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妄言谵语

《济阴纲目》:妄言谵语

大全云∶产后语言颠倒,或妄言谵语,如见鬼神者,其源不一,须仔细辨证,用药治疗。


产后惊风,语言乱道,如见鬼神,精神不定者,研好朱砂调酒下龙虎丹(方见《局方》三丸,作一服,兼琥珀地黄丸服之,(诸条俱不言痰)一则因产后心虚,败血停积,上干于心,而狂言独语者,当在乍见鬼神条求之。二则产后脏虚,心神惊悸,志意不安,言语错乱,不自觉知,神思不安者,当在惊悸条求之。三则宿有风毒,因产心虚气弱,腰背强直,或歌哭嗔笑,言语乱道,当作风痉治疗,当在心惊中风条求之。四则产后心虚中风,心神恍惚,言语错乱,当在中风恍惚条求之。五则产后多因败血迷乱心经而癫狂,言语错乱无常,或晕闷者,当于本卷血晕类求之。六则因产后感冒风寒,恶露斩然不行,憎寒发热如疟,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当作热入血室治之,宜琥珀地黄丸及四物汤,只用生干地黄加北柴胡等分煎服,如不退者,以小柴胡汤加生干地黄如黄芩分两,煎服愈。虽然,以上诸症,大抵胎前产后,自有专门一定之法,毫发不同,如产后,首当逐败生新,然后仔细详辨疾证,不可妄立名色,自生新意,加减方药,大宜对证,根据古法施治,未有不安者也。


薛氏曰∶前证当固胃气为主,而佐以见证之药,若一干攻痰则误矣。


一产妇形体甚倦,时发谵语,用柏子散稍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愈,又因怒,仍狂言胁痛,小便下血,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养肝血,顿瘥,又佐以加味归脾汤而安。


一灵三圣散 治产后败血冲心,发热,妄言奔走,脉虚大者。


干荷叶 生干地黄 牡丹皮 生蒲黄(另研,各二钱)


上前三味浓煎汤,调入蒲黄末,一服即定。


夺命散 治产后血入心经,语言癫狂,健忘失志。


方见前血晕。


调经散 治血气虚损,阴虚发热,或瘀血停滞,以致心神烦躁,如见鬼神,或言语谵妄。


没药 琥珀(并细研) 桂心(各一钱) 赤芍(炒) 当归(酒浸,各一钱) 细辛(二钱半)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生姜汁温酒各少许调服(此方重在瘀血停滞,不治阴虚发热,故用桂心麝香)。或用苏合香丸一钱,以童便调服即醒。(产后用苏合香,恐芳香太过,走散真气,以童便调服,具见妙用)


柏子仁散 治产后元气虚弱,瘀血停滞,妄言乱语,乍见鬼神。


柏子仁 远志 生地黄(焙) 人参 当归 桑寄生(桑寄生治产后余疾,益血脉) 防风琥珀(另研) 甘草(炙,各等分)


上为粗末,先用白羊心一个切片,以水三盏煮取清汁七分,入药末五钱,煎至六分服。


妙香散 治产后心神颠倒,语言错乱,如见鬼神。


干山药 白茯苓 茯神(去木) 黄 远志(去心,各一两) 人参 桔梗 甘草(各五钱) 辰砂(三钱) 麝香(一钱) 木香(二钱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服。


一方用生干地黄当归二味,煎汤调服,立效。


乌金散 治产后三五日或半月间,忽妄言乱语,目见鬼神等证。


当归 川芎 赤芍药 熟地黄 白术 远志肉 茯神(去木) 羌活 酸枣仁 辰砂(另研入) 防风 香附子(各二钱) 半夏(三钱) 白芷 陈皮(各一钱五分) 人参 牛膝 麦门冬 天麻全蝎(各一钱) 甘草(九分)


上锉作二服,姜三片,葱三枝,入金银同煎服。(经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神非心有,而天与之有也。天与之者,清净光明之气也,是故心室清净,则志意治而神明居之,少有邪乘,则神无所归,志无所定,而有妄言妄见之病矣,故心室不可一日不清,而神明不可一日不居也。夫生神者气,养心者血,故气血盛则神明旺而思虑精,气血虚则神明衰而思虑少。如产后三五半月之间,其气血诚虚矣,若或卒有所惊,则神出舍空,邪袭其室,遂使神无所归,心无所主,而妄乱生矣。所谓邪者风痰也,败血也,本方以羌活、芷、蝎、天麻、半夏以去风痰,四君四物以培气血,血有所瘀,则以牛膝、赤芍行之,气有所滞,则以香附、陈皮理之,神不归则招之以茯神、枣仁,志不定则宁之以辰砂、远志,而麦冬者为清心要药,金银者为安镇灵丹,引之以葱则上通天气,加之以姜则内通神明。制方者,其神全者与。曰乌金,贵之辞。血脱益气,故不用血药,尤妙在成膏)


四物补心汤 治产后言语恍惚,颠倒错乱。


当归(五钱) 川芎 白芍药 生地黄 白术 半夏 桔梗 茯神(各四钱) 陈皮(三钱) 甘草(一钱)


上锉为散,分作六服,每用姜三片,水煎,空心服。有热,加酒炒黄连二钱,无热不用。


宁神膏 治失血过多,心神昏闷,言语失常,不得睡卧。


辰砂 乳香 酸枣仁(炒) 人参 茯苓(各一两) 琥珀(七钱半)


上为末,每服一钱,灯心枣子煎汤,调服,或蜜丸弹子大,薄荷煎汤化下一丸。


琥珀地黄丸 治心血虚而言语谵妄。


琥珀(另研) 玄胡索(糯米炒赤,去米) 当归(各一两) 蒲黄(炒,四两) 生地黄 生姜(各二斤)


上地黄生姜各另捣汁留渣,以生姜汁炒地黄渣,地黄汁炒生姜渣,各干,与前四味俱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当归煎汤下。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