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诸见血证

《张氏医通》:诸见血证

《证治准绳·类方》:诸见血证

《证治准绳·杂病》:诸见血证

经云。太阳厥逆僵仆。呕血善衄。阳明厥逆。喘咳身热。善惊衄呕吐。血气者。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失血气于气。异名同类。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夺血者无汗。(夺血者不可复发其汗。夺汗者不可复取其血。)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脉来悬钩浮为常脉。(言脉来虚浮。按之傍指屈曲而出。形容芤脉之象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菀积也。)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金匮云。师曰。尺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尺以候肾。肾虚则相火扰其阴血。从膀胱而升。故脉浮也。肾之精。上营瞳子。膀胱之脉下额中。二经中有不归经之血。故晕黄。黄退则血亦散。所以知衄止也。明理论云。伤寒衄血。责邪在表。杂病衄血。责邪在里。此曰尺浮。不言寸浮。知为肾虚血逆。非外邪也。


病患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渴者必吐血。(一作病患面无血色。)


面者血之华。血统则华鲜。若有寒热。为伤其血而致。今无寒热。则是因血脱而然矣。夫脉浮以候阳。沉以候阴。若但见沉弦。轻取绝无者。是无阳也。无阳知血之上脱。若止见浮弱。重按绝无者。是无阴也。无阴知血之下脱。而烦渴呕血者。以火气扰乱则神烦。火动于膈则咳逆。咳则涌血而上越也。然则沉之无浮。浮之无沉。何便见为脱血乎。以其面无血色而脉弦弱也。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时目瞑兼衄。小腹满。此为劳使之然。


脉虚沉弦者。以按之则少神。且无寒热。明非外感之邪也。其短气里急。少腹满。小便不利。


而面色白。皆内伤于气之候。故虽时目瞑而衄。洵为劳役所致而然也。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脉虚者。里虚也。


心主血。心虚则脉虚。上句以面色薄。而主心血不荣于外。下句以喘悸脉浮。而主心气不充于里。皆由心神耗散。血亡津伤所致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此金水二脏不足故也。水不足。则火独光。而金伤矣。夫阴血之安养内外者。皆肾水主之也。


肾水虚。则不能安静。而血被火逼。遂溢出。血出则五脏内外之阳皆失其配。失配之阳。无根之狂阳也。有升无降。炎烁肺金而为咳逆上气。肺肾之阴。有绝无复耳。脉数身热。阳独胜也。不能卧。阴已绝也。阴绝则阳不能独生。故曰死。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酒性大热伤胃。胃气不守。乱于胸中。中焦之血。不布于经络。因热射肺而为咳逆。随气溢出也。此即千金所谓由伤胃吐血也。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夫水者。遇寒则坚冰潜于地中。遇风则汹涌起于平陆。人之吐血。皆风火使然。柏叶禀西方金气。可制肝木之逆。则血有所藏。艾叶之温。可使火反归阴而宿藏于下。用马通以降血逆。尤属相宜。家秘多阿胶三钱。时珍纲目有阿胶无艾。总取辛温之力以和苦寒之性。不独治吐血不止。而下血者亦可用之。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


为有瘀血。


凡内外诸邪。有血相搏。积而不行者。即为瘀血。血积则津液不布。是以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以润其燥。血为阴邪。且内无热。故不欲咽也。脉大为热。迟为寒。今无寒热之病而微大者。乃气并于上。故胸满也。迟者。血积膈下也。积在阴经之隧道。不似气积于阳之肓膜。然阳道显。阴道隐。气在肓膜者。则壅胀显于外。血积隧道。惟闭塞而已。故腹不满。因闭塞自觉其满。所以知瘀血使然也。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血阴也。配于阳。气得之以和。神得之以安。咽得之以润。经脉得之以行。身形之中。不可斯须离也。今因血积。神无以养则烦。气无以和则满。口无以润则燥。胃无以泽则渴。是皆阳失所配。营卫不布。津液不化。而为是证也。非阳之自强而生热比。故曰如热状。脉反无热。阴邪不能鼓激其脉。故为阴伏。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亦止吐血衄血。


经言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又云。阴络伤则血内溢。今因胃中寒邪。并伤阴络。致清阳失守。


迫血下溢二阳。遂成本寒标热之患。因取白术附子汤之温胃助阳祛散阴络之寒。其间但去姜、枣之辛散。而加阿胶、地黄以固护阴血。其妙尤在黄芩佐地黄分解血室之标热。灶土领附子直温中土之本寒。使无格拒之虞。然必血色瘀晦不鲜者为宜。若紫赤浓浓光泽者。用之必殆。斯皆审证不明之误。岂立方之故欤。千金用续断止血汤。方用续断、当归、桂心、蒲黄、阿胶、甘草、干姜、生地黄八味。附此以备按证取用。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此方在狐惑例中。治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 黑。全是湿热伤血。菀化为脓之候。此先血后便。乃小肠热毒流于大肠。为火克金之象。故亦主此方。以赤小豆之清热利水为君。且浸令芽出以发越蕴积之毒。使丙丁之火。疾趋水道而降。佐以当归司统握之权。使血有所归。而不致于散漫也。千金用伏龙肝汤。即治先便后血之黄土汤中除去术、附。加干姜、牛膝、地榆、发灰。与金匮主治则有寒热之殊。不可不辨。可见治血。但使归经。不必论其远近也。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心气不足。言阴津不足。非心火之不足也。故以大黄导蕴结之火。芩、连泻心下之热。而血自安矣。


赵养葵曰。凡肾经吐血者。俱是下寒上热。阴盛于下。逼阳于上之假证。世人不识。而为所误者多矣。吾独窥其微。而以假寒治之。盖真阴失守。命门火衰。火不归源。阴邪逼其浮游之火于上。上焦咳嗽气喘。恶热面红。呕吐痰涎出血。


此系假阳之证。须用八味丸引火归源。水探冷服。下嗌之后。冷性既除。热性始发。因而呕哕皆除。即仲景人尿猪胆汁加于白通汤中以通格拒之意也。倘一服寒凉。顷刻立化。慎之哉。


人有偏阴偏阳者。此气禀也。太阳之人。虽冬月身不须绵。口常饮水。色欲无度。大便数日一行。芩、连、知、柏、硝、黄。恬不知怪。太阴之人。虽暑月不离复衣。食饮稍凉。便觉腹痛泄泻。参、术、姜、桂。时不绝口。一有欲事。呻吟不已。此两等人。各禀阴阳之一偏者也。与之谈医。各执其性之一偏。面目为全体。今之为医者。不鉴其偏之弊。而制为不寒不热之方。举世宗之。以为王道。岂知人之受病。以偏得之。感于寒则偏于寒。感于热则偏于热。以不寒不热之剂投之。何以补其偏而救其弊哉。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此方士之绳墨也。然苦寒频进而积热弥炽。辛热比年而沉寒益滋者何耶。此不知阴阳之属也。凡治血证前后调理。须按心脾肝三经用药。心主血。脾裹血。肝藏血。归脾汤一方。三经之药也。远志、枣仁补肝以生心火。茯神补心以生脾土。参、 、甘草补脾以固肺气。木香者。香先入脾。总欲使血归于脾。故曰归脾。凡有郁怒伤肝。思虑伤脾者尤宜。火旺者。加山栀、丹皮。火衰者。加肉桂、丹皮。又有八味丸以培先天之根。治无余法矣。血溢血泻。诸蓄妄证。其始也。宜以行血破瘀之剂折其脱气。而后区别治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答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失血家须用下剂破血。盖施之于蓄妄之初。亡血虚家不可下。盖戒之于亡失之后也。


或问人身阳气。为阴血之引导。阴血为阳气之根据归。何为清浊相干。乱于中外。而致血不归经。则有上溢下脱之患。其血或从吐出。或从呕出。或从咯出。或从鼻出。或从眼耳齿舌出。或从津唾而出。或从肌肤而出。或从二便而出。复有蓄积不行者。为患各有不同。愿一一显示至理。条分脏腑经络之源。以启学人蒙昧。石顽答曰。经言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虽有阴阳清浊之分。总由水谷精微所化。其始也混然一区。未厘清浊。得脾气之鼓运。如雾上蒸于肺而为气。气不耗。归精于肾而为精。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血不泻。归精于心。得离火之化。而为真血。以养脾脏。以司运动。以奉生身。莫贵乎此。虽经有上注于肺。乃化为血之说。而实不离五行之气化。转注如环也。如上所云。不过统论营卫血气之大端。乃节文耳。夫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气主煦之。血主濡之。虽气禀阳和。血禀阴质。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能截然两分。其至清至纯者。得君主之令。以和调五脏。藏而不失。乃养脏之血也。其清中之浊者。秉输运之权。以洒陈六腑。实而不满。则灌注之血也。其清中之清者。会营周之度。流行百脉。满而不泄。此营经之血也。其源则一。析而为三。各有司属。若各守其乡。则阴平阳秘。安有上溢下脱之患乎。盖缘人之禀赋。不无偏胜。劳役不无偏伤。其血则从偏衰偏伤之处而渗漏焉。夫人禀赋既偏。则水谷多从偏胜之气化。而胜者愈胜。弱者愈弱。阳胜则阴衰。阴衰则火旺。火旺则血随之而上溢。阴胜则阳微。阳微则火衰。火衰则火失其统而下脱。其上溢之血。非一于火盛也。下脱之血。非一于阳衰也。但以色之鲜紫浓浓则为火盛。色之晦淡无光即为阳衰。究其所脱之源。或缘脏气之逆。或缘腑气之乖。皆能致病。后上溢者。势必假道肺胃。从下脱者。势必由于二肠及从膀胱下达耳。盖出于肺者。或缘龙雷亢逆。或缘咳逆上奔。血必从之上溢。多带痰沫及粉红色者。其出于心包。亦必上溢。色必正赤如朱漆光泽。若吐出便凝摸之不粘指者。为守藏之血。见之必死。出于脾者。或从胃腕上溢。或从小肠下脱。亦必鲜紫浓浓。但不若心包血之光泽也。出于肝者。或从上呕。或从下脱。血必青紫稠浓。或带血缕。或有结块。出于肾者。或从咳逆。或从咯吐。或稀痰中杂出如珠。血虽无几。色虽不鲜。其患最剧。间有从精窍而出者。若气化受伤。则从膀胱溺孔而出。总皆关乎脏气也。其出于胃者。多兼水液痰涎。吐则成盘成盏。汪洋满地。以其多气多血。虽药力易到。不若藏血之笃。然为五脏之本。亦不可忽。其衄血种种。各有所从。不独出于鼻者为衄也。鼻衄皆火乘肺金。亦有阴盛迫其虚阳而脱者。虽经有脏腑诸衄不同。然不离手太阴之经。所以治有从阴从阳。顺治逆治之辨别。证有久衄暴衄。宜补宜泻之悬殊。其齿衄。有阳明少阴及风热之辨。但从板齿出者为牙宣。属阳明。齿动摇者为骨病。属少阴。龈肿上壅者。少阳风热也。耳衄则有肝肾二经之殊。但以常有不多不肿不疼者。为少阴之虚。暴出疼肿者。则厥阴经火也。眼衄亦属厥阴。但以卒视无所见者为实火。常流血泪者。素患之风热也。其有诸窍一齐涌出。多缘颠扑骤伤。或药毒所致。若因肝肾疲极。五脏内崩。多不可活。舌衄皆手厥阴心包之火旺。但以舌尖破碎者为虚火。脉大满口者。挟龙雷之势而上侮君主也。涎中见血为唾衄。足太阴经气不约也。汗孔有血为肌衄。足阳明经气不固也。如上诸衄。皆缘营气之逆满。卫气之疏豁。不能固护而行清道。总无关乎脏气也。其下行之血。见于魄门者。则以便前便后分远近。近则大肠。远则小肠也。以溅洒点滴分风湿。溅则风淫。滴则湿着也。以鲜紫清晦分阴阳。鲜则阳盛。晦则阳衰也。与肠 之血。痔漏之血。妇人经癸胎产之血无异。虽由二肠。颇关经络。是以随经下趋。各有不同。至于崩淋下脱。倒经上溢。虽下上之歧路攸分。然皆冲脉为病。而崩淋皆脾气下陷。倒经则肝血上逆。以脾为身之津梁。冲为肝之血海。是皆关乎脏气。更有肝脾受伤。血虽不下。而气色痿黄。大便稠黑。乃蓄血之征验。为患种种。难以悉陈。如内伤发黄。鼓胀喘满。腹大青筋。及产后败血流于经络。皆蓄血致病。但证有虚中挟实。治有补中寓泻。从少从多之活法。贵乎临病处裁。大抵血气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此轩岐密旨。但世之名于医者。一见血证。每以寒凉济阴为务。其始非不应手。而取效于一时。屡发屡折。而既病之虚阳愈衰。必致呕逆喘乏。夺食泄泻。尚以为药力未逮。猛进苦寒。在阴不济阳而上溢者尚为戈戟。况阳不统阴而亡脱者。尤为砒鸩。盖因阳药性暴。稍有不顺。下咽立见其害。不若阴柔之性。至死不知其误。而免旁人讥谤也。噫。医之弊。仅为知己道。难为世俗言也。


南天竺饮(《圣济》) 治血妄行,九窍皆出,服药不止者。


南天竺草(生瞿麦是,如拇指大一把,锉碎) 生姜(一块,如拇指大) 山栀子(三十枚,去皮) 灯心(如小拇指一把) 大枣(去核,五枚) 甘草(炙,半两)


水一大碗,煎至半碗,去渣,不拘时温服。


四神汤(《元戎》) 治妇人血气,心腹痛不可忍者。


当归 川芎 赤芍药(各一两) 干姜(炮,半两)


上为细末,酒调服三钱。


十全大补汤(见虚损。)


茜根汤(《普济》) 治吐血、咯血、呕血等症。


四物汤加童便浸香附(一钱五分),茜草根(二钱半),忌铁水煎,二、三服立愈。


生血地黄百花丸(《良方》) 治诸虚不足,下血、咯血、衄血、肠 内痔,虚劳寒热,肌肉枯瘦。


生地黄(十斤,捣汁(生姜(半斤,捣汁) 藕(四斤,捣汁) 白沙蜜(四两) 无灰酒(一升)


以上五味,用银器或砂锅内熬至二碗许,渐成膏,一半瓷器收之,一半入干山药末三两,再熬一二十沸,次入后药∶当归(焙) 熟地黄(焙) 肉苁蓉(酒浸,焙) 破故纸 阿胶(麸炒) 黄 (蜜炎) 石斛(去根,焙)覆盆子 远志(去心) 麦门冬(去心) 白茯苓(去皮) 枸杞子(以上各二两)


上为细末,以山药膏子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温酒调地黄膏子送下,空心食前,日进三服。


生地黄饮子(《良方》) 治诸吐血、下血、溺血、衄血。


生地黄 熟地黄 枸杞子 地骨皮 天门冬 黄 芍药 黄芩 甘草(各等分)


上锉碎,每服一两,水二盏,煎七分,食后温服。如脉微身凉恶风,加桂半钱,吐血者多有此证。


必胜散(《元戎》) 治男女血妄行,吐血、呕血、咯血、衄血。


人参 当归 熟地黄 小蓟(并根用) 川芎 蒲黄(炒) 乌梅肉上等分,粗末,水煎,去滓温服,无时。


柏皮汤(《元戎》) 治衄血、吐血、呕血,皆失血虚损,形气不理,羸瘦不能食,心忪少气,燥渴发热。


生地黄 甘草 黄柏 白芍药(各一两)


上 咀,用醇酒三升,渍之一宿,以铜器盛,米饮下蒸一炊时久,渍汁半升服,食后。时对病增损。《肘后》用熟地黄,水、酒煎饮清。


犀角地黄汤 治主脉浮,客脉芤,浮芤相合,血积胸中,热之甚,血在上焦,此药主之。


犀角 大黄(各一钱) 黄芩(三钱) 黄连(二钱) 生地黄(四钱)


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东垣云∶衄血出于肺,以犀角、升麻、栀子、黄芩、芍药、生地、紫参、丹参、阿胶之类主之。咯唾血者出于肾,以天门冬、麦门冬、贝母、知母、桔梗、百部、黄柏、远志、熟地黄之类主之。如有寒者,干姜、肉桂之类主之。痰涎血者出于脾,葛根、黄 、黄连、芍药、甘草、当归、沉香之类主之。呕血出于胃,实者犀角地黄汤主之。虚者小建中汤加黄连主之。


海藏云∶胸中聚集之残火,腹里积久之太阴,上下隔绝,脉络部分,阴阳不通,用苦热以定于中,使辛热以行于外,升以甘温,降以辛润,化严肃为春温,变凛冽为和气,汗而愈也。然余毒土苴犹有存者,周身阳和尚未泰然,胸中微躁而思凉饮,因食冷物服凉剂,阳气复消,余阴再作,脉退而小,弦细而迟,激而为衄血,唾血者有之,心肺受邪也。下而为便血、溺血者有之,肾肝受邪也。三焦出血,色紫不鲜,此重沓寒湿化毒,凝泣水谷道路,浸渍而成。若见血证,不详本源,便用凉折,变乃生矣。阳证溢出鲜血。阴证下如豚肝。


上而血者,黄 桂枝汤,白芍当归汤。中而血者,当归建中汤,增损胃风汤。


下而血者,芎归术附汤,桂附六合汤。若三血证在行阳二十五度见,黄 四君子汤主之。若三血证在行阴二十五度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主之。


吐血、衄血、便血,其人阴虚阳走,其脉沉而散,其外证虚寒无热候,宜乌金丸、散止之,法宜上用散,下用丸,次以木香理中汤和大七气汤,入川芎煎,调苏合香丸温之。《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药。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耳。外证必有虚冷之状,法当温中,使血自归于经络,可用理中汤加南木香,或《局方》七气汤加川芎,或甘草干姜汤,其效甚着。又有饮食伤胃,或胃虚不能传化,其气逆上,亦令吐衄,木香理中汤,甘草干姜汤。出血诸证,每以胃药收功,木香理中汤,或参苓白术散二分,枳壳散一分,夹和,米汤乘热调下,或真方四君子汤,夹和小乌沉汤,米汤调下,以上并用姜枣略煎亦得,上药不惟养胃,盖以调气辈与之并行。若夫桔梗枳壳汤,夹和二陈汤,姜枣同煎,入苏合香丸少许佐之,又调气之上药也。


经云∶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民病血溢血泄。又云∶少阳之复,火气内发,血溢血泄。是火气能使人失血者也。而又云∶太阳司天,寒淫所胜,血变于中,民病呕血血泄,鼽衄善悲。又云∶太阳在泉,寒淫所胜,民病血见。是寒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血见。是湿气能使人失血也。又云∶少阴司天之政,水火寒热持于气交,热病生于上,冷病生于下,寒热凌犯而争于中,民病血溢血泄。是寒热凌犯能使人失血也。太阴司天之政,初之气,风湿相薄,民病血溢。是风湿相薄血溢也。又云∶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病反侧咳逆,甚而血溢。是燥气亦能使血溢也。然则六气皆能使人失血,何独火乎。


《撄宁生卮言》云∶古人言诸见血非寒证,皆以血为热迫,遂至妄行,然皆复有所挟也。或挟风,或挟湿,或挟气,又有因药石而发者,其本皆热。上中下治,各有所宜。在上则栀子、黄芩、黄连、芍药、犀角、蒲黄,而济以生地黄、牡丹皮之类。胃血,古人有胃风汤,正是以阳明火邪为风所扇,而血为之动,中间有桂,取其能伐木也。若苍术、地榆、白芍药之类,而济以火剂。大肠血,以手阳明火邪,为风为湿也。治以火剂、风剂,风能胜湿也。如黄连、黄芩、芍药、柏皮、荆芥、防风、羌活之类,兼用鸡冠花,则又述类之义也。惊而动血者,属心。怒而动血者,属肝。忧而动血者,属肺。思而动血者,属脾。劳而动血者,属肾。血溢、血泄、诸蓄妄证,其始也,予率以桃仁、大黄行血破瘀之剂折其锐气,而后区别治之。虽往往获中,然犹不得其所以然也。后来四明遇故人苏伊芳举,间论诸家之术,伊芳举曰吾乡有善医者,每治失血蓄妄,必先以快药下之。或问失血复下,虚何以当?则曰血既妄行,迷失故道,不去蓄利瘀,则以妄为常,曷以御之,且去者自去,生者自生,何虚之有。予闻之愕然曰名言也。昔者之疑,今释然矣。


妇人之于血也,经水蓄而为胞胎,则蓄者自蓄,生者自生,及其产育为恶露,则去者自去,生者自生,其 而为乳,则无复下,满而为月矣。失血为血家妄逆,产妇为妇人常事,其去其生则一也。失血家须用下剂破血,盖施之于蓄妄之初,亡血虚家不可下,盖戒之于亡失之后。


【九窍出血】南天竺饮主之。或用血余灰,自发为佳,无即父子一气者,次则男胎发,又次则乱发,皂角水净洗,晒干烧灰为末,每二钱以茅草根、车前草煎汤调下。荆叶捣取汁,酒和服。刺蓟一握绞汁,酒半盏和服。如无生者,捣干者为末,冷水调三钱。


【血从毛孔出】名曰肌衄,用人中白不拘多少,刮在新瓦上,用火逼干,研令极细,每服二钱,入麝香少许,温酒调下。外以男胎发烧灰KT 之。未效,以郁金末水调,鹅翎扫之即止。《九灵山房集》云∶湖心寺僧履师,偶搔 中疥,忽自出血,汨汨如涌泉,竟日不止,疡医治疗弗效。邀吕元膺往视时,已困极无气可语,及持其脉,惟尺脉如蛛丝,他部皆无,即告之曰,夫脉血气之先也,今血妄溢,故荣气暴衰,然两尺尚可按,惟当益荣以泻其阴火,乃作四神汤加荆芥穗、防风,不间晨夜并进,明日脉渐出,更服十全大补汤一剂遂痊。


凡九窍出血皆可用∶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用水调。锅底黑煤可以吃。石榴花片可以塞。生莱菔汁可以滴。火烧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玉机微义》曰∶经云,荣者、水谷之精也,和调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总统于心,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是以出入升降濡润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于脉,少则涩,充则实。常以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取汁变化而赤为血也。


生化旺则诸经恃此而长养,衰耗竭则百脉由此而空虚,可不谨养哉。故曰血者神气也,得之则存,失之则亡。是知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神静则阴生,形役则阳亢。阳盛则阴必衰,又何言阳旺而生阴血也,盖谓血气之常,阴从乎阳,随气营运于内,苟无阴以羁束,则气何以树立,故其致病也易,调治也难,以其比阳常亏而又损之,则阳易亢阴易乏之论,可以见矣。诸经有云∶阳道实,阴道虚,阴道常乏。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妇人之生也,年至十四经行,四十九而经断,可见阴血之难成易亏如此。阴气一伤,所变立至,妄行于上则吐衄,衰涸于外则虚劳,妄反于下则便红,积热膀胱则癃闭溺血,渗透肠间则为肠风,阴虚阳搏则为崩中,湿蒸热瘀则为滞下,热极腐化则为脓血。火极似水,血色紫黑。热胜于阴,发为疮疡,湿滞于血则为痛痒,瘾疹皮肤则为冷痹。蓄之在上则人喜忘,蓄之在下则人喜狂。堕恐跌仆则瘀恶内凝。若分部位,身半以上同天之阳,身半以下同地之阴。此特举其所显之证者。治血必血属之药,欲求血药,其四物之谓乎。河间谓随证辅佐,谓之六合汤者,详言之矣。予故陈其气味,专司之要,不可不察。夫川芎血中气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散,能行血滞于气也。地黄血中血药也,通肾经,性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也。当归分三治,血中主药也,通肝经,性味辛温,全用能活血,各归其经也。芍药阴分药也,通脾经,性味酸寒,能和血,治虚腹痛也。若求阴药之属,必于此而取则焉。《脾胃论》有云∶若善治者,随证损益,摘其一二味之所宜为主治可也。


此特论血病而求血药之属者也。若气虚血弱,又当如长沙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生阴血也。若四物者,独能主血分受伤,为气不虚也。辅佐之属,若桃仁、红花、苏木、血竭、牡丹皮者,血滞所宜。蒲黄、阿胶、地榆、百草霜、棕榈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没药、五灵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苁蓉、琐阳、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败龟板者,血虚所宜。乳酪血液之物,血燥所宜。干姜、肉桂,血寒所宜。生地黄、苦参,血热所宜。特取其正治大略耳。人能触类而长,可以应无穷之变矣。


【诊】脱血而脉实者难治。病若吐血复鼽衄,脉当沉细,反浮大而牢者死。吐血衄血,脉滑、弱小者生,实大者死。汗出若衄,其脉滑小者生,大躁者死。呕血胸满引痛,脉小而疾者逆也。脉至而搏,血衄身热者死。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诸见血,身热脉大者难治,难治者,邪胜也。身凉脉静者易治,易治者,正气复也。衄血者,若但头汗出,身无汗,及汗出不至足者死。血溢上行,或唾、或呕、或吐,皆凶也。若变而下行为恶利者顺也。血上行为逆,其治难,下行为顺,其治易。故仲景云∶蓄血证下血者,当自愈。若无病之人,忽然下利者,其病进也。今病血证上行而复下行恶利者,其邪欲去,是知吉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