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津液

《黄帝内经太素》:津液

《医经原旨》:津液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灵枢》卷六第三十六《五癃津液别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三。


黄帝问岐伯曰: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厚,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余知其然也,不知其所由生,愿闻其说。


输,逆致也。水谷入于口,逆于肠胃之中,化为津液,凡有五别,则五脏津液。凡所言液者,通名为津,经称津者,不名为液,故液有五也。此略举五液,请解其义也。


平按:《甲乙》无“余知其然也,愿闻其说”九字,《灵枢》“说”作“道”。注“逆致”、“逆别”,别本“逆”均作“送”。


岐伯答曰: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


五味走于五脏四海,肝、心二脏主血,故酸苦二味走于血海。脾主水谷之气,故甘味走于水谷海。肺主于气,故辛走于膻中气海。肾主脑髓,故咸走髓海也。


平按:《甲乙》“各注”作“分注”。


津液各走其道。


目为泣道,腠理为汗道,廉泉为涕道,鼻为涕道,口为唾道也。


故上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津;


上焦出气,出胃上口,名曰卫气,温暖肌肉,润泽皮肤于腠理,故称为津也。


平按:“上焦”《灵枢》作“三焦”。《甲乙》“肤”下有“者”字。《灵枢》“为”下有“其”字。


其留而不行者,为液;


水谷精汁,注骨属节中,留而不去,谓之为液。


平按:《灵枢》“留”作“流”。


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


因热而腠理开而出者,谓之为汗。


寒留于分肉之间,沫聚则为痛;


寒留分肉之间,津液聚沫,迫裂分肉,所以为痛。


平按:《灵枢》、《甲乙》“沫聚”作“聚沫”。


天寒则腠理闭,气涩不行,水下溜于膀胱,则为溺与气。


此解溺气多之所由也。


平按:《灵枢》“涩”作“湿”;“下溜”作“下留”,《甲乙》作“下流”。


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水。[平按:“水”《灵枢》、《甲乙》作“外”。]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急则肺叶举,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举,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呿而泣出矣。


呿,音去。身中五官所管津液并渗于目,为泣。呿者,泣出之时,引气张口也。


平按:“肺叶举,举”《灵枢》作“肺举,肺举”。“夫心系举,肺”,“举”字《灵枢》作“与”,《甲乙》作“急”。《灵枢》“呿”作“咳”,《甲乙》同。“泣出”《甲乙》作“涎出”。


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缓,缓则气逆,故唾出。


虫者,三虫也。郭者,胸臆也。谷消之时,则虫动上下,肠胃宽,充郭中,故肠胃缓而气上,所以唾也。


平按:“故缓”《灵枢》、《甲乙》作“故胃缓”。


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平按:“阴”《灵枢》、《甲乙》作“阴股”。]阴阳不和使,则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骨脊痛而胻痠。


补益脑髓者,谷之津液和合为膏,渗入头骨空中,补益于脑;渗入诸骨空中,补益于髓;下流阴中,补益于精。若阴阳过度,不得以理和使,则精液溢下于阴,以其分减髓液过多,故虚而腰痛及脚胻痠也。


平按:《灵枢》、《甲乙》“使,则”作“则使”。


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


脏腑阴阳不得和通,则四海闭而不流,三焦壅而不泻,其气不得化为津液,水谷并于肠胃不消,别于回肠而留下焦,不得入于膀胱,胀于下焦,溢入于身,故为水胀也。


平按:“并于”《灵枢》作“并行”。


此津液五别之顺逆。


此上五别,是为津液顺逆之义。


平按:“顺逆”《灵枢》作“逆顺也”。


水谷入于口,输于肠胃,其液别为五∶天寒衣薄则为溺与气,天热衣浓则为汗,悲哀气并则为泣,中热胃缓则为唾,邪气内逆则气为之闭塞而不行,不行则为水胀,何也?(五液者,阴精之总称也,溺、汗、泣、唾、水,故名为五。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精、气、津、液、血、脉,其辨有六,涕、唾、精、津、汗、血、液,其名则七,无非五液之属耳。)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各法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水谷入口,五液之所由生也。五味之入,各有所归,各注其海者,人身有四海∶脑为髓海,冲脉为血海,膻中为气海,胃为水谷之海也。五脏四海,各因经以受水谷之气味,故津液随化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此津液之有辨也。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达于表者,阳之气也,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而为其津,津属阳也;营于里者,阴之气也,故周流于血脉之间而不散行于外,注于脏腑,益于精髓而为之液,液属阴也。)天暑衣浓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此津液之为汗也。热蒸于表则津泄,故腠理开而汗出;或为寒邪所感,则液凝留于肌肉之间,故汗沫聚而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此津液之为溺气也,腠理闭密则气不外泄,故气化为水,水必就下,故流于膀胱;然水即气也,水聚则气生,气化则水注,故为溺与气。)五脏六腑,心为之主,耳为之听,目为之候,肺为之相,肝为之将,脾为之卫,肾为之主外。(此二节言津液之为涕泣也。心总五脏六腑,为津液为主,故耳、目、肺、肝、脾、肾皆总命于心,是以耳之听,目之视,无不由乎心也。肺朝百脉而主治节,故为心之相;肝主谋虑决断,故为心之将;脾主肌肉而护养脏腑,故为心之卫;肾主骨而成立其形体,故为心之主外也。)故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心悲气并则心系急,心系急则肺举,肺举则液上溢。夫心系与肺,不能常举,乍上乍下,故咳而泣出矣。(心为脏腑之主,故五脏之系皆入于心,心之总系复上贯于肺,通于喉,而息由以出,故心悲则系急而肺叶举,液即随之而上溢。然心系于肺,本不常举,故有乍上乍下;当其气举而上,则为咳为泣也。凡人之泣甚而继以嗽者,正以气并于上而奔迫于肺耳。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液道通,故涕泣出焉。)中热则胃中消谷,消谷则虫上下作,肠胃充郭,故胃缓,胃缓则气逆,故唾出。(此津液之为唾也。虫为湿热所化,常居肠中,胃热则消谷中空,虫行求食,故或上或下,动作于肠胃之间。充郭者,纵满之谓。肠郭则胃缓,胃缓则气逆上行,涎随而溢,故多唾也。肾为唾,而此曰“胃为唾”,是胃之与肾皆主为唾,盖土郁之唾在胃,水泛之唾在肾也。)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于骨空,补益脑髓,而下流于阴股。(此津液之为精髓也。膏,脂膏也,精液和合为膏,以填补于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故上至巅顶,得以充实,下流阴股,得以交通也。)阴阳不和,则使液溢而下流于阴,髓液皆减而下,下过度则虚,虚故腰背痛而胫酸。(阴阳不和则精气俱病,气病则不摄,精病则不守,精气不相统摄,故液溢于下而流泄于阴窍;精髓皆减,输泄过度则真阴日虚,故为腰痛胫酸等病,此劳瘵之所由作也。)阴阳气道不通,四海闭塞,三焦不泻,津液不化,水谷并于肠胃之中,别于回肠,留于下焦,不得渗膀胱,则下焦胀,水溢,则为水胀。(此津液之为水胀也。三焦为决渎之官,膀胱为津液之府,气不化则水不行,所以三焦不能泻,膀胱不能渗,而肿胀之病所由作。故治此者,当以气化为主。试观水潦为灾,使非太阳照临,则阴凝终不能散,泥泞终不能干。能知此义,则知阴阳气化之道矣。)此津液五别之逆顺也。(阴阳和则五液皆精而充实于内,阴阳不和则五精皆液而流溢于外,此其所谓逆顺也。)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