不热,见火无赤大之象,乃当其未寒前,一时许服。


半夏 党参 广皮 归身 黄 柴胡 升麻 防风 葛根 炙草 大枣 生姜此方意在补脾胃,消痰涎,彻其卫阳,使不内陷。其日寒来甚微,热只二时许,口和思纳,又下日,以黄 当归建中汤,加半夏、橘皮,服后不知病之去向矣。



沈(三二) 发热吐蛔,口燥而渴,舌心红亮,脉右弱左弦,全不纳食。此外受风寒,内伤暑热,不是轻证,用双解法。


柴胡 葛根 知母 黄芩 白芍 花粉 楂肉 橘皮 甘草


一服热退渴止,脉和能纳。惟合眼汗即大泄,此胃家有虚热,津液不得下输,宜和营法。


生地 归身 白芍 黄 麦冬 北沙参 枣仁 茯神 炙草 浮小麦


如此双感重症,两服痊愈,可见药贵对症。虽临危之疾,大气未绝,亦可应手取效也。


仲景云∶一剂知二剂已。信不我斯?所以感症投剂,至三帖后不见效验,错路无疑。


经云。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 螈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闭之病生矣。病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 郁。


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五条分属五脏证。)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谓下焦肝肾之病。)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谓上焦心肺之病。)诸热瞀螈。皆属于火。(手少阳三焦经。)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手少阴心经。)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足太阳膀胱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手厥阴心胞络经。)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足太阴脾经。)诸躁狂越。皆属于心。(足阳明胃经。)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足厥阴肝经。)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手太阴肺经。)诸病 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手阳明大肠经。)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手太阳小肠经。)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足少阴肾经。)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足少阳胆经。)


按病机十九条。邵元伟分属经脏。前五条各属五脏之病。次二条兼该上下之病。后十二条分隶十二经证。而河间原病式从未论及。皆偏言盛气实邪。立言若此。虚者何堪。故楼氏指其治法之偏。诚非过也。观十九条中。除五脏上下外。其间属火者五。属热者四。其外惟风寒湿三气而已。况五脏中之心脏。岂非亦属火乎。今以全节类诸热门。使学人比例而观。庶寒热热盛之机。可了然无惑矣。


盛启东云。治热须辨真假。夫真热则发热恶寒。脉数有力。按之更实。烦躁口渴。大便燥。


小便赤涩。或利臭积。发言壮厉。不欲近衣者是也。亲乎表者宜发散。亲乎里者宜通泄。假热亦发热恶寒。而足必不热。脉大而虚。按之微弱。身虽炽热而不躁不渴。或见虚狂躁渴而不能引饮。发过顷之即止。终不及声高詈骂者也。经曰。寒热有真假。治法有逆从。此之谓也。


杂病发热。阴虚于下也。经云。阴虚则发热。夫阳在外。为阴之卫。阴在内。为阳之守。精神外驰。嗜欲无节。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于肌表间而发热也。实非有热。当作阴虚治。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丹溪论昼夜发热。昼重夜轻。口中无味为阳虚。午后发热。夜半则止。口中知味为阴虚。阳全阴半。阳得以兼阴。阴不得以兼阳也。至于或昼或夜。或作或止。不时而发者。此脾胃气血俱虚。火气不宁之证。不可拘于昼夜之候也。阳虚责在胃。阴虚责在肾。盖饥饱伤胃。劳役则兼伤脾。阳气虚矣。房劳伤肾。竭力则伤肝。阴血亏矣。


肾虚火不归源。游行于外而发热者。烦渴引饮。面目俱赤。遍舌生刺。两唇黑裂。喉间如烟火上冲。两足心似烙。痰涎壅盛。喘急气促。脉洪大而数疾无伦。按之微弱者是也。法当导火归源。误用寒凉必殆。即或知其本虚而用补益。不辨阴虚阳虚。漫投参、术。则阳愈盛。而阴愈虚。壮热转增。八味、桂、附之属愈不敢施。不得已用知、枯、芩、连折之。必至燥渴咽痛腹痛泄泻而死。


凡暴热不止。脉滑数。或洪盛。皆为实热。宜随表里孰轻孰重而清理之。或脉虽沉而按之实坚者。为里实。必用苦寒下夺之。若热久不止。脉来虚数无力。服调补药不应。饮食无味。或至夜烦渴。或反加干咳者。此必阴血受伤。当以血药调补其阴。则阳热自化。阴阳虚盛之机。不可不审而急为转关也。


〔诊〕 脉数为热。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无力虚热。有力实热。滑数心下结热。缓而滑为热中。牢为脾胃盛热。若发热而脉反沉细。或数疾无力者。病脉相反也死。病热有火者生。心脉洪是也。浮而涩。涩而身有热者死。热而脉静者难治。脉盛汗出不解者死。脉虚热不止者死。脉弱四肢厥。不欲见人。食不入。利下不止者死。


恶热因非热,元虚气自伤,莫教从实治,须用补虚方。恶热之证,有元气受伤,邪火独盛而恶热者,所谓火与元气不两立也。温补真元,其火自退。盖此是阳虚火动,而非真热之病也。真热之病,脉多洪大有力,身热谵语,大便燥结,口渴无汗。(钱本于此下有“得井水探之不逆亟当重下无疑”十三字。张东扶曰∶大便燥结,口渴无汗,阳虚火动者亦有之,当合上二句参看,方得真情实据耳。)若元气受伤而恶热,虽有便燥口渴外象,而脉大无力,宜人参、麦冬、五味、山药、杞子、肉桂、细辛、生地、甘草、白芍、归身之类治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