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督脉

《经穴汇解》:督脉

《脉诀汇辨》:督脉

《奇经八脉考》:督脉

《黄帝内经太素》:督脉

《圣济总录》:督脉

《疡医大全》:督脉

《针灸聚英》:督脉

《针灸问对》:督脉

(凡二十八穴)


气府论云.督脉气所发者.二十八穴.(次注今少一穴.)项中央二(谓风府哑门也.)发际后中八.(谓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强间.脑户.八穴也.)面中三.(谓素.水沟.龈交.三穴也.)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脊椎之间.有大椎.陶道.身柱.


神道.灵台.至阳.筋缩.中枢.脊中.悬枢.命门.阳关.腰俞.长强.会阳.十五俞也.)至胝下.凡二十一节.脊椎法也.


骨空论云.督脉者.起于小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营气篇云.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 .是督脉也.


经脉篇云.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难经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长强(督脉别络.少阴所结○聚英曰.足少阴少阳结会.督脉别走任脉.)腰俞(所发)阳关(所发)至阳(同上)灵台(次注曰督脉气所发)神道(所发)身柱(同上)陶道(督脉.足太阳之会)大椎(三阳督脉之会○聚英.有手足二字)哑门(督脉阳维之会)风府(同上○聚英曰足太阳督脉阳维之会.)脑户(督脉.足太阳之会.)强间(所发)后顶(同上)百会(督脉足太阳之会○聚英曰.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前顶(所发)囟会(同上)上星(同上)神庭(督脉.足太阳阳明之会.)素 (所发)水沟(督脉手足阳明之会○外台.次注.无足字.)兑端(手阳明.脉气所发)龈交(次注曰任督二经之会○聚英曰.任督足阳明之会.)


按甲乙.千金.外台.无阳关.中枢.灵台.外台.无兑端.(入大肠经.)折衷.有会阳.曰.气府.甲乙.本穴明系督脉.至铜人经.系之足太阳经.盖推其意.甲乙.千金无嫌他经之相混以本穴.列于足太阳第三行之末.故遂袭取之耳.今系之于督脉.以复其旧.比之他经之有络穴者发挥穴歌.作二十七穴.无会阳.滑寿曰.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据法十椎下一穴.名中枢.阴尾骨两旁二穴.名长强.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别络.与少阳会.故止载二十七穴.此说谬误不可读也.又长强一穴.为两傍者.古所无也.不可从焉.


图(图缺)


风门(本经之会) 会阳(督脉气所发)


图(图缺)


(二十八穴。)


长强 腰俞 阳关 命门 悬枢 脊中 中枢 筋缩 至阳 灵台 神道 身柱陶道 大椎 哑门 风府 脑户 强间 后顶 百会 前顶 囟会 上星 神庭 素 水沟 兑端 龈交



督乃阳脉之海,其脉起于肾下胞中,至于少腹,乃下行于腰、横骨围之中央,系溺孔之端,男子循茎下至篡;女子络阴器,合篡间。俱绕篡后屏翳穴。(前阴后阴之间也)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由会阳(在阴尾尻骨两旁,凡二穴)贯脊,会于长强穴。在 骨端与少阴会,并脊里上行。历腰 、(二十一椎下)阳关、(十六椎下)命门、(十四椎下)悬枢、(十三椎下)脊中、(十一椎下)中枢、(十椎下)筋缩、(九椎下)至阳、(七椎下)灵台、(六椎下)神道、(五椎下)身柱、(三椎下)陶道、(大椎下)大椎,(一椎下)与手足三阳会合。上 门,(项后入发际五分)会阳维,入系舌本。上至风府,(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会足太阳、阳维同入脑中。循脑户、(在枕骨上)强间、(百会后三寸)后顶、(百会后一寸半)上巅,历百会、(顶中央旋毛中)前顶、(百会前,一寸半)囟会、(百会前三寸,即囟门)上星,(囟会前一寸)至神庭,(囟会前二寸。直鼻上,入发际五分)为足太阳、督脉之会。循额中至鼻柱,经素 、(鼻准头也)水沟、(即人中)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在唇上端)入龈交,(上齿缝中)与任脉、足阳明交会而终。凡三十一穴。督脉别络,自长强走任脉者,由少腹直上,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会太阳于目内 睛明穴。(见阴跷下)上额,与足厥阴同会于巅。入络于脑,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杼第一椎下两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难经曰∶督脉、任脉四尺五寸,合共九尺。灵枢经曰∶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张洁古曰∶督者,都也,为阳脉之都纲。任者,妊也,为阴脉之妊养。


王海脏曰∶阴跷、阳跷同起跟中,乃气并而相连,任脉、督脉同起中极之下,乃水沟而相接。


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源而二岐,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李濒湖曰∶任、督二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水离火交媾之乡。故魏伯阳参同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崔希范天元入药镜云∶上鹊桥,下鹊桥,天应星,地应潮;归根窍,复命关,贯尾闾,通泥丸。大道三章直指云∶修丹之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正在干之下、坤之上、震之西、兑之东、坎离交媾之地,在人身天地之正中,八脉、九窍、十二经、十五络联辏,虚间一穴,空悬黍珠,医书谓之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息之所由起,修丹之士,不明此窍,则真息不生,神化无基也。俞琰注参同契云∶人身血气,往来循环,昼夜不停,医书有任、督二脉,人能通此二脉,则百脉皆通。黄庭经言∶皆在心内运天经,昼夜存之自长生。天经乃吾身之黄道,呼吸往来于此也。鹿运尾闾,能通督脉;龟纳鼻息,能通任脉,故二物皆长寿。此数说,皆丹家河车妙旨也。而药物火候,自有别传。


王海脏曰∶张平叔言铅乃北方正气,一点初生之真阳,为丹母,其虫为龟,即坎之二阴也,地轴也。一阳为蛇,天根也。阳生于子脏之命门,元气之所系,出入于此,其用在脐下,为天地之根,玄牝之门,通厥阴,分三岐为三车,一念之非降而为漏,一念之是守而成铅。升而接离,补而成干,阴归阳化,是以还元。


至虚至静,道法自然,飞升而仙。


平按:此卷自卷首①至“两目之下中”以上,原钞残脱,平于日本仁和寺宫御残卷十三纸中检出,证以《素问·骨空论篇》及本书《骨空篇》、《甲乙经·奇经八脉篇》,补注在经文“央”字、杨注“督脉起于少腹”之上,而脱处复完。惟篇中杨注缺蚀过多,无由补入,不无遗憾。谨依缺处计字空格以存真相。自经文“央”字以下,见《素问》卷十六第六十《骨空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二第二,并本书《骨空篇》。


编者按:以上萧延平按语称:此卷“缺处复完”,查仁和寺本,萧本所补之前尚有缺文。惜仁和寺本亦不全,卷首有小字注文曰:“首十三行缺。”然其中尚存自杨注“……□宝□所内则其道口……”至“唯《素问》……”数百字。细考此节文字,为《灵枢·营气第十六》之文。本次校点,谨依《灵枢》补足经文,其余缺文暂付阙如。


①平按所指“卷首”始于“岐伯曰: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句,实则并未补全,此前尚有缺文。此次重校,新补入从“黄帝曰:营气之道”至“注肺中,复出太阴”一段。请读者注意。


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


流溢成邪之中,布散□络之脉也。


编者按:“黄帝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二十四字,仁和寺本残缺,今据《灵枢·营气第十六》补入。注“布散”二字后残缺一字,玩其虫蚀之余,似为“四”字,待考。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毋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入于胃,化其精微,上注于肺,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日夜行身营五十周,如环无端,□□□□□□□。


编者按:“行于经隧”,“经”字不全,今据《灵枢》、《甲乙经》补入。“毋已”《灵枢》、《甲乙经》均作“无已”。注“化其精微”,“精微”二字不全,据文义补。“入于胃”前缺一字,据文义,当为“谷”字。“上注于肺”,“肺”字残,考《灵枢·阴阳清浊第四十》:“气之大别,清者上注于肺,浊者下走于胃。”又《灵枢·小针解第三》:“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则该字当为“肺”字。又按:注“端”字残,据文义补;“端”后残缺七字,细玩其残余,似“此乃天地之纲纪”七字,待考。


故气从太阴出,注阳明,至肝,从肝上注肺,


□……□手足阳明,次□……□脉还注□□。


编者按:“注阳明”,《灵枢》作“注手阳明”,《甲乙经》作“循臂内上廉,注手阳明”。“注阳明”三字之后,《灵枢》有自“上行注头阳明”至“合足厥阴上行”一段文字,《甲乙经》亦有此段,惟文字略有出入。“肝上”二字原缺,今据《灵枢》、《甲乙经》补。“注肺”《甲乙经》作“注鬲”。


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


谓太阴别脉□泉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上出缺盆,循喉咙上行,合阳明,故营气从脾入此,肺脉上循喉咙至颃颡,究于畜门。颃颡,上枯浪反,下□朗反。□□□


□也,□肺之下上□□……□咙至此之□……□。


编者按:注“谓”字残,只剩左半“言”字;“太阴”,“阴”字残,缺右半“月”字,均依文义补。“循喉”二字,“循”字虫蚀不全,“喉”全缺,谨依经文补;“肺脉上循”,“肺”字残,依文义补。肺之下上下所缺一字,似“雙”字,于义难通,故暂作阙,待考。


其支别者,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


其□□阴别至此,合阳明已,更别起一脉也。上额循□□项,循脊入于□髓之骨也。骶,脊穷骨也,可礼反。入络阴器,上行过毛入脐,循腹里,入于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若唯《素问》□□□□□□□□□□□□□□。


编者按:“其支别者”原缺,今据《灵枢》、《甲乙经》补。注“阴别至此”前所缺二字,后一字残形似“太”字,待考。


黄帝问于岐伯曰:余闻风者百病之始也,以针治之奈何?


风、气,一也。人在气中,如鱼在水,摄养有方则长生久视,纵情乖理,动为百病。故问针道和养之理也。


编者按:“百病之始也,以针治”八字,原书残缺,今据《素问·骨空论》补。注“如鱼”,“如”字原残,谨据文义补。又按:自篇首至此,萧本原无,为本次点校所增补。


岐伯曰①:督脉起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庭孔,其孔溺孔之端,


此脉起少腹,循阴器,上至目内眦,复上额交颠入脑,还出别下项,侠脊,入循膂络肾,然后则②从肾上而还至于肾。《九卷》:“别于畜门,上额循颠,下项脊入骶,络阴器,入脐中,上入缺盆。”二经相证,此督脉③之逆显然。又按考古本,竟于此为任脉之言,而有不识,以此督□□□□□□□□□□□□□腹。《八十一难》云:“起于下极。”横骨一名下极,即是少腹之下也。骨之中央,髋骨中央也。又④《八十一难》云:“起下极之输,并脊上行,至于风府,为阳脉之聚。”义亦同也。庭孔,溺孔之端孔也。


平按:“起于少腹”,“于”字本书《骨空篇》无。《素问》“端”下有“也”字。


①“岐伯曰”之后,《素问·骨空论篇》尚有自“风从外入”至“督脉为病,脊强反折”二百余字。


②“然后则从”,“则”字萧本作“别”,今以仁和寺本改。


③“督脉”,仁和寺本作“曰肺”。


④自以上“《八十一难》云:起于下极”至“髋骨中央也。又”三十二字,萧本脱。今据仁和寺本补。


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


督脉之络,出庭孔,别左右,循男女阴器,于篡间合,复绕于篡后也。篡音督,此□□□后也。


平按:“篡”《甲乙经》作“纂”,本书《骨空篇》亦作“纂”,注:“音督,义未详。”查《骨空论》类注云:“篡⑤,交篡之义,谓两便争行之所,前后二阴之间。”《金鉴》云:“篡者,横骨下,两股之前,相合共结之凹,前后两阴之间。”是“篡”当依《甲乙经》及本书《骨空篇》作“纂”为合。《说文》“纂,似组而赤”。盖两阴之间,有一道缝处,其状如纂组,故谓之纂。日本医家丹波元简已有此说,似较“篡夺”之“篡”,于义为长,特采入以备参考。又注“此下”所缺三字,平拟作“两阴前”三字。


⑤“篡”,疑为“纂”之误。下同。


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从篡后复别两箱绕臀,行至足少阴与足太阳中络者,合于少阴,行于股,复贯脊属肾也。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


从肾与足太阳上行,起于目内眦也。


上额交颠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而止。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督脉与太阳两道上至目内眦,上额至颠相交已,入脑还出,别为两箱下项,复循左右肩髆之内,侠脊抵腰,循膂络于二肾方止,男女皆同也。旧来相传为督脉当脊中唯为一脉


者,不可为正也。


平按:“颠”《素问》、《甲乙经》作“巅”。“髆”《甲乙经》作“膊”。《素问》无“而止”二字。又按:《八脉考》:“督脉又别自脑下项,循肩胛,与手足太阳、少阳会于大抒,第一椎下两旁去脊中一寸五分陷中,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足证本注别两箱循左右肩髆之是,旧传只一脉当脊中者,非也。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督脉起于少腹以下至额前者,从少腹至肾上行,还来至肾而止。此从少腹直上至两目之下也。贯脐、贯心、入喉、上颐,皆为一道也。环唇以上,复为二道,各当目下直瞳子,故曰中央也。


平按:“少腹”《甲乙经》作“小腹”。“齐中央”《甲乙经》作“脐中中央”。“两目之下中央”《甲乙经》作“两目之中”。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从少腹上冲心痛。前后之脉为病,不得前后便,冲疝病也。


其女子不字,□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


不孕①,母子不产病也。□痔遗溺,脉从阴器上行至咽,故为此等病也。任脉冲脉行处相似,故须细别。督脉生病,疗之于督脉,勿疗任脉也。有本无“痔”字。


平按:“不字”《素问》、《甲乙经》均作“不孕”。又按:《素问》王注谓:“冲、任、督三脉,异名同体。”《甲乙经》注云:“《素问》言督脉,似谓任、冲,多闻阙疑,故并载之,以贻后之长者云。”


①“字”,仁和寺本作“孕”,萧本误,当改。因萧氏按语中提及此字,故未改。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之端,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 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中,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尿嗌干,治在督脉。


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故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如为病,令人脊强反折,督脉从头循脊骨入 ,长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素 一穴(在鼻柱上端) 水沟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阳明之交会直唇取之)兑端一穴(在唇上端)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缝督会二脉之会) 神庭一穴(直鼻上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参脉之会) 上星一穴(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 百会一穴(一名参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容豆督脉足太阳之交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 脑户一穴(一名匝风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入顶发际一寸脑户后一寸半项大筋内宛宛中) 哑门一穴(在风府后五分入发际五分入系舌本仰头取之) 大椎一穴(在第一椎上陷中参阳督脉所发) 陶道一穴(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神道一穴(在第五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灵台一穴(在第六椎下间俯而取之)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下间俯而取之)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下间俯而取之)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下间俯而取之禁不可灸令人伛偻) 悬枢一穴(在第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命门一穴(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阳关一穴(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腰 一穴(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长强一穴(在脊端)


上自素 至龈交四穴,系鼻柱下,神庭至百会五穴,系额上,后顶至哑门五穴,属顶后至项,大椎以下一十二穴,属背脊,以上为督脉所发二十七穴(按内经督脉所发者,二十八穴,据法第十椎下一穴名中枢,阴尾尻骨两旁二穴,名会阳,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龈交一穴,少中枢一穴,会阳二穴,则系督脉别络,与少阴会,故只载二十七穴)。


素 一穴,一名面王,在鼻柱之端,督脉所发,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针入一分,不宜灸。


水沟一穴,在鼻柱下,一名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牙关不开,面肿唇动,状如虫行,猝中恶,针入四分,留五呼,得气即泻,灸亦得,然不及针,若灸可小雀粪大为艾炷,日可灸三壮或七壮,即罢,风水面肿,针此一穴出水尽,即顿愈。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冶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针入二分,可灸三壮。炷如大麦。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龈缝筋中,治面赤心烦痛,颈项急不得回顾,兼治小儿面疮久不除,点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泪眵汁,内 赤痒痛,生白肤翳,鼻中息肉蚀疮,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治癫疾风痫,戴目上视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可灸三七壮,至七七壮止。岐伯曰∶凡欲疗风,勿令灸多,缘风性轻,多即伤,惟宜灸一壮至三七粒止,禁不可针,针即发狂。


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发际一寸陷中,督脉气所发,治头风面虚肿,鼻塞不闻香臭,目眩,痰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远视,以细三棱针刺之,即宣泄诸阳热气,无令上冲头目,可灸七壮,不宜多灸,若频灸,即拔气上,令人目不明。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脉气所发,治目眩面肿,鼻塞不闻香臭,惊痫戴目上视,不识人,可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罢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渐退,七日顿愈,针入二分,留三呼,得气即泻,头风生白屑,多睡,针之弥佳,针讫以末盐生麻油相和,揩发根下,头风即永除,若八岁以下,即不得针,盖缘囟门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脉所发,疗头风目眩,面赤肿,小儿惊痫风痫螈,发即无时,鼻多清涕,项肿痛,针入一分,可灸三壮,至七七壮,即止。


百会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脉足太阳交会于巅上,治小儿脱肛久不瘥,风痫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即吐沫,心烦惊悸健忘, 疟耳鸣耳聋,鼻塞不闻香臭,针入二分,得愈即泻。可灸七壮至七七壮,即止,唐秦鸣鹤刺微出血,头痛立愈,凡灸头项,不过七七壮,缘头顶皮肤浅薄,灸不宜多。


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脉气所发,治目 ,颈项恶风寒,目眩头偏痛,可灸五壮,针入二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督脉气所发,治脑旋目晕,头痛不可忍,烦心呕吐涎沫,发即无时,颈项强,左右不得回顾,可灸七壮,针入二分。


脑户一穴,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禁不可针,针之令人哑,不能言,治目暗痛,不能远视,面赤目黄头肿,可灸七壮,亦不可妄灸,令人失音。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在项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脉阳维之会,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音,治头痛颈项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针入三分。


哑门一穴,一作喑门,一名舌横,一名舌厌,在项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督脉阳维之会。入系舌本,仰头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哑,治颈项强,舌缓不能言,诸阳热气盛,鼻衄血不止,头痛风汗不出,寒热风痉,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重,针入二分。


大 一穴,一本作椎,今从页作 ,余皆仿此,在第一 上陷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KT五劳七伤,温疟 疟,气疰背 拘急,颈项强不得回顾,风劳食气,针入五分,留三呼,泻五吸,若灸以年为壮,自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 穴,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男左女右,取中指内纹为一寸,素问云,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绳度量孔穴,绳多出缩,取穴不准,今以薄竹片,点量分寸,疗病准的。


陶道一穴,在大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足太阳之会,治头重目瞑,洒淅寒热,脊强汗不出,可灸五壮,针入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督脉气所发,冶癫疾螈 ,怒欲杀人,身热狂走,谵言见鬼,针入五分,灸七七壮。


灵台一穴,在第六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寒热解 ,淫泺胫酸,四肢重痛,少气难言,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惊痫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


上插,可灸三壮,针入五分。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节下间,俯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风痫癫邪,温病积聚下利,禁不可灸,灸则令人腰背伛偻,针入五分,得气即泻。


悬枢一穴,在第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利,腰脊强不得屈伸,腹中留积,针入三分,可灸三壮。


命门一穴,一名属累,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督脉气所发,治头痛不可忍,身热如火,汗不出,螈 里急,腰腹相引痛,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阳关一穴,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针入五分,可灸三壮。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腰柱,一名腰户,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以挺腹舒身,两手相重支额,纵四体,然后乃取得其穴,督脉气所发,治腰髋疼,腰脊强,不得回转,温疟 疟,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可灸七壮,至七七壮,甲乙经云,针入二寸,留七呼,可灸七七壮。


长强一穴,一名气之阴 ,督脉络别,在脊 端,足少阴少阳所结会,治肠风下血,五种痔,疳蚀下部 ,针入三分,抽针以大痛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针,日灸三十壮,至二百壮止,此痔根本是冷,慎冷食房劳,甲乙经云,针入二寸,留七呼。


歌曰∶


督脉图(图缺)


督脉在背之中行,二十七穴督脉,下极之 兮上巅,循素 水沟兮兑端,在于鼻唇龈交,神庭兮通于上星,囟会兮前顶,百会兮后顶,强间脑户风府, 门大椎陶道,身柱须论神道,灵台兮至阳之经,筋缩脊中兮悬枢命门,阳关与腰 ,长强脊 寻,中行二十七,干道海中行。


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其见证也,脊强而腰厥。


督脉,都也,行背部中为阳脉之都纲,乃奇经脉也。


鼻柱下∶素 一穴(在鼻柱上端。)


水沟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交会,直唇取之。)


兑端一穴(在唇上端。)


龈交一穴(在唇内齿上,督、任二脉之会。)


额上行∶神庭一穴(直鼻上入发际五分,督脉、足太阳阳明三脉之会。)


上星一穴(在神庭后入发际一寸。)


囟会一穴(在上星后一寸五分。)


前顶一穴(在囟会后一寸五分。)


百会一穴(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容豆,督脉、足太阳之交会。)


顶后至项∶后顶一穴(一名交冲,在百会后一寸五分。)


强间一穴(一名大羽,在后顶后一寸五分。)


脑户一穴(一名匝风,一名合颅,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督脉、足太阳之会。)


风府一穴(一名舌本,入项发际一寸,脑户后一寸五分,项大筋内宛中。)


门一穴(在风府后五分,入发际五分,系舌本,阳维之会,伸头取之。)


背脊下∶大椎一穴(在第一椎上陷中,三阳督脉所发。)


陶道一穴(在项大椎节下间,督脉、足太阳之会,俯而取之。)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神道一穴(在第五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灵台一穴(在第六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至阳一穴(在第七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筋缩一穴(在第九椎节下间,俯而取之。)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节下间,俯而取之,令人伛偻。)


悬枢一穴(在第十三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命门一穴(在第十四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阳关一穴(在第十六椎节下间,伏而取之。)


腰俞一穴(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


长强一穴(在脊 端。)


督脉(图缺)


督脉者.起于下极之 .


下极之 .两阴之间.屏翳处也.屏翳两筋间为篡.篡内深处为下极.督脉之所始也.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也.


脊之为骨.凡二十一椎.通项骨三椎.共二十四椎.自屏翳而起.历长强穴.并脊里而上行大椎、哑门.至风府入脑.循脑户、强间、后顶上巅.至百会、前顶、囟会、上星、神庭.


循额至鼻柱.经素 、水沟、兑端.至龈交而终焉.云阳脉之海者.以人之脉络.周流于诸阳之分.譬犹水也.而督脉则为之都纲.故曰阳脉之海.


行背中一行.凡二十七穴.


长强(一名气之阴 一名橛骨) 脊 骨端下三分.伏地取之乃得.足少阴、少阳结会.督二分.留七呼.明堂.灸五壮.主肠风下血.久痔 .腰脊痛.狂病.大小便难.头重.洞泄.五淋.疳蚀下部慝.小儿囟陷.惊痫螈 .呕血.惊恐失精.瞻视不正.实则脊强.泻之.虚则头重.补之.


腰俞(一名背解 一名髓孔 一名腰柱 一名腰户) 二十一椎节下间宛宛中.以挺身伏地舒壮.甲乙针二分.留七呼.灸七壮.忌房劳.举重强力.明堂.灸三壮.下经.灸五壮.素注.针一分.又云二寸.主腰髋腰脊痛.不得俯仰.温疟汗不出.足清不仁.伤寒四肢热不已.妇人月水闭.溺赤.宋、徐秋夫闻鬼斛斯泣腰痛.缚草作人.令根据之针腰俞、肩井.明日一人谢云.蒙君救济.忽不见.


按秋夫疗鬼.事涉怪诞.然左氏记彭生、子产立伯有.理或有.姑录以博闻见.


阳关 十六椎节下间.坐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主膝外不可屈伸.风痹不仁.筋挛不行.


命门(一名属累) 十四椎节下间.伏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二壮.主头痛如破.身热如火悬枢 十三椎下.伏取之.铜人.针三分.灸三壮.主腰脊强不得屈伸.积气上下行.水谷不化.下痢.腹中留积.


脊中(一名神宗 一名脊俞) 十一椎节下间.俯取之.铜人.针五分.得气即泻.禁灸.灸肛.素问.刺中髓.为伛.行针宜慎之.


筋缩 九椎节下间.俯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明下.灸七壮.主癫疾狂走.脊急强.目转反戴.上视目瞪.痫病多言.心痛.


至阳 七椎节下间.俯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三壮.明下.灸七壮.主腰脊痛.胃中寒气.少气难言.卒疰忤.攻心胸.


灵台 六椎节下间.俯取之.铜人缺治病.见素问.


按灵台一穴.诸书缺主治.资生经集铜人、千金、外台、明堂亦无考.惟曰见素问.考之素名治相混.而泯没欤.先儒谓心曰灵台.经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岂主病同手少阴神门.而针刺浅深.艾壮多寡.同至阳、神道欤.或曰.手少阴神门主心矣.于督脉何与.而六椎节下.又属之心.心之所出何多邪.曰.督为阳脉之都纲.犹五脏既有俞在背.而督又处太阳之中.故太阳有肾俞.而督有命门.灵台为心无疑.如紫微垣有天皇大帝矣.心中星又为帝星.大微垣又有帝座.天市垣又有帝星.盖心为一身之主.如帝王警跸所至.曰行在所也.曰.论语示阙文.春夏存夏.吾子何僭妄若此.曰.安国以郭公为虢公.晦庵补格致于大学.将以明经也.


神道 五椎节下间.俯取之.铜人.灸七七壮止百壮.明下.灸三壮.针五分.千金.灸五合.小儿风痫.


身柱 三椎节骨下间.俯取之.铜人.针五分.灸七七壮止百壮.明堂.灸五壮.下经.三三脉.风痫惊痫发狂.恶人与火.灸三椎、九椎.


陶道 大椎下间.俯取之.足太阳、督脉之会.铜人.灸五壮.针五分.主 疟寒热.洒淅脊强.烦满汗不出.头重目瞑.螈 .恍惚不乐.


大椎 一椎上.陷者宛宛中.手足三阳.督脉之会.铜人.针五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以回顾.风劳食气.骨热.前板齿燥.仲景曰.太阳与少阳并病.颈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


哑门(一名舌厌 一名舌横 一名喑门) 在项风府后一寸.入发际五分.项中央宛宛中.仰.泻五吸.泻尽更留针取之.禁灸.灸之令人哑.主舌急不语.重舌.诸阳热气盛.衄血不止.寒热风哑.脊强反折.螈 癫疾.头痛风汗不出.


风府(一名舌本) 项后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足太阳、督分.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胆.仲景曰.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先刺风池、风府.岐伯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其脉连府.故为诸阳主气.资生云.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北人以毛裹之.(今之护风领)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今护项乃云蔽垢腻.实存名亡矣.疟论曰.邪客于风府.循膂而下.卫气一日夜大会于风府.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晏.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腠理开.则邪气入.邪气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节.二十五日下至 骨.二十六日入于脊内.故日作益晏也.东垣曰.少阳头痛.治在风池、风府.


按风府禁灸矣.项疽发于脑之下.项之上.此正风府穴分也.东垣先用火攻之策.以大炷艾如两核许者.攻之至百壮.岂疮家与诸病异治欤.


脑户(一名合颅) 枕骨上.强间后一寸半.足太阳、督脉之会.铜人.禁灸.灸之令人哑.


目黄.面痛.头重肿痛.瘿瘤.


按脑户一穴.资生、明堂、素问所论深针妄灸.医家当知所戒矣.


强间(一名大羽) 后顶后一寸半.铜人.针二分.灸七壮.明堂.灸五壮.主头痛目眩脑旋.烦心呕吐涎沫.项强.狂走不卧.


后顶(一名交冲) 百会后一寸半.枕骨上.铜人.灸五壮.针二分.明堂.针四分.素注.


.头偏痛.


百会(一名三阳五会 一名巅上 一名天满) 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直二分即泻.又素注刺四分.主头风中风.言语謇涩.口噤不开.偏风.半身不遂.心烦闷.惊悸健忘.忘前失后.心神恍惚.无心力. 疟.脱肛.风痫.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语言不择.发时即死.吐沫.汗出而呕.饮酒面赤.脑重鼻塞.头痛目眩.食无味.百病皆治.虢太子尸厥.扁鹊取三阳五会.有间太子苏.唐、高宗头痛.秦鸣鹤曰.宜刺百会出血.武后曰.岂有至尊头上出血之理.已而刺之.微出血.立愈.


前顶 囟会后一寸半.骨间陷中.铜人.针一分.灸三壮止七七壮.素注.刺四分.主头风目眩.面赤肿.水肿.小儿惊痫.螈 .肿痛.


囟会 上星后一寸陷中.铜人.灸二七壮至七七壮.初灸不痛.病去即痛.痛止灸.针二分分.主脑虚冷.或饮酒过多.脑疼如破.衄血.面赤暴肿.头皮肿.生白屑风.头眩.颜青目眩.鼻塞不闻香臭.惊悸.目戴上.不识人.


上星(一名神堂) 神庭后.入发际一寸陷中.容豆.素问.针三分.留六呼.灸五壮.铜人鼻中息肉.鼻塞头痛. 疟振寒.热病汗不出.目眩.目睛痛.不能远视.口鼻出血不止.


神庭 直鼻上入发际五分.足太阳、督脉之会.素注.灸三壮.铜人.灸二七壮止七七壮.


.不识人.头风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泪出.惊悸不得安寝.呕吐烦满.寒热头痛.喘渴.张子和曰.目痛目肿目翳.针神庭、上星、囟会、前顶.翳者可使立退.肿者可使立消.


素 (一名面正) 鼻柱上端准头.外台.不宜灸.针一分.素注.三分.主鼻中息肉不消.多涕生疮.鼻窒.喘息不利.鼻 .鼽衄.


水沟(一名人中) 鼻柱下.人中近鼻孔陷中.督脉、手足阳明之会.素注.针三分.留六呼.灸三壮.铜人.针四分.留五呼.得气即泻.灸不及针.日灸三壮.明堂.日灸三壮至二百壮.下经.灸五壮.主消渴.饮水无度.水气遍身肿.失笑无时.癫痫.语不识尊卑.乍哭乍喜.中风口噤.牙关不开.面肿唇动.状如虫行.卒中恶.鬼击.喘渴.目不可视.黄胆马黄.瘟疫.通身黄.口 .


兑端 唇上端.铜人.针二分.灸三壮.主癫疾吐沫.小便黄.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强.齿龈痛.鼻塞痰涎.口噤鼓颔.


龈交 唇内齿上龈缝中.任、督、足阳明之会.铜人.针三分.灸三壮.主鼻中息肉.蚀疮寒暑温疫.二十九难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又曰.其受邪气.畜则肿热.砭射之也.


龈交唇内龈缝乡。兑端正在唇上 。水沟鼻下沟内索。素 宜向鼻端详。头形北高而南下。先以前后发际量。分为一尺有二寸。发上五分神庭场。庭上五分上星位。囱会星上一寸强。上至前顶一寸半。旋毛百会居中央。神聪百会四面取。各取一寸穴之方。后顶强间脑户三。相去寸半共一般。后发五分定哑门。门上五分风府停。大椎在上下尾 。分为二十一椎也。椎是骨接高处真。陷中无骨穴可寻。上之七椎用法折。每节一寸四分列。总计七椎数之的。九寸八分分七节。折量自有灵枢经。请君详看骨度篇。大椎第一节上安。二椎陶道身柱三。神道灵台至阳穴。第五六七椎下列。筋缩第九椎下住。脊中接脊十一二。悬枢命门十三四。阳关十六椎下次。二十一椎腰俞挤。更有长强居尾 。十四椎节与脐平。中之七节端可详。此下乃为下七节。奇分俱在下椎截。


常见疾病

虚劳| 香港脚| | 金疮| 带下| 消渴| 鼓胀| 头痛| 温热| | 痰饮| 不寐| | | | | | 下血| 霍乱| 胎前| 腰痛| 伤寒| 便血| 脾胃| 崩漏| 呕吐| 产后| 积聚| 血证| | | | 黄胆| | 补益| 湿| 诸气| 胁痛| 肺痈| 伤食| 泄泻| 调经| 眩晕| 伤风| 关格| 脚气| 齿| 三消| 鼻衄| 杂病| 翻胃| | 麻木| | 赤白带下| | | 目病| 牙齿| 不能食| 中毒| 胞衣不下| 赤白痢| 小便不禁| 耳病| 赤白浊| 热病| 便毒| 安胎| | | 大便秘结| 目疾| 臂痛| 面病| 颠狂| 斑疹| 便闭| 赤白带| 鼻病| 变蒸| | 保产| 咳血| | 产后腹痛| 诸血| 喘促| 调经论|

常用药材

黄连| 人参| 附子| 半夏| 麻黄| 大黄| 石膏| 甘草| 桂枝| 茯苓| 生姜| 当归| 犀角| 柴胡| 龙骨| 鹿茸| 大枣| 黄芩| 雄黄| 何首乌| 吴茱萸| 阿胶| 干姜| 巴豆| | 泽泻| 桔梗| 丹砂| 牛黄| 白术| 防己| 芍药| 朴硝| 葛根| 细辛| 竹叶| 升麻| | 矾石| 牡蛎| 栀子| 丹雄鸡| 滑石| 木香| 菟丝子| 五味子| 沉香| 桑根白皮| 苦参| 白芷| 百合| 防风| 皂荚| 天门冬| 薏苡仁| 贝母| 浓朴| 牛膝| 麦门冬| 枳实| 槟榔| 食盐| 水银| 菖蒲| 蜀椒| 知母| 石斛| 泽兰| 胡麻| 桃仁| 云母| 甘遂| 羊角| 鳖甲| 猪苓| 杏仁| 石钟乳| 车前子| 肉苁蓉| 干地黄| 琥珀| 杜仲| 石硫黄| 羚羊角| 槐实| 连翘| 麝香| 龟甲| 海藻| 赤石脂| 枸杞| 乌头| 虎骨| | 磁石| 黄柏|

经典方剂

小柴胡汤| 桂枝汤| 麻黄汤| 补中益气汤| 五苓散| 大青龙汤| 小青龙汤| 葛根汤| 保元汤| 当归散| 白虎汤| 四逆汤| 逍遥散| 犀角地黄汤| 乌梅丸| 栀子豉汤| 瓜蒂散| 白术散| 升麻汤| 十枣汤| 小续命汤| 麦门冬汤| 吴茱萸汤| 小建中汤| 平胃散| 防风汤| 参苏饮| 荣卫返魂汤| 附子汤| 当归汤| 升阳益胃汤| 独活寄生汤| 芍药汤| 竹叶汤| 白头翁汤| 备急丸| 黑神散| 生地黄汤| 黄汤| 木香散| 半夏汤| 猪苓汤| 理中汤| 黄连汤| 猪蹄汤| 紫金丹| 茵陈蒿汤| 白虎汤方| 大黄虫丸|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甘草泻心汤| 独活汤| 四生丸| 人参散| 附子理中汤| 大陷胸汤| 耆婆万病丸| 半夏泻心汤| 凉膈散| 乌膏| 甘草汤| 越婢汤| 金液丹| 八正散| 地肤子汤| 通脉四逆汤| 桂枝加附子汤| 清燥救肺汤| 八味丸| 茯苓丸| 五积散| 冲和仙膏| 大黄附子汤| 麻仁丸| 蒲黄散| 桂枝加大黄汤方| 八味地黄丸| 黄芩汤| 麻黄升麻汤| 人参汤| 排风汤| 茯苓四逆汤| 温胆汤| 白虎加人参汤| 大陷胸丸| 如圣散| 圣愈汤| 炙甘草汤| 大黄膏方| 桂枝附子汤| 紫金锭| 黄散| 补中盖气汤| 佛手散| 黄连阿胶汤| 地黄丸| 桂枝二越婢一汤| 升阳散火汤| 旋复花汤|