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萱草

《本草纲目》:萱草

《本草乘雅半偈》:萱草

《本草从新》:萱草

《本草分经》:萱草

《本草求真》:萱草

《本草图经》:萱草

《本草衍义》:萱草

《本草择要纲目》:萱草

《本经逢原》:萱草

《得配本草》:萱草

《冯氏锦囊秘录》:萱草

《医学入门》:萱草

《吴普本草》:萱草

《药性切用》:萱草

「释名」亦名忘居、疗愁、丹棘、鹿葱、鹿剑、宜男。


「气味」(苗、花)甘、凉、无毒。


「主治」


1、通身水肿。用萱草根、叶晒干研细,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2、小便不通。用萱草根煎水随时取饮。


3、大便后带血。用萱草根,加生姜(油炒)适量,酒冲服。


(宋嘉 )


【气味】甘凉,无毒。


【主治】煮食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阴热,酒疽。


【核】曰∶萱宜下湿地,处处田野有之。初春丛生,可作荐俎。叶如蒲、蒜而柔弱,新旧相代,四时长青。五月抽茎开花,六出四垂,朝放暮蔫,秋深乃尽,花有红黄紫三色。结实三角,子如梧子,黑而光泽。


【 】曰∶尔雅翼云∶诗曰焉得谖草,言植之背。谖,忘也。卫之君子,行役为王前驱,过时不及,其妇人思之,则心 首疾,思欲暂忘之而不可得,故愿得忘忧之草而植之,庶几漠然而无所思,然世岂有此物也哉。盖亦极言其情耳,说者因萱音之与谖同也,遂命萱为忘忧之草。盖以萱合其音,以忘合其义耳。然忘草可也,而所谓忘忧,忧之一字,何从出哉?


此亦诸儒傅会之语也。颐谓忧出于肺,情之所钟,志之所悲,神之所伤也。是以忧悲,则魄藏之金郁。经云∶金郁则泄之,所以忘其忧也。而萱谐宣。宣,布也,散也,通也,遍也。


风回宣而所以宣阴阳也。宣之即所以泄之,泄之即所以畅之,畅之即所以忘之。忘之则既顺乃宣,而忧可释矣。顾煮食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即疏云∶金郁则泄之,解表利小水也。然则草木之情,布在方策人未之思尔。


通、去湿热.


甘凉.煮食.治小便赤涩.去烦热.利湿热.除酒疸.作菹利胸膈.安五脏.令人欢乐忘忧.轻身明目.根治沙淋.下水气.(小便不通、煎水频饮甚良、遍身水肿亦效.)除酒疸.(黄色遍身者、捣汁服.)吹乳乳痈肿痛.(擂酒服、外以滓封之.)


甘微凉,去湿热通小便,利胸膈明目。根利水气,治淋浊吐衄。


(隰草)清心利水除烦


萱草(专入心脾)。何以萱名。以其草属蔚茂。值可以解忧。(诗曰。焉得萱草。言树之背。)


苗如葱叶。烹食可以适口。(即鹿葱。)味甘而气微凉。能以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是以命名。(时珍曰。萱草即今东人采其花晒干而货之。名为黄花菜。又曰。萱属水性。下走阴分。一名宜男。宁无微意存焉?)但气味轻淡。服之功未即臻。不似气味猛烈药。一入口而即见其有效也。


萱草(图缺),俗谓之鹿葱,处处田野有之。味甘无毒。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五月采花,八月采根用。今人多采其嫩苗及花,跗作菹,云利胸鬲,甚佳。



根洗净研汁一盏,生姜汁半盏相和,时时细呷,治大热衄血。


【苗花】【气味】


甘凉无毒(萱属水性.下走阴分.)


【主治】


煮食治小便赤涩.身体烦热.除酒疸.消食利湿热.作菹利胸膈.安五脏.令好欢乐无忧.轻身明目.


【根】【主治】


沙淋.下水气.酒疸黄色遍身者捣汁服.大热衄血.研汁一大盏.和生姜汁半盏细呷之.吹乳乳痈肿痛. 酒服.以滓封之.


一名宜男,一名忘忧


甘平,无毒。


发明 萱性下走入阴,故根治砂石淋,下水气及酒瘅大热,衄血。擂酒服治吹乳肿痛。


花治酒瘅,利湿热。其花起层者,有毒勿食。


即鹿葱


甘,凉。入手足太阴二经。上清胸膈,以除烦热。下走阴分,以治尿赤。安五脏,解酒疸。


花亦可用。


根 甘,凉。治大热大衄,利水通淋,止带疗疸。得生姜,治大便后血。配席草,治通身水肿。酒疸,取汁服。吐衄,稍加姜汁。乳痈,和酒服,渣可敷。


萱草令人忘忧,绞汁咽下,治沙淋小便涩痛。花名宜男,孕佩生男。


俗名鹿葱。味甘凉,无毒。治沙淋、小便赤涩、身体烦热,下水气,退酒疸,取根绞汁服。破伤风,酒煎服。又和姜汁服,治大热吐血,主安五脏,利心志,令人欢乐无忧,轻身明目。取嫩苗及花作俎食,甚利胸膈。丹溪云∶萱草属木性,下走阴分,花名宜男,宁无微意存焉?五月采药,八月采根用。



《纲目》卷十六


一名妓女。


性味甘凉,解利湿热,快膈悦志,令人欢乐无忧。故令合欢草,又名无忧草。根∶治淋,下水气。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