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诊脉

《女科证治准绳》:诊脉

《寿世保元》:诊脉

《医学从众录》:诊脉

《医学入门》:诊脉

陈楚良曰∶人身气血,各有虚实寒热之异,惟察脉可知,舍脉而独言药者妄也。脉有十二经,应十二时,一日一周,与天同运,循环无端。其至也即不宜太过而数,数则热矣。又不宜不及而迟,迟则寒矣;不宜太有力而实,实非正气能自实也,正气虚而火邪来乘以实之也。治法先当散郁以伐其邪,邪去而后正可补也。不宜太无力而虚,虚乃正气正血虚也,治法惟当补其气血耳。亦有男妇上热下寒,表实里虚而未得子者,法当临睡时服凉膈之药以清其上,每晨食未入口时,服补药以温其下,暂进升散之药以达其表,久服浓味之药以实其里。又有女人气多血少,寒热不调,月水违期,或后或先,白带频下而无子者,皆当诊脉而以活法治之,务欲使其夫妇之脉皆和平有力,不热不寒,交合有期,不妄用精,必能生子,子不殇妖。故欲得子者,必须对脉立方,因病用药。


〔仲〕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脉〕妇人少腹冷恶寒久,年少者得之,此为无子,年大者得之绝产。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无子,中年得此为绝产。肥人脉细,胞有寒,故令少子。其色黄者,胸上有寒。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


皇极经云。人之四肢。各有脉也。一脉三部。一部三候。以应天数也。一脉三部。寸关尺也一部三候。浮中沉也。所以应之九数也。愚谓脉之理亦微矣。人有四时之正脉。有平生之常脉。有内伤之变脉。有外感之邪脉。有重阴之脉。有重阳之脉。有阳虚而阴乘之脉。有阴虚而阳乘之脉。有阳极而阴生之脉。有阴极而阳生之脉。有独见之脉。有兼见之脉。有初病之脉。有久病之脉。有可治之脉。有不治之脉。其左右上下表里之间。有余不足。惟在乎分别阴阳。能分别阴阳。斯可以识脉之体。刘复真曰。昔王叔和以七表八里脉。决人之生死。


然又文理浩繁。今撮其枢要。以浮沉迟数四脉为宗。知风气冷热主病。且浮而有力者为风。


浮而无力为虚。沉而有力为积。沉而无力为气。迟而有力为痛。迟而无力为冷。数而有力为热。数而无力为疮。更分三部。在何部得之。若在寸部。主上焦头面胸膈之疾。关部。主中焦肚腹脾胃之疾。尺部。主下焦小腹腰足之疾。诊其五脏。何脏得之。六腑亦然。学人又当以意会而加精别。庶不致按寸握尺之诮云。


浮缓而滑,沉缓而长(皆可治);弦涩短小。(为难治)


大半夏汤(方见《金匮》)


启膈饮(方见《实在易》)


三一承气汤(方见《时方》)


按∶久病与羸败之人,前方未免太峻。余用麻仁丸及高鼓峰新方代之。高鼓峰悟王损庵治膈用大黄之妙,融会一方,颇为稳当。方用熟地五钱,当归、白芍、桃仁、麻仁各三钱,微微润之。其形体如常,即以前方内加大黄一二钱,以助血药。


加减左归饮


(经云∶肾乃胃之关,关门不利,升降息矣。关门即气交之中天之枢也,故肾旺则胃阴充,胃阴充则能食。)


《己任篇》曰∶膈症一阳明尽之。予治荆溪潘尔修之膈,用左归饮去茯苓,加生地、当归两大剂而便润食进;又十剂而两便如常,饮食复旧。盖以左归饮中有甘草,则直走阳明,以和其中。且当归、生地合用,则能清胃火以生其阴。胃阴上济则贲门宽展,故饮食能进;胃阴下达则幽门、阑门皆滋润,故二便如常。去茯苓者,恐其分流入坎,不若专顾阳明之效速也。


和中畅卫汤


紫苏梗(五分) 香附(醋炒) 神曲(炒) 沙参(各一钱) 桔梗 连翘(去子尖,各六分) 木香(四分)苍术 抚芎 贝母(各八分) 砂仁(三分) 生姜(三片)


水煎服。


易思兰自注云∶香附、苏梗,开窍行气;苍术健中;贝母开郁痰;连翘散六经之火;抚芎发肝木之困;神曲行脾之郁;木香逐气流行;桔梗升提肺气;沙参助正气而不助火,此方提上焦之火邪,乃“火郁发之”之义也。然徒用此方,而不兼补下之药,虽能解散于一时,其火无水制,必然复生,而痞满噎膈之疾,恐尤甚于前也。


愚按∶《内经》云,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可见此病多起于郁结不舒,胃气不能敷布所致,张鸡峰所谓神思间病是也。方中虽是解郁套药,而分两多寡、气味配合,似有独得之妙。又与八味丸间服,所以多效。喻嘉言资液救焚汤,与八味丸间服,亦是此意。但救焚汤大凉大降,流于奇险,不如此汤之平易近人也。


五噎丸(《千金》)


治胸中久寒,呕逆妨食,结气不消。


干姜 蜀椒 吴茱萸 桂心 北细辛(各一两) 人参 白术(各二两) 橘皮 茯苓(各一两五钱) 附子(一枚,炮)


上为细末,炼蜜丸桐子大。酒服十五丸,日三服,渐加至三十丸。


五膈丸(《千金》)


治饮食不得下,手足冷,上气喘息。


麦门冬(三两) 甘草(二两) 蜀椒(炒,去汗) 远志肉 桂心 细辛 干姜(炮,各一两) 附子(一枚,炮) 人参(二两)


上为末,炼白蜜丸弹子大。先食噙一丸,细细咽之。喉中胸尚热,药丸稍尽。再噙一丸,日三、夜二服,七日愈。


张石顽曰∶二丸同用参附椒辛姜桂之类。一以肝气上逆,胃气不下而呕噎,故用萸、橘以疏肝降逆,苓、术以健脾通津;一以肾气不蒸,肺胃枯槁而不纳,故用冬草以滋肺和胃,远志以补火生土。又呕噎而药食可进者,频与小丸调之;膈塞而饮食不纳者,时用大丸噙之。其立法之详若此,可不辨而忽诸。


吴茱萸汤(方见《伤寒》)


理中汤丸(方见《伤寒》)


连理丸(理中丸加黄连)


八味丸(方见《时方》)


又考隔食反胃,及呕吐粒米不入之症,多系七情不遂,激动其气,气乱载血上逆,菀积于中,胃气阻隔,用生鹅血乘热饮之。取其生气未离,以血攻血,直透关钥,引宿积之瘀,一涌而出,而胸胁豁然。此法详于《苏东坡琐录》,前辈金淳还公,即韩慕庐东坦,俱已验效,推之生鸭血、生黄牛血,亦可用。


西洋药酒方(《锦囊秘授》)


治隔食翻胃,一切痢疾水泻等症,立验。


红豆蔻(去壳) 肉豆蔻(面裹煨用,粗纸包压,去油) 白豆蔻(去壳) 高良姜(切片,炒) 甜肉桂(去皮)公丁香(各研净细末,戥准五分)


先用上白冰糖四两,水一饭碗,入铜锅内煎化,再入鸡子清二个,煎十余沸,入好烧酒一斤,离火置稳便处,将药末入铜锅内打匀,以火点着烧酒片刻,随即盖锅火灭,用纱罗滤去渣,入瓷瓶内,用冷水去火气,随量少饮之。


缪仲淳秘传膈噎膏


人参浓汁 人乳 牛乳 梨汁 蔗汁 芦根汁


龙眼浓汁


上七味各等分,加姜汁少许,隔汤熬成膏子。下炼蜜,徐徐频服之,其效如仙丹。


贝母糖酒方


好陈酒(一斤) 冰糖(十两) 贝母(去心) 砂仁 木香 陈皮(各二钱)


上咀片,入瓷瓶内。箬叶扎紧,上放米一撮。煮以米熟为度,每日清晨服一大杯。


糖姜饼


用糖坊内上好糖糟一斤、生姜四两,先将糖糟打烂,和姜再捣做小饼。晒干,放瓷瓶内,置灶烟柜上。每日清晨,将饼一枚泡滚水内,少停饮汤。


八汁汤


治噎食。


生藕汁 生姜汁 悉尼汁 萝卜汁 甘蔗汁 白果汁 蜂蜜 竹沥


上各一盏和匀,饭上蒸熟,任意食。


牛羊人乳汁


治翻胃膈气,此证必起于肠枯血燥,大便三四日一次。粪如马栗,若如羊屎者不治,口常吐白沫者不治。


牛乳、羊乳、人乳,不拘分重,总宜常服,为生血润肠之妙药。


荣行脉中,卫行脉外。脉者,所以主宰荣卫,而不可须臾失也。从月从永,谓得此可永岁月也。古脉字,从血从HT ,所以使气血各根据分派,而行经络也。医家由脉以识经络虚实。由经络虚实以定药之君臣佐使及针灸穴法,是脉乃医之首务。世俗偏熟《脉诀》,而不知《脉经》,专习单看,而不知总看。其实上古诊法有三∶其一各于十二经动脉分为三部,候各脏腑。其二以气口人迎,决内外病因。其三独取寸口,以内外分脏腑,以高下定身形,以生克定荣枯,以清浊论究通,故曰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之生死吉凶也。兹以《素》、《难》为主,兼采仲景及《脉图》、《脉经》、《脉诀》、《正传》、《权舆》而补之。以便初学诵读。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