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冷庐医话》:肿

《时方妙用》:肿

《医学心悟》:肿

《友渔斋医话》:肿

《周慎斋遗书》:肿

海宁许珊林观察HT ,精医理,官平度州时,幕友杜某之戚王某,山阴人,夏秋间忽患自顶至踵,大倍常时,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危在旦夕,因求观察诊之,令用生黄 四两,糯米一酒盅,煎一大碗,用小匙逐渐呷服,服至盏许,气喘稍平,即于一时间服尽,移时小便大通,溺器更易三次,肿亦随消,惟脚面消不及半,自后仍服此方,黄 自四两至一两,随服随减,佐以祛湿平胃之品,两月复元,独脚面有钱大一块不消,恐次年复发,力劝其归,届期果患前症,延绍城医士延医,痛诋前方,以为不死乃是大幸,遂用除湿猛剂,十数服而气绝,次日将及盖棺,其妻见死者两目微动,呼集众人环视,连动数次,试用 米汤灌救,灌至满口不能下,少顷眼忽一睁,汤俱下咽,从此便出声矣,服黄 至数斤,并脚面之肿全消而愈。观察之弟辛木部曹楣,谓此方治验多人,先是嫂吴氏,患子死腹中,浑身肿胀,气喘身直,危在顷刻,余兄遍检名人医案,得此方遵服,便通肿消,旋即生产,因系夏日,孩尸已烂成十数块,逐渐而下,一无苦楚。后在平度有姬顾姓,患肿胀脱胎,此方数服而愈。继又治愈数人,王某更在后矣。盖黄 实表,表虚则水聚皮里膜外而成肿胀,得黄 以开通隧道,水被祛逐,胀自消矣。


(肿者.皮肤肿大也.胀者.心腹胀满也.臌者.心腹痞满.而四肢瘦小.昔人谓之蛊肿症.从来有气肿水肿之辨.内经以按之 而不起者为气.即起者为水.后医多反其说.然气滞水亦滞.水行气亦行.正不必分.总以不起为肿甚.即起为肿轻.肾囊及茎中肿.大多死.


脉本沉. 若浮而弦.宜发汗. 若浮而鼓指有力.宜越脾汤. 若浮在皮外.多死. 若沉而紧.宜麻黄细辛附子之类. 若沉而缓.易愈. 若沉而微细.宜温补.


初起.面上微肿.两目下名卧蚕.更肿些.一身觉重滞.微喘.小便不利.即肿症之渐.



如皮肤肿大.气喘小便不利.宜五皮饮.


上肿.宜发汗.加苏叶防风杏仁各三钱.下肿.宜利水.加猪苓防己各二钱.木通一钱.


小水多.为阴水.加附子干姜各二钱.白术三钱.川椒木香各一钱.小便不利.为阳水.加防己猪苓知母各二钱.凡脉虚人羸.宜加白术人参肉桂附子.脉实人健.加莱菔子枳壳各二钱.凡畏风之甚.宜加生黄 .三四钱.或再加附子二钱.(八十)


如小便点滴俱无.气喘口不渴.宜滋肾丸.(九十四)


如前药不效.宜用济生肾气丸.药料作汤服.或前症愈后.亦以此丸服一月收功.


济生加减肾气丸.(一百零九)


如服利水之药.而小便愈少者.


补中益气汤.


首煎照常服.二煎服后.以手指探吐.(五)


愚按.水肿病.浅者照上法治之愈矣.深者.必遵金匮五水而治之.余着有金匮浅注.


颇有发明.风水由于外邪.法宜发汗.皮水者.外邪已去经而入皮.故不恶风.病在皮间.


故内不胀而外如鼓皮病不涉于内.故口不渴.然水在于皮.亦必从汗以泄之也.石水病在脐下.阴邪多沉于下.法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重在附子.以破阴也.黄汗者.外邪伤心.郁热成黄.胸满.四肢头面俱肿.病在于上.法用桂枝汤.加黄 .啜热粥以取微汗.重在桂枝.以化气.尤赖啜粥取汗.以发内外交郁之邪也.唯正水一症.正内经所谓三阴结谓之水.结则脉沉.水属阴则脉迟.三阴结.则下焦阴气不复与胸中之阳相调.水气格阳则为喘.其目窠如蚕.一身尽肿.可知金匮之论甚精.徐忠可之注甚妙.试节录之.金匮云.寸口脉浮而迟.浮脉则热.迟脉则潜.热潜相搏.名曰沉.趺阳脉浮而数.浮脉即热.数脉即止.热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


沉则脉络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徐忠可注云.此段论正水之由也.谓人身中健运不息.所以成云行雨施之用.故人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人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寸口脉主上.犹之天道必下济而光明.故曰阴生于阳.趺阳脉主下.犹之地轴必上出而旋运.故曰卫气起于下焦.今寸口脉浮而迟.浮主热.乃又见迟.迟者.元气潜于下也.既见热脉.又见潜脉.是热为虚热.而潜为真潜.故曰热潜相搏名曰沉.言其所下济之元气.沉而不复举也.今趺阳脉浮而数.浮主热.乃又见数.数者.卫气止于下也.既见热脉.又且止脉.是于客气为热.而真气为止.故曰热止相搏名曰伏.言其宜上出之卫气.伏而不能升也.从上而下者.不返而终沉.从下而上者.停止而久伏.则旋运之气几乎熄矣.熄则阴水乘之.故曰沉伏相搏名曰水.见非止客水也.又恐人之不明乎沉伏之义.故又曰.络脉者.阴精阳气所往来也.寸口阳气沉而在下.则络脉虚.小便者.水道之所从出也.跌阳真气止而在下.气有余即是火.火热甚.则小便难.于是上不能运其水.下不能出其水.又焉能禁水之胡行乱走耶.故曰虚难相搏.水走皮肤.即为水矣.水者.即身中之阴气.合水饮而横溢也.沉伏二义.俱于浮脉见之.非真明天地升降阴阳之道者.其能道只字耶.


此仲景所以为万世师也.徐忠可此注.妙不可言.独惜仲景不立方.忠可又不补出应用何方.致世之患此者.或死于庸医之舟车丸神佑丸疏凿饮子等方.或死于明医之实脾饮济生肾气丸补中益气汤导水茯苓汤等方.以挺与刃.余又不忍坐视而不救.故拟方于后.


肿有三证,太阳风湿相搏,身微肿者,宜疏风去湿。阳明风热,耳前后肿者,宜刺。大病瘥后,腰以下肿者,宜利小便。


沈氏(四二) 三疟住后足肿,旋及大腹胸胁,纳食大减,气急脉细。此分明脾肾两虚,脾虚则不能制水,肾寒则膀胱亦不能化,失渗泄之能,以成泛滥之势;治法莫稳于四明加减肾气丸,并补中益气汤,分早晚而进。但此法久服方有效,又奈汤丸中药品,有力者方能办。今田家之妇,粒食不缺为幸,焉能办此?坐忍其毙,又非仁人之用心。因推敲一方,以欲退其肿,必有利水∶欲利其水,必先利气。而不知单利其气,仍如无云而致雨,岂可得耶?然则何如?须按《内经》气化能出之法,在温而利之也。


椒目(一钱) 丁香(十只) 老姜皮(七分) 橘皮(一钱二分) 苏梗(八分) 通草(七分)大腹皮(二钱) 泽泻(一钱五分) 车前子(一钱) 茯苓皮(二钱)


五帖皮肤发痒纳增,又五帖皮肤皱揭,顿觉宽松。前方应效虽速,所谓急则治标,非万全之法。改用培土利气暖肾,以冀痊愈。前方去通草、车前子,加党参二钱,生冬术二钱,十服,病去其半。又用异功散,加黄 、苡仁、丁香、椒目、泽泻、老姜皮、大苏梗,十余剂,而饮食起居如常。



朱女(十四) 上下俱肿,半年来病日加重,不思纳食,寤着谵语,咳呛脉数。此气虚兼滞,须补养疏通安神。


党参(二钱) 龙眼肉(七枚) 枣仁(二钱) 茯神(一钱五分) 砂仁壳(一钱) 远志(一钱) 大苏梗(一钱) 橘皮(一钱) 杏仁(二钱五分去皮研) 桑皮(一钱五分蜜水炒)


四服眼鼻分明,踝细大半,夜眠安静能纳,神气通畅。将前方增减药味分两,作丸料。


彼父以此女为不起,访予延医,一决生死,今得如此速效,感激无尽。盖肿胀虽列一门,其实殊途。肿易治而胀难治,缘胀关脏腑,肿则重在水,轻在气。若能别其虚实,辨明所兼,应手取效,亦非难也。欲辨肿胀,但着头足俱浮,大腹不甚坚紧者为肿,独大腹坚紧如鼓,青筋累累为单胀最重;或头面朝肿,两脚晚肿,惟腹无时不然者,始为胀兼肿也。将肿胀缕析于此,以俾学人之豁目焉。



王(五岁) 童年身肿,属肺气不舒,膀胱不利。


茯苓皮 橘皮 桑皮 大腹皮 苡仁 杏仁 木通 车前子 姜皮沈氏(六八) 形衰气弱,流运失时,口糜内热,肢肿不纳,两脉沉细带数,此症难治。


盖人气应天,目下仲夏,阳气弛张于外,如草木无不生长葱郁,而人岂可抑敛不伸耶?在年壮气盛,或于冬月为寒邪所逼,即病为伤寒;至春化温,及夏为热。所以可疗者,因其本气充实,举而升之,补偏救弊,以归天和。此则不然,姑拟一方,冀回万一。


连翘 香豉 薄荷 防风 橘红 杏仁 山栀 人参 老姜皮


服此竟有效,然至秋时方起,欲其久住,难矣哉!



赵(六十) 甲周之年,患水肿。由于气虚少运,膀胱失利,非旦晚可愈,耐性服药,庶可奏效。


党参 黄 生冬术 大腹皮 苏梗 砂仁壳 橘红 茯苓 泽泻 姜皮


又,前方添归身、白芍、煨木香,减砂仁壳、苏梗,有效,脚肿退,腹胀宽,制丸剂可以收功。



沈(二十) 疟后面浮脚肿,脉来沉涩,用上下分消法。


苏叶 羌活 防风 茯苓 泽泻 苡仁 橘皮 香附 砂仁壳 姜皮 西河柳


易漏,故频饮频溺,所有精气,随水下注,从膀胱而出,如米泔者精液也,如酒酵者精气也。如此日夜发热,岂止 羸?体质薄弱,鲜不免者。前方虽效,然非大补肾阴,终归复萌,乃去石膏、黄连,又服三十剂,肌肉渐复,目明如旧。


肿有气肿、水肿、食积停痰之肿,又有阴阳肿各种不同。气肿,四君子合和中散;水肿,胃苓汤;食积停痰肿,癞蛤蟆猪肚丸;阴阳肿,六味丸加牛膝、杜仲、破故、小茴,温而利之。盖此证得之汗、吐、下后,或房劳太过,肾虚所致,故宜温肾而其肿自消也。


凡肿先从脚下起者,湿热在下也,宜先温补脾胃五、六帖,次以补中益气汤和之,后以五苓散利之。先从身上肿者,湿热在上也,宜先利其湿热一、二帖,口渴加紫苏,次用温补脾胃药。大抵脉浮而无力当汗,五积散;脉沉而无力当温,四君子、和中散。


猪肚丸


癞蛤蟆一只,用胡椒一钱,纳口内,猪肚一枚,包缝煮烂丸服。


五积散


白芷 桔梗 当归(各三钱) 陈皮(六钱) 川芎 甘草 茯苓 枳壳 半夏(各二钱)麻黄(二钱) 肉桂 浓朴(各四钱,姜汁炒) 生姜(三片) 葱头(七枚)


脐凸肢浮,生之难,主三月而亡也。口青唇黑,死之易,主三日而亡也。此肿证之不治


验案


一人生疮,服败毒散数帖,又水蒸出汗,汗后浮肿,谓药不效。诊之六脉微紧数而无力,乃中气虚也,两足流水,上气喘促,日夜不定。方用六君子加炮姜、吴茱萸,姜水煎。十


一人喘促、腹大、脚肿,六脉沉细。方用炮姜、肉桂、吴茱萸、甘草、五味子、白芍、半夏、枳壳愈。


一妇吐血发肿,腹大发热,不思饮食,似疟非疟,大便溏泄,诸药不效。此脾虚清阳下陷,阳不发越也,脉浮大而缓。用四君子加羌活,三帖而愈。


一人六脉豁大,周身浮肿,上气喘促,呼不能吸。此肾虚水泛,气不归元也。八味汤加人参、吴茱萸。十帖效,一月安,调理用肾气丸。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