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本草求真》:暑

《陈氏幼科秘诀》:暑

《古今医案按》:暑

《金匮钩玄》:暑

《临证指南医案》:暑

《冷庐医话》:暑

《眉寿堂方案选存》:暑

《续名医类案》:暑

《续名医类案》:暑

《也是山人医案》:暑

《叶天士医案精华》:暑

《医述》:暑

《医学真传》:暑

《食鉴本草》:暑

《邵兰荪医案》:暑

《友渔斋医话》:暑

《杂病治例》:暑

《银海指南》:暑

书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又曰。暑症有二。一曰阴暑。一曰阳暑。阴暑者。因暑受寒之谓。阳暑者。因暑受热之意。可知阴暑即为中暑。阳暑即为中热也。玩书所载治暑药类甚多。而其确实以指治暑之药。其数有限。盖暑必挟有湿。如书所言能散暑中湿气。(暑湿。)其药止有紫苏以疏肺受暑邪。浓朴以消胸腹暑胀。大蒜以开暑塞窍穴。扁豆以舒脾中暑郁。苍术以发脾中湿郁也。又暑必挟有热。如书所言。能散暑中热气。(暑热。)其药止有香薷以除上下热气熏蒸。木瓜以收湿热耗损之气也。至于湿热伤胃而渴。(暑湿热。)则有雪水西瓜石膏可除。伤腑而见溺闭。则有滑石可解。他则无有论及。惟于症治之内。或言暑有宜于参耆白术。是因暑能伤气。(暑伤气。)气补则于暑可除矣。有言宜用黄柏黄连。是因暑挟有热。热除则于暑克除矣。有言宜用猪苓泽泻。是因暑湿不利。湿利则于暑更可除矣。有言宜用姜附肉桂。是因暑挟沉寒。(暑寒。)寒去则于暑无不去矣。有言宜于草果砂仁。是因暑湿伤中。(暑伤中。)中治则于暑无不治矣。有言宜于干葛升麻。是因暑伤于胃(暑伤中气。)而气不升。气升则于暑无不消矣。有言宜于乌梅甘草。是因暑热伤津。津和而暑无不和矣。有言宜于生地赤芍阿胶。是因暑伤血燥。血和而暑无不和矣。若使意义不明。徒以书载香薷以为治暑要剂。无论是虚是实。是阴是阳。概为投服。且令朝夕代茶。保无有伤元气之害乎。噫。误矣!


〔散暑湿〕


紫苏(肺) 浓朴(胸腹) 大蒜(诸窍) 苍术(脾) 扁豆(脾)


〔散暑湿热〕


木瓜(脾) 香薷(肺胃心)


〔散暑热〕


雪水(胃) 石膏(胃) 滑石(中下) 西瓜(心包胃)


〔补气治暑〕


人参 黄 白术


〔清热治暑〕


黄柏 黄芩 黄连


〔利湿热除暑〕


猪苓 泽泻


〔祛寒治暑〕


干姜 附子


〔消滞治暑〕


草果 砂仁


〔升胃气治暑〕


干葛 升麻


〔养津治暑〕


乌梅 甘草


〔养血治暑〕


赤芍 生地 阿胶


小儿脾胃虚弱,腠理开疏,暑气乘虚而入,有似惊风者,宜香薷饮,黄连解毒汤俱可,六一散调服。


孙兆治一姜姓酒家.病久将绝.腹满.不省人事.遍身皆润.两足冷至膝下.诊之.六脉皆小弱而急.问其所服药.皆阴病药也.孙曰.此非受病重.药能重病耳.遂用五苓散利小便而腹减.白虎汤解邪热而病愈.盖病本伤暑.始则阳微厥而脉小无力.众医遽以阴证治其病愈厥.不知阴证胫冷.两臂亦冷.今胫冷臂不冷.则非下厥上行.所以知是阳微厥也


震按孙公辨证诚妙.然胫冷臂亦冷尚非阴证之确据.须视其冷之微甚.再合兼见之证以参之.此条因不省人事.难问所苦.姑就阳微厥为辨耳.又有疑者.斯人多服阴病药.何以不死.既曰暑湿.何以不用桂苓甘露饮.而先用五苓散.五苓有肉桂.与阴病药亦不甚相远谅系暑证夹阴.前医未为大谬.


滑伯仁治临安沈君彰.自汗如雨不止.面赤身热.口燥心烦.居楼中.当盛暑.帷幕周密.自云至虚亡阳.服术、附药已数剂.伯仁诊其脉.虚而洪数.视其舌上胎黄.曰.前药误矣.轻病重治.医者死之.素问曰.必先岁气.毋伐天和.术附之热.其可轻用以犯时令耶.又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暑家本多汗.加以刚剂.脉洪数则病益甚.悉令撤幔开窗.初亦难之.少顷.渐觉清爽.为制黄连人参白虎等汤.三进而汗止大半.诸证稍解.又兼以既济汤.渴用冰水调天水散.服七日而病悉去.后遍身发疡疹.更服防风通圣散.乃已朱丹溪治徐三官人.年五十余.六月间.发热大汗.恶寒战栗.不自禁持.且烦渴.朱曰.此暑病.脉之.皆虚微细弱而数.其人好赌.致劳而虚.遂以人参竹叶汤调四苓散.八震合三案参之.知暑脉必虚必数.虚者暑伤气也.数者暑为热也.但有细与洪之不同.孙案之小弱而急.急亦数也.数主热.又主虚.故暑病宜凉宜补者多.宜温者诚少.下条之脉细数而实.指为热药伤血.见解更上一层.


项彦章治一人病甚.医皆以为瘵.束手矣.项诊之.脉细数而实.细数者暑也.暑伤气脉宜虚.今不虚而反实.乃热伤血.药为之也.以白虎饮之.即瘥.


吴茭山治一妇.冬月洒洒恶寒.翕翕发热.恶食干呕.大便欲去不去.诸医皆以虚弱痰饮治之.用二神补心等药不效.延及半月.吴诊其脉.虚而无力.类乎伤暑.众不然之.究问病因.妇曰.因天寒换着绵衣.取绵套一床盖之.须臾烦渴.寒热呕吐.绵延至今耳.吴曰.诚哉伤暑也.盖绵套晒之盛暑.夹热收入笥中.必有暑气尚未开泄.体虚者得之易入.故病如是.妇曰然.遂制黄连香薷饮.连进二服而愈.


震按此说殊未可信.绵套久收笥中.暑气能有几何.顿令寒热呕吐.烦渴绵延不愈耶.但脉虚无力.用黄连香薷饮而愈.则诚暑矣.留之作疑案以待试.


汪石山治一儿.年十余岁.色白神怯.七月间.发热连日.父令就学.内外俱劳.循至热炽.头痛吐泻食少.其父知医.乃进理中汤.吐泻少止.渐次眼合.咽哑不言.昏昧不省人事.粥饮有碍.手常 住阴囊.为灸百会尾 .不应.其父来问.汪曰.儿本气怯.又兼暑月过劳.经云.劳则气耗.又云.劳倦伤脾.虽在暑月.乃内伤证耳.身热者.经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盖为气本阳和.劳则阳和之气变为邪热矣.头痛者.经云诸阳皆会于头.今阳气亢极.则邪热熏蒸于头而作痛也.吐泻者.脾胃之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也.目闭者.盖诸脉皆属于目.而眼眶又脾所主.脾伤不能荣养诸脉.故眼闭而不开也.咽哑者.盖脾之络连舌本.散舌下.脾伤则络失养.故不能言也.经云.脾胃者.水谷之海.五脏皆禀气于脾.脾虚则五脏皆失所养.故肺之咽嗌为之不利而食难咽.心之神明为之昏瞀而不知人.常欲手 阴囊者.盖无病之人.阴升阳降.一有所伤.则升者降.降者升.经云.阴阳反作是也.是以阴升者反降.从其类而入厥阴之囊.阴多阳少.故手欲 之也.此皆脾胃之病.经谓土极似木.亢则害.承乃制也.证似风木.乃虚象耳.不治脾胃之虚.而治肝木之风.欲求活难矣.且用参、 三钱.附子一钱.灌半杯.病无进退.连服三日.神稍清.目稍开如有生意.食仍难咽.汪诊之.脉皆浮缓.不及四至.汪曰.药病相宜.可去附子再服.渐渐稍苏.初医或作风热.而用荆、防、芩、连之类.或作惊证.而用牛黄、朱砂之类.此皆损胃之物.岂可轻投.儿今得生幸耳.实赖其父之知医也.


震按发热连日.仍令就学.似乎不避风暑.再感外邪.以致热炽头痛吐泻.及进理中汤吐泻少止.渐次眼合咽哑.昏昧不言.人必认为受邪既重.误用温补.邪陷难解.则用荆防、芩、连及至宝丹、牛黄丸.皆意中事也.用之而死.仍归咎于理中.冤枉谁辨.石山独从平素之色白神怯.病中之内外俱劳起见.作内伤虚证治.其议论皆有精义.至阳和之气变为邪热.及阴阳反作等训.学人书诸绅可也.


江应宿治其岳母.年六十余.六月中旬.劳倦中暑.身热如火.口渴饮冷.头痛如破.脉虚豁.二三至一止.投人参白虎汤三帖.渴止热退.惟头痛.用白萝卜汁吹入鼻中.良愈又治孙子华赴试南都.六月初旬.梦遗.畏寒惊惧.重裘浓被.取汗过多.身热.六脉滑数无力.与清暑益气汤.次日舌强.语言不清如癫.目瞪不识人.江曰.此为暑风.与人参白虎汤加胆星、僵蚕、秦艽、天麻、竹沥、姜汁、渐愈.数日后.舌心黑如墨.与黄连解毒汤、凉膈散.不退.与犀角地黄汤而愈.


又一人瘦长而脆.暑月过劳.饥饮烧酒.遂身热汗出.昏懵语乱.江视之.脉皆浮小而缓.按之虚豁.曰.暑伤心.劳伤脾也.盖心藏神.脾藏意.二脏俱伤.宜有是证.法宜清暑益脾.用八物汤加麦冬、山栀、陈皮.十余帖而愈.


震按江公三案.平正可法.其第二案解毒凉膈不应.换犀角地黄汤始愈.又知同一凉药亦有对与不对之别.


张路玉治金鲁公.触热劳形.醉饱不谨后受凉.遂发热头痛.胀满喘逆.大汗如蒸.面赤戴阳.足冷阳缩.脉弦数无力.曰.此伤暑夹食而复夹阴也.与大顺散一服.不应.转胀急不安.因与枳实理中加浓朴、大黄.是夜更衣二次.身凉足暖而痊.


震按此案于不谨后受凉.及戴阳阳缩足冷汗多且喘.最易认作阴证.其辨在发热头痛胀满与阴证不合.要知不谨之前.尚有醉饱之病因也.大顺散不应.转加胀满.病情易辨矣.更衣二次而痊.设误服白通四逆奈何.


又按张洁古云.动而得之者.为中 .为阳证.静而得之者.为中暑.为阴证.以暑二字析作两项.殊属不然.夫夏之暑 .犹冬之寒冷也.指 为阳.指暑为阴.亦将派冷作阳.派寒作阴耶.内经曰.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明以时令别其病名耳.病暑之有阴有阳.一如伤寒之有阴有阳.大顺散、冷香饮子之类.实为纳凉食冷.因避暑而受寒.固暑月之阴证也.非中暑也.所以罗谦甫治参政商公泄泻、完颜小将军斑衄二案.俱用热药.俱不名之曰中暑.吴球治暑月远行之人.直曰中寒.恐后世误以热药治暑.乃举病因以称之.诚为名正而言顺.故以动静分阴阳则可.以暑 分阴阳则不可.惟以脉证辨阴阳.斯可矣.近阅临证指南.每用滑石、芦根、通草、白蔻、杏仁等药.以暑气从鼻吸入.必先犯肺.故用轻清之药.专治上焦.其西瓜翠衣、鲜荷叶、及荷叶边汁、鲜莲子、绿豆皮丝瓜叶、银花露、竹叶心等.皆取轻清以解暑邪之上蒙空窍.不犯中下二焦.殊有巧思.


盖暑病必究三焦.非比伤寒温病矣.若来复丹、大顺散.案中偶一见之.又足征暑天阳证居多.阴证原少耳.


戴云∶暑乃夏月炎暑也,盛热之气着人也。有冒、有伤、有中、三者有轻重之分,虚实之辩。或腹痛水泻者,胃与大肠受之;恶心者,胃口有痰饮也;此二者,冒暑也。


可用黄连香薷饮。盖黄连退暑热,香薷消蓄水。或身热头疼躁乱不宁者,或身如针刺者,此为热伤在分肉也。


当以解毒白虎汤加柴胡。气如虚者,加人参。或咳嗽发寒热、盗汗出不止、脉数者,热在肺经,用清肺汤、柴胡天水散之类。急治则可,迟则不可治矣。或火乘金也,此为中暑。凡治病须要明白辨别,慎勿滚同施治。春秋间亦或有之,切莫执一。随病处方为妙。


黄连香薷饮,挟痰加半夏,乘虚加人参、黄 ,或清暑益气汤加减用之。


某 大凡暑与热。乃地中之气。吸受致病。亦必伤人气分。气结则上焦不行。下脘不通。不饥不欲食。不大便。皆气分有阻。如天地不交。遂若否卦之义。然无形无质。所以清之攻之不效。(暑伤气分上焦闭郁)


杏仁 通草 象贝 栝蒌皮 白蔻 郁金汁


姚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 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气结自胸及腹。


自利不爽。周身肤腠皆痛。汗大出不解。无非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群医消导苦药。但攻肠胃。在上痞结仍然。议淡渗佐以微辛。合乎轩岐上病治上之方。


西瓜翠衣 川白通草 大豆黄卷 马兜铃 射干 苡仁


范 伏暑阻其气分。烦渴。咳呕喘急。二便不爽。宜治上焦。


杏仁 石膏 炒半夏 黑栀皮 浓朴 竹茹


又 痰多咳呕。是暑郁在上。医家乱投沉降。所以无效。


石膏 杏仁 炒半夏 郁金 香豉 黑山栀


王 舌白烦渴。心中胀闷。热邪内迫。气分阻闭。当治肺经。倘逆传膻中。必致昏厥。


杏仁 郁金 滑石 黄芩 半夏 橘红 栝蒌皮


陈(四五) 暑湿伤气。肺先受病。诸气皆痹。当午后阳升。烦喘更加。夫无形气病。医以重药推消。多见不效。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杏仁 苡仁


又 酒客中虚。重镇攻消。清气愈伤。夫暑邪皆着气分。苟肺司清肃。则其邪不攻自罢。议仍以廓清为法。若雨露从天下降。炎HT 自荡扫无余。威喜丸二钱十服。


某(二二) 身热。头胀脘闷。咳呛。此暑邪外袭于肺卫。当清上焦。


丝瓜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香薷(七分) 通草(一钱半)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五分)


陈 脉左劲。右濡。头痛脘闷。麻痹欲厥。舌白。此暑邪内中。蒙闭清空。成疟之象。平昔阴虚。勿犯中下二焦。


嫩竹叶 连翘 飞滑石 野郁金汁 大杏仁 川贝母


龚(二四) 脉寸大。头晕。脘中食不多下。暑热气从上受。治以苦辛寒方。


竹叶 杏仁 郁金 滑石 香豉 山栀


张(四七) 三疟之邪在阴。未经向愈。春季洞利不食。想春雨外湿。水谷内聚亦湿。即湿多成五泄之谓。疮痍仅泄经隧湿邪。而里之湿邪未驱。长夏吸受暑邪。上蒙清空诸窍。咳嗽耳聋。的系新邪。非得与宿病同日而语。


连翘 飞滑石 嫩竹叶 荷叶边汁 桑叶 杏仁 象贝 黑山栀


程(三六) 暑风必挟湿。湿必伤于气分。断疟疮发。即湿邪内发之征。湿伏热蕴。致气壅塞咽底脘中。


及至进谷无碍。二便通调。中下无病显然。


白通草 西瓜翠衣 活水芦根 苡仁


吴 连朝骤热。必有暑气内侵。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痹。清补两难。先与益元散三四钱。用嫩竹叶心二钱。煎汤凉用三四小杯。常用绿豆煎汤服。


龚(六十)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从鼻吸而受。必先犯肺。乃上焦病。治法以辛凉微苦。气分上焦廓清则愈。惜乎专以陶书六经看病。仍是与风寒先表后里之药。致邪之在上。漫延结锢。四十余日不解。非初受六经。不须再辨其谬。


经云。病自上受者治其上。援引经义以论治病。非邪僻也宗河间法。


杏仁 栝蒌皮 半夏 姜汁 白蔻仁 石膏 知母 竹沥 秋露水煎。


又 脉神颇安。昨午发疹。先有寒战。盖此病起于湿热。当此无汗。肌腠气窒。至肤间皮脱如麸。


犹未能全泄其邪。风疹再发。乃湿因战栗为解。一月以来病魔。而肌无膏泽。瘦削枯槁。古谓瘦人之病。虑涸其阴。阴液不充。补之以味。然腥 浊味。徒助上焦热痰。无益培阴养液。况宿滞未去。肠胃气尚窒钝。必淡薄调理。上气清爽。痰热不至复聚。从来三时热病。怕反复于病后之复。当此九仞。幸加意留神为上。


元参心 细生地 银花 知母 生甘草 川贝 丹皮 橘红(盐水炒) 竹沥此煎药方。只用二剂可停。未大便时。用地冬汁膏。大便后。可用三才汤。


池 伏暑至深秋而发。头痛烦渴少寐。


薄荷 淡竹叶 杏仁 连翘 黄芩 石膏 赤芍 木通


张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烁。舌边赤。齿板燥裂血。邪留营中。有内闭螈 厥逆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久。下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都是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元参 犀角 郁金 橘红(蜜水炒)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加竹沥


又 昨进清上焦法。诸症虽然略减。而神识犹未清爽。总由病久阴液内耗。阳津外伤。聪明智慧之气。俱被浊气蒙蔽。所以子后午前稍清。他时皆不清明。以阳盛时。人身应之也。拟进局方至宝丹。藉其芳香。足以护阳逐邪。庶无内闭外脱之虞。


至宝丹每服三分。灯心嫩竹叶汤送。


又 脉右缓大。左弱。面垢色已减。痰嗽不爽。良由胃中津液。为辛散温燥所伤。心营肺卫。悉受热焰蒸迫。致神呆喘急耳聋。清阳阻痹。九窍不利。首方宣解气血。继方芳香通窍。无形令其转旋。三焦自有专司。岂与俗医但晓邪滞攻击而已。今已获效。当与清养胃阴肺气。体素丰盛。阳弱不耐沉寒。然深秋冬交。天气降则上焦先受。试观霜露下垂。草木皆改容色。人在气交。法乎天地。兼参体质施治。


枇杷叶 炒黄川贝 橘红 郁金 茯苓 苡仁


王 暑风热气入肺。上热。痰喘嗽。(暑风伤肺)


石膏 连翘 竹叶 杏仁 桑皮 苡仁 橘红 生甘草


又 肺气壅遏。身热喘咳。溺少。苇茎合葶苈大枣汤。


某(二五) 暑风外袭。肺卫气阻。头胀咳呛。畏风微热。防作肺疟。


丝瓜叶 大杏仁 香薷 桔梗 连翘 六一散


某 舌灰黄。头痛咳逆。左肢掣痛。此烦劳阳动。暑风乘虚袭入。最虑风动中厥。


鲜荷叶(三钱) 鲜莲子(五钱) 茯神(一钱半) 益元散(三钱) 川贝母(一钱半) 橘红(一钱)


杨(女) 暑热秽浊。阻塞肺部。气痹腹满。宜以轻可去实。


西瓜翠衣 白通草 活水芦根 生苡仁临好。加入石膏末二钱。


周(二三) 暑风热。神呆。


鲜荷叶 苦丁茶 滑石 木通 杏仁 浓朴广皮 白蔻仁


郁(二六) 暑热。头胀。咳喉痛。


鲜荷叶 杏仁 射干 橘红 桑皮 桔梗 木通 滑石


胡 不饥不食不便。此属胃病。乃暑热伤气所致。味变酸浊。热痰聚脘。苦辛自能泄降。非无据也。(暑热阻气中痞不运) 半夏泻心汤去甘草干姜加杏仁枳实。


王 身热自汗。腹痛。大小便不利。脉虚。右大左小。暑热内闭。拟和表里法。


薄荷 枳实 黄芩 生白芍 竹叶心 黑山栀 通草 甘草


程(四二) 秽热由清窍入。直犯募原。初头痛肌胀。今不饥痞闷。以苦辛寒法。


杏仁 半夏 浓朴 橘红 竹叶 黄芩 滑石


又 脉虚。舌赤消渴。伏暑热气。过卫入营。治在手厥阴。


竹叶 犀角 生地 麦冬 元参


某(六一) 舌黄。脘闷。头胀。口渴。溺短。此吸受秽气所致。


飞滑石(三钱) 白蔻仁(七分) 杏仁(三钱) 浓朴(一钱半) 通草(一钱半) 广皮白(一钱半)


某(三三) 秽暑吸入。内结募原。脘闷腹痛。便泄不爽。法宜芳香逐秽。以疏中焦为主。


藿香梗 杏仁 浓朴 茯苓皮 半夏曲 广皮 香附 麦芽


杨 秋暑内烁。烦渴。喜得冷冻饮料。脉右小弱者。暑伤气分。脉必芤虚也。此非结胸症。宜辛寒以彻里邪。


石膏 知母 浓朴 杏仁 半夏 姜汁


沈(二三) 脉小色白。气分不足。兼之胃弱少食。闻秽浊要刮痧。阴柔之药。妨胃助浊。常以猪肚丸养胃。入夏令。热更伤气。每食远进生脉四君子汤一剂。恪守日服。可杜夏季客暑之侵。生脉四君子汤 长服猪肚丸。


卜(二八) 春夏必吞酸。肢痿麻木。此体虚不耐阳气升泄。乃热伤气分为病。宗东垣清暑益气之议。


人参 黄 白术 甘草 麦冬 五味 青皮 陈皮 泽泻葛根 升麻 黄柏 归身 神曲


任(十六) 冲年真阴未长。逢长夏湿热交迫。斯气泄烦倦。当静坐凉爽。过月凉 至。炎HT 去。乃却病之期。与清暑益气之属。清暑益气汤。


徐(十四) 长夏湿热令行。肢起脓窠。烦倦不嗜食。此体质本怯。而湿与热邪。皆伤气分。当以注夏同参.用清暑益气法。


人参 白术 广皮 五味 麦冬 川连 黄柏 升麻 葛根 神曲 麦芽 谷芽鲜荷叶汁泛丸。


施(四七) 以烦劳伤阳。交长夏发泄令加。见症都是气弱。亦热伤气也。烦渴有痰。先治其胃。盖阳明经脉。主乎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耳。(烦劳伤暑胃虚) 金匮麦门冬汤。


吴 诊脉肝胆独大。尺中动数。先天素弱。水亏。木少滋荣。当春深长夏。天地气机泄越。身中烦倦食减。皆热伤元气所致。进以甘酸。充养胃阴。少俟秋肃天降。培植下焦。固纳为宜。


炒麦冬 木瓜 北沙参 生甘草 乌梅


程 暑久入营。夜寐不安。不饥微痞。阴虚体质。议理心营。(暑入心营)


鲜生地 元参 川连 银花 连翘 丹参


顾(十三) 阴虚遗热。小便淋沥。近日冒暑。初起寒热头痛。汗出不解。肌肉麻木。手足牵强。神昏如寐。


成疟则轻。痉厥则重。


犀角 元参 小生地 连翘心 竹叶心 石菖蒲 滑石 化牛黄丸 二服


某 初病伏暑。伤于气分。微热渴饮。邪犯肺也失治邪张。逆走膻中遂舌绛缩。小便忽闭。鼻煤裂血。口疮耳聋神呆。由气分之邪热。漫延于血分矣。夫肺主卫。心主营。营卫二气。昼夜行于经络之间。与邪相遇。或凉或热。今则入于络。津液被劫。必渐昏寐。所谓内闭外脱。


鲜生地 连翘 元参 犀角 石菖蒲 金银花


汪 暑风久入营络。微热忽凉。议用玉女煎。(暑风入营)


玉女煎去麦冬牛膝加丹皮竹叶。


金 热止。津津汗出。伏暑已解。只因病魔日久。平素积劳。形色脉象虚衰。深虑变病。今饮食未进。寤寐未宁。议以敛液补虚。(暑病久延伤液)


人参 茯神 麦冬 五味 炒白芍块辰砂一两。绵裹同煎。


又 热久。胃汁被劫。不饥不便。亦病后常事耳。古人论病。必究寝食。今食未加餐难寐。神识未清。为病伤元气。而热病必消烁真阴。议用三才汤意。


人参 天冬 生地 麦冬 五味子


顾 右脉空大左脉小芤。寒热麻痹。腰痛冷汗。平素积劳内虚。秋暑客邪。遂干脏阴。致神迷心热烦躁。刮痧似乎略爽。病不肯解。此非经络间病。颇虑热深劫阴。而为痉厥。张司农集诸贤论暑病。谓入肝则麻痹。入肾为消渴。此其明征。议清阴分之邪。仍以养正辅之。(暑热深入劫阴)


阿胶 小生地 麦冬 人参 小川连 乌梅肉


某 暑湿热气。触入上焦孔窍。头胀脘闷不饥。腹痛恶心。延久不清。有疟痢之忧。医者不明三焦治法。混投发散消食。宜乎无效。(暑湿弥漫三焦)


杏仁 香豉 橘红 黑山栀 半夏 浓朴 滑石 黄芩


张 舌白罩灰黑。胸脘痞闷。潮热呕恶。烦渴汗出。自利。伏暑内发。三焦均受。然清理上中为要。


杏仁 滑石 黄芩 半夏 浓朴 橘红 黄连 郁金 通草


某(二六) 暑热郁遏。头胀脘痛。口渴溺短。当清三焦。


丝瓜叶 飞滑石 淡竹叶 茯苓皮 浓朴 藿香广皮 通草


何 暑湿皆客邪也。原无质。故初起头胀胸满。但伤上焦气分耳。酒家少谷。胃气素薄。一派消导。杂以辛散苦寒。胃再伤残。在上湿热。延及中下。遂协热自利。三焦邪蒸。气冲塞填胸。躁乱口渴。瓜果下脘。格拒相斗。此中宫大伤。况进热饮略受。其为胃阳残惫。而邪结内踞可知矣。


考暑门时风烦躁。清浊交乱者。昔贤每以来复丹五六十粒。转运清浊为先。攻补难施之际。


望其效灵耳。来复丹。


吴 目黄脘闷。咽中不爽。呕逆。寒少热多。暑湿客气之伤。三焦不通。非风寒之症。


大竹叶 黄芩 杏仁 滑石 陈皮 浓朴 半夏 姜汁


又 暑湿热。皆气也。并酿蓄浊痰于胃。遂口甜腻滞不饥。议以宣气理痰。


川贝母 栝蒌皮 杏仁 黑山栀 泽泻 另用二贤散


某(四一) 诊脉弦。午后恶寒似热。不饥。溺涩短赤。暑热炎蒸。外袭肺卫。游行三焦。致气分窒痹而然。


当用和法。宜薄滋味庶杜疟患。


杏仁 香薷 木通 飞滑石 茯苓 浓朴 白蔻仁 淡竹叶


又 照前方去香薷。加半夏。


杨(二八) 暑热必挟湿。吸气而受。先伤于上。故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大凡暑热伤气。湿着阻气。肺主一身周行之气。位高。为手太阴经。据述病样。面赤足冷。上脘痞塞。其为上焦受病显著。缘平素善饮。胃中湿热久伏。辛温燥烈。不但肺病不合。而胃中湿热。得燥热锢闭。下利稀水即协热下利。故黄连苦寒。每进必利甚者。苦寒以胜其辛热药味尚留于胃底也。然与初受之肺邪无当。此石膏辛寒。辛先入肺。知母为味清凉。为肺之母气。然不明肺邪。徒曰生津。焉是至理。昔孙真人未诊先问。最不误事。再据主家说及病起两旬。从无汗泄。


经云。暑当汗出勿止。气分窒塞日久。热侵入血中。咯痰带血。舌红赤。不甚渴饮。上焦不解。漫延中下。此皆急清三焦。是第一章旨。故热病之瘀热。留络而为遗毒。注腑肠而为洞利。便为束手无策。再论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热处湿中。蒸淫之气。上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例。青蒿减柴胡一等。亦是少阳本药。且大病如大敌。选药若选将。苟非慎重。鲜克有济。议三焦厘清治。从河间法。(初三日)


飞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 大杏仁 炒黄竹茹 川通草 莹白金汁 金银花露


又 暮诊。诊脉后。腹胸肌腠。发现瘾疹。气分湿热。原有暗泄之机。早间所谈。余邪遗热。必兼解毒者为此。下午进药后。诊脉较大于早晨。神识亦如前。但舌赤中心甚干燥。身体扪之。热甚于早间。此阴分亦被热气蒸伤。瘦人虑其液涸。然痰咯不清。养阴药无往而非腻滞。议得早进清膈一剂。而三焦热秽之蓄。当用紫雪丹二三匙。藉其芳香宣窍逐秽斯锢热可解。浊痰不粘。继此调理之方。清营分。滋胃汁。始可瞻顾。其宿垢欲去。犹在旬日之外。古人谓下不嫌迟。非臆说也。紫雪丹一钱六分。


知母 竹叶心 连翘心 炒川贝 竹沥 犀角 元参 金汁 银花露


又 一剂后用。


竹叶心 知母 绿豆皮 元参 鲜生地 金银花


又 一剂后。去银花绿豆皮。加人参麦冬。


又 初十申刻诊。经月时邪。脉形小数。小为病退。数为余热。故皮腠麸蜕。气血有流行之义。思食欲餐。胃中有醒豁之机。皆佳兆也。第舌赤而中心黄苔。热蒸既久。胃津阴液俱伤。致咽物咽中若阻。溺溲尿管犹痛。咯痰浓浓。宿垢未下。若急遽攻夺。恐真阴更涸矣。此存阴为主。而清腑兼之。故乱进食物。便是助热。惟清淡之味。与病不悖。自来热病。最怕食复劳复。举世共闻。非臆说也。


细生地 元参心 知母 炒川贝 麦冬 地骨皮 银花露 竹沥


又 脉症如昨。仍议滋清阴分余热。佐清上脘热痰。


照昨日方去地骨皮银花露加盐水炒橘红。


某 脉虚。伤暑。头重脘闷。跗酸。


丝瓜叶(三钱) 大杏仁(三钱) 六一散(三钱) 茯苓皮(三钱) 汉防己(一钱半) 绵茵陈(一钱) 细木通(一钱) 白蔻仁(五分)


某 中恶暑厥。(暑厥) 苍术白虎汤加滑石。


王 暑邪寒热。舌白不渴。吐血。此名暑瘵重症。(暑瘵)


西瓜翠衣 竹叶心 青荷叶汁 杏仁 飞滑石 苡仁


万 暑邪不解。陷入厥阴。舌灰消渴。心下板实。呕恶吐蛔。寒热。下利血水。最危之症。(暑邪入厥阴)


川连 黄芩 干姜 生白芍 川椒 乌梅 人参 枳实


江 暑邪深入厥阴。舌缩。少腹坚满。声音不出。自利。上下格拒。危期至速。勉拟暑门酸苦泄热。


辅正驱邪一法。


黄连 淡干姜 乌梅 生白芍 半夏 人参 枳实


某(十八) 劳伤挟暑。肺气受戕。咳血口干。先清暑热(暑兼血症)


鲜荷叶 白扁豆 大沙参 茯神 苡仁


朱(三二) 三伏中。阴气不生。阳气不潜。其头胀身痛。是暑邪初受。暑湿热必先伤气分。故舌白口渴身痛。早晨清爽。午夜烦蒸。状如温疟。沐浴绕动血络。宿病得时邪而来。仲景云。先治新病。后理宿病。是亦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也。


鲜生地 石膏 知母 元参 连翘 竹叶心 荷叶汁


王(三九) 虽是咳痰失血。然强能食。不知饥。目黄晡热。舌心黄。已现暑热客邪症象。此先宜清理肺胃。莫因久恙而投腻补。


杏仁 象贝母 郁金 川通草 桑叶 石膏 橘红 苡仁


又 晚服枇杷叶膏 早六味加阿胶麦冬。


又 阿胶 鸡子黄 小生地 麦冬 桑叶 炒黑丹皮


徐(三六) 劳伤挟暑。咳血不饥。


鲜荷叶汁(冲) 大沙参 生苡仁 六一散 绿豆皮 杏仁 橘红 白蔻仁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人身一小天地。内外相应。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前人有因动因静之分。或伤或中之候。以及入心入肝。为疟为痢。中痧霍乱。暴厥卒死。种种传变之原。各有精义可参。兹不重悉。想大江以南。地卑气薄。湿胜热蒸。当此时候。更须防患于先。昔李笠翁记中所谓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病也必稀。此语最确。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气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倘如元气不支。或调理非法。不治者甚多。然是病比之伤寒。其势觉缓。比之疟疾。寒热又不分明。其变幻与伤寒无二。其愈期反觉缠绵。若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泻。过清则肢冷呕恶。过燥则唇齿燥裂。每遇秋来。最多是症。求之古训。不载者多。独己任编名之曰秋时晚发。感症似疟。总当以感症之法治之。要知伏气为病。四时皆有。但不比风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夫暑与湿。为熏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若治不中。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变浊。以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竟至溃败莫救矣。参先生用意。宗刘河间三焦论立法。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脏性之阴阳。从此可知也。于是在上者以辛凉微苦。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之类。在中者以苦辛宣通。如半夏泻心之类。在下者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类。此皆治三焦之大意也。或有所夹。又须通变。至于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者宗诸白虎法。及天水散意。温者从乎二陈汤。及正气散法。理营分知清补之宜。清者如犀角地黄。加入心之品。补者有三才复脉等方。又如湿热沉混之苍术石膏汤。气血两燔之玉女法。开闭逐秽。与牛黄及至宝紫雪等剂。扶虚进参附。及两仪诸法。随其变幻。审其阴阳。运用之妙。存乎心也。附骥芜词。高明教正。(邵新甫)


徐评 所列诸案。皆平素伏暑之症为多。其卒然受暑之病绝少。若卒受之症。则当以香茹饮为主。不可不知也。此老治暑邪。能用轻清凉润之品以和肺。是其所长。但暑邪深入。必有闷乱烦躁等症。近于霍乱。此则更有治法。至于病重症危。属热邪横逆。不但人参不可轻用。而桂附干姜服之。无不立毙。乃亦仿仲景伤寒坏症治法。轻于一试。当时不知有害与否。而耳食之徒。竟以为必用之药。


名本于此老。我见死者甚多。伤心惨目。不得不归咎于作俑之人也。


陆丽京《医林新论》谓人之游于暑月而清明在躬者,恃有无气以胜之。世俗夏月辄服香薷饮,不知香薷性味辛温,走散真气,浓朴气力辛猛,摧陷元阳,招暑引邪,无过于此。更有服六一散者,不知甘草性虽和平,而向有中满喘胀,及胸多积滞者,亦不宜概用,滑石利窍,表虚者服之则卫气不固,遗滑者投之则精关不守,此又不可不审也。孙真人以为虚弱之人,暑月当服生脉散。又云∶夏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之气。余则以为寻常汤饮,须用乌梅砂糖汤,寻常水饮,须用梅浆水,此既补元,又能消暑,况兼爽口,贫者可以通行。又见有夏月施茶茗者,其性寒凉消克,暑月之人,元气已自摧残,而劳伤因惫,正藉资扶,乃更饮茶茗,重虚其虚,冷冻饮料则腹痛泄泻,热饮则散表出汗,胃气一虚,不觉暑气透入,忽而长途昏倒,痧闷丛来,变生俄顷,皆此地之为,而人未之知也。此后有施汤饮者,热汤宜调入砂糖少许,冷水宜调入梅浆少许,如有梅浆,亦可入砂糖少许,收敛真气,大助元神。既饮之后,两目神明顿爽,两足精力涌出,饥即暂饱,渴亦生津,此可验也。不则宁用白滚汤或白水。丹溪云∶淡食能多补。况太羹元酒,以无味为至味,故当知其利益耳。吾愿世之为善人长者之行者,其亟改而传广之。余谓香薷饮决不可服,六一散若于暑路远涉之后,胸痞恶食,饮之以解暑气,往往获验,特非常服之品,砂糖、梅浆,诚远胜于茶茗,然既受暑气之后,服之病必增剧,以此施舍,安得遍执途人而问之?窃谓养生家之服食,当效其法,若欲施之行路,转不如白滚汤之有利无弊。按∶章杏云《饮食辨》云∶暑月力作及注夏之人,常饮糯米汤(秫米亦妙。)代茶,能保肺气,固卫阳。此却人人可用,胜于砂糖、梅浆也。


方书有云∶暑月中热卒死,姜汤、童便乘热皆可灌之,切勿饮以冷水,及令卧冷地,即至不救。今按暑症忌姜,尝有中暑而患干霍乱者,饮姜汤一盏即毙。治中热卒死,古方蒜泥井水法最良,吾里孔雅六学博(宪采),言尝于酷暑中见一老妪倒地,口眼尽闭,鼻无气息,急令人以蒜头二颗研烂,取路上热土,(日晒处净土是也,污泥不可用),新汲井水一碗调匀,以箸启其齿灌之,五匕匙后,始受而作呕,灌尽大吐有声息,手足亦渐舒动,至黄昏后方苏,自云烈日中行十余里,心烦口燥,啖麦饼晕闷而绝,不自知也。投以此方,暑食俱得吐去,而人及苏。后屡治中暑者均效。


(三气交蒸,暑邪无不夹湿,湿病俱以入暑门)


本系劳倦气虚之体,当此暴热,热从口鼻受,竟走中道。经云∶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蒸迫,津液日槁,阳升不寐,喘促舌干,齿前板燥,刻欲昏冒矣。甘寒生津益气,一定之理


人参白虎汤加卷心竹叶、麦门冬。



烦渴耳聋,但热无寒,渐呕,胸腹痞胀。此暑热由口鼻入,三焦受浊,营卫不通,寤不成寐。日期半月,热深入阴,防其螈 发厥。


桂枝白虎汤。



暑风头胀口渴,身热呕痰,脉弦,防疟。


香薷 花粉 贝母 杏仁 苏梗 橘红



暑风未变成疟,欲呕,脘痹气喘,乃上焦受病。正气久虚,无发散消导更通大便之理。


此乃口鼻受气,与风寒停食不相侔者。


杏仁 花粉 黄芩 苏梗 白蔻 浓朴



暑邪在上,清空诸窍热疮,咳痰气促,肺热急清。


竹叶 杏仁 黄芩 连翘 川贝 郁金



潮热烦渴,欲得冷冻饮料。暑燥津液,故发疹唇疮,不足尽其邪。理进清气热,通营卫。


桂枝白虎汤加麦冬。



热伤肺气,烦渴便秘,但暑病忌下,尚宜甘寒生津为主。


竹叶石膏汤去半夏,加玉竹。



气热劫津烦渴,安寐则减,此虚象也。况咳嗽百日,肺气大伤,此益气生津,谅不可少,勿以拘宿垢未下,致因循也。


人参 卷心竹叶 木瓜 麦冬 大麦仁



暑热由中而受,不可表散。


藿香梗 杏仁 黄芩 木瓜 丝瓜叶 蔻仁 橘红



暑热消烁胃汁,口渴不饥,以制木和胃。


省头草 生白芍 橘红 麦门冬 乌梅肉 半曲



脉右弦,中痞。暑邪入里,三焦俱病。况发汗后热不解,其病不在表可知矣。进苦胜于


杏仁 金石斛 黄芩 花粉 桔梗 陈皮白 草果



阴虚之体,遇夏气泄,元气受伤,神倦不耐烦劳。复因暑邪窃踞中宫,遂致胃不知饥,知味,或恶心,或嗳气,腹鸣渐痛。岂非病在中焦,久延三焦俱困。恐有疟、痢之虞,宜安闲调摄,旬日可安,进温胆法。


竹茹 金石斛 木瓜 郁金 半曲 广皮 乌梅



暑热伤气 形均日减。汗泄则烦倦,气浮越面肿。夏月正在气泄,当治后天。仿东垣清


人参 五味 神曲 黄柏 煨葛根 麦冬 川连 麦芽 泽泻



久虚之体,客气易于乘袭。近因湿热秽气所触,中宫不和,升降失节,宜先进六和汤。



长夏脾胃主乎气候。暑湿气自口入,由膜原以入中宫,脾胃受困,正气已馁,勉进食物肯转运,气机呆钝,清浊失职,郁遏于中,少火皆为壮火。欲嗳不得,心中热,思冷冻饮料,坐起头旋欲晕,形骸疲倦无力,皆壮火食气,内风掀旋之象。药饵效与不效在医,而平居调护夫须自琢磨,冀免小愈病加之累,屡经反复,再无撤消之日。古人因病损真,生气不来,最深虑及此。


人参 醋炒半夏 生白芍 郁金汁 川连 乌梅肉 枳实汁



头胀,脘闷渐痛,渴喜饮水,下咽则呕,烦热无寐,大便渐溏不爽。此暑热气从口鼻而竟走三焦,清浊为阻,营卫不行,是以发散消导,膏无取效。徒令克烁胃汁,所以呕烦不已也。法宜苦降和阳方。


杏仁 黄芩 竹茹 花粉 枳实汁 橘红 蔻仁 半曲 郁金



暑热多日,深入血中,所以衄血,热泄身凉。顷诊脉弦左搏。连日呕逆,胃气受戕,而消食,都是劫耗胃汁之物,几日伤触,焉有霍起之理?意者变疟,或旬日不晓饥饿,竟有诸


杏仁 竹茹 花粉 犀角 橘红 半曲 郁金汁 丹皮


又 犀角 生芍 条芩 生地 丹参 侧柏



热深日多,至于动血。血属阴象,主乎养胎。邪热乘袭,胎元难固,因此变症有诸,况呕家最能伤胎。今脘痞潮热为病证,徒攻病,置胎气于不理,非也。


川连 条芩 知母 乌梅 生芍 枳实汁



脉左数,下重。热入血中,恐胎难保;暮夜烦躁无寐,亦是阴伤。太仆所云寒之不寒为无水,当益其阴。今日衄血又来,应减气辛耗散。仿苦寒佐以咸寒为治。


黄芩 川连 人中白 白芍 知母 元参



脉形细小搏数,舌刺肌燥,津液告涸;呕逆烦冤,食粥乃定,胃气已虚。虑有变证,清热安胎为主,更兼养胃。


川连 竹菇 知母 元参 麦冬 条芩



心中热,舌生刺。暮夜烦躁觉热,呕逆触动少腹,一团热气炽甚。阴伤,胎元未能稳保。频频叮咛主家视参如毒奈何?与王先生再议他法。


生地炭 天冬 知母 阿胶 川斛 茯神



少阴中暑,阴液已涸,舌痿形缩,齿板燥,烦躁多日。食瓜肠滞大下,此阴不主收摄矣。证属大危,难以图治,勉拟竹叶地黄汤。


生地炭 山药 白芍 麦冬 泽泻 茯苓 丹皮 竹叶



潮热耳聋汗出,神识昏冒,脉细数下垂入尺。壮年热病,脉形如是之衰,怕其昏厥在迩,以上实下虚故也。拟复脉汤法。


复脉汤去姜、桂,加蔗浆。



体瘦阴亏,暑热更劫津液,风阳上燔为厥。清神兼顾其阳,议用景岳玉女煎。


鲜生地 知母 竹叶心 生石膏 甘草 连翘仁



渴欲凉饮,秽浊热气内蒸,不知饥,不大便,不安寐。九窍不和,都是胃病。舌白恶心,病在膈上气分,用河间苦辛寒法。


石膏 知母 黑栀 姜汁 杏仁 半夏 浓朴



暑邪数日,发热后,左颐下肿,神烦无寐。拟进辛凉渐苦法。


连翘 苦丁茶 黑山栀 马勃 鲜荷叶 飞滑石



劳倦夹暑热不解。鼻煤,舌灰白,咳逆痰喘,潮热自汗,神识不清,语言错谬。此邪结,病属险途,拟万氏清心牛黄丸,以驱蕴伏之邪。冀其神气清,再商去其他病。上焦之病多属气,气窒则上下不通,而中宫遂胀。热病蒸灼,喉舌疳蚀,清气之中,必佐解毒。


连翘 金银花 马兜铃 水芦根 川贝 白金汁 川通草



连朝骤热,必有暑气内侵。头热目瞑,吸短神迷,此正虚邪留,清补两难,先与益元散三钱,用嫩竹心二钱,煎汤凉用。当服绿豆清汤代茶。



暑热吸受,先伤于上。初病咳逆,震动血络,暑热仍在,见血治血,已属不法;参入重剂,伤及无病之地。晡时头胀,潮热咳呕,邪在气分,当推上病治下之旨。


西瓜翠 白通草 六一散 白芦根 生薏仁



暑湿上入,气分先受,非风寒停滞,用发散消导者,治之不法,邪入血分矣。


犀角 竹叶 绿豆皮 连翘 花粉 益元散



暑入营络,吐痰血,以心营肺卫两清法。


竹叶 生地 麦冬 连翘 元参 川贝



舌绛口渴,夜热神烦,大便不实,胸中痞闷。乃伏暑入里,非表散可解,进开心胞一法


竹叶 犀角 细叶菖蒲 川连 元参 郁金



伏暑发热,经旬不解,暮夜神识不清,少腹胀痛,大便不通,秽浊蕴结,虑其内闭痉厥


清心牛黄丸。



汗出神烦,晡时潮热,胃中痛至少腹。热邪凝结血分,恐瘀滞之变,进清血中之热。


鲜生地 丹参 山栀 银花露 丹皮 元参 郁金汁 白金汁



上现衄血,心痛殃及小腹,昼静夜躁,常以寒栗,宛如热入血室。前云邪在血中阴分,已属显然。滋清血药,正在以搜剔伏邪耳。


鲜生地 犀角尖 元参 丹皮 金银花 生芍



小溲茎中痛,是余热未清,从下行也。进导赤散法。


细生地 知母 黑山栀 甘草梢 丹皮 麦冬 金银花 小木通



阴虚热伏,半月不解,舌绛唇紫,呼吸不利。溺短赤,便秘涩,此皆辛散苦药劫尽津液。况兼精浊下淋,热气已入至阴之界,岂区区清解为治者。


生地 麦冬 炙草 甘蔗汁 阿胶 鸡子黄 麻仁



暑风不解,身痛热,渴而呕,水结之象。


杏仁 橘红 花粉 豆蔻 藿香 半夏 浓朴 木瓜



未病先遗,阴气走泄。医投柴、葛、荆、防,再泄其阳,大汗淋漓,寒热愈甚。长夏暑兼湿气,足胫常冷。邪在中上二焦,恐阴弱内陷耳。是投剂解其暑湿热邪,务在轻小为稳。


丝瓜叶 杏仁 黄芩 花粉 连翘 郁金 豆蔻 橘白



劳倦伤阳,当风沐浴,卫外气泄疏豁。药以柴、葛,再泄其阳;杂以消导,更耗其气。


热迫,呕逆气冲。但夏热必兼湿邪,周身掣痛。法当酸苦安胃泄热,使厥阳稍平,即商辅正


川黄连 枯黄芩 姜汁炒竹茹 炒乌梅 生白芍 郁金



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深受寒湿,令人喘胀噫哕;水湿结聚,溺溲涩,便难。险笃之症,仿古人暑门方大顺散主之。


杏仁 炮姜 肉桂 甘草



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既受寒湿,阳气郁遏,不主转旋,遂痞结欲呕。古人以大顺散温中下气为治。


杏仁 炙甘草 茯苓 炒干姜 肉桂心 半夏



脉形略起,按之短涩。进温中下气,似乎闪烁欲动,知阳渐气结有形,非真食滞重着之愚见不用寒凉犯胃,以肥人之病,虑虚其阳,矧夏月阴气在里,里之有形,便是浊阴。《内》论诸痛为寒内客,今暑热蒸迫,理无外寒,然口食凉茶瓜果,此水寒入脘,未能即化为热,素因脾胃气弱所致∶津液不运,自有烦渴。再验舌色,未必定以实热。但以辛香开气之属,可以醒阳,可以宣浊,上下分布,病机自减。高明采取如何?


郁金汁 杏仁 半夏 白蔻仁 浓朴 块茯苓


又 吴茱萸 炒半夏 槐枝木 金铃子 块茯苓



病减六七,胃中清气未旋,津液未肯分布,故口渴喜饮,岂是实火。常山梅饼苏胃生津,午后进四磨汤一次。


人参 乌药 桔梗 郁金


各磨汁,开水冲服。



年高体丰,暑湿为阴邪,肥人阳气不足,忽冷忽热,烦躁舌白,饮水不多,便溏溲数。


此湿邪伤太阴脾土,阳气内郁,与邪相混,渐延昏痉呃逆之变。


生白术 半夏 茵陈 浓朴 橘红 茯苓



暑必兼湿,湿郁生热,头胀目黄,舌腐不饥。暑湿热都是一般浊气,弥漫充塞三焦,状如云雾,当以芳香逐秽,其次莫如利小便。


省头草 浓朴 广皮 寒水石 茵陈 白蔻仁 杏仁 茯苓 滑石



夏季暑湿先入气分,如泄泻溲少,皆湿热郁阻气分,六和、甘露,可证可据之方也。


省头草 杏仁 米仁 大麦 白蔻仁 橘红 茯苓



时序湿热,与水谷内因之湿互异,况舌白下利,中阳已弱。脉缓,干呕而烦。夏暑最怕发痉昏厥。议通中焦之阳以驱湿。


杏仁 半夏 猪苓 茯苓 姜汁



脉短无神,并不口渴思饮,水入欲呕欲哕,下利黄水。八日来身热汗出不解,时时谵语,防其昏厥螈 。是湿热深陷入里,议用桂苓甘露饮。


杏仁 益智仁 茯苓 猪苓 浓朴 木瓜 滑石 泽泻



脉大,舌白渴饮,胁痛欲呕,湿热阻其经隧,寒热未已,议用木防己汤。


木防己 杏仁 知母 姜汁 石膏 浓朴 半夏



舌白口腻,痰多自利。湿热未尽,中焦不运,防变胀满。


川连 人参 半夏 白芍 枳实 茯苓



热邪内结,耳聋,自利稀水,用泻心法。


淡芩 生淡干姜 枳实 半夏 川黄连 白芍



湿郁太阴,热聚阳明,舌黄口燥,不欲食。此热因湿而生,议用桂苓甘露饮。


白术 猪苓 滑石 寒水石 茯苓 泽泻 石膏 肉桂



酒客湿胜,中焦阳气素亏,易痞易溏,不饥不饱,皆清阳不肯转旋;况烦劳伤阳,亦属内症发热,非外感所致也。


杏仁 广皮白 煨姜 茯苓 浓朴 白蔻仁 半夏 泽泻



服理中后,胃痛泄泻转加,心热渴不欲饮,必有暑湿内结,暂用酸苦泄热。


川连 淡黄芩 炒广皮 乌梅 生白芍 木瓜



阳虚体丰,夏热耗气,胃弱不纳不饥,此九窍不和,都胃病矣。法当镇逆理虚,略佐苦降,以胃为阳土,气下为顺耳。


人参 淡干姜 川连 代赭石 茯苓 生白芍



脉渐阴浊上僭,与真武法,减术换参。



真武法两日,脘中有知饥感,与阳渐结痞无疑。阴浊得泄,即当温养太阴,使脾阳鼓动健运,冀其纳谷安然,用治中法。


人参 益智仁 淡干姜 茯苓 广皮白 木瓜



潮热耳聋,有似阳邪。诊得脉空大,自利不渴,舌上粉苔,形枯色槁,岂是实证。议以劳倦夹湿,从脾胃病治。


人参 广皮白 茯苓 炮姜 生益智仁 泽泻



交夏形瘦食减,气怯欲寐,世俗谓之疰夏。后天脾胃不和,热伤气也。


人参 白术 炒楂 砂仁 桔梗 茯苓 广皮 神曲 川连 米仁



热痛失治,三焦皆被邪结,不甚清明;左胁瘕聚有形,食下渐胀。大便日前颇利,目今,是肠胃经络之邪未清,清空之窍尚蒙。调治之法,亦宜分三焦为法,白金丸可用,午后进热邪深入为厥,阳气上冒神昏。病魔多日,已在血分,况脐下坚满乎!仲景云∶厥应下,下之不止,利者死。凡咸苦皆通阳,均谓之下,不必硝、黄也。



阴阳两为病伤,热邪深陷至阴,阴液涸尽,遂躁乱不已,已属至危。思从前诸医发散、消导、苦寒、辛燥,都令劫烁阴阳。仲景云∶凡元气有伤而病不减,可与甘药。仿此。


复脉汤。



夏令热伏,入秋而发,即仲景谓阴气先伤,阳乃独发之谓。脉右搏数,胃汁受损。暂忌浓味,进甘寒养胃,内热自罢。


卷心竹叶 知母 大麦仁 麦冬 白芍 乌梅肉



夏令伏邪,至深秋而发,发汗不解,继又泄泻。此伏里之证,与暴感不同,所以表散、不能取效。病有四旬,脉细搏如刃,面色消夺,犹里热口渴,舌色白,病中溃泄,此久热迫蒸,阴阳失守,苦药燥损,津液日枯。因热致病,医不以河间三时法则分三焦以逐邪,昧于从事节庵陋习,宜乎淹淹不已。若不急调,久延虚怯一途,古人所谓因病致损也,慎之!


卷心竹叶 生地炭 生白芍 米炒麦冬 炒丹皮 乌梅肉



伏暑深秋乃发,是属里证,虽经遗泄,系阴虚夹邪。忌用温散,再伤阴液。今自利口渴腹满,可与四逆散方法。


黄芩 枳实 六一散 生芍 广皮白



夏季暑热内伏,秋凉伏邪内发。初起耳窍流脓,已非风寒在表。今十余日大便不解,目黄赤,舌起黄苔,耳聋昏谵,渐有内闭之状,非轻症也。


连翘 黄芩 大黄 黑栀 生甘草 枳实


急火煎四十沸,即滤清服。



湿热之邪郁于气分,身热目黄自利。夏月受之,深秋而发。


木防己 杏仁 黄芩 生石膏 枳实 白芍



脉沉目黄,气喘呛呕,脘闷肢冷潮热,汗出略缓,少顷复热。病九日不解,口干自利。


此湿邪内胜为热,三焦不通,夏伏至霜降而发,其病为重。


杏仁 半夏 山茵陈 鲜石菖蒲 浓朴 草果仁 茯苓皮 川通草



久痛,用辛温两通气血不效。病已十年,不明起病之由。今便溏溺赤,水谷湿热不运,必夹湿阻气,主以分消。


薏苡仁 浓朴 猪苓 茯苓皮 蔻仁 山茵陈 泽泻


又 香砂平胃散,加茯苓、茵陈。



酒客湿热内蕴,长夏湿热外加。医不晓客邪兼有宿病,发散消导,胃汁大伤,先利粘腻而吐血。今两跗麻痹,膝中逆冷,阴液枯涸,脉络少气,舌绛烦渴,溺赤短涩,热未尽,本先夺,偻废之象,恐不能免。


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 白芍 川柏 麦冬 鲜生地 阿胶 炙草 麻仁



舌白心黄,湿着太阴,食不运,呕吐。


杏仁 广皮白 草果仁 藿梗 浓朴 半夏



痛胀得吐而安,随发寒热,口苦目黄,皆湿热内扰,胃口不清。《灵枢》谓中气不足,溲便为变矣。


柴胡 花粉 谷芽 生姜 黄芩 半夏 枳实 大枣



暑湿虽去,胃气未复,务宜薄味静养,勿令客邪再扰。


川石斛 广皮 半夏曲 煨益智仁 茯苓 青皮



热秽上加,头胀脘痞,宜蔬食清上。


竹叶心 桑叶 黄芩 连翘 花粉 杏仁



脉沉舌赤,邪入血分,烦躁,神气欲昏,用竹叶地黄汤。


竹叶心 浙生地 犀角尖 连翘心 元参 细叶菖蒲



初病伏暑伤于气分,潮热渴饮,邪犯肺也。失治则遂传膻中,遂舌绛缩,小便忽闭,鼻血,环口疮蚀,耳聋神呆,此气分之邪热漫延于血分矣。夫肺主卫,心主营,营卫二气,昼夜流行于经隧之中,与邪相遇,或凉或热。今则入于络,津液被劫,必渐昏昧,所谓内闭外


犀角尖 元参心 金银花 鲜生地 连翘 细叶菖蒲根



心营肺卫同治。


鲜生地 蔗汁 生甘草梢 麦门冬 花粉



暑湿本阴邪,必伤于气分,久则三焦均受,自头巅胸胁,流行皆阻,便溺不爽,但湿久而生热,治湿必究其本。


桂苓甘露饮。



伏暑得新凉,身热咳嗽,治在肺。舌白不 ,囊肿,暑必兼湿,湿滞为肿。


芦根 茯苓 淡竹叶 杏仁 通草


许叔微治一人,头痛身热,心烦燥渴。诊其脉,大而虚,授以白虎汤数服愈。仲景云∶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云∶其脉弦细芤迟何也?《素问》曰∶寒伤形,热伤气。盖伤气不伤形,则气消而脉虚弱,所谓弦细芤迟者,皆虚脉也。仲景以弦为阴,朱庞亦云中暑脉微细,则虚可知。


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毗陵仓官,季夏时胸项多汗,两足逆冷,且谵语。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曰∶当作湿温治之。盖先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三日愈。此名贼邪,误用药,有死之理。有人难曰∶何名贼邪?曰∶《难经》云,五邪有实邪、虚邪、正邪、微邪、贼邪。从后来者曰虚邪,从前来者曰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自病者为正邪。假令心病,中暑为正邪,中湿得之为贼邪,五邪之中最逆也。《难经》曰∶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濡弱见于阳部,湿气搏暑也;小急见于阴部,暑气蒸湿也。故经曰∶暑湿相搏,名曰湿温,是谓贼邪也。不特此,予素有停饮之疾,往往至暑月汗,两足 未尝干,每服此药二三盏即愈。


张子和治小郑,年十五,田中中暑,头痛,困卧不起,以双解散汗之,又以米泔汤投之,未解。晚又以三花神 丸大下之,遂愈。


张子和治张叟,年七十一,暑月田中因饥困伤暑,食饮不进,时时呕吐,口中常流痰水,腹胁作痛。医者概用平胃散、理中丸、导气丸不效。又加针灸,皆云胃冷,乃问张。张曰∶痰属胃,胃热不收,故流痰水。以公年高,不敢上涌。乃使以一箸探之,不药而吐痰涎一升。次用黄连清心散、导饮丸、玉露散以调之,饮食加进。惟大便秘,以生姜、大枣煎调胃承气汤一两夺之,遂愈。


万密斋治县丞李天泉,六月中暑腹痛。渠有婢外家,医谓病寒,进理中汤,一剂痛止。乃发热,一身骨节尽痛,又进十神汤发汗,热退身不痛矣。万候之,李称病愈,观其面色带赤,知病未解。请脉之,洪滑而数。(色脉相对。)经曰∶大则病进。今汗后脉犹洪数,病方进也,而彼自称愈。万未去,食顷而病作矣。满腹急痛,状如奔豚,上下左右,举手按摩。亟延万至,曰∶汝先诊脉,不言而去,知我病也,幸急救我。万曰∶无伤。乃进建中汤,一服而痛定。次日,有省祭官万朴来问疾。朴善医,诊之,且骇且顾,李亦疑惧。万诊之,谓朴曰∶汝怪其脉之促止乎?盖心下怔忡,故脉如是耳。李即应曰∶我心下跳乱不宁。即命取药,方用人参、麦冬、甘草、白芍、生地、五味, 猪心煮汤煎,一服心跳止,脉不促矣。盖心恶热,用热治热,向服理中、十神,俱犯禁,故病复作也。


李少华知医,六月得暑病,服九味羌活汤一剂,汗出不解。谓药剂少,发汗不透,复作大剂服之,汗大泄而热转甚。连进三剂,病益亟。如痴如狂,舌强,言语謇涩,手足掣动,小便不利,茎中痛,以手捏之,才下一二滴。不食,唯能饮水。万脉之,微弱而迟。或问病可治否?曰∶坏病也,医之过耳。心恶热,壮火食气,方今盛夏,火气正壮,而重发其汗,汗之过多,则伤心。心藏神,如狂如痴者,神气乱也。(非蓄血。)舌内应乎心,汗多则血虚不能荣舌,故强不能言也。手中掣动者,汗多筋惕肉 也。(非中风。)渴饮水,汗多津液涸也。(非阳明发渴。)小便不利者,心移热于小肠,小肠移热于膀胱,津液少而气不化,故茎中痛。连五剂而愈。(未载所用何方,殊嫌疏漏。)


汪怀江中暑复伤食。一医用五积燥热之剂,阳气外散,阴津内竭,阳强阴弱,皮肤燥而无汗。当先养其阴,而后制其阳,使汗出而表和。遂以凉膈散去大黄、芒硝,加知母、石膏、淡豉、竹叶,一服微汗出而身润矣。方议下之,又一医至,称是阴虚火动,不可下也,用四物汤加炒干姜,触动阳明之火,齿缝出血,足冷成阳厥矣。乃复用凉膈散服之,利三行而病愈。


龚子才治一妇人,暑月因厨房热极,遂出当风处,脱衣乘凉,即头痛发热,恶寒身痛。医误以为伤寒,用附子理中汤,一服下咽,立时不语,口中无气,唇口青紫,心头微温。诊之,六脉洪大而数,此热症误用热药。令以烧酒喷其胸,将镜扑之,更以新汲水和蜜,用鸡翎沃入其口数次。少顷,患人即伸舌探水,以益元汤灌下即活。


李士材治张邑尊令郎,六月间,未申时晕绝不知人,更余未醒。此得之生冷太过也。皂角末吹鼻中无嚏,举家惊惶。教以皂角灰存性,新汲水灌之,更取沉、檀焚之,俾香气满室,以达其窍,至子后方苏。服十味香薷饮而安。


吴孚先治一人,奔驰烈日下,忽患头疼发热,或时烦躁,汗大出,大渴引饮,喘急乏气,服香薷饮尤甚,此暑症也。然受暑有阳有阴,道途劳役之人,所受者炎热,名曰伤暑。亭馆安逸得之,为中暑也。香薷饮只宜于阴暑,若阳暑服之,反为害矣。与人参白虎汤而愈。


董仁仲,当暑天纳凉饮冷,忽头疼发热,霍乱吐泻,烦躁口渴,舌苔白滑,此阴暑也。得之过于寒凉,致周身阳气为阴邪所遏。宜香薷之辛热,发越阳气,散水和脾,四剂而愈。(藜按∶此夏月感寒之症,乃指为阴暑,而以伤暑者为阳暑,治虽不误,而称名实谬。上条亦然。)


一刍荛妇,夏月贪凉饮冷,胸如有一团之火,凡冷水凉茶入咽,觉从火团上分流而下,目则羞明畏火,口鼻间频出火气。诊之,六脉俱阴,舌苔紫青而滑,吴曰∶此寒格反见热化也。与干姜、肉桂温散,少加黄连为向导。移时,觉胸中之火,顿化清凉而愈。


孙文垣治弟淑南,额痛,遍身疼,口干,舌苔黄浓,左脉浮大,六部俱数。时当仲秋初旬,以小柴胡合白虎汤加羌活,热不退。下午用六神通解散,以葱汤调服三钱,热稍退。至半夜后,又复热,额痛,颠顶尤甚,舌根黄且焦黑,小水赤痛,烦躁不睡,遍身又痛。此三阳合病暑症也。次日以小柴胡汤大加石膏为君, 本、白芷、竹叶、粳米、生姜、大枣。少顷,汗出至足,(必至足乃为正汗。)热始尽退。犹烦躁不睡,仍以小柴胡汤加桂枝、山栀、竹茹、竹叶,饮下遂愈。


张路玉治内兄顾九玉,大暑中患胸痞颅胀。脉得虚大而濡,气口独显滑象,此湿热泛滥于膈上也。与清暑益气二剂,颅胀止而胸痞不除。与半夏泻心汤,减炮姜,去大枣,加枳实,一服而愈。


范文学治孙振麟,于大暑中患厥冷自利。六脉弦细芤迟,按之欲绝,舌色淡白,中心黑润无苔,口鼻气息微冷,阳缩入腹,精滑如水。问其所起之由,因卧地昼寝受寒,是夜连走精二度,忽觉颅胀如山,坐起晕倒,四肢厥逆,腹痛自利,胸中兀兀欲吐,口中喃喃妄言,与湿温之症不殊。医者误以为停食感冒,与发散消导二剂,服后胸前头项汗出如流,背上愈加畏寒,下体如冷水,一日昏愦数次。此阴寒挟暑,入中手足少阴之候。缘肾中真阳虚极,所以不能发热。遂拟四逆加人参汤,方中用人参一两,熟附三钱,炮姜二钱,炙甘草二钱,昼夜兼进,三日中连进六剂,决定第四日寅刻回阳。是日悉屏姜、附,改用保元,方用人参五钱,黄 三钱,炙甘草二钱,麦冬二钱,五味子一钱,清肃膈上之虚阳。四剂食进,改用生料六味,加麦冬、五味。每服用熟地八钱,以救下焦将竭之水,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申叔 触热过梁溪,归而眩晕麻瞀,发热便秘,服黄连香薷不应。用凉膈散,便通。或时昏眩不省,或时四肢清冷,而晡时为甚。诊之,脉弦细而芤,此暑伤心包,阳气郁伏,所以有似阴寒也。与生脉合保元,清理肺胃,则包络自宁矣。


柴屿青治陈忍之患病,医以温散之药投之,遂至彻夜不能合眼,时见鬼物,两脉沉伏。症属受暑,用加减清暑益气汤,去参、苓,一剂热减,六脉俱现洪大。再服六一散,数剂而病退。惟夜间尚不能熟睡,遂以滋补安神之剂调理而安。


壬戌夏,五营缮朱载常,早间入署,舆中呕吐,昏愦遗尿。医以中风治,开附子理中汤加僵蚕。后又以两脉鼓指,危笃已极,参、附尚少,恐难挽回。柴曰∶此暑风也,脉无死象,力保无事。伊芳同寓水部钱筑岩不信,急煎前药,将进,幸禾中朱汝能进以六一散,一服神气稍定。钱虽不知医,固知六一散之与理中冰炭,因停前药。次日遂以黄连香薷饮加羌活治之,调理数日而康。


陆祖愚治陈元甫,七月间,因构讼事,忍饥食冷粥数碗,少顷即吐出。自此茶饮皆吐,头痛身热,咽喉不利,昏冒,口中常流痰液。医知为中暑,用冷香薷饮投之,随吐。又以井水调益元散投之,亦吐,昏沉益甚。脉之,阳部洪数无伦,阴部沉微无力,此邪在上焦。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宜涌吐者也。盖饥饿之时,胃中空虚,暑热之气,乘虚而入于胃。胃热极,而以寒冷之水饮投之,冷热相反,所以水入即吐,即口中流涎,亦胃热上溢之故也。因用沸汤入盐少许, 汁数匙,乘热灌之。至二三碗不吐,至一时许方大吐,水饮与痰涎同出,约盆许。即以生脉散投之,人事清爽,诸症顿减。又合四物调理而安。


张绍甫治一人,暑热患头痛,身热昏睡,大渴引饮。众以感冒治,不效。诊之,脉大而虚,曰∶此暑疾也。即令撤幔开窗,前后左右各置凉水,顿觉清爽。仍令二童食以西瓜,取其便,连饮四五钟即愈。(治法精妙。)


张为诸生时,万历戌子夏,患暑症,势极气索,瞀然自昏愦。庸医以为内伤,或以为劳役,中折几不自持。医者汪韫玉适在旁,蹙然曰∶心烦面垢,此暑症也。闻者皆骇其名,予于瞀中微解,根据之服益元散,二剂而苏。


仍调以苏薷饮,数剂而愈。(张绍甫名凤逵,着《暑热全书》,天启年间刊本。)


李 垢治朱竹 夫人冯氏,病热七日不汗,又七日又不汗,逾二旬矣。诸医皆云∶伤寒不可治,请办丧具。朱乃邀李徒步登阁诊视, 垢笑曰∶君夫人所居阁,四面俱木围之,木生火,触暑脉伏耳,脏腑无他恙也,亟以甘瓜井水投之,可不药而愈。从其言,越宿而 粥糜,再宿主中馈如故。(《曝书亭集》。)


文选姚海山,中暑头痛发热,气高而喘,肢体怠倦,两手麻木。胃热伤元气,用人参益气汤顿安。又用补中益气汤,加麦冬、五味而痊。


昔有人暑月深藏不出,因客至,坐于窗下,忽似倦怠,自作补中汤服之,反剧。医问其由,连进香薷饮,两服而安。(万密斋《养生四要》。)


马元仪治陆太史,时值秋暑,偶发热头痛。诊得脉大而虚,谓中气大虚,非补不克。彼云∶伤暑小恙,况饮食不甚减,起居不甚衰,何虚之有?但清暑调中,去邪即已,何用补为。乃勉与清暑益气而别。明晨复诊,脉之大者变为虚微,发热如故,曰∶今日不惟用补,更当用温,宜亟服之,迟则生变矣。遂用理中汤,服下少顷,出汗如涌泉。午后复诊,两脉虚微特甚,汗如贯珠,乃连进人参四两,附子两许。日夜约用人参十两,附子四两,汗止精藏,渐调而愈。


任邱裴在涧,弃家逃禅,持戒茹素,遍游五岳,足迹几遍天下。偶客金坛,寓西禅寺僧舍,酷暑坐卧水楼,日持准提咒三千,念佛号三万,(未是俊物。)忽患头痛如斧劈,身热发躁,口干,日饮冷水斗余,渴犹未解,自分必死。庄敛之怜其旅病,时过视疾。一日急走仓头,召敛之永诀,以携来书画玩器,尽授敛之,揖而言曰∶(未尝得道。)兄其为我收藏。吾死后,切勿用世俗礼葬我,惟以两缸盛吾尸其中,以三尺地埋之耳。敛之涕泗填胸,束手无策,促缪仲淳诊之。余此时游梁溪、阳羡间,敛之命余仆克勤相追。归视其脉,知系受暑,为疏竹叶石膏汤。不二剂,热渴俱止。几十剂,病始退。旋加健脾药十余帖而安。(《广笔记》。)


来天培治蔡氏女,病经六七日。时七月初旬,发热头痛,胸满腹痛,烦躁口渴,目闭神昏,时有独语,脉浮细而数,按之模糊。问曾手足抽掣乎?曰∶然。曰∶此俗所谓暑风伤寒也,用香薷、青蒿、羌、防、枳、桔、秦艽、钩藤、菖蒲、半夏曲、藿香、柴胡、黄连,一剂症减神清,脉亦和。前方去羌活、菖蒲、枳、桔、香薷,加广皮、浓朴、花粉、丹皮,一剂渐安,惟热未尽退,此津液不生之故耳。改用生地、麦冬、茯苓、花粉、黄芩、石斛、广皮、谷芽、半夏曲,又二剂全痊。


沈明生治王明甫,长夏神昏不语,伏枕信宿。午前往视,曰∶脉虚身热,此中暑耳,非风也,曷不用参?其长君曰∶早间一友,因用参而转加烦懑。问用几何?曰∶五分。曰∶宜其转甚也,当四倍之,乃克有济耳。乃愕眙不信,因晓之曰∶凡参少用则壅滞,今病正台东垣避暑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属阴,且古人用清暑益气、人参白虎、生脉散等方,皆中暑门中要剂,俱有人参,又何虑之有。乃殊不信,复理喻再三,乃终不信。欲辞去,而阻于豪雨,强留午餐。因再谓曷不就此时如议进药,脱有不安,可用法立解也。于是勉从以进,犹惴惴焉,惟恐增胀。既而殊宁静,超时神思少清,间吐一二语,始用参不疑。调治浃旬,竟得全愈。


陈子佩治一人,八月间,发热谵语,不食又不大便。诸医皆以为伤寒,始而表,继而下,俱不应。延至五十余日,投以人参,热稍减,参少则又复热。于是益疑其虚也,峻补之,然不食不便如故。诊之,六脉平和,绝无死状。谓伤寒无五十日不便不食而不死之理,闻病者夏月治丧,往来奔走,必是中暑无疑。误以伤寒治之,又投以人参补剂,暑得补而愈不解,故至此耳。当以六一散以凉水调服,病者欲之,虽多不妨。服已即睡,睡醒即便,便后思食,数日而愈。


吴桥治吴鸿胪妻,年三十,形故肥,当暑而飧如常,诘朝不起。启视之,瞑目昏愦,口舌唇吻,皆色深黑,痰如鼓 有声,勺饮不能下咽,即千金药无所用。逆桥至,六脉浮濡,谓鸿胪曰∶是本风痰兼中暑故尔。即以浓朴香薷饮,灌牛黄丸。辄能下,痰声必杀。更进,少顷黑色退而为黟。薄暮色如羊肝,诘朝但微紫。于是加补剂,五日始张目能言。逾日如故。(《太函集》。)


章虚谷治周小梅室,六月中感暑邪,身热五日,始延李先生,服疏散一剂,次日病更甚。更医,闻得大便数日不解,即用大黄数钱,鲜生地尤重用,柴胡、浓朴等服之,便下两次,病患自觉爽快。惟晡时发冷,黄昏发热,至天明方休,彻夜不寐。章诊之,询知病由,曰∶暑为火湿合化,湿系阴邪,遏热不达。李先生用疏散,则湿开热透,并不错误。乃反误投下剂,使邪陷入阴,故夜热而昼不热,则病势重矣。邪既入阴,欲其转阳甚难,只可转其枢机,兼从阴厘清其邪热。乃用草果、苍术、浓朴醒脾开湿透膜原,柴胡以转少阴之枢,青蒿、鳖甲、知母、黄柏清阴分之热。服两日,不效,其脉虚软无力,口甚渴,饮茶不绝,腹满,大小便皆不利,粒米不进,稍饮米汤,口即作酸。此中气大伤,乃于前方去知母加参,又服两日,小便稍利,诸症不减,脉软少神,不进谷食,已十二日矣。再延数日,胃气绝,则不可救。因其脾肾两伤,元气无权,三焦气化失职,邪反内闭。盖肾伤无开阖之力则便阻,脾伤而转运不前则腹满。阳既委顿,则津液不生,故渴甚,非用附子、干姜,大助其阳,则邪终不化。乃用党参、草果、苍术、浓朴、附子、干姜、生姜、乌梅、白芍,稍加黄连,服两日,腹满减而便下溏粪如胶浆,略进稀粥。又服两日,腹满消而粥食大进,小溲亦长。惟夜热如故,冷则无矣。此湿已化,但有热邪,乃于前方去附子、乌梅,加知母三钱,生石膏五钱,服两日,热全退,即用清补调理而安。


藜按∶此证误下之后,热去湿留,徒伤其脾胃。究竟湿中之热,亦未能尽去。脾胃既伤,值午后阳衰之时,故发冷。热陷湿中,扰其营气,故发热,夜不成寐。湿热阻滞气机,则津液不生,故口渴。斯时宜用渗淡之品,加芳香醒脾之药,病可立愈。乃以燥剂劫之,又增入寒凉药,益伤其脾,故不效。继乃大用辛燥以劫之,脾气得辛燥之药而有权,湿为刚燥所劫而胥化,故仍以寒药收功。此将差就错之治,未可以为准则也。方中乌梅、白芍尤为无谓。先生自谓从乌梅丸变化而来,亦欺人之语。


萧山何某,夏月不爽,自谓受暑,食西瓜一枚,又服凉药数帖。后无所苦,惟胃不开,每日强饮薄粥一二钟,甚无味,尚行动自如,小便淡黄,大便干,多日不解,胸腹无胀闷,面色如常,舌光红而无苔,酷似胃阴不足。但不喜汤饮,脉则浮中皆无,按之至骨,萦萦如蛛丝。医者犹欲进凉药。曰∶此证固非邪火,亦非胃阴不足,乃元阳大亏之症。幸小便淡黄,大便坚固,肾气坚,为有根,再服凉药必死。遂用附子理中汤去术,加当归、桂枝以养营。数剂,毫无效验。又去桂枝,加肉桂、吴萸、黄 ,连服十余剂,依然如故。又进前药十余剂,仍复如前。细思其小便通,大便干,则肾元未绝,何以胃总不开?令停药四五日,亦只如是。乃屏去热药,重用鹿角胶,佐以枸杞、当归、参、 、苁蓉、广陈等,湿润养阳。十剂,肺脉稍和,饮食略加。又十剂,胃始开,便始通,其人反软弱不能起坐。又养半月,始得下床。


一人面白体盛,夏月患暑,服凉解两帖而愈,以邪轻故也。旬日复感,自服苏合丸,覆被发汗,津液大泄,热邪内陷,又兼少年多欲,脉空数无根。章曰∶苏合丸辛温走窜治寒尚可,温暑大忌。勉进甘凉薄味之药,养阴和阳。四五日,脉稍转,而尺部甚空。身热不退,夜则谵语,天明则清,舌有薄苔,边淡黄,中白滑,每日饮粥二三碗。十余日,病不增减。药稍疏利,则委顿不堪。稍补助,则邪热愈炽。一日,因换床,即大汗口开,眼闭欲脱。用熟地一两二钱,附子四钱,浓朴二钱,合二陈汤如数,煎一大碗,黄昏时,服一半即熟寐。二更醒后,又服一半,亦无所觉。子后仍谵语,天明则清。脉稍有神而加数,舌苔中心亦黄,(附子之故。)胸腹仍宽,能进粥食,乃用白虎汤加细生地等。连服数日,脉渐好,粥稍加。惟身热不退,夜仍谵语,左关脉独滞且沉。因思昼清夜昏,为热入血室。血室厥阴所主,故左关独滞。仲圣有刺期门之法,是邪结血分也,今不明刺法,乃用归须、赤芍、新绛、青蒿、鳖甲、柴胡、黄芩、细生地之类。五六服,全然不效,此时已一月有二日矣。因病家笃信不获辞,彻夜思之,未得其理。忽记来复丹方中,有灵脂专入厥阴。暑湿浊邪,与伤寒不同,故前药不效。灵脂以浊攻浊,兼有硝、黄,直达至阴,助本元以祛邪,必当奏功。遂于前方去柴胡,送来复丹一钱,夜即安睡,无谵语。连进三服,身热即退。忽解小便甚长,色深碧稠如胶浆,病家惊询。章曰∶此病根除矣。因其少年多欲,湿之邪乘虚陷入肝肾,故与伤寒之热入血室,病同而邪不同,故药力不能胜邪则不效。此来复丹以浊攻浊,所以神效也。后进补药而愈。


缪仲淳治高存之次子,童时,夏月身热十昼夜,止饮白虎汤。诸医汗之不解,以麻仁丸下之热如故。缪诊曰∶此伤暑也,白虎汤是其本方。因误汗下虚甚,加人参三钱,一剂微汗,瞑眩,少顷热解。更疏一方,防其疟痢,乃用人参二钱,兼健脾清暑导滞之剂。未几疟作,如方饮之,疟止,痢又作。存之不得已于生脉散中加益元散饮之,儿 羸甚,痢少减。数日后,仲淳复至,语之故。曰∶生脉益元散得之矣。不诊而谛视儿,问靡甘否?曰∶甘。缪曰∶病去矣。存之问故?曰∶视儿目光炯炯,且饮食味甘,是精神已王,胃气转矣。寻果脱然起。


臧玉涵子岁半,盛夏咳嗽。七日,因浴受惊,又伤食,大热倦顿,三日不敢与药,目翳唇焦舌干。仲淳曰∶此暑病也。当与白虎汤。曰∶腹泻,石膏无害乎?曰∶先以天水散探之。服二钱,少顷,药夹痰而吐,微汗身凉。黄昏复热,又以天水散二钱,不效。仲淳曰∶其为暑症无疑,当以白虎汤加人参。因儿患肺热,且止。再诊之,曰∶暑邪客于皮肤分肉,有热无寒,是为瘅疟,断当用白虎汤。连服二剂,不效,鼻露眼开,口不纳气,势甚急危。曰∶此症气不足胜邪也。刺疟论云∶凡疟,先时一食顷,乃可治,过时则失之也。又云∶无刺之热,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意者,服药不得时耶。将前药并剂煎,露一宿,鸡鸣温服之,病顿失。不须调补,精神渐复,以此知察病望气及服药之贵及时也。


蒋千宫第五子,一岁,伤暑发热,服此药(惊风之帖。)十余日,惊搐危殆。又进腊丸等,死去矣。予察其误中于药,以补脾汤加减治之,立愈。(《慈幼篇》。)


陈(廿七)拟清暑法.


香薷 杏仁 滑石 淡黄芩 制半夏 栝蒌皮 浓朴□


顾(廿五)暑温伏邪.头痛脘闷.身热吐蛔.


香薷(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枳实(一钱) 淡黄芩(一钱) 杏仁(三钱) 小川连(六分) 浓朴(一钱五分)



苏(廿六)暑湿未清.舌白脘闷.脉象濡弱.口渴便溏.据述始由奔走气乱.肺气 郁.有升无降.继则漫布三焦.所以身热.不为汗衰.服苦寒辛寒方.法属无益.想三焦为气之父.是气之郁.暑湿交阻.所藉在上.清阳舒展.湿邪自能趋下.温去自然热清耳.


大豆卷(三钱) 郁金(一钱) 苡仁(二钱) 飞滑石(三钱) 杏仁(三钱) 川通草(一钱) 木防己(一钱五分)



徐(八岁)泄泻日旺.陷腹痛.此属冒暑.


藿香叶(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南楂炭(一钱五分) 飞滑石(三钱) 陈皮(一钱) 赤苓(三钱) 炒浓朴(一钱)



陆(六四)服清暑方.头重舌黄如昔.躯痛咳痰皆缓.而大便不解.渴思冷冻饮料.不饥痞闷.嗳气频频.明是暑挟湿邪踞上焦气分.致气为所阻之象.但高年辛寒苦寒.恐妨胃口.多所误用.因拟辛温.宣达通阳.


香薷(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白蔻仁(七分)广皮(一钱) 淡竹叶(一钱) 郁金(一钱)



岑(四二)壮热微寒.舌绛渴饮.脉右寸关空大.左细小.议景岳玉女煎.去牛膝、麦冬.加丹皮、竹叶、川贝.


原熟地(四钱) 生石膏(四钱) 嫩竹叶(一钱五分) 川贝(去心研,一钱五分) 知母(一钱) 生甘草(三分) 粉丹皮(一钱五分) 此方不应


又 舌绛口渴.已刻寒栗而后身热.询手肢麻木.足少阴、厥阴二脏.真阴殆尽.阳不肯潜伏.频渴究不能救其焚燎.经旨所谓入肝则麻痹.入肾为消渴.肝肾之邪.邪深逍遥.辛寒.辛凉.苦泄.俱未能入于至阴之地.仿古浊药轻投.不致因循贻变.


浓熟地(四钱) 上清阿胶(另烊冲,二钱) 炙甘草(四分) 拣麦冬(一钱五分) 大麻仁(一钱五分) 淡天冬(一钱五分) 洋参(八分)



董 右脉短数.左脉细数.寤而少寐.身凉而有寒热.时作气喘.脘闷舌白.此属热邪内陷.大为重候.姑拟清泄少阴之里.与解少阳之表合方.候高明正.


霜桑叶 鲜生地 黑山栀 香犀角 嫩元参 川贝 连翘心 粉丹皮 加茅根


又 昨进清提方法.脉数已缓.气急已退.得汗安寐.邪解之象.内陷无从再虑.前方可以渐愈.


香犀角(六分) 草郁金(一钱) 川贝(去心研,一钱五分) 鲜生地(五钱) 连翘心(一钱五分)黑山栀(一钱五分) 霜桑叶(一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加茅根(五钱) 荷叶(一角)


又 脘痹噫嗳稍舒.拟疏肝泄肺.以理余邪.


紫菀(一钱) 泡白杏仁(二钱) 草郁金(一钱) 炒香淡豉(一钱五分) 栝蒌皮(一钱五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羚羊角(一钱) 桔梗(八分)


暑热必挟湿.吸气而受.先伤于上.故仲景伤寒.先分六经.河间温热须究三焦.大凡暑热伤气.湿着阻气.肺主一身周行之气.位高为手太阴经.据述病样.面赤足冷.上脘痞塞.其为上焦受病显着.缘平素善饮.胃中湿热久伏.辛温燥裂.不但肺病不合.而胃中湿热.得燥热锢闭.下利稀水.即协热下利.故黄连苦寒.每进必利甚者.苦寒以胜其辛热.药味尚留于胃底也.然与初受之肺邪无当.此石膏辛寒.辛先入肺.知母为味清凉.为胃之母气.然不明肺邪.徒曰生津.焉是至理.昔孙真人未诊先问.最不误事.再据主家说及病起两旬.从无汗泄.经云.暑当汗出勿止.气分窒塞.日久热侵入血中.咯痰带血.舌红赤不甚渴饮.上焦不解.漫延中下.此皆急清三焦.是第一章旨.故热病之瘀热留络.而为遗毒.注腑肠而为洞利.便为束手无策.再论.湿乃重浊之邪.热为熏蒸之气.热处湿中.蒸淫之气.上迫清窍.耳为失聪.不与少阳耳聋同例.青蒿减柴胡一等.亦是少阳本药.且大病如大敌.选药如选将.苟非慎重.鲜克有济.议三焦厘清.治从河间法.


飞滑石 生石膏 寒水石 大杏仁 炒黄竹茹 川通草 莹白金汁 金银花露



又 诊脉后.腹胸肌腠.登现瘾疹.气分湿热.原有暗泄之机.早间所谈余邪遗热.必兼解毒者为此.下午进药后.诊脉较大于早晨.神识亦如前.但舌赤.中心甚干燥.身体扪之.热甚于早间.此阴分亦被热气蒸伤.瘦人虑其液涸.然痰咯不清.养阴药无往而非腻滞.议得早进清膈一剂.而三焦热秽之蓄.当用紫雪丹二三匙.藉其芳香.宣窍逐秽.斯涸热可解.浊痰不粘.继此调理之方.清营分.滋胃汁.始可瞻顾.其宿垢欲去.犹在旬日之外.古人谓下不嫌迟.非臆说也.


知母 竹叶心 连翘心 炒川贝 犀角 元参 金汁 银花露 紫雪丹



又 经月时邪.脉形小数.小为病退.数为余热.故皮腠麸脱.气血有流行之义.思食欲餐.胃中有醒豁之机.皆佳兆也.第舌赤而中心黄苔.热蒸既久.胃津与阴液俱伤.致咽物咽中若阻.溺溲尖管犹痛.咯痰浓浓.宿垢未下.若急遽攻夺.恐真阴再涸矣.此存阴为主.而清腑兼之.故乳进食物.便是助热.惟清淡之味.与病不悖.自来热病.最怕食后劳复.举世共闻.非臆说也.


细生地 元参心 知母 炒川贝 麦冬 地骨皮 银花露 竹沥



暑必挟湿.二者皆伤气分.从鼻吸而受.必先犯肺.乃上焦病.治法以辛凉微苦.气分上焦廓清则愈.惜乎专以陶书六经看病.仍是与风寒先表后里之药.致邪之在上漫延.结锢四十余日不解.非初受六经.不须再辨其谬.经云.病自上受者.治其上.援引经义以论治病.非邪僻也.宗河间法.


杏仁 栝蒌皮 半夏 姜汁 白蔻仁 石膏 知母 竹沥



又 脉神颇安.昨午发疹.先有寒战.盖此病起于湿热.当此无汗.肌腠气窒至肤间.皮脱如麸.犹未能全泄其邪.风疹再发.乃湿因战栗为解.一月以来病魔.而肌无膏泽.瘦削枯槁.古谓瘦人之病.虑涸其阴.阴液不充.补之以味.然腥膻浊味.徒助上焦热痰.无益培阴养液.况宿滞未去.肠胃气尚窒钝.必淡薄调理.上气清爽.痰热不至复聚.从来三时热病.怕反复于病后之覆.当此九仞.幸加意留神为上.


元参心 细生地 银花 知母 生甘草 川贝 丹皮 橘红 竹沥



病几一月.犹然耳聋.神识不慧.嗽甚痰粘.呼吸喉间有音.此非伤寒暴感.皆夏秋间暑湿热气内郁.新凉引动内伏之邪.当以轻剂清解三焦.奈何医者.不晓伏气为病.但以发散消食寒凉清火为事.致胃汁消亡.真阴尽灼.舌边赤.齿板燥裂.乃邪留营中.有内闭螈 厥逆之变.况右脉小数.左脉涩弱.热固在里.当此阴伤日下.久之再犯亡阴之戒.从来头面.皆是清窍.既为邪蒙.精华气血不肯流行.诸窍失司聪明矣.此轻清清解.断断然也.议清上焦气血之壅为先.不投重剂苦寒.正仿古人肥人之病.虑虚其阳耳.


连翘心 元参 犀角 郁金 橘红 黑栀皮 川贝 鲜菖蒲根 竹沥



又 脉右缓大.左弱.面垢色已减.痰嗽不爽.良由胃中津液.为辛散温燥所伤.心营肺卫.悉受热焰蒸迫.致神呆喘急耳聋.清阳阻痹.九窍不利.首方宣解气血继方芳香通窍.无形令其转旋.三焦自有专司.岂与俗医但晓邪滞攻击而已.今已获效.当与清养胃阴肺气.体素丰浓.阳弱不耐沉寒.然深秋冬交天气降.则上焦先受.试观霜露下垂.草木皆改异色.人在气交.法乎天地.兼参体质施治.


枇杷叶 炒黄川贝 橘红 郁金 茯苓 苡仁



三疟之邪在阴.未经向愈.春季洞利不食.想春雨外湿.水谷内聚亦湿.即湿多成五泄之谓.痍疮仅泄经隧湿邪.而里之湿邪未驱.长夏吸受暑邪.上蒙清空诸窍.咳嗽耳聋.的系新邪.非得与宿病同日而语.


连翘 飞滑石 嫩竹叶 荷叶边汁 桑叶 杏仁 象贝 黑山栀



奔走气乱.复饮烧酒.酒气辛热.有升无降.肺气 郁.上下不通.舌白消渴.气结自胸及腹. 自利不爽.周身肤腠皆痛.汗大出不解.无非暑湿热气.始由肺受.漫布三焦.群医消导苦药.但攻肠胃.在上痞结仍然.议淡渗佐以微辛.合乎轩岐上病治上之方.


西瓜翠衣 川白通草 大豆黄卷 马兜铃 射干 苡仁



三伏中阴气不生.阳气不潜.其头胀身痛.是暑邪初受.暑湿热必先伤气分.故舌白.口渴.身痛.早晨清爽.午后烦蒸.状如温疟.沐浴绕动血络.宿病得时邪而来.仲景云.先治新病.后理宿病.是亦阴气先伤.阳气独发也.


鲜生地 石膏 知母 元参 连翘 竹叶心 荷叶汁



初病伏暑.伤于气分.微热渴饮.邪犯肺也.失治邪张.逆走膻中.遂舌绛缩.小便忽闭.鼻煤裂血.口疮耳聋.神呆.由气分之邪热.漫延于血分矣.夫肺主卫.心主营.营卫二气.昼夜行于经络之间.与邪相遇.或凉或热.今则入于络.津液被劫.必渐昏寐.所谓内闭外脱.


鲜生地 连翘 元参 犀角 石菖薄 金银花



右脉空大.左脉小芤.寒热麻痹.腰痛冷汗.平素积劳内虚.秋暑客邪遂干脏阴.致神迷心热.烦躁.刮痧似乎略爽.病不肯解.此非经络间病.颇虑热深劫阴.而为痉厥.张司农集诸贤论暑病.谓入肝则麻痹.入肾为消渴.此其明征.议清阴分之邪.仍以养正补之.


阿胶 小生地 麦冬 人参 小川连 乌梅肉



暑由上受.先入肺络.日期渐多.气分热邪.逆传入营.遂逼心胞络中.神昏欲躁.舌短缩.手足牵引.乃暑热深陷.谓之发痉.热闭在里.肢体反不发热热邪内闭则外脱.岂非至意.考古人方法.清络热必兼芳香.开里窍以清神识.若重药攻邪.直走肠胃.与胞络结闭.无干涉也.


犀角 鲜生地 连翘 鲜菖蒲 银花 化至宝丹四丸



病已十余日.身尚躁热.舌苔粘腻.神呆目定.脉刚而数.烦躁呓语.此暑湿久伏.与时气之秽邪凝合.酿成胶腻之痰.闭塞清明之府.神情迷昧.胃家浊液蒸遏不宣.药食甘味.必蛔厥上冒.然内经有湿位之下.燥气乘之.是以从之.湿转为燥.若无湿痰之潮气上蒸.舌苔早已燥剌矣.今先滋液.以清烈焰之燔.


鲜生地 麦冬 乌梅 蔗浆 银花露 羚羊角 蚌水



又 面垢舌白.渴饮.气短如喘.自利.是秽浊气入口鼻.与水谷之气互相混扰.湿气阻塞.氤氲内蒸.三焦皆受.胸背肢节.有晦黯斑纹.秽与气血胶固.心络为邪熏灼.神昏呓语.手经蔓延疫邪.不与伤寒同例.法当芳香辟邪.参以解毒.必不为湿秽蒙闭.可免痉厥之害.


石菖蒲汁 白蔻仁 犀尖 小青皮 连翘心 金银花 六一散 金汁 至宝丹



又 邪陷复利.伤及厥阴.症见气上撞心.饥不能食.干呕腹痛.全是肝病见端.肝为至阴之藏.相火内寄.仲圣治法.不用纯刚之剂.以肝为刚藏也.今正交土旺之时.木火为仇.五日内未为稳当.宜慎之.


人参 淡吴萸 当归 白芍 秦皮 炒乌梅



今年七月.秋暑未除.初病头痛身热.是暑由上窍.伤及清阳.医药当辛凉取气.同气相求.中上之轻邪自散.无如辛温苦寒清滋之类.杂然并投水谷内蒸.氤氲不解.见症仍在身半以上.躯壳之间.非关脏腑大病.第能蔬食十日.可解上焦之郁.


川芎 薄荷 荆芥炭 炒白芷 蔓荆子 菊花蒂 绿茶煎汤代水



中气索虚.贪寒饮冷.遏伏暑湿之火.蕴于膻中.劫津耗液.尽从燥化.肺气不能下输.肠胃燥满不行.下之.遂逼血下行.血既下夺.亦云竭矣.阴不配阳.汗不外泄.即为上厥.上厥下竭.肺经独受燥累.急进清燥救肺汤.以回阴液.


枇杷叶 人参 麦冬 桑叶 阿胶 杏仁 生石膏 竹叶


经义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后夏至日为病暑。暑当与汗皆出,勿止。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素问》)


哲言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太阳中 者,热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散主之。(《金匮》)


人知冬不藏精者致病,不知夏不藏精者更甚焉。尝见怯弱之人,而当酷暑,每云气欲闷绝。可知中而死者,直因气之闷绝也。夫人值摇精,恒多气促,与当暑之气闷不甚相远。《经》曰热伤气,又曰壮火食气。


余故曰∶夏令之炎威,甚于冬令之寒,苟不藏精,壮者至秋发为伏暑,怯者即中 而死。(《吴医汇讲》)


伤暑与伤寒,身皆发热,不可不辨明施治。盖寒伤形,暑伤气。伤寒则恶寒而脉浮紧,伤暑则不恶寒而脉虚。《经》曰∶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赤水玄珠》)


暑证变幻无常。彼暴中之激烈,扁鹊不及 指而投咀;久伏之毒深,长桑莫能隔肤而见脏。即寻常之感,亦难于知觉,非若伤寒之有定期定证可据可疗者,不拘表里,不以渐次,不论脏腑。冒暑从口鼻入,直入心包,先烦闷后身热;入肝则眩晕顽麻;入脾则昏睡不觉;入肺则喘咳痿 ;入肾则消渴。中暑归心,神昏卒倒;暑伤肉分,周身烦躁,或如针刺,或有赤肿;暑入肠胃,腹痛霍乱吐泻;暑伏三焦,变出寒热不定,膨胀中满,疟痢下血。治法,清内火为主,解表兼之。寒之中人乘其虚,暑则虚实并中,而实者更剧。盖强盛之人,内有伏火,加之外火相合,故焦灼为甚。经虚处,寒栖之;经实处,暑栖之。寒凌其弱,暑亲其类也。


藜藿常被寒,膏粱独能御,暑则不问膏粱、藜藿,咸能侮之。虽广厦累冰,轻罗纨绮,一犯其烈焰,讵能却之乎?是以知暑气之毒甚于寒。乃古人专以寒为杀厉之气,而不及暑者,何也?试观伤寒至七、八日方危,暑病则有危在二、三日间,甚至朝发暮殆,尤有顷刻忽作,拯救不及者,如暑风、干霍乱之类是也。且暑证多歧,中热、中 、中内、中外、为厥、为风、为颠痫,即发则泄泻霍乱,积久后发则疟痢疮疡。种种病名,皆暑为厉,则杀厉之气,视寒岂少哉!(《温热暑疫全书》)


暑有八证∶脉虚、自汗、身热、背寒、面垢、烦渴、手足微冷、体重是也。


○阳暑者,因暑受热也。在仲景谓之中 。凡盛暑烈日之时,或于长途,或于田野,不辞劳苦,以致热邪伤阴,而病为头疼烦热、大渴大汗、脉浮气喘,或无气以动等证。此以暑月受热,故名阳暑。治宜察气之虚实、火之微甚,或补或清,与阴暑之治不同。


○阴暑者,因暑受寒也。凡人之畏暑贪凉,或于深堂大厦,或于风地树阴,或乍热乍寒之时不谨衣被,以致寒邪袭于肌表,而病为发热头痛、无汗恶寒、肢体酸痛等证。此名阴暑,即伤寒也。治宜温散。


又有不慎口腹,过食生冷,以致寒凉伤脏,而为呕吐、泻利、腹痛等证。此寒邪在内,亦阴暑之属。治宜温中。


○凡中暑热者,人皆知为阳证,而不知阳中有阴也。盖外中暑热,而内亦热者,方是阳证;若内本无热,而因热伤气,但气虚于中者,便有伏阴之象。故凡治暑热之证,最当辨其阴阳虚实。若脉虚无力,证见恶寒、呕恶、腹痛、泄泻、不喜凉饮、息短气促之类,皆阳中之阴证也。治当专顾元气,惟独参汤最妙。若兼微呕恶寒者,宜加炮姜,甚者养中煎、理中汤、理阴煎随宜用之;若虚寒之甚,则舍时从证,桂、附皆所必用,勿因暑热之名而执用寒凉,再伐阳气。


○夏月盛暑之时,必令身有微汗,此养身之道也。若必使快然无汗,则阴胜于阳,多致疾矣。观之《经》曰∶暑当与汗皆出,勿止。是言暑汗之勿宜止也。又曰∶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是言暑汗不出之为病也。此夏月之汗宜否,盖可知矣。(张景岳)


暑为阳邪,故蒸热;暑必兼湿,故自汗。暑邪干心则烦,干肺则渴,干脾则吐利,上蒸于头则重而痛,暑伤气故倦怠。夏至日后病热为暑,暑者,相火行令也。人感之自口鼻而入,伤心包络之经,暑喜伤心故也;其脉虚,或浮大而散,或弦细芤迟,盖热伤气,则气消而脉虚弱。治法宜清心、利小便、补真气为要,热渴者并宜滋水。盖渴则阳气内伐,热舍于肾,令人骨乏无力,总由火盛则金病水衰,肾与膀胱俱竭。当急救之,补肺气以滋水之上源,生脉散既扶元气,复保肺生津耳。(《冯氏锦囊》)


中暑中 ,脉虚脉沉,无汗有汗,发热不热,作渴不渴,或泻不泻,饮寒饮热,须辨其阴阳虚实,不可泛投寒凉。盖夏月伏阴在内,古人用附子大顺散温补阳气,厥有旨哉!何今之老弱,夏月反服香薷饮,以为解暑,复伤元气,无不招引暑邪,以致不起。至若清暑益气汤,内有泽泻、神曲、苍术、黄柏之类,必果湿热壅滞,方可用之,否则反损其阴。用当审察。(薛立斋)


洁古云∶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中暑者阴证也,中热者阳证也。东垣云∶避暑于深堂大厦得之者,名曰中暑。其病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痛烦心,肤热无汗。此为房室之阴寒所遏,使周身阳气不得伸越。大顺散主之。若行人农夫于日中劳役得之者,名曰中热。其病头痛恶热,肌肤大热,渴饮汗泄,无气以动。此为天热,外伤肺气。苍术白虎汤主之窃谓暑热者,夏之令也。人或劳动,或饥饿,元气亏乏,不足以御天令之亢极,于是受伤而为病,名曰中暑,亦名中热,其实一也。今乃以动静所得分之,何哉?夫中暑热者,固多在劳役之人。劳役则虚,虚则邪入,邪入则病;不虚则天令虽亢,亦无由以伤之。彼避暑于深堂大厦,所得头痛、恶寒等证者,盖感冒风凉耳。其所以烦心与肌热者,非暑邪也,乃身中阳气被外邪所遏而作也。既非暑邪,其可以中暑名乎?治则辛温发散可也。夫大顺散一方,本为冒暑引饮过多,脾胃受湿,呕吐水谷不分,脏腑不调所立,盖温中药也。若以此药治静而得之之证,吾恐不能解表,反增内烦矣。世俗不明,类曰夏月阴气在内,大顺散为必用之药。夫阴气,非寒气也。盖夏月阳气发泄于外,而阴气则在内耳。岂竟视阴气为寒气,而用温热之药乎?阴果为寒,何以夏日则饮水乎?然则苍术白虎汤,岂可视为通行之药?必参之治暑诸方,随所见证而用之。若夫所谓静而得之之证,虽当夏月,却非暑病,宜分出之,勿使后人有似同而异之惑。(王安道)


古称静而得之为中暑,动而得之为中热,暑阴而热阳也。不思暑字以日为首,正言热气之袭人耳。夏日烈烈,为太阳之亢气,人触之则生暑病;至于静而得之者,乃纳凉于深堂水阁,大扇风车,嗜食瓜果,致生寒疾。或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外感于寒也;或呕吐腹痛,四肢厥冷者,直中于寒也。与暑证有何干涉?大抵辨暑证法,以自汗、口渴、烦心、溺赤、身热、脉虚为的。然有伤暑、中暑、闭暑之不同∶伤暑者,感之轻者也。其证烦热口渴,益元散主之。中暑者,感之重者也。其证汗大出,昏闷不醒,或心烦喘喝。妄言昏闷之际,先以消暑丸灌之;醒后验其暑气之轻重,轻者益元散,重者白虎汤。闭暑者,内伏暑气而外为风寒所闭。


其证头痛身痛,发热恶寒者,风寒也;口渴烦心者,暑也。四味香薷饮加荆芥、秦艽主之。(程钟龄)


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淫热迫之中,若正气设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焦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其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故暑病必挟湿者,即此义耳。前人有因动因静之分,或伤或中之候,以及入心入肝、为疟为痢、中瘀霍乱、暴厥、卒死,种种传变之原,各有精义可参。想大江以南,地卑气薄,湿胜热蒸,当此时候,更须防患。昔李笠翁所谓使天只有三时而无夏,则人之病也必稀。此语最确。


盖暑湿之伤,骤者在当时为患,缓者于秋后为伏气之疾。其候也,脉色必滞,口舌必腻,或有微寒,或单发热,热时脘痞气窒,渴闷烦冤,每至午后则甚,入暮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两三候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倘元气不支,或调理非法,不治者甚多。然是病比之伤寒,其势觉缓;比之疟疾,寒热又不分明。变幻与伤寒无二,愈期反觉淹缠。若表之,汗不易彻;攻之,便易溏泻;过清,则肢冷呕恶;过温,则唇齿燥裂。每遇秋来,最多是证,求之古训,不载者多,独《己任编》名之曰秋时晚发。感证似疟,当以感证之法治之。要知伏气为病,四时皆有,但不比风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夫暑与湿,为熏蒸粘腻之邪也,最难骤愈。若治不中 ,暑热从阳上熏而伤阴化燥,湿邪从阴下沉而伤阳变浊,以致神昏耳聋、舌干龈血、脘痞呕恶、洞泄肢冷,棘手之候丛生,竟至溃败莫救。先生宗刘河间《三焦论》立法,认明暑湿二气何者为重?再究其病实在营气何分?大凡六气伤人,因人而化,阴虚者火旺,邪归营分为多;阳虚者湿胜,邪伤气分为多。一则耐清,一则耐温,脏性之阴阳,从此可知也。于是在上者,以辛凉微苦,如竹叶、连翘、杏仁、薄荷之类;在中者,以苦辛宣通,如半夏泻心之类;在下者,以温行寒,性质重开下,如桂苓甘露饮之类。此皆治三焦之大意也。或有所夹,又须通变。至于治气分,有寒温之别,寒者宗诸白虎法及天水散意;温者从乎二陈汤及正气散法。理营分,知清补之宜,清者如犀角地黄加入心之品;补者有三才、复脉等方。


又如湿热沉混之苍术石膏汤,气血两燔之玉女法,开闭逐秽与牛黄、至宝、紫雪等剂,扶虚进参附、两仪诸法,随其变幻,审其阴阳,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也。(《临证指南》)


风者,阳也。暑者,热也。《经》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眩掉,皆属于肝。又曰∶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动。陈无择曰∶暑喜归心,心中之使人噎闷,昏不知人;入肝则眩晕顽痹。戴氏曰∶夏月卒倒,不省人事,名曰暑风。王节斋曰∶治暑之法,清心、利小便最好。由此观之,则治暑风之法,惟以清暑驱风为第一要着,虽见搐搦等证,不可作世俗惊风治之。风暑除,搐搦自定。(方星岩)


暑厥即 病,兼手足厥冷,与伤寒发厥义同。(《医学入门》)


大概兼恶寒发热而渐厥者,为心脾中暑证也;不恶寒但恶热而渐厥者,为膀胱中 证也。若但恶寒不发热而渐厥者,为夏月感寒阴证也,不与暑、 证同类。


○中暑宜解暑和中,中 宜泻火益元,伤暑宜补元气,冒暑宜清利二便。(《证治汇补》)


暑证临死必抽掣。虽云暑伤气,然久必亡阴耗液,筋无所养,则搐搦矣。


○暑证死后身青与阴证之身青不同,阴证身青,乃血凝;暑证则口鼻必流血。(《见闻录》)


人知清暑,我知益气,以暑伤气也。益气不独金能敌火,凡气之上腾为津为液者,回下即肾中之水,水足,火淫自却矣。(程郊倩)


暑热伤气,益气而暑自消;暑热伤阴,益阴而暑自退。(《会心录》)


中 ,用白虎汤,热伤形也;用人参白虎汤,兼伤无形之气也。中暑,用生脉散,暑伤无形之气也;用清暑益气汤,暑伤于气,兼挟风热,乘虚而伤其经也。伤暑,用十味香薷饮,风热湿杂合,而伤形气也。偏于表则变香薷饮为消暑十全;偏于里则变香薷饮为六和汤。此夏月鼎峙三法也。其用消暑丸者,上盛之湿泛滥而为痞满也;用益元散者,下盛之热阻滞而为溺涩也;用大顺散者,水果内伤于脾也;用冷香饮者,冷食内伤于胃也;用来复丹者,阴气固结于下也;用五苓散者,阳气遏绝于内也。


○触热劳形,卒然倒仆,方书用热土置当脐,聚溺其腹,捣蒜汁注鼻,立法最精。然未经阐发,世都不解。殊不知此虽酷烈为患,良由其人真元素亏,加以时火亢极,鼓激命门,虚阳 然离根,非藉热土、热溺不能护卫其阳;用蒜汁注鼻者,取蒜以开窍,温散其郁闭之热也。若与冷水灌之,则气随焰息而绝矣。(《张氏医通》)


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阴阳两俱不足。仲师于中 病禁用汗、下、温针者,盖汗则伤其阳,下则伤其阴,温针则引火热内攻故也。而其用药,但取甘寒生津保肺、固阳益阴为治。《灵枢》有云∶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亡。盖谓阳以阴为宅,补阳须不伤其阴;阴以阳为根,泻阴须不动其阳。夫既阴阳俱不足,则补泻未可轻言,才有补泻,必造其偏,如重阴、重阳之属。所以过用甘温,恐犯补阳之戒;过用苦寒,恐犯泻阴之戒。但用一甘一寒,阴阳两无偏胜之药,清解暑热而平治之,所以为百代之宗也。


○暑伤气,才中人即 短气,有似乎虚,故清暑益气兼而行之。不知者,妄行温补,致令暑邪深入血分而成衄、痢,其害无穷。


○伤寒夹阴,误用阳旦汤,得之便厥;伤暑夹阴,误用香薷饮,入喉便喑。后贤于香薷饮中加参、 、白术、陈皮、木瓜,兼治内伤,诚有见也。


○体中多湿之人,外暑蒸动内湿,二气交通,最易中暑。所以肥人湿多,夏月百计避暑,反为暑所中者,不能避身之湿,即不能避天之暑也。


益元散,驱湿从小便出,夏月服之解暑。然体盛湿多则宜之;清 无湿之人,津液为时火所耗,当用生脉散充其津液。若妄利小水,竭其下泉,枯槁立至。


○元丰朝萃集经验医方,于中暑一门独详。其取用小半夏茯苓汤,不治其暑,颛治其湿;又以半夏、茯苓少加甘草名消暑丸,见消暑在消其湿耳。其香薷饮,用香薷、扁豆、浓朴为主方,热盛则去扁豆加黄连,治其心火;湿甚则去黄连加茯苓、甘草,治其脾湿。其缩脾饮,则以脾为湿所浸淫而重滞,于扁豆、葛根、甘草队中佐以乌梅、砂仁、草果,以快脾而去脾所恶之湿;甚则用大顺散、来复丹以治暑证之多泻利者,又即缩脾之意而推之也。其枇杷叶散,则以胃为湿所窃据而浊秽,故用香薷、枇杷叶、丁香、白茅香之辛香以安胃而去胃所恶之臭;甚则用冷香饮子以治暑证之多呕吐者,又即枇杷叶散而推之也。后来诸贤以益虚继之,河间之桂苓甘露饮,用五苓、三石,意在生津液以益胃之虚。子和之桂苓甘露饮,用人参、甘草、葛根、藿香、木香,意在益虚之中又兼去湿;或用十味香薷饮,于局方五味中增人参、黄 、白术、陈皮、木瓜,益虚以去湿热。乃至东垣之清暑益气汤、人参黄 汤,又补中实卫以去其湿热也。中暑必显躁烦热闷。东垣仿仲景竹叶石膏汤之制,方名清燥汤,仍以去湿为首务。夫燥与湿相反者也,而清燥亦务除湿,非东垣具过人之识,不及此矣。又如益元散之去湿,而加辰砂则并去其热;五苓散之去湿,而加人参则益虚,加辰砂减桂则去热;白虎汤加人参则益虚,加苍术则胜湿。合之局方则大备矣。然尚有未备者,昌观暑风一证,其卒倒类乎中风,而不可从风门索治。《百一选方》虽有大黄龙丸,初不为暑风立法,然有中 昏死,灌之立苏,则其方亦可得治暑风之一斑矣。傥其人阴血素亏,暑毒深入血分者,《良方》复有地榆散治中暑昏迷,不省人事,但用平常凉血之药,清解深入血分之暑风。而美其名为泼火散者,益见暑风为心火暴甚,煎熬真阴,舍清心凉血之外,无可泼灭耳。


○凡治中暑病,不辨内伤外感、动静劳逸,一概袭用成方者,医之罪也。


○凡治中暑病,不兼治其湿者,医之过也。


○凡治中暑病,遇无汗者,必以得汗为正。若但清其内,不解其外,医之罪也。(《医门法律》)


脉候


伤暑之脉,《内经》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甲乙经》曰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者是也。若《难经》曰其脉浮大而散,殊有未然。夫浮大而散,乃心之本脉,非病脉也。仲景不言,但补其偏,曰弦、细、芤、迟,芤即虚豁也;弦、细、迟,即热伤气之应也。其水行皮中之脉,则曰微弱,见脉为水湿所持,阳气不行也。统而言之曰虚,分而言之曰弦、细、芤、迟、微弱。其不以浮大之脉混入虚脉之中,称为病暑之脉,虑何周耶?(喻嘉言)


选案


一儿患吐泻,烦躁,搐搦。或以为惊,或以为风。余见其口燥,手指茶壶,腹中雷鸣。曰∶易治也。借笼中三味药足矣。乃用黄连五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水煎冷服。下咽顷刻即睡而安。或曰∶黄连、甘草解毒善矣,又加人参谓何?余曰∶若不用参,此儿当病气弱数日,得参明日复如无病患。次日果然。(《赵氏医贯》)


经云∶在天为热,在地为火。暑者,热火之气也。天有此热火之气,人亦有此热火之气。无分四时寒暑,凡病三阳,而见热火之证,皆可言暑。是寒也,暑也,即阴阳之气也。今人不明人身运气之理,遇炎天酷暑之病,不曰伤暑,即曰中暑,香薷、石膏、竹叶、芩、连,概投混施,其杀人不知几许矣!夏月之时,世人尽知有暑,用寒凉之药,人皆曰宜也。服之不愈,则更服之,更服不愈,则频服之,虽至于死,亦无怨言。若遇明者,洞鉴其源,投以温药,人皆曰不宜也。服之不效,必不再服,其心皇皇曰∶此暑病也,可服热药乎?清凉之药,恣意投之,厥身已毙,仍咎热药之非,则夏月寒凉杀人,所必不能免者。夫不能免而欲求其免,其在刍言之可听乎!盖暑者,四时之一气也,暑何害于人哉!如暑而必伤人也,则长夏之时,尽人当病,何以烈日中奔走劳形者不病,而避暑于高堂大厦者反病耶?须知人病,皆其自取。吾身五运安和,六气均平,虽日在暑中而不病。若五运有亏,六气不振,阴虚则阳盛而热证生,阳虚则阴盛而寒证起,寒病、暑病随人身阴阳之气而化生者也。如寒邪伤阳而化病,寒亦为热;暑邪伤阴而化病,暑亦为寒。苟不以人身气化之寒暑为凭,而以天气之寒暑为定,真杀人不用刃矣!且夏月之时,人身上热下寒,一如天气虽暑,地下则寒,不观井中水冷之极乎?人身丹田之气,地下之水,亦若是也。凡治病者必顾其本,惟夏月之病,当温补者,什之七八,宜凉泻者,什之二三。凡人肾气有余,形体不劳,但感风暑。化为热病,则香薷、白虎,一剂而痊,西瓜、凉水,服之而愈。医见其痊愈也,遇暑邪入脏之证,亦以此药治之,则一剂而殂者,比比矣。酷暑炎炎,朝病夕死,人谓疫气流行而死者,皆因暑邪入脏病也。其病五六日而死者,亦因阳气尽泄于外,谷气不入,肾气有亏,真气内脱而死也。如是之病,惟参、 、桂、附可以疗之。疗之而尽人皆愈也,人或信之;疗之而间有一二不及疗者,人必疑之而非之矣。余尝思子产论政云∶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弱,民狎而玩之,故多死焉。今人畏热药而喜寒凉,又何怪乎其多死哉!(戒人当暑月中,须知兼杂虚寒之证,不可恣意凉散。然言之未免太过,读者当识其大旨,勿以辞害意可耳!)



【绿豆粥】


绿豆淘净熟煮入米同煮食.最解暑.


【桂浆】


官桂末一两.炼熟.白蜜二碗.先以水二斗.煎至一斗.候冷.入磁镡中.以桂蜜二物.搅一二百遍.用油纸一层.外加绵纸类层.以绳紧封.每日去纸一重.七日开之.气香味美.每服一杯.能解暑渴.去热生凉.益气消痰.百病不起.


【面粥】


痢色白.而口不渴者为寒痢.用面炒过.煮米粥.调下一合.兼能治泄泻不止之病.



遗风王 暑风湿热,寒热交作,脉濡,舌滑微黄,脘闷欲呕。宜和中祛邪。


青皮(八分) 桂枝(五分) 仙半夏(钱半) 广藿香(二钱) 浓朴(一钱) 炒知母(钱半)酒炒条芩(二钱) 防己(钱半) 大腹皮(三钱) 原滑石(四钱) 焦六曲(四钱)


清煎二帖∶


介按∶暑挟湿邪,入于膜原,故寒热脘闷呕恶。治以辛香温化之品,开达膜原之邪,确是对症疗法。



里汪 暑邪寒热,脉弦数,头疼脘闷,溲数。宜和中清邪。(七月三号丙午二十九日)


青蒿子(钱半) 藿香(三钱) 佩兰(钱半) 青皮(八分) 炒知母(钱半) 白芷(八分)滑石(四钱) 威灵仙(钱半) 仙半夏(钱半) 大豆卷(三钱) 蔻壳(钱半) (引)荷叶(一角)


二帖。


又清解已效,脉虚细,寒热交作,午后稍瘥,舌滑白根微黄,便利。宜清暑和中。(七月六号丙午初二日)


藿香梗(二钱) 仙半夏(钱半) 银花(钱半) 连翘(三钱) 滑石(四钱) 黄芩(钱半)赤苓(四钱) 大豆卷(三钱) 蔻仁(八分) 扁豆衣(三钱) 通草(钱半) (引)荷叶(一角)


二帖。


介按∶此与前案大同小异,而处方亦是开达膜原,但湿热较轻,故初则头痛而用祛风之品,继则寒热,至午后少瘥,而仍以清暑为主。



遗风庞 暑风夹湿,寒热如疟,渴饮,溲数,脉濡右大,舌白,中心嫩黄。宜清解,防重。(八月十一号丁未二十九日)


淡竹叶(钱半) 香薷(七分) 蝉衣(钱半) 牛蒡子(三钱) 连翘(三钱) 光杏仁(三钱)六一散(四钱,包煎) 通草(钱半) 薄荷(五分) 天花粉(三钱) 银花(二钱) (引)鲜荷叶(一角)


二帖。


又 寒热未除,脉弦濡,舌黄滑,腹中濯濯。姑宜清暑和中。(八月十五号戊申初三日)


广藿香(二钱) 青蒿子(钱半) 炒青皮(八分) 炒枳壳(钱半) 焦山栀(三钱) 连翘(三钱) 山楂(三钱) 原滑石(四钱) 省头草(三钱) 条芩(钱半) 通草(钱半) (引)鲜荷叶(一角)


介按∶叶香岩曰。暑邪必挟湿,状如外感风寒,忌用柴、葛、羌、防。如肌表热无汗,辛凉轻剂无误。香薷辛温气升,热伏易吐。佐苦降如杏仁、黄连、黄芩,则不吐。宣通上焦,如杏仁、连翘、薄荷、竹叶,暑热深入,伏热烦渴,白虎汤、六一散。今此人寒热如疟,是属暑而挟湿之候。初方悉宗叶氏之意,次因寒热未除,故于清暑之中,又佐清少阳余热之味。



里汪 暑风伤肺,头疼发热,汗微不出,脉右浮濡,身痛,溲数,舌微黄。宜清解,防变重。(五月十九日)


香薷(八分) 桔梗(钱半) 薄荷(钱半) 天花粉(三钱) 连翘(三钱) 象贝(钱半)六一散(四钱) 蔻仁(八分冲) 白芷(八分) 炒知母(钱半) 光杏仁(三钱)


清煎二帖。


介按∶暑风先伤气分,是属上焦之病。治以辛凉微苦,廓清肺气为主。



蜀阜马,暑湿伤气,脘闷发热,脉濡,右弦细,舌滑白,溺数,恶心。宜开气分为治。


(八月初四日)


栝蒌皮(三钱) 藿香梗(二钱) 仙半夏(钱半) 炒枳壳(钱半) 川朴(一钱) 省头草(三钱) 条芩(钱半) 苦丁茶(钱半) 通草(钱半) 蔻壳(钱半) 滑石(四钱)


介按∶暑为熏蒸之气,湿为腻浊之邪,热处湿中,阻于气分,日久不解,蔓延中焦。故脘闷呕恶,发热溺数。治以芳香止呕,苦辛开肺。



马安赵 暑湿伤气,舌灰黄,汗出发热,脉虚,右濡,头目不爽,溲数。宜清热利湿为治,防重。(七月二十五号丁未十二日)


淡竹叶(钱半) 焦六曲(四钱) 焦栀子(三钱) 藿香(三钱) 连翘(三钱) 赤苓(四钱)条芩(二钱) 光杏仁(三钱) 苦丁茶(钱半) 大豆卷(三钱) 滑石(四钱) (引)鲜荷叶(一角)


二帖。


介按∶肺主皮毛,今以肺气被郁,则自汗发热而头目不爽,脉虚右濡,尤为伤暑挟湿之征。治以辛凉轻剂清解上焦,兼以渗湿,方法极是



安昌姚 暑湿伤气,呕渴身热,大便自利,脉弦濡数,舌黄滑,腹痛,症非轻藐。宜清热和中。候正。(七月十八号丁未初五日)


藿梗(二钱) 焦六曲(四钱) 炒黄芩(钱半) 天花粉(三钱) 六一散(四钱,包) 连翘(三钱) 枳壳(钱半) 佩兰(三钱) 银花(三钱) 石菖蒲(八分) 大豆卷(三钱)


清煎一帖。


又 清热和中,自利呕渴悉瘥,脉濡,右弦数,舌黄滑。身热已缓,头晕耳鸣,仍遵前法加减为稳。(七月二十二号丁未初九日)


广藿香(钱半) 苦丁茶(钱半) 条芩(钱半) 省头草(三钱) 六一散(四钱) 扁豆衣(二钱) 赤苓(四钱) 通草(钱半) 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焦山栀(三钱)


清煎三帖。


介按∶暑湿兼秽,由口鼻吸受而伤气分,渐入膈膜,下渗大肠,以致呕渴身热,腹痛自利。


故以清热和中之剂,诸恙悉瘥。次诊头晕耳鸣,是属肝胆余热,上犯清窍,而治法注重上焦湿热。亦是良方。



西池余 暑湿伤气,潮热,溺赤,大便如酱,脉濡细数,舌心焦黄,口甜。宜清利,防变。


晚蚕砂(三钱) 仙半夏(钱半) 光杏仁(三钱) 苦丁茶(钱半) 连翘(二钱) 赤苓(钱半)大腹皮(三钱) 淡竹叶(钱半) 大豆卷(三钱) 炒黄芩(钱半) 原滑石(四钱) 荷叶(一圈)


二帖。


次诊 潮热已退,脉左濡,右细,舌黄燥,口甜,溲溺赤,大便闭。宜泻心汤加减,防变。


仙半夏(钱半) 炒黄芩(钱半) 广郁金(三钱) 省头草(三钱) 炒川连(六分) 炒枳实(二钱) 浓朴(一钱) 通草(钱半) 生白芍(钱半) 光杏仁(三钱) 赤苓(三钱)


二帖。


三诊 舌转嫩黄尚腻,脉两手弦细,口尚甜。系脾瘅,胃钝。宜泻心汤加减。


仙半夏(钱半) 焦神曲(三钱) 炒谷芽(三钱) 新会皮(钱半) 炒川连(六分) 杏仁(三钱) 赤苓(三钱) 滑石(四钱) 炒枳实(钱半) 蔻壳(钱半) 省头草(三钱)


清煎三帖。


四诊 舌色犹黄,胃气不振,脉濡,左弦细,便结,心泛。宜养胃清利,最怕变端。


遍金钗(三钱) 栝蒌皮(三钱) 藿梗(二钱) 鸡内金(三钱) 省头草(三钱) 光杏仁(三钱) 谷芽(四钱) 淡竹叶(一钱) 原滑石(四钱) 陈皮(钱半) 晚蚕砂(三钱)


五诊 舌色未清,大便稍下,饥不欲食,顷六脉虚细,胃逆恶心。湿热犹存,仍遵前法加减,不致变端无虑。


遍金钗(三钱) 柏子仁(三钱) 栝蒌皮(三钱) 通草(钱半) 省头草(三钱) 合欢皮(三钱) 藿梗(二钱) 蕤仁(钱半) 鸡内金(三钱) 白茯神(四钱) 炒谷芽(四钱)


介按∶暑而兼湿,锢结不解,最为淹缠难愈之症。治疗之际,务须辨明暑多与湿多之异,盖因过用清凉以治暑,则湿愈留恋,过用温燥以利湿,则化热劫津。故此案历经四诊,而尚虑变端,实因湿热胶结,一时难以分化。至于方法,尚属步骤井然。惟钗斛一味,虽是滋养胃液之妙品,但湿热尚存,用得太早,须防有恋邪之患。口甘一证,古人名曰脾瘅,因五味入口,必藏于胃,赖脾脏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口甘。其人必素食甘美多肥之品,肥则令人内热,甘则令人中满,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内经谓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后人均以佩兰治之,但佩兰之功效,不如建兰叶之生津止渴,以除胃中陈积蓄热之气为愈也。



蜀阜马 冒暑受风,头疼发热,肢战,脉浮数,右关劲,脘闷气冲,咽喉如有物阻,舌微黄,根浓,症属棘手。宜防痉厥,候正。(六月初二日)


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橘核(钱半) 射干(钱半) 广橘红(一钱) 焦山栀(二钱)甘菊(二钱) 薄荷(一钱) 炒僵蚕(二钱) 光杏仁(三钱) 竹叶(钱半) (引)荷叶(一角)


一帖。


介按∶暑月受风,先伤气分,是以头疼发热,日久不解,化热而引动肝风,以致肢战气冲。治以清气分之热,迨气分之热整肃,则肝风自平。



大义汪 稚孩暑风夹湿,脉浮大,舌滑白,汗多发热,渴饮。恐变惊风,姑宜清热祛邪。(又月二十四日)


栝蒌根(三钱) 密银花(二钱) 大豆卷(三钱) 淡竹叶(钱半) 连翘(三钱) 扁豆衣(三钱) 赤苓(四钱) 白蔻仁(八分,冲) 六一散(三钱) 光杏仁(三钱) 枳壳(钱半)


清煎二帖。


介按∶稚年纯阳之体,感受夏月之风热与湿,最防化热劫液,引动肝风而为痉厥,况其汗多发热渴饮诸端。是属热炽显然。故治法宜清热达邪。



遗风庞 右耳下肿,夹杂暑湿,便泻,腹痛,脉弦濡,舌根微黄。姑宜清暑和中。(六月二十四日)


藿香梗(三钱) 大腹皮(三钱) 通草(钱半) 左金丸(八分) 益元散(三钱) 赤苓(三钱) 扁豆衣(三钱) 南木香(六分) 苦丁茶(钱半) 焦山栀(三钱) 新会皮(钱半)


清煎三帖。


介按∶暑气下降,湿浊上腾,人在湿热蒸腾之中,感受其气,兼以秽浊夹杂,归于脾胃而为泄泻,走于中道则腹痛。治宜清热开郁,佐以芳香淡渗。俾秽浊湿邪,由此可以分消。



杭垣施 素患痰饮,新受暑气夹湿,潮热,咳嗽气急,脉濡滑数,舌白,根微黄。姑宜清气消痰。


栝蒌皮(三钱) 光杏仁(三钱) 广橘红(一钱) 赤茯苓(四钱) 川贝(二钱) 连翘(三钱) 扁豆衣(三钱) 白蔻仁(八分) 六一散(三钱,荷包) 淡芩(钱半) 白前(钱半)


清煎三帖。


介按∶治痰饮当以温药和之,但新受暑邪,先犯气分。故其治法,先清其暑,兼消痰湿。



遗风徐 暑风热湿,呛咳,耳木,脉濡数,舌白,根微黄。神识乍愦,症势重险。宜防厥闭,候正。(七月二十四日)


石菖蒲(八分) 焦山栀(三钱) 橘红(一钱) 老式天竺黄(钱半) 远志(八分) 滑石(四钱)光杏仁(三钱) 炒黄芩(钱半) 苦丁茶(钱半) 象贝(三钱) 淡竹叶(三钱 引)荷叶(一角)


三帖。


介按∶暑热下逼,湿浊上腾,其邪从口鼻吸受,气分先阻,而上焦清肃不行,以致呛咳。但暑而挟湿,系是熏蒸粘腻之邪,最难分解。郁久化热烁津,遂变神昏耳聋,险象毕露。此种症候,先须认明暑风湿热,何者为重,分别施治,庶几奏效。今以暑热挟痰湿,由肺而渐逼心胞,最防厥闭之候。治以肃肺化痰,涤暑开窍,以解胞络之危,洵是佳计。



西柱沈 暑风夹湿,呛咳,面浮,舌红,根黄,口渴,溺多,素患脾泄。宜清暑消痰为法,防重。(七月二十二日)


乌元参(三钱) 橘红(一钱) 天花粉(三钱) 石莲子(三钱) 益元散(四钱) 扁豆衣(三钱) 茯苓(四钱) 省头草(三钱) 银花(二钱) 川贝(钱半) 淡竹叶(三钱)


清煎三帖。


介按∶暑湿挟痰,留恋上焦,湿痰阻气,气不化津,则口渴而舌红根黄。但素患脾泄之人,尤防湿热横渗而化浮肿,治以清热消痰,兼用扁豆衣、石莲子、茯苓等之扶脾渗湿,是标本兼顾之方。



安昌李 暑风夹湿,咳嗽吐血,脉寸大,舌白,根微黄,潮热。宜防瘵。(六月十二日)


栝蒌皮(钱半) 淡竹叶(钱半) 茜根(二钱) 小蓟草(三钱) 川贝(三钱) 扁豆衣(三钱)焦山栀(三钱) 银花(三钱) 六一散(四钱) 光杏仁(三钱) 白前(钱半) 荷花露(二两冲引) 茅草根(一两) 三贴。


介按∶此是暑热烁肺,复燃阳络,以致络血上溢。治以涤暑保肺,清络止血。较诸叶香岩治五姓一方,尤为敏捷。



某妇 伏暑呕渴发热,脉寸滑数,冲气撞脘,溲数。癸水趱迟,慎恐变端。宜泻心汤加减,候正。(十月十一号九月初二日)


炒川连(八分) 枳实(钱半) 省头草(三钱) 原滑石(四钱) 仙半夏(钱半) 生白芍(三钱) 广郁金(三钱) 蔻壳(钱半) 酒炒黄芩(钱半) 光杏仁(三钱) 橘白(一钱)


清煎二帖。


介按∶暑热伏于心膈之间,治以芩、连、半夏,仿泻心汤之意而泄其热,又佐杏仁、蔻壳以止其呕。惟冲气撞脘,尚少镇冲之品,而癸水趱迟,系是血虚之候。此方先清其暑,治法最佳。待暑解之后,再行调经补血,自无内外夹杂之虞。



安昌余 伏暑秋发,始起寒热,脉濡细,舌微白,底红,潮热,头胀,肢楚,大便不爽。姑宜清利。


晚蚕砂(四钱包) 青皮(八分) 苦丁茶(三钱) 川石斛(三钱) 光杏仁(三钱) 焦山栀(三钱) 广郁金(三钱) 新会皮(钱半) 六一散(三钱,包) 淡竹叶(三钱) 天花粉(三钱)


介按∶伏暑内发,新凉外束,故始起寒热,舌苔微白。清热利湿,方极稳妥,在鄙见宜去川斛而加入透达之品,则新邪易退,且免恋湿之患。



安昌顾(建记) 阳明伏暑,舌焦腻,脘闷呕恶,脉弦细,暮夜烦热。症属棘手,宜防外脱内闭,候正。(八月二十四日)


栝蒌子(四钱,杵) 枳实(钱半) 淡竹叶(钱半) 广郁金(三钱) 炒川连(八分) 焦栀子(三钱) 赤苓(四钱) 晚蚕砂(四钱) 仙半夏(钱半) 原滑石(四钱) 光杏仁(三钱)


介按∶伏暑发自阳明,古人以白虎汤为主方,此人系是浊热粘腻之邪,由阳明而留恋脘膈。治宗小陷胸汤之意,是属对症疗法。



安昌高 秋暑未清,脉涩滞,气机不和,神识乍愦,溺后精关不固,舌微白,腹痛,仍遵前法加减治之。(七月二十九日)


广藿香(二钱) 仙半夏(钱半) 生牡蛎(四钱) 石莲子(三钱) 省头草(三钱) 茯苓(四钱) 蔻壳(钱半) 通草(钱半) 川楝子(三钱) 香附(三钱) 左金丸(八分)


清煎三帖。


介按∶素患遗精,兼受秋暑,故其治法,于清暑理气之中,仍佐涩下之品。虽则标本兼顾,尚宜注重新邪。


周(十八) 入暮热甚,心烦不寐,形体骤消,舌白面暗,两脉小数,胸前痞满,此暑邪已入血分,血为阴,故暮夜发热。在气分则渴,今在血分,故不渴。黄芩、知母虽能逐热,而心胸之邪,非黄连不能除,故南阳小陷胸法加减之。


川连(一钱) 栝蒌仁(四钱) 枳实(一钱磨冲) 鲜生地(四钱) 丹皮(一钱五分) 郁金(一钱五分) 通草(七分)


又两服热退安眠,小便清矣。惟胃口被暑热消烁,未能遽健,改用芳香醒胃,甘寒养津。


麦冬(二钱) 花粉(二钱) 鲜石斛(四钱) 茯苓(二钱) 橘红(六分) 白蔻仁(五分)



沈(二二) 呕血发热,胸闷自汗,脉虚大而数,此属暑伤肺络。暑伤气分脉虚,今又伤络,故脉大而数。议与凉血清暑法。


盐水炒香豉(一钱五分) 光杏仁(三钱) 焦山栀(三钱) 广郁金(二钱) 飞滑石(三钱荷叶包) 醋炒,丹皮(一钱五分) 冬桑叶(一钱五分) 生甘草(四分)


又,脉静身凉血止,见风略觉洒淅,气被暑伤,卫失外护,其畏风宜矣。余历吐血一症,多有六淫致病者,虽非真阴失守之比,然切宜保养,以冀复元。


北沙参(二钱) 麦冬(二钱) 冬桑叶(二钱) 丹皮(一钱) 茯神(一钱五分) 枣仁(一钱五分) 南枣肉(二钱) 淮小麦(一钱五分) 山栀(一钱五分)



陆(二三)暑风上冒,头痛脘闷,咳嗽痰多,脉右弦滑,与凉散兼化痰法。


光杏仁(三钱) 苏薄荷(一钱) 射干(一钱) 连翘(一钱五分) 橘红(八分) 栝蒌皮(一钱五分) 飞滑石(三钱) 生甘草(三分)


两服愈。



王 吸受暑邪,中脘胀闷。


香豉 杏仁 郁金 栝蒌皮 连翘 益元散 丝瓜叶一服愈。



僧(三三)脘闷,发热,口渴,小便短赤,咳呛见红,两脉虚数。此暑邪内伏,至深秋发动,始伤气分,久损血分矣。既非阴亏火升,滋补当忌。


光杏仁(三钱) 通草(八分) 橘红(八分盐水炒) 飞滑石(二分) 连翘(一钱五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栝蒌皮(一钱五分) 甘草(四分)


童便一杯冲。


又两服脉缓身凉血止,唯气大口燥未平,前方清解,今用清养,立方用意,只更一字,自然有先后之分。


北沙参(三钱) 麦冬(一钱) 花粉 青蒿子(五分) 广皮(五分盐水炒) 鲜石斛(一钱五分) 荷梗(七寸) 鲜枇杷叶(三钱去毛)



周(十四) 病热旬日,形瘦神呆,心烦不寐,汗泄口燥,便赤气浊,两脉沉细欲绝。此属伏暑重症,古称暑伤心,故烦而不寐;暑邪从口鼻吸受,先伤气分,肺为百脉所朝,是为气母。因受暑热消烁,故脉伏而细。乃庚金逢暑必伏之意,其形脉虽似大虚,切审口燥,思凉饮,小便短赤,生脉白虎合剂,最对是症。若龙、牡、归、地,滋腻镇摄,暑邪何由得解?


西洋参(三钱) 麦冬(二钱) 通草(七分) 石膏(八分) 知母(一钱五分) 飞滑石(三钱) 甘草(四分) 竹叶(七片) 白粳米(一撮)



陆(二八) 气急胸闷,发热口渴,小便短赤,中暑之症。


石膏(五钱) 麦冬(二钱) 杏仁(二钱) 通草(七分) 栝蒌皮(一钱五分) 郁金(一钱五分) 滑石(二钱) 丝瓜叶(一片)


一服病已脱然,彼以效验神速,大有妙处。接服一剂,竟致胸中气逆,痰喘有声。因方内有石膏一味,能寒肺气,过服陷秋降之令,气不外泄,则逆于内,故当盛暑,绝无汗出,反见多痰。


杏仁 薄荷 防风 桔梗 橘红 苏子



朱(三三) 从前吸受暑邪,热炽发渴,恣啖西瓜;热渴稍解,而腹胀足重,不思纳食,脉细,舌白,呼吸窒滞,气分受病无疑,调治失宜,必成鼓胀。


杏仁 橘红 通草 郁金 连翘 苏梗 茯苓皮 淡竹叶又三服,病减大半,惟气短未平,原方加北沙参、枇杷叶。



王(四十) 暑邪内伏,风寒外侵,头疼恶寒,身热冷汗,口臭便赤,大腹胀满;已历四旬,纳食无几,形瘦神呆,岂是小恙?用河间桂苓甘露饮加减。


石膏(四钱) 滑石(一钱五分) 桂枝(五分) 小川连(六分) 茯苓(一钱五分) 橘皮(一钱) 浓朴(一钱)通草(七分) 甘草(三分)


两服前患顿除,胃阴受伤,元气虚耗,当用滋养。


党参 麦冬 黄 橘皮 茯苓 扁豆 甘草午后微热自汗,小便复赤,脉浮大而数,此为假实,法当大补,十全大补去川芎,十数剂而愈。



高妪(六五) 身热浃旬,神昏遗溺,气短耳聋,舌胎灰滞,此暑邪内陷之症。前方香豉、杏仁、石膏、知母,非不清暑宣气,其如不及何?非局方至宝丹不能直达病所,驱邪外泄;更用清芳淡补之剂调其中,症虽危险,或可有效。先用灯心汤调进至宝丹两丸,续进∶栝蒌皮(一钱五分) 橘红(六分) 通草(六分) 北沙参(三钱) 麦冬(三钱,六味因气短重用) 西瓜翠衣(六分) 鲜荷梗(七寸) 淡竹叶(三十片)


两服热减,神清,已能起坐如圊。惟舌赤而思冷冻饮料,暑毒尚未消尽,与凉解血热法。


犀角(五分) 连翘心(一钱) 白金汁(一小匙) 通草(七分) 郁金(一钱) 滑石(二钱)


一服能下黑粪数枚,内陷之邪始解,继用生脉散调理痊愈。



戈(五六) 发热胸闷,神魂撩乱,脉弦数,舌白,六七日内,形消色滞,小便不利而赤。此暑邪结于中焦,须加味陷胸汤治之。病者自忖平素胃寒,不信服此。越二日,昏冒发厥,谵语不停,急又延予。予曰∶但服我方自安,无容多议,若再延挨,大事去矣。追悔莫及,伊芳子急归煎服后,泄气难闻,连解小便,去病甚速,方录于下。


川连 枳实 栝蒌皮 橘皮 通草 滑石 甘草梢 淡竹叶



汤(四三) 暑邪内迫,血痢缠绵,宜清热导滞。


苦参 黄芩 白芍 楂肉 浓朴 橘皮 葛根 银花 蛀大枣 病历四旬,三帖而愈。



徐(二五) 身热气短咳嗽,察形脉,知劳倦伏暑,投生脉白虎汤,加杏仁、射干、滑石、青蒿,去五味子,三服而痊。近年人参大贵,难以概用,勉以北沙参代之。盖此症暑多而虚少,故效;若虚多而暑少,非人参不可。



热伤气。火极阴虚。注暑,暑风,热极也。 是阳症,暑是阴证。脉沉弱者,切不可用寒凉


补 阴虚元气不足者,清暑益气汤。阳虚,补中益气汤。挟痰加半夏,或生脉散。


宣 挟火兼痰实者,可用吐法。暑风多痰。


清热 天水、白虎皆可用。热闷,辰砂、五苓。脉弦实,黄连、香薷。有痰。消暑丸。


清神 香薷、天水、东垣清暑益气汤加石膏。


清燥 湿热相合,而刑庚金,阳明病在下,东垣清燥汤方、消暑丸至妙,夏月不可无


分利 热甚,自汗而渴,便涩者,五苓分利之,桂苓甘露饮。


温 吐泻,脉沉微甚者,可用附子、大顺散、香薷丸、桂苓丸、水浸丹。伏热伤冷,缩脾饮,冷香饮子。


泻火 黄连解毒汤、神芎丸。


劫 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宜来复丹。


《素问》刺志论曰∶脉虚身热,得之伤暑。又曰∶暑为阳邪,而东垣治暑,则有阴阳动静之分,或广厦招凉,以伤其外。或恣食生冷,以伤其内。此静而得之为阴暑,农人耕耨于田中,征夫奔走于道路,此动而得之为阳暑。阴暑宜温,阳暑宜清。赵养葵谓暑病与热病相似,但热病脉盛,暑病脉虚耳。盖伤暑者,脉必濡弱,或弦细芤迟,身体发热,与四时感冒无异。惟舌红口渴,小便短赤为辨。其分见于五脏者,心为火,故暑先入心,暑伤气,肺主气,故火旺金刑。又长夏湿土司令,脾恶湿,得暑则脾土之施化不行,肝肾同位下焦,俱有相火。肝得暑而龙火以起,肾得暑而雷火以升,五火并炽,势等燎原,上延于目,则赤障肿痛,眵泪如脓。治法或辛凉表散以发其汗,或清热养阴以通利小便,务使暑邪外达,不致陷伏伤阴。若盛暑之时,猝然暴中,则当以凉解为主。惟怯弱之人,内无所御,外受暑邪,则凉解之中,必兼辅正,如清暑益气汤之类是也。又或暑邪内伏,待深秋收藏之际,猝然骤发,倾刻之间,遂至不救,甚或刑克肾阴,瞳神伤损。凡见此症,即宜凉补真阴。倘伏藏虽久,其发甚缓,秋冬之间,目赤肿痛,亦宜仍用清暑之剂。临症细辨,不患治丝之棼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