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谵妄

《痘疹心法要诀》:谵妄

《痘疹心法要诀》:谵妄

《冯氏锦囊秘录》:谵妄

《麻疹备要方论》:谵妄

《麻疹阐注》:谵妄

《续名医类案》:谵妄

《医述》:谵妄

《医学纲目》:谵妄

《医宗金鉴》:谵妄

《证治准绳·类方》:谵妄

《证治准绳·幼科》:谵妄

《证治准绳·杂病》:谵妄

《专治麻痧初编》:谵妄

毒热炽盛犯心经,错语妄言神不清,妄见妄闻志昏愦,黄连解毒服即宁。


【注】谵妄者,由毒热炽盛,上干心气,致使错语妄言,神气不清,妄见妄闻,志气昏愦,以黄连解毒汤主之。


黄连解毒汤(方见结痂落痂证治)


疹发最怕毒火盛,热昏心神谵妄生,未出三黄石膏治,已出黄连解毒灵。


【注】谵妄一证,乃毒火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疹未出而谵妄者,三黄石膏汤主之;疹已出而谵妄者,黄连解毒汤主之。


三黄石膏汤(方见麻疹见形证治)


黄连解毒汤(方见痘门结痂落痂证治)


谵妄者,妄有闻见,语言无伦也。皆邪气炽盛,正气虚弱,神识不清所致。夫言为心声,心热则多言,故睡中呢喃者,热之微也。寤而语言差谬者,热之甚也。有因胃热使然者;有因痘毒未尽者;有因心脾有热,痘裂出血便血衄血者。然凡妄有所见闻,如见鬼状者,最为恶候,盖毒攻于里,心志昏惑,神识不清,所谓神志俱丧,躯壳徒存耳。又须审其发与何脏?如目直视,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此发于肝,是为亡魂。如闷乱喘促,手掐眉目鼻面,此发于肺,是为亡魄。如上视切牙,叫哭惊悸,或不能言,此发于心,是为丧神。如困睡手足螈 ,不思饮食,此发于脾,是为失意。如目无精光,身缩下坠,此发于肾,是为失志。《经》曰∶衣被不敛,言语不避亲疏者,神明之乱也,故为不治。然有疮本稠密,是以起发成浆之后,精血外耗,不能养神,忽然神昏谵语者,治宜养血安神为主。治之而即已者,吉。如连作不已者,死。


夫邪气炽盛,正气虚弱,则神识不清,而谵妄所由生也。然因心热者。则似睡非睡,呢呢喃喃。若因胃热者,则大便坚闭,腹痛无伦。若因肝热,则忿怒不平,恍惚不定。若因肾热则恐怖见鬼,而神志俱丧。昼夜谵妄者,阳虚也。夜多谵妄者,阴虚也然在初热时则是火郁而然,必痘起则已。在行浆时是则痛极而然,必浆足则已,若止谵妄而无他证者,则以治痘为主,倘兼别证者,又当随别证以审治之。



谵妄一症,乃真气昏昧,神识不清所致。夫心藏神而主火,病则热气归焉。麻疹胃中热甚,上乘于心,心为热冒,则神明昏乱,而言无伦次,遂成谵妄之语。未出宜三黄石膏汤治之,已出用黄连解毒汤治之。



谵妄一证.乃毒火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疹未出而谵妄者.宜三黄石膏汤主之.疹已出而谵妄者.黄连解毒汤主之.三黄石膏汤(见前)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黄柏 栀子(炒) 加灯心


廉按云主之者.必有辅之者也.病至谵妄.必不止谵妄一疹矣.如风寒痰食.以及诸变症.各宜随症用药辅之.故金鉴下一字宜细细揣摩.不同他书之一条止一事.所谓言简而该也.


徐仲光治一痘起胀,色焦枯,谵语,此火亢极也,以退火回生丹、无比散,治之而愈。


一痘密浆,其色白,昏睡谵语,此血虚也,保元汤加归、地、芎、冬、茯苓、枣仁。


一痘后午余发睡,面赤谵语,此火从虚发也,保元汤加归、芍、川连。


万密斋治胡三溪子痘,时常以手自掩其面,身下缩,频呼曰∶我怕,若有所见者。曰∶逆痘也。经曰∶肾败者失志,目中见鬼,死不治。钱氏曰∶肾病则下窜,此痘发于肾,不可为也。果然。


一妇年二十余,发热五日,痘不出,常起摸床壁,昏不知人,口喃喃不休。曰∶死症也。果然。


周璜子年十三,染痘发热,五日痘不出,发狂谵语,已进保元汤三剂矣。曰∶误矣,犯实实之戒也。凡痘发热之初,惊者平之,渴者润之,吐利者和之,便秘者利之,热盛者解之,如无他症,不须服药。今此子元气素浓,饮食夙强,乃以保元汤助火为邪,毒瓦斯郁遏,至于狂妄,热已剧矣。宜急下之,与三黄汤,得利,而狂止痘出,至十七日靥。(治痘之法,尽此数语。)


汪少溪婢染痘,发热颠狂。曰∶热极矣,当速解之。乃作三黄汤与服,得利,热减神清,痘出而安。


徐氏子年十七出痘,至脓将靥,忽发狂,妄语起舞,或殴人骂人,皆平日仇恨者,一身之疮尽迸破,祈禳不效。乃用安神丸百粒,作二次服,良久始省。问其所为,殊梦梦也。


谵妄者,妄有闻见,而语言无伦也。此由热盛正虚,以故神识不清。夫言为心声,心热则多言,睡中呢喃者,热之微也;若寤而语言差谬,热则甚矣。亦有胃热而谵语者,但大便必硬,数日不更衣方是。


○窃谓前证多因初起热盛,失于解利所致。然有因痘毒未尽者,有因胃经有热者,有因肺经有热者,有因心脾有热者,凡作渴发热,手足指冷,或大便秘结而谵妄者,俱内有热也。


○痘初发热便妄言,此为恶候。盖毒攻于里,心志昏惑,神识不清而然。


○若发热时无此证,因便秘多日始有之,此内热也。先以宣风散解利其热,后以导赤散送下牛黄清心丸以镇其神。


○如胃中有燥屎,三、五日未更衣,因而谵妄者,宜涤肠解毒,四顺清凉饮、三黄丸。


○如初热狂乱,大便自调者,五苓散加辰砂。


○如起发成浆欲 之时,忽然神昏谵妄者,此由痘本稠密,精血外耗,不能养神,宜养血泻火,安神丸主之。(《证治准绳》)


(附中恶尸疰等症)



〔丹〕虚病痰病,有似鬼祟论 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以邪治之,其人必死。吁哉冤乎,谁执其咎!宪幕之子傅兄,年十七八,时暑月因大劳而渴欲饮梅浆,又连得大惊三四次,妄言妄见,病似鬼邪,诊其脉,两手皆虚弦而带沉数。予曰∶数为有热,虚弦是大惊。又梅浆之酸,郁于中脘,补虚清热,导去痰滞,病乃可安。遂与人参、白术、陈皮、茯苓、芩、连等药,浓煎汤,入竹沥、姜汁,与旬日未效.众皆尤药之不对。予脉之,知其虚之未完,与痰之未导也,仍与前方入荆沥,又旬日而安。


外弟戚,一日醉饱后,乱言妄见。询之,系伊芳亡兄附体,言出前事甚的,乃叔在边叱之曰∶非邪,乃食鱼生与酒太过,痰所为耳。灌盐汤一大碗,吐痰一二升,汗因大作,历一宵而安。


金氏妇,壮年暑月赴筵归,乃姑询其坐次失序,遂赧然自愧,因此成疾,言语失伦,其中多间一句,曰奴奴不是,脉大率皆数而弦。予曰∶此非邪,乃病也,但与补脾清热导痰,数日当自安。其家不信,邀数巫者,喷水而咒之,旬余而死。或曰病非邪,而以邪治之,何遽至于死?


予曰∶暑月赴宴,外境蒸热,辛辣适口,内境郁热,而况旧有积痰,加之愧闷,其痰与热,何可胜言。今乃惊以法尺,是惊其神,而血不宁也,喷以法水,是沉其体,密其肤,使汗不得泄,汗不出,则蒸热内燔,血不宁,则阴消而阳不能独立也。不死何为。或曰∶《外台秘要》有禁咒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然符水惟膈上热痰,一呷冷凉,胃热得之,岂不暂快,亦可取安。若内伤而虚,与冬令严寒,符水下咽,必冰胃而致害。彼郁热在上,热邪在里,须以汗解,卒得清冷,肤腠固密,热何由解,必致内攻,阴阳离散,血气乖争。去死为近,又何讶焉。



〔仲〕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



〔《本》〕治因惊言语颠错,不能服温药,宜远志丸。


朱砂(半两,入麝少许,同研) 金箔(五片) 远志 南星 人参 白附子 白茯苓 酸枣仁(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薄荷汤下,食后临卧服。


茯神散


茯神 干地黄 白芍药 川芎 当归 桔梗 白茯苓 远志(以上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二盏,灯心、枣肉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贯明远教授母,七十四岁,因戎为惊,疾如上证,服此二方得效。



运气 谵妄即伤寒家谵妄也,其病有二∶


一曰火邪助心。经云∶岁火太过,上临少阴少阳,病反谵妄狂越。又云∶火太过,曰赫曦,其动炎灼妄扰。


又云∶少阴所至,为谵妄。又云∶少阴之复,振栗谵妄。又云∶少阳之胜,心痛烦心,善惊谵妄,治以咸寒是也。


二曰寒邪伤心。经云∶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上临太阳,渴而妄冒。又云∶阳明司天之政,四之气,寒雨降,振栗谵妄,治以甘热是也。



〔无〕加减续命汤治中风或歌哭,或笑语,无所不至。


麻黄(三两) 人参 桂枝 白术(各二两) 当归 防己 黄芩 甘草 白芍药 芎 杏仁(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枣二枚,煎七分去渣,不以时服。


病者卒心腹胀满,吐利不行,如干霍乱状,世所谓中恶是也。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附着,沉沉默默,妄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未失,人有起心,已知其故,登高陟险,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如醉如狂,其状万端,但随方俗考验治之。



〔罗〕八毒赤散治男子妇人染着神鬼,谓之鬼疰病。


雄黄 矾石 朱砂 牡丹皮 附子(炮) 藜芦 巴豆(各一两) 蜈蚣(一条)


上八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丸,冷水送下无时。



〔《本》〕飞尸者,发无由渐,昏然而至,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遁尸者,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触即发动,亦令人心腹胀满刺痛,喘急,攻胁冲心,瘥后复发。沉尸者,发时亦心腹绞痛,胀满喘急,虽歇之后,犹沉痼在人腑脏,令人无处不恶。风尸者,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冷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冲风则发。伏尸者,其病隐伏五脏,积年不除,未发身体都如无患,发则心腹刺痛,胀满喘急。又有诸尸注候者,则是五尸内之尸注,而挟外鬼邪之气,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漓,或腹痛胀满喘急,或磊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或举身沉重,精神杂错,恒觉昏谬,每节气改变,辄致大恶,积年累月,渐至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易傍人,乃至灭门,故为尸疰。皆用忍冬藤叶锉数斛,煮令浓取汁煎服,日三瘥。


太乙神精丹、苏合香丸,治此疾第一。


因丧惊忧,悲哀烦恼,感尸气成诸证,变动不已,似冷似热,风气触则发,用雄朱散。


雄黄 朱砂 桔梗 羌活 芍药 当归(炒) 升麻 川乌 龙脑 川芎 南星(炮)山栀 陈皮 木香 莽草 白术 枳壳 槟榔 黄芩(各等分) 麻黄(五分) 白僵蚕(炒)虎胫骨(醋炙) 紫苏子 鬼箭羽(炒,等分) 蜈蚣(二条,酒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日三服。


顷在徽城日,常修合神精丹一料。庚申,予家一妇人,梦中见二苍头一前一后,手中持一物,前者云∶到也未?后应云∶到也。击下爆然有声,遂魇,觉后心一点痛不可忍,昏闷一时许。予忽忆神精丹有此一证,取三粒令服之,少顷已无病矣。云∶服药觉痛止神醒,今如常矣。日后相识,稍有邪气与一二服,无不应验。方在《千金》中,治中风之要药,但近世少得曾青磁石为难合尔。



〔无〕还魂汤 治卒中恶,奄忽气绝,口噤不开。(方见卒中暴厥门,与仲景方同,但加桂耳。)



〔《千》〕五邪汤治邪气啼哭,或歌或笑。


禹余粮 防风 桂心 芍药 独活 甘草 白术 人参 石膏 牡蛎 秦艽(各二两)防己 菖蒲 茯神 雄黄 蛇蜕皮(各一两)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三盏,煎七分服之。



〔仲〕大枣汤 治妇人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方见肺部悲门。)


疹发最怕毒火盛,热昏心神谵妄生,末出三黄石膏治,已出黄连解毒灵。


[注]


谵妄一证,乃毒火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疹未出而谵妄者,三黄石膏汤主之,疹已出而谵妄者,黄连解毒汤主之。


(三黄石膏汤)方见麻疹见形证治。


(黄连解毒汤)方见痘门结痂落痂证治。


加减续命汤(《三因》)


麻黄(三两) 人参 桂枝 白术(各二两) 当归 防己 黄芩 甘草 白芍药 芎 杏仁(各一两)


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枣二枚,煎七分,不拘时服。


桃奴汤 治五尸及心腹暴痛。


桃奴 当归(去芦) 人参(去芦) 干姜(炮) 芎 甘草(炙) 桂心(各三两) 鬼箭 犀角屑(各一两) 麝香(半钱,研)


咀,每服四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温服,不拘时,日进二服。若腹胀者,加大黄一两。


太一备急散(一名雄黄散) 治卒暴中恶客忤,五尸入腹,鬼刺鬼痱,及中蛊疰吐血,心腹痛满,并阴毒伤寒,六七日不瘥者。


雄黄(研,水飞。) 朱砂(研,水飞。各二两) 川椒 桂心 芫花(醋拌炒。各半两) 巴豆(去皮心,膜油) 藜芦(各二钱半) 附子(炮,去皮脐) 野葛(七钱半)


上为细末,盛瓷器内,封之勿令泄气。若有急疾者,每服一钱,温水调下,不拘时候,老幼减半服之。病在头自衄,病在膈自吐,病在腹自利。此药如汤泡雪,随手而应,不可不知。


乌头汤 治八风五尸,恶气游走,腹中绞痛,流入四肢,来往不定。


川乌头(生用,去皮脐) 赤芍药 干姜(炮) 桂心 细辛(去苗) 熟地黄 当归(去芦) 吴茱萸(各一两) 炙甘草(二两)


上为 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渣,空心温服,日二。


仲景三物备急丸 治诸卒暴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刀锥刺,口噤气急,停尸卒死。


大黄(煨) 干姜(炮。各一两) 巴豆(三十粒,去心膜油,研泥)


上件皆须精新,多少随意,先捣大黄、干姜为细末,将研巴豆入药中,合捣千下;或用炼蜜和丸,如小豆大,温水苦酒服之,每服三丸,送下喉未醒,更服三丸,腹中鸣转得利便活。若口噤,斡齿灌之,如药入喉中即瘥。


太一神精丹 治客忤霍乱,腹痛胀满,尸疰恶风,癫狂鬼语,蛊毒妖魅,瘟疟,一切恶毒。


雄黄(油煎七日) 雌黄 朱砂(光莹者) 磁石 曾青(各一两) 金牙石(六钱)


上各研细,将雄雌二黄、朱砂醋浸三日,曾青用好酒于铜器中浸,纸封,曝百日,急用七日亦得,如天阴用火焙干,六味同研匀,用砂合盛令药满,得三分许,以此准合子大小,先以赤石脂末固缝,外用六一泥固济讫,须候透干,以晴明六合吉日合。别用泥作三个柱子,高五寸,令平稳,如鼎足状,安合子下,置炭火三斤,逐旋添炭,常令及五斤,只在合底,不得过口, 五日为度。放冷水中浸合子,候泥透剥去泥,将合子轻手取开,其药精英五色尽在盖上,亦有三色者,纯白为上。研细,枣肉丸,如粟米大。每服一丸,米饮服之。如口噤牙紧,斡前两齿,灌下即苏。


六一泥法∶矾石(黄泥裹,火烧一伏时,研细) 黄矾(远看如金丝色精明,其色本绿,以黄泥裹,火烧通赤如血,取出研细) 蚯蚓粪 咸土 盐(各一两) 黄泥(一斤) 同为末,以纸一处捣和成泥。


八毒赤丸(《宝鉴》) 治鬼疰病。入国信副使许可道,到雄州病,请予看脉。予诊之,脉中乍大乍小,乍短乍长,此乃气血不匀,邪气伤正。本官说∶在路宿邯郸驿中,梦青衣妇人,不见面目,以手去胁下打了一拳,遂一点痛,往来不止,兼之寒热而不能食,乃鬼击也。予曰∶可服八毒赤丸。本官言∶尝读《名医录》云∶此药为杀鬼杖。予遂予药三粒,临卧服,旦下清水二斗,立效。又进曰∶海青陈庆玉第三子,因昼卧水仙庙中,梦得一饼食之,心怀忧思,心腹痞满,饭食减少,约一载有余,渐渐瘦弱,腹胀如蛊,屡易医药及师巫祷之,皆不效,又不得安卧,召予治之。予诊之,问其病始末,因思之,疾既非外感风寒,又非内伤生冷,将何据而医?因思李子豫八毒赤丸颇相当,遂合与五七丸,服之下青黄涎斗余,渐渐气调,以别药理之,数月良愈,不二年,身体壮实如故,故因录之。此药可谓神妙,宜齐戒沐浴,志心净室中修合。


雄黄 矾石 朱砂 附子(炮) 藜芦 牡丹皮 巴豆(各一两) 蜈蚣(一条)


上八味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七丸,冷水送下,无时。


雄朱散 治因丧惊忧,悲哀烦恼,感尸气成诸证,变动不已,似冷似热,风气触则发。


雄黄 朱砂 桔梗 羌活 芍药 当归 升麻 川芎 龙脑 川乌 南星(炮) 山栀陈皮 木香 莽草 白术 枳壳 槟榔 黄芩(各等分) 麻黄(五分) 紫苏子 白僵蚕(炒)虎腔骨(醋炙) 鬼箭羽(炒。各等分) 蜈蚣(二条。酒炙)


上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日三服。(此方分两有误。)


仲景还魂汤(见卒中。)


人参散 治心脏风邪,有如鬼语,闷乱恍惚。


人参(去芦) 赤茯苓(去皮) 石菖蒲 鬼箭 犀角屑(各七钱半) 龙齿(一两,研)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


茯神散 治心脏风邪,见鬼妄语,有所见闻,心悸恍惚。


茯神(去木,一两) 远志(去心) 黄连 沙参(去芦,各半两) 人参(去芦) 石菖蒲 羚羊角屑(各七钱半) 赤小豆(四十九粒) 甘草(二钱半,炙)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金箔丸 治心脏风邪,恍惚狂言,意志不定。


金箔(二百片) 腻粉(半两)


上用新小铛子,中先布金箔,逐重用粉隔之,然后下牛乳一小盏,用文火煎至乳尽,金箔如泥,即于火上焙干,研为末,蒸饼和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食后新汲水下。


镇心丸 治心风,狂言多惊,迷闷恍惚。


牛黄(研) 铅霜(各七钱半,研) 朱砂(水飞) 龙齿(研) 龙胆草 天竺黄(研) 远志(去心) 生干地黄(各半两) 金箔(五十片) 人参(去芦) 茯神(去木) 犀角屑(各一两) 铁粉(七钱半,研)


上为细末,入另研药和匀,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七丸,煎竹叶汤送下,不拘时。


九物牛黄丸(即九精丸) 五邪汤(并见痫。)


琥珀地黄丸 治产后恶露未尽,胸腹作痛,或小便不利。


琥珀(另研) 延胡索(糯米同炒赤,去米) 当归(各一两) 蒲黄(四两,炒香) 生地黄(研取汁,留滓) 生姜(各二斤,研取汁,留滓,银石器用姜汁炒地黄滓,地黄汁炒姜滓,各干为末)


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当归煎汤化下。


夺命散 治产后血晕,入心经,语言颠倒,健忘失志。


没药 血竭(等分)


上研细末,用童便、细酒各半盏,煎一二沸,调下二钱,良久再服。其恶血自下行。


又方 治产后败血冲心,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


干荷叶 生地黄 牡丹皮(等分)


上浓煎,调蒲黄二钱匕,一服即定。


调经散 治产后心中烦躁,起卧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倒,此药主之。每服加龙胆一捻,得睡即安。


没药 琥珀(并细研) 桂心(各一钱) 芍药 当归(各二钱半) 细辛(五分) 麝香(少许)


上为末,每服半钱,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


柏子仁散 治产后狂言,由内虚败血挟邪攻心。


柏子仁 远志(去心) 人参 桑寄生 防风 琥珀 当归(炒) 生地黄(焙) 甘草(各等分)


上为粗末,先用白羊心一个切片,以水一大盏半,先煮至九分,去羊心,入药末五钱,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时温服。


谵、多言也,妄、虚妄也,谵妄者,妄有闻见而语言无伦也,皆邪气炽盛,正气虚弱,神识不清之所致。


夫言为心声,心热则多言,睡中呢喃者,热之微也,寤而语言差谬,热则甚矣。亦有胃热而谵语者,大便必硬,数日不更衣,方是。〔薛〕陈文宿先生云∶痘紫色顶陷,心烦狂躁,气喘妄语或如见鬼神,内热便秘者宜用龙脑膏子、猪尾膏,如无内热,大便不实,不可轻服。窃谓前证多因初起热盛之时,失于解利所致,亦有因痘毒未尽,有因胃经有热,有因肺胃有热,有因心脾有热,烦躁痘裂出血,便血衄血,屎黑痕赤,详见各证。大凡作渴发热,手足指冷,或大便秘结者,内有热也,切不可禁其饮水,观张子和述水中儿事,良可验矣,盖热极,故得水而生也。一小儿痘疹狂喘,热渴饮冷,痰涎不利。先君用十六味清膈饮、犀角地黄汤、而痊。一小儿出痘发狂,作渴饮冷。此上焦热炽也。用黄连解毒汤、芹菜汁、而止,又用紫草快 汤,将靥,因间药饵三日,色黑倒靥,用紫草散,渴止,又用人参白术散而痊。一小儿痘愈后,时发狂兼喘,发过面色黄白,手足并冷。此脾胃虚弱也。余用补中、八珍、二汤各三十余剂,或云当先降火邪而后补元气,乃服芩、连、朴硝之类,汗吐不止而殁。


初发热,便妄有所见闻,妄言如见鬼状,此为恶候。盖毒攻于里,心志昏惑,神识不清而然。况小儿神气怯弱,鬼魅易侵,又厉鬼常乘疫气而行,乘人之虚而疰之,故凡痘疹妄见、妄闻、妄言、如见鬼者,不可治也。


须审发于何脏,如目直视,手寻衣领乱捻物,此发于肝,为亡魂。闷乱喘促,手掐眉目鼻面,此发于肺,为亡魄。上窜切牙,多叫哭惊悸,或不能言,此发于心,为丧神。困睡,手足螈 ,不思饮食,此发于脾,为失意。目无精光,畏明,欲坠下而缩身,此发于肾,为失志。故曰∶真藏见者不治。或发热时无此证,因大便秘结却有之,此内热也,先以宣风散(发热)解利其热,后以导赤散(心)送下牛黄清心丸。(惊)或粉红丸(惊)以镇其神,病已者可治,连作不已者,勿治。如胃中有燥屎,三五日未更衣者,宜涤肠解毒,宜四顺清凉饮、三黄丸(俱发热)主之。如初发热狂乱,大便自调者,五苓散加辰砂主之,大便秘者,轻则三黄丸,甚则承气汤主之。


如起发、成浆、欲靥之时,忽然神昏谵语者,此由疮本稠密,精血外耗,不能养神,宜养血泻火,安神丸主之。


安神丸


黄连 当归身 麦门冬 白茯神 甘草(各半两) 朱砂(一两) 龙脑(二分半)


上为末,汤浸蒸饼,和 猪心血捣匀,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丸,灯心汤下。


栀子仁汤 烦躁谵语,惊狂发 。


栀子仁 黄芩 石膏(各二钱) 知母 杏仁(各一钱半) 大青 柴胡 豆豉 赤芍药(各一钱) 升麻(八分) 甘草(五分)


上,水煎服。


如昏不知人,语言无伦者死。经曰∶衣被不敛,言语不避亲疏者,神明之乱也。故不可治。如初发热便妄有闻见,状如见鬼而恐怖者,不治。此证自始至终,皆不可有,乃神志俱丧,躯壳徒存,不过引日而已。


丹溪,虚病、痰病有似鬼祟论∶血气者,身之神也。神既衰乏,邪因而入,理或有之。若夫血气两亏,痰客中焦,妨碍升降,不得运用,以致十二官各失其职,视听言动皆有虚妄,以邪治之,其人必死,吁哉冤乎,谁执其咎。宪幕之子傅兄年十七八,时暑月因大劳而渴,欲饮梅浆,又连得大惊三四次,妄言妄见,病似鬼邪,诊其脉两手皆虚弦而带沉数。予曰∶数为有热,虚弦是大惊,又梅浆之酸,郁于中脘,补虚清热,导去痰滞,病乃可安。遂与人参、白术、陈皮、茯苓、芩、连等药浓煎汤,入竹沥、姜汁,与旬日未效,众皆尤药之不对,予脉之,知其虚之未完,与痰之未导也。仍与前方入荆沥,又旬日而安。外弟戚一日醉饱后,乱言妄见,询之系伊芳亡兄附体,言出前事甚的,乃叔在边叱之曰非邪,乃食鱼生与酒太过,痰所为耳。灌盐汤一大碗,吐痰一二升,汗因大作,历一宵而安。金氏妇壮年暑月赴筵归,乃姑询其坐次失序,遂赧然自愧,因此成疾,言语失伦,其中多间一句,曰奴奴不是,脉大率皆数而弦。予曰∶此非邪,乃病也。但与补脾清热导痰,数日当自安。其家不信,邀数巫者,喷水而 之,旬余而死。或曰病非邪而以邪治之,何遽至于死。予曰∶暑月赴宴,外境蒸热,辛辣适口,内境郁热,而况旧有积痰,加之愧闷,其痰与热,何可胜言,今乃惊以法尺,是惊其神而血不宁也。喷以法水,是沈其体、密其肤、使汗不得泄,汗不出则蒸热内燔,血不宁则阴消而阳不能独立也,不死何为。或曰《外台秘要》有禁 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然符水惟膈上热病,一呷冷凉,胃热得之,岂不暂快,亦可取安。若内伤而虚,与冬令严寒,符水下咽,必冰胃而致害,彼郁热在上,热邪在表,须以汗解,卒得清冷,肤腠固密,热何由解,必致内攻,阴阳离散,血气乖争,去死为近,又何讶焉。仲景云∶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多畏,合目欲眠梦远行,则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颠,阳气衰者为狂。运气谵妄有二∶一曰火邪助心。经云∶岁火太过,上临少阴、少阳,病反谵妄狂越。又云∶火太过曰赫曦,其动炎灼妄扰。又云∶少阴所至为谵妄。又云∶少阴之复,振栗谵妄。又云∶少阳之胜,心痛烦心,善惊谵妄,治以咸寒是也。二曰寒邪伤心。经云∶岁水太过,寒气流行,邪害心火,病身热烦心,躁悸阴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上临太阳,渴而妄冒。又云∶阳明司天之政,四之气,寒雨降,振栗谵妄,治以甘热是也。


【中风】或歌哭,或笑语,无所不至,加减续命汤。


【中恶】卒心腹胀满,吐利不行,如干霍乱状,由人精神不全,心志多恐,遂为邪鬼所击或附着,沉沉默默,妄言谵语,诽谤骂詈,讦露人事,不避讥嫌,口中好言未然祸福,及至其时毫发未失,人有起心已知其故,登高陟险如履平地,或悲泣呻吟不欲见人,如醉如狂,其状万端,但随方俗考验治之。


【尸疰等证】飞尸者,发无由渐,忽然而至,其状心腹刺痛,气息喘急胀满。遁尸者,停遁在人肌肉血脉之间,触即发动,亦令人心腹胀满刺痛,喘急,攻胁冲心,瘥后复发。沉尸者,发时亦心腹绞痛,胀满喘急,虽歇之后,犹沉痼在人腑脏,令人无处不恶。风尸者,在人四肢,循环经络,其状淫跃去来,沉沉默默,不知痛处,冲风则发。


伏尸者其病隐伏五脏,积年不除,未发身体都如无患,发则心腹刺痛,胀满喘急。又有诸尸疰候者,则是五尸内之尸疰,而挟外鬼邪之气,流注身体,令人寒热淋沥,或腹痛胀满喘急,或垒块踊起,或挛引腰脊,或举身沉重,精神杂错,恒觉昏谬,每节气改变,辄致大恶,积年累月,渐至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易旁人,乃至灭门,故为尸疰。皆用忍冬藤叶,锉数斛,煮令浓,取汁煎服日三瘥。


太乙神精丹、苏合香丸,治此疾第一。因丧惊忧悲哀烦恼,感尸气成诸证变动不已,似冷似热,风气触则发,用雄朱散。顷在徽城,日常修合神精丹一料。庚申予家一妇人,梦中见二苍头,一前一后,手中持一物,前者云到也未,后应云到也,击下爆然有声,遂魇,觉后心一点痛不可忍,昏闷一时许。


予忽忆神精丹有此一证,取三粒令服之,少顷已无病矣。云服药觉痛止神醒,今如常矣。日后相识稍有邪气,与一二服无不应验,方在《千金》中,治中风之要药。但近世少得曾青、磁石,为难合耳。


【产后谵妄】陈氏云∶产后狂言谵语,乃心血虚也。用朱砂末酒调,下龙虎丹参丸、琥珀地黄丸。


薛新甫云∶前证当固胃气为主,而佐以见证之药为善。若一于攻痰则误矣。郭氏论产后乍见鬼神者何?答曰∶心主身之血脉,因产耗伤血脉,心气虚则败血得积,上干于心,心不受触,遂致心中烦躁,起卧不安,乍见鬼神,言语颠倒,俗人不识,呼为风邪,如此但服调经散,每服加龙胆一捻,得睡即安。产后发热,狂言奔走,脉虚大者,四物汤加柴胡,不愈加甘草、柴胡、生地黄等分煎服,亦可。


疹发最怕毒火盛,热昏心神谵妄生。未出三黄石膏治,已出黄连解毒灵。


注∶谵妄一证乃毒火太盛,热昏心神而然也。疹未出而谵妄者,三黄石膏汤主之;疹已出而谵妄者,黄连解毒汤主之。


三黄石膏汤(方见前)


黄连解毒汤


黄连 黄芩 栀子 黄柏


加味∶丹皮生地黄生甘草金银花连翘(去心)


引加灯心水煎服。


方歌∶麻疹已出谵妄烧,毒郁热结未曾消,黄连解毒芩栀柏,加丹生地草银翘。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